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真是仁厚爱民啊……”
  韩宣感叹了一句。
  关中地区的养鸭治蝗政策得到官府从上到下的大力支持,从韩宣开始,直接向下一级问责,哪里出事就问罪最高行政长官,不问他人,逼迫最高行政长官身体力行为养鸭治蝗政策的推行而努力。
  这个问责机制建立的很好,从巡抚一级设立到了农会会长一级,一级管一级,就这样问责,出了事情谁也逃不掉,大家都有连带责任,谁也别想推脱,只有埋头做事情才是唯一的办法。
  自三原县开始,养鸭治蝗的方法逐渐向多地推行,萧如薰那边竭力送去足够的鸭子以供当地政府使用,力保关中不失,将刚刚稳定下来的关中地区打造的更加稳定。
  而其他地方并非就没有蝗虫预警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滩涂地都是蝗虫高发区,徐光启就是沿着这条路线一路到西安去的,给萧如薰做了完整的报告。
  今年入春以来雨水不多,至少没有去年那么多,所以去年蝗灾只是小部分地区发生,烈度很小,当地基层政府组织人员扑打出钱收购之后,调动其他地方丰收的土豆和番薯,就度过了危机。
  而今年北方降水不多,南方也没有去年多,所以萧如薰派出去各地巡查的官员回来都说今年江南江北可能都会出现一定规模的蝗灾,政府需要做好应对蝗灾的准备。
  萧如薰就着手准备了,就算是在宣扬国威期间,也没有放下各地物资调运的工作,不过时间太紧张,准备不充分。
  萧如薰谨慎思考之后,决定力保关中不失,然后对其他地方只能采取一定规模的控制手段,而无法像关中这样全面发动了,好在去年和今年没有大旱,蝗虫就算起来,也起不大。
  人不够用,无论怎么扩编中央政府官员怎么扩大政府规模都没什么用处,总是感觉人不够用,这边刚刚新来一批那边就给调走了,治理蝗虫还是个全国性的问题,一年两年根本见不了成效。
  萧如薰只能选择全力保护重要地区在徐徐图之的办法,而且人手如此紧张的原因还不仅仅只是为了对付蝗虫这一条,江南的血吸虫病也成为了萧如薰的心头大患。
  隆武二年四月,萧如薰正在筹划着将南直隶一分为三,分为安徽、江苏和直辖上海州的时候,来自太平府的一份述职报告顿时让他眉头紧皱。
  这是太平府当涂县前任县令突发急病腹胀便血不得不告假回家疗养之后新上任的县令提交的述职报告。
  他说他上任以后调查了上任县令的病历记载,根据随行人员和大夫的证词,他发现上任县令是去了下面乡里某个小村庄调研之后回来生的病,随行人员之中有三人也生病了,其中一人已经死去。
  新任县令觉得事情蹊跷,决定去巡视,等抵达了那个小村庄后,发现了其村庄内正好在办丧礼,还是火葬,他观看了丧礼,发现还未烧掉的尸体骨瘦如柴,但是肚子却特别大。
  他觉得奇怪,便巡视全村,发现村子里有七八户人家全家四五口人的肚子都特别大,身体的其他部位却都瘦的和柴火棍一样,他记起大夫说前任县令的那位随从死亡之前也是腹部肿大,便询问了村里人关于这样的疑惑。
  当地人解释说,这是一种叫做大肚子病的病症,他们说,这个病从他们记事的时候就有了,大夫来了一波又一波,但有些人能治好,有些人则治不好,治不好的有些一个月就死了,有些好些年才死。
  县令觉得很奇怪,又询问村中的老人,发现村中的老人也说在他们的孩童时代,大肚子病就如影随形。
  而其中一位老人回忆,他小的时候,他的爷爷也是这样说的,反正子子孙孙代代相传至今,大肚子病就和诅咒一样从未远离这个小山村。
  得了大肚子病的人,会咳血,会便血,身体会非常消瘦,死的非常凄凉,有些人不一样,有些人咳嗽发热之后还能转好,就跟没事人一样,有些人很快就肚子大起来死掉了。
  而那些后来转好的人虽然日后也偶有发作,但是还有活到五十多岁才死掉的。
  他巡视了这个村庄,询问了村里人,发现村里有一多半人都有过发热咳血的现象,有些喝了大夫开的去肿驱邪药物之后慢慢转好,有些就死了,只有少数人说自己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
  这村里祖先还传下一个规矩,说得了大肚子病死掉的人,要火葬,不可直接入土。
  县令更觉得奇怪,便询问当地的大夫,当地的大夫也说这个病他知道,但是很难治好,有些看上去治好了,但是之后又会发作,县令又去调阅当地卷宗和地方志,发现前朝就有记载这种大肚子病的记录。
  那之后一个多月,跟随这名县令去那个村庄一起调研的一名吏员突发高热,胸闷头疼,不得已请了假,县令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劲,马上找来大夫给这名吏员会诊,大夫一眼就判定这是大肚子病,赶快给用药。
  大夫用阿魏积块丸给吏员服下,吏员服下后高热渐退,腹肿渐渐消退,大夫又在他的粪便中发现了一些长条状的虫子,解释说这是虫病。
  接着大夫还说这样的人屡见不鲜,这名吏员算是幸运的,能治好,很多人要么找不到靠谱的医生治疗,要么没有钱治病,只能等死。
  还有几个大夫说自己在邻近的几个州县也看到过这样的病人,为数还不少,但是他们感觉历年来这种病也没有泛滥成灾过,每年因为大肚子病死掉的人也不多,总比饿死的人要少得多,便没什么人在乎。
  县令却感觉到兹事体大思来想去,便提笔写了述职报告,送到太平府,然后由太平府一起送往京师。
  之后,这个事情被叶向高注意到,叶向高觉得官员莫名病死不算小事,担心是某种瘟疫爆发的前期,便重点把这个报告送到了萧如薰面前。
  在萧如薰生活的那个时代,血吸虫病已经被消灭了,他是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才知道这种曾经在华夏土地上肆虐了两千多年的可怕寄生虫病的。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血吸虫之患(下)
  萧如薰对血吸虫病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于书籍,在他的记忆中,血吸虫病属于寄生虫病,很多学者推测早在纪元前十五十六世纪就已经有这种病了。
  不过当时的史料记载相对模糊,人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不确切,将所有寄生虫病都认定为一种,所以也无法断定血吸虫病是否也存在于其中。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西汉,血吸虫病已经可以确定是存在的,因为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辛追夫人体内就发现了血吸虫虫卵,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所以血吸虫肆虐华夏大地起码有两千一百多年。
  其余的寄生虫病也并非是没有,但是如同血吸虫病这般大规模的蔓延长久的存在的寄生虫病,的确非常罕见,时至今日,血吸虫病依然没有完全被消灭,依然还在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但是相对于古人来说,血吸虫病已经不是难以治疗的顽症甚至是绝症了。
  比较长一段时期,血吸虫病都属于“人病分离”的状态,即血吸虫病广泛存在于长江以南地区,但是隋唐以前,汉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长江以北地区,江北地区不属于血吸虫的肆虐地区。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血吸虫病虽然存在,但是因为长江以南人口稀少,所以虽然有病,但是不成规模,不成祸患,不为地处北方的统治者重视。
  因此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和治疗方法都很少,甚至不为医家所重视,而有限的一些研究寄生虫的医疗著作的作者都生长于南方。
  随着时代发展,江南渐渐被开发,大量北方人口迁居江南,给江南带来大发展的同时,也给血吸虫病大规模的爆发带来了完善的条件,唐宋元以来,血吸虫病偶有爆发,而集中爆发期则存在于明清两朝。
  明清两朝虽然处在历史上的寒冷期,但是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地方开发太过剧烈,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导致水患频繁,进而使得血吸虫病有了大规模传染波及的先决条件。
  这一时期,血吸虫病还是在南方肆虐,所有关于研究这一病例的医家的籍贯都是来自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一带,显示出这些地区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血吸虫重灾区。
  血吸虫的危害自然不必多少,感染者身体瘦弱,肚子巨大,失去劳动力,却又不会死的那么快,导致家庭负担极其沉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是王朝经济建设的大敌,也是萧如薰经济版图中的大敌。
  南直隶浙江福建三省是他经济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偏偏在这三省,蝗灾和血吸虫灾害都不少,甚至尤为剧烈,成为了他的生死大敌。
  他现在唯一感到庆幸的就是在没有意识到血吸虫病的情况之下,他想到了历史上很多爆发在江南的瘟疫的事情,所以在军队中硬性规定任何军人不允许随便喝生水。
  就算是溪流活水也要有专门人确定安全之后才能饮用,同时给军队里大量配备青茅竹碳和明矾等净水用具,设立专门负责军人喝水的职责部门,反正千言万语一句话——不准乱喝水。
  这样的做法从朝鲜带兵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到现在,已经在秦军中形成惯例,军人绝对不会随便喝生水,再渴再想喝水也不会看到一条溪流河流之类的就去喝水。
  尽管古代没有工业污染,但是自然污染一点都不比工业污染要轻,很多重要的疫病都是通过水源传播的,所以古人通过数千年的经验总结,对于净水这件事情也有相当的认知。
  萧如薰不过是利用国家执行力将之规范化规模化,同时开始思考更加便捷经济的净水方法以及自来水的概念等等,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化学基础和工业基础,这些都太过于好高骛远了。
  尽管如此,却也不绝对安全。
  萧如薰想到了血吸虫甚至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人只要接触到有血吸虫存在的水,只要几秒钟,血吸虫就能进入人体就会形成感染。
  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钉螺,而钉螺喜欢呆在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浅滩甚至是水稻田里生活,这让他感到非常的紧张。
  他立刻从中央派出了一大批官员赶赴江南驻军区域,向军中将领传达最新指示,告诫他们不能喝生水,一定要净化甚至是煮沸之后再饮,不能随便下水戏水,发现有钉螺存在的水域绝对不要随便接近。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必须要首先保住军队,军队安全稳定则他的指令就能迅速贯彻。
  如果军队染病丧失战斗力,情况就会非常严重,江西四川等地刚刚结束了征讨杨应龙的战争,还在战争恢复期,之后在这里驻扎的西南兵团还有维持稳定和推行大规模土改的任务,绝对不能让军队染病。
  但是比较郁闷的是他记不起来钉螺长什么样子了。
  他看过的书里介绍过钉螺的样子,但是他记不住了。
  关键是螺类大多长得比较相似,却只有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他就记得钉螺个头小,不到一厘米,而且很硬,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印象了。
  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派出去的官员去江南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类似于血吸虫病患病者的地方就记录下来,然后去附近的水体内打捞螺类,带回来让他直接辨认,说不定还能找到钉螺。
  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这样来。
  事实上在隆武二年初,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他在中央专门成立了自然灾害应对方略司,治蝗总署只是由徐光启提点,为了配合徐光启的级别而建立的临时官署,治蝗总署下辖的一切官员都隶属于自然灾害应对方略司。
  而眼下,除了治蝗,更为艰难的一项任务——治理血吸虫病也落在了自然灾害应对方略司身上。
  就萧如薰统计,眼下大秦所面对的三大自然威胁就是小冰河、蝗虫和血吸虫,小冰河是无法靠人力来挽回的,只能随机应变,但是蝗灾和吸血虫病是可以依靠人力进行治理的。
  以前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做法,萧如薰不能视若无物。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无药可治的病
  自然灾害应对方略司内的官员人数相当多。
  萧如薰将大量的官员编入其中,很多年轻官员刚刚被选拔出来就被投入这个官署之中,成为一名办事员,然后就要开始天南地北的跑腿了。
  这样做也能充分锻炼一名官员的办事能力,扩展他的视野,让他明白国家如何多灾多难,百姓如何困苦,自己身上的责任如何重大等等,意义深远。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自然灾害应对方略司当中也会被编入大量的专业人员,之前陈经纶和陈振龙父子就被编入其中专门负责治理蝗灾,而眼下江南的血吸虫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蝗灾要小。
  这都是需要整个国家以极强的动员力和执行力发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负责统筹规划行动的国家级战略任务。
  此次萧如薰派了两个行动队南下江南,一支行动队直接去江西和湖广的驻军地帮助军队建立比较完善的防范血吸虫的机制,另外一队则前往南直隶浙江和福建三省进行螺类的捕捉和血吸虫病发病范围的考察。
  萧如薰特地嘱咐带队的郎中刘传海,告诉他一旦发现相关病例的时候,就要组织人手在附近水体内打捞螺类。
  他告诉刘传海,捕捉螺类的时候,不要亲自下手,不能接触水体,而要用渔网之类的东西捕捉,打捞上来之后不要触碰,立刻投入沸水之中将之煮死。
  至少煮半个时辰,然后将捕捉到的所有螺类立刻送回京师交给他,他要确认一些事情。
  刘传海表示明白,立刻组织人手南下,乘船从京杭运河快速南下,不消五日就抵达了南京,继而深入江南民间开始按照萧如薰的要求进行排查,第一站就是太平府当涂县。
  因为接到了萧如薰“全面配合大开绿灯”的圣旨,知道兹事体大,代理南直隶巡抚、土改五虎将之一的杜康咏亲自带队陪同刘传海一起来到了当涂县。
  南直隶第一把交椅来了,于是太平府知府孙维也一起随同而来,两位顶头上司一起来了,当涂县县令赵致礼顿时感到压力山大。
  他请来当地医生给杜康咏还有孙维一起讲述了这个病的存在和危害,得知此病广泛存在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消息的时候,杜康咏和孙维的面色都不好。
  “以前在家乡也曾偶尔听闻虫子入侵人体内致病,但是不曾知道范围如此之大。”
  “是啊,虫病在家乡也有发生,但是并不知道居然能传染那么多人。”
  刘传海点点头,开口问赵致礼道:“上任周县令现在可还好?身体可曾康复?”
  这也是萧如薰嘱咐他的事情,他还专门给上任县令带来了一些来自中央的慰问品。
  “周县令的身体已经大体康复,服药之后大为好转,估计再休养一段时间就能重新开始工作了。”
  赵致礼这样回复刘传海。
  “好,我会告诉陛下的。”
  刘传海开口道:“那赵县令,烦请带我去一趟向阳村,我想要实地看看那些得病的人还有他们生活的地方的水域,眼下我们所知道的事情,这种病的病原来自于水中,是一种螺所传播的。”
  “螺?”
  刘传海这样一说,杜康咏和孙维也觉得奇怪。
  “什么螺能传染这种病?”
  “只是螺而已吗?”
  刘传海点头。
  “陛下就是这样说的,是一种叫做钉螺的螺类传播了这个大肚子病,钉螺体型极小,身长还不到一寸,但是能致病的毒虫就在此螺体内。此螺长在水里,能让毒虫慢慢长大,并且让水中布满毒虫,成为疫水,一旦有人触碰了疫水,一瞬间,毒虫就能侵入人体,若要将此病根除,非要尽灭此钉螺不可。”
  “原来如此。”
  杜康咏和孙维都是江南人,显然也知道虫子寄生在人体内的危害,闻之色变。
  汉末时徐州刺史陈登喜欢吃生鱼,后来患病,腹胀巨大,面色赤红,名医华佗给他开了药方,他吐出活虫数斗,华佗禁止他继续吃生鱼,但是陈登不能控制自己,继续吃,最后药石无救,然后因此而死,虫害由此可见。
  杜康咏说出了这个故事。
  陈登死于虫病这个故事流传的还算比较广泛,算是著名的因为虫子入侵体内而死掉的例子,很受到知识分子的关注。
  “那对于腹内有虫的患病之人又该如何治疗?”
  刘传海摇头表示不知:“太医院的医者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我们此来,首要目的是研究出防止此病疫情继续扩大,而非治疗,此病危害深远,不能继续让健康人感染。”
  赵致礼开口道:“之前有一名随同下官去向阳村调查的吏员回来之后患病,医者给他服用了阿魏积块丸,他服用之后排出了很多虫子,腹部肿块慢慢消除,高热也不再持续,现在身体正在康复之中。”
  刘传海立刻询问医者,医者表示的确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