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不是说不好,相反,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已经列入了萧如薰的计划之中,但是目前的缅甸最重要的主流依然是建设,而不是大跃进。
  三万军队和现有的军官已经差不多足够现在的所用,等真正需要更多军队的时候,再说这些。
  至于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的提高维持也是很重要的,再精锐的部队如果不战斗也是难以维持战斗力的,不过萧如薰有办法。
  他花了不少时间扩建水师,然后以大明水师的名义承接东南亚很多小国商人的任务请求,出动水师讨伐海盗,或者给那些商船护航,从万历二十四年年初开始,一直到现在,护航任务已经执行了快两年。
  两年内,明军在东南亚的海面上和海盗交锋不下一百次,累计出动兵员人次超过三万次,基本上每一个士兵都参与过一次与海盗的海上战斗,在南海海域打下了赫赫声威。
  三次大的海上剿匪战役打完之后,南海海域三支比较凶悍有名的海盗船队就被明军水师团灭了,团灭在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之下,整个海域为之一清,海商为之欢欣鼓舞。
  到现在,海盗还是有,但是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大规模海盗集团了,基本上海盗见到了船上悬挂着“明”或者“萧”字样的大旗的船只就会退避三舍,不敢接近。
  大明的声威继续在南洋维持着,影响力与日俱增。
  不过陆战方面萧如薰就没有什么好的练兵对象了,只能用训练来填补实战的缺乏,主要是之前的一战打的太过于凶猛,以至于明军在这片土地上找不到敢于抵抗的对手,全部都投降了,根本就不敢反抗,没有反抗自然也没有战争,萧如薰只能把部队拉出去轮流海战以保持战斗力和战斗直觉。
  袁黄一手抓起了整个缅甸全部的政务,在萧如薰设立的镇南侯府政务所里面担任所长的职务,将政务所下辖的八座城市的政务囊括其中,总揽全局。
  为了更好的发展缅甸,萧如薰两年前设立了政务所,把目前有汉民定居的八座城市囊括其中,让袁黄负责统一管理,因为没有朝廷的任命,也没有正式的州县划分,更重要的是没有设立州县的必要,汉民定居处只在八座城市周边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还是无人区,根本建立不了政权。
  所以干脆就把八座城市作为基础行政单位,每座城市设市长一名,副市长两名,一应配置如同大明的县府,但是叫法不同,算是规避雷区,不至于落人口实,袁黄总管这八名市长,一应行政命令都由袁黄下令,八名市长负责实施,而且袁黄还被分配了直接指挥警察部队的职权,算是把五千警察和陈燮的指挥权交到了袁黄的手上。
  我掌兵权?
  这是袁黄最开始的想法。
  然后他就推辞了——我不掌兵权,我是文官。
  萧如薰就解释了——您老人家是我最信任的人,把警察部队交给你来管理指挥,我也非常的放心,而且最关键的是,警察部队不同属于军队,相当于衙役,只是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战斗力方面也和正规军队相差不远,如果在紧急状况之下,用作军队也是不错的。
  关键的是警察负责维护城市治安,在目前这个城市发展的雏形期,正是需要警察来维护治安的时候,警察不负责战斗,严格来说不属于军队,所以也不算是掌握兵权,您老人家不用避嫌,掌握就好。
  袁黄感激不已,接下了警察的指挥权。
  八名市长和十六名副市长都是来自各个小国的归化官员,有实际经验,通过了萧如薰的考核,从而出任职位,他们对于这个名为市长实为县长的职位相当的重视,认为这是回归大明的第一步。
  很多从东南亚小国来到缅甸镇的官员都是这样看待的,他们都没有功名,如果不在缅甸镇的话,在大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成为正式官员,现在虽然他们表面的身份是镇南侯府下辖的吏员,但是实际权力和正式的官员无二,就是官员。
  如果抱紧镇南侯府的大腿,以后一定也会有好的发展——这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而作为一百多万子民和三万五千军队的主宰,萧如薰每日的任务也是比较繁忙的,除了一些必要的和袁黄商量办理的发展大计之外,他主要就是带着卫队到处转悠,到八个城市周边和里面转悠,监督军队的训练,观察警察部队的执法,考察市长和副市长的施政,深入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现状。
  得知了百姓们在缅甸镇生活的非常满意,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会饿肚子的生活,萧如薰还是很高兴的。
  百姓所求真的很少,最基本的,只要有土地吃得饱,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生产工作,十分的勤劳肯干,在缅甸土著的掌握之下产不出多少粮食的土地,在他们的手底下,就能数倍甚至十数倍的产出粮食,多到让他们都不敢相信的地步,玉米和水稻积压在每一个农户的家里面,都快要堆不下了。
  为此,萧如薰还建议这些农户在平时养殖一些鸡鸭鹅猪之类的家禽,并且从大明内地引进了一批家禽发放给农户们养殖,让他们用多余出来的粮食养殖这些家禽,以丰富他们的餐桌,丰富缅甸的物产。
  在萧如薰的全力呵护之下,缅甸的农业迅猛的发展起来,在只有几十万劳动人口的状况之下,这份粮食产量几乎达到了大明某些人口较少的省份的级别,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口的需求,多出来的一部分还能拿来养殖牲畜,这是在家乡做梦都梦不到的梦幻场景。
  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丝毫不会怀疑缅甸镇会在这位侯爷的带领下走向更加富强的道路。


第三百九十五章 陈龙正西行记(一)
  去年年中,萧如薰安排陈龙正和利玛窦从仰光港口出发前往欧洲招募熟练工匠,尤其是铁匠和火器工匠,一年多过去了,他们两人总算是满载而归,在这个没有苏伊士运河的时代,从亚洲抵达欧洲就必须要经过欧洲好望角才可以,利玛窦当初就是从这条路线来的,作为经验丰富的航海者,利玛窦被任命随行,作为翻译给陈龙正当副手。
  陈龙正是因为袁黄的书信而抵达缅甸辅佐萧如薰的士子中的唯一一人,也是萧如薰手下唯三士子之一,其余两个自然是袁黄袁俨父子,第三个就是陈龙正,除此之外萧如薰手下的官员都是从东南亚各国汇聚而来的没有功名的华人,袁黄负责总览政务,袁俨则被萧如薰重点培养,安排在了仰光当市长。
  萧如薰安排的商业区其实只是一个狭长的沿海地带,他在伊洛瓦底江的入海口边上筑了一座城,取名平海城,然后以此为西部起点,沿着海岸线一直到毛淡棉城,一共四个城市,相当于四个通商口岸,各国商人只能抵达到这四个通商口岸周边,而大明来的商人没有萧如薰的允许,也是不能随意进入内地的。
  勃固一线就是西洋人和各国商人所能抵达的最北端,一切商业活动和商人的行径只能抵达到勃固,更往北深入的地方就是禁止商人进入的地方,因为曾经发生过有商人来到勃固周边向这里居住的农民购买地皮的事情,于是使得萧如薰下达了禁令。
  土地归农民所有,但是不得随意买卖,买卖必须经过镇南侯府的同意。
  圈地这种恶劣的事情萧如薰是深恶痛绝的,大明内地的事情他管不到,但是这里,他萧如薰就是王法,你管天管地也管不到缅甸镇来,不管是谁,一律怼回去,敢有异议就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发布封杀令,禁止此人相关商会的海船去往各国做生意。
  三大剿杀海贼的战役之后,萧如薰在东南亚各国中的威望不是一般二般的响亮,几乎成为了各国的精神领袖,他的一句话还是有点分量的,尤其是四大通商口岸成为这一块区域的商业枢纽之后,在这里做生意的海商哪个都要给萧如薰三分面子。
  也是在这个时候,萧如薰感受到了权力的魅力,在明廷对缅甸镇不管不顾的当下,缅甸镇的一切都是萧如薰说了算,敢有异议的,先去问问萧如薰的军队答不答应,也别说军队,光那五千警察就够这些海商喝一壶的,敢不遵守规矩直接一队警察派下去,抓过来就打板子,一点面子不给。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萧如薰此时此刻就是这一大片海域最大的地头蛇,小国政府打不过他,大国政府离的太远,有心无力,时间一长,不管西洋人还是东南亚的土著商人都老老实实遵守萧如薰的禁令,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不敢造次。
  也因此才有了缅甸镇四大通商口岸如今的繁华,除去这四个通商城市之外,剩下的四个城市都在内地,包括勃固城在内,都是农业为主的人口定居城,农户都定居在这四座城市之中,萧如薰也在派人修路,把这四座城市给连接起来形成第一个统治中心区域,然后再慢慢地向无人区拓展。
  不过环境虽然大致和平,可是萧如薰却无法放松,神州陆沉的大石头压在他的胸口,每时每刻都能让他担忧不已,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做什么,所以虽然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之下,他却还是把主要的金钱都投资在了武器革新和军队装备上面。
  为此,他才执意要求陈龙正和利玛窦远洋去欧洲招募工匠和火器相关的技术者,为他的火枪产线添砖加瓦,既然都是招募工匠,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这些国家的火器工匠也不该放过,顺便如果还能招募到一些其余类别的手艺人,他也很愿意。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抵达欧洲的人,叫做列班·扫马,生活在蒙元,是个回鹘人,不是汉人,要是再往之后推算,那就是清人沈福宗,于十七世纪末抵达了欧洲,会见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当时成为了欧洲的风云人物,后来又去了英国和比利时,算是最早接触欧洲的中国人之一,不过很不幸,此人在归国途中病逝了。
  如今陈龙正在萧如薰的影响和安排下,很荣幸的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萧如薰等不及想要见到他,问问他的欧洲之行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两人很快抵达了勃固城,西洋工匠队伍被萧如薰派去的人带到制定地点休息,整理行装,萧如薰则主要接见陈龙正和利玛窦。
  陈龙正还是个很难得的士子的,没有偏见,对萧如薰足够尊重,见识了萧如薰的大手笔和远见卓识之后,甚至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他深受袁黄的影响,最厌恶的就是付诸于纸上和笔端的“巨人”,最欣赏的就是身体力行的人。
  为此,他也做了一回身体力行的人,尽管家乡人多不理解他,觉得他一个大好前途的士子为什么要放弃前途渠道那个穷乡僻壤的蛮荒之地,他不在乎,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和袁俨都是一样的人,一个太古板,一个太理想化,两人都不是能在当今风气败坏的大明官场立足的人。
  但是他们的运气很好,碰上了袁黄和萧如薰,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袁俨在仰光当市长,一段时间的手忙脚乱之后,站稳了脚跟,将仰光打理的井井有条,仰光有十万常驻人口和二十万流动人口,是四大通商口岸里最多的,袁俨依然能将之管理的井井有条,没有治国之才,但是治理地方绰绰有余。
  而陈龙正满脑子的理想主义,充满了探索和奉献精神,早在他刚来的那段时间,就被萧如薰安排了坐船到处跑到出联络东南亚小国,成为一个串联各国形成一个松散联盟的外交官一样的人物,现在整个东南亚都知道他陈龙正是萧侯爷的外交使者,在整个东南亚都有三分薄面。


第三百九十六章 陈龙正西行记(二)
  做外交使者在海上跑自然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这也满足了这个满脑袋王化思想的家伙,让他不亦乐乎,让他留在缅甸打理政务那是用不到地方,善于使用人才的萧如薰就给他安排了一个远洋重任。
  出发之前,利玛窦就说了,他在来中国之前,在非洲的好望角遇上了大风暴,差点死掉,他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还遇到,万一遇到,那就是尸骨无存的结局。
  本以为陈龙正会退缩,结果陈龙正两眼放光的揪着利玛窦就发问,问他什么海上风暴,多可怕,什么样子,能不能描述一下之类的,把利玛窦弄得非常郁闷,结果还是促成了这一次的行动。
  以商船和商人的身份出发携七条大船的船队,带上丝绸和茶叶等欧洲人喜欢的紧俏产品和三百水兵扮作的水手,开始了这次极具意义的远洋航行任务。
  历时一年,两人终于归来,期间一定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萧如薰最关心的就是他们有没有遇到海上风暴,结果一问,还真有!
  根据陈龙正的描述,遇到海上风暴的地点,大概是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地方。
  “那时,整个天空和海面好似完全平静下来了,大海就像是一面镜子一般,光溜溜的,平素能看到的海鸟也看不到踪迹了,风都停了,所有人都上甲板上看,觉得不太对劲,然后利先生就冲了出来,对我们大喊赶快找地方避难,马上要有海上大风暴了,我还觉得奇怪,这么平静,怎么会出现大风暴?利先生就说,这是海面上才会发生的事情,只有在海上,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海面完全平静下来,风都停了,海鸥也看不到了,那就是海上风暴的前兆,越平静,一会儿的海上风暴就越是可怕,咱们的船虽然大,但是很难说能不能扛住,必须找地方躲避。辛苦我们航行的地方有一处小岛屿,我们赶快全力划行到海岛附近避难,结果刚刚完成准备,整个天空忽然就变得暗沉不已,我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真的,萧侯,你都无法想象那种感觉,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我算是真的明白了古诗人的心境了!”
  接下来陈龙正就开始描述之后的见识,电闪雷鸣狂风骤雨,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武,感受到了人类在整个天地间的渺小,继而产生了种种哲学思想,等一切恢复平静的时候,他们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陈龙正描述自己是颤抖着坐下来,端起幸存的茶碗,结果手一抖,茶碗摔碎了。
  说到这里,陈龙正哈哈大笑说自己那时真是非常丢脸,而利玛窦也好不到哪里去,风暴开始的时候整个人就趴在地上护住头部,不管风暴多么剧烈,都不爬起来,整个就像是大号的土拨鼠,等风暴过去之后,陈龙正去拉他起来,才发现他的腿脚都麻了,连站都站不起来。
  不过好在这次的远航成功抵达了目的地,也就是热那亚共和国,此时此刻的热那亚还是一个独立而强壮的海洋共和国,在欧洲的商业地位相当重要,是威尼斯衰落之后,伦敦和鹿特丹崛起之前的几十年间欧洲最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
  其实本来萧如薰也能安排他们前往英国和荷兰,但是考虑到现在已显老迈之态的西班牙正在不认老的对新兴的年轻英国发起不间断的进攻,两国之间的战争尚未落下帷幕,那一块海洋区域充满战火,为了避免危险,热那亚就是最好的选择,在这里有整个欧洲最发达的商业和最多国家的商人,以及最安全的政治环境。
  大明的商船驶入了地中海,抵达了热那亚的港口。
  一路上,因为特殊的汉字旗还有船上水手黑发黑眼睛黄皮肤的样貌就已经在来往商船之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等到这支船队抵达了热那亚的港口登陆之后,更是引发了几乎万人空巷的现象,无数欧洲人奔着跑着来到港口去看传说中的“中国人”。
  在他们的记忆里,这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几百年前似乎有一次,但是距离他们太过于遥远,中国,那个传说中流着奶和蜜并且遍地黄金的国度,是这个时代欧洲人的集体向往,然而他们才过去没有多久,中国人就已经来了。
  之前几十年已经不断有欧洲的传教士去到过中国,也有人从中国返回,向他们描述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富裕,文明,人多,强大,这是最多的印象,换色的皮肤和黑色的头发眼珠,是中国人的相貌特征,丝绸瓷器和茶叶是中国人的特产,这就是欧洲人对中国人全部的了解了。
  然而这些想象中的中国人永远不如现实中看到的中国人来的直接,中国人出现在热那亚的港口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港口,迅速的向城市进发,然后更为狂热的热情从城市反馈向了港口,这个消息甚至惊动了热那亚总督和银行家们。
  陈龙正和大明水兵们对于这些发色各异瞳色各异唯有皮肤稍微白一些的欧洲人的热情十分的不理解,陈龙正甚至一度认为这些人因为大明和佛朗机人之间的矛盾要围攻大明的船只。
  经过利玛窦的解释,陈龙正才知道这些人和所谓的佛朗机人根本不是一回事,欧洲人也分很多国家和民族,这里是热亚那,这些人十分向往中国,对于中国人自然也相当的热情。
  陈龙正对欧洲国家的风土人情抱有十足的兴趣,见到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