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大汉也逼视着方醒,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片的可能。
  方醒干笑道:“以前家里有人患过此病,倒是有些经验。”
  患病的不是别人,正是方醒前世的爷爷,那风湿病犯起来,杀人的心都有了。
  “这病一犯吧,病人的情绪就喜怒无常,还是早治疗早好啊!”
  老头打量着前院的四周,看到没有什么奢侈的布置后,才问道:“可看过的医生都说是无法可治,你难道懂?”
  我当然懂了,太懂了有木有!
  想起以后每年收到的束修,方醒心中冒泡的说道:“这病常规方法没得治,最好的还是泡药酒。”
  “什么药酒?怎么泡?”
  老头一听就有些兴趣,马上追问道。
  方醒先是矜持的一笑,装了个逼,然后才悲天悯人的说道:“可用三种蛇泡酒,乌梢蛇、白花蛇、蕲蛇,先把蛇饿几天,用烈酒浸泡消毒,再加生地黄和冰糖一起用烈酒浸泡,两年可成。”
  看到老头一脸的默然,方醒干脆就把药方写下来,嘱咐道:“酒一定要烈,一定要泡足两年,不然蛇毒未去,对人有害。”
  老头接过写着方子的纸,问道:“你不要报酬?”
  方醒的心中在期盼着,可嘴里却大义凛然的说道:“老伯何出此言!吾辈虽不才,可尊老爱幼却是懂的。”
  老头点点头,目光再次扫过方醒,“望你不是言不由衷。”
  走了?
  他就这么走了?
  方醒看着老头撒腿就走,马上就傻眼了。
  你的子孙呢?
  你不是来找我教你子孙的吗?
  束修呢?
  觉得自己损失了一笔的方醒看到铃铛在撕咬着一块牛肉,不禁哼道:“早知道就该让你吃田鼠。”
  而干完活的朱瞻基三人在前院洗了澡,然后就各自回家。
  “皇爷爷,您在看什么?”
  到了暖阁,看到朱棣把一本书拿的远远的在看,朱瞻基就凑趣问道。
  朱棣先看看孙子的身上,然后起身活动着双腿。
  “皇爷爷,您怎么看起医书来了?可是身体有碍吗?”
  朱瞻基瞅了一眼,有些紧张的问道。
  朱棣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神农本草经都记载有蛇可入药,而蛇酒……”
  “蛇酒吗?我看到过,就在方德华的书房里……”
  朱瞻基想起在方醒书房里曾经看到过的一大瓶蛇酒,里面的毒蛇看着狰狞可怕。
  不过方醒可不喝这玩意儿,放着就是个摆设,吓人用的。
  朱棣的身体放松了些,看向朱瞻基的眼中多了些慈爱。
  “瞻基,我准备二月北巡,你可跟着我一起去。”
  北巡?
  朱瞻基楞了一下,看到朱棣的脸色还好后,就大胆的劝谏道:“皇爷爷,孙儿大胆,敢请皇爷爷暂缓北巡。”
  “哦!何故?”
  朱棣对太子表达异议一点都不能容忍,可对着朱瞻基却是纳谏如流。
  但这也和朱瞻基会看眼色,以及他知道分寸有关系。
  “皇爷爷,您是想去看看宫殿的修建,顺便敲打一下那些文武,对吗?”
  朱棣抚着胡须不语。
  朱瞻基停了一下,继续说道:“皇爷爷,顺天府的改造年前我和父亲去看过,堪称是兢兢业业。还有,您……准备这两年再次北征,何不如到时候一并……”
  说到太子朱高炽时,朱棣冷哼了一声。当听到北征后,他的眼神瞬间就锐利起来。
  “马哈木大胆,背后怨怼朕许阿鲁台入贡,哼!我看他是想要甘*肃和宁*夏那边的鞑靼人。”
  马哈木是瓦刺的三王之一,此时的实力最强。
  朱瞻基皱眉道:“皇爷爷,对待此等异族人,当分化之,否则后世当为大患。”
  朱棣哈哈笑道:“这就是方德华教你的东西?”
  朱瞻基听到话里有戏谑之意,就梗着脖子说道:“皇爷爷,纵观我中原历史,异族人从未真正的安分过,不过是在弱小时装孙子而已。”
  朱棣好整以暇的看着朱瞻基的气急模样,问道:“还有呢?”
  “还有左拉右打!”
  朱瞻基干脆就把自己的想法倒了出来。
  “瓦刺目前对鞑靼人虎视眈眈,何故?不过是想一统蒙元留下的势力,最终的目标还是我大明!”
  起居注的官员笔下生花,飞速的记录着朱瞻基的话。
  “……鞑靼人最终必败,所以阿鲁台此次前来入贡,我大明理应隆重待之,并允诺售卖兵器粮草,不过……这些东西我大明也缺啊!价格嘛,自然是不菲的。”
  朱瞻基说完后就有些忐忑的看着朱棣,不知自己的言论会得到什么评价。
  朱棣看着案几上的青玉镇纸,良久问道:“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那个方德华的意思?”
  朱瞻基自信的说道:“皇爷爷,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朱棣点头,把青玉镇纸扔过去,在朱瞻基手忙脚乱的接住后说道:“赏你了。”
  等朱瞻基走后,朱棣看着城外的方向,有些出神。
  “说吧,鞑靼人必败这个话是皇太孙自己想出来的吗?”
  悄无声息中,一个锦衣卫已经跪在了侧方,他垂首道:“陛下,臣查看了皇太孙的功课,里面提到了瓦刺必成我大明心腹大患的话语,也不知道是不是殿下自己所想。”
  “那方德华自己是怎么说的?”
  “陛下,方醒此人对异族极度仇恨,有人曾经听到他说什么女真人都该死的话。”
  朱棣点头,吩咐道:“去查一下,看看方家和女真人是否有仇。”
  女真,或是叫做女直,别名女贞。
  女真人在元末就是个落魄种族,被打的满世界乱窜,最后寻求大明护佑。
  朱棣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女真人,分为三部,其中就有建州女真这一部。
  后人都忍不住叹道:明之惠于属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为最厚。


第81章 倭刀和唐刀的比试
  春回大地,南方的植物都开始冒出了些许绿色,位于聚宝山下的方家庄也是如此。
  前段时间朝中本来还在讨论着二月皇帝北巡的事,可随即就被朱棣暂时压下了,而接下来准备的是阿鲁台入贡。
  原先阿鲁台的入贡准备规格不大,可皇帝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硬是把规格抬高了一截,对此礼部的官员们也是有些懵逼。
  不过旋即礼部的官员就没有懵逼的时间了。
  刚出正月,浙江那边就传来消息:倭寇三千余人入侵,被击退,随即被楚门千户所追击,死伤无数。
  “缴获的军械刚送到,德华兄,小弟取了一把倭刀,觉得很是锋利。”
  上完课后,朱瞻基拿出一把倭刀来展示。
  当倭刀接连斩断了三根竹竿后,方醒干咳一声,拿出了唐刀来。
  “来,试试。”
  朱瞻基跃跃欲试的,而柳溥也接过唐刀,双方准备试试哪把刀更厉害。
  “殿下,还是让我来吧。”
  看到这个场景,贾全几乎是屁滚尿流的冲进来,哀求着让朱瞻基把这个机会留给自己。
  尼玛!这要是在试刀的过程中蹦出碎片,伤到了皇太孙怎么办?
  我特么的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啊!
  于是试刀的变成了贾全和柳溥,双方把姿势站好,然后相互斜劈下来。
  “铛!”
  刀光一闪而逝,等大家看清时,才发现那把倭刀已经断成了十几截,其中有些碎片还溅到了边上。
  方醒心中暗乐,心想这是科技时代工艺的唐刀,光是材料都不知道能把现在的倭刀甩出去几条街。
  贾全看着手中剩下的刀柄部分,忍不住委屈的看了朱瞻基一眼。
  殿下,难道这就是您所说的好刀?
  而柳溥拿着那把只是崩了点刃口的唐刀在流口水。
  “德华兄,能割爱吗?小弟愿意用身家交换。”
  方醒有些头痛,最后在柳溥的死缠烂打下,只得把这把刀送了出去。
  “咳咳,你的身家就不用了,以后少偷点我的酒喝就成了。”
  方醒在书房里藏了几瓶酒,结果前几天去查看,却发现少了一瓶半。当时方醒就怒了,以为出了内贼。
  可谁曾想找人一问,才知道柳溥这货找了朱瞻基一起,两人借口要查找资料,就堂而皇之的进去了。
  酒贼啊!
  朱瞻基想起自己把那瓶酒送给皇爷爷的时候,皇爷爷满脸的诧异,心中就是一乐。
  而柳溥就有些悲剧了,朱瞻基‘偷’了一整瓶,那他作为臣子的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拿着个酒囊‘偷’了半瓶。
  结果这货拿回家去偷偷的喝,被家里的幼弟嗅到了香味,原本想多喝几顿的小半瓶酒,被幼弟一下就给闷了。
  后果自然是悲惨滴,想起自己那天被老娘三百六十度拧转的耳朵,柳溥就觉得肝疼。
  吃完饭,朱瞻基就准备闪人,可方醒却叫住他,交代道:“我听说倭国那边还在进贡,为此礼部和地方都有些抱怨,是这么回事吗?”
  朱瞻基点头道:“正是,每次他们拿着勘合来入贡,我朝就得送上许多食物和回赠,连我皇爷爷都有些不耐烦了。”
  这时的倭国入贡人数之多,让大明的礼部和沿途接待的官府都苦不堪言。
  “有人说他们就是来占便宜的。”
  方醒哦了一声,然后说道:“莫要小看了倭国,这个地方的人蛮横无理,攻击性强,而且还野心勃勃。泰顺,要未雨绸缪啊!”
  想起后来的万历三大征,方醒就觉得现在的政策有些让人牙疼。
  “我听说倭国的白银出产数目庞大,比我大明的多了许多……”
  方醒不好干涉朝政,所以只是留了一个小尾巴,诱惑一下从小就立志要当明君的朱瞻基。
  目前大明对倭国采取的是羁縻政策,只要当权者能控制住那些倭寇,那么就会发给勘合,忍痛让那上千人的入贡团队占便宜。
  朱瞻基有些心动,然后安慰道:“德华兄不必担心,永乐二年,皇爷爷就要求倭国改为十年一贡,船限两艘,使团不得超过两百人,不会让他们占很多便宜的。”
  方醒点头,然后嫌恶的道:“我宁可拿去喂猪,也不想我庄上种出来的稻米去喂了那些猪狗不如的倭国人!”
  朱瞻基没想到方醒对倭国人的态度,比对草原上的那些异族人还要恶劣,马上就点头道:“好,等以后,我一定会……”
  这是方醒第一次听到倭寇入侵的消息,让他有些闷闷不乐。
  张淑慧看到后就给了小白一个眼色,小白茫然的摇摇头,不知道方醒为何心情会不好。
  于是小白就承担了逗乐方醒的任务,可她撒娇卖萌没用,把铃铛抱来逗乐也没用。
  “夫君,后日就是我母亲的寿辰,我们一起去吧?”
  张淑慧想到自己的三个哥哥都没见过方醒,好歹这次能见到两个吧。
  方醒哦了一声,说道:“礼物的事你不用操心,我来办。”
  找个机会,方醒一头就钻进了仓库里。
  “礼物,礼物…。。”
  要想找到适合老年人的礼物真不容易,特别是这个老年人还是国朝的重臣遗孀,大将的母亲。
  找了半天,顺便再开了十多个集装箱,方醒才找到了合适的东西。
  满集装箱被包装的很实在的工艺玻璃杯,方醒找到了一箱子寓意不错的杯子。
  这个杯子从外面看是一个童子在捧着寿桃,而且图片还是夹在了杯子的中间,摸不到,只能看。
  “这个不错吧。”
  方醒把防震的包装去掉,然后在仓库里转悠着。
  老美这边的仓库很实在,方醒看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港口区,溜达到了海关。
  海关里,有些被扣下来的标本,特别是害虫。方醒看着那身体呆滞的飞蛾,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被飞蛾弄了一手粉的事。
  只是他没注意到,瓶子的外面标签用英文写着:chilosuppressalis……
  空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方醒的脚步声,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停止了。
  方醒走到了码头边去,然后看着停系好的那些船只,心中痒痒的想上去看看。
  可一想到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古怪的东西,方醒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顺手拎了一瓶红酒,方醒一闪而逝。


第82章 你爹的节操呢?
  老丈母的生辰,哪怕她只是张淑慧的嫡母,可听说了张淑慧小时候就养在老夫人的身边后,方醒觉得自己的礼物有些简薄了。
  借着朱瞻基来上课的机会,方醒就问了皇家会给张老夫人送什么贺礼。
  朱瞻基托着下巴,想了想:“德华兄,要不你还是写一幅字吧。啧!不行。”
  想起皇家已经准备好了的礼物,朱瞻基就建议方醒还是走文人路线比较好。可再想到方醒的那一手字,朱瞻基也是头疼不已。
  方醒干咳一声,憋屈道:“那啥,我不准备送字。”
  于是朱瞻基就把皇家要送的东西大致说了一遍,其中后宫送的最值钱和漂亮,而皇帝送的是一幅字。
  还有太子和太子妃也得要送,不过他们要低调些,不然就有抢班夺权的嫌疑。
  “我自己准备画一幅龟寿延年图,不过人就不去了。”
  朱瞻基的画不错,方醒已经打定了主意,等晚点,一定要让朱瞻基每年给自己画一幅画,留给子孙们当压箱底的传家宝。
  朱瞻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方醒盯上了,眉飞色舞的说着自己画画的心得。
  两人正说着,辛老七一脸煞气的走进来。
  “少爷,那个李茂又来了,就在咱们的庄子外面晃悠,好像是在等什么人。”
  “卧槽!这小子真是胆儿够肥啊!上次的事还没找他算账,居然就敢来堵门了!走!”
  方醒气得真想撕了那厮。要不是仓库只能带东西出来,不能带活物和大量的东西进去,他肯定会把李茂弄进去,在里面用十八般酷刑招呼他。
  朱瞻基苦笑道:“德华兄,那个李茂可是得罪了你?”
  在辛老七说到李茂的时候,方醒注意到朱瞻基的表情有些古怪,所以才用堵门这个说法。
  方醒故作义愤填膺的道:“上次那厮在我庄上勾引小媳妇,还想把人给拐走,幸亏他跑得快,不然我打断他的三条腿!”
  三条腿?
  这个疑问在朱瞻基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有些尴尬的道:“德华兄,这个李茂的父亲,最近……和家父有些…那个。”
  方醒这次是真的愣住了,他指着朱瞻基,不敢相信的问道:“他老爹居然勾搭到了你爹?”
  这节操呢?
  堂堂大明的太子,居然被一个顺天府的知事给勾搭上了!
  朱瞻基很尴尬,觉得自己的父亲确实是有些饥不择食。
  不过大家都知道,太子的地位近些年有些摇晃,所以导致了他的手中钱财匮乏。
  而李茂的爹娶了个有钱的老婆,也就是李茂他*妈,陪嫁丰厚的让人眼红。
  上次李茂被方家庄的那个小媳妇给坑了一把,回家后就写了封信回北平,很快,李知事的指示就到了。
  “你爹怎么会……哎!”
  方醒也知道太子缺钱,不过你缺钱不是正好让人看到自己的坦荡吗。
  “你想想,如果大家都看到了汉王和赵王比太子还有钱,有实力,舆论会如何?”
  方醒在有意诱导,可最后一想,朱瞻基这个儿子怕是也不能干涉自己太子老爹的事吧。
  朱瞻基只得劝道:“德华兄请放心,这个李茂的幸进心太强,我和家父都对此有所防备。”
  泥煤!人家把钱给你爹花了,可最后还落了个利欲熏心的结论,这真真是让人……
  大快人心啊!
  不过李知事以后的仕途大概会顺畅许多,对此方醒也只能自我安慰道:老子的学生中间有太孙,有小侯爷,你娃算个屁啊!
  李茂终于在方家庄外面见到了朱瞻基,可他见到的却是一个威严不可侵犯的皇太孙。
  “把心思多用在学业上,莫要学轻浮浪荡子。”
  丢下这句话,朱瞻基在贾全等人的护卫下扬长而去,留下了个面色惨白的李茂。
  “为何说我是轻浮浪荡?”
  李茂的目光转向了方家庄,想起了上次自己被那个小媳妇给‘污蔑’为拐子的事迹。
  “方德华!我和你不共戴天!”
  这年头,断人前程就等同于杀人父母。李茂的心思就在官场上。当然,为此他得先过了科举这道关。
  “我已经中了举人,等下一次会试我可以留在应天府,哦不,我应该回顺天府去。”
  这时候的科举,南方和北方的差距几乎让人绝望,所以洪武年时,北方的士子就为此闹过一次。
  老朱知道阅卷官没问题,最后的名次也没问题。
  可问题在哪呢?
  问题在于北方人需要安抚。
  最后老朱就学了曹操,借了几颗人头,这才把人心给安抚下去。
  所以到了现在,南北榜几乎是公开的科举分配方式。
  回到顺天府,以顺天府的学籍来金陵参加会试,这才是加分的王道啊!
  这就和后世的各种加分政策一样,不过明朝更彻底,干脆就把北方和南方的考卷分开,各自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