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督军-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冠侯起身行了个军礼“山东将士,除了大总统以外,谁也不认!您是我们山东全体将士认可的大总统,其他人,都是乱臣贼子,谁也别想觊觎宝座。”
袁慰亭再次拉着赵冠侯坐下,脸上笑的更为灿烂“你们的态度,我是知道的。可是现在是合法议会,国会选举,军人的态度只能算参考,真正能决定总统人选的,只能是选票。大选的事,你比我有经验,我要你帮我,当上这个大总统。”
第528章 僵尸
若是在外人面前,袁慰亭多少还会隐藏心迹,耍一些奸雄手段。可是赵冠侯方才的表态,以及在沈金英面前的抱怨,让他对赵冠侯充分放心,认定其格局只一省之才,也就敞开心胸,开门见山。
赵冠侯在山东恢复省议会之后,请了邹敬泽回来做议长王鹤轩做副议长,且做了详细规定,给山东省议会极大的权力。号称没有省议会的通过,任何政令都不能通行,乃至于不少省分以山东为民住之榜样。
但实际上,山东省议会变成了赵冠侯手里的橡皮图章,只要他愿意通过的政令,就绝对不会被阻拦。反之,被议会否决的提案,无一例外,都是对赵冠侯的政令,或是他的个人统治不利的,借省议会的手,予以解决。
袁慰亭对他在议会里的控制力很是佩服,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就无从得知。目前国会八百罗汉里,有五十个罗汉来自山东,以赵冠侯对他们的控制力来看,这至少就是五十张铁票。按照选举过半数加上票高者得的原则,这五十张票,可以看做决定胜负的要紧法宝。
可是他夺了赵冠侯的财权,再要山东议员无条件支持自己,这话说着有些心虚。好在赵冠侯敏捷,早已经猜出其想法,主动道:“山东议员的工作,我会来想办法。这几天,我会去拜会他们,把大总统的难处,和国家的困境向他们阐述明白,相信,这些人知道该如何选择。”
“若是如此,那可是国家的大福,冠侯,你这功可比的上开疆扩土的战功。事成之后,我必有重谢!”
袁慰亭大喜,他知道,山东那五十个议员,都是山东的名流,齐鲁名士。不但他们手里有五十张票,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在国会里很有号召力,外省议员里,也不乏亲朋故旧,一旦奔走号召,很能聚集一股力量。
而且赵冠侯在山东教育重文轻理,培养了一大批善于辩论的嘴炮战士。这些人固然胸中并无一策,但腹内实有千言,国会这种空对空的讨论场合里,这些嘴炮党战力无穷,以一敌众都不落下风。有他们在国会里给自己帮场子,堪比沙场之上,凭空多了一支劲旅。
一喜之下,待遇格外优隆,不但接见时间长,中午还留了饭。吃饭之前,照例是军乐队演奏。金室已经退位,奉安大典期间,京城八音遏密的旧例,也就没人遵守,紫禁城里,也只能被迫听着这边的动静。
等到吃饭之时,袁慰亭又说起当日的趣闻,比如小皇帝学着大人的样子打电话,不知道把电话挂到哪里去,惹出许多风波,北府的七爷承涛,自己组班唱戏,成了京中一等的好角,让赵冠侯不胜唏嘘。等到问起山东的情形,赵冠侯道:“振大爷在山东,除了打理旗人的赈济以外,另有一个事由,是我给他找的。跟七爷差不多,在山东成立了一个剧社,由他带着一干名伶编排剧目演出。振大爷是九门戏提调,他干这个,正合适不过。”
“没错,他做这个,真是人尽其材,这个人用的好。大老怎么样?”
赵冠侯摇摇头“大老的身体,确实不大好。年纪太大了,身体好一天坏一天,出发之前,又是一场重病。毓卿按说也该进京来参加奉安大典的,可是她一来与太后不对;二来,自己的身孕很重。生了孝慈之后,她这次想生个儿子,看的格外重视,不好再舟车劳顿;三来就是大老身体如此,她为人女者,要伺候汤药,也是走不开。”
袁慰亭点着头“说起前金的宗室,这帮人干过的混帐事,几天也说不完。可是我有时却在想,除去这条不提,有这些宗室,也未必一定是坏事。皇帝身边无人可用,就成了真正的寡人。这些宗室,好比他的耳目和臂膀。就像是山村里,宗族的力量一样,有族人帮助,才能保证自己不受欺负。皇帝身边,有这些宗族辅佐,才能保证自己的权柄不外落。所以,大金的灭亡,不在于君主体制,而在于人。他的宗室不得力,无法辅佐君王,若是宗室勋臣,皆如冠侯一般,大金也未必会亡。”
他在饭桌前,数着数字“阿尔比昂、普鲁士、铁勒、扶桑……列强里,这么多国家都是有皇帝的,他们依旧是强国。可见,有皇帝的国家未见得就会弱,没皇帝的国家也未见得就会强。关键根本不在于有没有皇帝,而在于有没有能臣。当年行君主立宪制,如果不是康梁一干白面书生主持,而是交有有能大臣主办,也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姐夫高见,这话确实有道理。”
赵冠侯应了一句,回想着张员的话,却最终没有说出来。
袁慰亭似乎等他有什么反应,见等不到,就顿了顿,问道:“你觉得,山东办共合到现在,比起前金来,是好是坏?”
“这……也说不到好,也说不到坏,还是那副样子。还是大总统信任,把权力给卑职,没人掣肘。若是前金时代,卑职行事瞻前顾后,怕是很多政令实行不下去。”
“这不能怪前金,而要怪人。比如慈圣在日,你在山东雷厉风行,一样没人可以制你。若是赏你一口尚方宝剑,苏北杀的那些土财主再多,也没人敢多说一个字。若以不掣肘论,我看,还是前金时代更为便当。办了两年共合,我倒是看出一点,这共合比起帝制,也未见得强到哪里去。”
赵冠侯不接这个话,只把话题向旁的地方引,袁慰亭也就不再追。又谈一阵,袁慰亭忽然想起什么“前几天,有一份报纸登了你们山东的事。说是你的太太,似乎不大检点,在松江公开与男子同游,可有这事?当时报上还配了四句打油诗,欲把华夏变泰西,民住自由处处提,一骑快马会乐里,正元老三数第一。这是怎么回事?”
“哦,这没什么,冷荷做银行生意,少不了与人打交道。自然是与男人交涉的时间多,与女人交涉的时间少。加上她是留学生,作风洋派,与男人喝酒跳舞,都是正常社交,不当一回事,也不会大惊小怪。倒是写这报纸的记者,太少见识了。”
袁慰亭摇摇头“这可不能怪记者。她虽然是留学生,可也是中国人,既然是中国人,就该守中国的礼法。一个女人家,怎么能与男子拉拉扯扯,甚至一起跳舞,这成何体统?你要多管教一下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家不能齐,国又何能治?像是圣人之道,她也该去读一读,不要只读洋书,不读自己国家的书,这样不好。”
他似是想起什么,品评道:“我请了肃门六子之一的王湘翁到史馆任职。他老人家颇有些狂士做派,行事荒唐。丧妻之后,不曾续弦,而由一个既老且丑的周妪照顾饮食起居。这次进京,他也带着这个周妪同来。宴会酒席,皆带她同往。那老妇人粗鄙不文,社交之道一窍不通,闹了很多笑话。还公然索要贿赂,四处去打秋风,把王湘老的名声,败坏了不少。可饶是如此,王湘翁还是念着旧情,不加以苛责,这就是读古书的好处了。留学生办洋务,做事情,能力是有一些。可是要讲做人,还是我们自己读圣贤书的官员好一些。他们讲忠义,比讲葛明的留学生,更值得信任。”
赵冠侯见袁慰亭话语之中多思前朝规章人物,心里不安的念头大生,有心规劝一下,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但随即又否定了自己这个想法。袁慰亭如今正在疑心地方督军挟兵自重,不把大总统放在眼里,自己现在提这个建议,不等于是做实他的怀疑?只好等将来,再通过沈金英进言。
吃过饭,袁慰亭不再留他,催着他前往奉安大典的筹备处报道。这筹备处设在太后的娘家,承恩公桂祥曾经的府邸方家园。
这也是慈喜太后的娘家,一门两太后,算的上出挑。可是承恩公桂祥挥霍无度,又没有才具,不曾放过什么肥缺,方家园的房子始终就是不好不坏,并不算太奢华。
筹备处的总办,是内务府大臣世续,他跟随金室留守京城,须臾未离。依旧像在前朝办公一样,每天按时进紫禁城磕头见君,站班候旨,仿佛金国依旧存在,未曾灭亡。
像是太后奉安,这是内务府的要差,他自然要有。另一个会办大臣,就是在青岛一痰得祸,以至于不能久住的徐菊人。
他一个黑翰林,按说在筹备处里,身份也要大受打压。可他占了先机,来的比许多前金遗老更早,算是占个先手。再一来,就是背后有大总统的交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一个帮办职位,怎么也是逃不掉。
赵冠侯到了筹备处时,一推门,阵阵烟气扑鼻而来,房间里烟雾笼罩,如同仙境。这房间里外间,里间炕上摆着烟具,供一干忠臣良将解自己的芙蓉之癖使用。外间屋里,则是捧着水烟袋,不住的喷云吐雾。
这房间里的人,一律是顶戴袍褂,坐次排列,也按照官品大小,或是自身的身份资历,排的一丝不苟,仿佛前朝复辟。推门进去,给人一种时空错愕之感,里外的时空差了好几年。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按照前金规章,下官见上官只能抽旱烟,房间里却都是水烟,这多半就是共合之功。
他一身礼服军装,进门之后,如同猴群里出了骆驼,最是扎眼。一干老臣先是把眯缝的眼睛睁开瞪过去,可是随即,就有人以川剧变脸的速度,改变了脸上表情,迎上去见礼。
“侯爷,您几时到的?在哪打的公馆?有时间,我可要去看看您,您如今公务繁忙,还没忘了参加大典,这可真是纯臣!”
前朝遗臣,见到共合新贵,非但没有怒目白刃,反倒是视如知己的态度,可见这些忠良的赤胆丹心,与宽怀大度一样,非常人所能及。
赵冠侯与众人寒暄几句,又来到徐菊人面前见礼。徐菊人与赵冠侯曾在关外共过事,关系比别人近便,他方才一直没动,此时才一摆手“不必客气了。你穿着这身,跟我见礼也不像话。我的听差就在门房,让他们给你找身衣服换吧。”
不等回答,里屋里,传出个清亮的嗓音。
“谁来了?可是绍轩?我不是说了么,绍轩一来,立刻请到里间,怎么不进来啊!”
风风火火的,门帘掀动,一个三十上下的男子,从里面冲出来。他大烟没抽足,眼睛还没有彻底睁开,拉着赵冠侯的手,就要往里屋走,边走边道:“都什么时候了,谁还管穿什么啊。现在可着大金,就你的兵有辫子,有这个就成……”
赵冠侯已经认出,冲出来的,正是当初宗社党的发起人之一,小恭王濮伟。当初反对共合,以他和善耆最为卖力。但是良辅中炸蛋而死,小恭王闻风先走,等到后来在山东,指着京城方向破口大骂袁本初,已经无助于大局。
共合成立之后,小恭王颇不安分,往来青岛、京城之间,据说在东交民巷里也常来常往,算是个很活跃的分子。可是他既无六贤王的声望,更无六王才具,对他的行动,赵冠侯既不约束,也不会特意去观察。
今天听他这话,似乎他与张员有约,忙道:“王爷,卑职赵冠侯,给王爷施礼了。绍轩他徐州那边有事,这次的大典,怕是来不了。”
“啊?来不了?”濮伟的脚步一停,也发觉自己认错了人。这时赵冠侯已经被他拉进了里屋,见大烟榻上另一人正是肃王善耆。还有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身材矮小结实,却是脸生的很,不知道是何许人。
彼此朝相,躲无可躲,加上这干宗室,大多住在青岛,大部分积蓄也在旗人基金里。对于赵冠侯这个地头蛇,也不敢不尊敬,善耆只好起身,与小恭王一起给赵冠侯行礼。
等到彼此见礼以毕,那名矮小的男子,也起身来见礼搭话,并递上了自己的名片:扶桑八幡制铁株式会社帮理,石井三郎。
第529章 回魂
对于这个扶桑人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善耆与濮伟都没有想出合理的解释,支吾半天,场面很是尴尬。还是石井三郎开口道:“奉安大典,需要的经费数字很大,贵国正府一时也筹备不出那么多的现款,至于朝廷的内帑……也拿不出来。二位王爷,以个人的产业为抵押,向八幡制铁贷一笔款,我们正在谈贷款的事。”
“哦,原来是这样。二位王爷果然是忠臣,拿自己的家产,为太后办丧事,令人敬服。不知道,现在款还差多少,若是冠侯力之所及,必不推辞。”
“筹备的差不多了,事情已经谈妥,冠侯就不必操心了。”善耆此时才算是反应过来,连忙分说着,石井则眉眼通挑,鞠躬告辞,不再久留。
等他离开,濮伟尴尬的一笑“我和绍轩商量好了,他一定是得来,我这给他预备了一个上好的鼻烟壶,送他玩赏的,所以一听说来了武官,就以为是他。没想到是冠侯你来了,干脆,这鼻烟壶归你。”
“君子不掠人之美,这我可不敢收,王爷您自己留好,等回头见到绍轩的时候,您当面送他就是。”
善耆与赵冠侯一起办过警务,关系比濮伟来的亲厚,加上他与承振同是宗室名票,私交甚好。此时忙接过话头,问起几时到京,住在哪里之类的闲话。随即又说起苏北那一案,善耆道:“听说康南海师徒,阴了你一下子!梁任公现在回国了,大总统新组内阁,要用他当阁臣,所以对他的奏的本,就格外看重。他参了你一本,你肯定好受不了。这就是共合了,要是放在当初,巡抚叫代天巡狩,赏用王命旗牌,就算是朝廷命官,请出王命旗牌,也可以斩得,杀几个士绅又有何大碍?想想毓佐臣,他治山东的时候杀了多少人,又有人说他什么了?”
“他还有遏必隆刀呢!”濮伟虽然话少,可此时忍不住道:“那是什么样的权柄?先斩后奏!当年皇亲国戚都斩过,一个致仕翰林,斩了也就斩了。为这个治督抚的罪,这是没有的话。可惜啊,现在办了共合了,老物件老规矩的,都没用了,这王法,都得跟着变了。”
正说着话,先有人喊了声回事,随后门帘掀动,一个戴顶戴插蓝翎的人走进来,给几人磕头“奴才给几位爷请安”
善耆连忙起身“大总管,你这是闹的哪一出?现在都共合了,不兴这一套了,赶紧起来。”
来人正是与赵冠侯换贴结拜的手足小德张,他是追随隆玉发迹的,可惜好景不长,先是皇室退位,随后隆玉又去世,他的靠山顿失,在宫内当差已经没了意思,索性乞休出宫。
等到奉安大典一完,他就准备起程奔青岛,去找一直被赵冠侯安置照顾的凝珠。不过这最后一程,他无论如何也要送。他一来,气氛就融洽了不少,两人是结拜弟兄,说话比较随意,方才的尴尬,也就化为无形。
说了一阵闲话,小德张寻个由头,把赵冠侯请到外头,先问起凝珠在青岛的情形,后又说起隆玉的去世。
“她纯粹是给气死的。万寿那天,梁士诒进紫禁城祝寿,他算个什么东西!想当初,他见到太后,得乖乖跪下磕头。可是这回,他是按着外国使节觐见的规矩见驾,不肯跪,只脱帽鞠躬致敬,临走,还要走宫里好几样东西。在京的宗室本就不多,又担心招惹非议,太后过生日,祝贺之人寥寥无几。你想一想,一个之前母仪天下的太后,能不能受的了。亡国君臣,这口气怎么咽的下,生生把个人给气走了。”
“这话也不必说了,总是时事如此,人力难挽。想想当年大金灭宋时的情景,共合对太后,也算是优容了。”
“这话没差错。我也承认,对待亡国之君,这是仁至义尽。可是,这也犯不上感谢,猴头这不是行善,是给自己留后路呢。”
猴头代表的是袁慰亭,自姓而称号,起为隐语。据说出典自王湘奇,具体真相,已经无从得知,不过京里叫的很起劲。尤其是一干前金遗老,格外爱用这个称呼,来指代袁慰亭。
对于这种留后路的说法,赵冠侯倒不否认,“不管是不是留后路,总归,现在的情形,已经算是不坏了。每年有四百万岁费,又有保护,不至于挨饿,更不至于有生命危险,这不是很好么。”
“岁费啊,第一年的是如数按时拨发,今年就很有些问题,说是国用不足,要拖延,搞不好还要用国债抵扣。宫里这么多人,国债哪能顶用啊。好在是我不在宫里当差了,要不然,非得急死不可。其实你说说,这共合有什么好的?太后活着的时候就说过,要是袁慰亭能够辅佐幼主登基,将来封他个官,让他代代享受富贵,不比当个总统要好?”
赵冠侯一笑“哥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