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衡想逃,身上却没半点力气,只有手指动了动。眼看着黑衣人到了他的身边,领头的那个已经挥起了刀。
忽然,刘衡耳边传来一阵破空之声,接着,砍向他的刀陡然停止了运动,片刻后,拿刀的人倒了下去,胸前插着一支箭,刀也跟着掉到了地上。
刀口脱险。刘衡眼里亮了一亮,再也支持不住,他感觉自己正在坠向一个隧道,隧道又黑又长,似乎永远也到不了尽头。
再次苏醒后,刘衡发现他依旧躺在那间古代样式的房屋里,陪在他身边的也依旧是那位美丽少妇,和站在少妇旁边的三个低眉顺眼的少女,少妇脸上依旧带着泪痕。
所不同的,是这次他的床边还坐着一位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右手搭在他的腕上,正给他把脉。
少妇坐在床的另一边,最先看见刘衡睁开了眼睛,立即关切地问道,“恪儿,你感觉好些了吧?”
中年男子一见,赶紧起身恭敬的给刘衡行礼道,“臣见过殿下。”
一声“恪儿”一声“殿下”让刘衡不禁打量起自己。
他忽然觉得身体好像比以前矮了些,像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他一下子坐了起来,惊慌失措地问道,“你们是谁?”
少妇急白了脸,担心地问,“恪儿,你怎么了?”
说完,少妇伸手摸了下刘衡的额头。
又问中年男子道,“赵太医,你刚给恪儿号了脉,他没事吧?”
太医?这个只在影视剧里听过的称呼,此刻,被称为太医的人居然就在他眼前。
赵太医捻须沉吟道,“娘娘放心,殿下身体没啥大碍了,只是由于他昏迷时间过长,可能会伴随些暂时性的失忆。”
少妇的脸这才恢复了血色。
刘衡听着,咬了下嘴唇,很痛,他确信不是梦中。蓦然,“穿越”两字犹如一道闪电,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难道真的一不小心穿越了吗?刘衡沮丧的想,记忆翻江倒海一般,让他想起了昏睡中自己成为李恪这件事实。
现在看来,是他的灵魂穿到了唐朝,附在了李恪身上。
知道了这一结果,刘衡一脸不可思议,继而神情悲戚。
关于穿越,刘衡并不陌生,穿越剧的火热,使得很多人都怀了一份穿越梦,但他没有想到,穿越竟会真的存在,并且让他赶上了。
只是,他不知道这对他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对于历史,他多少了解一些。但是,李恪命运是坎坷,还是辉煌,他不是很清楚。
不过幸好的是,他不但继承了李恪的身体,还继承李恪的记忆。
这样,对于刘衡能够更快的融合到大唐是不小的帮助。但是,想到以诺,想到自己的家人,刘衡神情黯淡下来,一声不响的重新躺回到床上。
少妇刚恢复血色的脸,又换成了紧张,看着刘衡,轻声问他,“恪儿,你不记得母妃了吗?”
刘衡抬了下眼皮,他不得不承认,李恪的记忆突然涌上他的心头,不由得让他清楚了眼前的这个妇人。就是他的母亲杨妃,堂堂的前朝公主。
刘衡似乎对自己看过的史诗巨著《贞观长歌》很有点影响,里面的杨妃美丽高贵,温柔婉约,这让他对她发自内心的感到了一种亲近,可他本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大男人,突然有了一个只大他六七岁的女人作妈,他如何开得了口,于是只对杨妃笑了笑。
杨妃欣喜万分,急切地问,“恪儿,你是不是想起母妃来了?”
刘衡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虽然明明知道他穿越成了她的儿子,但他还没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喊她一声“母妃”即使他继承了李恪的记忆。
便弱弱的点点头。
杨妃不免有点失望,赵太医忙安慰她道,“娘娘不必担心,殿下身体还太虚弱,再悉心调养些时日,相信殿下就可以康复如初了。至于现在短暂的失忆只是因为殿下惊吓过度,以后慢慢调养,肯定会恢复过来。”
杨妃鼻子一酸,眼里浸着泪道,“恪儿遭此大难,是我这个做母妃的没有照顾好他。现在看他伤成这样,本宫真恨不得能替他承受。”
刘衡心里一震,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他小时候每次生病,妈妈总是心疼的不行,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直到病好。
母爱,这份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原来即使穿越了千年,也一样不会随着时间改变。想到此处,部分李恪的记忆和刘衡的记忆因为杨妃的母爱而终于容在了一起,他不由对杨妃道,“母妃,你别哭,儿臣没事。”
杨妃听后,喜极而泣道,“恪儿,你终于认出母妃!”
刘衡一时怔住,看着眼前这个女人,自己的母妃,突然间觉得自己现在已经穿越成了李恪,何不就此把自己的前世忘掉,做一个真正的李恪呢?
死去的人和生着的人都是一个平衡,既然,前世的自己已经死了,后世的自己重生到了李恪山上,何不延续这样的一个平衡呢?
想到此时,“母妃,儿臣——”
刘衡的心中有了决定,既然自己要延续这样的平衡,接受李恪的身份又有什么不好呢?现在,自己就是李恪了,而不是刘衡,“儿臣,没事,只是身体虚弱,调养几天就没事的。”
“恪儿,安心调养吧,不用怕”杨妃疼爱的说,“母妃就在你身边陪着你,保护你。”
“刷……”
李恪再也止不住,流水从眼眶中涌了出来。
这是宫廷中的女人吗?这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贵妃吗?不是,绝对不是。这是一个母亲,真正的母亲。即即便,他自己如此的软弱,也要在自己儿子受伤时站出来,想用自己柔弱的躯体保护她。
想到此处,李恪的眼泪流了出来。杨妃看到李恪眼中的泪水,拿着手帕的手不经意间颤动了一下,忙为他轻轻擦拭,那神情,仿佛在擦着世界上最珍贵的生命一般。那双手,在李恪眼里,和母亲的手别无二致,顿时,一股久违的感动和温暖在李恪心底徐徐升起,他动情的道,“谢谢母妃,是儿臣不好,害母妃担心,儿臣,儿臣……”
而他的内心中已经开始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还有眼前这个作为自己母妃的女人。杨妃喜极而泣,一把将李恪搂到怀里,激动的道,“恪儿,你可吓坏母妃了!你这一昏迷就是半个多月,如果再不醒来,母妃都不知怎么活下去。你饿了吧,母妃这就让御膳房做给你吃。”
李恪眼圈发红,心里感叹道,“自己何止昏迷了半个多月,他从现代穿越到大唐,这一昏,其实昏迷了一千多年啊。”
第三章 你是朕的儿子
这时,走进一个宫女,她的装束和那三个低眉顺眼的女孩一样。
李恪打量着这几个女孩,一身的盛唐宫装,果然后宫粉黛,美女如云,连宫女都如此好看。
刚进来的那个宫女走到杨妃身边轻声道,“启禀娘娘,皇上驾到。”
杨妃听后,放李恪在床上躺好,又给他掖了下被角,才起身带着宫女和赵太医出去见驾。
李恪目光盯着门口,心止不住加快了跳速。
宫女所说的皇上,那不就是李世民吗?千古一帝的天可汗啊,没想到竟让他给遇见了,而且自己摇身一穿还成了他的儿子。
李恪正想着,一个高昂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听说恪儿醒了,朕特来看看他。”
声音由远到近,随即,李恪看到一个男人走了进来,后面跟着杨妃等人。男人三十多岁,一身黄绸龙袍,衬托着他的身形,显得矫健高贵,但在坚毅中又透露出几分温文尔雅。他就是李世民?果然好相貌。
李恪作出挣扎着要下床的架势,一面恭敬的道,“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几步赶到床边,把他按回床上道,“恪儿,你伤势还没好,不必多礼。”
“多谢父皇。”
李恪激动的道,天可汗,李世民啊!怎么能不激动呢?他可是见到了千古一帝的天可汗李世民啊。
李世民坐在床头,端详着他,看到李恪目光中的激动和敬仰。心中不由的一紧,数日积压在心中的苦闷终于得到了释放。
自从他发动玄武门政变,到现在继承皇位,很多人都指责他,说他杀兄逼父,他的皇位是在兄弟的鲜血中得到的。
可是,谁又能明白他呢?当时的环境,是他能够手软的吗?当时的环境,是他能够犹豫的吗?不能,因为,他也要保护自己的亲人,他爱的人。并且,他还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恪心里在想,自己一到唐朝就多了一个母亲,此刻又多了一个父亲,感觉像在演戏,可是,这是真的,不是演戏。如此,看来上天对自己还是不薄,最起码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什么的。
李世民见李恪心不在焉,就向旁边的赵太医问了问李恪的身体情况,赵太医把和杨妃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李世民这才放下心,面露欣慰。忽然眉峰一紧,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态严肃的道,“恪儿,你好好养伤,至于……其它的事情就不要多想,父皇一定会找出追杀你的凶手和幕后主谋。”
李恪一愣,对他来说,所有的一切恍如梦中,但是他能从李世民的话中听出,他是知道这次追杀自己的人是谁。
于是试探道,“父皇是不是知道什么?”
如果说李世民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李恪怕的就是他知道主谋或者凶手是谁。但是,因为顾及自己在玄武门政变中获得的皇位而笼络人心不予追查,那他李恪不就白挨刀子了。
李世民沉吟道,“据调查,追杀你的人应该是建成余党,具体是谁策划的,主谋是谁?有谁参与,现在还不清楚。他们其实是针对朕的,只是皇宫戒备森严,他们拿我没办法,所以就把怨气牵连到了你的身上,因为你是朕的儿子。朕已经派人严查此事,一定将他们绳之以法,我要让他们知道,敢对朕的儿子下手的结果。”
说到最后,李世民语气愤然,神情严峻。
“你是朕的儿子”“因为你是朕的儿子”李世民这句话重重敲击着李恪的心。他突然间明白,李世民不管是天可汗,还是雄才伟略的皇帝,但他毕竟是一个父亲。自己的儿子受到了刺杀,他是不会做是不忍的。而自己今后走的路肯定也不会一帆顺风,因为,他是李世民的儿子。
就如李世民说的一样,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凶手就是建成余党。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取代了他东宫太子之位,而后做了皇帝。那些曾经跟随李建成的亲信,还有不少的漏网之鱼,他们侥幸逃脱,对李世民恨之入骨,暗中寻找机会取他的性命,虽然,这次不是他,是他的儿子。
所以,李世民由此态度很符合他的性格。
“那儿臣是怎么得救的呢?”
李恪不解的问,“儿臣记得自己被甩下马后,那些人举刀要杀儿臣。”
李世民看了一眼杨妃,笑道,“这多亏了你的母妃,她不放心你,便派杨恩去接应你。危难关头,杨恩及时赶到,才把你救了下来。”
然后,叹息道,“只是可惜,那些人见杨恩武艺超群,除了极个别逃跑之外,其余的都自尽而死,如果当时能抓到一个活口的话,也许可以审出谁是主谋了。”
“原来如此。”
李恪心有余悸道,豁然明白遭遇的追杀全是真的,他的灵魂应该就是在那时穿到李恪身上的吧?
杨恩?李恪知道,他是杨妃身边的一个贴身内侍,从他有记忆的时候就知道杨恩一直在杨妃身边,并且,杨恩武艺超群,自己的武艺有一半就是他所传授的。
忽见李世民神色间,隐约着一丝愁绪,李恪关心地问,“父皇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李世民一怔。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大军攻到高陵。李世民不敢轻敌,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虽然尉迟敬德在战役中取胜了,却无法阻挡突厥人前进的步伐,颉利可汗的十万雄兵像决了堤的洪水,滚滚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迫不得已,李世民单身会颉利和谈,终于在八月三十日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斩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率突厥全体骑兵返回,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与突厥颉利签订了“渭水之盟”答应每年给颉利进贡,相对于李世民这样雄才伟略的帝王来说,这是的耻辱,是大唐的耻辱。堂堂的大唐帝国逼迫于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签订了不平等的盟约,还要进贡。虽然历史上不乏有这些的朝代,那不是李世民能左右的。
但是,在他的大唐,在他的心中,这就是一个耻辱。所以,他时刻都想洗刷耻辱。
“先把身体养好吧。”
李世民语气缓和的道。
李恪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就是不想他过早,太多的牵扯朝政,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尽快养好身体,为父皇分忧解难。”
李世民一笑,“你有此想法,父皇欣慰。”
又叹了口气道,“政务繁忙,朕这就回去了,要记住朕的话,你是大唐的皇子,是朕的儿子,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大唐,都不要让朕失望。”
李恪目送李世民离开,心里终究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李世民走后,御膳房为李恪送来了饭菜,摆满了一大桌子,种类多的他都数不过来。
桌子就放在他床边,李恪一见,肚子条件反射般咕噜噜叫了起来,他确实饿了,跟在杨妃身边的三个宫女扶他坐起,他一顿狼吞虎咽,大有风卷残云气吞山河之势,杨妃一旁慈爱的看着他的吃相,眼中泪水流出来,不过,她及时用手帕擦拭,没有让李恪发现,提醒他,“恪儿慢点吃,别噎着。”
三个宫女全被他的吃相惊得瞪大了眼,心道,“殿下这一路走来确实受苦了。”
第二天早晨,李恪醒来后,感觉精神了许多,甚至能下地走了几步,昨天那三个宫女服侍他洗漱一新,李恪从杨妃嘴里知道了其中长着瓜子脸的宫女叫兰儿。并且,从兰儿的嘴里打听到了一件更为惊奇的事情,那就是这次是受伤的人不光有他,还有李承乾。也就是他的大哥,长孙皇后的儿子,李世民的嫡长子。
第四章 历史的反思
夕阳中的皇宫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有点疲惫,就像长途奔袭的骑士,到达了目的地一样,虽然疲惫,但显得从容而又淡定,李恪在这样黄昏中已经度过了自己来大唐的半个月时光。
而现在的他就站在太极宫杨妃的寝宫千秋殿后花园的亭子中沉思。
他已经接受了现在的身份,可是,这也意味着他要接受历史上李恪的结局。
其实,他自己也很彷徨和迷茫,心中有无数的苦闷却无法排泄。他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夕阳中,挺拔的躯体和暮色的天空融为一体,让他显得孤单而又寂寥。自己该怎么走今后的路呢?历史上的李恪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人们都说,李恪没有当上皇帝是大唐的损失,也上天妒忌他的才能。可是,他究竟在面对了什么样的一种现实之后放弃了自己争夺皇位的雄心,而甘愿沉沦历史呢?
现在的李恪不知道,他只知道历史书上记载,李恪是被冤杀的,是英年早逝。
所以,想到此处,李恪知道,自己今后的路并非是一帆风顺。
如果自己认命呢?不可能,既然重生,既然让他做了李恪,他就不能受命运的摆布。
但是,不认命,自己今后又该如何做呢?自己是否这能够改变自己在未来中的命运呢?
突然间李恪想起了前世的一首歌曲,纵马江湖道,今生任逍遥,英雄不为红颜折腰。豪情比天高,一身冷傲骨,天地来打造,剑荡群魔鬼神惊,男儿正侠少。手握残阳沥血剑,心有冷月凝霜刀,绝顶一览众山小男儿世间走一遭,男儿世间走一遭。
“手握残阳沥血剑,心有冷月凝霜刀,绝顶一览众山小男儿世间走一遭,男儿世间走一遭。”
“男儿世间走一遭。”
李恪道,“争储又有如何呢?男儿世间走一遭,既然,让我重生成了李恪,那我就好好跟你们玩一玩吧!”
“哈哈……”
李恪狂笑道微风吹过,吹起了李恪披肩的长发,突然间他又显得如此孤单和高傲。这个历史才弃儿,这个被人们惋惜的皇子,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古争霸者,能有几人的快乐的,几人是开心的呢?自己只想过平淡的快乐是生活,难道连这样的要求都不满足吗?历史上的吴王李恪是个文武全才的皇子,然而,最终皇位依然落在了性格懦弱的李治身上。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唐太宗最后没有传位给他,而是传给了性格懦弱的第九子晋王李治,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李恪不是嫡出,他不是皇后所生,古代封建王朝有个制度那就是传位首选就是嫡出。二是李恪是杨妃所生,杨妃何人,她乃隋炀帝之女,他也就是隋炀帝的外甥,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骑射,在当时也不可能让他当上皇帝。就算李世民想立他为储,那群跟李世民出生入死打下大唐江山的大臣也会玩命的反对,立太子这种大事,不可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所以,他是没有得到士族的支持。三就是国舅长孙无忌的阻挠,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