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晖这边西域的巨大地图铺在了地上。
    白起用长杆指着地图:“王上,事实上打与不打,对我大秦来说后勤压力都是相同的。若是靠咸阳来补充西域的军粮,完全不可能。所以,重点还是在河套。”
    白起说完看着白晖:“你有什么计谋能让河套尽快成为粮田?”
    “等这边战事告一段落,我的办法或许有用。”
    “好,那就这么定了。给蒙骜下令,让他给戎王以严厉的措辞写信,让戎王来我咸阳投降一,否则灭了他。这信要让整个西域都知道。”
    “诺!”白起躬身领命。
    白起又说道:“还有一事,蒙骜那边应该加派大河卫精锐。”
    “大河卫,已经……无兵可调!”白晖说完这话,秦王吓了一跳。
    要知道,大河卫不用号称,绝对是秦军之中人数最多的一卫,达到了八万人之众,眼下竟然无人可调。
    魏冉问白晖:“白晖,大河卫可是有八万人。”
    “穰侯,眼下大河卫连同杂兵、辅兵、伙夫加起来,足有十万人之众,但确实无兵可调,大河卫驻地虽然还有兵马,但调他们没用,他们只是守营盘,守仓库的人。”
    “书房说。”秦王心中大惊,大河卫十万之众,竟然无人可调,这太离谱了。
    书房内坐下之后,秦王问白晖:“大河卫竟然无兵可调?”
    “王兄,确实无兵可调。”
    “细说。”
    “王兄,首先在函谷关以西,臣派出了黄金部队三百人,其中有八百护卫。已经发现几处小金矿,眼下黄金部队人数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人,护卫队一千五百人,外加后勤队六百人。金矿很重要。”
    “恩!”秦王点了点头,既然发现金矿,那么增加人手加大勘探是正确的,所以白晖派这一队没错。
    “王兄,冷泉谷、河东、河西、伊川、宜阳,五千多黄金部队日夜忙碌着。”
    “对,对!这些为兄知道,河东的几处大煤矿都是他们的功能。”
    秦王认同白晖的作法。
    白晖继续说道:“神农部队,已经有八千人派往了蜀西、蜀南、滇池、黔南。还有三千人,我都不敢调用,连神农架以及新从楚国得到的土地都不敢派人过去,这三千人是随我兄长去吴越两万大河卫的一部分。”
    “八千神农部队,蜀西、蜀南等地都是穷山恶水,护卫部队那怕九濮派人给我,也要去五千人,还要加上一千五百人的医疗部队,以及辅军一千五百人。”
    “还有,韩王借了一万,我实际派了一万五。手上还有一万五千人不能动,一但韩、魏、赵三国大战起,这一万五千大河卫立即就要调动。所以我手上,只有三千守仓库的,以及一千多杂辅兵。大河卫,无人可调。”
    秦王听完,竟然找不出可以撤兵的理由。
    白晖的神农部队已经找到了无数有用的香料、药材、漆、名木等等,这些是秦国未来财富的保障,所以绝对不能撤回一人。
    魏、韩、赵肯定有一场乱战,那么没人手去刮地皮,不用白晖遗憾,秦王自己都受不了。
    魏冉在自己的头皮上已经抓了足有一柱时间,终于开口说道:“增兵,抽调一些精锐回来,再招收两万人补充到大河卫。”
    “穰侯,大河卫的三大精锐,说是精锐,实际上真正的精锐不足十分之一。无论是勘探矿产、还是收集战利品,这些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
    “训练什么?”
    白晖只当是魏冉还没反应过来,解释道:“药草学博大精深,眼下是师傅带徒弟,一边执行任务一边学习药草学知识。穰侯,我这些兵,无论是黄金部队,神农部队,河曲部队,都是要识字的。”
    “识字!”魏冉吼了一嗓子:“你知道,王上登基的时候,咸阳城有多少人识字?”
    “不知道!”白晖回答的非常干脆,因为他确实不知道。
    “好吧,朝堂上也没统计过这个数字。”魏冉这话让白晖差点就笑了。
    不过魏冉又补充了一句:“当时,女子识字的人数不超过二百人,男子多一些,贵族七成以上男子识字。庶民当中,咸阳有三千识字的人,这是商君的功劳。”
    商鞅并没有遍及识字,仅仅只是大量培训需要懂秦律的人。
    用这样的方法,咸阳的识字人数才增加了不少。
    白晖的大河卫,几大精锐要求全部识字,这个要求在秦王与魏冉看来,过于变态了。
    但事实上,白晖部下识字率也不算高,认识的字数量也不多。
 

第三一二章  开心的韩王
    真实情况是:白晖的大河卫许多人在日积月累当中,慢慢的增加认识的字数。
    白晖解释道:“王兄,穰侯。情况是这样的,大河卫比如神农部队派出的人手可以减少十倍,但多出来的人,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作辅助,事实上就是把实习与学习放在一起,大河卫真正称为精锐,至少需要三年,甚至要五年。”
    白晖没胡说,一个精通药草的人出师,加上还要学习识字等,怎么也要三年五载。
    秦王服了。
    魏冉服了。
    白晖这么整下去,用不了三年五载,这大河卫都整出花来。
    秦王、魏冉在伊川白府住了几天。
    这一天,韩王竟然没坐船,连马车都没有要,带着不足五十名护卫骑马来了伊川。
    “秦,秦王。”
    “韩王好兴致,这是要去打猎。”秦王太清楚发生了什么,韩王为什么这么急着赶过来,可嘴上却是一副我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韩王脸上笑容都让他眼睛睁不开了,乐呵呵的拉着秦王:“嬴稷兄,胜了,大胜。只有区区不足五千战损。”
    秦王心说,五千战损,你不要告诉白晖知道,他会骂街的。
    在白晖眼中,超过三千战损就是巨大的损失,伤筋动骨级别的巨大战损。
    秦王看着韩王,开始用白晖教自己一个高招,那就是用幻想去影响心情,秦王此时幻想的是,楚王跪在自己脚下,苦苦求着秦国接管楚国。
    想了五秒之后,秦王爽朗的大笑:“韩咎,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咱们要好好喝一杯庆祝一下,咱们不醉不休。”
    打下一个辽邑,秦王实在找不出什么值得他开心的事情。
    但想像一下楚王跪了,这笑容还是可以装的很真实的。
    “不,不,不!”韩王连说了三个不:“军令,立即调兵咱们继续攻打。”
    “没问题。”
    很快,韩王拉着秦王,几乎是一路小跑的进了白晖书房。
    韩军的一位小校已经将完整的军报交在了白晖手上,还有王龁的亲笔书信。
    韩王、秦王进入白晖书房的时候,只见白晖手上正忙着。
    白晖快速的在一卷竹简上写下命令,然后用印,扔出一块令牌:“四百里加急,速速送到宜阳营。”
    然后又是一块丝帛,装入盒中后白晖又甩出一块令牌:“今夜必须赶到洛邑,交到范雎手上,不得有误。”
    “诺!”
    又一只竹简:“六百里加急,送到河东。”
    “六百里加急,送到雁门关。”
    “六百里加急,送到嬴和将军手中……
    白晖的令牌如雨下,白晖身边的负责传令的亲卫人数竟然都不够了,从白起那里调了二十名传令小校过来,白晖继续甩着令牌。
    一筒又一筒的令牌在秦王、韩王眼中甩了出去。
    全部命令下完之后,白晖一边揉着发酸的右臂一边向韩王走来:“韩王尊上,冶河必是一声血战,我秘密调动了四卫足有一千二百人秘密赶往韩军大营,此战一但开战,只有你死我活,谁退谁就会丢失无数土地。”
    “我韩国,拼了。”韩王也下足了决心。
    “那么这几日,请韩王尊上与我王就在伊川歌舞升平,享受美酒佳肴,打仗这些事情由臣下去作了。”
    “大河君辛苦了,此战之后,寡人必有重谢。”
    秦王说道:“五天后,天子封君大典,韩咎你倒是要想一想,如何面对赵王,面对魏王。”
    “嬴稷兄提醒的是,有何建议?”
    “当然,这种事情本王擅长。”秦王爽朗的大笑着:“来人,摆宴。”
    宴会的准备时间白晖到了另一处书房。
    这一处书房不会让外人靠近,里面光是收集到了各国地图,以及许多大城的地图就有数百份。特别是列国重要大城的地图,可是秦国商人用双脚一步一步量出来的,然后精心绘制成图,送到白晖这里汇总。
    白晖让秦国的商人走遍天下,尽最大可能收集一切有用的信息。
    那怕是重复的,或是作用不大的,白晖手边都有一只参谋团在整理着,说不定就会成为重要的信息。
    白起正坐在这间书房内翻看着冶河周边的地图。
    见到白晖入内,白起说道:“王龁此战无功,最多算一点辛苦。打一个辽邑,战损五千多,他让我有些失望。”
    “他领的是韩军。”白晖特意强调了一句。
    “他训练了韩军数月,而且有我秦军配合,战损高于三千就是无功。”白起很强硬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白晖点了点头:“我会写信询问,让他先上报攻战的细节,如真的指挥无能的地方,再训责也不晚。兄长治军严厉没错,但有时候是非战之罪。”
    “好,给他一次辩解的机会。若他不行,调蒙骜回来。”
    “多给一次机会,只要他用心,只要他在成长。”
    白起反问:“没说不给他机会,莫要再替他说话。”
    “好,好。”白晖不再说什么。
    白晖心说,兄长你不能用自己的高度去衡量秦军的其他将军,他们不是战神,他们只是普通的将军。
    傍晚,伊川的宴会开始之时,在洛邑。
    酒楼之中,一位酒客坐在桌上,一只手捧着酒瓶,一只手还拿着一只鹅腿,口若悬河的说着。身边已经围满了人。
    “要说这韩军,凭什么能够闪击赵国辽邑,那是因为韩军从秦国得到五宝。”
    “五宝?”
    许多人来了兴趣,这些人当中自然少不了各国的细作。
    “听过秦军后勤八神器吗?肯定没有,因为以我顺风耳的本事都只知其名,不知道这八神器何物,估计天下间除了秦军自身,外人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说,这五宝之中至少有三样,来自秦军后勤八神器。”
    “快说说,是何等五宝。”
    自称顺风耳这位摇了摇空酒瓶,不再开口。
    有围观的扔下一块金子:“来,上一瓶最贵的秦国新酒,要那葡萄美酒,再借用一只上上等夜光杯。”

第三一三章  关于秋裤的传说
    酒上来了,顺风耳哈哈一笑:“谢酒。”
    “这第一宝,当是秦军的万里行,传闻那鞋子不怕水,而且很暖和,走路再多脚也不起泡。然后另一宝是秦军的千里带,听闻是一根三根宽的麻布带子,这带子普通,但绑在腿上却很有技巧,绑的好,可让士兵日行百里而腿不酸。”
    “你可见过?”
    顺风耳摇了摇头:“见过秦军背上几十斤的重物奔跑训练时腿上绑有,但无法靠近。就在宜阳北大河边,若是天色好,可以一处山头远远看到。”
    “那其余的还有什么?”
    “秦军木牛流马,这个不算神秘吧,见过的人不算少,许多秦商就有。”
    “有,有。”
    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这东西确实许多人都见过。
    “第四样,听闻叫行军粮。这东西曾经有秦商高价买过一些,这么说吧。若是一个人背着五十斤可以一口气跑上十里就累了,那么吃过行军粮的可以跑到十三里才会累。这东西不好买,秦商那边也不会轻易再转卖出来。”
    这个东西让许多细作眼睛都亮了。
    能让士兵增加三成体力,这应该不是普通的军粮,有何神奇之处呢?
    这东西其实不神秘。
    就依此时来说,早在八百年前就有了,就是饴糖。
    商代贵族甜味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的就是蜂蜜。
    而白晖则命人不断改进,用饴糖、盐,以及高淀粉的原料,再加上一些坚果类混合,对于急行军的士兵来说,这个是补充体力的神物。
    放在后世的现代,随便一根能量棒都可以秒杀这种食品。
    但放在战国,这东西的神秘让无数人神往,可秦军绝对不会把配方告诉外人,只卖成品,绝对不会卖技术。
    顺风耳喝了一口此时在洛邑珍贵无比的葡萄酒后,继续说道:“最后一样,就是秋裤。这东西太厉害了,听闻是大河君所部,大河卫家眷一等织坊所产,用的是最高水平的锻织术,七层衣料合而为一,寒风之中双腿保持温暖。”
    “这秋裤,竟然如此神奇?”
    “当然,本人花了高价买了一条,先不说这秋裤有多暖和,不用穿袍行军之中速度比穿袍的快了三分。再配上万里行的鞋子、千里行的带子,韩军闪击赵国辽邑,有什么特别的吗?赵军一天赶多少路,韩军是两倍的速度。”
    市井之中象顺风耳这种范雎特意安排的人之外,还有无数的谣言在乱飞。
    赵王很郁闷,面前正摆着魏王的秘信。
    魏王秘信只有一句话:“韩王在催本王发兵,魏、赵当何去何从。”
    如何回答?
    赵王把信递给了田不礼:“相国,韩国突然攻打我赵国辽邑,必有诡计。”
    “我王英明,眼下魏王两难,不正好证明这是韩国的诡计吗?不如让臣去见一见魏王,再图对策。”
    “相国想的周全。”
    田不礼又说道:“报我王,战报估计也送到胜公子与廉颇两位将军处,想必很快会信使前来请示王上,是攻,还是守?”
    “攻,守!”赵王猛的一睁眼,重重一拍桌子:“攻,区区韩军,就凭得到秦国支持又如何,纵然秦军出动我赵军也有一战之力。传诏令,原计划不变,你告诉魏王,让他依计行事,若不同意,那么赵魏结盟就此罢休。”
    田不礼又问道:“王上,是否安排王上回邯郸?”
    “相国,如何看?”
    “王上,回与不回都有好与坏,回邯郸定会被天下嘲笑,认为我赵国仅丢一城就让王上心绪不宁,莫不是我赵国无人可用,没有将可以守住得家业。但若不回,臣以为韩国必还有其他诡计,留在洛邑指挥不便,必会影响我赵国大业。”
    田不礼说完后等着赵王作决断。
    赵王冷冷一笑:“寡人不回,你去见魏王吧。”
    “臣,这就去见魏王。”
    田不礼施礼后退下。
    田不礼往魏王那里去的路上,马车的车轴出了一点点小故障,田不礼改步行往魏王处而去,马车留在原处。
    几个城卫军帮着把马车抬到路边的时候,藏匿在马车的情报已经转到其中一名城卫军怀中。
    在田不礼还没有到魏王处之时,情报已经摆在范雎面前。
    范雎仔细读完情报后,飞快的写下一张纸条,命可靠的人送往白晖处。
    文萝在旁问道:“这田不礼不会搞鬼吧!”
    范雎闭着眼睛思考了好一会摇了摇头:“不会,因为连田不礼都不知道魏王与赵王的秘约,什么借道攻打新郑,武安君推测的才是真的,赵军的目标是野王。”
    文萝问:“要我派出一队斥候,在野王附近打探吗?”
    “也好。我去见天子,拿到天子诏之后,咱们开始准备主上的封君大典。”
    “分头行事。”
    再说田不礼见到魏王,魏王是真正的一脸苦相,他万万没想到韩军竟然先动了,而且直接打下了辽邑,这让他有点坐立不安。
    依盟约,这个时候魏王就应该出兵攻打赵国。
    可魏王能如何?
    不出兵,相信用不了几天韩王就开始怀疑自己,若是出兵的话,真打还是假打呢?
    魏王很纠结,突然间他发现,他可以两头占便宜。
    但取舍似乎变的很难。
    田不礼入内后,魏王正准备见他,突然有内侍来报:“王上,薛公求见,并请魏王推后一刻钟见赵相,一刻钟足够。”
    “好,告诉赵相,寡人更衣后就见他。”
    只是一刻钟,连借口都不需要。
    魏王先召见了田文。
    田文上前:“王上,臣请王上与韩真正结盟,有秦国相助,韩这次败不了。若是韩国不败,那么魏、赵便不可能胜。请王上三思。”
    “与韩结盟,有何好处。”
    魏王问的没有错,与韩国结盟没有实际的好处,眼下魏国的军事布局要攻赵就需要大调整。
    田文反问:“与赵结盟,有何好处?”
    魏王回答:“分了韩国。赵得大河以北,魏得大河以南,而且赵国还多让了一个卫国给寡人。”
 

第三一四章  倔强的魏王
    魏王自信满满。
    田文再问:“王上,韩国若不败,魏国凭什么取?”
    “白起在四天后封君,六天后前往吴越。白晖已经答应列国,封君之后除非有人攻打秦国,或是攻打伊川、再或是触犯天子尊严。否则准备在伊川休养一段时间,短则半年,长则两年。为此,我魏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