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5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唐军将士似乎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用将积雪用铁锨堆起来,然后拍实,再将融化的雪水浇在上面,冷风一吹,就变得坚硬似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单薄的冰墙,变成两道,再用木材封上顶,同样用水浇上,就变得了冰屋。
  看着这一幕在眼前发现,高建武感觉手脚冰凉。
  哪怕平壤城还有四万余名精锐士兵,哪怕平壤不缺粮食,至少他们无法破解掉城外的冰墙。
  但是,平壤城同样缺乏燃料。
  这才是致命问题,平壤城百姓取暖的燃料,小部分是储存,但是绝对超不过一个月的使用量。一个月后,他们只能拆房、拆屋。
  高建武在反复追问自己:“还有必要打下去吗?”
  高句丽远不如大唐强大,远不如大唐人口多,拼到最后,恐怕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袋里慢慢浮现。
  打不过那就投降。这是高句丽对隋朝惯用的计谋,打打停停,这样才能赢得喘息之机。更何况,陈应也好,李世绩也好,他们只是一个将领,不是皇帝,事关两国国运的大事,他们无权做主,他们必须请示长安。
  想到这里,高建武就冲着唐营方向大吼道:“我高武建愿降!”
  平壤城上一片沉寂。
  仿佛高句丽官员和将士都没有反应过来。
  高建武又吼道:“我高句丽王高建武愿降!”
  现在城墙上的高句丽将士听到了,也听清楚了。
  高建武要投降。
  一名高句丽将领带着哭腔嚎叫道:“不要啊王上!”
  他是安市城城守杨万春的达率黑齿庾信。当然,他本人并不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但是他有一个有名的儿子黑齿常之。
  身上带着斑驳血迹的渊盖苏愤愤的望着高建武,眼中迸射出凶残的凶光。他的手握在刀柄上,真想一刀劈了高建武这个懦夫。
  高句丽与中原交战前前后后四十余年,双方死伤早已突破百万,别看史书上记载,百万隋军将士埋骨他乡,被高句丽人垒成京观。
  看似这场漫长的战争中,高句丽人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但是身为高句丽人,渊盖苏却非常清楚,这场漫长的战争,高句丽人同样死伤残重,特别是大业八年,宇述率领九军共三十万五千人马,从越过鸭绿水,向平壤前进。他们绝对不是善男信女,也绝对不是旅游观光,他们是三十万甲士,一路破关克城,从辽水到萨水,一百五十余城,高句丽人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随便问一个高句丽人,他们都有亲人死在隋军手中。
  高句丽人与中原持续作战,其间无数人死去,有多少惨烈的战场画面?
  今日最终决战,虽然高句丽势衰,但毕竟还有无数年的积累,明显犹有再战之力,高句丽王高建武却要投降?
  城墙上的高句丽将士变得愤怒起来,喝骂声不绝于耳。
  也幸亏王权深入人心,他们在悲愤之余,顾着高建武的身份,不敢轻举妄动。
  无数将士纷纷跪在地上,老泪纵横,他们朝着高建武纷纷磕头,把自己的头皮磕破,鲜血直流:“王上,不能降啊!”
  “王上,我们还可以再战!”
  “高句丽不能降!”
  “我们宁愿死,也不愿意降!”
  城墙上的怒吼声从城墙上,快速蔓延到城内,无数百姓也加入了这场请愿意之中。无数高句丽人望着城墙上的高建武,只剩下一个声音。
  唐军中军大帐中,陈应与苏定方、李世绩等将领依旧在吃着火锅。当然,平壤城城墙上的变故,还是有人禀告给陈应。
  然而,陈应听到这个消息,反应非常平淡。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这就是陈应的态度。
  因为陈应并不想接受高句丽的投降。
  他不敢。
  他害怕百万亡魂会在黑夜来临的时候找他。
  从此以后,他将无法睡一个安稳觉。
  当然,陈应也相信。
  高建武就算真心想投降,他也无法投降。
  因为,这是人民的意志。
  高句丽人还没有屈服,屈服的只是高建武一人而已。


第一七五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李世绩其实和陈应一样,都不愿意这样接受高句丽的投降。
  他们好不容易卯足了劲,准备一拳把高句丽砸死,偏偏拳头刚刚扬起来,高句丽举手说不要再打了。
  别说是李世绩,事实上任何一名唐军将士从心中都无法接受高句丽人的投降。
  因为高句丽人是投降专业户,早在大业八年,他们先后向杨广上了足足三十一道降表,结果马上翻脸。
  相信,高句丽投降。肯定会吃亏上当。
  陈应依旧慢条斯理的吃着涮羊肉,其实他早已饱了,只是习惯性的望着红油火锅,怔怔出神。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在帐外唱道:“高句丽王高建武使者求见!”
  陈应夹着一块肉,兴趣欠缺的扔进锅里道:“升帐!”
  苏定方自然清楚陈应意思,按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应最应把最精锐的部队出摆出来,给高句丽使者一个下马威。
  但是,陈应既然不想接受高句丽人的投降,那么肯定要反其道而行之。
  时间不长,一队队歪歪斜斜的士兵,代替陈应的亲卫,排在大帐之外。这些士兵,装备粗劣不堪,他们拿着连薛延陀人都会嫌弃的猎弓,穿着不知道什么年头的破烂铠甲,至于士兵们,不是精瘦得吓人,仿佛如同非洲饥民,要么就是老得牙齿掉了一半。
  安西军也好,安东军也罢,挑选精锐非常容易,要真挑选这些歪瓜裂枣,要废了老鼻子劲了。这些甲胄都是临时从仆从军的仓库里挑选出来的,有些味道。这些士兵,其实都是安东军从鸭绿水以来,解救下来的隋军俘虏。
  他们经过十数年的折磨,早已没有了人形。
  哪怕拿着兵器,看着高句丽使者到来,忍不住下跪。
  事实上,他们最被折磨的不是身体,反而是精神。经过十几年的非人折磨,他们早已认命了。
  高句丽使者原本以来,陈应上来会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没有想到看到的唐军,居然是这样一支“精兵”。
  使者暗暗诧异,感觉有些不对劲。
  使者望着周围的“唐军”,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他们会从辽东一路攻到平壤,大败十数万高句丽军队。就眼前这些大将军亲卫,连高句丽的普通部族军都不如。、
  “那个人,应该就是被人称为“大唐军神陈应吧。”使者见了心中暗自艳羡,心想什么时候高句丽也能再有这样的君臣才好啊。
  他来到陈应面前,不卑不亢地献上了礼物,口呼:“高句丽王,向来自西方的大唐的陈大将军阁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并报上了姓名。
  陈应是不懂高句丽语,但是李世绩这几年来在安东都护府也大量地招揽人才,培养出了一批精通高句丽语的人才,这时站出一位来为陈应做翻译。
  陈应微微一笑道:“我们的皇帝陛下,特别喜欢观赏胡旋舞,高建武会不会跳舞?”
  此言一出,使者脸色大变。
  陈应在擒获颉利可汗之后,将他送给李建成,为李建成在国宴的时候跳舞助兴,后来陈应又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以及安西各个共二十七个国王,全部送到长安,与颉利可汗为邻,现在长安就养成一支由各国国王或可汗,组成的歌舞团。
  当然,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这简直就是将他们的尊严,按在地上摩擦。
  使者不吭不卑的道:“我们的王上不擅歌舞,恐怕有失体统,暂不能为大唐皇帝陛下助兴……”
  “哦!”陈应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原来如此,那连舞都不会跳,歌也不会唱,还留着干嘛?”
  使者脸色陡然巨变。
  不过,能当使者的人,当然都是机变百出的人,他马上就堆着笑脸道:“尊敬的大将军阁下,吾主特命卑下,向大将军声明,为了两国黎民百姓,希望可以休兵罢战!”
  陈应一脸冷笑道:“投降就投降,甭给本大将军扯这么多幺蛾子。”
  使者还想再解释,陈应陡然起身,指着使者道:“若降,让高建武自缚营前,唱名而入。若战,本大将军奉陪到底!”
  使者吓了一跳,高建武要降,整个高句丽已经一片沸腾。事实上无论臣民,都不希望这么卑微的投降给唐朝。
  虽然高句丽已经丢掉了大半领土,损失十数万兵马,不过他们还有一战之力,还有十数万人马。如果全民皆兵,他们还可以武装至少二十万人马。
  这么投降,他们都不甘心。
  然而,陈应却不愿意接受投降。
  这大出使者的意外,什么是热脸贴上冷屁股,现在高建武这就是!
  使者声音中压抑着愤怒道:“为什么?”
  在高句丽方面看来,大唐没有任何理由不接受己方的投降,因为高句丽依然有很强大的实力,之所以高句丽愿意降,是因为现在高句丽的真正领袖,高建武已经没有了战斗的意志。
  更准确地说,在平壤城外的这场战斗,在高句丽后起之秀,最杰出的人才,渊太祚之子渊盖苏文被陈应以四千余名步骑,打成了狗。
  高建武已经失去了战斗下去的信心。
  经过很长时间的心理挣扎,高建武决定投降。在高句丽人看来,高建武只要丢下身份,愿意向唐国称臣,那么战争就应该结束了。
  战争,以往不都是这样吗?大唐需要的,只是一个名义。
  眼下局势对高句丽不利,他们需要时间发展,需要时间休养,现在的投降,只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战斗。
  陈应不愿意接受高建武的投降,自然也是清楚。一旦高建武投降,他还会享受着大唐的王爵,大对卢渊太祚甚至还会加官晋爵,渊盖苏文也会成为高句丽的莫离支,甚至是大对卢,那些高句丽贵族,依旧是高句丽贵族。
  而这些条件,是陈应绝对不会接受的,如果高句丽愿意降,至少参与隋朝之战的那些高句丽大臣,勋贵,以及将领,必须死。
  他们不死,百万亡魂难以瞑目。
  他们不死,高句丽随时都有可能降而复叛。
  但是,朝廷肯定会接受高建武名义上的投降。
  因为,大唐朝廷的重心,从来都不是高句丽,而是远在扶桑的李世民。
  那么,陈应就不能接受高句丽的投降。
  既然,陈应没有接受投降的意思,那么只有继续战斗。
  在接到使者的回复,高建武短时间的失神了。
  整个王宫的大臣,都在兴在乐祸,特别是渊太祚。
  然而,高建武此时却没有失望的样子,反而兴奋的道:“此战,陈应必须死!”
  渊太祚实在搞不懂高建武的脑回路,仗没有正式开打,他直接投降。现在陈应拒绝了高建武的投降,他居然大言不惭的说陈应必须死。
  小将黑齿上前问道:“王上如何如此肯定?”
  高建武冷笑道:“未战之前,本王尚不清楚,全国臣民是否愿意与本王血战到底,现在陈应已经拒绝了本王的投降,那么唯有战斗到底了。传本王令,通告全国,高句丽国运之战,本王死战不退!”
  按照陈应与李世绩的既定计划,这场仗将围绕着平壤展开,诱使高句丽勤王军队前往平壤勤王,唐军则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围战打援,把高句丽部队消灭干净。
  正所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就在陈应的战略计划,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展开实施时,意外消息传来。
  一支仆从军首领大贺摩会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意外发现一支唐军部队。大贺摩会像往常一样,给这支唐军部队运了一批肉食。
  按照以往的习惯,唐军将士都会给他们这些仆从军将领回礼,或者是一把刀,或者是几张钱钞,但是这次他们却直接给了一批金饼子。
  这让大贺摩会感觉非常奇怪,黄金虽然好,但是如今不是以前了。
  在从前黄金在草原上是硬通货,可以直接当钱币使用。可是现在往来草原的商队,他们不愿意接受黄金,因为回途需要运输,最主要的是,他们接受了通利钱庄的钱钞交易,习惯了使用轻便的钱钞。
  这些部落首领们都把黄金提前前往灵州、朔州、云州、易州或者蓟州兑换钱钞。至于唐军将士,根本没有人拿着黄金,即使在战场缴获的黄金,也会直接与随军商队,直接交易,多换成钱钞,方便携带。
  一百斤黄金,兑换一万贯钱。百贯大钞才一百张,随便往怀里一揣,谁也不知道,可是背着一百斤黄金,绝难累死。
  这个异常情况,让大贺摩会感觉不对劲。结果,抵近侦察以后,发现这支所谓的唐军部队,居然超过九成九都是一群蛮子,他们说着大贺摩会从来没有听过的语言,这下大贺摩会马上向安东都护府禀告这个情况。
  在得知安东都护府并没有部队在营州城外的时候,大贺摩会就率领部曲,包围了这支部队。
  结果,这支部队见势不妙,立即突围。
  大贺摩会所部到底不是唐军精锐,他们并没有将这支“唐军”全部擒获,反而跑掉了五六百人,大贺摩会麾下死伤却高达一千六百余人。俘虏的数百名土著,在大贺摩会眼中,都是该死的敌人。
  于是按照传统习惯,大贺摩会准备将这些俘虏全部杀掉。不过在最关键的时候,这支部队的一名将领却直接提出他是李世绩之故交,要求求见李世绩。
  大贺摩会不敢怠慢,只要带着这名唐军将领,一路急驰,来到平壤城下,面见李世绩。
  李世绩看着这名假扮唐军的将领时,隐隐感觉有些面熟。
  仿佛从哪里见过,但是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
  结果,这名“唐军”将领,用纯正的鲁地口音,向李世绩叫道:“世伯救我,世伯救我……”
  这下,李世绩才发现,这名将领居然是老旧识程知节的儿子程处嗣。
  李世绩一脸惊讶望着程处嗣道:“你这个小王八蛋,怎么会在这里?”
  程处嗣还没有回答。
  陈应目光凌厉的望着程处嗣道:“你是从天桥过来的?”
  程处嗣到底年轻,他没有见过陈应。
  当然,他听过陈应的名号,还以为陈应只是李世绩的部将。
  程处嗣惊讶的道:“你怎么知道?”
  说完这话,程处嗣马上后悔了。
  陈应没有再问程处嗣,反而望着大贺摩会道:“他们还有人逃掉没有?”
  大贺摩会道:“没……!”
  被陈应凌厉的目光盯着非常不舒服,大贺摩会马上改口道:“逃了有五六百人!”
  “立即派出人把他们追回了!”
  说完这话,陈应就后悔了。
  大贺摩会如果在第一时间,就开始追击,或者还有机会追上他们。
  现在已经晚了。
  程处嗣的部曲,恐怕早已跑过天桥了。
  陈应感觉事关重大,望着李世绩道:“李大将军,平壤的战事就拜托你了,我马上要回长安!”


第一七六章 李世民的底气到底在哪里?
  “这……恐怕不妥吧?”李世绩自然不是感觉这场仗离了陈应,他没有把握打赢。
  相反,哪怕没有陈应,甚至没有安西军这三万余精兵,他李世绩依旧有信心将高句丽捏死在地上。
  当李世绩成为安东大都护以来,他并没有像陈应一样,大规模用兵,败西突厥、平高昌,灭龟兹,吞并吐蕃。也并非因为李世绩不会打仗,而是因为他的顾忌太多。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每一个大将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留着高句丽不打,不是因为实力不够,也不是因为高句丽兵强马壮,战斗力强悍。
  最重要的目的是因为李世绩需要高句丽来维持安东都护府的存在。
  现在陈应从东征战争中抽身而出,这让李世绩有一种危机感。
  陈应也是人精,从李世绩愁眉不展中,看出了他的担忧。
  陈应笑着解释道:“李大将军,想必应该有所耳闻,如今朝廷正在改革,兵部将撤销!”
  李世绩当然听到了风声。大唐撤销兵部,新设立国防部、交通部、铁道部、商业部、军部共五部。其中国防部下辖兵府司、典客司、外委司和军法司。而军部则分属参军司、装备司、辎重司以及教导司。
  陈应望着李世绩郑重的说道:“国防部尚书,我举荐李靖李大将军为尚书,而军部,我则举荐你任军部尚书!”
  军部尚书几乎等于原兵部的职能。而国防部只是分了一部分兵部职能。
  李世绩听到这话,内心里掀起惊涛骇浪。表面上装作不动声色,却谦卑的道:“陈大将军,世绩何德何能!”
  陈应笑道:“攻灭高句丽,将整个朝鲜半岛,纳入大唐管辖,我的意见是,安东都护府,可以效仿安西都护府,以汉四郡为基础,设立四镇,你在回京之前,必须把安东都护府的架子搭好!”
  李世绩点点头道:“陈大将军,不过对于眼下的战事,末将有不同之见!”
  “哦!”陈应笑道:“但说无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