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5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陈应并没有对战过高句丽。魏征毫不怀疑,陈应有大败高句丽的信心和底气。
  然而,陈应终究只是一个人。
  然而,陈应并不是万夫莫敌的无敌猛将,而是像李靖、李世绩一样,以智谋统帅之能闻名于世。
  哪怕东突厥对隋朝压制了数年,对大唐压制了将近九年,不过东突厥也就这十几年功夫占据了上风。早在隋帝时期,突厥还没有分裂时,就被离间之际,弄得四分五裂,随后杨坚三次北征,更是打得突厥内心里出了阴影。
  陈应可以率领唐军将士杀得突厥溃不成军,唐军将士们根本就有这个底气,也有这个信心。关键是高句丽不一样。
  高句丽早在四十多年前,隋朝刚刚灭掉陈国时,就与隋朝进入了战争状态。杨坚在实现富国强兵的时候,就开始对高句丽用兵,第一次用兵以汉王杨谅为帅,高颎和大将周罗睺辅佐,率三十万海陆大军攻打高句丽。结果瘟疫横行,周罗睺与姜以式的五万水师部队,并没有战胜高句丽水师,以大败告终。
  到了杨广在大业七年大征天下的时候,王薄写了一首诗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为何王薄能一呼百应,关键是被高句丽第一征讨的时候打怕了。
  现在魏征非常担心陈应也会重蹈这个覆辙。
  当然,听到魏征的话。陈应没有反驳,因为这是事实。
  对于将士们害怕这事,陈应更有感触。
  抗日战争打了十四年,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放弃抵抗,日本几乎不废吹灰之力占领了整个东北。
  当然,历史都说张学良是奉蒋介石之命,坚决不抵抗。观众朋友们,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张学良是一个军阀,对于军阀而言,首先最要的是就是实力。对于一个老蒋来说,东北军不是嫡系,借刀杀人,在东北军拼得七七八八的时候,趁势让黄甫军进入东西,难道不更符合老蒋的利益吗?
  无论东北军如何洗白,畏敌如虎,都是洗不掉的。三十万东北军可以完整无缺的从东北撤回关内,这是什么样的动员能力,东北军真有血性,可以学黄显声,可以学马占山,可以学于学忠。
  但是东北军有几个黄显声,有几个马占山?
  除了东北军,还有韩复渠,山东王也同样不战而逃。
  除了将领因素,当时的军阀军队,成分复杂,没有国家关念也是主要原因。
  已经四十多年毫无胜迹,可以说唐军将士畏惧也是李世民为何没能打败高句丽的真正原因。陈应感觉十二卫大军不能轻动,万一将士们不听命令,直接放养,不仅陈应一世英名尽毁,还可以助涨高句丽的嚣张气焰。
  特别是陈应现在在大唐军中还有军神之名,一旦他战败了,对于唐军将士的士气影响更加严重。
  陈应想了想道:“玄成,你提醒的极是,现在陛下金口一开,无法更改,你以政事堂相国的身份,给安西军苏定方部下达一个命令,让他们立即乘坐火车返回!”
  陈应这样考虑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安西可以做到如臂指使,而且安西从当初的凉州,一直打败西突厥、吐谷浑、高昌,龟兹、疏勒、于阗、吐蕃,横扫万里,全无败迹。
  第二,就是安西军将士久居安西,早已习惯了安西的酷热与严寒,面对严寒,早已有了丰富的应对经验,可以极大的避免非战斗减员。
  第三,就是出自政治目的。代表陈应对大唐朝廷全无私心,可以接受朝廷的移镇之策。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正所谓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并不是所有的安西军将士都喜欢在安西安家落户,也有不少将士想着回归乡里。
  “那左右屯卫军?”
  魏征望着陈应似笑非笑道:“陈大将军以为如何处置?”
  “好办!”
  陈应笑道:“可以任命苏定方为右屯卫大将军,将左右屯卫三万余名将士,全部移镇龟兹,而苏定方所部,则全部移驻关中。一旦攻打高句丽完毕,就让他们以左右屯卫的身份,长驻长安!”
  魏征闻言大喜。
  其实朝廷早就有了向安西军掺沙子的想法,只是为了顾及陈应的感受,这个计划一直被搁置着。
  如今,陈应提出这个计划。
  正好可以顺水推舟。
  想到这里,魏征躬身道:“陈大将军,魏征还要与陛下商议,就此别过!”
  陈应回到陈家堡的时候,李秀宁与杨蓉的战斗,已经结束。
  李秀宁几乎以作弊的行式,将杨蓉的半成股份赢了回来。
  杨蓉早已告辞离开。
  而身心疲惫的李秀宁则躺在床上酣睡。
  陈应沐浴之后,就躺在李秀宁身边小睡。
  直到掌灯时分,李秀宁这才悠悠醒来。
  陈应吩咐直接开饭。
  或许自我感觉非常好,李秀宁足足多吃了一碗饭,一个劲儿向陈应显摆,她用了半天一夜时间,赢了足足二百余万贯钱。
  对于李秀宁的小心思,陈应也不点破。
  装作不经意间,陈应向众人提出了两件事。就是出兵高句丽,以及裴矩以嫡幼女裴淑媛向李嗣业求亲。
  李秀宁听到这话,脸色阴沉下来:“我去找陛下!”
  陈应一把拉住李秀宁道:“三娘,且听我说!”
  李秀宁气愤的并不是让陈应出兵,对于高句丽李秀宁并不担心,她对陈应有着盲目的自信。
  关键是安西,别人不清楚安西的财富,在安西生活了三年多的李秀宁却非常清楚。
  安西其实就是一块宝地,如今这块宝地已经被李建成册封给了陈谦。
  哪怕当时,李建成的真正想法是为了让陈应诈死,用这个方式弥补,陈应隐姓埋名之苦。
  但是,李秀宁不这个认为。
  她认为,李建成已经把安西赐给了陈谦,陈谦就是安西王。
  安西的一切,都是陈谦的,也都是陈应的。现在把左右屯卫移镇安西算什么事?
  陈应道:“这事咱们稍后再后,先讨论一下,大郎的婚事,是拒绝呢还是同意?”
  李秀宁没有直接表明态度,她尊敬李道贞,顾及李道贞的感受。
  李道贞则想得比较多。
  她的儿子已经是庶子了,如果再娶妻一个庶女,更会让人笑话。
  自己可以不计较名份,但是自己的儿子不行。
  反正,陈应与其他勋贵不同。
  其他勋贵,爵位和家产,只分给嫡长子,而嫡次子或其他庶子,则没有半点机会。
  可是,陈应却把他的财产进行了一式三份的分割,将来有可能会变成四份或者五份,现在就要看她们三个会给陈应生儿子,或者生女儿。
  庶女为妻,除了名声不好听之外。
  还有就是能力问题。
  庶女出身低微,在培养过程中,肯定受不到家族的重点培养,她们的眼界狭窄,操持家务更加不行。
  这是李道贞所不能容忍的。
  反而裴矩的女儿,无论出身,还是门第,都配得上李嗣业。
  想到这里,李道贞道:“姊姊,我感觉不错啊,闻喜裴氏,家学渊源,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是一门好亲事!”
  李秀宁看着李道贞的态度非常明确,就道:“陈郎,大郎如今也十二岁了,正值你去攻讨高句丽,不如带着他去见见世面!
  李道贞不傻,她很容易听出了李秀宁的意思。
  见见世面只是托词,给李嗣业一个立功的机会,这倒是真正的目的。
  跟着陈应不仅安全,而且还有功劳可以拿。
  只要攻灭了高句丽,李嗣业就可以从白身晋爵,不敢说一定封公拜将,至少可以获得一个开国侯爵。


第一五八章 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荆州
  人类自从出现了阶级,伴随而产生了世卿世禄制度。世卿世禄制度随着人类的繁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正如太史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天下嚷嚷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利益才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
  正所谓针不扎到谁的肉,谁不会疼。世卿世禄制度的弊端就会非常突出,因为与自己没有切身相关的利益。普通士兵以及普通百姓乃至所有被统治阶级为主的士兵,无论在战争中立下多大功劳,都被看作是因村社土地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军功不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所以,他们就会懈怠。
  在这种情况下,在春秋争霸时期,世卿世禄制度开始走向崩溃,各国开始先后变法图强,在这个巨大的社会环境下,军功爵制顺势而出。
  从而强秦变法图强,在军功爵制的刺激下,将士冒死战斗,国家逐渐走向强大。强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统一天下。
  哪怕后来出现封建官僚制度,甚至科举制度,都没有动摇军功爵制的基础。因为无论任何时候,国家始终需要军队的保护。
  现如今,唐军为何可以北灭突厥,西逐吐谷浑,南吞南召,横扫周边,依靠的同样也是军功爵制。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大唐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就是朝廷到了中唐以后,已经失去了可以酬谢将士战功的土地,将士们立功之后,得不到赏赐,于是各种妖孽横行。
  包括陈应,其实也是军功爵制的受益者,他的成功,并非依靠他的出身。
  侯莫陈氏带给陈应的仅仅是贵族的身份,仅此而已。
  现在,李秀宁让李嗣业跟着陈应去高句丽,其实也是重履陈应的旧路。
  李嗣业虽然是李道贞的长子,也是陈应的庶长子,从他出生那一刻起,陈应的一切都与他无缘。
  他与陈谦这个弟弟,最大的区别就是,因为出身,他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是,在李道贞的教导下,李嗣业一直刻苦努力,唯一的目的就是复制陈应的成功之路。
  与陈应不同的是,陈应没有这么一个好母亲,手把手的教导他。
  李嗣业从三岁开始就进行苦固本培元,无论天有多冷,或者多热,他的训练,一直没有断间。
  三岁的孩子还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李嗣业就拿着木刀,在李道贞的监督下,进行扎马步,挥刀训练。
  九年时间,他的手中的木刀从一斤三两变成了十六斤七两,每天挥刀的次数,也从最初的三十次,变成了现在的三千次。
  九年辛苦,李嗣业的汗流自然没有白流。
  别看李嗣业只十二岁,然而他的身高已经六尺七寸(约合一米五七),虽然他外表看似与陈应当年一样瘦弱,事实上,李嗣业已经可以拉开一石强弓。而他的小版陌刀,已经是长安勋贵圈子里有名的小霸王。
  当然,李嗣业的花名并非贬义词,而是说他的霸王之勇。
  早在李嗣业九岁的时候,已经可以一拳打倒李孝恭十五岁的儿子李崇义。九岁与十五岁的差距,几乎是中量级拳手与次轻量拳手的区别,没有可比性。
  但是,李嗣业仅仅用一拳。
  虽然,李嗣业在同龄人中已经非常优秀,可是与其父陈应相比,他依旧像珠穆拉玛峰一样,难以逾越。
  在得知即将与陈应一同出征高句丽的时候,李嗣业没有兴奋,没有激动,更没有自豪,而是更加努力的训练。
  陈应虽然很少亲自指导过他的训练,但是李嗣业非常清楚陈应的训练方法。
  “训练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战争的本质就是杀人,你们的本质就是杀死敌人!”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任何时期,必须狮子搏兔倾尽全力!”
  “能一刀杀死敌人,绝对不用第二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等等。
  陈家堡的校场上,李嗣业骑着一匹枣红马,策马奔腾。在校场上,李嗣业认真的训练着马术。
  鹞子翻飞。
  镫里藏身。
  李道贞望着陈应面无表情,小心翼翼的问道:“如何?”
  陈应招招手。
  身边的阿史那思摩快步而来,躬身道:“主上!”
  陈应淡淡的道:“去试试他的身手!”
  阿史那思摩自然看出李道贞正在向他使着眼色,示意阿史那思摩手下留情。
  不过,李道贞失望了。
  阿史那思摩向来唯陈应之命是从,别说李道贞以平妻的身份求他,哪怕李秀宁以主母的身份压他,他也绝对不会屈服。
  阿史那思摩分得非常清楚,他的主上是陈应,别说陈应让他试探李嗣业,就算是陈应让他杀掉李嗣业,阿史那思摩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驾!”阿史那思摩一声暴喝。与此同时,他的双腿夹紧马腹,这几乎是战马进攻的命令。骏马四蹄用力踩着地面,朝着校场中央急驰而去。
  这是阿史那思摩唯一对李嗣业放水的地方。也算是率先提醒了李嗣业。
  哪怕单人独骑,举着马槊的阿史那思摩浑身上下散发出浓烈的杀气,仿佛是千军万马狂奔。
  面对凌冽的杀气,李嗣业多少有些慌乱。他既没有纵马狂逃,也没有迎面而上,而是直接伸手夹出四只箭镞,毫不迟疑的射向阿史那思摩。
  李嗣业纵然习惯了骑马,早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骑狗,在同龄人中,李嗣业的骑术只要认了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认第一。
  哪怕是天生在马背上的少年,依旧也要弱他三分。这是李嗣业勤学苦练的结果。
  然而他的骑术仅仅停留在不错阶段,阿史那思摩却不是一般人,如果不考虑骑术,阿史那思摩在步战时,仅仅可以坚持与罗士信对战二十回合不败。而在马背上,罗士信想要胜过阿史那思摩,必须一百招开外。
  当然,战场上两阵对阵,撕杀上百回事,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所以,李嗣业依靠骑术与阿史那思摩一较高下,除了自取其辱,没有其他意外。
  望着李嗣业立式固定式射箭的方向,向阿史那思摩倾射箭雨。
  原本面无表情的陈应,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懂得用以已之长,击敌之短,证明李嗣业的脑袋没有问题。
  “铮铮……”
  金属的颤音响起,一箭接着一箭,朝着阿史那思摩射来。
  “咻咻咻!”
  李嗣业箭出连珠,一箭接着一箭,目标对准却不是阿史那思摩,而是他的战马。
  尽管阿史那思摩用尽全力,挥槊拨打李嗣业的箭。
  可是终究有四只漏网之鱼,穿透阿史那思摩的防御圈,准备的钉在战马的额头上。
  “噗嗤……”
  锋利的箭镞穿透战马的头盖骨,射进战马的脑颅内。
  战马的生机迅速断绝。
  阿史那思摩愤怒的一拍马颈,趁着战马的惯性未消之前,腾空而起。
  就在阿史那思摩腾空的瞬间,李嗣业也顺势丢下手中的弓箭。学着阿史那思摩的样子,脱离马鞍。
  李嗣业再次出手,腰间的木刀,当作暗器一般砸向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勃然大怒,今天被一个娃娃耍了。
  此时阿史那思摩身在空中,根本无处借力,而阿史那思摩也没有武学大宗师的能力,在空中闪避。
  阿史那思摩只得挥槊击向这柄木刀。
  “铛……”
  木刀被阿史那思摩的马槊扫得不知道去哪里了。
  而就在马槊离开阿史那思摩的前胸,李嗣业一膝顶向阿史那思摩的胸口,力道凶猛,只是出手有点慌乱。
  阿史那思摩心里冷笑,原来是个仗着练过几天拳脚的愣头青呀,哼,今天我就让你知道知道精锐军人与拳师的差距在哪里!不闪不避硬挨这一膝,槊锋顺过来照着李嗣业腹部抹了过去!
  咝……这是马槊从甲胄上抹过时发出的摩擦声。
  在最关键的时候,阿史那思摩还是心软了,他并没有朝着李嗣业下狠手,而是交将槊锋改成了槊面,否则这一刻,李嗣业就被成腰斩了。
  嘭!
  这是膝盖撞在甲胄上发出的闷响。
  两个人左右分开,李嗣业捂住腹部,尽管李嗣业的铠甲被槊锋割裂,锋利的马塑在他小腹上划拉出一道血口子。
  只怕他现在已经捂着肚子躺在地上研究自己的肠胃是什么颜色了。
  阿史那思摩也不好过,李嗣业用的是古泰拳。
  泰拳被称为世界上最野蛮的拳术,而古泰拳比现代泰拳还要野蛮得多,在擂台上,拳手被一肘砸得皮开肉绽血流满面,或者被一膝撞断肋骨,甚至被一脚踢爆肾脏脾脏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尽管阿史那披着铁甲,还是被这一膝撞得险些闭过气去,一连向后倒退好几步才勉强站住脚。
  这下子,他万万不敢小看这个看起来精瘦精瘦,还长着一张圆圆的娃娃脸的小子了。
  李嗣业一招得手,采取了最为直接的狂风暴雨式的打法。
  这是陈应交给李嗣业唯一的武功。
  在陈应的字典里,永远都是趁他病要他命。


第一五九章 李世民的反攻策略
  果不其然,李嗣业此时像疯了一样,用肘、膝、拳、脚向阿史那思摩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