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宫李建成沉默的望着给他默默收拾行装的太子妃郑观音,看着郑观音将冬装、夏装、吃穿用度,收拾了三辆大车,李建成皱起眉头道:“观音,我这是去打仗,又不是郊游踏青”
  郑观音把几件衣衫,塞进包裹里,然后还嫌不够似的,又塞了一件皮裘。郑观音望着李建成道:“大郎,你还在生二郎的气?”
  李建成摇摇头道:“没有大敌当前,二郎却仍然认为,我一心想要对付他!”
  说着,李建成怅然若失的叹了口气道:“旁人看我,高居东宫储君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谁又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没有哪件事,可以懈怠,没有哪件事,可以推诿,所有人都盯着我,只要做错一点点,立刻就有无数非议。其实,我不想做什么皇帝,也不在乎陕东道,究竟是行台,还是大行台,我只想要他一句话,只要一句就够了,我自会领兵出战,为阿爹和大唐,这李家的这个天下分忧解困。”
  郑观音道:“大郎辛苦!”
  李建成叹了口气,苦笑道:“辛苦是应该的,既然坐在东宫位置上,有些事情,我就必须去做,有些责任,就必须去担。”
  郑观音又拎了一个包裹,里面装满了满满的钱票,她指着钱票道:“这是陈大将军送来的大唐通利钱庄的钱票,共计三十万贯,皇帝不差饿死兵,这些钱,该赏赐的就赏赐出去”
  李建成拎了拎钱票的包裹,装作似漫不经心的道:“二十万大军,三十万贯,有些不太够啊,再拿五十万贯出来,一条人命,总不能比一头牛还贱!”
  郑观音迟疑了一下,点点头道:“好!”
  李建成道:“二郎已经不是当年的二郎了,我也不是当年的我了,有些事情,勉强不得,若是我死了,二郎还会为我这个大哥,伤心流泪么?”
  郑观音怔了怔,猛地转身,怒瞪着李建成道:“殿下,你这是说什么话!”。
  李建成这才注意到郑观音的异色,霍然起身,与此同时,巨大的包裹迎面飞来,砸了他满头满脸,钱票散落得满地都是。
  郑观音怒气冲冲就往外走。
  李建成攥着包裹皮儿,缓缓低下头,黯然神伤。他一边默默的收拾着地上的钱票,一边长长的叹了口气。


第一九一章 等待摘桃子的人
  太极宫武德殿内,原本空无一人的盘龙柱前,突然出现一名黑衣人。李渊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黑衣人不是别人,正是左监门卫鱼彦章。
  鱼彦单膝跪在李渊面前,躬身道:“陛下,臣复命!”
  李渊从鱼彦章手中接过密报,展开一看,李渊面沉似水的冷冷说道:“消息确实?秦王与河北之乱毫无干系?”
  鱼彦章低着头,语气坚定的道:“陛下,臣特意调来玄字号密探!”
  就在这时,与鱼彦章同样劲装黑衣,头戴斗笠的黑衣人缓缓进入大殿。
  黑衣人向李渊拜倒,躬身施礼道:“臣,拜见陛下!”
  李渊望着玄字号密探道:“秦王的事,你知道多少?”
  黑衣人想了想道:“事无俱细!”
  李渊沉吟着缓缓说道:“河北之事”
  黑衣人道:“臣追随秦王殿下,一起抵达河东,河北之事,臣与秦王殿下确实,一无所知。
  李渊叹息一声,叹道:“朕也知道,二郎不会有这样的心机”
  黑衣人悄悄地抬头,神色复杂的看了李渊一眼,又飞快的低下头去。这一刻,我们看清了黑衣人的面目,赫然正是侯君集。
  李渊转而望着侯君集道:“那突厥出兵一事呢?”
  侯君集想了想道:“陛下,据秦王麾下的百骑司侦得,刘黑闼当年兵败身亡,其族弟刘十善逃亡突厥,被颉利可汗庇护在突厥牙帐之中。这次刘十善从突厥返回,得到突厥精锐骑兵万余的支持,没有突厥军队的帮助,刘十善不可能那么快就占领洺州,鲸吞河北”
  李渊想了想,摆摆手道:“行啦,你回去吧,小心看着秦王。”
  侯君集行礼,飞快的退出大殿。
  恐怕在这一瞬间,李世民也没有明白,他所倚重的大将侯君集,居然是李渊的左监门卫玄字号密探。事实上,自从李渊登基之后,左监门卫从原本指挥禁卫的统兵机构,调成为我特务组织后,李渊就在各处将官身边安插大将。
  李渊得知左监门卫的密报,证明秦王李世民与河北之乱无关,他脑袋中不由自主的浮现起当初李建成向他请旨出征河北的情景。
  李建成当时躬身道:“父皇,恳请父皇,废掉儿臣的太子之位,另立秦王殿下为太子。儿臣愿意领兵出征河北。还请父皇恩允。”
  李渊收起心中的念头,转身望着鱼彦章道:“河北之事,既然与秦王无关,那么与太子有没有关系?”
  鱼彦章躬身道:“回禀陛下,据臣的“天”字号密探汇报,太子与河北之事,并不瓜葛,据“地”号密探汇报,西域近来有异动!”
  “陈应?”李渊微微惊讶道:“他的手伸得这么长,居然到河北了?”
  鱼彦章摇摇头道:“不是关于河北之事,而是西域之事!”
  说着,鱼彦章将一本厚厚的密报,递到李渊手上。
  随着年龄的增加,李渊的视力也开始下降,他已经看不清楚密报上面的蝇头小楷了。他沉吟道:“西域出了什么事情?”
  鱼彦章打开密报,照着上面的数字念道:“臣,“黄”字号密谍上奏。今岁西域少雨,自武德六年六月至八月,两个月间滴雨未下。幸运的是,在陈大都护这两年积极的打灌井修水渠,农田灌溉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再加上肥料充足,反而获得了丰收。今岁西域共计岁收小麦六百二十万石、栗一百八十万石、葡萄八十万石、瓜果三千七百万石,甜菜五万石、油菜籽十六万又七千六百石,棉花二十七万石”
  黄字号密谍也被陈应同化了,他的奏报采取西域行格式,用统计报表写得很简单明了,鱼彦章照着念就是了。
  刚开始的时候李渊还在发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鱼彦章每报出一个数字,李渊便会抽一口冷气,最后李渊的嘴都抽歪了。
  他想过西域是肥美的牧场,然而却不敢想象,陈应居然在西域,仅仅粮食和果蔬这两项,就超出了关中产出总额。
  古代的农民是很辛苦的,往往要连续三年丰收他们才能攒下一年的余粮,一旦碰到水灾旱灾蝗灾冰雹,粮食大量减产,就要发生饥荒了。然而,西域才有多少人?恐怕连奴隶都算上,也不过一百五十万人出头,勉强超过关中的三分之一。
  现在听说遥远的西域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粮食,他能不高兴么?只不过在高兴之余,又产生了隐忧。这么多粮食,陈应万一自立为王怎么办?
  鱼彦章也被这一串串夸张的数字所激动,不知不觉中声音提高了不少:“今年西域应缴纳粮税多达三十万石,税款十一万五千贯”
  李渊捂着胸口,他感觉心脏有些受不了了。
  实在太吓人了!
  然而,这个惊吓还没有结束。鱼彦章接着念道:“花儿沟第三座五十万斤的高炉于武德六年二月投产,此时西域每个月可生产钢铁三千万斤”
  听到这里,李渊简直如同五雷轰顶。
  他接收了陈应在清林里的钢铁作坊,拥有了一年生产一千六百万斤钢铁的能力,加上灵州一千万斤,还有武器监、将作坊的钢铁生产能力,大唐如今每年可以生产三千万斤钢铁,然而就这三千万斤钢铁,用不了十年,大唐全天下的百姓就可以与木质农具说再见了。
  一个月三千万斤钢铁的产量对于老百姓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李渊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
  有钢铁就可以打造兵刃和甲胄,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三千万斤一个月,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用钢铁也可以把人堆死,谁争得过这个庞然大物啊!?就算李唐关中、河东、河北、巴蜀、江淮全部联合起来,也只有被吊打的份啊!
  李渊急忙抢过这个密报,将密报拿到眼前观看。报表上的数据很好看,通过那一串串的数字,李渊很容易得知。
  西域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已经修了不少于四千里的柏油马路,将西州道十九个州连接了起来,这个柏油马路将以高昌城为中心,通向西州道的各个州。如今,乘坐着四轮马车,行走在这个柏油马路上,乘上马车,他们可以在五天之内到达西州道的任何一个州。比起以前来快捷了好几倍。
  木兰城那边的骨粉工厂已经投产,每个月产骨粉十万石,足够供应西州道十五个县的农作物种植。
  另外,安西军建立了安西军折冲府的养殖基地,每一个折冲府如今拥有牛马过万,羊只数以万计,如此庞大规模的畜牧业,不仅可以给安西军骡马行军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极大的改善了安西将军的体质。
  如今的安西军将士是三个月不知肉味,现在虽然说肉食无法敞开量供应,但是每一个士兵,每天可以获得不低于四两肉的供应。关键是安西军禽畜养殖场提供的各种粪肥,足以满足西域各地的肥料需要,换句话说,老百姓再也用不着为没有肥料发愁了。
  最让李渊目瞪口呆的是陈应,居然把宝贵的钢铁用来修驰道,这个驰道可是耗钢铁大户,平均每公里的驰道就要用掉二十四万斤,当然这只是平地上的消耗量。可是西域并不是一片坦途,这里有着数不清的高山和峡谷,不仅需要开凿隧道,还需要修筑桥梁,这些桥梁同样是吞钢铁巨兽,特别是胡杨河河畔,那座横跨五百步的大桥,居然用掉了一千两百万斤钢铁。
  此时的李渊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一个月产三千万斤的钢铁固然让李渊忌惮,然而陈应把宝贵的钢铁用来改善农具、修桥铺路,这让李渊有一种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感觉。
  李渊并不知道,陈应就是要向天下彰显着西域的宝贵之处。华夏民族对于可以种粮食或拥有着宝贵资源的领地,有着近乎执念的执着。
  儿皇帝卖了燕云十六州,北宋一朝念念不忘,事实上,哪怕到了北宋末年,收复燕云的国家战略目标,已经坚持不动摇。
  一片荒凉的西域,自然没有人在乎。
  可是膏腴之地,寸地不敢丢失。
  如今的西域无论农业已经建立了基础,初具规模,军田和民田已经开垦超过了一千万亩。事实上这连西域的百分之一的耕地还没有利用起来。
  在政策的扶持之下,西域今年新建的拥有四十人以上的工厂多达两百家,再加上前两年开办的,西域的工厂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五百家以上,而且还在呈强劲的增长势头。
  农业和工业蒸蒸日上的必然结果就是周边地区人口大量涌入,仅仅是上半年,从河西、秦凉、特别是随着刘十善在河北造反,整个河北成了战争区域,这些河北百姓,就拖家带口,翻过太行山,沿着河套,一路向西。
  仅仅河北一地,申请加入西州道户籍的人口就达到了惊人的六万人,至于跑过来打工的没有计算在内。如今西域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四万,比起三年前足足增长了三倍。
  人口众多就意味着庞大的市场,西域的前景看好。
  利用集体式的农庄和军队屯田,陈应获得第一桶金之后,就忙着修建基础设施。当然,为了挽留住从关中来到西域务工或是驻扎的将士和其家眷,陈应在西州道十九个州的治所,建立了十九座州学,一百一十七个县中加上新设的县建立了一百一十七座县学,但凡驻军将士子弟或西州道各州百姓子弟,适龄儿童必须入学。
  为了刺激百姓让家中子弟上学的热情,陈应还在各州学、县学设立了免费早餐制度,每一个孩子早餐是免费的新鲜牛奶一升,鸡蛋两颗,馒头或是肉包子管饱。
  午餐也采取了安西将军三菜一汤的标准。
  教育经费是商人乃至本地乡绅都承担了一半以上的经费,一来是想讨好陈应,二来,自然也是希望这些学校真的能像陈应所说的那样,为他们提供大量人才,让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人是非常高贵的。哪怕是读得懂几本书,能写会算,随便一个掌柜,一年的收入也可以超过百贯。就是一百个伙计也挣不了一个掌柜的钱。可是,商号的掌柜可是很难聘请,没有足够的人才,他们的生意也没有办法扩大,总不能让一个目不识丁的伙计充当掌柜,这样的话,有多少钱都会赔光。
  对于陈应的大手笔,李秀宁已经免疫了。
  陈应却是神采飞扬,骄傲得一塌糊涂。给好几万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啊,这是何等伟大的事业,他居然做到了,真是太骄傲了!
  尤其是安西军将士们,他们得知陈应的举动,眼泪都出来了。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他们算是吃足了没读过书的苦了,现在好了,他们的孩子遇上了贵人,不必像他们这样当一辈子盲了!
  一个普通的士兵因为不识字,哪怕他们奋勇杀敌,立功之后,最多可以做到队正一级,或者副校尉级别,再高就不可能了。毕竟军队也有太多的命令和条款,瞪眼瞎是没有办法成为将军的。
  目不识丁的将军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如三国时期的无当飞军第一任统军将军王平,北宋时期的党进,但是这样的人非常少,而且需要非常大的机缘,可以遇到一个容忍他们不识字缺点的上司。
  陈应在西域画下了宏伟的蓝图,将西域经营成为大唐的粮仓,大唐的重工业基地,这样以来,无论什么时候,大唐朝廷或皇帝,绝对不会允许西域丢失。
  哪怕遇到敌人进攻,也会不遗余力抢回来。
  当然,西域的地位一旦重要了,一旦产出了成果,肯定会有摘桃子的人。陈应恰恰最不怕的就是这样的人,他害怕西域被搁置或是被人遗忘。


第一九二章 千金买马骨
  被人遗忘,那才是真正的原罪。所以,陈应害怕被遗忘。
  西域在他自掏出腰包的情况下,在短短两三年的功夫,快速发展了起来。杨蓉是第一个抵达西域的关内商人,杨蓉如今买下了一百万亩棉花田,成为了西域有名的地主。
  杨蓉还买了火烧山下的一块五彩斑斓的石头山,这个荒山就是处在一片荒凉而缺水的戈壁滩上,在这个被杨蓉命名为采云山的石头山脚,杨蓉准备修建彩云堡。
  陈应其实并不希望杨蓉在这个彩云山建筑城堡,因为这里缺水,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又冷得可以把石头冻裂,这里是一块生命的禁区,作为自己人,陈应不希望杨蓉吃亏。然而杨蓉却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杨蓉一口气要买下彩云山附近近十万亩的荒山戈壁滩,陈应为了打消杨蓉购买彩云山的打算,狮子大开口,要价十万贯。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关中良田也不过七八贯钱,可以种植粗粮的劣田不过两三贯钱,至于荒地,大约差不多是白菜价,一两贯钱左右。陈应几乎用关中劣田的价格,卖了十万亩的荒山戈壁滩。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都像在宰冤大头。可是陈应却没有想到,杨蓉根本毫不迟疑,一口气就答应了下来。
  陈应在这个时候反而迟疑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杨蓉虽然花十万贯不多,可是买下这么一块不能种庄稼,就连沙漠里最耐旱的骆驼刺都无法成活,陈应实在想不出来杨蓉要这么一块地方做什么。
  陈应在送走杨蓉之后,喊来周青道:“你马上带着一批人,前往火烧山山区,去看看这座所谓的彩云山到底有什么东西!”
  陈应隐隐感觉不对劲,杨蓉不是傻子,以她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精明无比,她不可能花冤枉钱,买这么一座没有用的荒山。
  陈应虽然清楚,世界上的利益一个人吃不完,即便是皇帝也吃不完所有的利益,这时候就要明白是分享。陈应是一个懂得分享利益的人,他将钢铁的利益,先是分给李渊,然后又分成太原王,为了罗士信的婚事,又出一大波利益。
  虽然看上去是非常傻的行为,然而吃独食会遭人记恨,如果一个人混到没有朋友的地步,那么,他距离死亡也不算远了。
  说起来非常荒谬,然而事实上却是如此。宋朝皇帝懂得与士大夫分享天下,有宋一朝,天下基本上稳固如山,士大夫又愿意与百姓分享利益,所以宋朝一朝,基本上没有爆发有规模的农民起义。
  哪怕国破家亡,蒙古人入侵。三十万军民百姓,崖山一役,纵身一跳,殉身为国,也可以说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规模的。
  西域这颗果树,在陈应辛苦的浇灌之下,果实渐渐熟了。陈应不怕被人摘果实,无论摘掉多少果实,果树还是陈应的,与大唐勋贵和世族门阀、平百百姓分享利益,这样以来,陈应才会更加安全,更加牢固。
  现在有了杨蓉愿意发展西域,经营西域,这是陈应求之不得的事情。
  从陈应自自己经营西域,到现在有人愿意经营西域,这是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