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当远远的看到芙蓉园,陈应这才感觉到芙蓉园的奢华,芙蓉园坐北朝南,门楼正中悬挂着字体苍劲的蓝底金字匾额,上书“芙蓉园”三个字,据说这三个字还是大书法家,前隋起居舍人虞世南亲笔所书。
朱红大门紧闭着,装饰着麒麟兽衔大铜环,陈应与李秀宁从正门进去,眼前是一条笔直往里延伸的甬道。芙蓉园自武德元年就是李秀宁的产业,平时留下一百余名宫娥和宦官打理。虽然三年多没有使用,倒不显得破败。
马三宝是李秀宁心腹兼外院总管,对于芙蓉园,他比李秀宁更加了解。马三宝走到前边跟李秀宁与陈应介绍道:“沿着这条甬道宽,宽十六步、长四百六十八步,是芙蓉园的正中心,沿着这条甬道,右边分别是彩云楼、彩霞亭、临水亭、水殿,凉堂、左边分别是听山楼、蓬莱山、侍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殿”
陈应一时间感慨万千,他在清林里建筑了一座坞堡,这座坞堡分为八栋大院、二十四栋小院从南向北的分隔在两旁,四周都是高达近四丈的青砖厚墙将整个陈家大宅围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然而,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与芙蓉园相比,长安城外的清林里陈家堡,那就是一个渣渣。
李秀宁看着陈应怔怔出神,还以为陈应对芙蓉园不满意,就问道:“陈郎,你不喜欢这里吗?要是不喜欢这里,咱们在长安城里找宅子,你可以随便挑,只要看中,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长安城里随便挑?”陈应心中更加感慨,这才是李秀宁的霸气之处。当然,李秀宁有这个真正的实力,如今大唐,最为权势的四个男人,分别是李渊、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他们四个,都与李秀宁关系莫逆,恐怕根本就不需要买,哪怕李秀宁稍稍露出一丝风声,恐怕无数人会将自己的宅子拱手相让,希望搭上李秀宁的这条线。
陈应摇摇头道:“不是不喜欢,而是太喜欢了,喜欢得让我都不舍得把这座芙蓉园改建为医院了,而是当作自己的府邸。”
“唉,这算什么事儿!”李秀宁笑道:“陈郎即然喜欢芙蓉园,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就是了,这里反正什么都不缺。”
陈应摇摇头道:“有浅入奢易,由奢入浅难,现在还不是享受的时候,正是因为这里环境优美,更应该把这里当成医院,在这里住上一天,收个百八十贯应该不算贵吧?”
李秀宁白了陈应一眼道:“你就掉到钱眼里了。”
陈应对此无可厚非,以芙蓉园的环境,可是当作最高级别的疗养院来处理。
陈应是一个说到就要做到的人,对芙蓉园考查一番,随即进行了稍微的改动,将芙蓉园分作三部分,莫约三分之一的园林,当作大唐博仁医院的门诊部,处理一般病患者,后面负责处理重症患者,后面则作为疗养院,专门为权贵疗养使用。
就在陈应与李秀宁游览着芙蓉园,对芙蓉园提整改意见时,突然听到了中常侍陈齐的声音:“公主殿下,驸马爷,奴婢可找到您的人了,陛下要召您入宫,我从刚刚从驸马府追到这里,早知道要走这么路,就乘坐马车出来了”
李秀宁看着陈应道:“父皇召见,估计又是国家大事,你先进宫,这园子,我与三宝,我们寻思着整修。”
陈应道:“那好,我去去就回!”
长安,甘泉宫浴池内,水蒸汽弥漫。李世民赤身大步以跃跳入池,溅起大片水花。好一会儿,潜水池中的李世民,从浴池内钻出水面。
李渊望着在汤池内游玩的李世民,一张老脸上堆满了笑容。
好一会儿,李世民玩得尽兴了,躺在李渊身边,让宫娥为其手引按摩,李世民舒服得闭上了眼睛:“阿爹,这池子不错,阿爹您得让工部给我也修一个。”
李渊没有回答,从池子里爬出来,一名样貌俊俏的宫娥,上前拿着浴巾,将李渊身上的水迹擦干,李渊这才穿上一件宽松的袍子,走到池子旁的石案旁坐下。
李世民眼疾手快,爬出浴池,在腰间裹了浴巾,赤脚快步走到案几前,拿着案上的酒壶,给李渊倒了一杯酒。
李渊冲李世民道:“这是高昌国前些日子进贡过来的西域葡萄酿,加上冰块,味道不错,你也偿偿!”
李世民端着酒杯递给李渊:“敬,阿爹,您就给我修一座嘛。”
李渊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李世民嘟囔着嘴:“阿爹太扣了,一座池子能值几钱?”
李渊扑哧一笑:“好,好,好,依你,依你!”
李世民凑到李渊面前,笑道:“还是阿爹好!”
李渊摆摆手,浴室之内的宫娥宦官,缓缓退去,看着左右无人,李渊压低声音道:“二郎,朕可以给你的秦王府也修一个宅子,你也要帮我做一件事。”
李世民道:“只要阿爹给我修好池子,别说一件事,一百件事都成。”
李渊伸手一点李世民的额头:“小滑头,你还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李世民道:“那是自然。”
李渊从案几上拿起一封信:“明天,这封信让褚亮模仿凌敬的笔迹,抄录一份,交给御史台。”
李世民当着李渊的面,拆看了信,草草一看,撇撇嘴:“阿爹,你这也太麻烦了。”
李渊反问道:“麻烦。”
李世民撇撇嘴道:“是啊,阿爹您是皇帝,想杀谁就下一道圣旨,何必弄这么些弯弯绕。区区一个凌敬,杀了也就杀了,何必多此一举。”
李渊大笑道:“二郎真以为皇帝这么好当?”
李世民反问道:“难道不是?”
李渊感叹道:“如果是这么简单就好喽。记着,一定要模仿凌敬的笔迹。”
李世民道:“可以,是可以,不过,我有一个请求!”
李渊淡淡一笑道:“知道,在秦王府给你修一座一模一样的池子。”
李世民摇摇头:“不是,是秦琼和程知节,他们两个救过我的命,我答应过他们了,一定要给他们一场富贵,阿爹赐他们一个官吧,不用多大,四品官就行。”
“四品官?呵呵”李渊负手离去,冷冷的传来一句话道:“二郎,官职乃国之重器,岂得轻授?”
李世民道:“阿爹,你要是不帮我这个忙,我以后怎么还有脸出去见人?你也不想我失信于人吧?要不,您给他们俩弄一个,闲职也行要不然就把秦琼外放,放到相州当总管。程知节,外放到潞州当总管。”
李渊越来越远,等到消失不见,轻漂漂的声音传来:“朕考虑考虑再决定!”
第十九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考虑考虑”的潜台词,就是不予考虑。听到这个话,李世民非常失望。随着洛阳大败,李世民虽然没有处罚,可是却没有升官。特别是秦琼、程知节、谢映登、牛俊达等瓦岗旧将的投降,让李世民非常为难。
因为,李世民暂时被剥夺了军职,只剩下一个挂名的尚书令,至于天策上将这个名号,差不多就等于原本陈应的冠军大将军,只是一个武散官虚衔,并没有实际的要务。那么问题来了,秦琼、程知节、牛俊达等诸将如何安排,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个组织也好,一个集团也罢,所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共同的理念,最为关键的还是利益。没有足够的利益,也没有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如今东宫可谓是风光无限,一下子升上来罗士信、张士贵、张怀威、段志感、冯立、魏忠、薛万彻、杨干等八个从三品武将。从三品武官,在这个时候,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省军区正职级别,整个大唐满打满算也不是三十六位,然而,东宫一下子就涌上来了八个人。更何况还有十六卫大将军级别的正三品武职,如陈应、罗艺。
从兵权方面考虑,东宫如今直接掌握或间接掌握的兵权,已经超过了大唐的三分之一。原本秦王府在朝廷官方便,几乎是一片空白,哪怕褚遂良、褚亮、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秘书郎、秘阁、其他人员态度都是摇摆不定,一旦这个难关过不去,李世民就玄了。
什么理想,什么兼济天下,什么匡复社稷,什么为了天下苍生,这都是虚的。只有切实的利益,这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没有足够的利益,整个团体和组织的人心就会散掉,同理,人心如果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心中更加凄苦。
孔子诛少正卯,虽然不合情理,但权术奸诈,却因这一刀而使得权臣畏惧,市井安然。李渊如今欲效仿先贤,行权霸之术,杀凌敬而震慑窦建德,离散河北武之心。
当然,无罪而诛,难免让天下人不服,故而李渊设了这么一个局。坐实凌敬里通突厥,欲图谋反之罪,一旦李世民配合,让褚亮模仿凌敬的笔迹,休说凌敬百口莫辩,必死无疑,就连窦建德也难以幸免。
道理虽然懂,可是,擅长模仿别人笔迹的并不单指褚亮一人,秘阁虞世南同样也擅长模仿别人的笔迹,现在虞世南作为降臣他曾投降窦建德,任中书侍郎,待罪之身,一旦褚亮在李世民的授意下不配合,李渊则可以找虞世南,那么虞世南在这个情况下,恐怕会拿凌敬的人头,以示其诚。
看着李渊丝毫没有同意的意思,李世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如果秦琼和程知节被雪藏,他们心中会不会有怨言,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李世民拿捏不准,关键是这样以来,会给秦王府诸将释放一个信号,李世民前途堪忧。
官场,其实就像后世的股市。人人趋利避害。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引得一番风声鹤唳。只要皇帝对哪个大臣露出心仪之色,恐怕他马上就会门庭若市,如果一个大臣被贬低,他就会变得门可罗雀。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要说起来,李世民也不是没有战败过,也不是没有坐过冷板凳,关键是,以前做冷板凳的时候,他的秦王府都是原班人马,大家知根知底,对他有着绝对的信心。
可是,关键是现在他与秦琼、程知节、谢映登、牛俊达却没有长时间的了解,秦琼、程知节、他们几个都是有“前科”的人,王世充给他们每人统领一千余兵马,他们马上撂挑子不干了。如今,李世民连一千兵马都不能给他们,他们会怎么样?还真说不准。
要说东宫魏征受为李建成信任,而且又是李密的心腹,原本瓦岗诸将的智囊,现如今李世民,最担心的是,魏征出面,把秦琼、程知节、谢映登他们四人拉到东宫阵营里去,那样对于李世民来说,才是致命性的打击。
李世民喝着怀里的葡萄酿,感觉却无比的苦涩,脑袋中更是空空如也。
浑浑噩噩,浑然不知魂归何处,不知道坐了多久。
李世民终于醒悟了过来,他冲一旁边伺候的宦官问道:“父皇如今何在?”
宦官躬身道:“回禀秦王殿下,陛下,如今正在临潮阁会见陈驸马!”
“替孤传句话,秦王必不负父皇所托!”此时李世民已经转过弯,什么都是虚的,他如今只需要扮演好一个角色,那就是最听话的儿子。
甘泉宫临潮阁,李渊带着工部尚书武士彟,以裴寂与陈应商量,陈氏钢坊的问题。简单来说,李渊想听听陈应的意见,是将他的那些钢铁、甲坊、弩坊挂在武器监之下,还是挂在工部之下。事实上武器监也好,工部也罢,都想把这只会下蛋的金鸡争到手中。
因为这些钢坊一年的利润就多达一百余万贯,差不多相当于大唐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无论是谁,拿到这些产业,哪怕只是经营,干出成绩,升官发财不在话下。一番争执,结果李渊还是倾向于陈应的便宜表姐夫,李渊的老友工部尚书武士彟。不过,现在李渊还是要听听陈应这个专家的意见,再做最后的决定。
陈应听到李渊叫他的来意,想了想,望着武士谫道:“武尚书,如果把这些工坊,全部放在工部,工部有哪些劣势?”
陈应这么问武士谫,其实也不算是为难他,而是要看看武士谫是不是到底合适的人选,搞工业,绝对不能大跃进,虽然高炉炼钢的技术并不算高明,可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依旧是踌时代的先进科技。
如果按照工部的那些工作模式,很可能会把好事办成坏事,至少陈应的这两座高炉,根本就可能发挥出原本的效率。
武士彟想了想道:“工部最大的劣势,就是我们工部,规模生产的经验基础薄弱,现有的几个工坊,工匠的技术不高,接收之后,可能会面临着缺乏高水平工匠的障碍。”
懂行啊,陈应在心里道。但他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说道:“这么说来,武尚书对工部的工匠技术情况,也是比较了解的罗?”
“我曾经在在工部几个工坊观摩了三个多月。”武士彟自豪地说道。
“原来如此。”陈应又点了点头,道:“那你说,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听到陈应反问,又年看到李渊期许的目光,武士彟侃侃而谈道:“我觉得可以有几个办法。第一,将原来的工坊工匠,全部留用,并且擢升他们的待遇”
不等武士谫说完,陈应就打断道:“擢升他们的待遇,恐怕有些为难!”
“为难?”李渊非常好奇的问道:“这有什么好为难的?他们的各个坊署,你所谓厂长,直接委任为正七品署令,次者从七品,各级管事和工匠则以此类推。”
陈应突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陛下,这恐怕不够。臣在建立工坊的时候,把工匠分成三等九级,既第三等最低,为匠工。三个月学徒期满,自动成为三等匠工,做满一年,则提升成二级匠工,三年以上者,则提升为一等匠工。匠工之上,则是匠士,分别为三等匠士,二等匠士,一等匠士,最高级别的是,匠师,以一等匠师为最高,我给他们开的待遇是,一等匠师年俸禄六百贯。”
“什么俸禄六百贯?”别说武士彟膛目结舌,就连李渊也震撼异常。
以武士彟的官职,他一个月的俸禄,其实就八千钱,也是就八贯,一年下来,加上俸料三百七十石,加上九百亩职田,其实他的全部合法收入,也不过两百四十贯钱,不过唐朝的钱比后世的人民币值钱多了,三品官员的俸禄,对比人民币大约是一百零一万六千块。
可是陈应居然给一等匠师,开出六百贯的俸禄,这可是相当于后世人民币两百五十万元本算法,采取论坛平均值,既唐朝贞观年间,铜钱一贯,约合人民币四千二百四十八块。
陈应给工匠开出这么高的工资,其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时代的钢铁卖的价格太高了,一斤高炭钢,可以卖两百,约合人民币八百多块,这个时代的钢铁价格高得吓人了。开出这样的高薪,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薪水本来就高。
以中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薪水计算,他们平均工资还真不高,大约八千块上下,可是架不住人家奖金高,年收入二十万。
李渊听到这话,都不知道怎么说陈应了。
你丫一个工匠开出比当朝一品大员的俸禄高出一倍的薪水,这个消息要是真传扬出来,还不闹翻天?
第二十章 陈驸马舌战群儒
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人,永远是收入最高的一部分人。在陈应原本的工坊中,六个一等匠师每个每年年俸六百贯,十三名二等匠师年俸四百贯,外加三等匠师四十七人,年俸禄二百贯。
他们六十六个人,就可以拿到一万八千两百贯。
一等匠士每年年俸禄一百贯,二等匠士年俸禄八十贯,而三等匠士年俸则五十贯。一等匠工年俸三十贯,二等匠工年俸二十贯。三等匠工,年俸仅十贯。
然而四千三百余名将工,一年俸禄差不多是四万三千贯出头,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小。李渊在这个时候,才感觉陈应的这些钢铁产业有些烫手。
读书人苦读数年,又在宫中或者州县做几年掾吏,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县令长,前前后后需要十多年时间。然而正七品县令,一年所有的俸禄、俸料、职工、差役钱和各种福利,全部加在一起,如果不贪污受贿,他们能拿到的俸禄,折合三十五贯左右,约合后世人民币十五万左右。
这个收入水平,在唐朝绝对不能算低了。可是一个堂堂正七品县令长的俸禄,仅仅与一等匠工持平。一个目不识丁的粗汉,在工坊勤勤恳恳工作年满三年,只要不犯大错,就可以升成一等匠工,然而从九品的将士郎,要想升为正七品的朝请郎,哪怕每三年一磨戡,每次考评都是上优,每一次可以官升一级,可是从九品,升为正七品朝请郎,则需要三十三年。
也有就是说,很多官员的仕途,将止步于正七品这个关卡。
一个匠工居然也能拿到这么多钱,而且在官员俸禄都不能按期全额发放的情况下,他们却能按月拿到工钱,这不能不让读书人义愤。如果将这些产业,纳入朝廷体制中,恐怕到时候,宫中和各府的官员,肯定会对此极为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