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士兵瑟瑟发抖的调整着床弩的发射角度,等床子弩准备完毕,随着唐军将领的命令下,床子弩发出让人心性的“嘭嘭捧”声,随着阵阵床子弩弩弦的颤音震颤着所有人的心弦,一百多支六尺长的弩枪暴射而出,接着,唐军士兵仿佛找到了感觉,快速装填着弩箭,然后搬动棘轮,快速给床子弩上弦,巨大的木锤砸中机括,床子弩,再射,三百支弩枪被倾泄了出去!
  然而让李世民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郑军的投石机依旧有条不紊的发射着烧红的石弹,床子弩哪怕准确率再低,三百余支弩枪,就算是瞎猫撞着死耗子,也应该撞上几个吧?可是居然连一座投石机都没有哑火,这就太不正常了。
  不光李世民奇怪,就连秦琼也非常奇怪。
  秦琼实在忍不住,从亲兵手中夺过他的雕漆铁胎弓,抽出一支轻箭,然后拔掉箭头,用细麻布缠绕在箭头上,浸泡着火油,然后点燃,朝着大营射去。
  然而这只箭火箭射出去之后,将唐军大营近处的情景照亮了,看到秦琼的火箭所过之处,李世民惊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密密麻麻的郑军士兵趁着夜色,层层推进犹如暗潮,正是郑军将士摸黑前进。郑军包围唐军好多天了,他们对磁涧唐军大营的防御状况也走了如指掌,虽在黑夜之中,派出去的人却正正涌向磁涧唐军的防御死角。
  这些郑军将士并没有直接冲击唐军大营,反而就地轻轻挖土垒墙。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恍然大悟,怪不得床子弩射不中郑军的投石机。因为郑军变得狡猾多了,这些投石机阵前,都用麻袋或箩筐装满泥土,垒了一道高不过五尺的胸墙。
  床子弩虽然威力巨大,可是对于这种软不拉叽的胸墙还真没有办法,有的床子弩弩枪就射中了大营之外三十余步的胸墙上,哪怕这些弩枪已经几乎尽没在这种胸墙之内,却无法对投石机和投石机操作手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况也惊出一身冷汗,投石机不是直瞄装备,它是古代的大炮,可以像炮击炮一样,沿着抛物线轨迹向一定范围内的敌人进行抛射,可是床子弩却是直射武器,尽管在八百步的有效射程内,床子弩的弩枪飞行轨迹也有些弧度,不过却不算抛物线。如果不是秦琼无意间发射一只火箭,让这些逼到唐军大营营外三十步之远的投石机发言,恐怕唐军大营也第一道营垒也守不住了。
  “快,把郑军赶出去!”李世民急忙下令,雷永吉竭斯底里的吼道:“秦王府亲卫跟我上!”
  王世充看着李世民居然发动了小规模的反击,顿时大喜道:“全军压上,撕碎这支唐军!”
  其实王世充也是真的急了,陈应大军已经逼近了偃师,距离洛阳不足百里,虽然王世恽去了偃师,可是王世充真没有底气,认为王世恽可以挡住陈应,此时郑军将来已经投石机部队的全面压制,士气大振的郑军将士狂吼着冲向尸横遍野的战场。
  陈应做梦都没有想到,由于他的部队发挥得太过出色,一开始就把王世充给逼得没了退路,只能与李世民死战到底。在这片荒凉的原野上,唐军将士自成军以来最为惨烈的一场恶战拉开了序幕。
  正如王世充所料,郑军的那几轮猛烈的投石机袭击,把李世民给打吐血了,特别是接近到三十步的时候,那些新组装而成的投石机,发起了第一轮极其密集的炮火齐射,更是将世民给打蒙了,跟郑军打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他还是头一回碰到郑军如此猛烈的火力!
  在郑军将士投石机发射着烧红的石弹轮番伺候之下,唐军将士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施展他们赖以自豪的攻防绝技,一直干挺着挨打。
  疾如流星的石弹,近距离发射,将唐军大营三百步之内几乎覆盖一空,烧红的石头,第一目标就对准了唐军将士的床子弩阵地,这些床子弩主体材料都是木头,被烧红的石弹一覆盖,几乎所有床子弩都变成了燃烧的火堆。
  看着压箱底的床子弩变成了燃烧的火堆,李世民气得七窍生烟,吼声如雷,他奋力挥动马槊,试图冲进郑军阵中心去杀个痛快,但是,长孙顺德哪敢让李世民上去拼命,赶紧抱住了李世民。
  不过好在,秦琼不惜顶着头上到处乱飞的石弹碎片,冲到大营边上用弓箭吊射的方式,将郑军摆到大营前三十步的投石机射杀一空,不过在郑军投石机的打击下,唐军依旧伤亡惨重。
  正如士兵突击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战争到了最后,拼的还是人。
  王世充折腾了一夜,也没有攻破唐军大营的第一道防线,不过却成功的压制了唐军将士的士气。
  望着哀嚎惨叫满营伤兵,李世民心中嘀咕起来:“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到陈应的到来。
  其实,陈应也没有李世民想象中的轻松。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赵季卿发明的投石机战术,不仅仅王世充在使用,其实王世恽也在使用,匆忙之下,抵达偃师城下准备学着陌刀将李嗣业的战术,利用陌刀军不怕箭射的优势,准备一举抬着云梯参加攻城。
  然而还没有等陌刀军靠近偃师城百步,偃师城城墙上的郑军投石机就发射石弹砸得皮青脸肿,特别是陌刀军被烧红的石头烫伤了数十上百人,心疼得陈应心如滴血。
  陈应麾下没有重型床子弩,也没有投石机这种重型装备,更何况附蚁攻城是陈应最讨厌的一种战术。
  李秀宁从侯君集口中得知李世民的情况危机,就自动来请战。道:“大将军,让我出战吧,这样下去不行的!”
  陈应却还不肯,摇摇头道:“时候还没到。”
  “没到?那还要到什么时候?”
  李秀宁叫道:“王世充又新增五万余兵马,如若不能尽早破城杀到新安,不仅在磁涧被包围的五万大军保不住,恐怕北邙大营的三万余残兵败将也坚持不住,现在河南的局面已经渐渐明朗,王世充打算先攻磁涧,再夺北邙,难道陈大将军要坐视八万余唐军将士被王世充全歼?”
  然而刘统却道:“以当前的局势,秦王殿下所部局势虽然不妙,但也至于崩溃,我们兵力上对偃师之略有优势,但是,对王世充整体而言,并没有优势,诚如平阳公主所料,王世充先攻磁涧,后克北邙,然而,王世充却还有一个可能!”
  李秀宁非常诧异的望着刘统,她并不记得陈应麾下还有刘统这号人。李秀宁用询问的目光望着陈应,陈应却沉默不语,也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李秀宁问道:“王世充还有什么诡计?”
  刘统道:“那就是利用我们急于救援秦王殿下的心理,将计就计,真正的目标,不是秦王,而是陈大将军,陌刀军面对郑军的投石机部队没有优势,钩镰枪骑兵,如果在不擅长骑兵冲杀的地形中,也会任人宰割,孟津还有窦建德麾下曹湛部,目的不明,他距离洛阳实在太近,一旦曹湛所部加入中原这个战马,只怕我们的局势会大大不妙。”
  李秀宁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
  陈应听出李秀宁的不满,打断她的话道:“可我要的可不止是救出秦王殿下而已!我要的,是打出一场漂亮仗,将王世充打痛,甚至打伤,甚至消灭。那样我才有可能从这里暂时抽身,引军北上,决战窦建德。”
  陈应转向望着李秀宁道:“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李秀宁道:“我明白,可是
  “不用担心!”陈应认真的望着李秀宁的眼睛,掷地有声的道:“这场战争持续的太久了,是时候结束了。”
  李秀宁看到陈应的眼神,莫名奇妙的感觉心安。
  陈应转而望着罗士信与张士贵道:“你们率领骑兵沿着黄河河堤,一路向西巡视,遇到敌人,格杀勿论!”
  罗士信和张士贵没有问为什么,尽管非常疑惑,却还是执行了陈应的命令。
  陈应又望着刘统道:“背嵬军秘密潜入洛阳,需要几天时间?”
  李秀宁听到这话,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二二零章 新概念战争 二
  “背嵬军潜入洛阳需要几天?”
  陈应不是那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在明知不可为而必须为的时候,陈应也不怕拼命。当然,陈应需要做出决择的时候,通常他都是两害相较取其轻。在陈应看来,中宫直进,直取黄龙,这算是最简单、最直接、损失最小的办法。
  “最多六个时辰,背嵬军能战之军,六百余人,尽数潜入洛阳!”有什么样的将领,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听到这话,刘统知道陈应打算拼命了。陈应既然愿意拼命,刘统也绝对不会怂。
  陈应点点头道,默然来到桌案上的地图前。
  李秀宁吃惊的望着陈应问道:“你你居然想要用六百人马拿下洛阳城?”
  “是!”陈应叹了口气道:“现在的中原乱成了一锅粥,王世恽守在偃师,王仁则包围齐王殿下的北邙大营,王世充亲自坐阵,领郑军主力部队包围磁涧,王世充的兵马是有限的,现在分割在三地,所以洛阳城防备一定会非常空虚。”
  “空虚?”李秀宁道:“你可曾想过,王仁则距离洛阳不过三十几里,骑兵一刻钟就可以返回洛阳,步兵也不过一个时辰,郑军随时可以回援洛阳,拿六百将士去洛阳,简直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陈应难道就完全不吝惜他的手下么?答案是肯定的。
  陈应笑了笑道:“三个月前,洛阳发生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中,郑军将士超过一千人伤亡,被焚烧房屋超过五千间!”
  李秀宁倒是听过此事,当时她就感觉此事非常蹊跷。却没有想到这事居然是陈应派人干的。李秀宁意外的道:“这是你派人做的?”
  陈应笑笑点点头道:“背嵬军去干的,只有一个队!”
  “五十四个人!”刘统笑道:“当时只有一个队,如果是背嵬军全部潜入洛阳,洛阳恐怕早已烧成白地!”
  李秀宁皱起眉头道:“烧成白地?大唐要一个烧成白地的洛阳城有何用?”
  对于王世充和郑军,陈应与李秀宁的态度不同。李秀宁是要尽可能削弱甚至消灭这个郑国,这三个多月的征战,双方已经结下了血海深仇。在李秀宁看来,只要王世充和他的郑国存在一日。李唐便没有办法拿下中原。在这场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势。所谓势,就是天下大势,顺之皆昌,逆之皆亡,李唐需要的是顺势灭掉王世充,收获洛阳人心。
  陈应考虑的则是军事方面,王世充为了先消灭李世民所部,几乎把郑国能抽的兵力都抽到磁涧了。然而,从偃师、洛阳、和磁涧,王世充摆了一个一字长蛇阵。攻其偃师,王世恽会背靠偃师城、巩县,特别是巩县,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历代因之。又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史有“东都锁钥”之称。陈应此时既缺乏重型攻城装备,也没有狼毒烟,更没有猛火油,想攻破偃师城,不惜代价,付出万余伤亡或许可以办到,然而巩县这个地方,陈应也没有办法。
  偏偏王世充的这个一字长蛇阵无论从东面往西打,或者是从西往东打,都就先破险关,方可有机会。然而,无论是从东往西打,或者从西往东打,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决有攻城器械。
  陈应不怕野战,无论陌刀军或钩镰枪骑兵,在野战情况下,都可以做到以一挡十,然而守城战,如果陈应没有必要物资,还真不好啃下来。
  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国,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叫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有一句著名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当然阿基米德想要撬动地球的支点是不存在的,可是陈应用来撬动王世充的这个一字长蛇阵的支点,却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对于王世充的一字长蛇阵来说,最关键的一点,不是偃师,不是巩县,也不是函谷关,更不是新安,而是位于最中央的洛阳城。
  对于攻击洛阳这座世界级别的巨城,王世充和李秀宁地态度是出奇一致的,以六百兵力强攻坚固深厚有当世第二坚城之称的洛阳城,是根本不可能攻克的。当年,西晋日暮西山,匈奴汉国刘聪率领十万汉胡联军攻打洛阳城,先后三战,其中两战皆在洛阳城下铩羽而归。历史上可以攻克洛阳城的战例,没有十万大军是没有成功的前例可循,如今陈应的兵马不足四万,加上民夫也不过五万余人马,更加不可能成功,何况这四万兵马中当中有一万多还是后勤辎重兵,郑氏佃户一万余人马,真正的战斗兵员还不到三万人。
  不过,陈应则认为,只要兵逼洛阳城下,那么王世充也好,王仁则也罢,他们皆必然要率郑军主力回师,如此以来,磁涧之围立解。
  这个计划确能奏效,陈应认为只要大军开到夏州城下,即使什么都不做王世充一旦得到消息也会立即撤军。
  至于在洛阳城内屠杀放火,肆意制造恐慌,陈应只能在心中暗自摇头。
  陈应不是个空谈仁义的书生,他也知道必要的杀戮能够起到震慑警示的作用。但是对于普通百姓的劫掠和杀戮,他却绝对不赞同。这么做对于大唐没有半分好处,普通百姓本来就对谁当皇帝没有意见,他们最在意的这个皇帝对他们好或不好,在目前的情况下,洛阳之战,能少杀人就少杀人,就少流血就少流血,一量杀戮过甚,河南府方面地仇视和敌对,未来想收服人心,恐怕就会难上加难。这才是真正的杀鸡取卵。中原对大唐若是产生了根本性的仇视,将来大唐恢复性建设会更难上加难。
  用威慑性杀戮不可取,可是想要在洛阳站稳脚跟,六百余人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然而陈应思来想去,就想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可以学习的对象。
  每一个民族,拥有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气质,华夏民族则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独特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华夏人非常温顺,只要有一口吃的,他们就愿意老老实实当顺民,得到且过,绝不挑事。
  另一方面,华夏民族又是一个非常有血性的民族。一旦皇帝让他们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扯旗造反,只要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
  陈应的计划,自然是借助百姓的力量,学习太祖发扬人民战争。
  陈应拍拍刘统的肩膀道:“我知道你的理想是纵横沙场,建功立业,背嵬军名为一军,实则满编才八百余人,你这个统军实在太委屈你了。”
  刘统连连说:“大将军,千万不要这样说!军队里历来是能者上弱者下,刘统的能力不如罗将军、张将军、魏将军他们,当个统军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但是人终归得往高处走,不是吗?”陈应道:“我虽然不是很会用人,但是也看得出你有勇有谋,可堪大用,我要做一件大事,想请你帮忙。成了,洛阳之战,首功是你的,封侯拜将,不在话下,若是失败,则可能身首异处。”
  刘统的眉毛一挑,稳定一下心神,决定干了。在这个拼爹拼出身的年代,想要出人头地并不容易,现在有一个绝好的机会,一旦成功了,他不仅能出人头地,立下天大的功劳,更会让后人铭记,不搏一把怎么行呢?他沉声问:“大将军,我该怎么做呢?”
  李秀宁也不是没有打过仗的雏鸟,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仗可以这么打。
  陈应召集了背嵬军麾下的三个校尉,六个旅帅仔细认真商谈着具体细节问题。
  三个时辰之后,背嵬军六百余名将士离开唐军大营,消息在茫茫的地平线上。
  巩县嵩山山区,原本没有路的密林被生生踩出了一条路,上千名矿工在这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山区用树木和干草搭起简易的窝棚,把孩子老人安置在那里,年轻力壮的在矿山挥汗如雨,扫动鹤嘴锄、铁锹玩命的挖,挑出成色好的矿石放入藤筐里。他们在开采的是嵩山山区的一种宝贝,高岭土。
  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因呈白色而又细腻,又称白云土。高岭土也就是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也是洛阳官窑的主要瓷土的原料来源之一。
  由于缺乏重型机械,也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条件恶劣,这种工作非常辛苦,也充满了危险,隔三差五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但他们还是充满干劲。
  勤劳的矿工将这些又臭又硬的矿石,磨成粉末,然后再用细筛筛出了精细料粉末状,由于隋唐时期,发现了高岭土,也因西域商路的开通,在隋朝时期开始,白瓷器开始流行,在西域甚至可以卖出与十倍黄金同重的天价。
  正是因为有利所图,对高岭土的需求量节节攀升,嵩山山区开采高岭土矿的人便多了起来。走进山区开采磷矿的人,大多是破产的当地农民,或者从关中、河东、河南、河北等地逃难过来的流民。
  原本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与明朝末年天下大乱不一样。这是一场世族门阀与皇族利益分配不均匀,暴发的上层统治阶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