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丈夫(上山)-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场登基典礼下来,所有人都已是疲倦不堪,柳乘风命人设宴款待,而自己则是闪身回到了书房。

  高强又是进来禀告,道:“殿下,一切都已经安置妥当了。”

  喜庆过后,让柳乘风有些疲倦,他靠在椅上,点头道:“好生照料着,至于如何处置,孤王再想一想,是了,那些佛朗机人如何了?”

  高强道:“所有的使节已经全部拿获,不过楚国境内的一些佛朗机商贾此时惊疑不定……”

  柳乘风道:“让他们惊疑去吧,接下来孤王还要给他们一个更大的惊喜呢。”

  柳乘风打起了精神,道:“使节们已经递交了国书,咱们楚国的国书也已经递了去,接下来,孤王只怕够忙活的了,也不知那些人会闹出什么事来,迎宾馆那边再加派些人手去,随时观测他们的举动。”

  柳乘风的猜测其实并没有错,今日互换了国书回来,迎宾馆已经闹成了一锅粥,各藩国进献的国书倒没什么,都是些虚礼套话,可是楚国回的国书却又不同,里头的言辞未免有些傲慢。

  其实这倒也没什么,楚国代表大明朝镇守南洋,言辞不客气些只能算是无礼,可是不少人都忍不住有些心中忐忑,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典礼只是个过场,大家眼巴巴的过来,其实是要与楚国商讨未来各国合作的事宜。

  甚至有些藩国见大明的影响渐渐被楚国顶替,更是希望这一次能从中捞取到好处。

  比如各租地管辖权的问题,虽说土地是租给了汉人,可是这些原本一文不值的土地在经过经营之后已经颇为富庶,尤其是一些港口,现在有大量的船只出入,而汉人在这里征收船只的停泊、入关税费,早就大赚了一笔,许多藩国私下里认为管理权可以交给汉人,可是这征税权却非要自己分一杯羹不可。

  除了租地的问题,还有就是各国海贸的问题,现在谁都知道海贸能挣银子,因此一些藩国也曾组织过船队,只不过饱受聚宝商行打压,结果只有贴银子的份,现在既然聚宝商行已经剥除掉了武装,而这武装变成了楚国的水师,各国的心思不免是希望楚国水师不得干涉大家下海经商。

  当然,许多藩国真正在意的是贷款的问题,这些年南洋战乱四起,再加上火器高昂,聚宝钱庄对各国的贷款申请审批都极为宽厚,只要对方想要银子,钱庄都会如此贷出,这南洋诸国或多或少的都欠了聚宝钱庄大量的银钱,现在这些贷款已经转到了楚国的名下,而且聚宝钱庄也开始收紧放贷,这让那些对贷款早已习以为常的藩国们一下子变得有些不适应起来,大家便是想和楚王谈一谈这贷款的问题。

  原本大家以为,楚王刚刚登基,此时应当是最好说话的时候,只要给足了楚王的面子,各国林林总总的打算或许都能得到满足,可是这一份很不客气的国书,却让各国藩王和使节的心头上不免添了几分阴霾……




第八百九十四章:危机

  迎宾馆那边在次日又接到了消息,聚宝钱庄已经放出了风声,暂时不再向各藩国许诺任何借贷,这也意味着,从前各藩国寅吃卯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钱庄某些时代和后世的鸦片一样,照样是能让人上瘾的,藩国大多穷困,而君王们更是奢求无度,一开始的时候还能克制,可是自从有了钱庄,连最后一点克制都化为乌有了,毕竟当权者们没了顾忌,有一个取之不竭的钱袋子,自然不愿意再亏空了自己,再加上各国王室和贵族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相互攀比的心思也愈演愈烈,更不必说早已按捺已久的种族仇恨在推波助澜之下演化成了战争,而在南洋,战争已经成为奢侈的代名词,现在一场战争几乎是十年前同等规模战争所产生开销的三至五倍。

  整个南洋各国都难以幸免,许多藩王都是重债缠身,再加上商行运载着大明朝的货物在四处倾销,使得各国内部的矛盾也尖锐起来,起义此起彼伏,为了弹压民变,又不得不大肆举债。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么做是饮鸩止渴,不是长久之计,可是眼前都顾不住,谁还愿意顾以后。

  聚宝钱庄几乎对各国的要求有求必应,一开始只是五万、十万的借贷,到后来大家的胃口越来越大,譬如数月之前一笔较大的借贷,安南国一次便告贷了四十七万两白银,这触目惊心的数字。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安南国一年的税赋,而安南国与真腊国鏖战已久,他们之所以敢拆借这么大笔银子,只不过怀着一种侥幸,希望这笔银子能如虎添翼,彻底将真腊国消灭,到了那时。开疆扩土之后的安南才能劫掠真腊的财富,还清债款。

  安南国是这样的打算,与之敌对的真腊打的也是同样的算盘。这两头南洋的虎狼都已经到了疲惫不堪的地步,自己摇摇欲坠,对手们也已经孱弱到了极点。谁都希望自己在这场事关生死存亡的种族之战中存活下去。

  无休止的将银钱拿去购买各种奢侈品和火器,再无休止的欠贷,而这些借来的银子,再通过瓷器、丝绸、火器、铁器等各种贸易再流回廉州,每年有数百上千万两银子都是这般从钱庄里出来,流入南洋,再以各种交易的方式,最后又回到廉州商贾们的手里,商贾们需要银票与人交易,所以如山的白银又回到聚宝钱庄的银库。

  可是现在钱庄突然收紧了借贷。这些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王公们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大多数藩国都是以贷养贷,否则每年这巨大的利息都不知道如何去还,就如这安南国。如今已经欠下了一百七十万两银子的贷款,每年需还三十余万两银子的利息,而安南国每年的税赋也不过是这个数字,往年的时候,大不了再借贷数十万两银子填补这个亏空也就是了,可是现在失了这个财源。那么各藩国既要还贷又要维持战争所需,更需要满足王公贵族的奢华,那么就必须疯狂增加税赋,而一旦税赋暴增,就会立即引发民变,在这种情况之下,对各藩国来说几乎都是致命打击。

  钱庄的消息传出来没多久,迎宾馆这边就已经乱了,尤其是几个南洋大国此时已经按耐不住,那安南王是亲自前来廉州的,这一次来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与楚王商讨贷款事宜,现在对安南来说,战争的进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所谓的战争无非是砸钱而已,谁的钱多,谁的财力充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所以他收到了消息,便立即从升龙府动身,为的就是期望得到楚国的财力支持。

  可谁曾想,财力支持没有看到,反倒钱庄先来了个釜底抽薪,这件事实在太大,事关着他黎朝在安南的通知,安南国现在已是强弩之末,连年的征战使得百姓已经不堪重负,而大量的借款虽然饮鸩止渴可必须还能延续小朝廷的寿数,一旦借贷没了,那么他这龙椅只怕就坐的不太稳当了。

  黎晖已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事情公布之后立即与几个随来的大臣商议,几个大臣的意见显然都很一致,失去了钱庄的支持,安南国极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每年的税赋根本支撑不了继续战争的需求,就算与真腊国化干戈为玉帛,可是这么多年的征战,死了这么多壮丁,田地荒芜了这么多,府库又是空空如也,那花费巨资买来的火器还要入库,最后的结果已经不是民生凋零、这么简单了。

  黎晖当然也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而钱庄那边的掌柜,如今也已经请到了这里,黎晖堂堂一个藩王,居然极尽殷情,向这位掌柜打探内情。

  聚宝钱庄总部设在京师,天下总共有七十多处分部,坐落于天下各地,不过分部虽多,真正盈利的三个钱庄却只分布于廉州、江宁和京师,京师和江宁自不必说,其实廉州也是极为重要,这里商贾聚集,又有大量藩国的需求,天下竟有三成以上的放贷交易都在这里完成。

  因此廉州的钱庄掌柜多是京师那边调派来的精干人物,只要不出意外,将来迟早要入京师接替钱庄总掌柜职务的。

  廉州钱庄的掌柜叫张晨,张晨今日意气风发,事实上他也是刚刚从王宫里出来,在议政府与楚王和几个议政大臣商量了半个时辰,现在刚刚出宫便被人请来,他一个钱庄掌柜,也想不到能有今日这般的风光。

  黎晖客气的请张晨喝了茶,勉强挤出了笑,不过这笑容未免有些虚伪,不过双方洽商起来语言并没有多少障碍,无论是朝鲜国还是安南国,汉语都是王公的必修课,便是在朝鲜,虽然已经发明出了朝鲜的文字和语言,可是王公贵族仍然用的是朝鲜口音的汉话和汉字交流,黎晖乃是王族,自然一口流利的汉话,他如今已过了四旬,不过身体不是很好,一路舟车劳顿,再经这消息一吓,更显得苍老,一再殷情之后,黎晖才道:“聚宝钱庄与安南国一向合作愉快,这些年钱庄在安南国的诸多生意本王也提供了许多便利,现在钱庄突然停止向安南贷款,未免有些不近人情。”黎晖说到这里,尽量露出一副和蔼之色,继续道:“若是钱庄有什么为难之处,又或者觉得利钱偏低,都可以商量的。”

  张晨板起脸来,公事公办的口吻道:“这些年钱庄在安南国确实有不少的生意,殿下对聚宝钱庄也多有照拂,钱庄上下自是感激不尽。可是……”张晨随即一笑,道:“停止藩国告贷的事,却是京师总掌柜的主意,鄙人也是无可奈何。”

  他这一句话,就把黎晖的嘴巴堵住了,这事儿他根本做不了主,是京师总部的意思,黎晖这边陲的藩国,总不能找到京师去?

  而且人家既然已经下了条令,想要他们朝令夕改,又谈何容易?

  黎晖脸色不禁凝重,沉默良久道:“这么说来,是真的没有回旋余地了?钱庄一点也不体谅安南的难处吗?”黎晖脸色布满寒霜,语气也没有了先前的客套,先礼后兵,毕竟这钱庄在安南境内也有不少生意,经营了超过三十多处矿产和一些其他生意,如是钱庄一点情面都不留,黎晖甚至打算进行报复了。

  黎晖的话张晨当然听的明白,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道:“安南国的难处,鄙人当然知道,可是眼下鄙人实在没有办法,再者说,这也是楚王的意思。”

  张晨笑呵呵的把柳乘风搬了出来,却也有针锋相对的意思,你敢报复钱庄,就等于是得罪楚王,楚王背后就是大明朝廷,有本事你来动动看。

  黎晖听罢不禁皱眉,若是在数年之前,大明朝廷的威胁他并不太怕,安南国虽然国小,可大明想要对安南动手,至少也准备好三十万大军,只要自己不先对大明动手,他相信大明朝廷绝不会向安南寻衅的。

  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安南与真腊的鏖战,已经令国力衰弱到了极点,大明朝廷要想报复安南,甚至一兵一卒都不必发,只需给予真腊足够的支持,安南的宗庙就有倾覆的危险。

  所以张晨的警告却也不是闹着玩的,黎晖连忙呵呵一笑,立即将方才的威胁消散到无形,捋须道:“既然是楚王殿下的意思,想必是楚王殿下另有打算,既然如此,那么找个机会,本王去和楚王面谈吧。”

  其实张晨的言外之意里,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找钱庄是没用的,他必须听从钱庄总部的安排,而总掌柜一向对楚王马首是瞻,楚王殿下才是正主,找他来解决这件事准是没有错……




第八百九十五章:醉翁之意

  事情看上去越来越棘手,当得知这钱庄是得了楚王的授意之后,这些藩王使节们便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了,这位刚刚登基的楚王肯定还有更深的手段。

  莫非这楚国是想要挟什么?借机拿到好处?

  对此事最为忧心的是安南和真腊两国,无论是安南王黎晖和真腊国刘正都是忧心忡忡。

  真腊国的刘正的原名叫忽尔那,不过近年来真腊与大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便效仿其他各藩改了这么个汉名。

  但凡是藩国,若是用汉人的姓氏大多都会用刘、李二姓,毕竟大汉朝和大唐给各藩国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人人皆以汉唐的国姓为荣,如朝鲜王姓李,至于那各种乱七八糟的刘姓异族那就更是多不胜数了。

  黎晖和刘正最担心的就是借贷的问题,楚国与他们接壤,而他们来时就知晓楚国的疆土颇有局限,来了这楚地,对这问题更是加深了认识,现在的楚国有户超过五十万,人口两三百万之多,据说就是这样,还有不少黑户,如昆仑奴,还有一些暗暗潜藏在这里务工的各藩国国人,无论是大明朝还是藩国,一个上等县的人口都不过七八万,超过十万已经算是非常富庶的地方了,中等县有个三五万人就不错,而下县一两万人口都未必有,可是楚地只有县,一个县的人口竟是超过了二十万人,二十万人口是什么概念,想想都足够教人咋舌的。况且这里本就多山,适合人口居住的地方能有一半就算不错,再加上每年都有庞大的外来人口迁入,黎晖和刘正都明白,楚国现在最缺少地就是土地。

  这几日黎晖和刘正都会派下人在这附近转悠,且不说这城里已是人满为患,便是城郊之外。但凡只要有平整的土地都是工坊、货栈连绵,一眼看不到尽头,到处都是建筑物。道路将所有的建筑连接起来,更显得壮观无比。

  越是看到这些,黎晖和刘正就越是明白潜藏在楚地的危机。而要解决这个危机,自然必须通过扩大疆土来解决。

  在楚国的腹地是大明王朝,这个王朝乃是楚国的上邦,更是楚王的父母之邦,柳乘风受了天朝的恩惠才得以在这里立足,所以向大明索要土地这是绝无可能,那么楚人的目标,自然而然的就是安南和真腊两国了。

  现在楚国有水师十万,陆师是由原先的三卫护卫和新招募的一些武士组成,规模虽然不大。只有三万余人,若是扩编,至多也不过五万,比起安南和真腊动辄数十万相互征伐的实力起来,纸面上的数字虽然不多。可是让人真正担心受怕的是楚国的经济实力,楚国现在的财富,绝对比真腊加安南的总和的十倍还要多,真腊和安南现在打生打死这么多年,早已疲惫不堪,可以说贫弱到了极点。壮丁的损失也已经到了极限,若是这个时候,楚国采取拉拢一方打压另一方的策略,足以葬送掉对方的宗庙社稷。

  更不必说,在楚国背后还有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

  黎晖已经连续几夜没有睡好了,他突然意识到,楚人突然祭出钱庄这大杀器,分明是想逼迫安南割地,至于割让多少,他更是放心不下,若只是几个县,尚且还在安南的承受范围之内,可要是几个府呢?

  楚人的胃口,当然只会越来越大,他们的国土多为山地,因此对平原的需求也是极大,恰恰安南国最富庶的一块平原就在安南腹地,若是楚人把主意打到了这上头,安南就完了。

  可是要制止楚人又谈何容易,除非……

  几日之后的一个清早,黎晖在迎宾馆召集了几个随员,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前去与真腊人接触。

  安南和真腊乃是世仇,所以两国一向老死不相往来,便是两国的藩王虽然都抵达了廉州,双方也都刻意的保持距离,同住在迎宾馆里,双方都尽量的避免任何触碰的机会,显然安南王黎晖突然派人去和真腊接触,是下定了极大的决心的。

  下达了这个命令之后,安南王总算是松了口气,他现在依旧在等消息,等着事态发生变化……议政府仿的也是内阁的建筑标准,坐落于王宫的前殿靠东的位置,距离南门不过数尺之遥,这里的建筑仍是不太起眼,和金碧辉煌的宫室比起来显得有些突兀,不过里头的陈设却也照顾到了这些中枢大臣,虽不奢华,却也别致。

  此时柳乘风在议政府的正堂里就坐,领议政李东栋则是在下首与柳乘风说着话,除了李东栋,还有两个议政大臣也在旁陪坐。

  其中一人名叫赵康,此人曾是个举人,随即外放为官,先是做了个县尉,此后二十年宦海沉浮,终于在四川做过一任知府,后来却不知是什么运气,竟是有幸进了兵部当差,只不过他的出身只是个举人,固然有天大的运气,此后也再难进一步,虽然到了后来,借调去了吏部,可是仍没有上升的机会,四年前因为母丧,所以回乡丁忧,这一去三年,等再回来时,便又调去了户部里公干,在户部里做的并不好,虽然长久的宦海生涯和历练使得他的理政能力远远高于同僚,可是终究还是前途无望。最后在李东栋的诱惑之下,一怒之下请辞来了这楚地,直接进了议政府里公干。

  赵康是个精明强干的人,没有实打实的根本,一个举人也不可能进京师的中枢衙门,比起那些清贵的翰林们显然技高一筹,这议政大臣的差事做起来很有条理,如今颇受柳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