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之雄霸天下(星辰)-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叫裴行杰的马脸汉子叹息道:“崔竹修,你也真是信朝廷的话。当官的哪个不说自己会为国为民,可实则贪污受贿者不计其数。宇文明宣布可以向他和朝廷提意见,谁知道是故作姿态,沽名钓誉?还是真的肯礼贤下士?而且你对他又岂直是政策上的不满而已?只说周王妃红袖手下有一帮子杀手,是专门刺杀敌对的重要人物的。你哪天死得不明不白的,可别怪俺裴行杰没提醒你!”

裴行杰的话显然让崔竹修收敛了几分,他虽然依旧不满,但却不敢再多说了。片刻之后,有两名家丁模样的人找到他们,称家主通知他们回去商议事情。两人便拱手告辞,然后各自回家了。

崔竹修回到家中,刚刚一进大门,便听见院内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他好奇之下,偏头望去,才发现是他爹,崔家的家主崔廷正在和与几名年轻的旁系子弟争吵着。

为首的一名白衣少年便涨红了脸,愤愤不平地说道:“家主,您为什么非要拦着我们去参加科举?我的同窗好友刘渝,学问还不如我好,可这回他参加科举考试都成了涿郡第一,三天后便可去殿试面见周王了。就算他中不了三甲,也极有望入朝为官……我崔竹健如果也去参加,料来也不会比他差……”

那崔廷这时却气得吹胡子瞪眼道:“不准参加科举考试,这是族中长老会议作出的决定,也是为了我们崔家的子弟着想。你不要只为自己做打算,要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

他不说还好,崔竹健听了崔廷的话,更是火冒三丈道:“家主,我就是听了你的话,没去参加科举,才至今一事无成。而裴家的子弟裴行远便没有遵从他们裴家的家主命令,去参加了科举考试,三日后也将参加殿试了。听我在北平府衙门的朋友说,由于大周现在急缺地方官员,房大人有意让参加殿试的考生都担任官员。殿试的名次便关系着他们的职位高低……我这老老实实听您话的人,就弄得如今只能在家闲着,而不听他们家主话的人,却马上要成朝廷官员了。我这心里的味……”

“好了好了!竹健你就不要再多说了。老夫一定马上召集几位长老商量一下,给你们这些老老实实遵从家规的子弟一些补偿。放心吧!我想不管是裴家、卢家还是我们崔家,都不会让老实人吃亏的……”崔廷连忙安慰道。

崔竹建一行人见族长已经发话要给他们补偿,这才算消了不少气,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待崔竹建等人出了门,崔竹修方一脸焦急地上前说道:“爹,您怎么能容忍崔竹建他们这样敲诈你呢?这些旁系子弟在族中向来不受待见,之前不去参加科举考试也是他们同意的。现在怎么能因为他们一闹就给他们补偿呢?长此以往下去,您的家主威严何在?嫡系子弟和旁系子弟的差别又何在?”

崔廷听闻之后,却是长叹了一口气道:“竹修,不光爹,其他几个家族的族长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不是爹软弱,而是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怕他们就会自己去参加科举考试,到头来,如果他们作了官,就更不会把家族的决定放在眼里。我们崔家就会四分五裂了!”

崔竹修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反驳,片刻之后,他方恨恨地说道:“总有一天,我会让崔竹健这家伙好看的……对了,爹,你急着找我回来有什么要事吗?”

崔廷点了点头,然后问道:“我听崔三说你和裴家的二少爷裴行杰去看周军凯旋归来的入城式了。你去看过之后,感觉如何?”

崔竹修听爹问自己这件事,方从鼻中冷哼了一声道:“那些升斗小民,被宇文明的一点小恩小惠就全部收买了,把他称赞成古往今来少有的明君,堪称尧舜禹汤了。裴行杰那小子胆子小,连说宇文明几句不好都不敢……”

崔廷听到这里,亦是长叹了一口气道:“看来还是老夫及几位家主失算了啊!原本我们以为宇文明没有家族作后盾,又是关陇门阀出身,在河北周围一带是无法立足的。结果谁料到他竟然连战连捷,灭了窦建德、占领了山东;然后又打败了李渊,占了大半个河东;如今连义军之首李密也给他灭了,尽收淮河以北的土地。现在宇文明实力已经急速膨胀,只怕已是天下诸侯中势力最强的一股了。”

崔竹修听罢却是不屑道:“爹,您也太看得起那个私生子了。要知道天下最大的三股势力,便是关陇门阀、江南士族和我们山东士族。要想当皇帝,不得我我们三股势力中的一股支持,只怕是难有作为。前隋的开国皇帝杨坚没有关陇门阀支持,他能那么顺利篡位?东魏的高洋如果不是咱们山东士族支持,只怕也建立不了北齐。南朝的几个朝代就更不用说了,宋齐梁陈四朝背后无一不是几大江南世家在后面运作……”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宇文明如今兵力虽然十分雄厚,但却没有三大门阀中任何一家支持。他原来的宇文氏早已随着宇文化及的败亡而衰败了。其他关陇门阀又都支持李渊。宇文明如果聪明一点,就应该主动放下姿态,求爹和另外几位世家的族长出山。可他倒好,对咱们不闻不问。对于这样的狂妄之徒,孩儿绝不相信他能坐得了天下,顶多算是昊花一现罢了!”

崔廷听他如此一说,方神色稍缓,但却依旧面色凝重道:“话虽如此,但我们却不可大意。坐等宇文明覆灭?这种赌运气的事我们是不用去指望了。眼下除非我们自降身份,主动上门向宇文明示好。否则我们几大家族的子弟是难以进入朝廷为官了。”

第444章山东士族的算计

说到这里,崔廷叹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可惜,我们已经错过了和宇文明交好的最好时机,宇文明对我们崔家已经有了警惕。要想进入大周的决策层,只怕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且,宇文明也未必就能在争霸天下的战争中胜出。所以,我与家中几位长老商议之后,决定另寻明主!”

“啊!爹要另找其他诸侯投靠?”崔竹修听闻之后,亦是一惊。

“不是其他诸侯,而是裴家!”崔廷一脸神秘地说道。

“裴家?可裴家不是根本还没有起兵吗?而且裴家的家主裴矩现在还在洛阳,被王世充软禁着呢。”崔竹修大为惊奇。

崔家和裴家同为山东士族的重要门阀,而且两家之间还有姻亲关系,在隋朝时也是共同进退。不过裴家的家主裴矩和裴蕴,以及裴仁基、裴行俨等人都在洛阳,当年没有跟着杨广去东都,后来王世充发动兵变,掌握了东都洛阳后,他们便一直被王世充派人看守着,连出门上街都有兵丁跟随。如此一来,在隋朝最后的那几年,一家出了两相国,号称朝廷第一世家的裴家,在这群雄并起,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却是一直默默无闻。

“王世充如今已经黔驴技穷,他周边的四大势力李渊、宇文明、萧铣、杜伏威,个个形势都比他好。而且由于王世充重用他的王氏族人,而对真正有才华的前隋将领及臣子排挤打击,已经失去了军心人心。”崔廷微微一笑道:“竹修,我知道你比较关心中原战局,你可知王世充为何能够抓住机会趁李密与宇文明大战之际,收服虎牢关及过去被李密占领的地盘。甚至还攻克了李密原来的不少领地?”

崔竹修这时面露讶色道:“我一直以为是王世充开窍了,又或是张重仁及陈智略两人见李密已经不行了,所以才投降王世充的。爹,难道这里面另有隐情?”

“当然了!就凭王世充那点本事,只怕连虎牢关都夺不回!”崔廷冷笑了一声道:“洛阳方面,对外虽然说是杨公卿、张公瑾等人攻下的虎牢关。但实际上却是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在指挥战斗。”

“啊!裴仁基和裴行俨?难道裴家的人摆脱了监视和软禁?”崔竹修一听,顿时大惊失色。

“是的!”崔廷面有得色道:“张公瑾和杨公卿在虎牢关失守之后,回到洛阳,愤怒异常。便发动了兵变,将王世充及其一干党羽关押了起来。然后将自己的老上司裴仁基放了出来。裴仁基在重掌洛阳兵权之后,自然便奉裴家的家主裴矩为命令。而裴矩也是老谋深算之人,知道如果马上宣布废了王世充的这个郑帝,自己站到前台来,便会成为众矢之的。毕竟宇文氏和李氏都是关陇门阀的重要家族,跟山东士族关系很糟。不管是李渊还是宇文明,如果得知裴矩重新掌握了洛阳,都有可能来攻。”

崔竹修一边听着,一边也是连连点头。他随即便问道:“爹,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配合裴大人行动呢?”

崔廷呵呵一笑道:“裴大人早有计划,洛阳虽然贵为前隋首都,天下第一大城和第一坚城,易守难攻。但却四面受敌,非是起家之地。而如今最适合我们山东士族的起家之地,当然就是河北、山东一带了!”

崔竹修听到这里,却是有些疑惑道:“爹,说到这里,孩儿就有些不解了:山东和河北的确是我山东士族势力最强的地方,不管是我崔家、卢家,还是裴家、高家,都颇有名望,门人子弟甚多。可这里目前却是宇文明的地盘,他在此驻有重兵。我们如何起事啊?”

“无妨!我们山东士族虽然没有派人入朝为官,但却有不少子弟及门生与当地官员交情甚好。且最近一两年,周军在各地招募了不少新兵,以充作各郡县的城卫军。这些人中,很多都是愿意跟随我们几大家族的。只要有人站出来振臂高呼,山东、河北等地便为一夜变天!”崔廷眼中露出渴求和喜悦的神色说道。他仿佛已经看起了崔家东山再起的情景。

崔竹修这时亦是听得大为动心,他兴奋地说道:“爹,那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呢?”

崔廷一脸激动地说道:“当年我们为了躲避王薄、徐圆朗和窦建德等泥腿子造反,才将家人迁到了相对安全的北平城内。以为宇文明会重用我们,可谁会想到他会如此看轻我等。现在既然已经打算起事,和其撕破脸了。那我等就需得将家眷全部迁回原籍,以防不测……明日你就去安排此事。然后等待洛阳那边传来的消息,只要裴矩大人和裴仁基将军打回来,相信山东、河北一带便能一呼百应,让这大周一夜变天!”

崔竹修大喜过望道:“请爹爹放心,孩儿这就去安排,还有一个半月便过年了。我们崔家便正好以回老家过年为由,撤回山东去。如此也不会引人注意!”

崔廷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此事进行需得万分小心,毕竟是要起事,被宇文明知道了便有满门抄斩的危险,你可得谨慎行事!”

崔竹修自然是满口答应,随即便告辞离去了。

与此同时,同在北平城内的另外几大世家:裴家、卢家、高家等山东士族的世家大族,也召开了类似的族中密会,安排家眷撤离北平回原籍。

而这时,宇文明却还根本没想到,一场危机将要来临,他回到王府之后,便听取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人,以及自己几位夫人的汇报。了解这半年来河北、河东、山东、辽东等地的情况。

从几位文臣的反馈意见看,各地的秩序正在逐渐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由于官府给予了流民种子和农具,并重新分配了无主田地,加之辽东有大片荒凉的肥沃黑土可供开垦,倒是做到了耕者有其田。

农民不用再向地主交地租后,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两个月前的秋收完成后,辽东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成,河北增加了两成。而山东和河东两地因为是才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的,所以在流民安定下来后,粮食产量增加得最多,增长了五成左右。

这让主管财政的长孙无垢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她可以不再向日本及南洋诸国采购粮食了。这笔钱可以节约出来,用于兴修水利、修复在战争中破损的城墙。

“周王,现在地方上最困难的就是人手缺乏,修复城墙、道路、堤坝等都需要民工。由于新占了淮北之地,眼下有二十多个县没有县令,七个郡没有郡守。都是由当地驻军将领暂代,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杜如晦忧心忡忡地说道。

“人手缺乏可以想办法招募一些。我们今趟灭了李密,俘虏了不少瓦岗军士兵,愿意归降我们的,可以编入新军之中。那些桀骜不驯的,便可以让他们去干这些苦力了!”宇文明想了一会儿后,又继续说道:“至于地方官员缺乏的事,可从科举考试里,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中录用一些。”

说到这里,他便转过头向魏征问道:“魏大人,科举考试如今情况如何了?本王就等着你能为我选拔出一批急需的人才呢。”

魏征忙回答道:“周王放心,属下可是严格按照您制定的方案举行考试的。经过县试和郡试之后,目前选拔了一百一十三人前来参加殿试。殿试的题目也早准备好了,就等您来主考了!”

宇文明听闻之后,方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行!那事不宜迟,你便通知各位考生,三日后便举行殿试吧!”

“好!”魏征应了一声,正要坐下之时,却突然想起一件事,忙又说道:“周王,此次科举考试,来报名的多是寒门弟子和破落贵族,以及一些私塾里的学子。山东士族中的裴家、崔家、卢家、高家皆未派弟子参加。就算有个别世家子弟参加了考试,也都是一些在家族中不受重视的旁系弟子,而且看样子还是冲破了很大阻力才来的。听说有的人还和族中的长老、家主等吵了不少架呢。”

“哦?竟然有这种事?”宇文明一听,也是大吃一惊。

山东士族和关陇门阀素来明争暗斗极多,从当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便开始了。而后来代表关陇门阀的北周更是灭了代表山东士族的北齐,两大门阀集团从此结下了很深的仇怨。直到隋朝建立之后,杨坚和杨广两代君主想用山东士族来制衡关陇门阀,山东士族才逐渐恢复了元气,有志与关陇门阀一争高下。

在宇文明看来,虽然自己和裴家的人以前有些仇怨。但目前关陇门阀支持的是李渊,山东士族也不可能放下面子去支持由江南士族支持的萧铣,那一直就靠抢掠和打家劫舍闻名的杜伏威,以及奄奄一息的王世充,山东士族就更不可能去支持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便是自己,在现在自己推出科举考试之后,山东士族应该服软了才对。怎么可能反而和自己一直对抗下去呢?

第445章殿试

红袖这时也轻声说道:“夫君,之前妾身怕这些世家大族对于重开科举考试不满,会暗中破坏,故派了一些手下打入各大世家家中充当奴仆,以刺探情报。虽然没有发现他们有破坏科举考试的行为,但却发现他们互相之间来往十分频繁,且经常把家中高层人物召集到密室里商量,依妾身的经验,只怕这些山东士族暗中有什么图谋。”

宇文明听闻之后,目光闪烁道:“原本我想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只要前来向本王表示效忠,我也可以网开一面,对以前的不快继往不究。毕竟我现在正需要门阀世家的支持。可既然这几个世家大族如此不识抬举,那也休怪我不客气了。红袖姐,你继续严密监视他们的行动,如果有什么异常情况,马上禀报我!”

红袖点了点头,然后又禀报了情报部打算将人员派到江南一带,建立南方的情报收集网络之事。

当这场会议开完之时,都已是深夜了,待众人都告辞之后,宇文明才和几位夫人一起,回到了卧室。这一夜,他过得荒唐无比,几位夫人都是久旱逢甘露,要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是丝毫力气都没有了,才昏昏入睡。

……

三天后,殿试便正式举行了,来自大周辖区河东、山东、河北、辽东四地各郡的前三名考生,皆汇聚到周王府内,开始进行他们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场考试。

殿试的过程和之前的县试和郡试不同,它不再考笔试,而是由考官与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测试考生的谈吐、交际、口才、智慧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用现在的话说,之前的县试和郡试是笔试,而殿试则更象是面试。

殿试的考官团队也是阵容齐整,主考官自然是宇文明,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斛斯政、徐世绩、魏征六人也分别坐在宇文明左右两侧,轮流发问。

考官们提问的那些问题都是经过了精心设计和筛选的。在宇文明的主导下,这些问题更类似于后世公务员考试的面试题,而非象隋朝那样,考些四书五经,诗词歌赋。

比如说,长孙无忌向河间郡考生问的问题便是:如果让你担任县令,辖区发生水灾,你该如何组织抢险救灾?

而那名考生正好便是家住黄河边的,时常遇上水灾。对于如何抢修堤坝,救助被洪水围困的百姓,灾后防疫、救济方面的事务倒是颇有心得,回答起来头头是道。

让在座的几位考官皆十分满意。虽然因为殿试还没有结束,录用名单也无法当场公布,但宇文明、长孙无忌等人相互之间已经交换了意见,打算将这名考生派往易发水灾的某县担任县令一职。

接着,杜如晦、房玄龄、魏征、徐世绩等人也轮流向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