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传奇-第4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锦宏和多铎的目的不一样,了解情况的侧重点当然不一样。
郑锦宏需要在丰镇设伏,一举歼灭多铎及其麾下的八旗军,战斗厮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若是八旗军撤离,会朝着什么方向,道路的情况如何,自己麾下的大军如何围追堵截,多铎的目的则是占领丰镇,以便八旗军撤离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顺利。
从军队上面的比较来说,在大漠之中作战,八旗军占据有一定的优势,或者说他们更加适应大漠的气候,能够自如的作战,朝廷大军则不是特别熟悉在大漠之中作战,毕竟大明南北几乎没有什么大漠的存在,就算是辽东和辽南等地,大漠也几乎没有什么。
所以说这一场战斗厮杀,究竟是谁胜谁负,还不能够完全肯定。
但有一点郑锦宏是占据巨大优势的,那就是他已经准确掌握了八旗军的动向,明确知道八旗军将从丰镇方向发动进攻,故而他麾下的大军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形成伏击圈,狠狠的打击前来挑衅的八旗军,多铎则是什么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的行动神不知鬼不觉,还以为能够顺利的杀入大同府城。
郑锦宏骑在马背上,看着眼前茫茫的大漠,神色很是严峻。
走出关口,离开长城的时候,郑锦宏就感觉到了两个天地,关内已经进入到过春节的喜庆分为之中,关外则是黄沙茫茫,几乎看不见什么人烟,若不是带队的向导,就算是斥候做出了详尽的侦查,大军也难以顺利的在大漠之中行走。
丰镇距离关口只有十里地的距离,郑锦宏当然不可能率领大军直扑丰镇,就在斥候禀报察哈尔右翼前旗封闭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多铎一定会派遣斥候前往丰镇侦查的,甚至有可能派遣斥候前往大同方向侦查。
大军若是直扑丰镇,行踪绝对暴露,所以大军不能够开进丰镇,必须小心的迂回前进,还不能够让多铎有丝毫的察觉。
郑锦宏也是在离开关口的时候,才得知八旗军的主帅是豫亲王多铎,八旗军的兵力在一万人左右,抽调的是正白旗和镶白旗最为精锐的骑兵。
得知这个消息,郑锦宏很是兴奋,此番的战斗若是能够全歼多铎率领的八旗军,那将是一场有着绝对重大影响的胜利,这样的一场胜利甚至有可能动摇大清国的根基。
郑锦宏在离开关口的时候,就下定了决心,此次作战一定要生擒或者是斩杀多铎。
进入大漠,严酷的气候让郑锦宏的神色异常的严峻,他的想法是宏大的、美好的,可是要实现剿灭八旗军的目标,现实则是严酷的。
大漠恶劣的气候,必定对大军的行动造成多方的影响,稍有不慎,这场战斗就会失去控制,甚至谁胜谁负都难以说清楚了。
郑锦宏已经放弃了使用火炮的计划,在大漠之中行军,想要运输火炮,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火炮的重量太大,马车根本无法运输,车轮会陷入到黄沙之中,这是大同知府提出来的建议,也是斥候侦查之后明确的情报。
这一次的作战,朝廷大军所能够依靠的就是毛瑟枪和刀剑了,不客气的说,这一场厮杀是朝廷大军与八旗军之间意志的较量,谁的战斗力更加强悍,谁就能够获取战斗的胜利。
一直到这个时候,郑锦宏都不知道多铎麾下的军士已经达到一万两千人,增加的那两千察哈尔部落的骑兵,更是擅长在大漠之中作战。
郑锦宏与苏蛮子等人商议的作战计划,是在距离丰镇两里地的地方设伏,等待八旗军的到来,设伏同样采取围三缺一的办法,也就是在丰镇前往关内的方向不会设伏,其余三个方向全部设伏,一旦战斗厮杀展开,则两万大军将八旗军全面包围。
大漠之中作战,没有什么可以遮挡的障碍,双反就是面对面的厮杀,谁更加的强悍,就能够获得战斗厮杀的胜利。
郑锦宏还是有一些优势的,那就是毛瑟枪。
经过几年的研究,淮安火器局对毛瑟枪实施了多方面的改进,在射程、速度、杀伤力方面,都予以了改进和加强,这种最新型的毛瑟枪,还没有在战斗之中使用,此番郑锦宏率领的大军,是第一次使用最为新型的毛瑟枪。
丰镇距离关口只有十里地,安排平常的速度,就算是在大漠之中,郑锦宏麾下的大军最多一个时辰左右就可以全部抵达丰镇,不过这一次的行军,郑锦宏异常的小心,他没有走商队运送货物所走的道路,而是迂回前进,所走的道路根本就无人走过,已经来到大漠之中,大军的行踪决不能够暴露,而什么时候设伏,还要等候丰镇的斥候带来的消息。
郑锦宏不需要等候很长的时间,一天之后,驻扎在丰镇的几名斥候全部都回来了,送来了情报,八旗军已经快要进入到丰镇了。
这几名斥候有着先天的敏锐,他们知道八旗军一旦进入到丰镇,那么丰镇将不存在活口,八旗军要保证行动的隐秘,那就是让所有看见军队的人都不能够开口说话。
第九百五十五章狭路相逢勇者胜(1)
一场突如其来的夹杂着大风的大雪,让郑锦宏所有的部署都几乎落空了。
郑锦宏麾下的两万大军,本来是等着多铎率领的八旗军进入到丰镇之后开始设伏,等到多铎率领的八旗军前往关内的时候,在半道上展开厮杀,可是大雪大风突然来袭,他麾下的将士,依靠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抵御严寒,若是还想着在半道守候和伏击八旗军,恐怕绝大部分的将士都要冻伤,甚至失去战斗能力。
郑锦宏必须要提前展开进攻了,而且进攻的目标就是丰镇。
这一场旷古未有的厮杀,注定要在丰都镇展开。
瑞元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这一日是农历的小年夜,是灶王爷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事宜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是要仔细打扫卫生的,而且按照规矩来说,在外面劳作的家人也要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所谓长工短工,腊月二十四满工。
厮杀就在这一天展开。
鹅毛般的大雪从天空飘落下来,夹杂着大风,天地之间被白色和黄色包围,距离稍微远一些就看不见了,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想要展开大规模的战斗厮杀,有些难以想象。
郑锦宏以及没有退路了,他要么率领两万将士回到关内,那么厮杀就将在关内甚至是大同府城展开,要么就是率领两万将士杀向丰镇,与八旗军在丰镇对决。
严寒的气候,让郑锦宏麾下的将士根本无法设伏。
郑锦宏选择了杀向丰镇。
两万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苏蛮子率领的五千骑兵为前军,也是先锋部队,首先杀向丰镇,郑锦宏率领的中军。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万人跟随其杀向丰镇,另外的五千人作为预备队,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之中,且这五千人还要预防八旗军逃离。
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之下,逃命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够逃离的地方就是关内,可惜大同府早就封锁了关口,也就是说,多铎率领的八旗军和蒙古骑兵,唯有拼死一战。
辰时,天空依旧是黑沉沉的,鹅毛大雪无声飘落。
苏蛮子率领的五千将士,杀向了丰镇。
多铎同样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苦恼,本来他麾下的八旗军抵达丰镇之后。根本不会停留,直接朝着关内前进,占林丰镇的过程很是简单,留在丰镇的绝大部分人,都被直接斩杀,只是留下了少数的几个熟悉周遭情况的活口,以备万一的需要。
丰镇距离关口只有十里地,如此短的距离。八旗军很快就能够抵达,不过就在多铎准备出发的时候。大风大雪突然来临,而且雪越来越大,风也是很大,就连多铎都感觉到吃惊了,他对草原是熟悉的,一般来说。天降大雪的时候,都是没有风的,而刮风的时候就不会下雪,谁知道这次奇怪了,天降大雪还刮大风。
熟悉草原气候的多铎清楚。如此严寒的气候之下行军,危险太大了,尽管丰镇距离关口只有十里地,可大风大雪的气候之下,军士很有可能迷路,要是走错了方向,那就要命了,所以还不如在丰镇歇息,等到风雪停下之后进攻。
如此严寒的气候之下,大军不可能暴露行踪。
多铎绝对想不到明军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这简直不是人能够想象的事情,如此恶劣的天气,只有疯子才会厮杀。
明军的马蹄声被大风掩盖了很多,但是多铎还是听出了异样,等到斥候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有大军冲过来的时候,多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多铎什么都不知道,斥候也没有侦查到什么,因为遭遇到了极端的气候,所以他的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这个时候不需要想的太多,所有军士在丰镇好好养精蓄锐,等到大雪停止之后就发动最为猛烈的进攻,冲入关内,而且多铎认为时间上面也很是合适,马上就是春节了,大明的官吏百姓乃至于军士,都是要过年的,防御也是最为松弛的时候。
斥候连续两次禀报,此刻马蹄声以及可以清晰的听见。
马蹄声很是密集,这不可能是周遭的土匪,再说如此气候之下,土匪也不会动作,唯一的解释就是明军。
多铎不知道自己的行踪什么时候暴露的,他甚至怀疑有人专门泄露了消息,导致明军早就做好了准备,否则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
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目前最为要紧的时候,是抵御明军的进攻。
多铎下达了作战的命令,他准备亲自上马厮杀的时候,身边的亲笔阻止了。
多铎是大军的主帅,在情况尚且不清楚的情况之下,是不能够轻易出战的,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明军设下的圈套,主帅贸然出击,要是出现危险,那对于大军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好在多铎很快明白了这一点,没有坚持领兵出战,他不知道对方有多少的明军,不知道明军的主帅是谁,也不知道对方采取的是什么战术,这个时候冲出去厮杀,的确莽撞了。
多铎更加清楚,如此恶劣的气候之下,麾下八旗军撤离是不可能马上撤离的,既然明军前来进攻了,那么关口方向以及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想着继续遵从皇太极的命令入关劫掠,那是找死的决定,想着率领大军朝着关口的方向撤离,同样是找死,而往回撤往察哈尔右翼前旗路途过于的遥远,军士根本不能够抵御严寒的气候。
目前来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拼死抵抗,守住丰镇,打败明军。
所以多铎的命令异常的严厉,第一批参与厮杀的两千八旗军骑兵,以及两千蒙古部落的骑兵,就算是战至最后一个人,也绝不准撤退,违令者杀无赦。
多铎下达这个严酷的命令,还是有着很大的自信的,出战的两千骑兵,是镶白旗的骑兵,是多铎最为信任的骑兵,他们作战顽强,好勇强悍,只知道进攻和冲锋厮杀,根本不知道撤退是什么意思。
至于说两千的蒙古部落的骑兵,熟悉地形,有过在如此严寒气候之下作战的经验,相信也是能够应对的。
多铎更大的信心来自于对明军的判断,他断定明军不会马上展开总攻,第一批冲杀的军士,很有可能是想着扰乱八旗军的军心,让八旗军处于混乱之中,接下来明军的主力才会展开真正的进攻。
所以说抵御住明军的冲锋和进攻,稳住大军的阵型是最为重要的。
不得不说,多铎的判断是准确的,他虽然年纪不大,也是身经百战,而且依靠战功成为大清国最为年轻的亲王,在关键时刻做出准确的判断,让麾下的大军不至于陷入到慌乱之中。
厮杀在瞬间展开。
苏蛮子也是有苦自知。
毛瑟枪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大了,气候过于的严寒,一些毛瑟枪的扳机被冻住了,根本无法开枪,少部分能够发射的毛瑟枪,在快速的冲锋之下,不可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诸多的将士主要依靠的还是专门制作的小型弓弩,这种弓弩一次性能够发射出去三支弩,杀伤力是很大的,但八旗军的弓箭同样是厉害的。
穿着白色战袍的八旗军,以及穿着翻毛皮衣的蒙古骑兵冲过来的时候,苏蛮子的感觉就不是很好,他没有想到多铎的麾下还有蒙古骑兵,这至少说明,多铎麾下不止一万八旗军,这个情报就连主帅郑锦宏都不知道。
没有谁开口大喊,双方都是死命的冲锋和厮杀,沉默的战斗展现出来的杀气更加的骇人。
苏蛮子冲锋在最前面,他手中的弓弩射杀了两个八旗军军士之后,战马已经靠近了八旗军,而八旗军射来的弓箭,也让他身边几个将士倒下了。
零星的枪声很快消失,诸多的将士发现了,这个时候毛瑟枪没有任何作用,弄得不好会让自身丧命。
刀剑撞击的声音出现了,战马的嘶鸣也出现了,唯一没有出现的就是将士的呐喊。
就连倒在地上的将士,也是紧紧闭着嘴,努力不发出任何的声音,除非是那些被战马践踏的军士,忍不住的情况之下,才发出短促的惨叫声,这样的惨叫声,也预示着一个生命的终结。
这是一场沉默的厮杀,双方都绝不会后退一步,他们都知道自身的责任。
天空之中依旧飘落着鹅毛大雪,呼呼刮的北风卷起了漫天的黄沙,让这场绝命的厮杀显得更加的残酷。
苏蛮子的身上依旧挂彩了,一名被他斩杀的八旗军,手中的弓箭射中了他的左臂,苏蛮子毫不犹豫的折断了插在左臂的箭羽,而顺着胳膊流到外面的鲜血很快凝固。
大明军队、八旗军和蒙古骑兵已经混战厮杀在一起,双方都在拼命,暂时看不出谁占据了厮杀的优势,八旗军身穿白色的战袍,蒙古骑兵身穿的衣服大都是黑色的,也有少量是白色的,明军则清一色的身穿红色的战袍,所以双方是很好区别谁是对手、谁是敌人。
苏蛮子玩命的厮杀,但他不忘记自己指挥官的身份,他不断吩咐身边的亲兵和传令兵,或者将战斗情况禀报大帅,或者要求厮杀的团队相互之间驰援。
。。。
第九百五十六章狭路相逢勇者胜(2)
郑锦宏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仿佛是结了一层冰。
厮杀如此的惨烈,这是他没有想到的,麾下大军拥有的最大优势毛瑟枪,因为气候过于的严寒,难以发挥出来作用,这也是预料之外的,更加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多铎的麾下竟然不仅仅是八旗军,还有蒙古的骑兵。
按照郑锦宏的安排部署,苏蛮子率领的五千将士发起冲锋,必定令丰镇的八旗军惊慌失措,他郑锦宏率领的一万将士,趁着八旗军阵型大乱的时候,展开强有力的冲锋,如此就能够一举打垮八旗军,至于说由五千将士组成的预备队,更大的作用是阻止八旗军逃跑。
其实如此严寒的气候之下,八旗军根本不可能选择逃离。
战斗厮杀已经持续了好长的时间,驻扎在丰镇的八旗军依旧没有什么动静,朝廷大军与八旗军、蒙古骑兵的厮杀,距离丰镇不过一里地,如此近的距离,多铎为什么不命令麾下的八旗军或者是蒙古军驰援,难道多铎有那么自信,认为他派遣的军士就一定能够抵御大军的冲击和厮杀吗。
苏蛮子非常实在,禀报的情况也是实实在在,厮杀很是惨烈,也异常的胶着,他麾下的将士占据了微弱的优势,八旗军的骑兵非常的骁勇,就是出于劣势也绝不后退,倒是蒙古骑兵战斗力明显弱一些,难以抵御的情况之下,会四散逃开,如今将士的主要力量,几乎转向了拼死抵抗的八旗军。
至于说战斗会在什么时间结束,苏蛮子无法预计。
苏蛮子的禀报,让郑锦宏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的部署被多铎看穿了。也就是说,多铎命令八旗军拼死抵抗,就是为驻扎在丰镇的八旗军争取时间,迫使郑锦宏率领的大军强攻丰镇,至于说想着让八旗军慌乱的想法,那是不可能实现了。
此刻。郑锦宏想到了皇上的嘱托,看样子皇上早就预计到此等情况的出现。
郑锦宏迅速改变了部署,取消预备队,一万五千将士做好攻击丰镇的准备,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之下,八旗军根本不可能撤离,会拼死抵抗,这是一场残酷的厮杀,八旗军异常的骁勇。稍有不慎自己就可能遭遇到失败。
郑锦宏忍住了内心的冲动,此刻他若是命令预备队驰援苏蛮子,相信厮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结束,可他不能够这样做,丰镇到底有多少的八旗军,有多少的蒙古骑兵,还是未知数,他麾下的大军。必须要保持人数上面的优势,这样才能够压着多铎打。否则双方陷入到混战厮杀之中,势均力敌,战斗结局就无法预料。
郑锦宏焦急等待苏蛮子战斗厮杀的结果,内心无比煎熬,这个时候,他感觉到时间过得特别慢。
多铎的日子一样不好过。传令兵不断的禀报,前方厮杀的八旗军以及难以抵抗,损失非常的惨重,蒙古骑兵大部分都退出了战斗,不知所踪了。若是还不驰援,那么这两千的八旗军骑兵,将面临全军覆没的结局。
归根结底,明军进攻的人数上面占据了优势,而且明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八旗军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之下应战的。
多铎也想派遣军士前去支援,可思来想去,他没有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