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传奇-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起身的范文程,甚至不敢抬头看皇太极。

皇太极似乎对这样的局面很是满意,继续开口说了。

“朕必须要考虑这皇位由谁来继承的事宜了。”

这已经不是闲聊了,没有哪个皇帝会和下属闲聊继承人的事情,这可谓是天大的事情,可怜的范文程,这个时候根本不敢开口说话,只能硬着头皮听皇太极说。

“朕的几个儿子,除开豪格,其余的都很是孱弱,就算是登基称帝了,也不可能压制朕的那些兄弟,朕曾经想着让十四弟多尔衮继承皇位,不过此等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多尔衮与豪格之间势不两立,朕很是清楚,若是多尔衮继承了皇位,那豪格难以善终,朕在九泉之下也难以安心啊。。。”

皇太极这个时候说的是真正的肺腑之言,既然登基成为了大清国的皇帝,那就必须要考虑继承人,皇太极在位的时候,能够平定大清国所有的争端,包括满人权贵之间的矛盾,可一旦驾鹤仙去,那就不敢保证满人权贵之间会不会出现内讧了。

皇太极经历过这一切,他是真的担心。

这些话无法在济尔哈朗的面前说出来,更不可能在其他的满人权贵面前说出来,思来想去,只有在范文程的面前说了。

皇太极还是信任范文程的,他相信自己说的这些话语,范文程是绝对会埋在肚子里面的,会一直带到坟墓之中去。

范文程低着头,脸上已经没有了丝毫的颜色,皇太极说出来的这些话语,可以说是大清国最大的秘密,就在他这个汉人的面前说出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有问题的,牵涉到皇位继承的事情,范文程是绝对不敢开口乱说的,他没有资格评论。

皇太极这个时候已经不在乎范文程是不是开口了,他说出了心中郁积很久的话语,精神明显好了很多,至于说范文程是不是能够承受,那不需要他考虑。

“文程,朕说了这么多,你一直都闭口不言,朕不怪你,朕知道你心里是有怨气的,朕很多时候内心也有怨气,而且还没有地方能够说,朕今日找你来,说出了内心郁积很久的事情,感觉好了很多。”

“我大清国与大明朝廷议和之后,辽东和辽南的局势都是稳定的,朕很是遗憾,没有趁着这个时机出兵草原,草原如今也不是很太平,鄂尔多斯部落已经归顺了大明朝廷,就有恃无恐了,总有一天,朕要亲率大军,彻底剿灭他们。。。”

“朕准备再次派遣二哥前往辽东,与大明朝廷商议互市的事情,朕派人明明白白的说出来,若是大明的皇帝还是要封锁辽东,不愿意与我大清国互市,那就不要怪朕不遵守议和的事宜了。。。”

“文程,朕希望你能够振作起来,帮助朕考虑事情,我大清国必须要动一动了,这么长时间的太平日子,朕真的感觉到不适应,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朕的八旗军怕也是跨不上马背了。。。”

范文程的内心翻江倒海,八旗军的确是骁勇,可大明军队更加的骁勇,如此的情况之下,皇太极若是准备出兵,不管是从辽东还是辽南,都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而盲目的出兵,正好让大明朝廷知道了机会。

这些预测,范文程已经不敢开口说了。

第九百四十九章奇哉怪也

皇太极是不会轻易的斗狠的,随着所谓闲聊的继续,范文程终于明白了皇太极为什么会产生出兵关内的想法,那是因为大明的皇帝太过于自信了,以至于忽略了身边还有一个大清国的存在,忽略了大清国是有着强悍实力的。

崇祯年间的时候,大明朝廷对边关的防御是非常严密的,山海关、宣府、大同、榆林乃至于宁夏等地全部都是边关,都驻扎有重兵,大清国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很少从这些地方直接进入关内,倒不是畏惧明军,而是不愿意自身有着重大的伤亡。

不过现如今的大明皇上,根本没有刻意的在边关驻扎重兵,宣府、榆林等地已经没有驻军,大同和宁夏等地,有少的可怜的驻军,按照两年多以前范文程获取到的情报,大明皇上郑勋睿认为这些地方不是大明的边关,大明的地盘应该包括草原和现如今的大清国,而且大明军队实力强悍,根本不需要再边关驻扎太多的军队。

这是自信的表现,谁都可以看出来的,而且大明朝廷真的就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做的,没有刻意在宣府等地驻军。

依照原来的郑家军、现如今的大明军队之强悍,的确不需要再边关过于的防御,而且草原的不少部落,以及开始逐渐的归顺大明王朝了。

可这样的情况出现,皇太极内心是非常不满意的,人的心思就是这么奇怪,皇太极认为大清国和自身都遭遇到忽略了,这是难以忍受的耻辱,要知道大清国曾经也是威风凛凛的,现在也差不到哪里去,就算是与大明军队面对面的厮杀。也不一定落下风,只是大明军队的火器过去的厉害,导致八旗军难以抵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太极的目光盯住了榆林、大同和宣府等地,当然想要从榆林杀入到关内,需要从草原进入。这对于八旗军来说,绕道太远,而且草原上的局势也是不好控制的,但是从大同和宣府等地进入北直隶,不算是太远,八旗军历来都是擅长远距离的奔袭,若是能够从宣府等地杀入到关内,八旗军利用自身的优势,采用长途奔袭作战的方式。快速的移动,肯定是能够躲过大明军队的追杀的。

皇太极决定派遣礼亲王代善再次到辽东去和大明朝廷商议,专门提及互市的事情,这说明皇太极内心对大明军队还是存在忌惮的,否则大清国目前正逐渐出现粮食供给的困难,皇太极完全可以要求八旗军突袭关内,抢劫更多的粮食。

通过皇太极简单的讲述,范文程总算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在范文程看来。皇太极如此的准备是不错的,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不是随随便便做出的决定,更不是好勇斗狠,大清国若是不想到应对的办法,陷入到维持的状态之中,不要多少年的时间,强悍的大清国就将变成温柔的绵羊。任人宰割了。

经过快速缜密的思索之后,范文程终于抬起头,他看见了皇太极坚毅的眼神。

“皇上,奴才认为礼亲王殿下前去辽东,与大明朝廷商议互市的事宜。这是可行的,不过依照奴才的判断,大明朝廷未必会同意在辽东互市,奴才以为大明朝廷就是想着通过封锁辽东和辽南等地,削弱我大清国的实力,等到我大清国实力大损的时候,大明军队就会趁虚而入,对我大清国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奴才建议,礼亲王殿下在辽东和大明朝廷商谈的时候,八旗军也要做好出兵关内的准备。。。”

接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是范文程第一次在皇太极面前说出真实的想法,也算是真实的建议。

皇太极略微的吃惊,他想不到范文程会开口分析,更想不到范文程会赞同此事,从目前的形势来说,大清国肯定不能够被大明朝廷彻底的封锁,必须要找到出路,而找到出路的唯一办法,就是八旗军主动出击,杀出来一条血路,尽管说这样做很有可能遭遇到大明军队的反扑和报复,但总比窝在沈阳等地等死要好很多的。

再说八旗军异常骁勇,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打败的。

皇太极的脸上,终于再次露出了笑容。

“文程,朕很久没有听过你的建议了,今日听见这些话,朕很是欣慰,朕希望你能够理解遭受到的委屈,前些年八旗军屡次遭遇到失败,有些满人将怨气发泄到汉人的身上,朕也不能够强压,要让有些人的怨气发出来,朕知道这样做不好,可为了大清国的稳定,朕必须要这样做,你放心,朕很快就要着手整治这些事情了。。。”

离开大政殿的时候,范文程依旧是晕晕乎乎的,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开口提出来建议,且赞成皇太极的决定,其实到后来的时候,范文程也明白了,皇太极要他到大政殿去,的确是想着闲聊的,只是这些闲聊的话题,绝非一般的话题。

皇太极想到的这些事情,无法对满人权贵说,甚至面对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时候,都无法开口的,皇太极也是人,很多的心思或者是话语,不能够长时间憋在心里,对他这个汉人说出来这些话语,无疑是最合适的。

回到府邸之后,范文程一点都不高兴。

在皇太极身边数十年的时间了,范文程非常了解皇太极,知道皇太极说的哪些话是真的,哪些话就是敷衍的,譬如说今日说到的准备善待汉人的事情,就是典型的敷衍。

大清国面临困境,虽然尚未大规模的爆发出来,可睿智的皇太极提前发现了,提前想到了应对的办法,这对于大清国来说是好事情,可想要真正解决大清国存在的问题,可不是嘴上随便说说那么简单的,这需要皇太极想到真正的应对办法。

在范文程看来,皇太极应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代善前去与大明朝廷商谈,期盼大清国与大明朝廷能够在辽东或者辽南互市,同时也做好商谈破裂的准备,派遣八旗军从宣府或者是大同的方向入关劫掠,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耗费气力整治大清国目前不稳定的局面,告诫诸多的满人,务必从大清国的未来考虑,善待汉人和朝鲜人,同时尽可能的让这些汉人心甘情愿的为大清国做事情。

这恐怕是解决困境的最好办法。

皇太极只想到了第一个方面,忽略了第二个方面。

或许是皇太极的年纪大了,想法不一样了,为了能够稳住满人权贵,皇太极选择了牺牲汉人和朝鲜人的利益,毕竟大清国是满人权贵的大清国,皇太极所有的依靠,也是来自于满人权贵以及草原上的部落的,汉人和朝鲜人,一直都是被压制在最底层的,就是为大清国做牛做马的,没有什么实际地位的。

皇太极不想折腾,不想满人权贵出现什么不满。

说到底,皇太极相信的还是满人权贵,骨子里还是排斥汉人的。

范文程看出了其中的奥妙,故而感觉到异常的沮丧,若是皇太极一直都秉持如此的态度,那么身在大清国的汉人,就真的没有多少的活路了,身在大清国的汉人造反基本是不可能的,八旗军的骁勇,让这些汉人根本就不敢也没有机会反抗。

皇太极怕也是看透了这一点,认为汉人没有能力反抗,只能够乖乖的做事情。

极度的沮丧占据了范文程整个的脑海,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面,不准任何人打扰,哪怕是他深爱的夫人也不准打扰。

范文程仔细的思索在今日大政殿的每一幕,思索皇太极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反复的加以分析,他希望自身的判断是错误的,或许皇太极会真的出手,制止满人权贵的很多不妥当的做法,可是思来想去,范文程愈发坚定了自身的判断,那就是皇太极会在一段时间之内放弃汉人和朝鲜人,满足满人权贵的利益。

一直思索到最后,范文程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

皇太极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与他范文程单独的交谈,偏偏今日的交谈,说出来了那么多重要的话语和事情,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倾诉的,他范文程在皇太极身边数十年,从未见过皇太极如此的说话。

皇太极为什么说那么多重要的话语,不仅仅关乎到大清国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还关乎到大清国下一步的行动事宜,难道他范文程这个汉人就如此的值得信任吗。

范文程越想越害怕,他感觉大自身陷入到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漩涡之内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是他的能力可以扭转和抵御的,有朝一日,这个巨大的漩涡会将他范文程彻底的吞没,让他没有反抗的能力。

思索良久,范文程提笔开始写东西了,这倒不是他刻意所为,而是一种习惯,将所思所想都写下来,接着仔细分析,弄懂事情之中的奥妙。

写出来的这些东西,范文程全部都是在事后销毁了。

第九百五十章做好狗急跳墙的准备

代善再次来到辽东,商谈大清国与大明朝廷在辽东互市的事情。

驻守辽东的郑家军副总兵、都督府都督刘泽清,专门将此事禀报给皇上和朝廷。

朝廷不可能同意与大清国在辽东互市,辽南也不可能,现如今朝廷的政策,就是要彻底封锁大清国,让大清国逐渐衰落下去,故而内阁毫不犹豫的否定了代善提出来的建议。

经过了万国来朝的事情之后,大明王朝的威信已经广为传播,这让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有着强烈的自信,尽管说目前暂时没有对大清国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可谁都相信,大明朝廷不要多长的时间,就要彻底灭掉大清国了。

文武大臣对皇上的崇敬已经形成了习惯性的氛围,不管多么困难的事情,皇上都是能够想到解决办法的,朝廷也是能够顺利执行皇上旨意的。

郑勋睿的看法却没有那么简单。

大清国很多的事情,调查署都获取到了情报,情报的来源已经开始朝着大清国朝廷之中的汉人高层转移,那些受尽满人权贵欺凌的汉人,对大清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能够在这个时候为大明朝廷提供情报,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

郑勋睿已经知道,身在大清国的汉人,身处绝境之中,基本没有什么活路,满人权贵对汉人的排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只不过汉人在大清国历来都是处于最底层的,没有反抗的能力,更没有反抗的勇气,只能够默默忍受欺凌,希望能够在如此严重的灾难前面活下去。

大清国不可能出现李自成这类的人物,因为皇太极异常的骁勇。因为八旗军过于的厉害。

不过人世间的规矩,和大自然的生物链是一样的,处于最底层的汉人,其实是大清国支撑下去的柱石,由于汉人的勤劳耕作,让满人能够享受到很好的生活。一旦这些汉人被压榨的活不下去了,或者是没有能力继续做事情了,不知道那些满人的享受从何而来。

所以从诸多的情报之中,郑勋睿敏锐的发现,大清国已经在急速的衰落下去,只是皇太极可能都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

代善到辽东来商谈互市的事情,让郑勋睿猛的惊醒了,他发现自己再一次的低估了皇太极,其实皇太极已经发现了问题。而且也知道满人权贵欺凌汉人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可能是皇太极从其他方面考虑了,认为满人权贵欺凌汉人,尚未达到动摇大清国根基的后果,所以放任了这种事情的出现。

皇太极必定是要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仅仅依靠代善前来和谈,那是不可能的,皇太极可不是傻子。知道大明朝廷多半会反对的。

既然知道大明朝廷反对互市的事情,皇太极何必派遣代善前来。

唯一的解释。就是代善前来和谈,就是一个幌子,在和谈的背后,皇太极有着其他的目的,而且皇太极相信自身的目的一定是能够实现的。

郑勋睿开始分析情报署送来的所有关于大清国的情报。

足足一天的时间。

内阁已经做出拒绝互市的决定,就等着皇上的旨意了。让众人想不到的是,皇上居然没有马上下旨,而是独自在乾清宫思考。

同样在思考的还有内阁首辅徐望华。

徐望华早就养成了思索每一件事情来龙去脉的习惯,这都是跟着皇上学习的,代善前往辽东商议互市的事情。引发了徐望华的怀疑,明知不可行的事情,皇太极为什么要做,大明朝廷保定的办法就是彻底封锁大清国,这一点皇太极肯定是清楚的,也就是说代善此次前来商谈互市的事情,其实就是做无用功,大明朝廷是绝不会答应的。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里面一定有蹊跷。

徐望华感觉到奇怪,不过内阁商议此事的时候,他没有提出来,因为他也没有想清楚其中的原因,他不知道皇太极究竟会采用什么其他应对的办法,再说内阁商议的是否展开互市的事宜,暂时不需要分析其他方面的事宜。

午时之后,徐望华求见皇上。

进入到乾清宫,徐望华看见了正在沉思的皇上,更是看见了皇上脸上若有若无的笑容。

“徐爱卿有何事。”

“皇上,臣以为大清国的皇太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上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紧接着开口了。

“徐爱卿所料不错,只是这皇太极的注意力究竟在什么地方,你可有分析。”

“臣苦思苦想,没有想到皇太极有什么其他应对的办法,臣还是有些佩服皇太极的,大清国尚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皇太极能够提早发现其中的问题,也是不简单了。”

后面的话语,徐望华没有说,他的本意是想着提醒皇上,再说时间很是急促,万一皇太极突然出手做什么事情,让朝廷猝不及防,那就不划算了。

徐望华估计皇上也想到了这一点,可作为内阁首辅,他必须要尽到自身的职责,不管皇上是不是预计到其中的问题,他都是需要提醒的。

“徐爱卿是想着提醒朕,皇太极此番突然的作为,很不简单,朕思索了好一会,想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狗急跳墙,皇太极是朕认为的最为强悍的对手,大清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崛起,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功不可没,现如今大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