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传奇-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粟建成之所以心甘情愿这样做,是被党来旺抓住了把柄,粟建成因为**,看上了青楼里面的一个姑娘,两人如胶似漆,难舍难分,党来旺抓住了机会,提供给粟建成一些钱财,而且在一次交谈的过程之中,趁着粟建成酒醉,套出话来,得知粟建成贪墨了王府的一些钱财,这就迫使粟建成就范,听从党来旺的安排了。
一切的矛头都集中到党来旺的身上,不过这个党来旺倒是挺顽固的,刚开始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承认,就算是被搜出来的东西摆在面前,有了粟建成和管家的指认,嘴还是非常硬,后来郑家军军士在府邸里面搜到了党来旺非人的相关情况,包括其在南直隶常熟的住址等等,这才动摇党来旺的决心,徐望华亲口说出党来旺若是还什么都不想说,那么他在常熟的家人,将要遭受到牵连,家族甚至都要吃亏。
如此情况之下,党来旺屈服了,开始交代和承认相关的事情,承认是专门接受指派,到西安府城来,对付巡抚郑勋睿的,其实郑勋睿在延绥镇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安排了,只不过延绥镇地方不大,主要都是军户,想要在当地立足难度很大,西安府城情况就不一样了,很容易渗透,潜伏在这里做事情很是方便。
党来旺一旦开口,就没有什么顾忌了,相反在交代一些事情的时候,还提出了条件,什么保证家人的安全、保证自身不被杀掉等等的要求,深谙党来旺内心想法的徐望华,全部都答应下来了,当然徐望华答应这些条件,是有其他安排的。
党来旺交代的情况,源源不断的汇集到郑勋睿这里。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党来旺将一切都交代了。
巡抚衙门,厢房。
天已经黑了,诸多的官吏几乎都休息了,巡抚衙门的前院和中院很是安静,不过厢房的灯还亮着,守卫在外面的亲兵,一丝不苟,毫无倦意。
徐望华和郑锦宏两人匆匆进入了厢房。
看到在厢房等候的郑勋睿,徐望华看看郑锦宏之后,首先开口了。
“大人,党来旺已经答应做内线,属下的意思,明日一早就送党来旺回到府邸去,所有的行动都是保密的,其他相关的人不知道,党来旺做事情也算是非常谨慎的,府邸里面没有什么下人,所以属下知道,消息尚未暴露出去。”
郑勋睿微微皱眉。
“党来旺府邸里面被扣押的那些人怎么处理。”
“少爷,属下已经将他们全部处决了。”
郑锦宏脱口而出,郑勋睿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毕竟是十来人的性命,就这样处置了,可他能够说什么,想要做大事情,优柔寡断、菩萨心肠,那就什么都做不好。
徐望华跟着解释了。
“大人,这是属下的主意,这些人不能够留下来,好在他们都是党来旺临时聘用的人员,什么都不知道,党来旺说了,这些人都是当初从流民之中招募的。”
“知道了,这件事情就不说了,今后还是要注意,不管做什么事情,牵连的人不要太多了,若是牵连太多,宁愿放弃机会。”
“属下知道了,根据党来旺交代的情况,暗算大人的确是东林党的意思,据说这个计划,从大人乡试高中、以及在秦淮河与张溥和杨彝等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开始了,谋划此事的是苏州的商会,党来旺说是因为大人不愿意加入到东林书院之中,他们认为大人将来必定是大有作为的,可能会对他们形成伤害,所以就决定动手了。”
郑勋睿微微点头。
“大人出任左佥都御史、延绥巡抚,苏州商会就秘密开始筹划,不过没有很好的机会,后来大人惩戒了庆阳府知府臣尧言,让苏州商会察觉到了危险,大人到西安府城之后,他们开始启动了计划。”
这些情况,郑勋睿都是知道的,不过他内心是有疑问的,单单一个苏州商会,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能量,可惜背后的情况,党来旺也不知道。
徐望华之所以安排党来旺成为内线,目的就是摸清楚背后的人。
“徐先生,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弄清楚苏州商会背后的人,苏州商会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我早就说过,江南的商贾,早就通过一些手段,算是掌控了朝政。”
“属下专门询问了这方面的事宜,党来旺熟悉的也就是钱谦益,钱谦益和苏州商会的联系比较多,至于说其余人,大都是一些已经致仕的官员,或者是苏州的士大夫。”
“嗯,这一次让党来旺作为内线,必须弄清楚背后的事宜,我相信苏州商会做这等的事情,不是第一次,怕是也有官员被他们如此控制的,要是听从他们的安排,那就一切安好,要是不听从他们的安排,那就不要想着继续做官,恐怕会进入到大牢里面。”
“属下也是这样认为的,如今有些危难的,就是对粟建成的安排,粟建成虽然不知道所有的计划,可是他知道一些,若是放过他了,属下害怕事情泄露出去。”
粟建成和党来旺府邸里面的那些人不一样,毕竟是秦王府左长史,要是就这样杀掉了,那是难以交代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徐先生,事情既然做到了这一步,相信你能够想到办法,让粟建成一辈子都不敢开口。”
徐望华点点头,办法肯定是有的,只是粟建成需要遭受一些屈辱了。
“大人,属下询问过几次了,西安府知府史可法大人的确不知道这件事情,党来旺前去拜访史大人,是专程送来钱谦益的信函,至于说信函写的什么,党来旺也不知情。”
“想必史可法是不应该知道这等事情的,如此龌龊的勾当,若是史可法也知道了,甚至是参与其中了,我是不会客气的。”
说完党来旺的事情,郑勋睿对着郑锦宏开口了。
“锦宏,你是郑家军的总兵官,主要精力还是要集中到军队上面,我想年内郑家军军士要达到五万人,其中四万骑兵,一万步卒,此外就是火器的事宜,也需要重视了。”
说到这里,郑勋睿微微叹了一口气,郑家军拥有的弗朗机炮已经有上百门了,红夷大炮仅仅一门,这也是因为郑勋睿瞧不起红夷大炮,不想过多的采购,尽管说红夷大炮威力不一般,可发射的是实心弹,和几百年前的投石机没有太大的区别,真正有威力的火炮,还是发射开花弹的,所以红夷大炮必须要改进。
发展火炮是需要银子的,而且需要大量的银子,若是郑勋睿手里有足够的银两,早就将汤若望接到西安府城来了,但研发火炮的事情,已经不能够耽误了,就算是没有钱,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也要上。
徐望华跟着开口了。
“大人,属下和汤若望联系了好几次,汤若望愿意到西安府城来,不过他也想着在西安府城发展天主教,这让属下很是危难。”
“小范围的发展是可以的,但大规模的肯定不行,再说汤若望就算是到西安府城来了,主要的职责也是研发和改进火炮,要是分散太多的精力到发展天主教徒上面去,怎么可能研发出来真正厉害的火炮。”
徐望华和郑锦宏看着郑勋睿,脸上流露出来的是震惊的神情,他们认为红夷大炮威力已经很不错了,难道还有什么火炮,比红夷大炮还要强吗。
郑勋睿的眼神看向了其他的地方,他知道郑家军发展火器的时间已经成熟了,有些历史可以改变,但历史前进的脚步是不会停下来的,譬如说南京兵部右侍郎毕懋康,已经发明出来了燧发枪,这是能够在雪雨天气之中使用的枪支,抛弃了火绳枪依靠点火才能够发射的弊端,采用燧石撞击发射出去子弹,毕懋康的这个发明,让火器的研发前进了巨大的一步。
郑勋睿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当然,他知道燧发枪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说燧石撞击需要太大的气力,一般人扣不动扳机,就算是能够扣动扳机,也只能够坚持一两下,后面就没有力气了。
郑勋睿是穿越人生,对这里面的原理略微知道一些,他相信只要自己提醒了,那些火器专家一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想到解决的办法。
第二百五十章用事实说话
史可法来到巡抚衙门,他感觉到奇怪,他经常到巡抚衙门,譬如说讨论在陕西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事宜,就来商讨过好几次,郑勋睿做事果敢的作风,让他印象深刻,可这一次好像没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宜。
进入厢房,史可法就感觉到气氛不一般。
厢房里面只有郑勋睿一个人,而且面容很是严肃,以前史可法来到巡抚衙门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徐望华和其他巡抚衙门的官吏。
“下官拜见大人。”
“史大人不必多礼,请坐吧。”
史可法刚刚坐下,尚未端起茶杯,郑勋睿再次开口。
“史大人,可否还记得去世多年的恩师左光斗大人啊。”
史可法看了看郑勋睿,很是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会说到这样的话题。
“左大人是下官的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下官是绝不敢忘记的。”
“是啊,本官的恩师是徐光启大人,本官至今都不能够忘记恩师的教诲,恩师临终前,本官专门到京城去拜见,说了不少的事情,本官至今都记忆犹新。。。”
郑勋睿谈到徐光启的时候,感情是真挚的,他最为倚重的心腹之一,徐望华就曾经在徐光启身边数十年的时间,从徐望华的身上,他更是感受到了,徐光启绝非众人所理解的那么简单,可以说徐光启是一位现实主义者,看到了大明天下诸多的问题,无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同时,只能够采取其他的一些办法,譬如说引进科学技术等等,而且徐光启表面上看是东林党人,其实骨子里是厌恶党争的,不是真正的东林党人。
史可法有些云山雾罩了,郑勋睿和徐光启之间的渊源,他听说了一些,应该是不一般的,不过专门议论恩师的事情,好像没有什么必要,应该说还有其他的事情,所以在郑勋睿说话的时候,他很少插嘴。
果然郑勋睿的话题开始转移。
“本官当年不愿意加入东林书院,而且和张溥杨彝等人割袍断义,此事史大人也应该知晓吧,不知道史大人是什么看法。”
郑勋睿的问话刚刚出来,史可法的脸色微变,身体也微微颤抖了一下。
这是史可法最为难的事情,他是东林党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当年跟随恩师左光斗学习,就进入了东林书院,成为了东林党之中的一人,要说这东林党人的称呼,魏忠贤专权的时候,还么有公开的称呼,不过是魏忠贤用来打击朝廷大臣的一种手段,可后来这个称呼公开了,不少人以被称呼为东林党人自豪。
郑勋睿和东林党人之间的关系很僵持,这也是很多人知道的事实,不过这没有影响到史可法对郑勋睿的认识,毕竟史可法是河南开封人,和南直隶的那些读书人有着很大的不同,至少在对东林书院的认识方面,没有那么的狂热,而且为官之后,基本也就是在北方做事情,没有到过南方。
最为主要的一点,还是史可法这个东林党人,没有受到东林书院的重视,对于东林书院内部的很多事情,基本都是不知道的,他的恩师左光斗,在东林党人之中的影响非常大,也是创始人之一,可惜被魏忠贤陷害,去世太早了。
突然听到郑勋睿说出来这样的话语,史可法的感觉不是很好。
“大人突然问及此话题,下官确实有些为难,不知道应该如何说,下官敬仰大人之胸怀和能力,陕西如此贫瘠之地,在大人治理之下,能够稳定下来,下官以为,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下官决心向大人学习,至于说大人和张溥等人的冲突,以及不愿意加入东林书院之事,下官真的不好评价。”
史可法说的很直接,也很真诚。
郑勋睿微微点头,史可法这样的态度,也才有继续交谈下去的可能。
“本官若是说对东林党有着很不好的看法,不知道史大人是不是会愤怒。”
“这个,下官不知道。”
“本官没有为难史大人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身之信仰,譬如说东林书院,复社和应社等等,这本不是他人应该干涉的事情,可本官总是觉得,既然身为朝廷命官,首要的就是考虑大明天下的事宜,若是事事都从自身之利益出发,这样的信仰,怕不合适。”
“大人为何如此说啊,下官不明白其中道理。”
郑勋睿看了看史可法,慢慢开口了。
“史大人一直都是在北方,基本没有到过南方,故而对有些事情不知道,本官对东林党人的认识,也是通过事实才发生真正的变化的。”
史可法的神情变得肃穆,尽管他优柔寡断,但牵涉到原则性的事情,还是想弄清楚其中缘由的,身为东林党人,听听他人对东林党的评价,未尝不可。
“多的本官不想说,仅仅说一件事情,东林党提出的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的观点,这个观点,表面上看,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由不得人不服气,可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所谓的不与民争利,代表的究竟是谁的利益。”
“崇祯元年至今,东林党提出藏富于民的观点之后,农业赋税几次增加,农民的负担愈发的沉重,反观商贸赋税,几乎被全部废止,史大人若是有机会到南方去看看,你就可以知道,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富得流油,本官用不客气的话语比较,他们富得流油。”
“农民的情况如何,这一点本官不用说,史大人都看见了,可以说农民已经没有活路了,一边是富得流油的士大夫和商贾,一边是没有了活路的农民,本官就奇怪了,为什么这些商贾和士大夫不承担任何的赋税,却让无法活命的农民承担沉重的赋税。”
“北方连年遭遇大规模的灾荒,导致流寇肆掠,奇怪的是东林党人看不见,他们不仅仅是增加农业赋税,还要清缴之前欠下的赋税,逼迫农民造反,北方大量的百姓饿死,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一毛不拔,东林党人视而不见,可只要朝廷决定增加商贸赋税,他们就站出来反对了,搬出了不与民争利的观点,好像士大夫和商贾就代表了人民。”
“如此做的后果是什么,难道东林党人不知道吗,北方流寇肆掠,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可他们为什么无动于衷,为什么依旧坚持自身的认识,本官一直觉得奇怪,后来总算是明白了,因为这所谓的东林党人,其实绝大部分就是出自于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所以他们要为商贾和士大夫说话,其实就是为他们自身说话,至于说大明天下的安危,在他们眼里,就不算什么了,那是皇上需要考虑的事情,与他们没有关系。”
“本官就奇怪了,一方面占据朝廷高位,一方面对百姓的苦楚无动于衷,却始终不忘记维护自身之利益,这样的东林党人,难道是本官应该赞许的吗。”
“看到这些事实,本官对东林党人的评价,就很不客气了,好同恶弃,党同伐异,长于内争、短于治国治军,在朝中无所顾忌,一味的打压不附和他们的人,同南方的大商贾勾结,废除商贸赋税,增加百姓负担,这就是本官认为的东林党人的本质。”
史可法的脸有些红了,他想不到郑勋睿对东林党是如此的评价。
“大人所说,下官有认同之处,可也不能够说所有东林党人都是如此啊。”
史可法终于开始反驳了,不过这样的反驳很无力。
既然史可法是这样的态度,那么郑勋睿说的就更加的直接。
“史大人说的不错,并非所有东林党人都是如此,可惜的人,东林党人内部所形成的规矩,或者说是理论,就是如此,任何一个东林党人,包括史大人,是不能够违背这些规矩的,否则就会遭遇到无情的打他,本官已经尝试东林党人的多次算计了,要不是顾及到大明天下,本官早就对他们动手了,本官今日之所以和史大人谈到这些,还是觉得史大人没有收到那么大的影响,还是以民为重的,若不然也不会有今日之交谈。”
史可法脸色发白,看着郑勋睿,说不出话了。
“本官不想让史大人短时间之内做出什么选择,可有一点本官要提前告知,本官将来和东林党人肯定有激烈的斗争,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为了大明之天下,为了亿万的农民,也为了让那些贪婪的士大夫和商贾接受教训,本官不会屈服,本官不愿意看着东林党人将大明天下推向深渊。”
“本官该说的都说了,史大人慢慢去思索,本官不想将来和史大人为敌,本官希望史大人多看看陕西的百姓,多看看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看看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是如何的骄奢淫逸,再看看与南方士大夫商贾勾结的那些东林党人,让大明之天下陷入到混乱之中。”
郑勋睿的话语,犹如一盆凉水,让史可法内心冒出来寒气,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么多,更是想不到郑勋睿对东林党人的看法如此的恶劣。
第二百五十一章防患于未然
郑凯华已经是十九岁的年纪,可一直都没有成亲,郑富贵、马氏和孙氏都在京城,尽管生活过得不错,但还是操心郑凯华的大婚事宜,这也不是郑凯华不着急,而是家里的事情太多了,仅仅是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