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之大贼(黑椒)-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机,我们必须把握住。”
伸了一个懒腰之后杨小林用井水洗了一把脸:“松坡,马上把队伍全部撤回防线,同时要组织一场入城仪式,我们要宣传我们的胜利!跟老袁联系一下,让城里也配合我们一下,组织一些群众,把事情办的热热闹闹的。你看哪支部队首先入城合适?”
蔡锷想了一下,还没等他想出结果,外面通讯兵跑了过来:“报告司令,喜峰口来电,攻击喜峰口的俄国部队已经全线撤退,吴兆麟将军请示是不是可以撤军。”
杨小林听了之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一会才回过神来,那眼睛马上就亮了。旁边的蔡锷也是开口说道:“司令,就是他们吧,我们可以把入城的事情推迟半天,等他们回来。”
“好!”
第十九章共和第一师
战场胜利的消息早已经传回了北京城内,其实不用老袁做什么工作,老百姓都已经做好了迎接战场上英雄凯旋的准备。沿街的商家们都准备好鞭炮,一些有身份的人则穿着自己最合体的衣服,他们组成了一个慰问团,准备了一些礼物,准备送给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们。
真的,这一次的胜利来的太快,太突然。杨司令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老百姓更不会知道。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惊喜才更大。几十万老毛子来势汹汹,却连城边都没碰到就被打回去了,心里当真痛快!
他们都在猜想第一支进城的部队是哪一支部队,有的说是北洋军,因为上一次就是北洋军先入城的。有的说是义勇军,因为义勇军看起来显得威风,他们上一次入城的时候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连来城门口迎接部队凯旋的袁世凯和孙文等人也没有想到,第一次走入北京的居然是南方来的革命军,他们更没有想到,第一支入城的部队,居然是这个样子的。
熊大班长走在最前面,他的一只眼睛还被纱布裹着,那渗出的血迹看的是那样的分明。他身上也是伤痕累累,虽然伤口已经做了处理,可是严重影响他的行动自由,甚至要靠手里的拐棍才能勉强行走。
在他的旁边是吴兆麟,吴大将军的衣服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那一块块的残破犹如他扛着的那个大旗。与其说是大旗还不如说是一块破布,旗面都已经被烧的差不多了,只有靠近旗杆的那八个字依然能让人辨认。
江东健儿,杀敌卫国。
一阵劲风吹来那几块挂在旗杆上的布条好像要随风而去一般。
他们身后队伍也跟他们一样,一百多人全部带伤!有些人身上的伤口还没有处理好,能看见那鲜血还是渗出。
老袁本来准备等士兵们进城以后自己上去慰问一番,夸奖一番的。但是面对这样一支部队他忽然发现自己先前准备的那些讲话好像说出来不太合适,他觉得所有的语言好像都有一种无法表达自己情绪的苍白。
老百姓也是一样,本来说好了部队进城就开始放炮,锣鼓也要马上敲打起来的。但是这个时候所有人忽然都安静了下来,默默的看着这支队伍。
一片寂静之中吴兆麟忽然喊道:“敬礼!”
还能敬礼的兄弟马上举起了自己的手臂,有不少人却已经无法完成这个动作了!走在队伍边上的一个士兵左手已经被齐齐切断,只有右手还剩下半截手臂,这个时候也努力把手臂举了起来!
人群中间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拍起了巴掌,接着整条街道上掌声马上响了起来!也没有人说话,就是一路掌声伴随着吴兆麟他们慢慢的往前行进。
袁世凯终于回过神来。他走到吴兆麟的面前。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这是哪一支部队了。老袁抬手敬了一个军礼,眼睛扫视了一下整个队伍:“将士们辛苦了。”
一句辛苦远远不能形容这支部队经历的困境,但是除了辛苦老袁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
吴兆麟给袁世凯敬礼,然后笔直的站着:“大总统,我部奉命死守喜峰口,五千将士仅余一百二十七人,所幸不辱使命,未让俄国人踏过喜峰口半步。”
老袁脸上的肥肉抖动了两下,点点头。叹息了一声之后说道:“吴将军,以前的事情我考虑多有不周,还请诸位将士包涵。请将士们放心,你们这支部队番号一定会继续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
老袁是真的被触动了,北京城的老百姓也被这支队伍给触动了。以前虽然也有伤兵从战场上下来,但是当这样一支队伍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忽然对前线的将士们付出了什么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
杨小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老百姓看到战绩还不够,你必须让他们知道你为了这个战绩付出了什么。有的商家以前还觉得自己捐钱捐物已经算是支持抗俄了,但是这一时刻他们忽然明白。其实前线将士付出的东西远远不是钱和物品能够衡量的。
感动过后就应该是激情了,跟在吴兆麟他们后面的就是四千多俄国老毛子,这些人不想古雷格雷维奇将军那几万人,那几万人是放下武器走入战俘营的,所以看上去还算军容整齐。这四千多人不一样,战场上抓回来的,什么狼狈样都有,甚至有人跑的裤子都跑掉了,杨司令押他们进来之前也没有找条裤子给他们穿上。
这个时候那些商家才想起来燃放鞭炮,整个北京城过节一般的热闹。
总之这个仪式搞的还不错,基本上达到了杨司令想要达到的效果,后面的新闻发布会开的也相当顺利,这个时候支持中国的和支持俄国的已经阵容非常分明了,那些英法的记者你就是把事情办的再好他们也是站在俄国人一边,德奥的记者则正好相反。
不管外国人怎么说,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好点不考虑他们的态度,这场胜利被北京城带来的极大的鼓舞,即便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只是刚刚开始,可是对于胜利,对于袁大总统说的一定能守住北京这句话,大家真的信了。
俄国方面的情况恰恰相反,基伶斯基将军努力的让部队恢复斗志,同时在做着重新发起攻势的准备,可是俄国人的情绪真的很不稳定。俄国少将德西建史诺维奇给他的母亲写了一封家书,充分的说明俄国部队面临的情况。
“妈妈,这几天我感觉到非常的沮丧,我想整个部队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我遇到了一位中**人,我很喜欢他的风度和那份气质,假如不是在战场,可能我愿意和他交一个朋友。我们的战争进行的并不顺利,几天前我们还认为这将是一场实力悬殊的碾压式的战斗,但是现在我真的无法判断战争的尽头在什么地方。情况糟糕透了。部队的情绪很不稳定,有些士兵显得恐惧。有的人则叫喊着要马上打过去给中国一些报复。
我对司令官还有那些将军们的态度失望极了,你们在国内是不可能知道这场战斗的消息的,那帮家伙想的不是赶紧做些事情出来挽回战场的局势,而是用一些谎言和借口来替这次失败涂脂抹粉。
我认为勃鲁希诺夫将军提出的马上不惜一切代价再次打回去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中国人正在庆祝他们的胜利,他们不可能想到我们会接着发起攻势。但是指挥部否决了这个意见。这帮家伙全凭自己的感觉行事,他们在战场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个高层都是这样一种作战态度!
而让我一直尊敬的阿克波利尔将军现在好像也失去了战斗的意志,勃鲁希诺夫将军的指挥权被剥夺了,事情真的非常糟糕。妈妈,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一次我们可能要输在中国人的手里了。”
作为一个俄国少将,德西建史诺维奇自己都对战争感觉到失望了。他的失望其实并不是杨小林给他的,而是来自于他对俄国内部的了解。外界都说俄国人的军事力量比中国人要强大许多,但是德西建史诺维奇却知道,俄国的军事体制真的太糟糕了!
就拿部队的将军们来说,战功并不是他们升迁的唯一标准,资历。人脉,有的时候比战功更重要。
对于那些打了败仗的同僚俄国将军们缺乏容忍,他们总是喜欢把所有的责任都给推在那些战场上失败的将军身上。比如这一次战斗,勃鲁希诺夫被击败是他自己指挥失当。但是俄**队在大集团行动中配合不够也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这个问题却没有人提起,大家都在往勃鲁希诺夫身上扔石头,明显是想把已经掉在坑里的勃鲁希诺夫给一下砸死算了。
中国人那边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尽管他们取得了胜利。但是中国的总指挥杨小林在军事会议上面做了自我检讨,承担了喜峰口一战中国南方革命军五千士兵几乎全军覆没的责任。
杨小林说这是因为战前他对可能会出现的局面预计不足,所以在机会忽然到来的时候准备不够充分造成的。并且他在会议上向南方革命军人道歉。为他以前对革命军的态度表示忏悔。
同时吴兆麟被任命为中国第三方面军司令,他将带着部队去山东,负责第三方面军的组建工作,而参加喜峰口战斗部队编制也被保留了下来,杨小林将他们确定一个师的编制,而中国的大总统袁世凯亲自给这个师命名——共和第一师,师长熊秉坤。
不管是袁世凯还有杨小林,都没有说这支部队到底是北洋军还是革命军,他们是打响共和第一枪的部队,五千多兄弟用他们生命,换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这场胜利也真的让一些国家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穆默公使在第一时间就给老袁发来了外交公函,要求与袁世凯和杨小林就目前的战争局势进行缜密的磋商。
“杨司令,柏林方面想让我问一下,您对战争到底是什么规划的?中国以什么标准为胜利?”
穆默先生开场白非常直接,他问的是杨小林,可却让袁世凯这个时候嘴角不经意的笑了一下。老袁注意到德国人措辞上的改变了,虽然德国人好几次说相信中国人,但是袁世凯的心里很明白,德国人说这话是为了让自己有勇气去和老毛子拼命,这好像是他们第一次明确的问中国将把战争进行到什么程度。
老袁知道,这句话表示最少德国人已经相信中国有机会真的能打赢老毛子了。
他也没有说话,其实,老袁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一直想的是杨打鬼能不能挡住俄国人,现在看来没有问题了,他也想知道,在杨打鬼那里,中国的胜利是什么条件。
第二十章我的兄弟在战斗
杨小林对穆默轻轻的摆动了一下手指:“这个还不好说,看看我们中国以后的发展和面临的情况才能决定。其实我们的战争并不是在和俄国人打,而是和英国人打。我们要做的是打破英国人的封锁让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我们有多大的力量,决定了我们愿意用什么方式来结束战争。”
穆默笑了,杨小林这话说的已经相当的明白,只要中国有能力肯定就去打俄国人。德国想看到的就是这个局面,穆默在早上发电报给柏林,要求无论如何想办法加大对中国的支援力度,但是柏林担心如果中国真的打赢了这场战斗,会不会马上和俄国人签订什么协议,这样的结果他们也能接受,却不愿意为这样的结果付出太多的努力。
这种担心不是德国人凭空猜测的,中国政府的总理内阁还没有组建,但是以孙文为首的那批人已经说了在保卫国家的同时要尽力争取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同情和谅解,以和平的手段来解决英国的封锁。
这种论调在中国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因为它看上去比较理智。这所谓西方的世界当然就是英法。穆默知道孙文在中国影响力,但是也知道可以决定事情走向哪里的不是孙文先生,而是坐在自己面前的袁世凯和杨小林。
得到杨小林的回答之后穆默的眼睛看向老袁,明显是在征询他的意见。老袁说道:“穆默公使放心,杨司令是我任命的陆军总长,他在军事上所作出的一切决定我都会支持。虽然我也很想争取英法对我们放松政策,但是和英法之间的谈判,不会以和俄国人之间的战争作为筹码。”
穆默放心了,这个时候他终于说出了柏林方面的决定:“总统先生,杨司令,柏林给你们运送物资很不现实。但是我们皇帝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在近期内我们会给中国方面提供三艘潜艇,并且由德国海军军官为你们训练士兵。”
杨小林听的很是兴奋!德国人这已经十分给力了,这个时候各国的潜艇还都在研发阶段,包括德国人也是在一战爆发的时候才具有潜艇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一下给自己三艘,算的上是大手笔。
潜艇对于和俄国人的战争一点帮助都没有,但是中国一旦有了潜艇,英国人封锁中国的舰队也将不再是肆无忌惮,他们的船只行走在大洋上的时候都要小心了。
目前世界各国的潜艇都没有成规模。反潜技术更是一片空白。不需要和你打海战,只要我有潜艇放在家门口,让你知道我有潜艇,再让英国人找不到,时不时露头跟他们见见面,英国人多少会收敛一些。
还有日本人,自己有了潜艇之后,他们就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袁世凯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脸上顿时就笑开了:“穆默公使。请代我向威廉皇帝转达我的谢意,我可以向你们做出承诺,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德国人对我们的帮助,日后如果需要我们出兵牵制俄国人。袁某义不容辞。”
袁世凯这句话当真把杨小林给吓住了,现在说的轻巧,等到德国人真的发起疯来的时候你会受不了的!不过想想也没什么,政治家的承诺。有几句话兑现过?
和穆默谈妥之后杨小林的心情十分舒畅,三艘潜艇其实是一个象征,只是当这些潜艇过来的时候。当南洋舰队的那些战舰在青岛修好的时候,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就诞生了。
也许他们的规模远远比不上北洋水师那么庞大,可这是重要的一步。杨小林对做不做总统真的没有兴趣,只是他不希望自己是新中国的陆军总长,他希望自己的头衔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
海军的起步已经能看到希望了,空军却还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杨小林知道,想让海空军都能健康的发展,自己必须在陆地上击败老毛子,彻底的击败他们!
这一次的战斗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的步炮协同打的并不是太好,步兵和炮兵都不熟悉对方的节奏,如果能配合的更紧密一点,相信能歼灭俄国人更多的有生力量。
还有,炮兵们还不够灵活,他们的思维还是那种炮兵就要在炮兵阵地上和对方打炮的思维。这一点需要改进。
炮兵也可以打运动战的,在日后的朝鲜战争中我们的炮战就善于机动和集中。就拿上甘岭战役来说,联合**一共打了一百九十万发炮弹,而志愿军只打了四十万发,可是双方在火炮的战损上却是志愿军占据优势,联合**根本无法压住我们的炮兵。
其中最经典的一个战例是一个炮兵师在布置阵地的时候用肩扛人拉的办法硬是把几十门三七高射机关炮给推到了山腰上的一个个山洞里面,然后每门炮单独一个作战单位,配一部步话机两名指挥员,再把洞口伪装起来,用青草遮盖炮口掩饰发射炮弹时候喷出的焰火。
白天他们把炮拉倒山洞里面去休息,美国人飞机以来他们就出来打,结果是他们在整场战斗中没有损失一门火炮,不光击落了十几架美国飞机,还能支援坑道里面步兵的战斗。
虽然说杨司令现在没有步话机,步炮协同不可能那么协调,但是那种灵活性是值得学习的。谁规定的炮兵就只能呆在阵地上?自己的炮兵必须锻炼,他们还是战斗经验太少了,相信随着战斗的进行,自己的炮兵也会慢慢的成熟起来的。
杨小林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先前布置防御的时候忽略了机动性防御这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光炮兵要机动,守卫阵地的步兵更要机动。而地道这个东西对于机动的隐蔽性有着很好的作用,自己应该挖几条出来才行。
从老袁那里回来杨小林一路都在想着从哪里入手,先做什么事情,等他到最高指挥部的时候忽然看见尼雷尔站在指挥部门口,好像正在等着自己。
老尼现在是军事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这个部门很重要,老袁亲自指挥。但是在选帮手的时候袁世凯为了不和东北的情报部门闹出不愉快,让老尼做了他的助手,可能是袁世凯觉得尼雷尔是个外国人,将来如果真的出现纷争,一个外国人在这个位置上,有些事情老袁做起来方便一些。
杨小林几步走了上去:“老尼,有什么事情么?”
他还以为尼雷尔是有什么军情要告诉他,一边说着一边就往统帅部里面走去。没想到老尼一把拉住了他:“杨,我有件事情想和你说一下。里面不太方便,就在这里吧。”
杨司令一阵错愕。脚步马上站住了:“什么事?”
尼雷尔的神情显得十分的矛盾,那厚厚的嘴唇抖了两下,最终开口说道:“我真的很想看着你走到最后,而且现在你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很抱歉,我必须马上离开中国回非洲去。”
杨小林好长时间没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