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凤梧暗自好笑,感情是想起了青梅竹马。

    不过……唤儿你这思想很危险啊。

    “你想多了,姑且按你所说,你没被我买回李府,你道那洪芬是好人,会让你平安离去?能在秦淮河上混迹的人,会没点背景,要将你一辈子困在醉乐坊并不是难事,至少我知道的就有破财计……拿一个古董花瓶让你不经意打碎,就说是祖传,你陪得起?宗平虽然在建康城混的不,可也不是土豪,这事拿到官府去说,你说建康知府朱文修会帮洪芬还是帮宗平?”

    顿了一顿,李凤梧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果宗平愿意和宋江一样,倒是可以杀了洪芬带你远走天涯,可是他是谁?他能做出这种事?”

    宋江起义确有其人。

    宗平是宗泽的曾孙,这就注定了他一生不能落草为寇,为老留守抹黑。

    朱唤儿闻言黯然,她自己又何尝不知,只是心里有怨言罢了。

    李凤梧继续说道:“况且你真以为宗平愿意和你一起携手相忘于江湖?别忘了,他一身武艺,饱读兵书,难道真是为了陶冶情操。”

    趁着朱唤儿在思考这个问题,李凤梧右手轻轻点了点巍峨雪峰,嗯,手感还是这么好,貌似弹性犹在耶律弥勒之上。

    朱唤儿毕竟年轻,才十八。

    “男人,哪有不建功立业的热血。”李凤梧叹了口气,忽然有些为朱唤儿难过。

    纵是青梅竹马,朱唤儿在宗平的心里,也许根本没那么重要,这一点不仅朱唤儿没意识到,恐怕宗平现在也还没明白过来。

    更何况还多了自己这个挖墙角的。

    两人的生活轨迹,只会渐行渐远。

    红颜多薄命,偏生活在这个时代,若是后世,以朱唤儿是嗓音,保不住就是会大歌星。

    想起这便有些意兴阑珊,“别读书了,唱歌曲儿吧,那首《竹马》挺好。”

    朱唤儿撇撇嘴,“你还有心思听曲儿,张相公都被罢相了,你不准备一下么,昭明宫那位对你貌似很反感,现在他可等到机会了。”

    李凤梧哈哈大笑,“你想多了,若是没有赵惇钦差建康和李家生出的罅隙,叔公罢相,我李家可能会受到柳相正和朱文修的打击,但如今反而安全了。”

    朱唤儿一头雾水,“什么意思,奴奴想不明白。”

    毕竟是未来要同床共枕的人,李凤梧也不瞒她,笑道:“扇子别停了,这建康真是热啊……赵惇和张浚不和,如今在建康和整个大宋朝堂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偏偏此时张浚罢相了,而赵惇又还在建康呆着,如果此时李家出事,假设你是个局外人,你觉得是谁下手坑我李家?”

    朱唤儿想都不想的答道:“肯定是昭明宫那位啊。”

    “这不就对了,你想得到,赵惇会想不到?退一万步,赵惇想不到,他身后的谋士会想不到?这货志在大宋天下,断然不会因为我李凤梧的缘故,而让天下士子发现,原来我们的恭王赵惇殿下是个落井下石睚眦必报的小人,你说这样的人,会有士子肯扶龙于他?”

    皇子夺位,势力和名声缺一不可。

    朱唤儿恍然大悟,“那倒是便宜了你这个纨绔。”

    李凤梧嘿嘿笑了笑,“运气运气。”

    嘚瑟!

    朱唤儿眉头一转,“那你不帮帮张相公?”虽然罢相,但朱唤儿依然很是尊敬张浚,称其为相公。

    在朱唤儿看来,李家纨绔很是神秘,颇有点所不能的感觉呢。

    李凤梧摇摇头,摩挲着大腿,很是舒适的感觉,“帮不了。”

    自己现在能做的便是好好看书,秋闱过关之后,在明春的春闱中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只有如此才能让自己骚动的内心抱负得以施展。

    治国平天下,却是有个前提的:齐家修身。

    修身嘛,就是饱读诗书成为进士,至于齐家,不就是娶妻文浅墨,纳妾朱唤儿和耶律弥勒,当然,如果有机会,妾还是可以多纳几个的。

    男人,谁会嫌暖床的女人多?

    朱唤儿翻了个白眼。

    适时李伯端着药进西院,看见小官人和唤儿姑娘亲昵举动,老怀欣慰,小官人就是厉害,把唤儿姑娘吃得死死的呢,话说,唤儿姑娘知书达理,未来必然是个好主母。

    李凤梧起身喝了药,却见李伯并不退去,问道:“李伯还有事?”

    李伯笑了笑,“主母让我知会小官人一声,已为环月姑娘找了个人家,估计过几日会择吉日在府上办几桌酒席,将环月姑娘嫁与过去。”

    李凤梧嗯了声,这倒是好事,因李府杀仆案后,环月在李府的身份很是尴尬,早点嫁出去对她对李府都好,“行,我没意见。”

    这必然是三娘张约素的主意,李凤梧自然不会反对。

    李伯又道:“小官人,还有个事,今下午老仆刚听闻得,且须要说与小官人。”

    李凤梧笑道:“李伯你但说就是,咱们爷俩还那么见外作甚。”老实说,李凤梧其实很少将李伯视作奴仆,而是视作亲人。

    李伯便说道:“下午出去为环月姑娘的酒席联系酒楼大厨时,遇见王统府上一位小厮,他听得王捕头说,有人在江阴发现了前金主的妃子。”

    说到这里,李伯不担心的看着小官人。

    辛弃疾到李府一事瞒不过他,玉儿就是耶律弥勒的事情他也是知悉的,当然,玉儿和小官人的事情李伯也是看在眼里。

    西院里的事情,李伯可说是最清楚的人。

    李凤梧闻言懵了,江阴,前金主的妃子,除了耶律弥勒还能有谁,怎么就被人发现身份了?

    辛弃疾那货是吃干饭的么!

 第一百零八章 好大一个难题

    李凤梧着实有些愤怒。

    你辛弃疾好歹也是江阴府签判,说起来也是江阴府数得上数的大人物,比之杨世杰之与建康通判也没多大差别,竟然护不住一个耶律弥勒,让人给挖了出来?

    转念一想,辛弃疾和耶律弥勒都知道这事情的重要性,断然不会告知他人,那么是谁认出了耶律弥勒,整个大宋境内有多少人见过真正的耶律弥勒?

    上京皇宫里那个已死的假柔妃,就算和耶律弥勒有七分相似,那也是有差别的。

    只有一种可能:那日辛弃疾来李府,他和弥勒的身份都被映容发现,而映容又是恭王赵惇安排到自己身边的一颗棋子,所以这事是恭王在搞鬼!

    阴沉着脸问道:“辛弃疾那货呢,可有他的什么消息?”

    李伯叹了口气,“辛签判因涉嫌勾结金人,已被江阴府那边押入大牢,等待发落,这事不知怎的,惊动了昭明宫内的恭王殿下,说事关金国,已着人前往江阴,要将辛弃疾和玉儿姑娘押解回建康审问。”

    建康作为陪都,地位之高仅次于临安,又有开府仪同三司、镇洮军节度使、恭王赵惇坐镇,更有才罢相的张浚,将辛弃疾押解回建康审问便于情于理。

    李凤梧震惊莫名。

    卧槽……这可大大不妙啊,难道这位大宋可与苏仙媲美的大才子要因为自己而玩完了?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耶律弥勒估计会成为郭瑾一辈子的禁脔,哪可能见到辛弃疾,她不出现在辛弃疾身边,这位醉里挑灯看剑的大词人的生涯轨迹也不会改变。

    说什么也得救下这位辛青兕。

    况且,自己的老婆也被人抓了,于情于理自己都不能坐视不管。

    弥勒,我答应过你的便会做到。

    但如今张浚罢相,只是江淮宣抚使,要想和恭王赵惇周旋救出辛弃疾,似乎还差了点分量,李凤梧陷入长久的沉思中。

    李伯悄然离开,朱唤儿也知深重,况且和玉儿……耶律弥勒相处极其融洽,虽姐妹之名却有姐妹之情,闻言也比担心,不敢打扰到纨绔,只能轻轻给纨绔扇风,希望他能想出妙计救出弥勒姐姐。

    李凤梧思绪一片混乱。

    这真是好大一个难题,丝毫不弱于李府杀仆案。

    万一辛弃疾那货和耶律弥勒嘴不紧,说出耶律弥勒和自己的关系,那就让恭王捡了落地桃子——他肯定不会过这个天赐良机搞死自己。

    但就目前的局势,自己似乎一点用都没有,唯一能稍有运作的便是叔公张浚那边,毕竟他曾是枢密使,如今还是都督着两淮防线的封疆大吏,终归是有大能量的。

    晚间必须去拜访一下叔公,请他尽力出手。

    另外,辛弃疾毕竟是归正人,绍兴三十二年捉拿叛将张安国是有大功于大宋的,以前归正人对他而言是个隐患,但如今却是救命的因素。

    自己要做的,便是在建康甚至于整个大宋,为辛弃疾营造出一个巨大的呼声。

    “唤儿,回房磨墨。”

    李凤梧起身,回到书房,在朱唤儿磨墨期间,便沉思着这两封将要送到镇江和临安的信怎么写,要在大宋营造出声援辛弃疾的巨大呼声,士林之中享有大声誉被称为文坛盟主如今又在临安任职的周必大不可或缺,那位名声还不曾斐誉大宋的陆放翁当然也要算上。

    提笔,先将送到镇江的书信写好,置于一旁等墨迹干了便用信封封上,有开始写另一封信。

    经过这些时间的苦练,李凤梧的字终于摆脱了鸡飞鸭舞的境界,上升到了横冲直撞的方正小楷,虽然毫风骨可言,但至少看着顺眼了许多。

    将两封信装好,李凤梧唤来李伯,让他吩咐两个靠得住的心腹奴仆,一个前往镇江,一个前往临安,一定要亲自送到陆游和周必大手上。

    镇江、临安都距离建康不远,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送了两封信出去,李凤梧还是觉得不安心,思忖良久,觉得建康府学的曹崇、林思聪和杨奉贤都有必要去运作一番。

    周必大走后,曹崇便是这建康最有名望的大儒,超出丁忧的柳相正一大截,而林思聪也是有大儒才,是绍兴三十年的二甲进士,能得到这两位儒才的支持,联合起建康府学先生,不难在建康营造出辛青兕功大宋而罪天下的浪潮来。

    放眼两宋,民间能影响天子决断的,唯有士族。

    重文轻武的大宋,士族的影响太深远了。

    如果说大宋灭亡是兵将不行,那么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归功太祖当初定下的基本国策:重文抑武。

    当然,大宋灭亡的真正原因很多,草原铁骑的崛起是最大的原因,这就是个时代BUG,横扫欧亚大陆的元帝国是历史不可阻挡的车轮。

    大宋要想避免崖山悲剧,绝不仅是强兵这么简单。

    从乾淳之治盛世开始的升级之路不能被打断,科技、经济、军事的发展要齐头并进,缺一不可,若是能萌生资本主义也未尝可知。

    若自己真有进士及第宰执大宋的一天,何不向天借一番气运,试试是否能力挽狂澜。

    王安石做不到,那是因为北宋不具备资本主义萌芽的环境,当然,南宋也没有,就算将来自己有那么一天宰执大宋了,也绝对不是向着资本主义改革。

    如今的大宋,只能升级成强大的封建王国,然后萌芽资本主义,但绝对不可能完全蜕变到资本主义,论将来大宋怎么发展,改变不了封建王朝的本质。

    连清朝都失败了,何况早了数百年的大宋。

    要诞生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文艺复兴什么的不提,单是工业革命这一项,就足以让人畏而怯步,这不是说一两个穿越者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整个国家的智慧,是整个民族的认知提升。

    所以王安石失败了。

    根深蒂固的家天下封建帝王制,怎么可能允许资本主义。

    李凤梧很是向往后世那种公平的环境,这些事情也想过许多,可思绪再多,最后都得出一个结论:大宋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但却没有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

    大宋的未来,只能如元帝国一般,成为世界中心的封建帝国……再之后,自己都死了,哪管得了那么多。

    毕竟这天下不是我李凤梧一个人的。

    我李凤梧来到南宋是来享福的,娶一群老婆是主旨,拯救大宋不过是我李凤梧茶余饭后的余兴节目,消化肠胃而已。

    不过当务之急,是救老婆耶律弥勒,还得救下猪队友辛弃疾。

    草草吃过晚饭,李凤梧叫来李巨鹿,从父亲酒窖里拿出两坛陈年好酒,提着出了门直奔张浚府上,李巨鹿的内伤虽然没好,但如今赵惇断然不会对自己下手,让李巨鹿随行,不过是防止宵小谋财害命而已。

 第一百零九章 书生正气

    和自己预料的没有,符离大败后第一次见张浚,这位老人先前还是龙骧虎步宛若精壮之年,短短几天时间,衰老得李凤梧都有些不忍。

    仅是几天时间,张浚脸上的皱纹褶子便密了许多,更是花白了头发。

    隆兴北伐失败对赵昚的打击极大,对张浚的打击何尝不大。

    看着自己曾经看重,如今最看重甚至超过了张家本族晚生的李家小官人,张浚百感交集,叹道:“悔不听你当初之言啊,不曾想我大宋北伐,竟然真的兵止于符离。”

    李凤梧宽生安慰道:“叔公也不久揪心,虽然宿州大败,但金国刚经内乱,也力南下,又加上叔公都督两淮军务,倒不至于有丢失疆土的危厄。”

    张浚默然不语。

    李凤梧掀开一坛陈年美酒,给虞侯张拭使了个眼色,张拭立即去吩咐厨娘迅速端上了花生米等下酒菜,为张浚倒上满满一碗。

    一老一少,相对言,唯有一干。

    今时的酒并不是后世那种纯酿,多是米酒之类的,酒精度极低,否则哪有武松十八碗不醉的道理,这世上还找不出几个人,能喝十八碗二锅头而不醉。

    两碗美酒下肚,腹中升起炙热感,张浚看了一眼李凤梧,“你消息倒是灵通。”

    这个时候李凤梧来拜访自己,只能是为了耶律弥勒的事情。

    这侄孙倒是个情种。

    李凤梧叹了口气,“叔公应是知晓的,若不相救,只怕她难逃厄运,运气好还可能成为临安皇亲贵族的暖床女伎,运气差一点,那就是问斩,最大的可能,怕是会被作为何谈的筹码送回上京。”

    能站在历史政治舞台上的,没一个傻子。

    耶律弥勒对外终究是以海陵王的柔妃而出名,她论是被赏赐给武将官员还是皇亲贵族,对金国都是种侮辱。

    况且李凤梧从耶律弥勒那里知晓,完颜雍对她亦有想法,只要她现身大宋的消息传到金国,隆兴和谈中,送返耶律弥勒必然会成为一项附加条件。

    论哪一种,对已经和自己滚了床单的耶律弥勒来说,都是噩耗。

    当然,毕竟是面对李家最有权势的亲戚长辈,李凤梧不会傻得只知男女私情,那样也会让张浚瞧不起自己,因此顿得一顿继续说道:“然而耶律弥勒只是侄孙的一个私情,真正让侄孙打算奔走营救的是辛青兕,辛弃疾有过人才华,又得一身出众武艺,我大宋要挥师汴梁,未来这位辛青兕或可成为一员猛将,且已有万人营中擒叛将张安国的传世佳话,此等大才,侄孙实在于心不忍看他毁在赵惇手上。”

    看张浚颇有赞同之意,李凤梧继续说道:“且他本是归正人,若我大宋如此待他,岂不让那些有心归正的人才寒心,那李显忠不也是归正人么,符离之败不在他一人,官家却只降他的职,而另一名罪魁祸首邵宏渊只是降为武义大夫,如此对比,倒是越发叫人寒心。”

    张浚很有些愕然,越发看好李家这位小官人了,“你小子倒是想的宽,连官家的心都****,你现在功名在身,还是尽好本分。”

    李凤梧甩袖禀然道:“叔公此言差矣,我李凤梧为大宋子民,当为大宋分忧,文正公先生的话时刻萦绕在侄孙耳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等读书人皆有死当谥文正的理想抱负,家事国事天下事,李凤梧都当慨当以慷,此为我书生正气!”

    好一句书生正气。

    读书不只是为功名,天下事皆是我等读书人的事,读得一身墨华,则自有肩天下责的觉悟。

    才华铸盛世,青史照青名。

    是我读书人的妖娆,是我男儿的妩媚。

    这便是书生正气。

    这一番正义凛然,说得张浚泪眼婆娑,张浚是经历过靖康之变的读书人,那时候的自己刚到而立之年,亦有此等抱负,后奸相秦桧当道,致使自己蹉跎大半生。

    如今又在约素儿子身上看见了当年自己。

    我等读书人的大义传承有人,这大宋依然充满希望。

    张浚忽然爽朗大笑,“好一句书生正气,你这孩子的口才,不去临安当个谏官真是浪费了。”

    李凤梧坦然接受张浚的赞誉,却也不是很赞同,“谏官之责,督监天家,实非侄孙之愿,侄孙愿如叔公一般,相冠朝堂而树青史之名。”

    在长辈面前,尤其是张浚这种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