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宁国师-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糜谥讲贾希鼓苡迷诹成吓叮 �
  董策最后这句话的诱惑力,就如同科举对儒士的诱惑力一样,根本无法抵御啊!
  故此到了下堂课时,这帮女孩开始又冷转热,从矜持腼腆,到能大大方方的向董策请教了。
  但董策却没有直接教她们油画,而是教素描。
  虽然这年头没有铅笔,而且很早以前,人便是用后世铅笔材料的石墨来写字,但因为保存不久,故此逐渐被松烟制墨所取代,而董策在金陵时,便开始让人制作了,现在用得上的,也只有涂小花一人而已,不过随着他艺苑培训班开业,铅笔的销量必然高不可攀,这可也是一门生意啊。
  可惜他现在身上也没带,故此只能用黑炭锤打成粉,加水再锤打压紧,削好后配合竹子做成炭笔给她们练手。
  这些女学生自然没想到,学画还要把手弄黑黑的,一时间有些抗拒。
  “这叫为艺术牺牲懂吗!又不是让你一辈子手黑,做完了洗洗不就白了。”董策说完,也不管她们乐意不乐意了,直接教导她们如何制作炭笔。
  董策一直认为,要想作好画,必须要学些作画材料的制作,这样还可以自己取材,弥补自己认为不足的地方。
  光是炭笔,就分为粗细软硬,什么木的木炭也是有讲究的,若不给她们解释清楚,她们还真当随便一块炭头便能作画了。当然,这不是不行,只是很麻烦。
  要学好,还是要从最基本的素描开始,涂小花只是个另类,她天赋极高,掌握得快,故此直接跳过这个环节,但不代表她以后不会从新回头,来恶补这些必要的练习,否则她的画始终缺少明朗的线条,这也是为何,她的画没有董策的逼真了。
  不过董策在姑苏时,看过她的作品,发现这丫头有点儿中西结合的味道,竟用油画画出了一些国画的神韵,董策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样的师父,便有什么样的弟子,因为他当初学会了油画后,也这样干过。
  董策的突然举动,让许多学生不满了。
  理科与文科始终是不同路的,但不代表理科生不喜欢艺术,反而,他们也能做出来让文科生叹为观止的艺术,如钢铁艺术!
  艺术是没有地域、人种、科目之分的,但他们凭什么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啊?
  物理的海洋已经广阔到没有边境了,穷其一生不过是学到九牛一毛,不抓紧点甚至连半毛都没有。
  喜欢理科的人,很直接,直指目标,而董策恰好就给了这帮第一批理科生一个目标,故此,他们为了早点掌握,深知光是他们自己还不够,必须要多请教董学士,自然对董学士去教女人美术感到不满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衍学效用
  ps:(不好意思,335和336章弄反了,上传后章节名没法改,但不影响)
  “先生,您是在虚度光阴啊!”
  “是啊先生,别为了那些女子而浪费时间了,赶紧的,这个动力如何分析?又如何记录,您倒是说个明白啊!”
  “还有啊,测风议似乎出现毛病了,都安置这么高了,怎么反而不转了?”
  上午因为董策都在教女生美术,导致男生这边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到了午休时,他们便立即围过来,七嘴八舌。
  董策没好气的看着这帮越来越像理科生的家伙,道:“美学,不仅是审视美,还要分别美丑,在这点上,只是一个美术,或者艺术是无法概括的,例如,光是其中有关于人性的美丑,便是值得专研的,或许这样解释你们无法理解,那么我便说一个最直接的吧,在人性美丑间,你们已经被归纳进了丑中!”
  “你们不明白,作为老师,我的确要必须教,但人为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选择的权力,谁都无法强求,否则便是不懂得尊重他人,这不是人之丑恶,还能是什么?”
  这些学子都傻了,他们似乎都忘记了何为尊师重道,这可是儒家入门前就要掌握的啊,否则人家凭什么收你做学生?
  “是学生唐突了!”一众学子尴尬的低下了头。【ㄨ】
  董策苦笑一声,道:“我作为院长,必须要一手端平,不论是你们,还是女生,或者那些穷苦的学生,我都要照顾,不能只教导你们,况且,若事事都让我出谋划策,那你们来我学院是做何?是我在研究,然后找了你们一帮助手吗?”
  “在理学上,许多东西都要克服,风杯的原理我不是已经说过了,现在出现故障,难道你们不能尝试看出问题所在?尝试解决之法?真就到了无能为力的时刻?”
  言下之意,你们只要不是到了无能为力,就别来烦我!
  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多简单的理论知识董策都在是半个月里教给他们了,只要多动脑,许多问题都可以轻易克服,毕竟如那风杯,也不是什么复杂的玩意,或许哪里卡住了,或者铃铛坏了,很简单的事情,也要来烦董策,他焉能不恼?
  但再恼,也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否则这帮可爱的家伙非得被他吓跑了不可。
  可凡事就有不怕事的,虽然知道董学士不满他们的叨扰,却还是问道:“先生,您还没更我说动力如何分析呢!”
  董策点点头,道:“动力学是之后我要教的,这关于极大,如水动力,风动力,乃至蒸汽动力等,此为理学与天学的基础,必须要趁早掌握,否则对以后的研究造成阻碍。”
  董策说完想了想,又道:“这样吧,就从风动力效用开始吧,风动,则万物皆动,那么,对人有什么帮助呢?又要如何利用呢?如风杯,若是做成百倍之巨,面对大风时,它转动的力量自然增强,而这股力量则能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情,又例如,将巨大风杯的中心轴安置在磨盘上,那是不是只要有风,磨盘就会被带动,从而无需人力,畜力,便可研磨五谷,如此是不是对我们人来说,更为的方便快捷呢?”
  这些学子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闻言细想片刻,纷纷大喜的称“极有可能!”
  但董策还是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道:“不可能,除非在河北,那里是广阔的平原,常有大风,而在山多之地则不可,当未必不能尝试,就算风动不行,难道水动还不行了?我之前在宁州时,便开始推广水动力,方便田地灌溉,让稻谷种得更好,现在金陵府令也已经下令加大规模,推广水车了,或许用不了多久,宁朝的鱼水之乡皆有水车出现,可这在西北却又不好用了,而这,又关乎到一个名为地理的学门!”
  说罢,董策实在是不想再说了,他已经很饿了,再说下去,非头晕眼花不可。
  光是这些知识,也足够让这帮学子消化的了,若是在往深处讲解,他们反而一时间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开始学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现在他们的心里,都在想如何利用动力!
  别以为董策说得天花乱坠,学子们就不会相信了,他们的身份可不一般,家中的父辈多是当官的,想要弄清楚宁州水车的情况并不难,而偏偏,秦麒是个好大喜功的家伙,水车和秧田的出现,让他再次看到了升官的希望,自然不遗余力的推广,同时上报朝廷,而这些学子的父辈也很快的得知水车的情况。
  不仅如此,一些位高权重的家伙,还从宫里拿出来一些图纸给他们的晚辈。
  这些晚辈都是董策的学生,只是一眼便知,这些图纸明细的线条,除了他们的先生董学士外,还有谁会画?
  这事其实也让董策很是郁闷,因为这关乎到他的生意,本来他是想独自掌握这门技术,谁要做水车,则必须要出钱请他的人过去,可他又实在是无法拒绝秦麒,否则让这家伙心里不爽了,他在金陵便寸步难行了。
  反正董策也不靠这一门手艺吃法,把图纸交给秦麒也没关系。
  而当董策从一位学生手里,不仅看到了自己曾经绘制的图纸,还从这位学生的口中,得知秦麒这丫的,准备升官了!
  这是好事,但对他却没多好,秦家就只有秦麒现在最有奔头,除此之外,官位最大的,只有一个县令而已,他不可能代替秦麒成为金陵府令,那么下一届府令是谁,会不会对他的艺苑起心思,这些现在都无法推断。
  不过秦麒的升官让人实在是眼红啊!
  认识秦麒的家伙,都知道,这丫的只是一个庸才,学识也不好,若不是靠着家里关系,他根本坐不上一府之令,本来大家都以为,他这辈子也就在这位子上耗下去了,可是因为董策的出现,却让他在短短两年里,累积了大量的政绩,马上就要升到督州了。
  这表面什么!简单啊,衍教啊!没有衍教,哪有秦麒今天啊!


第三百三十七章 坑人的计划
  秦麒在衍教的帮助下,成功提升农产,开创女工作坊拉高经济,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自然引得有心人想把注意打到衍教上,让他们帮自己捞取政绩。
  可是没等他们行动,科举的出现让很多人急了!
  士族也分三六九等,可地位却是很难变动,小士族要进入中流,简直难如登天,中流要成为上流,也是相继挤破了脑袋,最终很可能一个也没能上,上流的圈子被几大世家牢牢掌控,下面的士族难有出头之日。
  可若有了科举,一切极有可能!
  秦家怎么起来的,还不是因为在太祖面前露脸多了,从一个小小的太子伴读,一跃成为朝中重臣,不过因为他家根基浅薄,就算他是重臣,家里也不过是挤入中流而已,再想进一步,简直难如登天,可人家偏偏做到了。
  不过此法已经被人家推到一边,如今要考虑的是科举的利益到底有多大,天子门生究竟能否在未来成为天子近臣?
  科举到底有多难考?太学院那边有没有人,是否可以先得知大儒们会出什么题目?
  只要掌握了这些,再对症下药,一旦科举开启,他们的族人必将成为第一批天子门生。
  届时,趁这段时间再对衍教多观察,看看可否真有利用之处。
  终于,在今年的尾声结束之前,一件事情引发了轰动,从而鉴定了科举的重要性!再也无法动摇了。
  这事其实不算大,可再小的事,也经不起有心人的一炒!
  却说,西南一小士族因在县里********,霸人妻女,当被府令得知,本要抓来问罪,结果那家直接反了,竟率领家丁护院和乡兵,与府卫军要拼个鱼死网破。
  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小,但到了儒士口中那简直大过天了!
  “陛下,自晋以来,便有士族欺压百姓,特别是远离中土的偏远之地,更是目无王法,横行乡里,都因当地官府乃他们的族人,给予庇佑,若不及时开启科举,由朝廷选定官员上任,招福一方,恐步前朝后尘啊!”
  “陛下,臣也赞同王学士之言,前朝之所以不足百年便泯灭,全因地方官僚由地方士族选举,以至于地方为官者,不仅多是庸才,还都以利为重,压榨百姓,致民不聊生,早该杜绝!”
  黄瑾心里一笑,其实这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故此,他立即赞同道:“朕也有此想法,为此苦思三日三夜,终于想到一个解决之策,科举,不仅要选出翰林院的学士,更要从进士中,挑选良臣、良将,故此,朕决定,不仅要开启文科,还要开武科,文科,考圣贤之学与太平经典,武科,则考武艺与兵法谋略,如此,不仅能为我大宁选出招福一方人才,还能选出保家卫国的将士,众爱卿觉得,此意如何?”
  黄瑾这番话让下面百官都愣了!
  他们谁不是对着黄瑾,然后汇报给太后啊。
  而黄瑾不是应该先看一眼旁边的帐内,然后在决定的吗?为何看也不看,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这想法的确是不错,反正在场的都看不起地方小官,他们的目标是天子门生,更是传扬儒学,至于武官,调你到边疆吹风喝沙,根本碍不到他们什么事。
  于是乎,大半的臣子连连鞠躬,唱道:“陛下英明!”
  黄瑾很是高兴,他这还是第一次自己发表意见,而且还得到臣子的赞同,这让他有些飘飘然了,于是乎,更不经大脑考虑的事也一股脑的做了出来。
  “很好,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可行,朕便将事先写好的计划,分与众爱卿过目吧。”
  黄瑾此言一出,位于大殿一角的丁常侍脸色一变,暗道不妙。
  同时,帘帐之内,殷太后扫了一眼龙椅上的黄瑾,黛眉不经意间的皱了皱。
  如果说之前,黄瑾说的话她还会相信是这个儿子自己想出来的,可这一份计划算什么?事前哀家怎会一点不知晓?
  作为垂帘听政的太后,她自然也能得到一份计划书,当她看过之后,更加决定,黄瑾根本对科举没有什么建议,这一切,都是有人在背后帮忙!
  殷太后和董策聊了很多科举方面的事情,她一直认为,董策应该解释完了,毕竟他说得十分完善了,简直滴水不漏。
  可看过这份计划后,她才知道,之前那些,真的不过是表面工夫而已,真正的科举应该写在这上面!
  由地方私塾开始,先考取童生资格,才可正式参加地方官府的科考,过者,却不急于考下一场,而是应该到官府所置办的中等学府就读,接触更好的教育,然后再考秀才,这秀才又要分为上中下三等,而一等秀才便可以得到朝廷的资助,每月领取一些钱米,足够他个人衣食无忧,让其能更专心的学习。
  之后,便是考府试,过者才能被府衙推举为举人,上京赶考,而为了能让举人不用来回奔波,特意在宁朝最高学府,太学院置办国子监,让举人到此深造,等待会试开启。
  至于后面的三甲进士如何安排,状元榜眼探花又为何以此命名,科考题目应该走什么方向,出什么题目,如何提高批阅效率等,殷太后只是大致少了一眼,脸色便已经黑得可怕了。
  对于科举,殷太后只是从董策那里知道了一个大概而已,不是她没想过如何安排这些优秀的学子,只是现在她还在于大儒们为此事而讨论着,争取能早日想到一个万全之策,推行科举。
  然而她这边还没想好,黄瑾居然就拿出了一份详细到令人毛骨悚然的计划书。
  这算什么?
  对科举能有如此详细计划与安排之人,当今世上,除了董策,殷太后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
  可这家伙为何当初不肯与自己说?等自己为了科举忙碌几夜没睡好觉后,好了,他一份计划,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了!
  若说这计划不好,她自然不会感觉什么,可正是因为太好了,令人挑不出毛病,才惹人恨得牙齿痒痒啊。
  因为不好,还可以解释是董策为了应付丁老而临时写的,殷太后也不会觉得什么,但这么好的计划书,如果没有长时间的专研,反复推敲可行性,甚至去尝试,你根本就写不出来!
  那么,董策必是在告诉殷太后之前,脑海中就有这一份计划了!
  如此,董策不是在坑人吗?


第三百三十八章 被坑
  殷太后的确被董策的计划给坑了,为了科举,她忙了几天没怎么和眼,就是希望早点能执行。
  可董策的计划一出现,她的努力便成了笑话。
  用后世的形容,太后她此刻简直就如同一个农妇,顶着烈日,辛辛苦苦的用镰刀在收庄稼,而你隔壁,人家开了一辆收割机,片刻把庄稼收了不说,还把谷子给分出来,就等着拿回去晒了!
  如此一来,你的辛苦算什么?
  各种羡慕嫉妒恨啊,特别这种情绪出现在一个女人身上是,才是最要命的!
  无形之中,被坑的其实不仅是太后,还有董策!
  董策把计划交给丁老时,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千万别立即公开,而是让陛下把计划中的一些想法说出来,慢慢得到百官的认可与支持,让百官知道,陛下并非是无脑之人,他也很有想法,也很像治理好这个国家。
  等事情逐步妥当后,依然不能公开计划,而是与一些支持他的大臣大儒们继续商讨,如果臣子们的提议偏离董策的计划,黄瑾才能出口,指出偏离的弊端,这对于他也是一种考虑,究竟是董策的计划完美,还是有很大缺陷,如果黄瑾看不出来,实在无法胜任。
  只有等黄瑾一步步将臣子们引到董策的计划中,届时,他再将计划公开,便能表面,这是他与心腹大臣们的结晶,是他们的心血,与董策毫无关系!
  看似得利的不将只是黄瑾一人,可其实结果上,他却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对他以后能否掌握政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而,这些董策和丁老都知道,而且丁老还叮嘱过了黄瑾,可令他万万没想到,黄瑾居然如此急着证明自己。
  现在黄瑾将这份详细的计划拿出来算什么?大臣们会怎么想?
  真是你想的?
  此时,看着大臣们对计划书的惊叹模样,黄瑾忍不住笑了,可丁老却想哭了!
  好不容易得来的一次机会,就这样,让黄瑾白白给扔了!
  果然是少不懂事啊!
  没等退朝,丁老便偷偷的离开了。
  因为此时他不离开,董策可就要玩完了!
  丁老是爱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