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攻略(御炎)-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岛顿时成为了所有高句丽人所恐惧的地方,离那里近的一些地区的高句丽人纷纷往内地逃窜,就连一些军队也跟着一起逃窜了。
中央政府被毁掉。王被擒获。最大的一支军队被全歼,最有名的老将军战死沙场,那么对于高句丽人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对于平民而言自然是坏事。想都不要想。稳定的时候起码还有生命保障,但是到了战乱年代那就是不如太平犬了,所以没有平民希望战乱的发生。
但是对于那些封疆大吏和野心家而言。就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了,失去了中央政府的约束和威慑力,中央政府军的覆没和最著名的政府保卫者的战死,都把绑在这些野心家身上的锁链给绞断了,没有其他的约束着的前提下,各地军镇的将军们纷纷开始聚拢兵力投、屯粮、搜刮钱财,以备不时只需,各地方官也开始征召当地青壮入伍,扩充实力,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乱世。
对于高句丽而言的乱世,却不是很多野心家还有实力派所不想见到的,唐军的恐怖和机遇是同时存在的,对于一些并不了解内情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反而是争霸的第一步,吞并周边地区,获取粮食、人口、土地和钱财用以对抗其他同样的野心家和唐军,集合出强大的实力,打败所有人,浴火重生,成为高句丽的新的王,那是他们的梦想。
当然了,这里面也不是没有高句丽王朝的忠臣,也不是没有高建武的死忠,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几乎是立刻的就招兵买马准备南下辽东半岛救援王上,顺便为姜老将军报仇,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甚至只有两三支军队真的这样做了,大多数人都打起了尊王攘夷共赴国难的旗帜,却都在暗中继续力量。
对于苏宁和唐军而言,终结了高句丽统一的政府和统一的抵抗之后,即将迎来的是纷乱的高句丽大地上所产生的大大小小的割据军阀势力,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就好在作为一个国家的高句丽不存在了,可是坏也坏在高句丽的军力反而增强了。
这就如同汉末三国时期,东汉中后期被北方游牧民族打击的很是严重,而基本上没有什么强大的反抗和反击战,但是汉王朝这道枷锁一旦被打开了,那么捆在各地枭雄身上的锁链自然也就没有了,汉民族的军力反而强盛了起来,公孙瓒、丁原、董卓、袁绍、曹操这些北方军阀反而拥有了强大的可以打击游牧民族的实力。
公孙瓒以他的“白马义从”把游牧民族打的哭爹喊娘,直呼他“白马将军”,丁原在拥有了吕布这样的猛将之后,也是在草原上频频出击,吕布的大名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草原上开始累积的,草原骑兵见到吕布的旗帜就玩命奔逃,根本不敢与之抗衡,董卓虽说残暴,但也是一个枭雄,在凉州也是以勇猛善战著名,对付羌族毫不留手,甚至可以把羌人收为己用。
这都是在一个统一的王朝管制下很难出现的一幕,但是却在汉末纷乱的局势中出现了,这就是军阀乱战的一个正面现象,汉民族的军力增强了,虽然这有些类似于引鸩止渴,军力增强了,生产被破坏了,提前透支国力的后果就是五胡乱华,所以说,高句丽会在一个时期内很诡异的强大起来,但是这个时期定然远远短于汉末三国争雄时期。
国家就那么大,人口就那么些,还被苏宁烧出了那么多难民,想强大也强大不到哪里去啊!分裂的国家,终究不是一个更加强大的统一国家的对手,尤其是这个统一国家的等级相当高。
高句丽的确开始扩充兵力,开始大规模练兵增兵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乱世,这一时期一直到大唐兵马全面攻击高句丽的时候。高句丽的兵马从伐唐时期开始三十万迅猛增加到了六十万,扩充了一倍,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生产力被破坏殆尽,商业农业一片萧条,各个实力派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作为血液的商业就此受到严重打击。
而作为生命本源的农业更是被打击的很严重,除了以安市城作为根据地的泉盖苏文等少数军阀会以军屯代替已经被摧毁的民屯系统提供粮食,可是这并不能长久,因为兵要吃饭,民也要吃饭。而且兵的数量肯定会少于民的数量。如果不给民足够的土地去耕种,养活他们,何来兵呢?
说到底,这也只是引鸩止渴而已。
所以苏宁并不主张立刻进兵。而是缓缓前行。稳扎稳打。把辽东半岛一口一口的吃掉,吃完之后,擦干抹净。坐着休息让它消化一会儿,然后再站起来接着走,大唐的军队也是需要休整的,打完一场大战都没来得及休养就南征北伐了,需要一段时间的养精蓄锐,吃点儿好的,养养膘,然后再打仗。
最重要的是给高句丽足够的时间组织起足够的军队,而我大唐兵马并不北上,只是观望,有强大外敌进犯的时候,这些人肯定会抱成一团抗击,而没有强大外敌进犯或者外敌正在休整并且休整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时候,这些人就免不得要开始狗咬狗的争斗不息了,就好象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把匈奴人赶走之后照样打的不停,这很正常。
我们现在去,是正好撞在了高句丽各地实力派扩充兵力,军力蒸蒸日上的时期,我们只有三万多兵马,耗不起,但是我们晚一点再去,过了这一段风头,高句丽就会开始出现军阀乱战的现象,现在只是潜伏期,只要一个人带头,立马就是战火遍地,那个时候只要我们不动弹,他们打起来肯定更狠,对付自己人比对付外人更狠。
张亮和张士贵被说服了,于是就专心的抓捕那些高句丽人,一船一船的运回北海海军港口,装车运到各个需要的地区和已经有订购的人家。
这里就要提到大唐如今的一种现象了,那就是在普及教育和高产作物大量推广以及菜篮子计划的开展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被逼无奈的把孩子出卖给豪门大户做下人换一口饭吃的情况渐渐减少,因为可以吃饱肚子的人越来越多了。
而且同时读书的渠道也有了,这几年越来越少有人家愿意把孩子送到大户人家府力做苦力,吃苦受罪,尤其是男孩子,女子姑且不论,虽然也有人说女子也可以读读书,对将来相夫教子有好处,但是女子读书必然是比较少的现象,男子还没有读上书呢,谈何女子?所以女子入府为下人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可是男子就大大减少了。
女子并不能完全取代男子在劳力上的作用,大户人家发现越来越少有男子愿意入府为仆,哪怕提供再高的工钱也很少有人家愿意,都去读书了,吃土豆可以吃饱了,都想做读书人,要不然就去考军校参军,谁愿意连着几代人为奴为仆?所以一时间大户人家的男府丁数量大幅下降,府中苦力已经不足以承担日常所需了。
这种情况下,外族奴隶的需求量顿时猛增,国家需要这些奴隶做苦力,以免除大唐百姓的要义,安心生产读书当兵,苦力就让外族人去做,潜移默化之下,很多大唐百姓都渐渐认为苦力奴隶是外族人的活儿,高贵的大唐人怎么可以去做那些下等人做的事情呢?这也是高门大户府中男下人数量大幅度减少的原因之一。
那么怎么办呢?大户人家也是需要府丁的啊,没有男子愿意做下人,都要出去闯荡,或者读书,再次一等也愿意留在家里面种地或者去商家那儿找活干,至少是自己挣工钱,都不想再做那些为人奴仆的事情了,于是乎外族奴隶的买卖应运而生,每一次大唐军队出征总会带回来很多奴隶,有些时候各地的奴隶并不是很缺乏,会有富裕,与其留着吃白饭,为何不交给朝廷贩卖增加收入呢?
杜如晦以纵横部尚书的名义提出了这个议案,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于是付诸实施,每一次大唐军队出征回来带来大量的外族俘虏没地方要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大户人家的管家挥舞着钱财购买这些奴隶,带回去作苦力,以填补男性下人缺乏的现象。
而且这些奴隶换回来的钱,虽然是公奴司作为国家部门统一售卖,可是其中的七成费用是可以直接拨付给这批奴隶的抓捕部队作为额外军费改善生活的。
八百一十二保王伐唐(上)
如果说董卓之乱是汉末群雄割据纷乱的直接导火索,彻底摧毁了汉室最后一丝威严,那么泉盖苏文的《保王伐唐书》就是导致高句丽群雄割据纷乱不止的直接导火索,当然了,这里面也少不了苏宁的推波助澜,可要说到底是什么个意思,到底是如何发展的,还是泉盖苏文的脑洞打开,反正苏宁是没有想到泉盖苏文真的会这样做。
《保王伐唐书》刚一发布,就在高句丽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剧烈的震动,泉盖苏文在这份檄文中表示了对唐帝国的彻骨仇恨和势必要手刃苏宁的强烈意愿,洋洋洒洒数千字,接着话锋一转,来了一招画龙点睛,把目的说了出来……
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唐帝国和厚颜无耻的新罗国,作为高句丽如今仅存的最高级官员莫离支,他有义务承担起高句丽摄政的职责,要求各地官员立刻来安市城共商大计,还要把军队都过来,粮食也带过来,一起组织新的高句丽执政政和政府军,由他作为摄政王暂时总领全国兵马,对抗唐帝国和新罗国的联合攻击,重整旧山河。
说道这里,要是还不明白泉盖苏文的真正意思,那么大家就都是傻子了,可是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明白泉盖苏文这话里面的意思是什么个意思,简而言之,就是要以莫离支的职位当上高句丽的无冕之王,然后掌管全部的兵马、粮草和钱财,再简而言之。就是要把这段时间内大家发展的军力全部收到他的手里面。
你说要是高建武在这里,说一句,大家指不定还要忌惮,然后做做样子,或许干脆就跟了高建武,可是你泉盖苏文算什么东西?家都没了,权力都没了,你以前是莫离支,你现在还以为你是莫离支?给你几分面子说你是莫离支,不给你面子直接一巴掌抽到你脸上。都什么时候了还敢装腔作势?找死吗?
大家现在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姜以式都死了,你还想怎么样?军队多?我也有!粮食?我也有!你有的我都有,你没有的我也有,我凭什么把权力和军队都交出来?你长得帅还是怎么着?凭什么啊?!
估计泉盖苏文也没真想怎么着。大概就是想找个理由对外面动手。看着大家伙儿都在发展自己。觉得要是不赶快下手的话搞不好就真的能出来好几个跟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不管是不是真的强,哪怕是强征农民入伍充数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而且还有新罗人和唐人的虎视眈眈,他不得不这样做了,李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
至少他打算兵变的事情已经没人知道了,他现在至少还是明面上的莫离支,如果不把这个莫离支的职位的最后一丝利用价值给榨干,实在是心有不甘,所以就由李先生执笔,写下了这份旷世奇文——《保王伐唐书》,笑掉了无数大牙,两个星期之后,没有兵马和粮草过来,倒是来了不少份信件,打开一看,泉盖苏文饶是有了心理准备也被气的七窍生烟。
所以他终于有了对外面动兵的准备了,反正北边长城那一线他是不打算去攻击的,因为那里要是一旦唐军来袭肯定是第一线,他不想做出头鸟,而且还有契丹人在那里,更不安全,他打算把长城以南大同江以北的地区全部都给拿下再说,现在军队还在奋力阻击新罗人,双方隔着大同江打的很激烈,泉盖苏文没办法赶走新罗人,新罗人也渡不过大同江,就是这个情况。
至于其他的地区,就是群雄割据的情况了,少少的一块土地却有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割据势力,把逃难而来的大量难民全部征为兵马,而之前的那一大批被泉盖苏文赶走的难民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实力派给截下来了,主要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王都的大变,而现在知道了,却有些追悔莫及。
不过那里头的青壮男子都差不多被泉盖苏文给抽干了,截下来也是浪费粮食,所以没有人愿意去长城找到这批难民,这就间接的促使了这群难民的悲惨未来,军阀们显然不会去管这些人,而是积极准备着,终于,在姜以式战死的第二十三天以后,大唐贞观十年三月十一日,泉盖苏文兵分三路,对安市城周边的三个地方实力派展开进攻。
理由就是,蔑视王权,意图不轨。
这种时候说理由其实就是个笑话,但是谁都知道,你要打人家,总需要一个开战的理由,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大家都不开心,有了理由,至少可以给自己脸上贴贴金,这就很好了,于是乎,泉盖苏文的大军出动了,前段时间聚集的十万兵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五万人和新罗人对峙,三万人保住安市城,剩下的两万人兵分三路出击。
刚刚开始没多久,这三个地方派也不是多强,感觉也没有多厉害,虽然号称拥兵过万,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大家也都清楚,所以泉盖苏文没把他们当作对手,只是一只小老鼠而已,真正的对手和新罗人和唐军,所以八万兵力用来震慑唐军和新罗人,只有两万人的富裕对外开拓,其实这也是最大的兵力了。
幸运的是这两万兵马并没有给泉盖苏文丢脸,都是泉盖苏文的老底子带着原先安市城的镇守军,杨万春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兵马,哪里是那些地方实力派刚刚拉起来的乌合之众可以对抗的?
仅仅五天,三个实力派宣告灭亡,三个县被泉盖苏文拿下,获取了一万兵马和一些粮草,收获颇丰,接着泉盖苏文没有停息,而是宣告没有听从命令的都要讨伐,听从命令的可以活命,现在没有人听从命令。那就都要讨伐,这只是一个开始。
所有地方实力派都意识到了泉盖苏文手中的精兵的强大战斗力,还有从辽东半岛撤退回来的那些溃兵,虽然被打败了,可是精锐程度也不一样,泉盖苏文本身也很会用兵,正在和新罗人对峙,所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和泉盖苏文对抗,于是他们决定,暂时联合。发展自身的同时联合起来。以求将泉盖苏文的征伐军队干掉。
不过很显然这并不容易,在十天之内,泉盖苏文的三路讨伐军势如破竹,连破七个地方实力派的军队。占据了九个县。讨逆军从两万人扩充到了五万人。更加强大了,这让很多的地方实力派觉得不安,于是共同推举了几位拥有比较强大军力的军镇将军带兵和泉盖苏文决战。三名军镇将军也不爽泉盖苏文很久了,欣然答应,带着各自的两万联军兵马出发,和泉盖苏文的讨逆军决一死战。
这三名军镇将军都是很精明的,在泉盖苏文抽调长城卫戍精锐军之前就各自带了兵马到内陆占据地方称王称霸,如今和泉盖苏文狭路相逢,当然不能让他过得舒服,泉盖苏文的讨逆军连战连捷之下也露出了骄傲的毛病,终于在五天以后的决战中失利,三支讨逆军全军覆没一支,败逃两支,第一次讨逆战争就此失败。
第一次讨逆战争的二十天之内占据的十二个县只剩下六个,五万讨逆军又变回了两万人的数量,等于只得到了六个县的领土,其他的六个县被三个将军占据了,泉盖苏文又一次成了笑料,这让泉盖苏文恼怒不已。
他随之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方位不太好,需要同时应对三个方面的敌人,这实在是太不利了,所以他决定从新罗人身上找到缺口,唐军没法儿对付,他们不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地方实力派也不好对付,至少也需要自己整顿好实力之后,现在唯一可以对付的就是牵制了一半兵马的新罗人。
新罗人也真是的,放着其他地方那么多人不打,就冲着我来,什么意思,当我好欺负?泉盖苏文一怒之下亲自领兵渡过大同江突袭新罗人,大破新罗大军,获得了大量的粮草军械和被俘获的高句丽人,泉盖苏文大喜,立刻带着这些人和东西渡江,把五万军队抽调了两万人回去,准备整合一下力量,再一次整顿五万讨逆军准备出战。
正是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新罗人也是运气不好,主帅生病了,难以指挥,泉盖苏文得到了苏宁的启发,以夜袭打击了认为不可能主动进攻的新罗人,大破新罗十二万大军,斩杀将领十几个,一举把新罗人赶回去了好远,暂时肃清了南部的危险区域。
这个消息没多久就传扬开了,地方实力派们终于意识到泉盖苏文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家伙,他之前自己没有出手,所以自己这些人才把泉盖苏文的讨逆军打了回去,现在就不一定了,泉盖苏文估计要自己动手了,情况会更加恶劣也说不定,于是面对威胁的七个实力派整合兵马十万人,准备和泉盖苏文决战。
第一次战败十七天之后,也是大破新罗的七天之后,泉盖苏文发动了第二次讨逆战争,仍然不是他亲自统兵,但是兵马扩充到了五万人,装备齐全,战斗力颇强,在没有新罗人的威胁之下,泉盖苏文的讨逆军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不仅仅夺回了那曾经占据的六个县,还又占据了八个县,把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