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而能够在战后,继续保持这个称号和头衔的;乃是一军之众上万当中,层层选拔和淘汰出来,百里挑一的百余人到数百人而已。

  因此,他们也是拥有额外专属的津贴和补助,比同士官而高一阶福利和优厚待遇,以及在战斗结束后,优先挑选战利品和获得补充休整;在平时拥有自己的特色旗帜和徽章、标示,相对宽松而自主的休假,等一系列特殊荣誉。

  而如今的李铁牛,正是隶属于前军军序之下,其中引以为豪的光荣一员,

  只是此时此刻他的眼睛,似乎暂时有些转不开了。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占地广阔的甲第宅院。

  绵连起伏一眼看不到头尾的高墙,鱼逦连横的深宅大院之间,隐约可见的雕梁画栋和飞檐斗拱,红绿缤纷的园林馆苑;无不在昭示着,与众不同宏阔壮美的北地气派和昔日安东第一家的历史底蕴。

  据说最盛时,罗氏一族按照主从嫡庶的远近亲疏,足足有上千家生活在这里,而世代追随和遵从他们的臣下部曲,负责侍奉他们的奴婢仆役,加起来更是有数万人之众。

  只是如今,走在由大块水磨发亮的青石板,拼接敷设而成的平敞街道上,不见任何的行人和车马的行迹,到处都是封门闭户的萧条景象。

  一些家宅门户之内更是普遍带孝,甚至有些乃是旧丧未除,新丧又起的双重,乃至多重的丧礼挂幡,在风中惨淡的招摇着。

  看到这一幕,李铁牛忽然觉得有些寡淡无趣,正所谓乱世人命贱如土,就算是这种朱门甲地的大藩诸侯,也不能例外啊。相比之下他曾经的家乡,如今在淮东治下的青州,还真是难能可贵太平安乐的乱?一隅啊。

  想到这里,他信手将一根**的鲸肉条给塞进嘴里,有滋有味的嚼动开来。

  这也是他最喜欢的零嘴之一,极具南海地方特色的出产之物;据说每捕杀一只巨鲸,所得的肉脂皮胶动辄以数十万斤计,可以轻易满足数百家之口的一月之需。

  而就算是腑脏和骨殖也是极有用处,因此,各色鲸类制品,也是淮东进口的大宗之一。

  虽然,除了嫩比肥牛羔羊的少数部位外,鲸身上的大多数肉质,都是又粗又老的难以下口;但对于那些饱尝过饥苦滋味的人来说,好歹也是真正的肉味啊;

  更何况军中的火头也在烹饪和加工方法上,努力无比的推陈出新的,因此这些大桶封装的鲸肉,经过酱料和盐的腌渍后切成薄片或是条子,无论是拿来和粮砖一起炖汤,还是和着板油炙熟了吃,或是炒熟成酥脆的肉松;都是不错的选择和口味。

  突然,冷冷清醒的街巷内,有跑动的人影闪过,还有向内重物拖曳的声响,顿时从队伍中分出几名军士,上前探寻究竟。

  站在巷口还没说上几句话,却冷不防迎面飞过来的细碎飞刀和弩矢,顿时打在过去问话和探视的几个巡逻军士身上,又在闷哼声中将他们贯倒在地。

  “备敌……变阵”

  李铁牛顿然大喝道,顺手拨打开一只散射的飞刀。

  “吹哨……告警”

  “余子予我,攻击前进……”

  一连串口号喊了下来,这时候剩余的人也托举起手中的长短火铳,面对着刀匕投射过来的方向,短暂而急促的排射出去。

  霎那间打得巷道中的壁板和砖墙尘土飞溅,还有零星的惨叫声,从背后透了出来。

  然后随着被打得百孔千疮的,某处沿街壁板轰然倒下之后,飞扬的尘土之间,却有更多的人影绰约;就像是被捅开的蚁穴,又像是被打翻的蜂巢一般,蒙脸持兵的汹然向他这队巡哨反扑而来。

  但是首当其冲的李铁牛却不怒反喜,只见他腾空翻手倒转过两只打空的尺半短铳,举重若轻的挥舞着锤头一般沉重结实的厚木枪托,大吼咆哮着迎面冲进这些武装凶徒之中,

  只听得蓬蓬入肉有声的动静,当即如两扇风车一般的横扫砸倒数名对敌之人,有将他们崩碎而出的脑浆和扭曲变形的肢体,像是扫垃圾一般撩倒到边上去……

  太子河南岸的旷野之中,涌动的鼓号声声和旗帜如林,也正在可见的距离内,逐步逼近辽城。

  只是最新的发现,让前出军中的领头人有些错愕,又不敢擅专的火速呈递到后阵中军。

  “可恶……之极”

  罗湛容有些气结的,看着人影绰约的城头上,新插上的那几面风雷旗旗帜,只觉得怒不可遏又像是被当头敲了一棒,有些头昏脑胀起来。

  最糟糕的结果还是发生了,都怪博罗会那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鼠辈,好歹自己托付了重任和信赖,却肆意而为把事情搞成这副德行。

  现在,不但在城外牵制和呼应他的若干偏师没了,按照既定的方针他们应该一边制造混乱,一边伺机夺取门户之要,或是混入城中发挥里应外合的作用;

  最后居然还让淮东军亲自上城协守,难道他聚势威压的夺城大计,就这么功亏一篑了。

  虽然他麾下看起来兵强马壮所聚甚重,但是其中有多少是真心实意追随他,谋取这一番大业;又有多少三心二意或是首鼠两端,纯粹了为了利益和许诺而追随近来;或是虚以委蛇,在强势之下不得不屈从他的……

  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对身后吩咐了几句;半响之后,一只仓促组成的攻城部队,高举着简单制作的云梯和挡车,缓缓加速向前而去。

  直到越过了某个临界点和隐性的界限之后,一只蓄而不发保持静默的城头上,骤然轰鸣声大作,甚至还听到了炮击的震响声。

  只见被拉长的攻城序列后部和中部,十几个火光点点之处,无不是血肉横飞被炸的人仰马翻,而已经前出的人马受此重挫和惊吓,却是争相溃逃都来不及了。

  而最近的一处被炸裂开的地方,距离观望的罗湛容也不过是数百步,

  这不由让他的脸色一变再变,想到在军中曾经见过的情景和战绩,最后还是下令停止其他几路,陆续准备好的试探性攻势,收兵暂退数里择地立营。

  眼下之际,看来只能乘势先整合了内部再说了……

  东门墙头之外,

  我也微微松了一口气,对方还是被我的虚张声势给吓住了,

  毕竟,连我的随行护卫部队在内,光靠城内这仓促凑起来的万把人,放在七八里宽的城墙之上,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或者说兼顾无暇的。

  只能维持城门附近的一些重点地段,而在其他地方多插旗帜而在箭楼里留下零星的观测哨位。

  一旦遭到优势敌人的围攻,那就只能听天命尽人事了。

  因此,在对敌的手段上,就玩了些许真真假假的疑兵之计。比如将炮队集中起来,沿着城墙根下机动使用;临时赶工造了许多穿着袍服假人和大型器械的哨位。

  因此,至少城墙下被打倒的敌人不是作伪,一团的连珠铳不计代价的急促快射的话,也可以短暂制造出一营人排射的效果来;而城头上的炮击也固然不假,但因为主要是野战便携的轻炮为主,因此还是多数没法打到那么远的,

  而那十几个战果,只是预伏在对方进军路线上,听天由命式蒙概率的爆破点而已,

  我甚至已经做好准备,一旦事不可为转移到更加坚固和准备充分的内城,继续坚守的打算了;

  现在,城外的敌势已经暂时知难而退后,在远处利用城郊的各家驻地给扎营下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做好重新进攻的准备

  利用这个难得的缓冲和间歇,抓紧时间备战和尽可能的补充实力,不要说其他的这辽城之内,光是成年的青年男女,就至少有十几万人。

  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名册按图索骥,将那些逃散的藩兵,给逐家逐户的搜检出来,虽然他们的战斗意志不怎么样,但好歹是多少受过军事训练的正是兵员。

  以他们的家人和亲族为变相的挟质,以阵前赦免临阵脱逃之罪为代价,在督战队的监视下,站在城墙后面充作守卫的力量,还是勉强可以胜任的。

  然后,就是以厚币重赏和官面上的强制令,按照户口出丁役的比例,征募城中的青壮参加城头的协守和劳役。

  好在作为本家的主城,城内的相应准备也不是那么糟糕;先前身为代藩主的罗允孝,很是搜刮了一番附近的州县,又抄没了数百家的门第;

  因此,在藩主的仓禀里,攒下了不少钱粮物资。武库里的兵杖甲械也是相对充足的,虽然大多数都是陈旧之物,但是用来武装那些民夫和壮丁,总比没有的好。

  这样逐一下来,城防上的人手就逐渐变得充裕起来,而将我的不下抽调出来,派上更重要的用场。比如防备和对应城外罗湛容一党潜在的内应,所煽动和制造起来的骚动、混乱和破坏事件。

  然后城中就可以实现重点区域的军管和戒严了。还有派兵进入两大一小的三个市,对于涉及军需和民生物资的存有量,进行登记和封存。

  然后按照人口和家庭的日常需要,进行大概统计和测算,建立日常配给的基本标准和计划;以应对可能的长期且持久的围城战,带来的困难局面。

  好在内宰朱彦年和管领张义新为首的留守重臣小团体,虽然在军事和防务上缺乏发言权和威望,但是处理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到还算是尽职和本分的多。

  因此,我守城的潜在把握和凭据,又得以稍多一些。

  天黑之后诸事初定,各项举措也再次布置下去之后,我还想回头看望和慰问一下一下初经人事,有些受创颇深的三枚。

  这时候,手下再次突然报告了一个小插曲,有形迹可疑的人,在内城后宅抢着搬运什么东西,被我派出的巡逻队撞个正着,而当澈隅顽抗击杀了百余人,还有若干逃窜当中,踪迹指向了罗藩聚居地的后宅。

  由此在附近的据点里,截获了好几车东西,粗粗检查大都是些文书簿册什么的,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因此因此当场抗了下来,然后准备送到我这里来了。

  此外,他们还在里面,发现了一个被折磨的惨不忍睹,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的女人。

  因此,当值的部将李铁牛特地请示,是否可以交涉进入后宅搜捕和捉拿一二。

  我想了想,先把这个事情按下来,让他们先肃清了内城的大部分坊区再说。

  却又得到一个通报,城外有人抹黑靠近墙下射入布条,却是来自城外阵营里的罗湛容,他打算私下派人前来与我交涉了。

 …

第七百九十七章 肘腋7

  辽城,东城门楼之内某处袖。

  已经满是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声音

  “罗允孝此贼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狼子野心之徒”

  “籍先藩亡故之际,于军中党同伐异残害忠良,而得以窃据了本家军马”

  “是以驱策裹挟忠良之士,为虎作伥而僭觊大位……”

  “归还本家之后,又残横凌暴于宗族,极尽盘剥于臣下、附庸……”

  “所任皆私人,党羽径且营私之能……”

  “肆意买卖私授官爵、名器,……以资材多寡而赎其罪焉……”

  “乃是自有取死之道,我家主公不过是顺人心应大势而为……”

  “这亦是我罗藩本家的纷争……”

  “淮镇何苦卷入其中呢……”

  “如今此贼已经伏诛,而本家嫡裔凋零之下……又舍我家主上,还能取谁人”

  “是为我主振臂一呼便四方响应,相从着景云……”

  “还请大帅莫要为些许小人所蛊惑和利诱,拿麾下将士的前程自误一时。”

  “平白折损了两家素来交往的交情和盟定……”

  “且不如这样如何……”

  来人很是客气而不失恭顺的,自我介绍了一番对方的情况和优势,然后开门见山的提出条件和要求,希望我能够看在过往的交情和经历的份上,尽可能的置身事外,对他们接下来的作为,保持某种超然和中立;

  乃至配合对方的行事,主动放弃这座辽东最大的城池和都邑。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足够的代价和补偿。

  例如:与前藩主的一切协议和密约照旧,割让建安州以南的半岛中部三州之地,并提供移师出境的一切费用和所需,

  乃至一次给付十万缗的****钱,另外私下单独给我四万缗的答谢;允许我方从辽城之中,尽可能的带走大多数想要带走的东西,以及双倍的民夫以供沿途役使。

  对方所称述的利害得失,也不是没有几分道楸和可行性;这样我似乎可以带着更多的好处和利益,从这里全身而退,毕竟火器虽然犀利,但是带出来的子药库存,在地方无法补充的情况下,却是用一点少一点的。

  在外部断绝而实力差距悬殊,内无众志成城的恒心,还有潜在的内患在侧的情况下,仅凭一群罗氏的文职臣属的支持,能够坚持多久还是个不确定的因素。

  但这样就算够了么。他讲得再多,再怎么动情入理,也没有改变一个事实。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岂又是动动嘴皮子,说说道理就可以图谋到的。

  更何况,让我放弃城池的掩护和凭仗,轻易的将自身和部下的安危,寄希望于敌对阵营的守信和践诺,无疑是太阿倒持、与虎谋皮的事情。淮东军虽然号称“满万不可敌”或是“野战善守第一”,但不代表就可以无视实力上的巨大悬殊和差距。

  更何况允许尽可能带走相应的物资和民夫,基本就是某种潜在的试探和算计。一不小心就会将这边的底牌给泄露出去了。

  不过这也反映出一个事实,对方显然也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或是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正所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决定发动一次反击,来表明某种态度和立场,

  当夜深人静,月黑风高之时,城头上已经是摇曳的火光暗淡,就连行走游曳的人影,都变得稀疏起来。

  随着浸油的门柱被缓缓的推开,幽暗的的门洞内传出细碎而整齐的脚步声,然后又变成逐渐远去消失在夜风中的沙沙动静,

  半个时辰之后,深沉的夜色之中,突然在靠近地平线的位置,亮起了点点的火光,然后又蔓延着接连成了数片耀眼的光斑。

  直到数个时辰之后,第二批再度出城而预伏在墙根之下的接应步队,还是没有能够派上用场,就迎来了若干陆续归队的夜袭人马。

  他们浑身满是烟熏火燎的焦臭和血腥味,疲惫而难掩兴奋的容颜之上,无不是在昭示着们的此行,已经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有利的征兆。

  天明之后,通过侦查和检视城外一片狼藉的营地,才发现这一次集中了麾下所有的掷弹兵,和亲直营里的连珠铳的连夜奔袭,虽然出去八百多人,只归建了六百多而已;但最终结果证明,此番夜袭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根基当夜暗伏在原野中的外围侦骑回报,汇聚在城外的罗湛容的阵营里,居然因为原本以骚扰和试探为目的的夜袭,发生了连锁反应式的数度炸营;而在惊恐异常的人潮冲击下,不得不连夜仓促拔营,向北狂奔十数里一起逃到太子河边;才因为去路受阻,而重新集结起来和站稳脚跟。

  期间相互拥挤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几乎伏尸倒毙了一路。光是营地里来不及带走和破坏,就丢在原地的大量辎重,以及至少三、四千具被遗弃的各色尸体,就能够证明已一切。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被突袭中,直接被斩杀或是烧死的,更多则是相互踩踏和争道过程中,自相残杀而死的。

  看来我显然过于谨慎的,高估了对方的额组织度和战斗力了;只看到对方所拥有的数量优势,却忽视了对方阵营本身的复杂与混乱程度;只可惜我却没有再多余的兵力,可以用来追加攻势和再度冒险,不然就是一鼓作气彻底解决后患的局面和结果了。

  不过,对于城中上至内宰朱彦年为首的诸卿大夫,下至普通的军民百姓;那些还处于惶然不安的人们来说,只要稍加渲染一二,便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和胜利了。

  在城中征发更多的人手,抓紧时间将城外的营盘拆毁,将丢弃的辎重杂物给搬运回来的过程;则更进一步验证和加强了这个好消息。

  一时间,来自城中上下的赞誉和称颂如潮;仿若我在一夜之间,就成了辽城罗藩本家最有力的保护者了。

  甚至有人在短暂的碰头会上提出。授予我一席罗藩家老的资格和名衔,然后待到本家事态平息,替我这一脉在罗藩本家再开一支源流,以若干封地分藩相酬云云,不过却被我当翅决拒绝了。

  至少我还没现实冲昏头脑,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美好,但却是很遥远的预期和好处;而且也未必真正适合我,接受下来之后好处不见的能到手,反而是个大麻烦和负累,

  更加尴尬的是在现任藩主空缺,而连代藩主都被人干掉,政令不出辽城的大敌当前下,又该是谁人来授予这个资格;

  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将我苦心营造的名声和态度给轻易毁掉,而变成某种众矢之的的焦点和诸多矛盾针对的目标。

  当我再次回到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