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夜,被一众老兄弟敬得有些打晃的李衍,被亲卫送回新房,然后被梁家送来的两个通房丫头扶进新房。
  挑下新娘红盖头的那一刻,李衍彻底醉了——醉眼看美人红妆,再加上朦胧的烛光,哪个英雄又能不酩酊大醉?
  更关键的是,这个名垂千古的奇女子,马上就是他李衍的人了!
  李衍用食指挑起梁小娘子那尖尖的下巴,居高临下问道:“你叫甚么名字?”
  梁小娘子的脸上说不尽的羞涩,而官人的话又不能不答,她只能用很小的声音道:“奴家小名红玉。”
  听见梁小娘子自报的名字,李衍满脸陶醉地说道:“梁红玉,从今以后,你是我的了!”
  言毕,李衍就将梁红玉扑倒在床上……
  李衍在梁红玉这里连休息三日,很是有点乐不思蜀的意思。
  可第四天早上,李衍早早的就起来了。
  李衍本不想惊动梁红玉的。
  可李衍刚将胳膊从梁红玉的头下抽出,梁红玉就醒了。
  梁红玉扭头看了看还未完全亮的天,然后问李衍:“怎么起得这么早?”
  李衍在梁红玉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然后道:“温柔乡虽好,但我若是迷恋不拔,就有可能彻底失去……我前不久招了五万多新兵,又吞并了二龙山一万五千人(李衍一共吞并了二龙山三万人,不过被岳飞将挑细选了之后就只剩一万四千八百多人),这么多新军,我怎么可能完全放心交给别人练?而且,这七万新军中将有一部分加入咱们第一军,我得对他们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见李衍并没有因为纳她而放松正事,梁红玉很高兴,连忙起来帮李衍洗漱。
  伺候了一会,梁红玉突然想起,李衍曾说过允许她参军,而且梁红玉已经知道陈丽卿、扈三娘、方百花、琼英都参军了,并且每人还统带五百马军,这说明李衍并不反感女人参军,于是小声道:“奴家能跟官人一块去校场吗?”
  李衍道:“你身子不便,何不多休息几日?”
  梁红玉白了不正经的李衍一眼,然后道:“奴家的身体没事……奴家做梦都想上阵杀敌!”
  李衍捏了担梁红玉的小鼻子,道:“也就是遇到我了,否则你这永远都只能是梦了,去穿衣服吧。”
  见李衍答应了,梁红玉主动亲了李衍一口,然后红着脸跑去将守在门外的两个丫头叫进来帮她和李衍换衣服。
  ……
  宛子城中的校场一扩再扩,如今已经扩到足可容纳十万人训练的超大较场——为此,陶宗旺和金大坚伐了两大片林子。
  一身戎装的梁红玉,刚跟李衍进入校场,便看见七万人整齐如一走正步的震撼画面,心道:“仅训练了十几日的新兵竟然就能如此?”
  见李衍来了,杜迁、宋万、岳飞等人赶紧叫停部队,然后所有教官都来李衍这里,齐敬礼道:“大都督好!”
  李衍回了一礼,然后开门见山道:“这批新兵怎么样?”
  杜迁道:“整体素质和服从性都比以往的要好。”
  李衍点点头,然后又道:“辛苦你们了,这次要练这么多新兵。”
  宋万道:“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咱们练兵部已有完善的练兵之法和充足的教师,有信心接受任何挑战!”
  杜迁和宋万已经为李衍练了二十多万兵,让李衍有争霸逐鹿的资本,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幕后功臣。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跟李衍最久的兄弟。
  因此,李衍直言不讳道:“这批新兵,跟以往的不同,可能要直接拉上战场,所以不能像以往一样,由你们练兵部练基础,然后再由各部队的主官二次训练,所以我才将岳飞他们派来。”担心杜迁、宋万这两个老兄弟再有别的想法,李衍又道:“岳飞他们这批教师是我重点培养的将领,未来是要帮我统兵的,不会跟你们练太久的兵,所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你们既要练兵,也要多教教他们,将咱们梁山军的优良传统灌输给他们。”
  杜迁、宋万等老人一齐行礼,道:“是!”
  李衍扭头对岳飞说:“此次练兵虽以你为主,但在基础训练方面,还是听杜迁和宋万两位将军的,他们在这方面有你无法想象的丰富经验,基础训练过后,你开始接手,我不管过程,只要精兵,这七万新兵中,有一部分是要加入第一军的,他们要对得起‘天下第一军’这块招牌!”
  岳飞干净利索的一行礼,道:“是!”
  李衍道:“继续训练!”
  杜迁、宋万、岳飞等人齐道:“是!”,然后就去继续训练这批新兵!
  之后李衍一直在边上看杜迁、宋万、岳飞等人练兵,并留意较为突出的苗子,直到李师师和玉藻前联袂来找李衍。
  见李师师和玉藻前过来,李衍问:“甚么事?”
  李师师道:“汉城方面又来信问官人你甚么时候回去,他们说,蔡攸已经等快两个月了,实在是等不下去了,还要去前线找你。”
  李衍问:“他们的意思是借还是不借?”
  玉藻前道:“他们还是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才想请官人你回去决断。”
  事实上,此事李衍也很为难!
  李衍有钱吗?
  当然有。
  不说其它的,李衍单从半个高丽就弄到了近两亿贯钱银——只是金银铜钱,还不算其它的。
  可李衍虽然有钱,但花销也大。
  不说其它的,只说这二十万军队,每个月就得花李衍一百七八十万贯、二十万石米粮,而且这还不算兵甲、军械、军马的饲料以及其它乱七八糟的开支!
  粗略一算,仅养军,李衍一年就得花三千多万贯!
  而这还仅仅是养军!
  别忘了,李衍还得往乐浪、真番、台湾三郡砸钱大搞建设!
  还有造大海船,那更是一个无底洞!
  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关键是,说不准什么时候还要打仗。
  而打仗是需要花大钱的。
  更重要的是,赵佶借钱是想打田虎、王庆、方腊,这跟李衍的利益不符。
  所以,李衍不应该借钱给赵佶。
  可问题是,这还是一个勒索赵佶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北宋可是有不少李衍想要的好东西!
  李衍很纠结!
  进而一直将此事拖到现在。
  如今看来,是拖不下去了。
  ……


第三百五十章 尊敬和爱戴
  ……
  如今的汉城。
  外城方圆二十余里,护城河阔二十余丈,濠之内外皆种满杨柳,粉墙朱戸禁人往来。
  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望而生畏。
  进得城来,毎百歩设战棚置一指挥守卫、并密置暗哨,望之耸然。
  城里牙道,各种楡柳成阴。
  城内外交通十分方便,城里外河道交错,水运繁忙。
  街道繁荣,车水马龙,百街千巷有数不清的店铺,妓院、茶楼、香铺、勾拦、药房、靴店、马行、酒肆、瓦市,可以说应有尽有,买卖兴隆,生意旺盛,服务周到,还有很多这个时代没有公共设施,像李衍特意交代建设的大型学堂、大型医管,让人耳目一新。
  安东都护府更是气宇非凡,金碧辉煌,楼台亭阁,飞龙画风,金钉朱门,禁卫森严。
  各个衙门官府都在近旁,坊院仓库也云集一起,十分便捷。
  一路走来,不仅梁红玉眼花缭乱,就连李衍都望而兴叹——汉城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大都护府前,自闻焕章以下,数百文武百官皆来迎接李衍,观其架势,若不是李衍事先交代,他们可能会迎到仁川港接李衍!
  李衍身后的梁红玉,是第一次来汉城,也是第一次见到李衍手下的文武百官,因此不免有些好奇,进而偷偷打量这些人。
  打量了一会,梁红玉惊讶的发现,这些人眼中竟然全都是尊敬——发自内心的尊敬。
  而他们尊敬的对象很明显是李衍。
  “官人怎么这么受他们尊敬?”梁红玉不解!
  直到几天后刘慧娘主动来找梁红玉唠家常,梁红玉才知道原因。
  在安东都护府建立之初,李衍就废除了包括两税在内的北宋所有税制。
  此时最大的两税,被李衍改成,每年只交一次——从得到土地开始(包括官府分的,也包括自己开荒的),第一年只交其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乘以一成均产粮食,第二年交其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乘以两成均产粮食,从第三年开始,每年都交其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乘以三成均产粮食。
  与此同时,李衍提出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船舶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十九种税,并且对这十九种税制做了详细的注解。
  李衍所制定的税制,对流转额征税、对所得额征税、对资源征税、对财产征税、对行为征税,极为灵活,又极为巧妙,就以印花税为例,征税范围极为广泛,人们还自觉上交,让所有人都对李衍佩服的五体投地!
  更别提,李衍弄出来的这套税制,在大幅度削减农民和穷苦人的负担的同时,税收还比以前多出了一倍,而这还只是目前发展之初阶段收到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收上来的一定会更多。
  而税收的主要主体(商人富户),也不觉得难以接受,并且也都在积极维护这套税制。
  为什么?
  因为李衍不同于以往的统治者,他大力鼓励通商,并解除了几千年以来加在商人身上的沉重枷锁。
  此前,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
  士大夫、官员、举人、读书人等士人的地位最高,其次是农民和地主,然后是手工业者、工匠,最后才是商人。
  商人备受歧视。
  歧视到什么程度?
  秦始皇“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意思是“崇尚农业,黜除工商,百姓由此富足”,然后又“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对豪富进行监视看管。
  到了秦二世,更是荒唐:他将九类政治地位最低的人谪戍岭南,其中四类人与商人紧密相关,即:本人是商人、曾经是商人、祖父母是商人,父母是商人。也就是说,一旦曾经做过商人,三代子孙一律流放。
  汉代之后到宋代之前,统治者对待商人的态度和套路,大多是同一路数,总是逃不出几个词汇:抑制、打击、抹黑、羞辱。其手法五花八门,有的实在是匪夷所思。如晋代,法律这样规定,做买卖的人,额头要裹上白毛巾,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白毛巾上,脚上穿的鞋子,必须得一脚穿白鞋,另一脚穿黑鞋。前秦苻坚则下令商人不得穿金银锦绣,违者砍头。北魏法律规定商人永世不得做官。隋唐时代,也规定商人或商人的儿子不得参加科考。
  (汉朝曾有过“捐官”一说,实际却是“买官”。但能买官的人,大多都是士族和那些耕读人家,没有商人的事。)
  宋朝稍微好些,商人受歧视的程度比之前低不少,不过也不是说全无歧视。
  总之,此前商人备受歧视,也没有任何保障,一旦国家缺钱,就开始用各种理由抄一波家。
  而在李衍这里,不仅出台了不少鼓励通商的政策,还将对商人的歧视全都废除了——只要商人缴纳政府规定的赋税,他们就享有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
  李衍对商业的大力支持,直接导致汉城变得空前的繁华,而且繁华正在快速向李衍的其它地盘发展。
  另外,李衍正准备推出货币改革和钱庄,进一步促进商业发展。
  除了自己改革,李衍也允许别人改革。
  李衍不像以往的掌权者,对于改革,要么坚决反对,畏之如虎,要么坚决支持,不计较后果,要么今天支持明天不支持朝令夕改,更不和稀泥,而是极具创建性的提出了“实验田制”——也就是,不论什么改革,都先划分出一块改革区进行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就大力推行,如果实验失败,就先总结失败的原因,再群策群力寻找补救的措施,而一旦确认这项改革无法进行或是有无法弥补的巨大漏洞,则果断放弃。
  李衍提出的这个“实验田制”为改革提出了最可行、也最保险的制度,让那些改革派有发挥热情的机会,也让保守派可以掌控这些改革,以至于水泊梁山这个政权不会出现王安石和司马光那样的守变之争,宋朝吵了几十年都没能解决的难题,被李衍轻而易举的就解决了。
  总而言之,李衍出手虽少,但每一次出手,都能让人看出来李衍的高明和无与伦比的智慧。
  可李衍虽然天才横溢,却不揽权,该抓的抓,该放手的地方毫不拖泥带水,并且极为敢用人,让文武百官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试问,这样的李衍怎么能不受他们尊敬和爱戴?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劝进
  ……
  也不知是谁主持建造的安东都护府,竟然将它建得跟开京的高丽王宫差不多大和豪华,让李衍不禁想起了在那住的那段时光!
  不过李衍很快就心生警惕:“这帮家伙该不会是想逼我称王吧?”
  其实,这种声音很早就有了。
  而且,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可不全都是那些阿谀奉承之人,还有很多有分量和有见识的人——他们认为,李衍现在完全具备称王的条件,另外,爵号不够,不足以收揽群雄。
  可李衍心中始终记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而且,李衍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还不到时候!
  所以,李衍还不能当出头鸟,闷头发展自己的实力,待时机真正成熟的时候,才是硬道理!
  当然,李衍之所以敢一直压着此事,还是因为李衍对自己这个势力的控力强,不怕他们逼,更不怕他们换人,因为舍他李衍无人有这个实力,甚至他们勉强推都推不出来。
  来到奉天殿,李衍发现,整个大殿就一张椅子。
  李衍脚步一顿,然后看了闻焕章等人一眼,道:“随我去后殿说话。”
  言毕,李衍就抬腿往后殿走。
  李衍才不信,这是某人的失误造成的,这很明显是有人想劝进。
  闻焕章等人想拦,可又不敢跟李衍动手,最终闻焕章、孙静、朱武、赵鼎、陈康伯、李资深、陈公辅、郭永、蒋敬、金富轼、乔道清、裴宣、汤隆等人只能跟李衍去后殿。
  来到后殿,李衍一看,得,又只有一张椅子。
  这回,李衍老实不客气的坐下了。
  等闻焕章等人进来,李衍劈头盖脸就道:“你们要干甚么?”
  众人相互看了看,最后闻焕章站出来,道:“大都督,如今济州、乐浪、真番包括台湾郡全都发展良好,您拥有四郡之地、二十万兵马、四百多万人口,再为大都护不太合适……”
  李衍道:“唐朝的安东都护府面积是咱们几倍,也没见他们的大都护敢逾越。”
  汤隆道:“弓复只有一郡之地就已称王,田虎、王庆那两个跳梁小丑处于大宋腹地聚集了一群乌合之众也敢称王,方腊才刚刚起义就称圣公,大都督您的实力比他们强几十倍,却只是大都护,未免有些……”
  李衍看着汤隆问道:“未免有些甚么?”
  汤隆硬着头皮道:“未免……未免有些太谦逊了。”
  “哼!”
  李衍哼然道:“你们知不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
  孙静道:“大都督,宋国君臣自己作死,导致田虎、王庆、方腊齐反,咱们若是也跟着起义,是有很大几率一举推翻那不得人心的宋朝,而田虎、王庆、方腊又怎么会是大都督您的对手,再者谁也不知道大都督您早在他们身后布下了一支奇兵……大都督,您此时若是起义,是有很大可能成为中原之主的!”
  乔道清随后道:“以大都督您在山东、河北两地的声望,这两地唾手可得,届时只要大都督您登高一呼,必定从者如云,以大都督您所拥有的财力、粮食,再扩二十万大军毫无费力,那样大都督您就拥有四十万大军,天下何处去不得?”
  李衍气极反笑,道:“你们倒是给我挑了一个好地方,这河北,北临辽南京,南望宋国首都东京汴梁,西边就是宋国最强的西军和西夏,这样的四战之地,你们让我怎么问鼎中原?”
  河北这个地方的确不好,可谁让李衍最大的影响力就在这里,去别的地方,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就站住脚,更成不了事。
  孙静道:“河北虽北临辽燕京,但辽国现在自顾不暇,金国的诸路大军已过江屯驻,大都督此时若是起义,辽国多半会拉拢大都督以为强援。”
  乔道清道:“大宋西军不敢轻举妄动,他若是敢动,咱们就联系西夏,前后夹击它,一举灭掉这个最大的威胁。”
  孙静又道:“宋国的中央禁军不足为惧,他们修建园林的能力要远远强过他们打仗,只要咱们的大军在集结好,就可以直接过黄河攻取东京汴梁,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