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紫钗恨)-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训练强度也非常大,柳畅已经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在三月下旬之前完成两个营的所有改编与整训后,向台州进军。
  只是在台州进军之前,柳畅又召开了主力部队排以上军官的机密会议。
  辅助部队里,除了施退季、石云庆等少数人,基本没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因此这次会议的气氛显得格外肃穆,大家甚至不敢交头接耳,何况柳畅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这次会议,是我们这个团体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我事先说明,本次会议的所有内容,不许记录,不许向下传达。”


  第121章 虹军

  在场的军官,在听到这句话后,立即一个个站了起来,站得笔直,大声说道:“愿为检点效死!”
  柳畅当即向他们宣读了已经写好的命令:“兹定于咸丰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全军向台州攻击前进,并于第一时间夺取太平县,为此……”
  他的声音也变得穆肃起来:“龙枪营、楠溪营全部、辅助部队三分之二于三月二十日完成集结,向太平县攻击前进,凡有阻拦我军前进者,不论其来历身份,一律用刺刀冲破其阻碍!”
  这是下了血本了,有些军官也明白柳畅为什么把金汤哨单独抽调出来不编入两个步兵营,原来是让金汤哨留守磐石寨,守卫着整个团体唯一的根据地。
  柳畅继续下达命令:“从即日开始,各步营改称步兵营,各步哨改称步兵连,各步排改称步兵排,各步棚改称步兵班!”
  这只是名义上的改称,而是接下去的命令就非常有力度:“在龙枪、楠溪两营新建轻型炮兵连一个,装备野战火炮四门,装备由炮队中调出,为支援此次向台州出动,原炮队将改编为三个炮兵连,野战炮兵连、攻城炮兵连,各装备火炮六门,另组建留守炮兵连,负责磐石寨留守业务及装备维护、新炮兵连队的组建与训练。”
  柳畅没说留守炮兵连的具体规模,但是鉴于现在在磐石寨还有大量的青铜火炮,这个炮兵连的规模不会太小,接下去柳畅宣布了下一道命令:“辅助部队各队,相应改称连队,纳入我军战斗序列,此次台州作战事关我们生死存亡,辅助部队除现有单位之外,还有新建如下单位:卫生排一个,担架排一个,辎重连一个,工兵连一个,所有单位必须于三月二十日前组建完成,并完成集结。”
  这是石云庆和施退季他们值得欢呼的事,只是为了这个连队的名义,施退季还作出一点小小的牺牲,他手下原本有一百三四十人,来磐石寨的途中又有不少人员加入,现在手下有将近两百人,但是柳畅的各个连队基本是三排九班制,满编也不过一百二十人,因此他为了取得柳畅的信任,主动提出自己所在连队也按一百二十人的编制进行改编,多余人员可以调出到其它辅助单位。
  与他相比,石云庆的小算盘就多得多,现在他的先锋连依旧在南岸活动,全连人数多达一百五六十人,整个连队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所以虽然他与龙枪营的关系更长久,但是凡事柳畅更倾向于施退季。
  宣读这一系列命令之后,柳畅放松了下来,向大家挥挥手,示意大家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有反对向台州进军的没有?”
  “没有!”这是大家响亮的回答:“愿随检点共荣辱!”
  现在只有磐石寨这么一块地盘,又受制于瞿振汉,军官们当然愿意向台州发展,到时候海跃天空,都有自己的绵绣前程。
  柳畅也相当满意地看着手下的这群军官,点了点头:“好了,就是这么一件事,接下去我们好好谈心,首先跟大家说个事,咱们这次去台州,是准备自己单干,已经不适合打红巾军的旗号,因此我和几个连长商讨了一下,咱们这支队伍叫作虹军,彩虹的虹!”
  “好!”
  “这名字不错!”
  “虹军,虹桥的虹?”
  将部队改称虹军,既可以与瞿振汉的红巾军区分开来,又能尊重,瞿振汉在起事初期,就打过虹军的旗号,现在部队内虹桥籍的官兵又特多,几乎占了整支部队的三分之一,在连排一级军官中,更是占了接近一半。
  因此虹桥籍对于部队改称为虹军非常满意,他们满意就是大家都满意了,这件事就这么通过了:“不过我们要进入台州才能打出虹军的旗号。”
  倒是云天纵这个楠溪哨的老排长问了一句:“检点,咱们既然改称虹军,这旗号是不是该改一改!”
  不但在名字要与红巾军有所区别,这旗号自然也要有所区别,很快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既然是虹军,那应当打红旗了!”
  红巾军虽然有一个“红”字,但是打着的旗帜是黄色旗,而虹军就下心决心打出红旗来:“我柳畅的名义,是虹军总检点兼大统领,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些事大家心里有数就行,到了台州才能付诸实施。”
  “三月二十日完成一切准备,三月二十一日正式出发,有信心没有?”
  所有的军官又重新站了起来,齐声回答:“等检点放心。”
  柳畅非常满意,他轻轻地拍着手,还想说些什么,只是外面有人敲响了房门:“检点,出大事了!”
  “什么事?”
  战场信息瞬息万变,随时可能出现巨大变化,柳畅突发的大事不致于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与向台州前进的计划。
  只是万事总不能如意,报来的两件事都不算好消息。
  “我红巾军胡佐龙与赵起部继克取泰顺县城之后,又再度克复福建福鼎县城,福州方向有调集大兵向浙闽边境运动之迹象,瞿帅要求检点派一支洋枪队渡南下,支援闽北之战。”
  这等于是红巾军又多拿下两座县城,但对于柳畅来说却不算一件好事。
  “清妖牛德顺部从太平县南下,现在已经兵临雁荡山,两位少帅生恐招架不住,请检点立即率兵北上与牛德顺决战。”
  清军的南下步伐出于柳畅的意料之外,同样打乱了柳畅的备战步伐,因此大家都等待柳畅的决策,而柳畅很快毫不犹豫地下了命令:“我军不动,按计划备战!”
  不管是老子还是儿子下达的命令,柳畅都决心不受他们干扰,首先把自己的事干好再说,除非牛德顺能出于柳畅的意料之外杀到磐石寨来,彻底打乱了柳畅的备战计划,那样的话,柳畅不会介意让他见识一下七百杆齐射的威力。
  “三月二十日前,把一切都准备好!”
  ……
  温州府城。
  道台衙门已经是一片阴云密布,红巾军的前锋几次出现在城墙附近,最后在守军的注视下才从容得离去。
  自从瑞安失守的消息传过来,温处道俞树风就仿佛失了魂一般,他都不知道如何善后眼前的局面。
  看着庆廉在棋局上摆下一颗颗的棋子,他的心头仿佛着了火一般,但是不知如何出口。
  还好庆廉先开口了:“真没想到了,才不过一两月光阴,就有这么多新旧同僚丧生于红巾贼之手!”
  俞树风的心已经乱了,这一盘棋局他败局已定,却是飞速地胡乱落了一下:“运司倒是好气度,到眼下火烧眉毛的时候还能有这般气定神闲。”
  “俞道!”庆廉也说出了丧气话:“你不知道我也乱了,回想年前,咱们对局,温府文武一旁观棋,那时候多少欢声笑语,到现在观棋君子又剩下几人?”
  死了太多的文武官员,俞树风随随便便都能报出他们的名字:副将池建功、都司章诚、游击卓大林、平阳知县……甚至连和整天他唱对台戏的知府瑞春也死于军中。
  他不由一阵长叹短叹,最后只能抓起一把棋子:“可惜我四十年苦心,好容易爬上这么一个位置,居然遇到这么一个死局,运司,听说泰顺县也告沦陷了?”
  “镇台刚接的急报,泰顺县城宣告失守,现在全温只有府城一座孤城,能做主的官员,也不过是你我三人……”
  温州知府瑞春已经殁在阵中,在场的三个人,浙江盐运使庆廉、温处道台俞树风加上看不懂棋局直摇头的温州镇总兵叶炳忠,正是决定温州府命运的三巨头。
  俞树风长叹长叹更厉害了:“泰顺县城失守了,前次运司亲自出城又告大败,出城三千七百,回城不足两千,咱们只能等着那道上谕!”
  等什么上谕,自然是把他们三个处决的那一份上谕,温州府发展到眼前这般糜烂,他们作为主管官员,怎么也逃不脱责任。
  说到了这,俞树风又叹了一口气:“运司是满洲镶蓝旗,说不定能保得一命!”
  庆廉却是狠狠地落了一下:“不过是满洲镶篮旗罢了,世代奴才罢了,又能顶什么用,俞道,你是汉人,临阵还可以一走了之,我是满人,守城有责,走不了!”
  说到这,他又把落下的旗子又提了起来,朝着俞树风和一旁观棋的叶炳忠说道:“道台,现在府城便是成千上万的红巾军,中枢若是知晓这个情形,肯定是还要用到我们这三条忠狗,发下来的上谕虽然严苛,但多半逃过一死……”
  “你我三人的处置,多半是摘去顶戴,革职留任,戴罪立功……”庆廉这个旗人对中枢运转十分熟悉:“如今要担心的还是城外这数万红贼,一旦城破,你们三人……”
  他已经说不下去,失去平时的从容气度,又是一声长叹:“如今最为忧心的便是柳绝户那贼子。”
  只是观棋许多的温州镇总兵叶炳忠却说道:“运司,道台,眼下倒有一线生机,恰与柳绝户那恶贼有些关系……”


  第122章 身后事

  “柳绝户?”庆廉又燃起了一线希望:“此贼若不来攻温州府,或许这府城或有三五分希望得以保全。”
  他是亲身经历过柳绝户龙枪哨的悍勇所在,知道龙枪哨在红巾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叶炳忠就告诉他:“据坐探及乐清瑞安绅民所报,现在瞿振海与柳绝户两股悍匪,各恃武力,时有冲突……”
  “瞿匪先攻瑞安两日,伤亡甚重而不得进展,柳贼则趁夜袭入瑞安,独得全城金银财物,将瞿匪拒于城外十二日之久,其间险些发生火并,其后瞿贼欲用柳贼南下闽北,为柳贼所拒……”
  “现在柳贼率真长毛数百,新附匪贼数千名渡江北上,盘据于磐石寨一带,自树一帜,不听瞿贼号令,两贼势成水火……”
  “何抚前次书信,一再提及要剿抚并行,现下两贼不和,正好借机派去招抚使者,离间两贼,待两贼火并,或许温府有一线生机。”
  只是庆廉听完了叶炳忠所报,却是长叹了一口气:“我听说军国大事,不可问于一般白面书生,今天看来,也不可问于寻常武夫……”
  叶炳忠知道庆廉说的不是什么好话,赶紧低下头去,庆廉继续说道:“这不过是杯水车薪,缓不救急的小小手段,成不了什么大事,不过也好,若是柳绝户不来攻打府城,我身为满洲世奴,怎么也能多活上几日。”
  正说着,有人高呼:“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浙江盐运使庆廉、温处道俞树风、温州镇总兵叶炳忠听旨!”
  庆廉已经摘下了顶戴,又是一声长叹:“不知道今天还没有机会戴上这顶戴花翎!”
  这道上谕的口气十分严厉:“查该三员为省郡要臣却失城丧地,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国朝定鼎以来,从末有如此之重挫,罪无可赦,庆廉身为满洲世仆,世受国恩,尤应严办!”
  只是听完了这道上谕,却是:“将罪臣庆廉摘去顶戴花翎,即行革职,戴罪自效,以赎前愆。倘再不知奋勉,定当按律严惩,决不宽贷。”
  至于俞树风与叶炳忠的惩处比庆廉相对轻一些,都是“革职留任,降为六品顶戴,罚俸一年”,倒是应了庆廉先前的说法,与这满城的阴云相比,这样的处分,简直可以弹冠相庆了。
  只是听完了上谕之后,庆廉先谢完了恩,然后一行清泪流了下来,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了。
  俞树风与叶炳忠也知道这是让他们在军前戴罪立功的意思,他们也是相对无言,直到了俞树风被一个好消息振奋了一番。
  “运司!”他朝着庆廉一恭手:“运司,方才我那长随带来了一道喜讯,总兵牛德顺已经带大兵从太平南下乐清,兵进红贼老巢,事情或有转机。”
  “牛德顺?无名小卒率无名之师,如何能抵挡柳绝户这等绝世悍贼?郡城失陷,不过是时日问题罢了。”庆廉从呆滞中清醒过来了,他拍了拍俞树风:“俞道,庆廉有一桩未了心事想托付!”
  “运司请讲!”俞树风当即答应了下来:“请运司吩咐。”
  “俞道,你是温处道,处州也是你的辖区,就不必留在府城与我与叶镇台同殉城,我这就修书一封,让你立即去处州府统带援兵。”
  这是何等的恩德,俞树风只能连连恭手:“运司,运司,何必如此,何必如此,俞某愿意与温州城共存亡!”
  他已经说不出话来,庆廉只是甩甩手:“俞道,你是二三十载苦读才得的功名,十年寒窗才换得进士出身,与我们与叶镇台两个奴才不同!”
  奴才此语,在满清一朝很有讲究,一般来说,满人才能自称奴才,汉官不能自称奴才,但是汉人武官又是例外,即便升到一省提督的位置,上奏折还得自称奴才,否则是雷霆之怒。
  俞树风是文官,自然不用称奴才,庆廉继续说道:“我们这两个奴才的身后事就托付给俞道你了!”
  俞树风当即答应下来了:“运司放心,家中妻儿老母都托付给树风了。”
  庆廉倒是看得开了,他笑道:“我是满洲镶蓝旗,只要我大清朝一朝不倒,总有他们一份的铁杆庄稼,最不济也不过是把我那几个儿子拉出去充当西丹,若是大清朝倒了,俞道又能有什么能力替我保全家人,我日思夜想,掂记的是另一桩身后事。”
  “运司请讲便是!”
  庆廉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俞道,我是满洲镶蓝旗,监生考取内阁中书,题升侍读,保送御史,奉旨记名,补国史馆提调,道光二十三年京察一等,简放浙江温处道,二十八年蒙恩赏戴花翎,想必俞道你对这事也很清楚。”
  俞树风应了一声,庆廉继续说道:“可是总有人说我是正白旗,进士出身,我不堪其拢,俞道你知道为何?”
  俞树风也确实听说过这样的传言,甚至还风传过庆廉是靠科场舞弊才混了一个进士出身,至于镶蓝旗与正白旗的区别,俞树风以为庆廉或是从正白旗降旗到镶蓝旗,或是从镶蓝旗升旗到正白旗。
  现在庆廉这件当事人就现身说法,他说这个流言与道光十六年的一件科举舞弊有关系,那一五月,道光帝在召见新科进士时,发现有正白旗满洲进士庆廉一名,形同残废,步履甚艰。由于清朝科举考试录用旗员最重弓马,八旗子弟应试,必须首先考试骑射合格方准入场,这是不可废的定例。而庆廉既有残疾,岂能考试马步箭?
  因此道光下令查办兵部监射王大臣的责任,又亲自翻看了兵部呈上的大清会典和中枢政考,其中关于八旗子弟应试的规定是有“手疾”或“手拐”者可以免试弓马,但是庆廉形同残废,尚不止于手疾,因此斥责监试弓马的王大臣不肯认真,徇于私情,严加议处,但庆廉仍照前旨归班铨选。
  但是很快就有御史参奏兵部司员办理考试蒙混,并把庆廉得以应试的内幕暴露了出来。原来,庆廉在道光十一年就企图参加会试,被监射大臣核驳,十六年,其胞叔兵部员外郎容恩为了侄子能参加考试,与人沟通作弊,蒙混过关,不料引见时被道光识破。
  这件弊案一下子闹大了,道光帝震怒之余,一方面奖励了上次驳回庆廉考试的监射大臣,并将此次监射大臣、容恩及合同作弊的其它责任者一律革职,至于庆廉也同时被革去进士。
  但是庆廉告诉俞树风,他与那个道光十六年的庆廉只是同名而已:“那个庆廉是那彦成的孙子,与我只是同名,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可是这一二十年间,我无时无刻不受其扰,都说我是满洲正白旗出身,科场舞弊混来的进士出身……”
  “我已经决心与温郡共存亡,家中妻儿自有国家抚恤,不需俞道挂心,但这桩流言生前害我不浅,近日又有友人告我,编撰宣录实录的时候,将道光十六年这桩案子也给录了进去,不少不知情的人,看到那里都在对我指指点点。”
  “我只恐百年之后,旁人只道我庆廉是正白旗进士出身,再翻看宣录实录便保不住这一点身后名,只能把这桩件托付给俞道!”
  俞树风感激庆廉的大恩大德,当即:“运司放心便是,这事俞树风一定办好了。”
  庆廉大袖一挥,却是豁达了许多:“我就只有这么一桩未了心事,镇台还有什么需要托付给俞道的?”
  ……
  霍虬苦笑地问道:“瞿振汉倒是狠得下心来,不管两个儿子,一心就把府城拿下来!那我们该不该动一动?”
  旁边瞿杰也在说道:“我那两个本家兄弟,清妖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