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殷扬)-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狠狠的打!狠狠的打!”

百姓抡着拳头,操起木棍这些他们能找到的简陋武器,好象打鸣的公鸡一般,兴奋的尖叫着,饿狼似的扑了上去。

“砰!砰!砰!”

密如炒豆似的着肉声响起,百姓是越打越欢,不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这么多年了,辽狗横行,在雄州横冲直撞,就没人敢惹。今儿个,辽狗,你终于知晓厉害了!”

辽兵在雄州横行,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数十年了。可是,宋朝不敢惹,宋朝官员虽然痛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象今天这般,对辽兵大打出手的事情,还是头一遭。

百姓憋了数十年的怨气,全撒出来了,这些辽兵就有得受了。只一会儿功夫,就给打得鼻青脸肿,皮开肉绽,不成人形。

“大宋的爷爷,饶命!饶命!”

“好汉爷爷,饶命!饶命!”

辽兵终于吃受不住了,低声下气的讨饶了。

他们不讨饶还好,这一讨饶,无异于火星溅在火药桶上,立时引发了大风暴,百姓更加兴奋,更加欢喜,打得更狠了,吼得也更响了:“听见没?辽狗也有怕的时候!哈哈!打呀!”

这几个辽兵,身手不错,吴星他们这些亲兵从军时候甚短,虽有斩虏刀在手,仍是难以讨得上风。好在,吴骥把皇甫嵩的吐纳术传给他们,让他们受益匪浅,即使如此,要想战胜辽兵,仍是很困难。

好在,百姓这一加入,给了吴骥他们莫大的帮助,双拳难敌四手,辽兵再厉害,也是架不住成百上千的百姓,没多大一会儿,这些辽兵就给打得象死狗,唯有蜷在地上喘气的份了。

“我们打了辽狗!”

“我们打了辽狗!”

百姓打量着蜷作一团的辽兵,身心俱爽,忍不住欢呼起来,比起大过年还要欢喜。

看着象死狗一样的辽兵,再看看欢呼的百姓,吴骥既是欢喜,又是感慨:“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是宋朝没有用好!要是用好了,不要说辽狗,就是泰山也会给征服!”

“这位好汉,敢问高姓大名?”

百姓呼啦一下,把吴骥围在中间,一脸的欢喜,亲切之极,仿佛见到老祖宗似的。

“呵呵!”吴骥发出一阵畅笑声:“一个过客,不必留名。”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没必要张扬,吴骥一招手,吴星他们过来,把辽兵的衣衫拔了,把辽狗身上的银钱交给那些受伤、摊子给砸了百姓,作为补偿。

如此一来,百姓更加欢喜了,对吴骥是赞不绝口。

吴骥应付一阵,这才带着吴星他们离去。

那些横冲直撞的辽兵,蜷作一团,给冻得瑟瑟发抖。如今,已经进入了冬季,北方的冬天特别冷,这些辽兵给冻得身上发紫,偏偏百姓不放过他们,还给泼冷水,没多久,身上就是厚厚一层冰,就象个冰人。

第25章 千古憾事

吴骥一行人离开后,却是喜慰无已,吴健、吴星一众亲兵裂着张嘴,大呼痛快!

“骥哥,我们今儿打了辽狗啊!”

“我们打的是辽狗啊!”

“辽狗打了我们大宋上百年,在雄州横行了数十年,就没有这般给人揍过,揍得好快活!”

一众亲兵,你一言,我一语的诉说着好心情。虽然只是打架,而不是战场杀敌,他们仍是觉得快活无比。

边民,对契丹人最是痛恨,哪怕是小小的占点便宜,对他们来说,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更虽说还是亲手揍了辽兵,还是揍得如此之爽。

“要不是时机不对,我会杀了他们!”吴骥也觉得扬眉吐气,胸怀舒畅,说话都高几度。

一行人,说笑了一阵,这才兴奋之情渐去,吴健问道:“骥哥,我们接下来做甚么?”

“先找个客栈住下来,然后在城里到处逛逛。”吴骥听说过雄州繁华,今日一见,其繁华远远超过他的想象,好奇心起,一定要好好见识一番。

“好呐!”吴健他们一听此言,无不是大喜,欢欣鼓舞。

他们是小山村里的农夫,要不是吴骥,他们一辈子也不见得能走出吴家庄。如今,来到宋朝在北方最重要的城池,那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个个喜悦无已,兴奋无比。

正行间,前面有家“君悦客栈”,位置还不错,房间不少,住在这里,去城里逛的话,很方便。吴骥决定住下来,吴健上前,要了房间。

一见吴骥他们人多,个个不凡,掌柜心知他们不是一般客人,忙着上前招呼,亲自把吴骥带到上房。

吴骥一边与掌柜上楼,一边问道:“掌柜的,我初次来到雄州,对雄州不熟,不知有什么好玩、热闹的地儿?”

“客官,你有所不知,雄州可是好地方呢!”

掌柜忙赔着笑脸,为吴骥介绍起来:“要说吃,敝店虽有些美味佳肴,却抵不上樊楼。这可是汴京樊楼的分号,无论佳肴,还是美酒,都是奇珍。要说买东西,可去西市,那里有辽东的貂皮、高丽的人参、西域的昆山之玉、大食的珍珠、波斯的玳瑁、海外的香料,无不应有尽有。要说玩,还是东城,那里的勾栏瓦舍,多不胜数,漂亮的妇人、好听的传奇、说书……”

掌柜对雄州极熟,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了,滔滔不绝:“客官,若你要妇人,樊楼也有不少呢,不必去勾栏瓦舍。”

“勾栏瓦舍,我自是要去的,想去听听说书。”唐传奇,宋说书,是现代评书的前身。来到雄州,要是不去见识一番说书,还真是遗憾。

“说书!说书!”掌柜还以为吴骥是脸皮儿薄,明明是要找女人,却用此来遮掩,忙附和道:“要说说书,说话人才是最重要,好的说话人能把不让人注意的故事儿说得惊心动魄。北弄瓦子的霍三问,是雄州最出名的说话人,客官要是想听说书,可以去那里。”

说评书的,在宋朝称为说话人。

“谢掌柜的,我记住了。”吴骥微一点头。

进了屋,吴骥一瞧,被褥齐全,很是洁净,干燥、通风好,很是满意。把东西放下,略一歇息,带着一众亲兵出了客栈,去逛大街了。

大街上人流如潮,川流不息,吆喝叫卖声响成一片,其繁华程度,让吴骥这个见惯了现代大都市的人都感到惊讶。

“天呐,好热闹!”

“比我们吴家庄热闹得太多了!”

一众亲兵个个张大了嘴巴,好象刘姥姥进大观园,惊奇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好热闹哦!骥哥,我们去哪里?”吴健跟在吴骥身边,不住打量,一脸的惊奇。

“你们是想听说书,还是买东西?”吴骥把这些亲兵的吃惊样儿看在眼里,很是理解他们的心情。

“说书?说书好!”

吴健还没有回答,就有亲兵忙着发表意见:“有一年,一个卖杂耍的江湖艺人,来到吴家庄,给我们说了一段三国,听得我连饭都不想吃了。”

“是呀!是呀!”

几个亲兵忙着附和,打量着吴骥,一脸的期盼。

是先买东西,还是听说书,都一样,反正要把事情办完的,吴骥理解他们的心情,道:“先听说书。去东市,北弄瓦子。”

“好嘞!”

亲兵们兴奋不已,满面红光。对于他们这些农人出身的人来说,说书很新鲜,有很大的吸引力,个个加快了步伐。

在吴骥的带领下,一众人很快就赶到了东市。一到东市,吴骥有些傻眼,这里的勾栏瓦舍很多,一排排的,一眼望去,比起现代大都市的娱乐场所一点也不逊色,田瓦子、北瓦子、西瓦子、肖瓦子……各种各样的名目,多不胜数。

“天啊!”

吴健他们很是震惊,打量起来,只见这里的人流比起大街上更多,更加热闹。在这里,是人摩人,肩碰肩,一个不小心,就会走丢了。

吴骥那感觉,就象置身在现代大型集市似的。

“白牡丹献艺!”

“红孔雀说唱!”

“公孙剑舞!”

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声传来,只见不少嗓门粗的汉子,正在瓦舍前大吼大叫拉客。

吴骥有一种感觉,若是在现代社会,一定是高分贝的喇叭响个不住。

吴骥他们费了好大功夫,挤出一身细汗,方才来到北弄瓦子。一到北弄瓦子,吴骥的心不由得狠狠一跳,东城的人本来就多,而最多的地方就是北弄瓦子,人挤人,连转个身都很困难,比起南京路步行街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啊!”

吴健他们发出一声惊呼,直勾勾的看着把门的两个大汉,好象铁塔一般,孔武有力,虬结的肌肉,一看就知不是好惹的主。

正是这两个大汉拦住了人群,要不然,早就冲进去了。

“霍三问说三国,即将开始,还有没有人?”瓦子里出来一个中年人,约莫三十余岁,冲人群里吼道。

“有!”

一片吼声响起,震耳欲聋,宛若焦雷轰鸣于耳际,吴骥给震得耳鼓嗡嗡直响。

“这也太疯狂了!”吴骥尽管见多了现代粉丝的疯狂,仍是不免小小的惊讶了一把。

“今儿人多,提价了,一钱银子一个人。”这个中年子很会做买卖,很有奸商本色,不失时机的敲诈。

“一钱银子一个?你咋不去抢?”立时有人气愤的吼叫起来。

“我就是抢,咋啦?你爱听不听!你不听,有的是人听。”这个中年男子头一昂,胸一挺,坦率的承认他是在抢。

“我有二十个人。”吴骥掏出一锭银子,抛了过去。

中年男子在手里把银子抛抛,很是满意,换上一副亲切的笑容:“这位客官,快请!快快有请!”身子弓成九十度,身段放得极低,一副讨好样儿。

有钱能使鬼推磨,吴骥感慨一声道:“给我找点好些的位子,沏上好茶,好生侍候着。”

“那是,那是!”这个中年子忙在头里带路:“客官,您请!您请!”

“好贵!”吴健他们还没有摆脱农人的心态,见吴骥如此花银子,实在是太大手大脚了些,一脸的肉疼,又是兴奋,忙跟在后面。

“客官,我们北弄瓦子,不仅书说得好,还有不少漂亮的妇人。”这个中年男子忙抓住机会推销起来:“客官要在勾栏里销魂也成,要带出去行,就是客官要给姑娘们赎身也行。”

勾栏瓦舍这个词虽是连在一起的,却是有不同的含义。瓦舍大,而勾栏小。每个瓦舍,有很多勾栏,相当于现代的分区,诸如听曲的勾栏、说书的勾栏,的确是有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却并不尽然。

“算了!”吴骥知道勾栏瓦舍中,有类似娼寮妓馆的作用,也不以为忤。

“人不风流枉少年,客官玉树临风,俊面玉颜,正是风流年岁,此时不风流,临到老了,风流不起来了,岂不后悔?客官,要不找俩姑娘,唱唱小曲,品品酒?”这个中年人不失时机的劝说。

吴骥摆摆手,定睛一瞧,这说书的勾栏不小,足以容纳数百人,座无虚席。

中年人把吴骥他们领到雅间,叫人送上茶水,摇摇头,如此阔绰一个客人,却没有榨出油水,委实可惜了,告罪之后,退了出去。

吴骥坐下,闻着茶香,这茶很不错,吃着茶,听说书,还真是让人心旷神怡之事。

“来了!”

就在这时,只听一片欢呼声响起,那些听客忙坐直身子,一脸的兴奋。

只见一个约莫三十余岁的男子,面相清矍,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袭寻常麻布衣衫在身,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更有数分儒雅之气。

这男子是北弄瓦子的有名说书人,霍三问。

他快步走上前面的台子,略一扫视,手中的木块在桌子上一拍,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大声道:“话说,桃园三结义……”

一段为后人所熟知的桃园三结义就给他说了出来,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比起现代的说书人一点也不逊色。

桃园三结义,吴骥耳熟能详,再次听来,仍是多了一些新鲜感。吴健他们却是听得如痴如醉,个个竖起了耳朵,睁大眼睛,生怕漏掉一个字。直到霍三问说完,他们这才清醒过来,一脸的兴奋,如醉醇酒。

“霍爷,再来一段!”

听客们意犹未尽,齐声吼叫起来。

霍三问没有说话,而是打量着听客。

“霍爷,三国之后,来段传奇,这可是您的规矩。”立时有听客还以为他不愿说,忙着提醒。

“我就说一段千古憾事!”

霍三问端起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终于同意了。

“可恶的辽狗!”

“无能的官家!”

霍三问的话音一落,场面上并未出现吴骥想象中的欢呼,反倒是一片咒骂声响起,听客们极是气愤,仿佛刨了他们祖坟似的,吴骥不由得大奇:“什么千古憾事?”

第26章 周世宗

吴骥看出来了,这些听客是真的气愤,不是作伪。说书,虽有调动人情绪的作用,能让人随着故事的情节而心情起伏不定,听到兴奋处,大声叫好,听到气愤处,大声痛骂,这都是常事儿。

可是,霍三问还没有说,他们就愤怒起来了,那应该是他们早就听过了。再好的评书,听的次数多了,都会出现疲劳,让人的情绪波动减弱。

这些听客如此气愤,那么,究竟是什么千古憾事呢?

就在吴骥疑惑之际,霍三问的心情也激动起来了,胸口起伏不定,不再是适才那副古井不波的样儿,眼中射出仇恨的光芒。

“呼!”吸口气,霍三问平抑一下心神,抓起木块,重重拍在桌面上。

“啪!”

一声脆响响起,震得桌面一颤,他很是用力。

连这个说书先生都如此气愤,把一口怨气出在桌子上,这得什么样的千古憾事?吴骥更加好奇了,竖起了耳朵,凝神准备。

“我说一段周世宗伐辽,收三关!”霍三问右手紧握木块,太过用力,手背都有些发青了:“周世宗,本名柴荣,是后周郭威的侄子,因郭威无儿无女,就认他为子,传他帝位……”

他的话才开了个头,就给一片喧哗声打断。

“柴荣是个大英雄!”

“他兵不血刃而收三关!”

“那时节,辽狗吓得魂飞魄散,萧思温都撤离了幽州,逃到北面去了,只要柴荣大军一到,就可以收回燕云十六州。”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柴荣在功成之际,却突然病死了。”

“要是柴荣还活着,官家岂能得天下?”

“官家太无能了,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我们燕赵男儿每每思之,无不嗤之以鼻,还是钦佩柴荣!”

一众听客,七嘴八舌,说个不住,说的尽是周世宗柴荣的好处。言辞之中,对周世宗极为推崇。

“原来是说周世宗。”吴骥恍然。对于周世宗,吴骥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的江山最后为赵匡胤所得。

“哼!”

就在这时,一个读书人,约莫二十四五岁,一身儒服,头戴进贤冠,手握一把扇子,冷哼一声,站起身来,一双眼睛怒突,扫视听客,气愤愤的道:“周世宗一个早夭之君,穷兵黩武,不思黎民之苦,你们竟敢赞美他?官家上顺天意,下得民心,遂有天下,胜过周世宗百倍千倍。”

他的声调很高,声音很是刺耳,可见其气愤程度了。

“哈哈!”

书生的话音一落,一片嘲笑声响起,一众听客打量着他,就象打量跳圈的猴子似的,一脸的不屑,不住裂嘴角。

“说官家好的,必是你这等无用的读书人!”一个听客扯扯嘴角,声调很高:“你们这些读书人,张口圣人之道,夫子之言,说了这么多年,在官家眼里红得发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你们的圣人之道,夫子之言,就把辽狗说趴下了?辽狗就给你们教化了?燕云十六州至今还在辽狗手里呢。”

“大宋官家好啊,好给这些无用的读书人贪污腐败的机会,你们强抢民女,给你们说成风流韵事,你们贪污钱财,给你们就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一个听客大声讥嘲起来:“要是柴荣在,你们这些只会说空话的读书人,早就给他撵走了。书呆子,和辽狗较量,靠的是这个,拳头!”

“柴荣能够吓退萧思温,幽州成空城一座,那是他打出来的威名!”又一个听客站起身,为周世宗说好话:“周世宗灭佛,没人敢打,他亲手打掉,那是何等的豪气?高平之战,全军溃退,而周世宗沉着冷静,丝毫不退,激鼓军心,最后打了个大胜仗。他破南唐,败北汉,那是何等的了得!他起兵伐辽,兵不血刃而收三关。他能如此威风,那是打出来的!”

“要不是周世宗,我们脚下的雄州还在辽狗手里!”一个身材高大的听客站起来,右脚在地上一跺,大声质问道:“书呆子,你可知晓,雄州原本叫甚么?瓦桥关!是瓦桥关!是周世宗驾崩前从辽狗手里夺回的瓦桥关!”

“我们这些边民,不爱听狗屁不通的圣人之道,夫子之言,只知道一件事,官家和辽狗打了上百年,就没打几个象样的胜仗!”一个身材稍矮的听客,异常激动:“打了上百年,苦的是我们这些边民,辽狗打来了,杀我们的祖辈,掳掠我们的姐妹,烧我们的家园。辽狗走了,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读书人来了,比起辽狗还要狠,变着法儿搜刮,苛捐杂税,比牛身上的牛毛还要多!”

“说得好!”

吴健这些吴家庄出身的亲兵大声赞好。他们是农夫出身,祖祖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