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嘿嘿,也是。”侯旺干笑两声,他也知道这不可能,只是没事找话题说罢了:“不过你们说,官府为什么要聚集这么多人啊?两万人应该已经不少了吧?”
“这有什么奇怪的?”横肉书生道:“你没有听告示上说吗?官府的第一期移民可是需要二十万的,现在才两万人,当然是不够的……据我估计,朝廷应该是打算凑够三万人才应该会运一批过去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得准备一下了。”农夫打扮的人道:“这几天送过来的移民越来越多,今天又送过来了两千多,也就是说最多三天,我们应该就可以走了……大家都赶紧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这两天内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呵呵,咱们有什么可准备的?”侯旺苦笑道:“当初离家的时候,我们可什么都没有带啊,就连这一身衣服,都是偷来的,咱们还有什么东西啊?”
“我说的不是这个……”农夫环视一圈,正色道:“正是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有带才奇怪啊,你们看看四周,别人多多少少都带了点东西,至少也都带了一个包袱和开采的工具,就咱们三个空着手,这根本不用想就是在告诉别人咱们三个有问题啊。”
“对啊,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农夫不说,书生还不觉得奇怪,但是现在想来,别人都带了行礼和工具,自己却什么都没有,这不正明摆着告诉别人自己有问题吗?
“正好,我们这两天在码头上扛包也赚了一点钱,大家至少把行头给置办了。”因为是逃犯,离家的时候带的那点钱他们早就花完了,再加上不敢和官府打交道,根本就没有走官府的路子,自然也就吃不到官府的补给了。这一路走来都是靠着给人干活走过来的,到了越州之后,兄弟三人总算是找到了一个赚钱的门路,那就是在码头上帮人扛包,干的好了一天赚七八十文根本就不成问题,这么好的工作,要不是他们是逃犯,说不定就待在码头上不走了。
可惜他们终究是逃犯,只有去往新世界才能摆脱这个身份,在大陆只有被追捕的命运,新世界才是他们人生的新起点。
侯旺有些犹豫:“可是我们就赚了那么一点钱,到了那边……”
“你没有看告示上说吗?婆罗洲那边根本就是一片荒芜,除了雨林什么都没有,根本就用不到钱。”农夫解释道:“倒不如在这边换一些咱们大陆的特产,可能到了那边和土著还能交易一些什么东西。”
“也对,主要是从来没有赚到过这么多钱,一时间有些舍不得。”侯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珍惜的摸了摸自己的腰包,那里面装着他这些天来的辛苦费,足足有两百多文,天可怜见,他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钱啊?哪怕是每年在贩卖粮食的时候,一次也很少拿过超过一百文的时候,这两百文钱,足够他们一家十口人吃上好几个月了。
书生站起来道:“老二说的对,我们赶紧去买一些东西,锄头耙子斧头还有种子以及土特产,都要买一些,这些老二和我一起去,另外还有老三,你去买些行礼衣服,记住不要买新的,当铺里面有破衣服,只要能穿就可以了。”
“好,那我们分头行动,一个时辰后在这里集合。”
“那行……”
类似的谈话在这硕大的聚集区里还有很多,在这两万多人里面,有不少人都是逃犯,不光是书生他们看到了机会,这里面的有识之人也不少——实际上能做逃犯却不会被官府抓住的,本身就不会是笨蛋。书生看到了这里面的机会,他们自然也都能看到,再加上移民区这边管理松懈,因此有大量的逃犯混进了移民之中,打算通过这一次移民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这样的人,其实朝廷也不是不知道,但是这些逃犯们这么做,却正好合了朝廷的心意——要知道无论是什么时候,移民的第一批先锋都是犯人,就比如后世的澳洲,甚至都号称是犯人和女表子建立的国家,就是因为约翰牛发现这里之后,就将这里当做了一个犯人的流放地,从1788年1月18日,菲利普船长率领战舰押解700多名犯人来到这个不毛之地,11月26日,英国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湾,英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此后80年间共有16万英国犯人被流放到此,澳洲被戏称为囚犯创造的国家。
中华民族同样如此,不只是李贞来到大唐之后,其实在历朝历代都有移民实边的活动,而这些移民大部分都是犯人,甚至到了宋朝的时候,还专门将犯人刺配充军,在宋朝军人地位不高,甚至被称为贼配军不只是因为重文轻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在古代统治者想来,这些犯人本身就是人渣,原本就不配活在这个世上,现在朝廷网开一面,饶了他们一命,给了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这些人渣们本就应该感恩戴德。
而对于这些犯人们来说,犯了罪能活着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何况,能为这个国家做一点贡献,也不枉他们在这世上走一遭了。
李贞到来之后也并没有改变这个制度,在刚刚征服突厥的时候,朝廷急需人口移民充实空旷的草原,大量的犯人被从大唐各地汇聚而来,成为了大唐开发大草原的第一批先锋……
当然了,再到后来,隶圉司被李世民建立起来之后,这些犯人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原本当犯人不但可以‘免费旅游’,还包分配,无论是土地还是工具都应有尽有,除了居住地条件苦寒了一些,自由性差了一点之外,其实小日子比普通的百姓可要好多了。
但是自从隶圉司建设之后,囚犯可就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不但没有了以往的好日子(主要是百姓们知道了移民的好处,对于移民非常的期待,朝廷再也用不着犯人强制移民了),更倒霉的是一旦犯的罪重一点,就只有一个下场——被隶圉司贬为奴隶,投入奴隶营中,无穷无尽的工作等着自己,一直干到死为止。
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逃犯的缘故了,其实有很多的逃犯们的罪责并不重,就像是书生他们,侯旺是盗窃偷到了当地大地主的珍贵财物,书生是因为和地主争夺粮食而打伤了地主的两个家丁,农夫同样是这个原因。按理说这都不是什么重罪,最重的也只不过需要住两年牢就可以了,如果是主动投案,或许还能减轻惩罚。
可惜自从王亭初找奴隶找疯了,将大量重犯贬为奴隶之后,大批量的犯人被投入奴隶营,然后再也没有出来……
从那之后,犯人们只要是犯罪,第一反应肯定不是投案自首,而是逃命,至于能不能逃得过去,那还是之后再说吧,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被重新抓住投入隶圉司中……
第两百八十一章 不想起标题
第两百八十一章不想起标题
待在原地只能等死,逃走还有一线生机,虽然这一线生机也不是很大……
只是逃犯的生活也不是好过的,不但要面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更要时刻担惊受怕,连睡觉都不敢睡的太深,生怕说梦话暴露了自己,更要时刻注意周围人的环境,万一遇见熟人那就悲剧了,有时候连城都不能进,只能露宿在荒郊野外,现在毕竟是唐初,治安管理还是很不错的,出远门是需要路引的,没有路引就只能待在荒郊野外住宿,一旦生病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活命的概率其实也并不高。……
但是万一呢?万一能逃得性命呢?野外再怎么危险,也终究是有活命的概率的,而一旦被投入奴隶营,那就是十死无生啊。
这两者相比,不论是谁都会选择前者的吧?哪怕以后只能隐姓埋名的生活,也总比在暗暗无天日的奴隶营中死无葬身之地也要好的多吧?
而且现在不同了,朝廷开始进行新一轮的移民,而且移民的地方还是海外,这无疑给了很多逃犯们生的机会,只要逃到海外,朝廷的追缉力度肯定会大大降低,自己只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谨小慎微,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逃犯们是这么想的,殊不知他们的想法却正合了朝廷的意,因为朝廷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大唐百姓时刻盼望着朝廷开发新的领地,然后组织百姓移民,发放土地和耕牛以及劳动工具,而且朝廷也鼓励民间移民,甚至为此已经宣传了好多年,宣传标语几乎已经说烂了,百姓们的心早就被高高的吊起来了。
但是这一次毕竟不同,不但和以往的政策不一样,属于试行政策,本身就不稳定。而且移民的地方也是一座孤岛,虽说这片孤岛很大,但是岛屿就是岛屿,远没有大陆给人更多的安全感。
所以第一批探索的百姓要么就是实在在内陆活不下去的人,要么就是朝廷从各处调来的犯人,而这些逃犯也混进人群中,这无疑是帮了朝廷的忙,当然不会故意揭发这些逃犯们,一时间双方各取所需,居然形成了一种莫名的默契。
就在这种无声的默契之下,第一批三万人很快就聚齐了。
“殿下,人数已经够三万人了,我们是不是该出发了?”人数来凑够了三万人,刘仁轨又来催促李贞了:“根据您的吩咐,我们这一次一共抽调了一百艘大船,分成五支舰队,再配以各式小船,一共有大小船只八百艘。其中客船共计三百二十艘,大船二十艘,专门用来运送移民,剩下的三支舰队一支是往婆罗洲运送各种物资所用,而剩下的两支舰队则是往香料岛方向而去。”
“第一批船队应该快回来了吧?”李贞却没有回答刘仁轨的问题,而是问起了之前派出的舰队。在他回到岭南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刘仁轨官复原职的那一天,李贞就让他派出了一批舰队分别前往香料群岛和婆罗洲,运送的除了大量的建设物资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各类型的人才,有他们进入两地进行前期的建设,现在算算时间,船队应该早就到达目的地,可能已经开始归航了,就是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了。
“算算时间的话,应该是快了。”刘仁轨勉强敷衍了一句,又催促道:“不过现在我们应该说正事,我们移民营地那边已经有三万多人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出发了?再不走,我们的船就装不下了啊。”
“探索舰队安排的怎么样了?”李贞根本没有理会刘仁轨的问题,又问起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他早就有打算了,现在他的问题就是有足够的船却没有足够的人手,一个船队上上下下从领航员到船长都不是那么好培训的,他们的经验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堆积的,而李贞现在最缺少的就是经验。
好在南洋群岛众多,李贞就打算将这些岛屿的探索任务交给那些菜鸟们,一方面是探索新岛屿,另一方面也是训练那些没有经验的船长们,反正南洋的岛屿很多,哪怕是船队出事情,他们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寻找一个合适的避风港,完全不用担心船只沉没,而一个菜鸟只需要经历几次危险,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船长,这种方法比以前用人命堆的概率可要高多了。
“探索舰队前天就已经走了。”刘仁轨耐着性子回答道:“一共安排了一百支,每一支舰队都有两艘大船,一艘武装商船以及二十艘左右的中小船只。”
探索舰队毕竟是以探索为主要任务的船队,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开采,因此携带的船并不多,除了两艘大船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登陆艇或者其他的中小型船只了,主要起到辅助作用。
“这就好,行了,没你的事情了,你下去吧。”李贞挥挥手准备赶人了。
“不是,殿下,移民啊……你不管了?”也难怪李贞对刘仁轨的感官不好,刚开始的时候,两人接触不深,互相不了解,李贞看在他是历史名人的份上对他还算不错,但是时间长了李贞就发现了他的缺点,一是冲动,从李贞那里知道了美洲之后,连官都不当了就要去找美洲,另一个就是不识趣——李贞已经转移了两次话题了,如果是换做熟悉李贞的人,肯定已经明白李贞的打算,这件事基本上也就这么算了,但是刘仁轨却不依不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有多勤政呢,但是李贞已经度他感到有点厌烦了。
“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本宫自有安排。”李贞不耐烦的挥挥手:“我这么跟你说吧,两只运输舰队根本不够,你给我再增加两支去,还有,运输舰队也要往多了加,越多越好……行了你下去吧。”
“这……是,属下告退。”刘仁轨这时候才看出了李贞的不耐,心中顿时一个激灵——该死,太子殿下聪慧是天下有名的,又何需自己来提点?自己又犯了以前的错误了,真是糊涂。
第两百八十二章 杜荷的预料+背后捅刀子
第两百八十二章杜荷的预料+背后捅刀子
“真是的。”李贞摇摇头,这刘仁轨原以为吃了一点苦头,他应该会涨一点记性了,谁知道居然还是老样子,就你聪明吗?别人都是傻子?你能想到的问题我就想不到吗?真是越来越讨厌了。
“殿下,我刚才见刘仁轨匆匆的走了出去,面色不是很好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刘仁轨刚走,杜荷就走了进来,非常好奇的问道:“莫不是他得罪你了?被你狠狠的骂了一顿?”
他原本是在东爨战场上的,后来爨人叛乱被剿灭之后,少年军被李靖带走开赴南洋,而杜荷却被李贞留了下来,李贞已经吃够了身边没有可以充分信任的人手的苦,杜荷就成了他的人选。
虽然他身边精英很多,甚至有不少都一点不比杜荷差,但是有些事情毕竟不是很光明,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这些事情就需要绝对的心腹来完成了——而毫无疑问,论谁是李贞的绝对心腹,除了房杜薛席四人之外,也没有旁人了,阿雅小福子等人虽然也是绝对心腹,但是他们的身份注定了不能走到台面上,这是一个极大的缺陷。
而在剩下的四人中,其中三人都是武将,都需要在南洋战场上刷功勋,而且接下来这件事也正好需要一个文官,因此也只能选择杜荷了。
现在杜荷回来了,有些事情终于可以实行了……
李贞摆摆手:“没事,是刘仁轨自己的问题,我可没骂他,你不要乱嚼舌根……不要说他了,说说你吧,在东爨那边感觉如何?”
杜荷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毫无形象的伸了一个懒腰,长长的贪了一口气,方才说道:“能怎么样?除了环境差一点之外,其实和我们这边也差不多少,不过爨人确实有两下子,尤其是游击战,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好几次都差一点吃了他们的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经验不是靠学习就能得到的。不过也好,让他们多吃几次亏,以后就能学以致用了,就再也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了。”少年军虽然也接受过游击战和反游击战的训练,但他们并没有真正面对过化整为零的敌人,无论是在南洋还是在天竺,都是在正面战场上对敌,很少深入到敌后去作战,自然也就没有敌后作战的经验。
正面战场上的轻松取胜让少年军放松了警惕,以至于面对爨人的游击队的时候,好几次都差点吃亏。不过还好,爨人的游击战也并不如何厉害,还只是初级阶段,少年军经过几次的教训后,以后就能将知识和经验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经验,面对游击战以后就不会再吃亏了。
“对于六诏的叛乱,你有什么看法?”李贞随口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人儿杜荷却说出了一句令李贞惊讶的话来。
“这个我早有预料,六诏早晚都会造反的。”
“什么意思?什么叫早有预料?”李贞好奇了,难道杜荷早就看出了什么了吗?
“因为我在战场上和六诏会师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人的态度对我们不是太好,尤其是其中几个王族,更是没有给我们过好脸色。”杜荷笑着解释道:“殿下你想想,六诏可是内附我们大唐了,他们的地盘就要依照大唐的制度划分郡县了。而他们作为曾经的王族,也势必会受制于大唐,他们未来究竟是成为实权大佬还是只能得到一个名义上的散官,这都要看我大唐的意思。
在这等情况下,他们巴结我们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会给我们脸色?可是偏偏他们就给我们脸色了,这本身已经说明他们内心对我大唐的抵触的,对大唐是非常的不友好的,甚至在内附之前就已经做出了随时可能叛出大唐的准备……”
“……你应该早点和我说的。”李贞沉默了片刻,沉声说道:“如果你早一点将自己的发现告诉我,说不定我们还能有一点防备,也不至于陷入今天这等困境。”
“但是当时正是大唐和六诏关系最好的时候,属下又怎么敢胡说八道?”杜荷苦笑道:“属下也只是发现了一点端倪,连证据都没有掌握,朝廷又怎么可能会相信属下的一面之词?万一属下的推论落入六诏的耳中,势必会影响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