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公子-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赵承嗣在自己建立大宋军校的计划书上,也加上培养专门海军将领的计划。
  不仅仅要培养步兵将领,还需要海军将领,赵承嗣将这些全部都提上了日程。
  大宋军校的计划书已经写好,只不过是现在添加了培养海军人才的计划而已,赵承嗣拿着这份计划去拜见赵匡胤,说服这位老大实施。
  ………………………………


第一九一章 为隋炀帝鸣冤
  赵承嗣编写的大宋军校计划足足写了十几张,那叫一个累呀,最后还增加了海军将领培养的计划,这才将这计划书给递了上去。
  至于赵匡胤如何,那就不是他能过问的,他只能提供建议,不过他也会大力的促成这件事。
  忙活完这些之后,赵承嗣就回去休息了,这一天可够累的,先是应付一下高丽的使者,然后又去巡视一下运河情况。
  然后再完善一下大宋军校的计划书,现在也累了。
  晚上的时候,宋老憨走过来告诉赵承嗣,有礼部尚书张昭送来了请柬,邀请赵承嗣三天之后赴宴。
  赵承嗣知道这是张昭代表礼部感谢赵承嗣的,反正还有三天呢,赵承嗣也就没有说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赵承嗣也感觉到奇怪,这高琇莹居然留在了赵家。
  这小丫头,又和家中人怄气了,所以在这里留宿一晚,赵承嗣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她还真的是执拗。
  赵承嗣还是派人给高家说了一声,省的家人担心。
  用过晚饭之后,赵承嗣正在赵家后花园的一座亭子里面坐着,宋老憨在一旁站着。
  “老憨叔,最近我怎么没有见到小宝,他去那里了?”
  听到东家问自己的儿子,宋老憨也十分的高兴:“那小子去扬州了,夫人说要在扬州开一间饕香楼,小宝先带人去看看了。”
  最近赵承嗣也没有过问生意上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是清雅做主,想不到她还想在扬州开一间饕香楼。
  “恩恩,这些事情都由她做主吧,对了老憨叔你去休息吧,我在这里坐坐。”
  等到宋老憨离开之后,这边赵承嗣一个人自言自语。
  “这运河边上刚开了一间,现在又开了一间,运河边上的生意都顾不上,还想着在扬州那边,我们的势力可不在那里。”
  饕香楼现在在汴京就有两间了,其中一间是在原址上,另一间在运河边上,尤其是在运河边上的,日进斗金也不足为奇。
  “想不到那杨广开凿的运河能够惠泽后世,从这一点来说杨广还不错。”
  赵承嗣又说了一句。
  汴京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至今依然在通航,赵承嗣说的也没有错。
  “你说咱们现在的运河是隋朝的大运河,也即是隋炀帝杨广开凿的那个运河?”
  赵承嗣背后一个女声响了起来,赵承嗣不用回头都知道这是高琇莹。
  “是呀,怎么了?”赵承嗣不清楚这个小姑娘为什么这样问。
  “尽道隋亡是此河,隋炀帝残暴不仁修建了此河,这样的帝王……”
  说到这里高琇莹坐了下来,后面的话她没有说,意思很明显,杨广在世人眼中那就是暴君。
  刚才她听到赵承嗣在夸奖杨广也忍不住说了一句,高家可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族,高琇莹也读了不少的史书。
  “怎么不说?我倒想看看你有怎样的见解,就当是两个普通人的读书人在这里谈古论今吧。”
  赵承嗣这样说了,她也是真的这样做了,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其实虽然史书都说杨广是暴君,但我十分的同情隋炀帝,可能是我们都误解了这位帝王了。”
  高琇莹的观点和这个时代的不符呀,倒有点像后世比较赞同杨广的做法的。
  这一点是让赵承嗣很欣赏,说明她是他一个十分有自己思想的人,这样的人赵承嗣也喜欢。
  “哦,高小娘子的观点倒是很新颖,请细细的说来。”
  赵承嗣期待着这个女孩子能够带给他惊喜。
  “其实我从史书中看到被人都是那样的辱骂杨广我真的是替他感到不值,太子难道没有这样的感觉吗?”
  “哦,史书上隋炀帝杨广才不得民心,最后群雄逐鹿才是他失去了天下,高小娘子还有什么替他不值的呢?”
  “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就连他的那谥号’炀’还是唐朝的时候给他加上去的。”
  而“炀”的意思是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去礼远众的意思,是极其差的评价。可见唐朝对隋炀帝的杨广是多么的反感呀。
  “可是我却认为他不是这样的人,他应该获得的是汉武帝那个’武’的谥号。”
  威强睿德辟圡斥境是为武,这是很高的评价了,还是正面的,高琇莹为隋炀帝鸣不平,认为他应该是隋武帝,而不是隋炀帝。
  当然他也有他的理由,杨广在位的时候突厥是不敢犯境,俯首称臣,不敢和大隋朝动武。
  杨广开通了一条横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的交通极为的便利。
  是南方的物产很容易的就运到了北方,极大的寄生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些还都不算什么,最为重要的就是他三征高丽,真正的是为了我华夏子民好,可是后来这也成了攻击他的借口。
  高琇莹缓缓的说完,似乎心情沉重,这边赵承嗣也是在静静的听着,怎么有点像后世的史学家在为杨广正名呢?
  “好好,高小娘子的见解倒是与我不谋而合哈哈哈。”
  赵承嗣畅快的大笑起来。
  “恩,原来你也是这样的认为在下都是板门弄斧了。”
  “是呀,对于杨广我也不一样的见解,想不到你一介女流也有和世人不一样的认识,真是令人惊奇。”
  赵承嗣点了点头。
  “哦,赵承嗣你也是如此的认为的,愿闻其详。”
  高琇莹似乎对此十分感兴趣,缠着赵承嗣说一说他的见解。
  赵承嗣似乎兴致也很高,碰到一个不寻常的女子,他也来劲了。
  “开通大运河杨广难道是为了他的龙舟下扬州吗,不是他是为了整个国家的统一。”
  “当时南陈统一不久自然不好管理,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所以他才开凿了一条横贯南北的大运河、至今仍然是国家的交通要道。”
  “不过可惜”赵承嗣说道这里居然要了摇头,他是最觉得可惜的地方。
  隋朝修建大运河动用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也怪杨广操之过急了,为此他采用了过激的手段。
  导致这条大运河和万里长城一样下面是磊磊白骨,这也成就了杨广的千古暴君之名。
  “可惜杨广太急功近利的了,还有用人不当在百姓心中成了暴君这不能不说这是他的一个悲剧。”
  “在说说三征高丽,杨广本意是为了扬我华夏的国威,但是高丽小国屡屡挑衅我天朝,是应该教训他一下,所以杨广的做法是十分正确的。”
  高丽是隋朝的附属小国,可是对自己的宗主国却不怎么尊敬,就像你们家的一个下人平时吃你的用你的,突然要打你。
  你能忍受了吗,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杨广准备亲征高丽,要教训一下这个调皮的孩子。
  高丽就相当于大隋朝的孩子,孩子不听话,身为老子当然要去揍你了。
  好让你知道什么是长辈,让你学会敬老这是天经地义的,谁也不能说什么?
  另一方面你高丽敢挑战我的权威,那下一次其他的的小国家还不纷纷效仿。
  那我怎么办,只有狠狠的去教训你,让你心服口服,同时也达到震慑的效果这是没说的吧!
  ………………………………


第一九二章 醉酒
  “高小娘子生在将门世家,相信高将军治家也比较严格,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您不反对吧?”
  在赵承嗣的认知里面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那是绝对要去教训的,棍棒之下出孝子,这句话赵承嗣不是十分的赞成。
  却也不怎么反对,既然这句话能够流行起来,经得住了时间的考验,那说明它还是十分的有道理的。
  棍棒说的不一定是真的棍棒,那说是一种管理手段。
  这个用来教育家中子嗣的圭臬,被赵承嗣用来说当时杨广教训高句丽了。
  对于当时的大隋朝来说,附属国高句丽就是他的孩子,你既然不孝我就教教你,让知道到底什么是孝顺。
  怎么做一个乖孩子,不听话我不揍你吗?
  在他们坐的小亭子里还有酒,刚才吃饭的时候赵承嗣也没有喝,他坐在亭子里小酌几杯。。
  想不到高琇莹也毫不客气喝了起来,赵承嗣知道这丫头和一般的大家闺秀不一样,喝酒舞刀弄剑的那都是常事。
  两人时不时的喝上几口,感觉到浑身都是暖洋洋的,特别是对面的高琇莹已经是小脸通红了。
  “我虽然赞同出兵高句丽可是,从儒家的角度上我们大国不是应该要以德服人的吗?”
  这句话一出来赵承嗣知道眼前之人也是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呀,以德服人。
  这就是那些老夫子迂腐的地方,都要以德服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估计就没有了争端。
  讲究以德服人、那还要朝廷的军队干什么,都去以德服人不就好了,还节省了开支。
  以德服人不是吗,你去游说周围的国家,让他们投降于宋朝,看看他们同不同意。
  以德服人好呀,每当有战事的时候,你就向两军阵前一站,以德服人去吧,看看他们听不听你的。
  只知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真叫他们这样去做的时候,他们绝对会百般的推辞,哪里还有什么以德服人的样子。
  他们也就是过过嘴瘾,真的用到他们的时候,就没有音了,这样的人有什么用。
  赵承嗣抿了一口酒,十分轻蔑的说道:
  “什么以德服人那都是骗人的,是那些所谓的先贤们为了自己名声杜撰出来的一场莫须有的口号而已。”
  “这个口号就是个银枪蜡像头,中看不中用,这些提出这个口号的人都是一些虚伪的人,还敢自称是圣人。”
  赵承嗣又是一番吐槽,丫的这是他对古代那些虚伪的人的不满。
  “我说你也不能以偏概全吧,毕竟他们也是圣人,提出来这样的经典名句也是有一定的水平的,你这?”
  高琇莹和赵承嗣比较熟,也开玩笑,但是谈起来古人,她也十分慎重。
  “呵呵,圣人?他们却是是被人称为圣人,但是在我眼里他们都是一群虚伪的圣人,也许他们某一方面是值得别人尊敬的,可是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什么以德服人?”
  “碰到这种事情,就是要打的那些有异心的人不敢反抗,才能让他们害怕,让他们口服心也服。”
  什么时候任何拳头大都是硬道理,强权就是真理,他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个贬义词。
  也不要说什么人家霸道,谁让你没有这个本事呢,看看一千年后的一个国家。
  人家是怎么在全球横行的,你去跟人家说以德服人去吧,人家甩都不甩你,你能把人家怎么着吧。
  这一点就是赵承嗣当时十分的不满的,自己所属的国家,总是大局为重,什么是大局,呵呵呵。
  现在他自己有能力了额,绝对是要做个老大,而不是在哪里以德服人,只有从骨子里面将他们征服,这才是正道。
  他很快又回到正题上:
  “我都知道杨广即位后,身为大隋朝属国的高句丽想着趁新军刚即位,来点什么好处。”
  因为他们的认知里面我们中原的王朝,新君主即位总是需要稳定的,即使有罪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会赦免的。”
  “于是不但‘私’自陈兵边境,威胁这新即位的杨广,更加宣布以后岁不朝贡,不再承认自己是隋朝的附属国了,也就是妄图自立了。”
  真不想那什么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完全不同的兴致,我又没有强迫你,你自愿作为我的属国。
  作为属国你平时的遗物就是服从宗主国,缴纳个贡品什么的,你有事的时候我帮你解决。
  你被谁欺负了,打不过他,好说,我替你揍他,这就是我的义务,也显示了我大朝上邦的威严。
  现在你居然陈兵我的边境,胆子‘肥’了,你这是打我的脸,既然这样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揍你丫的。
  “并且这个高句丽还妄想能够占领我朝的领土,你这就是蚂蚁想干掉大象呀。不打你打谁你太放肆了。”
  大象会在意一只蚂蚁吗,不会,因为蚂蚁在他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有一天你惹恼了大象,你也就悲剧了,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高琇莹也是被他说的没有话来回答了。
  赵承嗣说的听起来确实很符合当时的情形,而且都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的,你让他怎么反驳。
  他还没有想好说什么。这边赵承嗣有开始说了起来:
  “要知道高句丽这件事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先很多的人都在看着隋朝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
  西北的吐蕃、东北的粟末、北方的突厥、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等属国部落,都在看着这件事情的发展。”
  “一旦隋朝对高句丽忍让,这些属国或者是部落就会纷纷效仿高句丽,个个店铺闹自立,个个都想独立,然后陈兵边境威胁隋朝廷。”“真的到这个时候我中原王朝真的是岌岌可危了,还有什么以德服人,都是胡扯,随让杨广当机立断,出兵讨伐是极为正确的,能给其他宵小之辈以震慑。”
  震慑有时候是最有效的做法,不知道杨广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是赵承嗣是这样想的。
  据说当时崔彦进平定蜀国的时候,杀了不少人,曾经就有一些官员说他杀戮太重,让赵匡胤严惩他。
  老赵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所有的官员都乖乖闭上了最,
  “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战事,朕让你亲自去以德服人,以礼服人,做好了话,给你升官封爵,不行的话,诛你九族。”
  以礼服人,以德服人,这也要看实力的。
  跟我说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你怎么不说了,这样的懂得什么是德行,什么是礼节吗?
  礼节是给得礼仪的人看的,并不是给这样的人当摆设的。当年匈奴侵犯大汉王朝,你们那些儒生怎么不说咱们要以德服人,讲究礼节。
  人家匈奴人估计能当场将你这样的人呢给剁了喂狼去,跟他们讲礼,找死。
  西晋灭亡的时候。五胡的蛮夷在北方大肆的残杀我汉族的百姓,几乎造成我汉人的香火断绝。
  这时候你们这些人去说吧,你可以这样:
  “你们这些人别杀我们汉人了,你们要以德服人,要以服人,人家听吗,那时候你们不去说呀,现在在这里唧唧歪歪的。
  也不看清楚是什么就说以德服人,我呸,当年要不是汉武大帝的铁血政策。
  要不是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杀戮匈奴,你觉得汉人能剩下几个人,又能有几个人。
  要不是名将陈汤,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谁能震慑西域那些小国家。
  再者说了五胡‘乱’华,汉人惨死,要不是武掉天王冉闵一道杀胡令,发誓屠尽胡人,你们这些穷酸能有命在。
  就这你们还给他安上一个十分不好的名声,史书上记载他的也寥寥无几。
  这都是因为不符合你们的以德服人,这是什么世道,当时面对屠杀你们的以德服人呢?
  没有想到这是以前的事情了,没有想到今天在这里再次想起了。因为高琇莹刚才也是说了一下关于这个礼的看法。
  因为就有史书记载杨广是不顾礼仪,妄自东征高句丽,这一点高琇莹也是很不赞成的。
  他是这样说的:
  “对对付什么样的人就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对于善战的民族我们要比他好要善战,打的你服气,然后在教你礼仪。”
  这一点倒是让赵承嗣想起了文化的同化,以后征服那些蛮夷可以用这一招。
  “所以说即使讲礼也是要等他们归附王化以后的事情,对于那些不懂礼节的人,讲什么礼节。”
  赵承嗣最后总结了一句,不是我不赞同什么以礼服人和以德服人,而是这需要一些条件。
  “说的十分的对,这一点我也十分赞同,这礼节可是天下的大义有时候是不能失去的,官家就说这样的话。”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为麻烦的一件事情,虽然看着这是‘鸡’肋,可是有的时候失去它还不行。
  就像以德服人赵承嗣虽然是极其的不赞同的,可是自己又不能说不要吧,这是让人最恼怒的一件事。
  既然他存在了这么长时间绝对是有他的道理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是在和平年代实行的。
  只有经过大‘乱’之后才能有以德服人,以礼服人,就像刚才说的那样,两军对垒你去以德服人去吧!
  赵承嗣虽然很反感这些,可是他心里清楚还真不能抛弃,先用武力征服,然后在文化同化,这就是礼,中华文化最大的功能就是同化,任何文化和中华文化碰撞都会被同化,变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军队打下这些地方之后还是要借助这些东西的,但是现在,让些东西取见鬼去吧,我不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