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雄天下-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扒皮的团练兵已经完蛋了!杜桥镇,现在是大明的地盘了!”

孔进还在训话,他现在是人生得意啊!大明正九品文官,一镇之长,还是大明复兴社的社员,当然还入了天道教……前途一片光明,老婆也可以娶得上了,真是不枉此生了。

杜家完了!

杜桥完了!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杜家团练兵和周围不知从哪里聚集起来的农民,都在心里面长叹一声。

不过……还算幸运,仿佛这些明贼,呃,是明军还有几分王师的样子,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百姓还有团练兵们这样想着。

士爵兵都是贵族,当然不会去抢老百姓的东西了,只是杜桥三成的土地都是他们的了!

“杜扒皮家……”孔进说着话,自己都有点想笑,这个名号谁想出来的?江南义门又不是蒙古强盗,什么时候会扒老百姓的皮?佃户苦是不假,但是他们的苦和义门没有关系,那是宋国朝廷无能。一年搜刮一亿多贯,花出去两亿贯(不足部分都用会子填补),那么多钱花出去,还打不过蒙古人。

“就是台州义门杜家!”孔进怕老百姓听不懂,又解释了一下,“杜家反抗大明天兵,十恶不赦,全族都要流放的……他们的土地、房产,统统都要充公!”

流放,充公……

杜十秀才眼前一黑,险些就要晕过去了。虽然早就知道台州义门杜要完,但却没有想到会那么严重!全族流放,家产充公……多半还要打入贱籍吧?

秀才心里琢磨着,他对大明的政策不了解。他们杜家是汉人,汉人不为奴,自然也没有什么贱籍了。陈德兴只是想把他们从台州移走——也不可能都弄走,这年头没有这样的基层控制能力,能把其中的骨干和嫡系弄走就差不多了。

至于去处,一个是北地,一个是明洲,一个大洋洲,一个可能是印度——当然是去当特高级种姓的统治阶级啦!陈淮清的手腕权术再高超,没有爪牙走狗还是不行的。

把江南义门统统杀光什么的,陈德兴可没想过,而且在他看来那么干对华夏民族也是不利的——因为义门体制和先立业后成家的思维模式,科举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起到了个人工培育高智商人类的作用。这些人只是读了让人变傻的书(其实也不是变傻,只是读成了书呆子),生物学上的智商其实是不低的。都杀光了,说不定会拉低整个民族的智商水平……这智商可是会遗传的!

孔进突然提高了嗓音,大声道:“但是,杜家充公的家产,并不是大明朝廷拿走,而是要分给台州这里愿意为大明朝效力的老百姓!大明朝预备在江南实行军户制,凡是愿意出丁当兵的人家,出一个壮丁,就能得到一百亩田,一百亩啊!好几千贯的家业!

乡亲们,可有人想要这一百亩田?有人要吗?”

第648章良心和吃苦

把杜老财家的田土没收,然后分给贫下中农!

多么伟大,光荣,正确的事情啊!这事儿要搁在民国那会儿,劳苦大众还不立马跳起来高呼伟大领袖陈主席万岁?

可是现在不是民国,现在是南宋末年,而且科举义门也不是民国的土豪劣绅。两者格调完全不一样,前者真的是“诗礼传家”,这可不是一代两代读点书就敢那么自称的。那得十代八代,甚至十几代人,代代读书,代代有人中进士!

譬如李庭芝出身的随州义门李,那是十二代诗礼传家。陈德兴自家的江州义门陈更厉害,陈霸先的后人,四百多年的义门。实际上这些义门已经发展的和汉晋时代的衣冠士族差不多了,不过科举义门的德行比衣冠士族强太多了——衣冠士族靠投胎就可以当大官了,科举义门可得凭真本事去考!要是一代人没有一个进士,门第立马就大跌。

所以义门子弟根本没有时间去纨绔,他们人人都在为东华门外唱名而努力呢……看看陈德兴他爹就知道了,在考中文进士前,就守着陈德兴他亲妈一个女人,成天就是读书练武教儿子。

至于作弊?做梦吧,义门子弟数以十万,人人都盯着三年才出五百多的进士名额。其中就算有猫腻,那也得遮掩到天衣无缝才行。要不然就是在和全天下的义门为敌,这种事情……也只有陈德兴这尊大神敢做。

而且科举义门的子弟读多了儒家经典,也就容易往君子或伪君子的道路上走,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中了进士就去外面当贪官,在家乡一般都是谦谦君子,都是道德模范,都是乡民们仰视崇拜的对象。

而义门本身,自然也是乡民们膜拜和托庇的对象——在“和买”制度的压迫下,成为义门的佃户至少可以活下去,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年劳动所得被胥吏们用废纸一样的会子换走!至于遇上大灾小难之年,在江南的大部分地区,贫下中农们可以指望的也只有这些诗礼传家的义门。

所以杜桥这里的佃户们并不憎恨义门杜家,反而都很感激杜家这么多年来的保护,仿佛没有杜家,他们这些人根本活不下去……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事实!

而且……宋朝的民风显然要比民国更加淳朴,知恩图报这回事儿是深入人心的,佃户们以往都受了义门杜家的恩惠,现在怎么好意思去夺义门杜的家产?

这等忘恩负义,还能算人吗?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样做,神明都不饶啊!

因此,当孔进的喊话结束良久之后,现场还是鸦雀无声。

现在要分田了,农民伯伯们却不要!

看来斗地主什么的,就更别想了。

在场的士爵兵也有点懵,虽然他们听不大懂浙江话,但也知道孔进在说什么。四五千贯的土地啊!居然没有人要……江南的老百姓莫不是傻的?

陈德兴的士爵兵不是淮人就是北人,那里义门早就在异族入侵的过程中崩溃了——这些义门说真心话并不坏,就是没有武力。这其实是赵家皇帝刻意引导的恶果,若是科举能鼓励义门子弟文武兼备,赵宋天下又如何会有今日?

士爵兵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孔进,都想看看老带路党有什么高招。

孔进当然是有办法的!他虽然不是孔氏南宗这样的义门,但他是胥吏之家出身的,他的老爹在衢州下面的西安县当过押司的。他若不是一心想要高中,早就子承父业去当胥吏了。这种胥吏之家的子弟,谁不是老于事故?

杜桥佃户们不肯要杜家的田,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换成了衢州西安县,一样没有人肯要孔氏南宗的田,不过孔进还是有办法的。

“乡亲们,本官是知道你们和杜扒皮家是老乡,不好意思拿他们家的田。”

孔进用力摆了摆手,笑道:“这个好办啊,杜桥的乡亲,可以拿宁海的田,拿天台的田……你们又不认识叶梦鼎和贾似道,想来也没有受过他们的恩惠,这个田拿得可安心么?”

这个仿佛可以啊!临海的贫下中农去拿宁海的地,宁海的贫下中农去拿天台的地,天台的贫下中农去拿黄岩的地……这地拿的就不昧良心了!

“孔官人!您看俺能当个军户么?”

已经有人站出来了,杜寅扭头看去,原来是杜桥镇上的泼皮李,好吃懒做,滥赌滥嫖,而且自幼喜欢枪棒,练了些功夫,还纠结了一帮和他差不多的烂人在杜桥镇上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为此也没少被杜寅教训,不过他犯的那些事情也不是什么大恶,教训一下也就放了,然后又是屡教不改。这次杜家大办团练,便把他和他的那些兄弟都招去了,以为能用他们的“勇武”,现在看来也没有啥用处……

一个披着钢甲的士爵兵大步走到泼皮李身边,好像捉个小鸡似的把他拎了出去,丢在孔进跟前,又仔细瞧了瞧,见他身上有不少花纹复杂的刺青,肤色也白皙,又摸摸他的手掌,没有发现多少茧子。便摇了摇头,粗声粗气地道:“地痞一个,上不得沙场,吃不了大苦,无甚用处!”

招兵不要地痞那是常识,这种人太滑头,上了战场根本靠不住,也只有杜寅这样的书呆子才相信能靠地痞的勇武去打仗。

“无妨!”孔进一笑,“留着吧,当个走狗也好!这种地痞,最适合当狗了。”说着话,他就冷笑着对泼皮李道,“老夫可不是杜扒皮,你要敢在老夫手下偷奸耍滑,老夫也不拔你的皮,一纸文书就收了你的田,再把你流放去辽北黑水河,去和鞑子为伍!”

听到“辽北”和“鞑子”,泼皮李就是一惊,连忙跪下冲着孔进就是磕头如捣蒜,一脸讨好地道:“小的不敢,小的什么都听官人的!”

孔进也不看他——孔老头子当然知道这一百亩地不好拿!军户可不是士爵贵族,甚至不如北地的长征兵(其实和军户差不多,也是当兵换田),四五千贯的地就是“买命钱”,他们的命就是卖给陆军部了,以后要有好日子过才是活见鬼。

“还有没有人?一百亩田啊,在台州怎么也值四千贯吧?你们当佃户的,十辈子都攒不下来!”

孔进用充满诱惑力的话语说着:“有了这一百亩田,你们可就是有田有土的老爷啦,可以住上瓦房,有爷娘的可以让老人家吃好用好,没有婆娘的可以娶上一房……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多好啊?”

“算俺一个吧!”这回站起来的是个黑汉子,矮壮敦实,倒是有些军汉的模样。

杜寅却是眉头一皱,这汉子他也认识,姓赖,人称赖蛤蟆——倒不是因为他长得丑,而是他不知怎么居然迷上了杜家的一个小姐!天仙一样的小姐,是他这样的庄稼汉敢想的?

好吧,想就想吧……杜寅还想过赵琳儿呢!可是这位不仅想,还去向杜家小姐表白,说要去从军立功,等做了大官就回来娶她。把杜家小姐……给逗乐了,还当成笑话和姐妹们说(南宋书香门第的小姐并不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看见个陌生男人就要死要活的主儿)。结果让这个黑汉子得了个赖蛤蟆的绰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个可以!”赖蛤蟆也被个士爵兵捉去验看了一下,“是个能吃苦的汉子!”

“对!对!俺不怕苦!”赖蛤蟆大声道。他心里想着,“只要能娶上杜十三姐儿,吃点苦算什么?”

“好的,好的!”孔进看了看这条黑汉子,脸上都是和蔼的笑容,心里却想:“大明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苦头……辽北、蒙古、西域、南番,还有什么明洲……苦寒之地不要太多!你还不怕,那就等着慢慢吃吧,保管一辈子都吃不完!”

“还有人不怕吃苦的吗?”孔进大声问着。

“俺不怕苦!”

“也算俺一个吧!”

“俺要替陈圣人卖命……”

有了两个人带头,这人心立即就活了,又有不少人站了出来。毕竟是“白拿”四五千贯财产的机会!而且陈德兴现在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不是什么贼了,从他那里拿地,仿佛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只要不拿杜家的地就行。

至于拿了陈德兴的地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可就顾不得想了……

“杜家真的完了,江南也完了!”杜寅彻底绝望了,现在站出来的人,可都是杜家的团练兵啊!区区百亩良田,就把他们买去了。以此类推,陈德兴只要收了江南义门的地,便能买到百万之众,有了这百万江南之兵,江南如何还能抵抗下去!

“完了!全完了!”杜寅这个时候突然发疯一样站了起来,大哭了三声,然后一脸悲愤地道,“我是杜寅,台州杜家的十秀才!今日,便要在此殉了大宋江山……”

第649章杀一驱百

台州义门杜家的杜桥祖宅,这时已经是一片惊慌。到处都是哭叫的声音,到处都是人影窜来窜去。却不知道能逃去哪里。实际上,他们现在根本就无路可逃!

因为宅院的各处大门,都已经死死的关了起来。杜家凡是能年轻力壮些的秀才,都提着刀枪弓弩满头大汗的聚集在一处处大门后面。甚至有些杜家小娘子,都拿着短刀短剑预备参加作战,其中就有赖蛤蟆暗恋的那位杜十三姐儿。

这个二十岁的女孩子,在平民家里早就该当妈了。可是生在义门杜家,就不能随便找人嫁了。义门家的秀才都想中了进士后再娶,义门家的姐儿自然也都想嫁进士,只是进士才多少啊?哪够这些大小姐分的?可是不到将要人老珠黄的年岁,又有几个义门小姐肯死心?于是这书香义门就多产剩男剩女了。

不过南宋义门世家的小娘子并不像后世想象的那样,都是裹着小脚在闺房里面玩琴棋书画装文艺女青年什么的……她们是义门出身的小娘子,又不是瓦子巷里的红行首,用不着玩文艺去勾引进士老爷的。琴棋书画会一些就行了,是否精深还在个人兴趣,并不会被家里强求的。

而且,南宋因为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义门世家的女子也有相当机率跟随丈夫去战区,也有可能嫁入将门需要教导儿女习武,因此各家义门并不禁女子练武。同时也不禁止她们出去溜达,也不一定会给她们裹脚。宋朝的缠足和明清也不一样,只是侧缠,为了让脚型好看而已,并不是不让她们走路。不过对义门小娘子而言,她们也不靠一双美足去勾引男人,裹不裹的都无所谓。

因此宋朝的名门闺秀有李清照那样的女诗人,也有陈淑珍这样的女武者——陈德兴的远房亲戚,兴化陈氏陈子龙的女儿,出身义门大族,老爹是状元,丈夫是进士,自己却是个武术家。

杜十三姐儿也和陈淑珍一样,是个好动的女孩子,没有心思去练书画,倒是和家里的枪棒教头学了些武功。这会儿她已经陪着杜家几个老长辈上了宅院当中一个高大的望楼。正一脸好奇地向外面看去。看着烟柱火苗,听到惨叫和喊杀的声音,不祥地向这里传来。心里却想着北明士爵,天道三经,天道书院——她隐约听说过,大明国教天道教的首席天道使就是个江南女子……那是什么样的女子啊,竟然可以执掌天下第一大教!

听说她在北明朝廷中的地位,是和宰相黄智深还有军部四尚书那样的人物不相上下的!这是什么样的奇女子啊!

杜十三姐儿还听说,北明的天道书院是男女同校,学一样的本事,女子一样可以出仕,可以封爵的,这是何等样的国家啊……

杜闻杜老爷子此时却是脸色铁青,老脸几乎都扭曲成一团了。他是和宰相杜范一辈的,年纪当然小了许多,读了一辈子圣贤书也没考上进士,甚至连台州解试都没有过,这辈子就没有离开过台州。四十岁的时候娶了个贾家老小姐(和贾似道是一辈)生下一双儿女,女儿就是杜十三姐儿,大名叫杜琼儿。

儿子杜复还小,才十二岁,是族里面有名的神童,很有希望中进士,因此被杜闻寄予厚望,直到明军攻入杜桥之前,还在书斋里面做文章。不过现在,小神童正瑟瑟发抖的站在姐姐身后。

“……十三姐儿,十哥儿、十五哥儿他们可回来了?他们不会被贼人给打死了吧?现在怎么办啊……贼人就要打进来了,他们,他们不会把我们都杀了吧?”

听着儿子的话儿,杜闻只有痛苦的闭上眼睛。十秀才、十五秀才的团练军的残兵败将早就回来了,也带来了大败的消息。近两千人的大军,不到半个时辰就叫人数差不多的明军击溃了……简直不堪一击啊!什么秀才掌兵,什么台州人守台州,根本就是笑话。明军横扫中原,驱逐蒙古,那等天兵岂是台州的秀才和农夫能抵抗的?

这回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等明军清理完了还在零星抵抗的团练兵,就该来打杜家祖宅了!上千口丁男,还有近两千老弱妇孺,可就都是人家砧板上的肉了……

钢甲鲜亮的明军,已经从各处汇集到了杜家大宅周遭,砰砰的撞着各处的大门,杜家的秀才和家仆们都纷纷上去堵门,还搬来许多家具堆放在门口。

杜闻杜老爷子已经老泪隐隐,却仍然拼力忍住,“杜家今日就是一劫!整个江南,整个天下,都在这劫难之中……国破家亡啊!凡是有赵家官身的,都记住了,忠臣不二主!若是有人能过这一关,别忘了自己姓杜!”

杜十三姐儿扶着老爹,却没有父亲那等慌张,杜桥是海口,禁海令颁布前也一度海商云集,有人带来舟山出版的小报。杜十三姐儿买来看过,知道明军纪律森严,知道陈德兴也是临安子,还知道他是因为公主赵琳儿才反出大宋的,这等英雄儿男,又怎么会滥杀无辜?

而且现在只是江山换姓,又不是天下倾覆。赵家享国三百年,气数也该尽了,现在换个陈姓来做皇帝又有什么?杜家何苦去替赵家殉葬?

“大人,不如请降吧……如此,杜家才能多保几分元气。”

杜十三姐儿知道这里没有她说话的份儿,但是这话一定得有人说。“……靠几扇大门能坚持多久?等到大门被打破,明军就要冲进来杀人了!乱军之中,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反倒是杜家投降了,明军才不好放手屠戮。便是有什么惩罚,这刀子板子也不会立即落下来,总还有个缓冲回旋的余地啊!”

杜闻一怔,他这闺女虽是女流,但却有些见识,头脑也比较冷静。今日这话说得更是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