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国(佛婆)-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济老轻轻一抚胡须,听到宁远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异样,沉默了半天才叹道,“老夫老矣,这脑子是越来越不清楚了,对你小子,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能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宁远,却偏偏一副风清云淡,随遇而安的样子。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在你这个小子面前,这样糊涂。罢了,不想这些。不过,有句话,老夫就先放在这里:只要宁远小友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老夫就与宁远真正平辈论交,又有何妨?”

这话济老说得郑重,苏三听着却有些挠头?

说实话,他还真没有范大师那样忧国忧民的境界。至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些封建愚忠,对他来说,只怕也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

如果真要让他入了朝堂,只怕他是不会甘居人下的。在他的眼里,可没有什么皇上,君主……像自己这样的人,如果真登上了高位,到底是封朝的不幸还是大幸,又有谁能说得清楚?……

真要是自己有不臣之心的话,济老还会以眼下的态度对我吗?

望着济老郑重的脸色,他笑了笑道,“这些,且等以后再说吧。”

玉儿领着李技已然走到近前,李技远远地便停住,行了一礼道,“三爷。”

他看着李技轻轻一笑,才对济老一拱手道,“宁远先行一步了……”

济老虽不知李技是谁,但是他看李技风尘仆仆,身上还背着个小包袱,脸带倦容地走来,也能猜出李技是远道而来……便对宁远笑道,“但去无妨。”

苏三这才回转头对李技与玉儿笑道,“走吧,一切的一切,等我们回去再说。”说罢抬腿,朝苏府走去……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到的。原本他还想偷出半日的闲情,到这东湖边消磨消磨时光。可人不自急,事急人,一旦涉世深了,往往是不能自主。

这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收回这些想法,苏三把心思用到李技的出现上。

大哥应该是收到自己的第二封信了。

自己在第二封信中,提及了林家,伙同武陵军虎头营抢掠李家之事,并请求大哥在朝中代为周璇。

已经知道朝中有人要收拾林海录,那自己的第二封信,无疑是锦上添花的。

大哥应该是收到信的第一时间,就有所动作,所以李技才会来得这么快。李技的到来,代表着苏一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也说明了这件事情在都城里,只怕也是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唔……不管怎么说,朝廷里,都会派一个钦差下来吧……

三人快步走回了苏府,却发现门前停了许多马车……

苏三有些好奇,走到堂下却发现有许多城内知名人物坐在堂中,不由拉住苏安询问道,“全城的富商,怎么都跑到苏家来了?”

苏安解释道,“还不是因为李家的事情……听说匪人已经传来了书信,要索银八万两,今个李家闹了一天了,那些族人们吵着要分家,这会儿,只怕还在分呢?”

“这与我们,还有这些人,又有什么关系?”

“喔。”苏安小声地道,“今天林大人,又下了请柬。召集所有富商明日到府衙过会。只怕,这次又要动捐了?”

已经捐了二次了。再捐?……难怪这些富商会聚到一起商议。只是老头子也太充大头了吧,居然牵了这个头?

“喔。李技!”

“三爷。”

“你且随玉儿到后院去洗洗。我稍后便到。”

李技点了点头,跟着玉儿往后院走去,苏三站在厅堂之下,略略思索了一会儿。

既然林家还有心力来抓这些富商认捐,那只怕林子祥的背叛,还没有让林家达到心烦意乱的地步。

至少林子祥的勒索事件,林家还是信了的。如果他们知道,林子祥的背后,还另有其人,而且也不是冲着钱去的,那他们就绝对不会这么轻松。

哼哼。以为自己还可以控制得住局面是不是?嘿嘿,就让你们再自我感觉良好几日。

只是老头子把这些人召在这里,却是有些麻烦。如果让林家把目光盯在了苏家身上,那自己的行动,就难免受到一些牵制。

不行,得想个办法,把林家的注意力转开才好。

“老管家?”

苏安忙进前二步,用询问的眼光看着三少爷。

“林大人下柬的时间,是明天?”

“是明天!”

“喔。看来又要破费了。怕只怕我们这位林大人狮子大开口啊。”

“谁说不是呢?上二次一伸手,就要去了十万两银子,已经就够多了,别说是缉匪,就是再建一支武陵军,都足够了。这次还不知道怎么开口呢?大家正担心这事呢。”

“可是,匪人猖厥到进城行凶,大家又不敢不捐……万一再有类似的事情在自己头上发生,怕人家武陵军还有林大人,不管不问。”

“哎,这次武陵军的表现,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要不是刘营头及时出现,只怕李家要被洗劫一空的。谁也不想这事发生在自己的头上,所以,林大人要真开了这个口,只怕没人敢拒绝,正是因为如此,大家才怕林大人下狠手啊。咱们这位林大人,三少爷您也不是不知道,胃口大的很,难对付啊……”

“确实有些为难。干脆别等林大人开口了,主动认捐得了,堵了林大人的嘴,他总不会脸皮厚得再开口吧。”

“主动认捐?”

“对啊,大家伙凑个万儿八千的银子,再做一个大大的匾,就写上‘爱民如子’四个大字,找人写个‘陈情表’,把上二回捐了十万两的事,都写上。再把李家的事儿,还有今个儿,大家伙的心意,也写上。多请锣鼓,先在城里游个二圈。大家伙一齐跟着,等时间差不多了,一齐敲锣打鼓,送到府衙里去。到时候,府衙前把这表一读,再把这钱啊匾啊一送,咱们这位林大人当着众目睽睽,难道还会嫌钱少,拒而不收?收了之后,他还有脸皮,再伸一次手?既然是捐,多少只是心意,他要再伸一次手,这全城的百姓,怎么看咱们这位林大人 ?'…99down'”

苏安双手一拍道,“对啊。这个主意好啊。”

“便是虎头营那边的军人,也是受了累的,也请个有头脸的人物,去送些牲畜、美酒,犒劳一番,这也花不了几个银子……”

苏安听得连连点头。

苏三却一转口道,“呵呵……我也就是这么一说,想当然而已。只怕里面会商量出更好的主意也不一定。算了,我还是先回后院了。”

说完,转身离去,拐过一个弯,回头再看,老管家已经走进了大厅。

老管家应该是去向苏老头子说这个主意去了。这个主意一旦说出来,应该也没有谁会提出异议,毕竟是二全其美的事情。

于林海录而言,到时候虽然没搂到什么钱,但是,这名声,在这个时候出现,对他而言,可是及时雨,他只怕是既高兴,又难过的。

于富商们而言,又得了体面,又省了银子,也自是高兴的。

不管怎么说,其结果是:林海录想靠着这个借口搂钱的找算,算是落空了。而苏家提出送匾的这个主意,也很大程度上,可以冲淡林家针对苏家的心思……

就算林海录明知道,大家是想省钱,所以才玩了这么一出。可那个时候他也不能跳出来,指责苏家。

指责给自己送匾的人,那不是自毁长城吗?这种事情,林海录只怕是不会做的……

‘爱民如子’。呵呵,不知道最后被拉下来的时候,成了百姓的公敌,林海录会是什么表情。

第128章 主动认捐。

苏安走进大厅,轻轻地行到苏东山的身后,趁大厅里议论的空档,小声地把主动认捐的意思,给苏东山说了一遍。

苏东山略略一听,眼睛便是一亮。对啊,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主意呢?满厅的人,都在为谁出多少钱,而议论纷纷,怎么就不知道,先出手,来个主动认捐呢?

做官的除了要钱,那官声也是要的。不愿意给钱,便送些不花钱的官声给他,岂不极好,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苏东山心中一喜,对着苏安点了点头,眼中很是高兴。

苏安见苏东山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便笑道,“其实这也不是苏安的意思,是刚才门下碰着了三少爷。三少爷随口提起的。”

“三?他今天回来了吗?这法子,是他随口说的?”

“是的。老爷,其实咱们家这位三少爷,不简单呢?”

苏东山转过脸,静静地想了一回,有些纳闷地摇了摇头,其实这段时间,他心里也是很迷惑的。不断听到的关于苏三的传闻,尽管他很想相信,但却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不是真实的。

可不是真实的,传闻却说得真真切切。前些天收到大儿子的来信,信中也劝他不要太管束苏三,今天老管家,也说苏三并不简单。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来,找个机会,自己要找三儿,好好地聊一聊。

放下这些心思,苏东山这才拍拍手,对厅内的众人道,“大家且先停一停……东山这里,有了一个想法……”

等众人的眼睛都看向他之后,苏东山才朗声把主动认捐,为林大人添点官声的意思给说出来了。“……如此一来,那主动捐的钱嘛,意思一下就好了。诸位以为如何?”

厅内顿时热闹了起来。

“不愧是东山兄啊。难怪生意能做得这么平整,这意思,好啊。想必林大人也是高兴的吧。”

“二全其美,苏掌柜这主意拿得最好不过了。”

“这下好办了。东山兄划个章程下来,咱们现在就把这捐,定下来……”

……

苏东山点了点头,让下人搬了笔墨上来。钱少就所谓了,随便捐捐,就都出来,也不伤筋动骨,就当是少去了次勾栏院,少吃了几桌酒罢了。

这个小三,为什么不早回来,这么多人议了老半天,他这几句话,就把事情给敲定了,真是的。

难道三儿,被那一盘子砸的,不仅性子变了,脑子也灵光了?

苏东三正腹诽着苏三,苏三却在仔细揣摩苏一的来信。

后院里,苏三住的小楼内,玉儿端来了茶水之后,便知机地退了出去。

房间里,就只有苏三与李技。

李技换了一身衣服,又洗了一个澡,虽然仍带着倦意,但精神劲头,却是十足。

苏一的来信中,提到了一个人。一个叫李道明的人,这人是御史台的老御史,深得皇上信重,很是精明能干,只是他并不是二皇子的人……好在,也不是太子的人……他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走个过场,给林海录考考官。

“这么说,这位李钦差,在你离开都城之前,便已经往武陵赶来了?”

“是的。苏大人在收到三爷的信之后,第一时间,就通报给了二皇子。正好二皇子要去面君,便在皇上面前说了几句。皇上听了很是气愤,但是这事牵涉到武陵府,武陵府又是陪都,武陵府尹依例是从三品,这已经是一方大员了,所以事需谨慎,没有确实的证据,就不能轻下定论……二皇子便提议,由正好要下来考查林海录官绩的李钦差代为查证。那时李道明李大人,已然离开金陵,所以代为查证的圣旨,正在路上追赶李大人呢。”

李技说得很清楚,显然是大哥在他临行之前,把这些情况交待给他了……

“喔……这位李大人倒也积极,才让他到武陵考官,他立刻便动了身。”

“苏大人说,这位李道明大人,在御史台,是三院通行的人物(台院,殿院,察院),其影响力,与御史中丞也相差无几了。如果三爷能有机会,和他聊得来,那便更好;如果脾气不对,还是不要惹他为妙。说不定,下一任的御史中丞,便是这位李大人。”

他点了点头,把手里的信放到一边……

“嗯,这位李大人只怕也快要到武陵城了?”

“应该快了。李技用的是快马,凌晨里动得身,所以才赶在他的前头。他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就算乘着马车急行,只怕也要明日才能到。如果是坐官轿,那只怕要到后日,大后日去了。”

“哈哈。既然这位李大人这么急着离开金陵,只怕是抱着早点完事,早点走人的心态来的。这路上恐怕不会太耽搁,明日不到,后日肯定了是到了的。官轿太慢,只怕他这急性子的人,是不会坐的。所以呢,圣旨恐怕他暂时也接不着。不过,等圣旨到了,他就是想早点走人,只怕也不能够了。还不知道这位李大人脾气好不好,如果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会不会把火撒在林海录的身上呢?”

李技看着眼前的苏三,觉得这位三爷是不是太能扯了。想象力也太丰富了一些,几句话的功夫,就把事情与李大人的脾气扯上边了。

“看来,我得去迎迎这位李钦差李御史,……就算他脾气好,没有火,那也要先浇点油上去。”

这回李技,就有些不太明白苏三的话了。

迎?上哪迎?怎么迎?钦差是那么容易能见得着面的吗?这位三爷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一点了。

苏三看到李技有些疑惑的样子,也不细说。做大事者,如果连人的面都见不着,那还做什么大事呢?他要想接近这位钦差李大人,随时可以想出十几种方法来。

因此见不见得到,并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

见与不见,怎么见,用什么身份去见,见了以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才是他要考虑的……

“既然大哥让你亲自跑一趟,应该也没打算让你就回去的道理吧?”苏三笑道。

“苏大人说,让小人这段时间,就只在武陵城呆着,听候三爷的安排。对了,差点忘了一件大事。”李技忙忙地说道。

“哦。”

“苏大人交待说:二皇子身边有个叫杜如悔的人,已经启程往武陵来了。”

“杜如悔?二皇子身边的人 ?'…99down'”

“嗯,大人说,只要把这消息告诉三爷你,便可以了。”

苏三点了点头道,“喔。我知道了。”

杜如悔?

看来二皇子对武陵府尹这个位置,志在必得啊。居然把身边的人都派出来了,只怕就是要借着李道明的这股东风,一鼓作气地,把林海录给拉下来……

倒是和自己的想法,有些一致。

能给太子党的脸面上抹点黑,又顺手占了个府尹的位置,二皇子这小算盘打得也算是精明的。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这位二皇子做事的决心和眼光。果然不是一个能耐得住性子的人。

哎,看来大哥,铁定是二皇子一党的人了。只是,是不是意味着整个苏家,也都依附到这个二皇子门下了呢?

如果这么算的话,自己应该也算是二皇子的人喽……

这事闹的,这个杜如悔一来,这二皇子的标签,就算不贴到苏家的头上,别人也要自动默认苏家头上,顶着二皇子的标签了。

苏家就是否认,只怕也无济于事了。别人不会相信是一方面,而苏老爷子,只怕也不会否认。

从苏一依附在二皇子门下开始,苏家便早已绑在了二皇子的战车上,要不然林家岂会如此针对苏家?

现在,大哥把杜如悔的消息告诉自己,无非是想让自己接触一下这个杜如悔,并且能力所能及地给杜如悔一些帮助。

可是这个人,自己却不能见。

第129章 给你报仇的机会

林海录的事情完结之后,自己还想过些太平的日子,虽然自己对林海录动了心思,那却不代表自己想完全地融入这个世界……

什么二皇子,太子,皇上,对他而言,只是浮云,他既没有那个进取心,也没有做好那个准备。所以,能不扯上的事情,他都会一概避开。

能有机会过些轻闲的日子,他还是乐意这么轻闲下去的。

杜如悔是二皇子的人,以二皇子表现出来的精明程度来看,这个杜如悔也定然不会太差。

如果自己与杜如悔的结识过程中,被杜如悔重视起来,那便等同于,被二皇子关注了,这样一来,自己只怕是没有那么好的日子可以过了……

协助可以,但是他却不能让杜如悔知道,是自己在协助他……

没有必要去招惹这么多人,尽量在极小的涉足程度上,尽快把林海录给解决掉,安安心心过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正道。

定下了这个心意,又与李技又说了些话,苏三便让李技就在楼里好好休息,这才带着玉儿回了书院。

书院里,几位夫子正在院子里摆着龙门阵。说得便是闹腾了一整天李家分家的事情。

他们自然不是关注李家如何分家,而是关注分家之后,他们的去向……

思友学院,原本就是李家在养着的,每年上百两的银子,补贴进来,教的也全是族中的子弟……

如今分了家,李家便四分五散了。谁还会每年贴,近百两银子来补学院的缺项?

如果没有人愿意出这个钱?这思友学院只怕是立马便要散的。散了之后,夫子们可就要另谋高就了。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文不成,武不就,如今又年纪大了,这些老夫子们,如今哪个不是拖家带口,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的?

如果少了思友学院的进项,他们只怕是生计都有困难……

所以,他们才会难得地聚在一起,很认真地讨论这个话题。

他们看到苏三走进来,便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