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士子风流(老虎)-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乎,官员们就造就了一种双面的性格,一方面,他们之乎者也,满口都是圣学经典,讲的都是道德教化,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又都不得不去四处搜刮钱财,纵然御使弹劾,纵然可能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他们依旧乐此不疲。
而浙江的事,让他们一下子,仿佛找到了指路明灯。
原来银子可以这样赚,不必去伤天害理,不必逼得让人活不下去,只需要让自己的亲眷,随便倒卖点东西,便可腰缠万贯,挣来几辈子的浮财。
这样的获利不但高,而且得来的银子,也干净了许多,就如那位同知亲戚倒卖木料,木料本身就有很大的利润,仗着那同知的关系,还怕木料卖不出去,他们的价钱,和市面上的价钱可是一样,这就不是强买强卖,既然是关系户,而且木料价钱和质量和其他人倒卖的一样,人家当然更倾向于选择同知家的木料,毕竟将来总会有照拂,而单单卖木料,据说一年的收益,就可高达七八千两纹银,有了这些钱,二手商直接购下一大片的林场,自己伐木倒卖,只要销路不成问题,来年的收入,怕还要再节节攀高。
除了木料,据说还办了丝纺,现在丝纺这么紧俏,又有同知大人在背后坐镇,还怕亏本不成。
一个同知,算是什么东西,说的难听一些,同知品级高,可是住在这客栈的,多是知府,就算是各县的县令,那好歹也是一方的霸主,同知毕竟是佐官,佐官都能挣来这么多银子,咱们为什么不能?据闻这同知一年稳打稳的收益至少纹银万两,相比这位杭州同知,这些个同僚们实在觉得惭愧,因为他们冒着杀头风险,还要做下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每年的收益,却远远及不上人家一根牛毛,人家是躺着挣银子,就算有御使弹劾,可是人家这是贪墨吗?人家这不是贪墨,人家只是有亲戚做买卖而已,大明朝可没有规定,官员的眷属不能做买卖,人家既没有强买强卖,也没有以次充好,简直就是商贾的典范,是新政的楷模。
整个客栈,到处都在流传这种消息,甚至有人传说,前任的杭州知府,也就是现在的汪布政,现在身家,至少是十万,十万纹银,他不但在钱粮局有股份,在许多大作坊里也参了股,而且自己的次子,因为读书不上进,索性连功名也不要了,已在宁波那边,办了一个船坞,专门制造海船,一艘大海船,卖出去就是纹银四千以上,获利至少一千。
还有人传言余姚县令,现如今也是风生水起,在杭州置产,一两千两银子眉毛都没有眨一下。
许多人,辗转难眠,有的叹息,有的惋惜,有的还在打着各种算盘。
眼红啊,都是官,怎么官和官不一样,自己做了这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怎么就不如他们呢?
这一夜,许多人无眠。
次日清晨,大家依旧起了个大早,若说昨天,大家跑来这里,只是来凑个热闹,大家看的心里乐呵乐呵,感叹于那船行的规模,感叹下那些奇巧淫技,也就罢了。
可是现在,大家心态发生了变化。
杭州新任知府的轿子已经到了,想带大家到不远处城郊的一处新兴作坊区去看看,那儿一大片,方圆数十里,坐落着许多丝纺。大家却团团将张业围住,这个道:“大人盛情,不过嘛,我等想自己走一走看一看,只怕好意只能心领。”
“对,对,对,这新政的好处,要自己看才能看明白,大人不必顾虑我等,新政推行在即,大人也是忙碌的很,就不必陪同我等了。”
“这个……”张业犹豫的道:“若是如此,只怕……”
“不怕,不怕,没什么可怕的,大人放心便是。”
众人一起鼓噪。
让人领着去看,毕竟不自在,还不如自由活动,许多人已经盘算好了,得去再看看那同知的宅子,想看看这几千两银子的宅子,到底是什么样子,还有人想自己私自去打听打听,或许还有许多内幕。
张业只得苦笑,道:“如此,只怕要怠慢诸位了。”
“大人不必如此,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张业只得打道回府,这些人三五成群,一窝蜂的出了客栈,全没有官样,好在他们身穿的是便服,倒也无妨,雇了人领路,打听各种杭州官场秘事,而但凡是秘事,想来都有夸大之嫌,杭州的传闻很多,而且传闻半真半假,有人去看了传说中那同知亲戚的丝纺,看到无数人在忙碌,一车车的丝绸运出去,前往不远处的码头,大家一个个激动了,银子,这都是银子啊,丝绸的价值,他们是知道的,这么多的丝绸,这……
到了傍晚,大家陆陆续续回来,各自讲着自己的经历,就仿佛发现了新大陆的水手,一个个止不住的激动,他们有一种预感,美好的前途,就在自己的眼前。
第六百三十章:新政推广
银子谁都喜欢,更何况还是这轻而易举得来的银子,拿了之后,夜里不会做噩梦,白天也不担心御使弹劾,官员们有了深入的了解,原来新政就是平白送你银子啊。
其实身为官员,哪一个都不是傻子,他们大致的明白了整个利益链的脉络,似乎并没有什么风险,至于收益,也是惊人。
这就难怪浙江的官粮没有损耗,近一年来,也没有御使弹劾浙江官吏贪渎了,原来蹊跷就在这里。
明白了这些,那些本就心中倾向于新政的官员自然心里有了数,而对新政持反对态度的官员则是在内心煎熬,一方面,他们若是反对新政,这新任总督能让你有好日子过,另一方面,利益实在诱人,吸引力太大,让人觉得弃之可惜。
一连几日,总督衙门终于来了音讯,说是总督大人要召见诸位府县主官,临近年关,只剩下最后几日,这个年,怕是只能在杭州过了,众人一大清早,赶到了总督衙门,鱼贯而入,南直隶、福建、还有杭州本地官员,熙熙攘攘,足有两百多人,这么多人,也顾不了太多礼节,在总督大堂里,但凡能落脚的地方都有人,不过总督大人既然不讲这些规矩,大家自然也无话可说,虽然都密密麻麻的站着难受,可是心里不免有些期待。
徐谦旋即到了,他一到,众人一起道:“见过制台大人。”
有人想要行礼,偏偏条件有限,好在徐谦压压手,道:“不必多礼了,诸位在杭州住了几日,观感如何?”
这是直接开门见山,不过总督大人的态度还算和蔼,所以并没有让人提心吊胆。
徐谦问了一句之后,随即侧目看向杭州知府张业,带着几分责怪道:“本官听说杭州府这边照顾不周,是吗?”
这句话看上去是向杭州知府张业责问,可是有心人却是发现,这张业的脚跟算是站稳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一下张知府,而且还是不痛不痒的批评,这意味着什么?按官场的规矩,若是总督大人看张知府不顺眼,肯定不会随意斥责,而是见到机会,一次性将人弄死便是。而当着大家的面低斥,这就表示两个人的关系不错,就好像某个老师,当着别人的面训斥自己的门生,当着别人的面,我这门生不听话,不肯上进一个道理。
许多人不由羡慕的看了张业一眼,姓张的刚刚任了杭州知府,这才多少日子,就被徐制台引为了亲信,这个家伙,将来前途大好啊。
张业心里也是乐开了花,忙道:“下官确实有不周之处,还请大人海涵。”
倒是众人给他开脱,纷纷道:“大人休要责怪张大人,杭州府殷勤款待,下官人等已是感激涕零。”
徐谦微微一笑,也就没有继续再往下讨论,道:“本官蒙受圣恩,如今总制直浙,诸位想想看,为何圣上要升任本官为总督?无它,无非是浙江新政出了成效而已,有了成效,圣上嘉奖,朝廷心喜,现如今既然总督直浙,那么直闽二地的新政,也势在必行,诸位以为如何?”
许多人原本对新政的印象是过于冒险,做官的,谁也不想激进。可是现如今,有了利益,有了好处,大家的心思也就开始活泛起来了。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些人辛辛苦苦确实贪墨了不少银子,而这些银子,都寄回了乡里购置土地,可是大明朝现在的行情却是土地越来越不值钱,种地更是收益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担惊受怕得来的银子,迟早都要打水漂。
现实的情况十分严峻,说穿了,就是从前田园的生活已经难以维持,既然维持不下去,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另谋出路,而现在,出路唯有新政,至少浙江的新政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有人终于道:“大人说的有道理,既然新政乃是朝廷的意思,那么下官人等,自是遵照总督衙门行事。”
接着许多人纷纷附和起来。
徐谦微笑道:“要新政,现在浙江已经做出了表率,因而,本官就大致讲一讲吧。南直隶这边,松江府华亭县效浙江宁波,建设港口,以供海路安抚使司的海船停靠装卸货物。至于福建,则以泉州为出海口,除此之外,水路、道路、学堂,这些都有筹建的必要,这件事,依旧是浙江钱粮局来办,而诸位大人呢,少不得要暂时在这浙江逗留一两个月,到时总督衙门,会将诸位分派各浙江各府各县观政,先看看浙江怎么做,大家心里有了底,再各回地方,推行新政。诸位有意见吗?”
意见就算是有,可是谁也不敢当面来提,只是徐谦的安排,还算合理,要新政,最重要的就是港口,因为有了港口,才会有大量工坊的聚集,这些工坊不断扩大之后,就会招募相当规模的工徒,等到这些工徒越来越多,消费力自然暴增,此后,外贸和内需才能一起起来,带动更多的商贾入驻。
而对于各府县的官员们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去招徕商贾,而是先到浙江各府各县去观政,先看看浙江的同僚们怎么办事,有了心得之后,再回去推广,浙江新政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先例,甚至商贾建立作坊,都不免带着疑虑,可是现在,风气已经大好,他们要做得,就是萧规曹随就是了。
其实南直隶那边,徐谦倒是不担心,毕竟南直隶一向商业发达,而且又是江南最重要的棉花产区,又有松江华亭县设立港口,到时候,许多商贾必定会蜂拥而去,从前的时候,许多丝纺要先到南直隶各府去收购了棉花,再运输到宁波、杭州一带进行加工,可是现在,完全可以直接在产区设立工坊,就近加工,再通过南直隶兴建起来的水路,运输出去。
麻烦的是福建,福建是山区,虽然泉州是良港,禁海之前,这泉州更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大港,而且经商的意识极为浓厚,只是利用拓宽河道的办法来建立水路网络,只怕不太容易了,交通不便,这就意味着,在能用水路连接的地方用水路连接,不能用的地方,也只能走海路。
徐谦定下了调子,旋即郑重其事的道:“该说的,也就说了,诸位还有什么顾虑,可以尽管讲出来。”
泉州知府不由道:“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福建不比南直隶和浙江,比如浙江的货物要运到松江,直接走内河即可,可要是福建的货物运到松江呢?”
这确实是个很难办的问题,比如福建的茶叶,想要运送到松江府去兜售,问题就出来了,因为以往,大家都的是陆路,招募了脚力,挑着担子,一路北上即是,可是相比现在,福建的劣势十分明显,那就是,同样的货物,你要雇人挑担送出去,和其他地方的货物比起来,你的运输费用和所耽误的时间,往往增加了数倍,假若是如此,那么福建,凭什么去和别人竞争,又怎么能够吸引商贾来设立作坊?毕竟海路安抚使司所要的货物是有限的,内销才是重头,人家内销,成本是一两银子,你加上了运费,却是二两,谁肯采买?
这泉州知府脑子倒是活,在这杭州呆了几天,似乎已经摸清了点新政的门道。
徐谦微微一笑,道:“这个容易,海运。”
海运虽然还是比河运贵了不少,可是却比两条腿运输货物的成本要低得多。
可是疑问又来了,这知府道:“只是……海运只怕并不容易,朝廷禁海,海路安抚使司可以停泊,可是一般的商贾如何下海?”
徐谦沉吟片刻道:“不如这样,一方面呢,在福建大兴土木,能尽量使交通便利一些就便利一些,银子的事,其实都好说,钱粮局那边,会尽量的筹措,这另一方面嘛,可以让海路安抚使司设立一支专门的船队,专门在泉州和宁波港以及松江港之间开辟出一条航路,泉州的货物,都可以借海路安抚使司的船队,托运至松江、宁波,你看如何?”
这倒是个可行的办法,眼下这个时代,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能如此。
虽然如此,海路安抚使司肯定是要亏一些本,如此才能保证福建工坊的竞争力,只有将运输的价钱压到最低,才能保证他们的竞争力,使商贾愿意去福建兴建工坊,只是海路安抚使司亏损一些倒是无妨,毕竟每年这么多利润,随便拿出一些,也足够补贴了。
这泉州知府倒是定下了心,颌首点头道:“若是能如此,福建的新政,就轻易了许多。”
第六百三十一章:化外之地
其实徐谦召集大家只议了半个时辰的事,无非是告诉大家,新政迫在眉睫,大家做好准备。
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有其用意的,因为事实上,越是懂得人心的人,话就说的越少,因为你说再说,还不如旁敲侧击,告诉大家新政的好处,用事实说话。
因此,徐谦才决心观政,让各府县的主官到浙江来,无论你是带着凑热闹的心理又或者是压根是来捣乱的,一切,都等你观政之后再说。
他要做的,无非就是定个调子,把今后的方向道出来,调子定下来,就不容更改,谁要是想触碰这个红线,那么大家就是敌人。
对此,官员们并没有异议。
随即,浙江巡抚衙门和总督衙门磋商,终于拟出了一份名单,哪几个府的知府在杭州府观政,哪些县令到余姚,哪些到宁波,分派好之后,大家各自散了,拿了总督衙门的文书,赶赴各地。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人,被打发去了海路安抚使司,而其中有一个,就是泉州和松江的知府和几个知县,之所以让他们去海路安抚使司,是因为这两个府的官员和宁波府一样,他们将来施政的重点,就是和海路安抚使司合作,因此这一干人,以泉州知府杨松为首,大家直接坐船,一路至宁波,再由宁波港,登上了前往双屿港的船只。
第一次出海,不免让人心悸,许多人略带不安,纵然泉州知府杨松在泉州数年,这泉州又是临海,可是官靴踩在这海船上,依旧还是觉得很不真实,仿佛自己踏入了一个从所未有的领域,而这个领域,让他不知所措。
在船上,杨松和松江府的新任知府聂豹在讨论,聂豹本是华亭县令,而如今运气好,因为松江府知府病故,而他恰好当时平倭也有一些功劳,所以直接升任了知府,这本是朝廷的权宜之计,本是代职,只是后来,索性就将他扶正了。
聂豹乃是王学门人,和王艮关系密切,所以很赞同王学和新政联系一起,这一次各府各县是来瞧热闹,可是对他来说,却是取经,上船之后,他依旧谈笑风生,和这位杨大人凑在一起,商讨一路的见闻。
“宁波的港口竟是如此大,单单栈桥就有七十多处,靠海的拖船也有三百余艘,只是不知,将来钱粮局划拨的银子,能不能让松江和泉州二地,建起这样的港口。”
杨松略显几分忧心,福建不比南直隶,南直隶就算不靠海港,至少还有河运,可是福建的出入,唯有这泉州港了,所以对海运的事,他带着几分隐忧,单凭一个海路安抚使司,能否承载货运?毕竟一旦福建新政,这么多商品要出货,每日,都是堆积如山的货物都出去,这绝不是闹着玩的。
没有上千海船,来回运输,怕才能勉强承担的起如此多货物的输送。
所以这一次,杨松很期待去看一看这海路安抚使司的实力。
聂豹微微笑道:“老夫在松江,多少也知道一些,你放心便是,钱粮局有的是银子,这港口划拨的银子,一向是舍得的。”
“只是单纯海运,只怕不妥当吧。而且这海路安抚使司,有这么多船吗?”
聂豹笑了,道:“你可知道,浙江有多少制造海船的船坞?”
杨松摇头:“还请聂大人指教。”
聂豹道:“现如今,已有一百三十余家,规模最小的,一家至少也能年产三十多艘海船,若是大的船坞,一年百艘都不是问题,这些海船,虽然有的是兜售给各国,可是相当多的海船,却都是划入海路安抚使司,这几年来,海路安抚使司对海船的需求极大,他们不但负责帮一些番商代运货物,还组成武装商船维持这附近海域治安,现如今,已有海船一千五百艘以上,而且船坞那边,还在源源不断供货,据闻双屿港还有附近大小岛屿之中,给海路安抚使司做事的海员和护卫,如今已有十几万人。”
十几万人……这个规模实在不小,杨松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你认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