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唐剑神-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们就是这样死记硬背一步步走上来的,一篇文章,他们只要听过或者看过几遍之后,凭借对这些字眼的敏感,就能够复述下来。
    能够做到这样的,在现代可以称之为过目不忘,但是在古代那些出名的大儒每一个基本上都能够做到。
    

第117章 冯盎入京
    吕涵阳将后世的拼音,还有此时还没传入中原的阿拉伯数字先给弄出来了。教导李丽质,让刚刚接触的小姑娘非常的感兴趣。因为比起那些复杂的繁体字,简单的拼音和数字更让小姑娘喜欢。
    而当她学会了拼音之后,更是发现有了拼音,她居然能够读懂四书五经上面的那些文章。这让小姑娘心中更加的崇拜仙人老爷了,仙人老爷居然能够把那些难读的文章变得简单。
    李丽质的崇拜,吕涵阳也就好不愧疚的领下来了。但是这背后真正的出了大力气的李淳风却默默的当起了幕后英雄。
    因为李丽质的那些四书五经上面注解的拼音全都是他一点点的拼写上去的。可是功劳没有他一分一毫,全都是神仙老爷的。
    当然吕涵阳没有忘记李淳风,直接给了他好几张符篆当做护身之用。这些东西吕涵阳在里面添加了一个储存真元的小符文。
    做成了一个按钮,只要拿着符篆,按下按钮,那么按钮上面的储存真元符文就会碎裂,从而释放真元激发符篆,爆发出符篆的威力。
    这东西是吕涵阳的最新研究,也是一种作为常规手段使用的东西,毕竟他八景宫好歹也是人教在这个世界的道场,手底下没有几个能够使用仙术的人,实在是说不过去。
    尤其是原本的袁天罡的那些‘仙术’被两个小仙姑给出卖了之后,八景宫到还没有什么,别的道家门派的手段越来越无法让人信服了。
    而佛家的日子就更不用说,现在大唐佛道两家全然已经式微了不少。只有八景宫越来越兴盛,因为别的那些道家‘道家仙术’只要是个人就能使用。
    可是八景宫的纯阳仙长传下来的真正的仙术却基本上无人能够魔方其中万分一二。
    因为不管是各种符篆也好,还是飞剑也罢,大唐多是独一份,没有人能够制作出相同的东西来。而且威力强悍无比,远远不是那些道家原本的仙术能够比拟的。
    因为开山裂石的剑气,焚烧一切的烈焰全都不是小打小闹。
    哪怕李二从吕涵阳这里获得了火药的配方,然后制造出了强悍的炸弹,也不可能做到像吕涵阳那样飞天遁地的能耐。
    所以,大唐现在都知道只有八景宫的才是神仙,其余的都是信仰神仙的道士,他们没有发力。而李淳风得到了这些符篆,就是神仙青睐的最好明证。
    袁天罡都没有的东西,李淳风先获得了,所以李淳风在道观之中原本渐渐无人重视的地位,也被重新稳固了起来。
    这也是吕涵阳玩儿的平衡之术,袁天罡一个独大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八景宫虽然不像是朝堂上那么复杂,但是却也是人组成的一个小团体,只要是团体,那么就有纷争。
    把握好其中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吕涵阳虽然不觉得袁天罡独大之后,会给他带来困扰,可是却会让袁天罡这个家伙骄傲自满,从而不那么用心做事。
    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下去,吕涵阳总算是等到了这一年的十一月,也就是寒冬腊月的前一个月,冬月。这个时候长安已经非常冷了,甚至下起了雪。
    在这冬月上旬的时候,河流还没有彻底的封冻,冯盎带着船队总算是到了关中,到达了长安城百里之内。
    这一路上冯盎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行藏,所有人都知道岭南越国公驾着好几艘大船的财物来长安城向李唐表示忠诚了。这种给李二面子的举动,让李二非常的安心。
    甚至李二觉得冯盎是一个好同志,就差给他发块牌匾,把这几个字写在上面了。
    当然冯盎在一路上也没有少宣扬纯阳仙人在岭南的光荣事迹,所以一路上冯盎也给吕涵阳做了一次大大的宣传,什么三剑斩龙王,什么万里取粮种等等。
    这样一路传扬下来,让吕涵阳的名声再一次响彻了大唐的疆域之中,甚至在原本薄弱的山东,江南那一代也都传扬开了,因为冯盎的足迹可是从那些地方走来的。
    当然这一切对于吕涵阳将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却也不值得吕涵阳将它记在心中。
    但是水稻种子到了长安,对于李二来讲却是一件大事,于是就在冯盎的信息传来的时候,李二摆开了仪仗,直接打开了长安城的南大门正德门。皇帝亲自出迎,给足了冯盎面子。
    这两个家伙相互之间捧臭脚的事情,吕涵阳是不会去管的,只是在水稻种子的交接的时候出面了一次,让李二和冯盎都感受到了吕涵阳对这些水稻种子的重视。
    大唐是一个农本位的国度,在这个国家里面所有人最重视的就是农业,因为这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来已经铭刻进骨子里面了的印记。
    只要是华夏子孙,那么不管走到哪里都会习惯在地里种点什么,而不管是什么地方的土地,都会在华夏民族的子孙的面前低头。被他们种出东西来,这就是农耕民族的生存哲学。
    没有土地,这些骨子里面都流淌着黄土地的血脉的华夏人,就觉得自己没有根。
    所以不管在戈壁,荒漠,还是在遍布岩石的岛礁上,华夏子孙都能让地里长出绿色的植物来,让他们的血脉之中的土地情节得到满足。
    而这种高产的农作物,对于大唐来说,这就是救命的东西,这片天下是否还会饿死人,就看着些水稻种子争不争气了。这一点亲自去了林邑和真腊的冯盎丝毫不担心,只有李二郑重无比。
    甚至李二准备在明年,也就是贞观二年的时候,将这水稻种子当成春耕祭天的祥瑞,祭献给上苍,让大唐能够早日消除饥馑之忧。
    “仙长,冯盎不辱使命,将水稻种子安然带回来了!”吕涵阳来到了李二迎接冯盎的地方。他又不准备去长安城,而这个地方距离玉山比起长安城更近。
    所以吕涵阳不是为了迎接冯盎而来,而是这里渐渐冯盎更加的方便,仅此而已。
    

第118章 冯盎求见
    吕涵阳见证了大唐的第一批占城稻的种子的交接仪式,然后就直接回了玉山,坐在丹顶鹤的背上,非常的有神仙做派。
    而李二和冯盎一脸恭敬的将吕涵阳送走之后,两人像是好基友一样的一见如故。于是相互之间携手走进了长安城。
    当然之后就是李二和冯盎之间的一场好戏,一个有心拉拢,一个有心投靠,虽然彼此心中还不是那么确定对方是不是真心实意,但是表面上却是一副君臣和谐的景象。
    甚至歌功颂德这种事情都做出来了,阎立本这位现在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大画家,就为此事在李二和冯盎的宴席上面给他们画了一幅画。
    当然画得一点都不像,吕涵阳是没有看到,不然他绝对会笑出来,因为把李二和冯盎画的都像是大头儿子一样。毕竟为了突出主题,两个主角当然是画的大大的。
    而且为了更加在主角身上凸显主要的部分,于是脑袋就成了重中之重。一幅画有一半是画了两个主角,而这一半的一半又是两个大脑袋。
    李二个冯盎两个人的脑袋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一,而其余的身体又占了四分之一,其余的群臣,服侍他们的宫娥内侍,还有那一张张案几上面的饭菜等等加起来占据剩下的那一半。
    所以吕涵阳是没有看到,不然他准会笑出声。主要就是因为他觉得完全不像,哪怕李二非常有气势,冯盎也是巍峨雄壮。
    当然这一切吕涵阳不知道也就无从说起,只不过在第二天,冯盎一脸红红的从皇宫之中出来,也不知道昨夜和李二抵足而眠究竟发生了什么。
    出来之后,直接朝着城外玉山而来,这是要来朝拜一下这位大唐的真神仙。毕竟冯盎和吕涵阳可是经历了从广州出发到中南半岛寻找水稻种子的历程。
    所以对于吕涵阳这位神仙的神通可是非常清楚的,虽然显露出来的就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但是却已经足以将冯盎彻底的震撼住了。
    所有的见到过吕涵阳出手的人,没有人会怀疑吕涵阳不是神仙的,因为那接天连地的剑气,那强悍无比的符篆,全都让他们这些人只有膜拜的深深敬畏。
    “冯盎居然来了?正大光明的前来求神仙保佑,看样子这也是做给李二看的。都是千年的狐狸呢。”吕涵阳感应到了冯盎的气息出现在八景宫,顿时他知道这是双方又在作秀。
    没错,冯盎和李二之间的默契让他们秀完了一场又一场,先是李二拉着冯盎显示感情,然后冯盎这一次又是显示他知道大唐的神仙强悍,这是来抱大腿的。
    而朝中所有的大臣都知道吕涵阳的强大,冯盎这么做,显然是在对神仙表示臣服,这也是他们心中最想见到的一个局面。因为有了神仙的威慑,冯盎只要脑子正常就不会生出反意。而且也让他们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从此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了。
    因为吕涵阳的存在,凌驾在了这些勋贵士族的头顶,甚至凌驾在皇权的上面。只是这位仙人懒得去管皇权什么的而已,不然皇帝都要看神仙的脸色行事。
    这一点和欧洲相反,欧洲在这个时期可是宗教至上的时期。不管是基督教的教皇给欧洲皇帝加冕,还是正在扩张的***教。都是对政权的插手力度非常大的,甚至***教本就是****的政策。
    这一点吕涵阳可以说是非常的仁慈了,那些家伙不过是装神弄鬼就成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者,而他这个真的有神仙法力的人,却对权力没有什么欲望。
    这一点是因为什么?因为吕涵阳觉得这很累,他来到这里想要的是修炼到更高境界,然后看看能不能回到老家。而不是来这里和这些人争权夺利,最后变成冢中枯骨。
    所以吕涵阳看得很淡,对于朝堂局势,对于皇权更迭都不在乎。只要不来惹到他,那么就随你们折腾。看不惯他就躲远一点,只要身边的人能够安稳的不受打扰就行。
    可是这一切按照剧本发展下去是这样的,但是当朝堂上的那些人发现和神仙套近乎可以有很多的利益的时候,这种生活还能持续下去吗?
    现在已经显露出了苗头,所有人都对神仙屈服了,因为无法反抗,只能接受,而且神仙还不管事儿,那就是最好的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而这棵大树还不会碍着自家院子的采光。就是这种模式,让整个大唐吕涵阳的影响无处不在,但是却有不会和他们纠缠太深。
    “仙长,冯盎此次前来,是来多谢仙长的,那水稻的种植能让岭南百姓能够吃饱,这就是天大的恩德。”冯盎对着吕涵阳深深鞠躬表示感谢。
    冯盎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真的将岭南那一片区域当成自家最神圣的领地了。好几代冯家人将自身的一切全都献给了那一片土地,怎么能不让冯盎深深眷念。
    “岭南百姓也是大唐子民,也是炎黄子孙。所以本座不会有丝毫的偏颇,让百姓能够过得更好,也是本座的心愿所在。”吕涵阳说道。
    这占城稻是吕涵阳计划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初步的改变。当然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因为今后的大唐会走向何方,吕涵阳也很期待。
    水泥已经在长安周边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烧制了,从长安城内开始,水泥路在不断地铺设。最近长安城的路面让所有长安人都非常的惊喜。
    下雨天没有了满地泥浆,晴朗的天气也不会有漫天得样的灰尘。总之这水泥路不仅仅是好走,而且还有很多别的好处。
    不要以为在长安城之中所有的路面都是砖石铺好的,那只是主干道的那几条路,其余的地方还是黄土路而已。
    当然这样的好东西绝对是需要大力推广的,所以造成了新的产业出现:水泥,煤炭。
    这两个是新兴行业,水泥需要熟练的烧窑工,还有有两膀子力气的粉碎材料的工人。粉碎在后世是机器做的,但是现在人工进行,限制了水泥的产量的瓶颈就在这里。
    

第119章 小武回家
    冯盎走了,这一次来只是单纯地表示谢意。当然这也是应有之意,这个时代虽然有神仙凌驾皇权之上,但是皇权毕竟是皇权。
    而他冯盎现在是大唐的臣子,为臣之道应当恪守。这也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对于吕涵阳恭敬有加,但是却不是真的要为吕涵阳之命是从。
    这一点吕涵阳知道,李二也知道,彼此之间保持着这种默契。皇权比起神权低上一点,但是神权不能插手皇权的范畴。
    而吕涵阳也不是那样的人,自己能够轻松愉快的在玉山享享清闲,谁还愿意去劳心劳力啊。除非是大唐真的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危机,比如说天灾。
    当然也有人祸,只不过若是大唐政治清明,君王贤明。那么吕涵阳会站在大唐一边,如果真的是朝廷腐朽,那么吕涵阳会站在百姓一边。
    真正的流传千年的王朝不是没有,但是却绝对不是对百姓残苛的暴政。所以吕涵阳的立场不是站在当权者这一边的,而是看哪一边能更有利于华夏民族的传承。
    一切全然与关系亲疏无关,毕竟吕涵阳是孑然一身来到大唐,这个世界他还没有彻底的融入,这一点从他身边只有两个小丫头就看得出来。
    只有天真无邪的孩子,才能让吕涵阳接受他们,而那些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年人,往往吕涵阳并不会待见。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有才能的人,甚至是初唐最有能耐的两个道士,但是吕涵阳对他们的态度就看得出来。袁天罡现在是八景宫的一把手,可以说全然接管了八景宫的秩序。
    可是他却不是真正被吕涵阳接受的那一个,李淳风醉心于各种研究,不管是天文历法,还是算数几何,或者现在正在做的拼音字典等等。
    这些才是吕涵阳比较重视的东西,至于八景宫,不过是一个道观而已,除了玉山这个地点比较特殊,让吕涵阳在意之外,袁天罡还真的比不上李淳风。
    不过在外人看来,袁天罡非常受吕涵阳的重视,八景宫大部分的权利都给了他。
    时间就这样混了过去,吕涵阳每天教导两个小姑娘认识拼音字母,学习小学数学的加减乘除。还有就是到处玩,见到什么说什么,比如说什么草生长环境,什么鸟能飞上天空等等。
    总之是见到什么说什么,因为吕涵阳说的这些东西都是两个小家伙感兴趣的,所以倒也记在心里,不知不觉间对于这些学识了解不少。甚至比起朝中大臣知道的都要多,只是没有表露出来而已。
    新雪初降,吕涵阳照例给两个小丫头放了假,每一旬让两个小丫头回家住两天。
    两辆马车在朝着长安而去,一路上见到进长安城或是买年货,或者是卖东西的百姓,两个小丫头都掀开了马车上面的帘子,从窗户往外瞧。
    这对于两个小丫头来讲都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年纪小,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一直存在。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小武见到很多新奇的东西。
    “丽质,你瞧,那个人扛着的是什么啊?好像是一只老虎耶!”小武伸出小手,指着外面的一个粗壮的猎户打扮的人说道。
    这是一个卖虎皮换粮食的猎户,作为山中猎手,能够狩猎老虎,可谓是非常出色的猎人了。而这个猎户也是一个性格比较张扬的,直接用一些枯草将虎皮给撑起来了,就像是扛着一头老虎一般。
    “那是虎皮,不是老虎,老虎会吃人的。”李丽质对小武说道。
    “丽质,我们把虎皮买下来怎么样?”小武说道。
    “买虎皮坐什么?宫里这东西很多的,而且应国公府也有吧!”李丽质疑惑道。
    “给仙人老爷做元日的礼物啊!我们还没有送过礼物给仙人老爷呢。”小武说道。
    “好吧……不过小武你带钱了吗?”李丽质想了想,她们两个还真的没有送过吕涵阳礼物,于是爽快的同意了,但是随后却发现两个小丫头都没带钱出门的习惯。
    “没有,小武都好穷的,家里面每个月的例钱都存在母亲那里呢。”小武低着脑袋说道。
    “我也没带钱啊,要不用我的这块玉佩换好了!”李丽质腰间系着一块玉佩,这是李二给她的,是她最喜欢的一块玉佩。
    马车停下,小武和李丽质去和那个卖虎皮的猎人进行了交换。
    虽然李丽质很喜欢那块玉佩,但是却还是拿了出来,毕竟这是她和小武第一次想要给仙人老爷买东西。
    小武和李丽质抱着鞣制好的虎皮上了马车,两个小丫头就先帮老爷验了验货,将虎皮扑在了马车里面,然后在上面玩起了翻花绳游戏。
    马车一路走到了城门口,此时小武两个小丫头的欢声笑语从马车里面传出,如同风铃一般传出老远,让人心情愉悦。
    “你……进城做什么的?”一个穿着甲胄的士兵盘问一个强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