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唐剑神-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唳……”清亮的鹤唳直接响彻长安城上空,虽然丹顶鹤的叫声不大,但是因为飞行高度比较低,所以下方倒也听得清楚明白。
    只见到一只仙鹤直接从玉山的方向飞来,而且在仙鹤的背上还坐着一个人,顿时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定是玉山的纯阳仙人进长安城了。
    “恭迎仙长……”所有人全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直接躬身而立。也有跪下来的,整个长安城在吕涵阳飞过来的这一路上全都直接安静了下来。
    吕涵阳在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的真元忽然间又跳了一点,真元上限正式达到了升级的条件,直接进入了炼精化气中阶。
    “来的还真够巧的,不过没事儿,这又不是大阶段的提升。”吕涵阳也没有在意,反正一百二十点真元也不多,自己今后的目标还远得很。不过也看到了希望,长生久视对于他来讲不是什么事儿,但是活得久一点或许还真的能够见到前世的父母。
    只是这个世界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在一起,要是没在一起了,自己还会不会出生?自己可是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吕涵阳进京,知道消息之后的李二直接出宫迎接,皇帝仪仗全都摆了出来,整个皇宫朱雀门前哗啦啦的摆了一大片。
    李二直接步行出宫,然后看着天上坐在一只巨大的仙鹤背上的吕涵阳:这纯阳仙长越来越有仙人的风范了。这连仙鹤都骑上了,今后说不定真的能够护佑大唐千秋万代。
    “仙长辛苦了,小可代表大唐百姓谢过仙长恩德。”李二当然知道吕涵阳这一次出去是为了什么,现在回来,显然那高产水稻已经拿到手了。
    而且李二也知道吕涵阳在岭南将冯盎拉上了,这样也好,震慑了岭南冯家,让他们真正的归顺大唐。
    其实李二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冯盎也会在今年的十月进入长安,对李二俯首称臣。甚至这一次就是在半路上被吕涵阳给截了胡,原本都从梅岭古道准备进京了的冯盎又折返回去了。
    所以冯家,现在已经不足为惧,甚至李二布置在岭南梅岭古道上面的六千玄甲也可以撤回了。这一点李二心中非常的清楚,因为没有人见识过吕涵阳的力量之后,还会想着造反的。
    因为造反一定不会成功,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了。
    “大唐皇帝多礼了,本座不辱使命,将高产水稻的种子已经带回来了。”吕涵阳说着就直接拿出了一个小袋子还有一穗稻穗。
    “这就是高产水稻?”李二接过了袋子和那一穗稻穗。
    “没错,皇帝请看,这水稻的颗粒比起我大唐的水稻要大上一些。而且还有每一穗稻穗上面结出来的水稻数量也要多很多,至少多三分之一。”吕涵阳说道。
    “这个,还真的没有人注意过!”吕涵阳拿出来的这一穗稻穗看起来就要比大唐的水稻的稻穗要长一些,而且颗粒饱满一点。
    “来人,拿我大唐种植的水稻稻穗来。”李二也是有准备的,从吕涵阳和他说了这占城稻的优点之后,他就将中原王朝种植的水稻稻穗留下了不少。
    

第109章 改律法
    李二仔细地对比着自己手中的两穗稻穗,果然大唐的水稻要短一截,而且颗粒更加的干瘪一点。虽然只是一点点的差异,可是其中的差别就大了。
    “这样一穗就多接近三分之一,那么岂不是说这种水稻总体产量会比大唐高三分之一?”李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种差别,让李二很不平衡。
    中原王朝的百姓如此的勤劳,辛勤劳动结果得到的却比别人少那么多,上苍何其不公也。
    “皇帝,可不是这么算的,怎么也不可能只少三分之一,这种水稻不仅仅单季产量高,而且生长时间短,一年在南方能够做到两熟,甚至岭南可以达到三熟。这样算下来会少多少?”吕涵阳说道。
    在岭南福建,两广地区,确实是这样,和原产地的中南半岛虽然有点差别,但是却不是很大,三熟是可以做到的,一年下来就多两次收获,而且每一次收获都是原本的一倍多。
    这样算下来,在岭南可以做到增产四倍,就算是往北一点的南方地区,也能够达到两熟。
    差不多也有三倍的产量增长,这样几乎可以说大唐的粮食产量可以翻上一番。毕竟北方不利于种植水稻,除了靠近河边的区域,而且每年也只能种植一季。
    “这么说,大唐的粮食产量算下来就可以倍增,百姓再也不会挨饿了!”李二高兴起来。这种事情完全是所有皇帝都会高兴的,因为细数每朝每代,有谁能让百姓彻底远离饥荒?
    在这古代没有百姓参与的推翻皇权的军事行动叫做造反,而百姓活不下去了,不得不反抗那叫起义。所以基本上造反没有多少成功的,因为百姓不会跟随,那么他们就是无根之水。
    而起义的话,完全就会让一个王朝的根基垮塌,就算是苟延残喘也无济于事。所以百姓若是不造反,那么李唐还害怕什么?
    这是大唐的江山万世之基,怎么能不让李二高兴?所以李二举着两穗稻穗:“这是祥瑞啊!”
    “大唐皇帝,你还是先别高兴的太早了,有些事情本座现在还没有说。”吕涵阳直接打断了李二的兴奋劲儿,因为他还有事儿要和李二说道说道。
    “仙长,还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吗?”李二说道,吕涵阳这些日子给他的东西都是能够让大唐更加强盛的好东西,所以他满怀期待。
    “高兴?本座说出来之后,有你愁的!”吕涵阳看着一脸兴奋的李二,说道。
    “哦?看样子仙长想说的不是什么好事,那么小可洗耳恭听。”神仙居然要说坏事,那么一定是非常糟糕的,李二赶紧做好的心理准备。
    “本座这一次出去,游走大唐很多地方,虽然说只是走马观花,但是却发现了其中有很多的问题。”吕涵阳说道。
    “仙长是想说那些假道士?”李二不以为意,商洛县令邱启的折子李二已经看过了,对此整个大唐已经发出告示,所有的道士和尚给人做法事之前都要出示度牒,没有度牒的一律都是假道士假和尚。
    百姓若是发现这样的假道士和假和尚,可以直接报官,官府会直接抓捕这些不事生产招摇撞骗的家伙。
    “本座岂会在乎那些假道士假和尚,他们根本就是癣疥之疾,本座要说的可是关乎到大唐的根基的事情。”吕涵阳说道。
    “关乎大唐根基,仙长,有这般严重的事情?”李二疑惑不已,在李二眼中和吕涵阳眼中的大唐根基是不一样的,李二现在还没有今后那民为水君为舟的思想觉悟。
    “大唐的根基,就是这千万万万的大唐百姓,只要百姓心中感念大唐,那么不管是什么灾祸大唐都能够挺过去,但是若是百姓都无法活命,那么大唐就算富有天下,也一样只是沙滩上的城堡而已。”吕涵阳说道。
    “恳请仙长示下!”吕涵阳面色严肃,让李二不得不正视起来。
    “大唐皇帝,本座这一次走的地方虽然不多,而且都是稍稍停留然后就离开,但是却发现大唐流行亲上加亲,还有女子年幼出嫁这样的事情。”吕涵阳说道。
    “这一点是不假,亲上加亲,让两家的感情更加的稳固,这是好事。而女子年少出嫁这也是大唐鼓励的,大唐现在民生凋敝,人口凋零,需要鼓励生育。”李二完全没有觉得这两条有什么不好的。
    “哼……你这是在挖大唐的基业的根基才对。”吕涵阳说道。
    “仙长指点……”李二没想到居然会这般严重。
    “本座也不说,你自己去查,多少近亲结婚的生出来的孩子是正常的?和两个没有亲戚血缘关系的结婚生的孩子之间的患病几率相差多少。还有多少年幼女子生产,因为身子还没张开,造成难产一尸两命的,或者因为父母都还没有长到合适年龄,造成孩子先天不足的。这些你自己去查……”吕涵阳面色冷峻,这种事情在中原大地上流传了上千年。
    从有了华夏文明开始,中原民族就重视亲情,这一点比起所有的民族都要强,而且有了各种传统的道德约束,让所有人都知道礼仪,廉耻。
    欧洲那些乱轮史一样的历史若是让华夏民族的古人知道的话,会直接将这些欧洲古代名人全都给浸了猪笼。当然浸猪笼是在宋朝之后兴起的,之前的历史上没有。
    “这个……小可这就让人去查。”李二说道,显然对于吕涵阳说的这些事情还真的没有人注意到。
    “大唐皇帝啊,你若是想要江山稳固,那么就尽量不能让近亲结婚,五服之内绝不通婚,还有女子出嫁的年纪也绝对不能低于十六岁。”吕涵阳说道,他是真的想让大唐百姓能够活的好一点,不要再好心酿出悲剧来。
    “仙长,小可知晓,只是仙长你这一次带回来多少的水稻种子?”李二询问道。
    “本座带了七艘万担大船,每一艘能够装载万担粮食,冯盎正在押解着往长安运来,岭南那里会留下两到三艘,所以到长安应该有四艘或者五艘船的水稻种子。在四到五万石之间。”吕涵阳说道。
    

第110章 触目惊心
    吕涵阳回来了,最开心的就是小武和李丽质了,她们这段时间闹出了很大一出事儿,然后两个小丫头都被家里禁足了。
    李二借着小仙姑抓鬼的事情,搞出了一次流言蜚语满长安的事情。为的就是引出在后面对他李二的统治有着不轨之心的人。
    这些人或许隐藏的很深,身份也是各异,比如说隐太子李建成的余孽,还有之前那些被他击溃了的关中反王的嫡系等等。
    这些人就是隐藏在阴影之中的毒蛇,这一次他引蛇出洞,直接抓住了好多人。李二放出去的流言让他们抓住了,成为了攻讦李二的统治的武器。
    而这些人都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长安城之中,至于更远的李二不在乎了,因为地方上的反动不占据大义名分的话,只是一个笑话,经过了前隋末年的战乱,民心思安乱不起来。
    只有直接在国都,在长安城掀起的一举推翻李二这个最大的首脑的造反才让李二稍微重视一点。所以长安城这些隐藏的家伙被抓住之后,长安城的流言被彻底的止住了。
    而小仙姑的事情,不过是一场小孩子的玩闹而已。李二和朝堂的衮衮诸公都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小仙姑的仙术成了这些大臣们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玩闹游戏。
    比如说火球之术,不过是白磷涂抹在符纸上面,然后只要轻轻一晃就能够无火自燃。还有斩鬼见血也不过是姜汁和碱水之间的反应。
    至于鬼影,小武玩得很转,那不过是一个小孔成像而已。这些都是小把戏,之前没有人说穿,倒也神奇,但是说穿了之后,谁都能做到。
    只不过为了以示惩戒,小武和李丽质最近全都被禁足在家里,两个小丫头失去了之前的风光,因为大把的朝臣在之前可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可恶,要不是仙人老爷说了这些东西在玩过之后要跟大家说清楚,小武才不会说呢!”小武在家里面抱着自己的布娃娃,一下一下的抽打着,似乎在抽打自己的老爹。
    作为小仙姑,在之前可是得意洋洋,现在却只能在家中带着,小小的闺房怎么够活泼的小武玩儿的?所以这完全就是折磨,小武只盼着仙人老爷快点回来,把她接到八景宫去。
    李丽质也是如此,小丫头文静,能够呆得住。可是需要每天学习四书五经,还有礼仪举止,让她也苦兮兮的。
    两个小丫头的期盼,随着吕涵阳回来变成了现实,直接在吕涵阳见过李二之后,被刑满释放了。小仙姑或许骗了上到皇帝下到大臣的整个大唐朝堂,但是却没有人责怪他们。
    因为他们不敢,毕竟这些事情要不是两个小丫头在长安城玩厌了然后说出了其中奥妙,他么说不定在今后还会被骗。而且想想之前那些道士和尚神汉巫婆的手段,这些大臣全都面带羞愧。
    因为这些法术在之前他们可是深信不疑,现在明了了,他们也有了出气筒。之前谁谁谁用相似的手段骗过他们,现在必须要报复回来。
    整个长安城周围的道士,和尚,神汉,巫婆全都遭了秧。袁天罡的日子都不好过了,因为他也用过这样的手段。
    这些且不去说,吕涵阳将两个小丫头接上,然后直接在李二安排人护送下,朝着八景宫而去。留下李二开始对关中地区进行大排查,查证的主要是表兄妹,堂兄妹等等近亲结合的,还有年幼女子怀孕生子的。
    亲上加亲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女子年幼生产带来的又是什么?李二在得到结果之后,彻底的被震惊了。
    关中地区仅仅是长安城周边三县长安,万年,蓝田三县就有近亲结婚的一千三百七十八起。而其中生下了痴呆儿的有四百三十二起,畸形儿有一百二十三起。
    最特例的有一例:男方的父母就是表兄妹,而他又和自己的表妹结合,生下了三个孩子,两个痴呆,一个畸形。结果无法承受一家老小集体吞下毒药自尽。
    而女子年幼,生产时难缠的有七千八百六十二起,造成一尸两命的也有三百多次,而且剩下的孩子先天不足,体弱多病的更是有五千多个。
    这样的数据摆在了李二的面前,顿时让他彻底的惊呆了:亲上加亲不好吗?三分之一的几率生下痴呆,还有十分之一的几率生下畸形。
    女子鼓励生育不该吗?为何过早生产的女子一尸两命的居然这么多?为什么生下的新生儿不仅仅不能让大唐变得更加富足,反而成了一个个家庭的拖累。
    “这……朕的政策真的不对吗?为何至此?为何至此?”李二喃喃自语。
    “来人,叫赵国公,梁国公,蔡国公,宋国公,郑国公,申国公进宫议事。”李二想起之前获得水稻种子,然后在朝堂上接受衮衮诸公恭贺大唐万代无疆的那种无上荣光。
    此时却觉得自己是如此的肤浅,为什么,自己没有看到在这眼皮子底下发生的悲剧?为什么百姓们一个个辛勤劳作却因为一个新生儿生病,从而一家陷入困苦。
    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遮蔽了自己的眼睛?李二在心中不断地自问,但是他发现,这一切不仅仅自己没有见到,甚至连整个朝堂上所有人都对此视而不见。
    “陛下……臣等参见陛下!”半个时辰之后,被李二点名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萧瑀,魏征,高士廉全都来了,在下面对李二躬身道。
    “诸位爱卿平身,朕叫诸位爱卿来,是想让诸位爱卿和朕一起分享一份资料!”李二说道。然后让身边内侍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传给了站在最近处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打开了折子,然后直接看了下去,不一会儿就冷汗涔涔,甚至面色一变再变。最后低头不言,面露羞愧。
    之后是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个个全都看的是后背冷汗直流:这大唐居然有这样的弊端,这每一桩这样的亲事就在毁掉一个家,着大唐才多少户人家?整个关中不过三百多万户,整个大唐也不过七八百万户而已。
    “陛下……臣等有罪!”一群人跪在了李二面前。
    

第111章 李二改律
    贞观元年八月,丹桂飘香的时节,大唐朝廷发布了新的两条法律,直接造成了整个天下的动荡。
    贞观律继承了之前李渊在位的时候指定的武德律,有添加了一些比如说废除肉刑等仁政。可是现在颁布的这两条法律,彻底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两条新的律法更改的是女子及笄的年龄以及五服之内不得通婚。原本女子十五及笄,现在被调整到十七。因为这个年代全都是按照虚岁作为年龄。
    也就是说原本十五岁及笄的女子,可以嫁人了,但是真实的年龄往往也就是十三周岁。什么样的年级呢?就是小学毕业然后就嫁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
    而现在调整到十七,也就是十五周岁,虽然也还小了点,但是嫁人之后在怀孕,生孩子大约在十六周岁往后了。这样的话,也堪堪可行。
    原本李二想要直接定下女子必须十六周岁以后才能嫁人,但是却被一群大臣劝住了。因为这样的话,难免会引起人们的反弹,毕竟现在大家都想着早娶媳妇早生子。
    而直接规定什么年岁成家显得太过于蛮横了,只能换个概念。让女子十七岁及笄,只有及笄之后才能嫁人。这样更能让人接受一点,毕竟这件事情确实是触目惊心。
    还有五服之内不得通婚,所谓五服就是从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还有自身这五代人。与这五代人有亲戚血缘关系的,就不能结婚。
    这一点让无数想要亲上加亲的大唐百姓,官员全都难以接受。
    但是李二摆出来的证据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因为他们还能说什么?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一切都无法让人反驳。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知道原来亲上加亲带来的不是亲情的连接。
    而是两个家庭将要面临上苍的惩罚,每一个孩子都是和天争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