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屠家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咸不理这两位老司机,叫上了赵云,迈步便往门外走去。

    “哎!等等我们!”郭嘉喊叫着,与何苗一起跟了上来。

    “你们竟然不去八大楼了?”何咸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瞧你说的!我怎么可能会为车骑将军省钱呢!”郭嘉嬉笑道,“只是现在天色尚早,气氛不够浓郁。待得夜幕降临,花灯四起,美人如梭,曼妙生香……”

    何苗如痴如醉地听着郭嘉的描述,感觉自己这几年在八大楼散掉的那上百万钱都白花了,啥氛围都没有享受到啊……

    “那你好歹说一下,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郭嘉见何咸没有停步的意思,赶紧停止意淫,快走两步。

    “英雄楼!”何咸吐出三个字。

    洛水之畔有高楼,楼名“英雄”。英雄楼高三层,屋檐飞展,宛如大鹏展翅,层层叠叠尽显大气磅礴之象。顾名思义,英雄楼就是英雄聚集的地方。来到洛阳之前,何咸才刚刚知道,这英雄楼的主人竟然就是他的叔公,辽东大侠王越!

    十几年前,幽州边境有一个乌桓小部落屡屡掠我大汉边疆,百姓苦不堪言。王越恰好游历至今,闻言之后,怒火中烧,执剑单骑杀入草原,斩下这个乌桓部落大人的首级,凯旋而归!

    洛阳有一贵人,听闻王越的事迹之后,佩服其胆气,特地建造一座酒楼赠送与他,英雄楼由此得名。自建成的那一天开始,英雄楼便成为洛阳城游侠儿、年轻学生士子聚散之据点。年轻人热血慕英雄,一句英雄楼上相见,仿佛能给自己增添无穷的英雄之气。司隶校尉地区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英雄”非英雄。这前面一个“英雄”指的自然就是洛阳城的英雄楼了。说的是没有到过英雄楼喝过酒吃过饭的,永远称不上真正的英雄。也有说到洛阳城不到英雄楼就等于没到过洛阳城。

    这话说的比较夸张,但表达了一个事实:洛阳城的英雄楼非常有名。

    其实,真正的官宦贵族是不屑于英雄楼这类江湖气息浓郁的地方,放眼望去尽是大口吃肉、大腕喝酒的粗鄙之人,哪里比得上洛阳城著名的八大楼来的雅致,热上一盅好酒,唤来几名美人,听得浅吟低唱,吟着诗词歌赋,如斯才是有身份的人雅聚的场所。在那些有身份的世家贵族看来,英雄聚集之楼不过是哪些草莽之辈自抬身价的称谓罢了。英雄楼,去一个破酒楼就能成为英雄了?那天下的英雄不是多如猪狗了?


………………………………

第一百九十六章 重大秘密

    三教九流,汇聚于此。何咸本以为英雄楼应该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所在,一到地方才发现错的离谱。来英雄楼的人,不管你是有钱的人还是没钱的人,不管你是士子、游侠、贩夫、走卒,英雄一概平等接待。没有人高人一等,也没有人低人一级。

    所谓英雄识英雄,来此的人都十分主意自己的分寸。敬的是英雄楼主人王越威震大汉内外的名头,敬的也是英雄楼现任大掌柜史阿的凶悍。这史阿据说是王越的大弟子,使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左手剑法。有不长眼的官宦子弟第一次来洛阳城,喝大了酒企图在英雄楼撒泼的,无一例外被打落了武器,扔出了英雄楼。据看到过史阿出手的看客言,史阿出剑稳、准、狠,往往只是一剑就能将对手逼入死地。当然,史阿也不会把每一个闹事的酒客都杀死。但史阿一旦出手,没有一个闹事的人敢再寻回来报仇或再次生事的。话传话,总是越传越神。史阿的剑法也由此名声大噪,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和川流不息的食客、酒客并称英雄楼的著名风景。

    何咸带着何苗、郭嘉、赵云三人,入了英雄楼,也不言语,直奔三层天字号隔间。

    “英雄留步!天字号隔间乃本楼内部留用,概不接待外部客人。请英雄见谅!”一名年轻的店小二从何咸等人后面快步走来,一面走一面喊道。

    转头看这年轻的小二也不似因为何咸等人穿着一般而有轻辱之心,何咸也就没有追究的意思,一笑而过,继续往天字号隔间走去。

    “唉唉唉!你这客人好生无礼!……”年轻的小二还想继续上前阻挡,从旁边的过道出来一名年长的小二,看到何咸腰间故意露出来的祥云玉块,脸上露出极为震惊的神色,继而又是尊敬和喜欢,他一把拉住年轻的小二,说道:“三儿,速去请大掌柜的,就说天字号隔间来了几位真英雄!快去!”

    说着,这名年长的小二满脸笑容地来到何咸等人面前,“各位英雄,请这边走!”

    “真英雄?这世道还有真英雄吗?英雄不都是这么喊喊的吗?”这个叫三儿的店小二还没有从英雄的概念逃脱出来,但其脚下倒不含糊。匆匆下楼去找大掌柜。

    英雄楼紧挨洛水,推开这天字号隔间的窗户,但见洛水美景。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何咸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同样的美景,不同的意境。相比于滕王阁,其实洛水更为繁华和奢靡。

    听到何咸口中念念有词,郭嘉侧耳倾听,眼中闪过一道道亮光。再思细想,却发现何咸吟诵的却是一个叫做衡阳的地方。

    “衡阳?那不是荆州长沙郡的一个地方吗?”郭嘉的心中闪过丝丝疑虑,但没有吱声。

    赵云从小喜欢练武习剑,虽然也读诗书,但并不精通。只听得从何咸口中读出来这一段美文,心中对何咸的崇拜之情又是增添了数分。

    最没有反应的是何苗。他早就对自己侄儿的反常行为见怪不怪,更何况,除了知道自己的侄儿在吟诗外,他基本上一句都没有听懂吟的是啥玩意儿。

    门外突然响起匆匆的脚步声。“吱呀”一声门开,进来一名瘦小的中年男子,穿着藏青的布袍,乍一看,这中年男子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没有丝毫的两样,毫不起眼。再看,该男子恭敬地收于胸前的双臂异常修长,自然放下状态之下恐怕能触及膝盖,十指粗壮有力,像雄鹰的利爪,又像老树的根枝,真是一双练剑的好手。

    “在下史阿!不知道是哪位英雄大驾光临?”该男子恭敬地向何咸等人行礼道。

    何咸赶紧回礼,“史师叔好!在下何咸,乃是王叔公的记名弟子!叔公曾言,到洛阳之后,便来这英雄楼三层的天字号隔间找他!”

    趁着何咸回礼的功夫,史阿的眼神早就瞄向了何咸的腰间,看到那块祥云玉块,史阿的神态更加恭敬了,“不敢打不敢当!师父早就叮嘱弟子,若何公子前来,让我等平等相称。他并没有收你为徒,叔公之称,也不过是师父与你祖父的交情罢了!”

    既然王越早有吩咐,何咸便不再矫情,“请问王叔公可在这英雄楼?”

    史阿答:“不巧!师父前段时间去了冀州,如今尚未回洛阳。”

    “冀州?”何咸不解道,”王叔公去冀州作甚?”

    史阿有些犹豫地看了一眼何咸身后的郭嘉、赵云等人。

    何咸会意,罢手道:“这些都是自己人,你但说无妨!”

    既然何咸这么说了,不需要其他人避讳,史阿便实话实讲道:“是有关君子堂的事情!”

    何咸闻言,眼前一亮!此番来这英雄楼找王越,何咸就是想了解更多关于君子堂的消息。

    “王叔公可有什么最新发现?”何咸急问道。

    史阿顿了一顿,整理了一下思路回道:“这些年来,师父通过英雄楼收集到不少关于君子堂的消息,林林总总,比较散乱。师父全部记载在这卷竹简之上,并命我见到你之后,将这竹简转交于你!”说着,史阿从袖口之中掏出一卷竹简恭敬地递给何咸。

    竹简不大,甚至显得有些迷你,但是外表闪着一层漆黑的光泽,显然王越经常将这卷竹简拿出来揣摩。

    何咸郑重接过,并不急于打开阅读,而是将它收入了怀中,再问史阿:“冀州有何要紧事,需要王叔公亲自跑一趟?”

    能够让辽东大侠王越感到棘手的事情,必定不会简单。

    “君子堂在密谋废立皇帝之事!”史阿神秘兮兮说道。

    “什么?”何咸、何苗、郭嘉和赵云同时惊呼起来。

    怪不得史阿一副便秘的样子,竟然是涉及皇帝废立这等天下一等一敏感的事件,真是令闻者蛋疼啊!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崇德殿

    这君子堂也真是疯狂,废立皇帝这种事情,一旦失败,那绝对是抄家灭族,祸及子孙十八代的重大事件。当然,一旦成功,也是能立即位极人臣,改变大汉进程。

    何咸深吸一口气,让史阿接着往下说。

    “师父并不相信这个消息。但经过多方求证发现,君子堂的成员本欲在去年冬天执行这个惊天计划。但因朝廷收到中郎将你的奏本,得知冀州黑山贼凶猛,陛下便取消了去河间省亲的行程!”

    “河间省亲?”何咸一脸迷糊地看向郭嘉。

    “陛下出生在冀州河间国,登基之前曾为解渎亭侯。因先帝无子,陛下以解渎亭侯身份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建宁元年(168年)登基成帝。”郭嘉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么说是我毁了他们的计划?”

    “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放弃计划。宮中来的消息,陛下似乎正在准备新一轮去河间省亲的行程。”史阿补充道。

    “为何如此?冀州黑山贼并没有剿灭啊?”

    史阿神色古怪地望着何咸道:“因为中郎将您在幽州大败黑山贼,刺史王芬上书言冀州贼兵绝迹,民泰国安,力劝陛下可以冀州一游!”

    “我靠!这个王芬又是哪根葱?竟然欺君罔上?”何咸愤怒问道。

    “王芬,字文祖,东平寿张人氏。与建宁元年的清流领袖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交往甚密,乃坚定的党人,位列八厨之一。黄巾之乱时,因中郎将皇甫嵩力荐,王芬被启用为冀州刺史。”郭嘉娓娓道来。

    “皇甫将军也介入到废立之事当中了?”听到皇甫嵩的名字,何咸一阵心慌。东汉末年,论起名将来,卢植、皇甫嵩、朱儁妥妥可以位列前五名之中。若是废立计划由皇甫嵩参与设计和把关的话,何咸都没有信心能够阻止下来。

    “自车骑将军张温代皇甫嵩督战凉州战事州,皇甫嵩一直待在洛阳的宅子中,闭门不出,很少交游。没有证据显示,此事与皇甫嵩有关。”

    何咸松了一口气。皇甫嵩乃坚定的清流党人,其君子堂成员的身份也基本确定下来。皇甫嵩如果没有积极参与到废立之事中,只能说明一件事:君子堂内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君子堂既为实力雄厚、手中掌握无限资源的儒家隐秘组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必然也会存在不同的派系,这是人性使然。对于何咸而言,只要皇甫嵩不参与,这个局起码还有破的希望。

    王越不在,史阿又透露了这个大一个令人蛋疼的消息,何咸再没有心思欣赏洛水的美景。喝了杯清水,给王越留下了一个“下次再会”的口信,便带着赵云匆匆回府,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一点安静的时间,来捋一捋这个事件。

    没心没肺的何苗拉着同样心不在焉的郭嘉,出了英雄楼,便直奔烟花之地而去,也不知道是去了八大楼家的哪一家。

    第二日清晨,何咸跟着何进、何苗的马车一同进宫面圣。

    洛阳皇宫分为南、北两宫。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每隔十步还设一卫士,侧立两厢,十分威武。南宫的北门与北宫的南门两阙相对,即《文选·古诗》中所说的“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整个宫城平面清楚地显示出一个“吕”字形。

    南宫在东汉以前就存在,初为新成周城,秦始皇灭周统一中国后,将此城封给吕不韦,吕不韦精心经营,使此城规模雄伟,宏丽壮观。西汉刘邦初都洛阳,继续沿用此城,并不断地修葺,使其保持着繁华的景象。到东汉则进行了全面整修,正式作为皇宫。

    南、北宫城均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阙门,门两侧有望楼。其中南为朱雀门,东为苍龙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

    南宫的玄武门与北宫的朱雀门经复道相连,南宫朱雀门作为皇宫的南正门与平城门相通而直达城外。由于皇帝出人多经朱雀门,故此门最为尊贵,建筑也格外巍峨壮观,远在四十五里外的偃师遥望朱雀门阙,其上宛然与天相接,堪称东汉洛阳之奇观。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建筑布局整齐有序,宫殿楼阁鳞次栉比。主体宫殿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

    中轴线东西侧各有两排对称的宫殿建筑。西侧两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东排为鸿德门、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门、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西排为云台殿、显亲殿、含章殿、杨安殿、云台、兰台、阿阁、长秋宫、西宫。

    东侧两排,西排为金马殿、铜马殿、敬法殿、章德殿、乐成门、乐成殿、温德殿和东宫;东排为侍中庐、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承风殿和东观。

    中轴线两侧的四排宫殿与中轴线平行,使中轴线上的建筑更加突出和威严。这南北五排建筑若按与中轴线直交的横向排列,又可分为八排。这样,每座宫殿建筑的前后左右都有直道与其他宫殿相通。因此俯视南宫地面,会看到一个格子形的布局。

    却非门内的却非殿是南宫正殿,建武元年(25 年)10 月,刘秀夺取洛阳后,车驾入城,驾幸却非殿,宣布定都洛阳,揭开了东汉统治的序幕。此后,这里就成了光武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东汉初期的许多军政大事均由光武帝和大臣在此议决,发布全国,这是国家权力首脑的所在。明帝永平年间,造崇德殿作为南宫正殿,取代了却非殿,直至东汉末年。

    何咸与何进、何苗的马车就停在南宫的朱雀门外,而后步行进入,在一名宦官的引领之下,一路绕过平朔殿、千秋万岁殿和中德殿,抵达崇德大殿。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奏对

    崇德殿,高高的龙椅之上,坐着一位面色苍白的帝王。他的年岁不大,大概在三十左右,但显得有些苍老。泛着青丝的黑眼圈证明,昨天晚上,这位九五之尊似乎又玩嗨了,导致睡眠不足。人都是这样,睡不好则精神不济,精神不济则心情不佳,帝王也不例外。

    汉灵帝本身就不是一个勤勉的帝王,心情不好就不好上朝。但这天是大朝会,不上不行。于是,他就期盼着能早早结束这无聊的朝会。

    “有事奏事,无事退朝。”文武大臣们刚刚站定,行礼完毕,刘宏就给今天的朝会定下了大基调。

    能在朝堂里面混的人,都是人精。更何况,东汉末年,政治环境恶劣。那些正直的,良善的,不会拍马说话,不擅长察言观色的,不是被宦官们整死了,就是被清流党人逐出了庙堂。一看汉灵帝这个状态,文武百官纷纷闭口不言,天塌下来有三公顶着,他们担心什么?

    若再没有人说话,这大朝会也就这么划拉过去了。何进赶紧给汉灵帝身边的张让使眼色,张让眯着眼睛一看,发现何进的身边站着一位陌生的年轻人,从容貌身材来看,与这大将军何进有八分的相似。眼珠子一转,便猜到了这位年轻人是谁。

    “陛下,忠勇中郎将何咸,回京述职了!”张让小声提醒刘宏道。

    刘宏单手撑着下巴,本来昏昏欲睡,一听张让的提醒,顿时来了精神:“在哪呢?小何爱卿在哪里?”

    “小臣何咸参见大汉皇帝陛下,陛下英明神武,威武霸气,万岁万岁万万岁!”何咸赶紧出列,撅着屁股,行了一个标准的跪拜礼。

    太尉曹嵩,司徒袁隗,太仆袁逢等人闻言,顿时倒吸凉气,这个年轻人太不要脸了,上来就给皇帝拍马屁,这妥妥是宦官的风格啊!

    再看中常侍张让、赵忠,闻言也是一愣,望向何咸的眼神充满了“骨骼清奇”的意思,这年轻人很有当宦官的前途啊!可惜他老爹是大将军何进,不然两人都动了心思,想要这个年轻人招至麾下,调教成为接班人。宦官和武术大家一样,都需要天资聪慧,骨骼清奇的年轻人来继承自己的一身本事。

    刘宏一听,果然非常高兴。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