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冠绝新汉朝-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现在,陈永太仆之位已然稳固,权柄彰显,陈止为其族孙,族孙二人相得益彰,领陈家的势力有所拓展
  同时,杨公嫁女,陈止为杨家的姑爷,与那位大司农杨结据传更是言语投机,半年以来,大司农一连三策,劝课农桑、防微杜渐,皆有其效,据闻就是依陈止之言而成。
  更不要说,那杨结背后的杨家,乃是关中大族,陈止虽然只是一姑爷,娶得还是庶女,但此女受杨公宠,陈止又有才干,能助杨结司农之职,翁婿和谐,要动陈止,无疑就要刺激到杨家。
  再次,陈止这一年以来,对几位列卿皆有帮助,除了太常邓蒙、大鸿胪赵珉之外,宗正、廷尉等,与他亦有交情。
  更不要说,陈止一年之中所做之事情,多对士人有所影响,如今在士人之中颇有声誉,推崇者众多,连诸多大家亦对其很是看重,不少人和他平辈论交。
  这样一个人,有官品,有背景,还有名望人脉,已经在洛阳扎根了。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王布作为幕僚,也都一五一十的跟自家的主上分析清楚,以近其责。
  “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就要吓一跳啊,”张应听完分析,不由感慨起来,“这才多长时间,他就在洛阳深深扎根,假以时日,位列九卿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以他的出身而言,可以称之为人杰,而前后不过一年,连我家先祖都比不上他啊!”
  王布在旁默默点头,也同意张应的这个判断。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立,他为张应谋划各方,张应所看的是前面,是煌煌大势,是人臣权柄,而王布所看的,就是诸多繁琐之事,是微末枝节。
  张应可以不看重陈止,只要在需要的时候想起来就够了,但王布却必须经常关注,掌握情报,以供咨询,所以他比张应更为感慨陈止势力进境之快。
  感慨过后,他又说道:“但正因如此,才不可放任啊,趁着他只是稍微扎根,立足未稳,又在各方有一定的影响的时候,凭着恩主即将到手的权柄,可以肯定将他搬动,同时借着他的人脉联系,震慑各方!”
  “不错,这是一个威胁,也是一个有才之人,我不绝他前路,只是拖延的步伐,”张应看着王布,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把他安排到王浚那边。”
  “王浚?王大司马?只是要让陈止,去往幽并之地?”
  王布听到这个名字一愣,随机面连变,最后躬身长拜。
  “恩主妙算,吾不及也!”
  张应摆摆手,叹息道:“不用恭维,你心中定然也有所想,这大司马之职,自武乡侯辞之,为广汉王兼领,然半年前,鲜卑三部混战,皆为王大将军所平,此职遂有归其有,自此幽州之地,皆为其制,率土之官,亦受制约,动辄就有郡守因不合其意,而被驱逐,我听说最近又有两郡太守被其裁撤,换上了自己的人马,表奏朝廷请官,长此以往,那还得了?之前幽冀因旱灾贼祸,这才让王将军事急从权,而今大司农三策既出,自是要重归过往,那两个郡守还是要让朝廷委任的。”
  王布闻言点头称是。
  张应说完之后,忽然话锋一转,问起来:“对了,最近那陈止倒是安稳了许多,不知他又做出了何事?”
  “听说已将秘书省东西阁的书册尽数整理了一遍,有心要编纂一部大典,而且听说他还写了一部农书,似乎就要成书了。”
  “编纂大典?书写农书?”张应揉了揉脑袋,叹息道,“乍一听,还真是惬意,若陈止此人,真的只有这点志向,那便好了,我定搜集天下文章典籍,以供其人编撰,奈何他实际上志不在此啊,那杨结的司农三策、陈永的马政之书,都是出自他的手中,此人若还留在洛阳,我心难安。”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王布点点头,但他说完了这一句后,却是心中一动,又想到了什么,然后再次开口道:“对了,恩主,这次在哪百家茶肆中,众人谈论之时,却有两人参与,从属下所得的情报来看,这两人的来历,有些非同一般。”
  战袍染血说
  明天修改,名单明天放上。


第385章 慕容兄弟
  “什么意思?莫非是有哪家公卿之后?”张应见王布说的有些郑重,也不要好奇起来。
  王布却摇头道:“并非如此,据线人回报,那两人虬须满面,行为颇为粗犷,说话的时候有燕赵口音,但言行举止颇有怪异之处,不是一般的外来客,而且在入城之前,二人还曾经不顾辛苦,绕着洛阳城而观,因此才会咱们家的探子留意起来,一路跟踪,见他们进了那百家茶肆。”
  “进入百家茶肆,也不算是什么奇怪事,”张应并不觉得奇怪,“那百家茶肆中的人虽然不知尊卑、进退,但怎么说也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入了这洛阳城,但凡知道一些的世家子弟,都会挑选此处歇脚,顺便了解些情况。”
  说着说着,他忽然眉头皱起:“不过,这茶肆也是有些要求的,若无世家气度或者信物,那茶肆的跑堂都不会放人进去,就算是进去,被里面的士人子弟知道了,多半也会用言语将人驱离,你说这两人能进去,那肯定是有些来历的,但他们绕场而观是什么意思,这可不像是世家子弟会做的事,反倒有些像是探子才会干的。”
  “恩主英明,这正是奇怪的地方,而且这二人入了茶肆之后,先是不言不语,只是在角落里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然后就听着旁人议论,结果最后却因为陈止的事,询问了两句,当时那茶肆中正谈论着有关陈止外派的消息,所以这两个人着重问的,正是陈止是否会被外派地方为郡守的事,隐隐触及北地。”
  “这朝廷的官员任职太守,或者调动,也是那在野的一二小儿能议论的么?”张应当即就显得有些不高兴了,“这群世家子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平时谈论朝廷之事就毫无顾忌,现在连调动用人,都敢置喙了不成?”
  他即将正式执掌尚书令,人事任命乃是其中重要的权利表现,但一想到未来自己的种种命令,还要受到这些在他亚种,什么都不懂、**臭未干的后进者议论,心里就有一阵火气。
  “恩主息怒,那群士人多少还是知道分寸的,只敢谈论边角,不敢多言,而且出了茶肆,就不复谈论。”王布劝了一句,他虽然是张应的幕僚,而且忠心耿耿,但在对待百家茶肆的问题上,自己的君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归根结底,是二人地位、出身的不同所在造成的。
  王布深知此点,因此也不多言,劝了一句就继续话题道:“那二人对陈止去向颇为关注,所以过了一会,再次询问,茶肆之中颇有见识之人,便与之分析,言说陈止或在北地,那二人对视之后,这才安稳下来。”
  “能算出陈止将落北地,也是个有能耐的人,派人过去询问,看愿不愿意为我幕僚,”张应收敛脾气,然后冷笑一声,“至于那两人,其来历我大概猜出来了,不用多问了,就放任他们行事吧,这也不是我等该操心的事情,不过陈止要为太守,居然已经有这许多人知道了?”
  王布适时请示道:“是否要让人去制止传闻?”
  张应沉吟片刻,摇摇头冷笑道:“无妨,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何必做这出力不讨好的事,不如就让消息流传,让那几人也都知道,也好让他们知晓,有些事无法阻拦。”
  王布点点头,又问:“那两人是否还要监视?又或者将窥视之人撤回来?”
  “撤就不用撤了,留着吧,”张应冷笑依旧,“不过,我不便与他们相见,就先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了,你可以过去和他们交涉一番,我想着和两人,大概也很乐意结交我等。”
  王布点头称诺,但心里也隐隐猜到了那两人的来历。
  ………………
  与此同时,百家茶肆中的议论已然散去,不少人顺势离开,其中就有之前的两位外来客,这二人本就身材高大,离开的时候龙行虎步,速度快极,让不少想过来结交的士人跟不上来,转眼就被甩在后面。
  等离开了茶肆,行走了几步,那个在茶肆中始终沉默的汉子,才开口问道:“吾弟,之前那群中原人,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个陈止,真要去咱们那边为郡守?”他的声音瓮声瓮气,而且不是中土官话。
  另外一人,就是在茶肆中一直开口问询的那个了,他听到兄长询问,摇头低语道:“此处非谈论之处,待回到了客栈,再说详细。”
  他那兄长闻言一愣,跟着就点点头。
  两人顿时加快脚步,一路急行,很快到了一家客栈,那兄长径直步入其中,而年龄稍小的则在门口左右打量了一下,然后才走了进去。
  在客栈小二的问候声中,这两名大汉上楼归屋,一前一后的走进客房,然后将那门紧紧关闭。
  “吾弟,何必这般小心。”那兄长抱怨起来,“这中原人可听不懂我等言语。”
  那年龄稍小的却摇头道:“中原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有能之人不知凡几,说不定这路上来往之人,就有精通鲜卑各部言语的人,咱们慕容部这些年的起色,早就被中原的有识之士知晓……”说话的时候,他伸手在嘴边的胡子上一抹,竟是将大半胡须拿了下来,露出了一张颇为俊秀的面孔。
  这两人居然是塞外慕容鲜卑来客,年长的那个名为慕容翰,被他称为“吾弟”、带着假须的人,则名为慕容皝'huàng'。
  “你还是带着胡子好看些。”慕容翰看着弟弟的动作,嘟囔了一句。
  慕容皝笑道:“再过些年,自是要蓄须的,现在带上假须,主要是为了防止被人认出来,我可是五年前才回族中的,之前在洛阳学宫为学,不少人都认得我,这次过来,为了隐藏行藏,是以才有装扮。”
  “我可就不懂了,”慕容翰摇摇头,“你说要是过来探查中原虚实,到底有何意义?咱们又不会打进来,而且真想要过来,一年前跟着使节团来不就行了?何必这般麻烦?再说了,就算是现在来,以你我身份,大可以慕容鲜卑之使的身份过来拜访,何必这般藏头露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慕容皝却道:“此一时彼一时,咱们这次过来,本意是想知道中原变化的,若是以使身份来此,不光看不到真实,还不得享受这一路的繁华。”
  慕容翰摇头道:“也不见得,虽然弄了个什么文书、路引,但处处盘查,光要暴露的时候就有三次,如果真个暴露,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反而生出误会……”他见慕容皝还待再说,就补充道:“我知道你的想法,半年前的会盟重,你见那拓跋郁律吹嘘一二,所以心生了念头,才请了这次的差事,其实也是想知道中原的俊杰人物到底如何吧。”
  “这是一个原因,但另一方面,那王浚越发贪得无厌,而段部与其勾结,更是越发嚣张,我慕容部岂可一直受到盘剥?”慕容皝正色说着,“是以此来,就得摸清楚,那王浚在汉廷到底是个什么地位,再者说来,那拓跋郁律推崇的陈止,早就有消息说要去北地为太守,北地边疆的太守,也有执掌兵权的,若是其人真如拓跋所言,是个天下大才,那此人一去,辅佐王浚,我等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了。”
  “所以你刚才才会在那个茶肆中,询问这个陈止的事?”慕容翰想了想,点点头,“也对,他那篇《六国论》父帅确实很喜欢,几位夫子也曾给我讲解过,好像有点道理。”
  “岂止是有点道理,分明是切中要害,”慕容皝的神色严肃起来,“而且,咱们这几日询问来去,也已经能确定,这陈止并非是个只会高谈阔论的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在太乐署、秘书省都有作为,他若为边疆郡守,绝不可等闲视之啊!”
  “我也懂得这个道理,”慕容翰忽然话锋一转,“不过,你也会倒王浚此人颇为霸道,听说他也时常驱逐太守,我觉得陈止也未必能够坐稳位子。”
  “嗯,但总归要先见见其人。”慕容皝眯起眼睛,“我已经联络了一人友人,他为人义气,必然不会泄露你我行藏,而且此人又与陈止有交情,可以安排我等见面。”
  “就算是见面,又有何用?”慕容翰摇摇头,“那位秘书监再怎么说,也是汉廷的官员,难道还能看得起你我?”
  ………………
  “农家之事,光凭空想,实难写成,这《齐民要术》若要成书,还要到地方走一遭才行,否则居于洛阳,难以明晰啊。”
  宽敞的屋舍中,陈止放下手中笔,看着面前纸上的一行行字,在心中思索着。
  边上,就有一名差役,见陈止停笔,上前来提醒道:“监正,郭宗师将至,还是先去准备一下吧。”
  陈止看了他一眼,笑道:“贤人将至,是要好好迎接啊,先吩咐下去,煮好茶。”
  和一年前相比,陈止的面容几乎没有变化,只是目光深邃了许多,身子也似乎强健了不少,他吩咐的时候,起身而行,走过一排排的书架。
  那书架上摆放着书册和简牍,边缘贴着一个个标签,层层叠叠,仿佛无穷无尽,为书之海洋。


第386章 藏书馆的陈秘书
  陈止行走之时,那周遭的诸多藏书,仿佛与他相合,传递出一股和谐的味道。
  这里正是秘书省的核心所在,为东苑阁,与西苑阁并称东、西两苑,为皇家藏书之地。
  在这个时代,乃至之后,书本、知识都是人文的载体,是传承文明的关键,但频繁的战乱,却使得这种载体时常会有折损。
  祖龙秦皇焚书坑儒,无数典藏被付之一炬,后人追思之际不免心痛,加上先前简牍传播不易,纸质书册则容易损毁,加上抄录之难,传播桎梏,以至于书本在此时为珍贵之物。
  普通的世家,也有自己的藏书之地,用于传家,而寒门之家若是有藏书,往往都会当宝物,让后世子弟习练。
  皇家自然也不例外。
  再加上中原多有战乱,其中对书册、简牍的损坏,不知道令多少人为之心痛,不断上书,提醒朝廷。
  所以,从之前的两汉开始,汉廷就经常下诏求书,并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手,被派遣出去,收集流落在外的书册,同时又有秘书省这样的机构加以整理和收藏。
  所以,这皇家藏书库的价值极大,在秘书监任职,也被很多人看作是进一步为学的机会。
  陈止也不例外。
  此时,他走过了一排排的书架,目光扫过书架上的一本本书册,心里就闪过相应的内容。
  这半年多为秘书监,他的很多时间都花费在里面,并且用这些时间将这里的藏书,都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
  当然,这只是单纯的看,而不是参悟和理解。
  皇家藏书浩如烟海,其中内容包罗万象,更涉及到诸多不同的字体、语言,比之王家书痴所记忆的书册,还要多上不少!
  这也难怪,这可是整个王朝,运用国家的力量,前后继承几百年的底蕴。
  哪怕是历经战乱,有所损毁、失轶,但其总量庞大,又有许多忠人义士,不顾刀兵威胁、不顾自家性命,出面维护。
  再加上东汉末年、三国之时,那割据的诸侯,除了一二人之外,都是世家出身,受过贵族教育,也知道简牍、书册的珍贵,无论是出于本心,还是为了收买士人之心,多数诸侯都会注意保存这些知识的载体。
  这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新汉东西两苑所藏之书,数目庞大,其中不乏珍贵的孤本,在外很难寻得,也只有用国家的行政之力才能搜集得到、保护得了。
  这般积累,就算是陈止在半年的时间里,也不可能将之理解通透,但他很清楚,自己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就抓住了机会,要在调任离开之前,先把书库藏书的内容,都记忆下来。
  不错,靠着陈止近乎过目不忘的能力,以整理和归纳图书为办法,将藏书尽数翻看了一遍,已经将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记在了心里。
  这种记忆,为囫囵吞枣,所以陈止也要像之前领悟和参研心中藏书一样,慢慢的将这些记忆转化过来。
  索性在他在记忆的同时,也把原本较为杂乱的图书,分门别类的整理归纳,按照经史子集的大类,依照百家之言的划分,又遵循前后时间的顺序,重新编排了藏书之地的布局,令其更加直观,也更为容易翻查,而且又有单据为凭,若是哪里少了一本书,也可以很快察觉。
  但对于这些变化,知晓的人反而不觉得奇怪,因为陈止擅长整理这一点,早就名声在外了,无论是青徐两州,还是在太乐署、鸿胪寺,他都展露过一手,在秘书省中再行,旁人也只当是应有之意。
  不过,也有一群人对此颇为在意,因为这群人根据自身经历,很清楚想要整理藏书,并且分门别类,让没有读过的、了解过的人,也能迅速寻找到相应的书册、简牍,那需要多么深厚的底蕴。
  这群人,就是阅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