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血(老茅)-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心。”一名亲兵连忙挡着殷洪盛的前面,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那名亲兵胸前溅起一朵血花,身体软绵绵的倒了下去。
殷洪盛抬眼望去,只见数十步外一名清军正端着一支火枪瞄着自己,他的枪口还有硝烟冒出。
对上殷洪盛的眼睛,明明双方还有数十步,自己又是居高临下,只是不知为什么,那名清军只觉得心中一紧,他手忙脚乱的正想低头重新给火枪装子弹,殷洪盛从地上捡起一把长刀,用力向前掷去:“去死!”
长刀在空中飞舞,准确的落到那名清军的胸膛,将清军刺了一个对穿,清军用惊愕的眼睛看着自己胸前的长刀,这个高度,距离就是弓箭手也未必能射到这里,没想到那名明军却是把刀掷了过来,这需要多大的臂力,没等他想清,眼前一黑,这名清军已经砰然倒地。
“杀鞑子!”前头的明军已经冲到清军的火枪营了,这段时间几乎被清军的火枪营压着打,明军上去都憋着一肚子气,这下终于冲到面前,哪不客气,手中的长刀狠狠砍去,一时杀的清军火枪营狼奔豕突,死伤惨重,清军只顾逃走,再也没有开枪的勇气。
没有火枪营的压制,山下的明军大声欢呼起来,冲的更是起劲。
“大帅,冲上去了,冲上去了。”翁之琪大喜,他身上也有不少血迹,刚刚才由殷洪盛轮换下去,见到殷洪盛立功,他心中却没有什么妒意,殷洪盛武艺最高,一向能打硬仗,翁之琪也和其交好。
黄得功脸上也浮出一丝笑意,一时忘了田雄、马得功两人贻误战机之事。正要传令全军进攻时,“轰。”的一声,山上一声巨响传来,将整个战场上的声音掩盖。
什么声音?所有人心中都泛起了一股疑问,一时之间,连正在交手的双方也慢了下来。
“轰、轰、轰”又是连续三声巨响,这下所有人都看清了,响声正是来自清军的炮营,八门黝黑的炮管已经架了起来,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山下的明军,其中四门炮口硝烟弥漫,显然刚才的响声就是出于它们。
山下正在冲锋的明军阵列惨不忍睹,清军用上了宝贵的开花弹,四颗炮弹正落在密集的明军阵中,金属掀起的风暴四处肆虐,至少有七八十名明军倒在清军的炮弹下,炸点附近的明军更是尸骨无存。
冲锋的明军一时都迟疑不前,炮弹的威力太可怕了,冲上山头的明军更是茫然起来,刚才炮弹就从他们头上呼啸而过。
孔有德大喜:“把他们赶下去,赶下去。”
“杀!”清军士气大振,疯了似的向已经上山的明军攻过来。
“大人,不行了,我们下去吧。”一名亲兵拼命拉住还要往前冲的殷洪盛,得到支援,清军的火枪队已经退到后面,重新排成阵式,纵使殷洪盛的功夫再高,也不可挡住数十数百支火枪手的射击,而后面数十步,清军的马队正在居高临下冲过来。
“不!本将不退!”殷洪盛一甩手臂,那名亲兵顿时被一股巨力甩开。
“轰隆隆”
清军的马队已经冲到殷洪盛面前,一名清军狞笑着挥舞马刀向殷洪盛砍下,从殷洪盛身上的铠甲他已认出这肯定是一个明军大官,如果能杀一个明军大官,说不定就能加到一个前程。
清军爵位以前程计算,其中前程获得全靠军功、半个前程就可以获云骑尉,每累积半个前程升一级,待遇便要好上一分,每一个前程获得都是艰难万分。
就在那名清军幻想着眼前的明将被自己斩首时,只见那名明军大喝一声,举起手中的长刀狠狠的向自己砍来,那名清军正想说找死,只见匹练般的刀光一闪,清军感觉自己头颅飞了起来,他望见战马上一具无头的尸体是如此的熟悉,正自奇怪时,眼睛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大人小心。”刚才被殷洪盛甩开的亲兵大叫起来,将杀了一名清军正要被奔马撞上的殷洪盛一头撞开,自己却是惨叫一声,被奔马撞上,顿时胸骨皆裂,鲜血从口鼻中喷涌而出:“大人快退。”亲兵说完,头一歪,已经咽气。
“小五”殷洪盛撕心裂肺的大喊了一声,看到山上冲下来的清骑,不甘心的喊道:“撤!”
只是上山难,下山更难,清军恨不得将冲上山来的明军斩尽杀绝,紧追不舍。
“轰。”又是数声巨响,清军另外四门大炮也依次发射,增援的明军不得不散开,否则便是巨量的损失,可是阵式散开的明军根本无法和冲下来的骑军交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清军对山腰上的明军追杀。
黄得功痛苦的闭上眼睛,他一度都以为自己可以将这部鞑子前锋全部歼灭了,可是该死的大炮却破坏了这一切。
“大帅,快看,我们的援军到了。”一名副将惊喜的指着后面道。后面正有一队明军以急行军的方式铺天盖地的过来,队伍中间,是一辆辆大车,上面装满了各种弹药补给,十余门火炮也威风凛凛的跟在中间。
黄得功却连看的兴趣也没有:“传令,退军!”
副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援军已经到了,为何还要退军,只是听到清军的大炮又响起来时,副将才若有所思,纵然自己的火炮也到了,可是根本不能和对方的红衣大炮相比,不能压制对方的火炮,投入进攻的兵力就不能太多,否则只会给对方当成靶子,可是投入的兵力少了,等于是添油战术。
殷洪盛最终还是被亲兵救了下来,只是跟随他一起冲上山的明军却大部分没有回来,这些都是殷洪盛身边最精锐的官兵,尤其是他的亲兵,为了掩护他下来更是死伤惨重,六十多名亲兵跟他一起下来的才五名,可以说十不存一,心疼的殷洪盛差点要大哭一场。
看到明军退下,山上的清军大声吹呼起来,这种欢呼声送到明军耳中,让所有的官兵都大怒,却也无可奈何,清军的大炮仍在响,仿佛是对明军进行欢送。
直到退出清军大炮射程,明军才停了下来重新整队,此番明军攻击孔有德占据的山头,可以说偷鸡不成失把米,至少有二千明军倒在山坡下,取得的战果却微不足道,除了殷洪盛攻上去一下子造成清军数百伤亡外,其余时候清军的伤亡极低,伏击时的战果等于一下子葬送。
“大帅,末将来迟,还请大帅恕罪!”田雄、马得功两人知道战事经过后,心中大感不妙,只得硬着头皮来向黄得功请罪。
“恕罪,本帅若是对你们恕罪,又如何面对死去的数千兄弟,若是你们火器早点上来,现在山头早已经拿下,本帅又如何对尔等恕罪?”黄得功越说越火,手中的马鞭劈头盖脸的向两人抽去。
田雄,马得功两人不敢躲闪,只得硬挨着,不一会儿,两人脸上全是鞭迹,翁之琪、殷洪盛等人对于两人姗姗来迟也是深感不满,无人为两人求情。
连抽了数十下,黄得功才停了下来,森然的问道:“告诉本帅,为何会如此来迟。”
田雄如何敢说出自己心中的小算盘,只得连连磕头,马得功迟疑了一下,如果说出来,他无疑能减轻罪责,只是他一向听从田雄惯了,怕田雄以后恨自己,嘴唇慑懦了一下,最终还是将嘴吧闭紧。
“好,好”黄得功气急反笑:“你们没话说了,来人,田雄、马得功两人不尊军令,故意贻误战机,拖下去,斩!”
第83章 选择
“大帅,饶命啊,末将跟随大帅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望大帅开恩。”听到要斩自己,田雄、马得功两人顿时慌了起来,大声哀求起来。
“大帅,田大人,马大人这次不遵军令,固然有罪,只是眼下与鞑子刚刚交战便阵斩大将,极为不利,还望大帅手下留情,给两位大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翁之琪再也不能坐视,连忙求情,并用手捅了一下殷洪盛。
殷洪盛这次部下损失惨重,对于田雄,马得功两人心中本来暗恨,只是见到翁之琪暗示自己,也不得不为两人求情:“大帅,阵前斩将不吉,还请大帅三思。”
“请大帅开恩。”其余副将也替两人求起情来。
黄得功脸色依然铁青,却是和缓了不少:“好吧,念在尔等以往的功劳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拖下去,一人打五十军棍。”
一次斩两名总兵,黄得功还没有这么疯狂,何况这两人跟随黄得功多年,也不可能说斩就斩,刚才说斩两人也是一时气急而已,见到翁之琪等人求情,刚好就坡下台。
“啪,啪。”的军棍声传来,棍棍入肉,田、马两人紧咬着牙关,一声不吭,为了表示对黄得功的尊重,皇帝并没有在黄得功军中派驻军法官,行刑的人都是黄得功的亲兵,他们对两人毫不留情,五十军棍打完,田、马两人已是皮开肉绽,动弹不得。
明军徐徐撤退,清军上下都松了一口气,暗道侥幸,若是明军的援军先来半个时辰,他们就危险了,见到明军撤退,若是以往,清军早已追下来,此时却不敢丝毫动弹,直到明军在视线消失,孔有德才派出探马,命令部下原地休息。
经过一役,孔有德部老实起来,甚至没有离开过山坡一步,就在原地等待与多铎汇合,多铎听到孔有德部被伏击,也是大吃一惊,连忙加快赶路,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与孔有德相汇。
多铎本以为孔有德部就算是被明军袭击,只是其本部有五千人,又有大量火枪火炮,即使有损失也不会太大才对,哪知道他们的伤亡不但在三成以上,而且丢掉了四门大炮,若不是及时占据山头,还有可能全军覆没。
多铎虽然看不起汉人,但对汉军八旗的战斗力还是心中有数,他们的战力虽然不如满八旗,可是比起蒙古八旗来,还要高一些,这样一支强军差点全军覆没,这一捧就犹如冷水浇头,多铎也变得谨慎起来,虽然到了济南城下,却没有马上攻城,只是试探着往城中打炮,城中毫不示弱,也马上开炮还击。
一时济南城硝烟弥漫,双方的大炮你来我往,清军红衣大炮虽然占有射程远的优势,可是城中却占有火炮多的优势,缴获清军的四门红衣大炮因为没有合适的炮弹暂时无用,可是其余大小火炮合起来却有七十五门之多,只比红衣大炮差一线的大将军炮也有二十多门,依靠城墙的优势,勉强可以与清军的红衣大炮展开对射,最终还是城中的火炮占据优势,在损失了两炮红衣大炮后,清军的炮击也不得不停止下来。
在清军围困济南时,另一个战场也开始了,顾君恩带回去的粮草让大顺军上下都为之一振,二万石粮食虽然不多,但用来发动一场小战役足够了,更重要的是,与弘光朝形成默契后,大顺军暂时摆脱了两面作战的尴尬,在弘光朝廷明确发出与清军才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后,大顺军统治的一些地区叛乱也平静下来。
这倒不是这些地方就认可了大顺军的统治,清军是吴三桂借来为先帝报仇的说法以前颇迷惑了不少人,许多地区驱逐大顺军后直接与吴三桂或者清军接洽投城,他们幻想清军退下去,他们就能成为大明的功臣,只是弘光朝的表态将这层华丽的外衣击碎,在弘光朝的大军离他们还远的情况下,他们不知何去何从,一时只有沉浸下来。
在这种有利的情况下,李自成当然不会坐等清军的进攻,他亲率大批精兵猛将源源北上,主力取道同州,白水准备与吴三桂、阿济格部大战。
另一路大顺军在山西垣曲向北推进;第三路大军则出现在河南,大顺军旌旗飘扬,连绵十余里,渡过黄河后向铜瓦厢进攻。
不得不说,此时的大顺军兵力依然雄厚,远远超过了吴三桂与阿济格的联军,而后续的舒克萨哈部还没有到达河南,大顺军正是抓住了这条难得的机遇,以三路进军的方式向清军展示自己的力量。
吴三桂与阿济格顾此失彼,他们的主力当然要对付李自成亲率的大军,河南,山西两路就暂时顾不上了,清军也刚刚拿下河南不久,本来就根基不稳而且兵力稀疏,清军的兵力许多都是由残余明军和地方乡绅地主的自组团丁转化而成,根本没有多少战力,急得刚刚委任为清军河南巡抚的罗绣锦频频向清廷发出求救的信件。
只是远水不解近渴,十月中旬,大顺军发动怀庆战役,连克济源、孟县、清军怀庆总兵金玉和领兵在柏香镇与大顺军交战,双方血战一天,结果清军全军覆没,总兵金玉和、副将常鼎、参将陈国才等人连同所部二万多兵马无一逃脱,全部身死。
这一役,几乎将河南清军机动兵力一扫而空,吓得卫辉总兵祖可法连夜率军逃到泌阳固守待援,郑州、洛阳等大城也直接暴露在大顺军的攻击之下,消息传到京城,清庭顿时大哗,而多铎在济南城毫无进展的消息也传到了清廷,此时许多满清贵族趁机老调重弹,提出将北京抢光,撤回关外。
多尔衮左右为难,撤回关外是绝不可能,只是无论是大顺还是南明,现在看来都不是想像中的弱,他犯了分兵的大忌,两路进攻,可能两路都不能取胜,如果要主攻一方,那应该先主攻哪一方。
第84章 岔道
历史上,在怀庆之战后,多尔衮毫不犹豫的下令正要进军江南的多铎转向,对李自成形成夹攻,之所以如此,是南明不但文括武嬉,毫无进取之心,而且还对清廷存有幻想,送来大批财物指望借清兵之手剿灭流寇,更不敢越黄河一步,将整个山东和南直隶的一部分地盘都放弃。
此时多尔衮的选择却是艰难的多,明朝非但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向清廷提出借兵剿寇的请求,更是直接指出与满清不共戴天,最主要的是明朝不但占领了南直隶全部地区,兵锋还越过黄河,进入了河南,甚至占领了整个山东,山东离京城比李自成要近多了,这是多尔衮难予容忍的。
“来人,传洪承畴、宁完我、范文程、冯铨等人来摄政王府共商大事。”多尔衮所点的几人全是投靠满清的汉人,在战略决策上,多尔衮更愿意相信这些投降的汉人大臣,而不是老想抢一把就回满洲的满人贵勋。
“奴才遵令。”数名戈什哈连忙领命退出。
听到摄政王相招,洪承畴等人不敢怠慢,很快来到摄政王府。
“奴才(下官)参见摄政王。”
自称奴才的是宁完我和范文程两人,称下官的是洪承畴和冯铨两人,宁完我,范文程投靠的早,又是破落秀才出身,不用在意脸面,反而为能自称奴才沾沾自喜,冯铨是在满清进入北京才投靠,虽然赋闲在家,却曾任大学士,对于奴才的称呼还有一点不适应,洪承畴自视甚高,他身上至今还穿着大明的衣冠,自然不会自降身份称奴才。
对于各人的称呼,多尔衮也不在意,此时他还没有下令剃发易服,投降的官员太多,清廷一时准备不了那么多衣服,许多人的官服都是用原来的衣服稍改一下就接着穿,洪承畴倒也不算特例。
“诸位劝本王早日一统中原,本王知道诸位的一番苦心,本王也照做了,只是眼下我两路大军皆受挫,必须作出调整先攻一路,诸位以为该如何调整?”
怀庆大败,多铎受阻这两条消息这些人自然早已得知,听到多尔衮要调整策略也毫不意外,怀庆大败损失了两万多人,虽然这两万人除了一千多八旗兵马外,全是新投的杂兵,损失还不如孔有德大,只是这却是一个不好的兆头,眼下大清借着击败李自成的东风入关,以前和大明交战又是屡战屡胜,正是如日中天之时,若是多败上几次,即使是没有伤筋动骨,对于清军的声誉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只是这个问题谁也不好回答,清军消灭了李自成最精锐的部队,又将李自成从北京赶了出去,让李自成从有望定鼎天下重新变成了一个地方势力,可以说双方仇深似海,而南明对于大清的善意也毫不领情,不但称大清为蛮夷,南明皇帝还亲自发出驱除鞑子的号召,让本来有志于投降大清的士绅重新变得观望起来。
两边对大清的这种态度,显然不是满人想打谁就打谁,你不打他,他不一定不打你,若是说错了追究起来,谁也吃罪不起,一时之间冷了场,谁也不想先说。
多尔衮知道这些人的顾虑,笑道:“各位不必担心,不管对错,本王都不会怪罪。”
宁完我清了清嗓子:“禀摄政王,奴才以为,当先灭李自成,伪明不足惧。”
“哦,怎么讲?”多尔衮大感兴趣,宁完我的方略正和多尔衮以前的想法相同,只是一时不能决定。
见到摄政王感兴趣,宁完我精神一振:“回摄政王,伪明自从建朝以来,内乱不止,先有史可法被马士英驱逐出朝,又有高弘图、刘宗周等东林党辞官,文官如此,武将也不逊多让,刘良佐,刘泽清被杀,其部纷纷叛乱,左良玉更是高举清君侧的大旗,从武昌率数十万大军南下,若不是伪明还有运气,左良玉死的太早,此刻伪明已经换了皇帝,如今这些叛乱虽然已经平定,可是伪明的兵力也大大削弱,从一百余万到如今的五十余万,故奴才以为,伪明对我朝暂无威胁,反观李自成,虽然一路败退,可是兵力依然有数十万众,而且流寇最善裹胁民众,若是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