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主父却执意废公子章,立君上为太子,老夫亦不能否认,这是惠后在背后挑唆……”
  顿了顿,肥义又说道:“待等到四年前,赵主父力排众议,将国君之位传给君上,当时还有一部分臣子劝赵主父三思,毕竟传位之事不同儿戏,奈何赵主父当时态度坚决……”
  蒙仲听出了几分端倪,似乎眼前这位肥相,最初也不看好赵王何?
  想了想,他忍不住问出了心底的疑问。
  “最初有过这样的想法。”
  肥义没有掩饰,如实说道:“老夫,是赵肃侯提拔的臣子,赵肃侯临危继位,一生征战四方,当时楚国余威犹在,秦、齐两国亦日渐强盛,三晋衰弱,诸国并起,正值此混乱之际,赵肃侯朝见周天子,征战诸侯,就连魏惠王(魏罃),亦非赵肃侯敌手……赵肃侯死后,赵主父继位,主父的魄力、勇武,丝毫不再先王之下。两代君王,皆为雄主,然而君上,却自幼懦弱……当初君上还是太子时,我就曾想过,似这般懦弱的君主,如何能统率赵国,与秦、魏、楚、齐各国争雄?”
  “而现如今,您改变了想法?”蒙仲好奇问道。
  肥义看了一眼蒙仲,微微摇了摇头,不过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赵主父犯了一个大错……即当初,他不该废公子章……赵主父废公子章而立君上后,朝中大臣亦纷纷弃公子章而投君上,这就是人趋利的本性吧……失去太子之位,又经历世态炎凉,公子章性情大变,变得暴戾而贪婪……”
  “您说的是公子章?”蒙仲有些意外。
  仿佛是猜到了蒙仲心中想法,肥义摇摇头说道:“你被公子章视为亲近之人,兼之人脉、地位都不低,他又怎么会在你面前做出暴戾的举动呢?……他只是对他身边的那些仆从,卫士而已。一旦不合心意,便拳打脚踢泄愤,甚至于拔剑将其杀死。”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叹息道:“曾经韩后还在时,公子章不是那个样子的。”
  “……”
  蒙仲默然不语。
  设身处地地想想,公子章在没有犯错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就失去了太子之位,且朝中臣子也纷纷弃他而去,一下子从身份尊贵的太子沦落为无人问津的废太子,经历世态炎凉,哪怕性情大变,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
  “公子章性情大变是其一,至于其二,即赵国臣民早已认可了君上作为继位的新君……”
  转头看了一眼蒙仲,肥义压低声音说道:“君上当了近十年的太子,继承君位也已有四年,国内各方渐渐安定,此时赵主父若要废君上而立公子章,你知道你意味着什么么?”
  “意味着赵国将出现内乱?”蒙仲回答道。
  肥义看了一眼蒙仲,索性将这个回答挑明了说:“意味着,有很多人会失去现如今的权力与爵位。”
  蒙仲愣了愣,旋即就明白了肥义的意思。
  也是,赵王何当了近十年太子,又当了四年的君主,期间恐怕九成九的赵国臣子都已坚信这件事不会再有改动,心安理得地将所有的筹码都放在了赵王何身上,至于公子章,自然早就被他们抛之脑后了,然而忽然之间,有种种迹象表明赵主父突然要废赵王何而立公子章,你说那些已将筹码放在赵王何身上的权贵,会不会因此感到惊慌?
  毕竟公子章一旦上位,这些人或将失去现如今所拥有的一切!
  比如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他们跟公子章根本不亲近,一旦公子章上位,赵成、李兑等人还能保住他们的爵位与权力?
  正是这个道理,似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为首的赵国臣子,团结一致反对此事,为此不惜得罪赵主父。
  『不过,失去权力的人当中,应该不包括肥相……』
  蒙仲抬头看向肥义,据他所知,赵主父对肥义是极其信任的,哪怕废赵王何而立公子章,多半也会让肥义继续担任国相,直到赵主父故去。
  想到这里,蒙仲好奇问道:“那您是为何抗拒此事呢?依眼下看来,您无论如何都不会是‘或将失去权力’的那些人,也不是在意名利的人……”
  听闻此言,肥义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蒙仲,旋即捋着髯须呵呵笑了起来:“看来蒙司马对老夫印象颇佳啊,惭愧惭愧。”
  说着,他捋着胡须感慨道:“老夫只是希望,赵国能日渐强盛……”
  他抬起头,望着天边夕阳,回忆满满地说道:“当年老夫在赵肃侯身边,曾听赵肃侯提到「赵桓子之乱」,赵桓子逐赵献侯,随后国人将其杀之而迎赵献侯继位,期间赵国引发内乱,才给了中山复国的机会,使中山后来成为赵国整整八代君主的心腹大患。如今,秦齐两国争雄于世,然齐国却已向我赵国称臣,我赵国或可联合诸国击败秦国,称霸中原,完成赵肃侯生前毕生的愿望……老夫实在不希望值此关头,国内又引发内乱,使我赵国错失了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
  听闻此言,蒙仲肃然起敬。
  他必须得承认,眼前这位出身白狄的老者,对赵国的确是忠心耿耿——不只是单单对赵主父,而是对赵国,对将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赵肃侯所传下来的赵国。
  “您想让我做什么呢?”
  蒙仲试探道。
  听闻此言,肥义微微一笑,说道:“小子,有些事,纵使老夫也办不到,自然不会强求你去……”
  刚说到这,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
  顺着他的目光,蒙仲转头看了一眼,便看到奉阳君李兑正朝着这边走来。
  “肥相。”
  “奉阳君。”
  在二人相互见礼后,奉阳君李兑瞧了一眼蒙仲,似笑非笑地说道:“这不是以五百破数万齐军的少年吗?”
  蒙仲刚想见礼,却听肥义淡然地说道:“奉阳君有什么要事吗?”
  奉阳君李兑瞥了一眼蒙仲,旋即笑着对肥义说道:“肥相,请借一步说话。”
  肥义点点头,在对蒙仲说了一句后,便与奉阳君李兑走远的几步,来到了宫殿走廊转角的另外一侧。
  此时,就见李兑对肥义说道:“肥相看过赵主父命人拟写的战功薄了么?”
  肥义点了点头。
  见此,李兑便说道:“我收到了赵袑、赵希二人的书信,据他们在信中所说,齐国原本就准备将高唐、平原两邑割让给我赵国,因此在那两座城邑并无驻扎多少军队,是故,公子章率数万赵军攻打平原,才能一举攻陷。随后的祝柯县,首功也是在于方才那小子夜袭齐营,然而事后,赵主父却故意叫公子章去攻陷祝柯县……”
  “奉阳君究竟想说什么?”肥义淡然问道。
  “我只是想说,赵主父有意让公子章建立功勋,怕是还未放弃当日那「一国二王」的想法……”李兑正色说道。
  听闻此言,肥义沉默了片刻,旋即正色说道:“倘若赵主父仍然有这想法,我肥义必然竭力阻止。”
  李兑闻言称赞道:“肥相不愧是国之忠臣……恕我直言,赵主父与公子章若有什么行动,您身为国相,必定首当其难。我觉得,您不如推说有疾,将国政交付于安平君(赵成),如此一来,您就能避免一场灾厄。至于安平君,他乃赵主父的叔父,纵使是赵主父,想来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奉阳君的好意我心领了。”肥义面带几分微笑,态度坚决地说道:“当初在那日宫筵时,我就曾经说过,当年赵主父将君上托付给我,叮嘱我莫要改变宗旨,莫要改变心意……我知道田不禋一心想除掉我,但我岂能因为贪生怕死而罔顾曾经的承诺呢?”
  李兑目视着肥义许久,点点头说道:“那您就勉力而为吧。”
  此时,蒙仲就在不远处偷听,旋即见奉阳君李兑走远,这才缓缓走到肥义身边。
  “你听到了?”
  肥义目视着奉阳君李兑的背影问道。
  “呃……”蒙仲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听到了也无妨。”
  肥义并没有动怒,只是朝着奉阳君李兑的背影努了努嘴,说道:“自胡服骑射改制起,这些人就陆续失去了许多权力……”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一眼蒙仲,低声说道:“现在你也知道了,公子章,并非是我赵国唯一的隐患。”
  “……”
  看着奉阳君李兑离去的背影,蒙仲又看了看肥义。
  他忽然感觉,肥义这位赵相,或许当得挺艰难的。


第131章 聊谈(二)
  ……
  当日傍晚,蒙仲跟着赵相肥义来到了后者的府上。
  事实上,在此之前蒙仲也曾受邀来到肥义的府上赴宴,只不过当时还有其他赵国的臣子或邯郸的名流在场,人数多也不多,少也不少,大概每次十几二十人。
  虽然那些人也曾尝试拉拢蒙仲,但蒙仲总感觉跟这些人格格不入,因此去了两回后,蒙仲索性就婉言拒绝了。
  然而今日,肥义却是单独宴请蒙仲。
  说是宴请,实际上只能算是小聚,二人对坐在一张案几旁,弄几个寻常可见的菜肴,用炉火烫一壶酒,边喝边聊——就像在阳文君赵豹府上时那样。
  相比较宾客众多的大宴,蒙仲其实更喜欢人少的聚会,尤其是不喜欢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家伙在场。
  赵相肥义府上的情况,跟阳文君赵豹差不多,肥义的儿子、孙子,都居住封邑「肥邑」,也就是隶属于信卫军的那座军营南边,是一片邑民不多、也不繁华,但却很安静的封邑。
  这次来到肥义府上时,蒙仲见到了肥义的妻室,一位上了年纪但却很慈祥的老妇人,据说也是赵国本土的女子,虽然如今头发也都花白了,但从面容的轮廓,蒙仲还是愿意相信这位老妇人年轻时一定是一位美丽的女子。
  这位老妇人亲自做了一些菜肴,一些就连蒙仲也感到熟悉的小菜,比如炖豆菜、豆羹等等。
  据肥义解释,他当年未曾发迹时,家中也很清贫,吃来吃去也就是一些豆子,或者晾在外面风干的鱼干、肉干等等,当时他也觉得很腻,可如今位高权重了,习惯了每次宴请宾朋时的大鱼大肉,他反而有些怀念当年家中的小菜。
  听到这话,蒙仲略有些感慨,因为他想到了阳文君赵豹,阳文君赵豹也是赵国执掌大权的臣子,但他最喜爱的酒,仍然是自己家酿制的酒,并称其“味道最为醇厚”——而在蒙仲喝来,跟别的酒水其实也差不多。
  想来阳文君赵豹喝到的滋味,也不全然都是酒的滋味。
  在为肥义与蒙仲奉上酒菜时,那位老妇人叨叨地向蒙仲介绍,介绍这些菜肴的材料都来自自家:菜是肥义与她亲自种的,而肉,也是来源于她在府里饲养的家禽。
  说到最后,肥义都有些不耐烦了,催促老妇人道:“我与这小子有要事相谈,你在这叨叨絮絮做什么?”
  老妇人也不气恼,只是嗔怪般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旋即在嘱咐过蒙仲多吃些酒后便离开了。
  然而待老妇人离开之后,肥义却又将她方才说过的,或者还来不及说的那些话又说了遍,总之就是告诉蒙仲,这些菜肴的材料都是自家的。
  见此,蒙仲忍不住笑道:“肥相,您与尊夫人的感情真好啊……”
  肥义愣了愣,旋即他自己亦捋着髯须笑了起来。
  很快,火炉上的酒壶,就冒出了些酒香,见肥义有亲自倒酒的迹象,蒙仲抢先坐起,为肥义与自己都倒了一碗,看得肥义暗暗点头,眼眸中的欣赏之色更显浓重。
  在喝了一口酒后,蒙仲问肥义道:“肥相,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他们一直在伺机重掌大权么?”
  肥义亦抿了一口酒,用袖子擦了擦髯须上的酒水,沉声说道:“对于赵主父胡服骑射改制,小兄弟了解多少?”
  “我只知道是效仿胡人的服饰……”
  “还有编制。”肥义沉声说道:“我赵国的国制,有很多都是延续晋国的,晋国的军队,最早都是氏族制,是故才有「晋国六卿」,即指晋国国内势力最庞大的六个卿大夫家族,而实际上并不仅限于六家……曾经晋国的君主要派兵攻打什么地方,都是让这些卿大夫率族兵出征,打了胜仗后,晋君亦是赏赐这些卿大夫家族,长此以往,就导致卿大夫家族势力越发庞大,而公室则日渐衰弱……故而后来才会有三家分晋,魏、韩、赵三家击败智氏,驱逐晋国公室,朝见周天子成为诸侯。”
  “……”蒙仲点了点头。
  “在这方面,魏国曾经的国相「李悝」就尝试摆脱这种局面,他编订了法典,主张废止卿大夫家族的世袭,提倡‘食有劳而禄有功’,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在魏文侯的支持下,魏国率先展开改制,从那些无功食禄的卿大夫家族后人中收拢了许多土地,用这些土地奉养魏武卒……”
  “原来如此。”
  蒙仲恍然大悟。
  他早前与乐毅聊过这方面的事,他二人都知道,魏武卒之所以强大的根基其实并不全然都是吴起,而是魏国给予魏武卒的待遇,比如赏赐田地、屋宅,免除税收等等。
  而从魏文侯至今,已过百余年,魏国最起码陆陆续续训练了五、六十万的魏武卒,试问,魏国哪来那么多的土地赏赐给这些魏武卒?
  如今听肥义这么一说,蒙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魏国曾经的国相李悝施行改革时,就已经收回了许多无功食禄的卿大夫家族的爵位与土地,使魏王室有一部分宽裕的土地用来赏赐魏武卒。
  “但我赵国……”
  说到这里时,肥义摇了摇头。
  原来,与李悝变法后的魏国不同,赵国仍然还是延续晋国的那套制度,这就导致卿大夫家族的权利日渐扩大,而赵国王室很难有效地制约前者。
  更要紧的是,随着卿大夫家族的日渐强大,几乎每次王权交替时,赵国国内都要爆发一次内乱。
  比如赵主父的曾祖父「赵敬侯」,他的堂兄「赵朝(或赵朔)」叛乱。
  再到赵主父的祖父「赵成侯」,又有他的兄弟「公子赵胜」争夺君位,发动叛乱。
  再到赵主父的父亲「赵肃侯」继位时,赵肃侯的「公子赵緤」、「公子赵范」前后造反叛乱。
  明明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皆是名正言顺继位的新君,并且也得到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而皆击败了叛乱者,可为何赵国还是有人叛乱?
  而说到底,这其实就是赵国的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对抗——旧贵族不甘心失去土地与权力,试图通过支持新君的兄弟起兵叛乱,使自己家族避免被新的政权肃清。
  而这,就是国家法制的不完善所导致的结果——卿大夫家族想世袭掌权,而赵王室则要集中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两者当然在发生冲突。
  唯独赵主父这一代,情况有点特殊,因为赵肃侯太强势,导致魏、秦、齐、楚、燕五国联合起来,企图瓜分赵国,在这种情况下,以赵主父为首的新晋势力,与赵国卿大夫家族旧势力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中原各国的瓜分。
  因此,赵主父这一代倒是并没有什么赵氏子弟叛乱,原因是赵国王室向旧贵族势力妥协了。
  这一点,在赵主父主张“胡服骑射”改革时就能得到充分的证明。
  胡服骑射改制,始于赵王雍十九年正月,也就是说,当时赵主父继位赵国君主已经整整十九年,可是让赵主父决定施行胡服骑射改革时,却仍然遭到了以安平君赵成、赵文、赵俊、赵造等赵国宗室贵族为首的臣子的强烈反对,并且险些让赵主父放弃了这项改革,幸亏肥义力谏支持,赵主父这才坚持下来,说服了他的叔父安平君赵成,使得这项改革得以实施。
  “当时反对,不是因为国人抗拒改穿胡服吗?”
  蒙仲不解地问道。
  听闻此言,肥义似笑非笑地说道:“那赵主父说服安平君赵成后,为何胡服骑射改革就顺利实施了呢?”
  “呃……”蒙仲被问住了。
  肥义说得没错,赵国本身就是一个混民族的国家,国内有着许许多多的非中原民族,纵使一部分国人对胡服存在异议,也绝对不足以影响君王的地步。
  退一步说,假如民间的反对声当真高到这种地步,那么,试问赵主父在说服他叔父安平君赵成后,何以这项改革就突然能顺利实施下去了呢?
  说白了,反对这项改革的阻力,根本不是来自民间的国人,而是来自以安平君赵成、赵文、赵俊、赵造,以及包括奉阳君李兑等人在内的旧贵族势力——这些人,不想失去手中的权力。
  “胡服骑射的改革,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蒙仲皱着眉头询问肥义道。
  肥义点了点头,解释道:“胡服骑射最大的改变,其一是战马……”
  据他解释,赵国此前的军队编制模式,与其余中原各国也没有什么不同,即战车混搭步卒,但在确定胡服骑射该制后,战车被大批淘汰,省下来的战马,被编成了骑兵,而这支骑兵,是掌握在赵主父手中的。
  喏,那位在「一国二王」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