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大司马-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非是鲁莽,似蒙仲今日的做法,才称得上是有勇有谋。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赵主父对蒙仲以及他的「信卫」,更增添了几分期待。
  当然,期待归期待,对于有些事,他也会事先提醒蒙仲,比如他对蒙仲说道:“虽然阳文君已应允了此事,允许你在他军中挑选兵卒,但不难猜测,他会设法让他的亲信混入其中,你若无法区分识别,就等同于时时刻刻在那些人的监视之下……”
  对于这件事,蒙仲当然清楚。
  要知道,赵主父曾经的近卫,是由赵氏一族为他训练的,数百名近卫中最起码有三分之一是赵氏一族的子弟,甚至是赵成、赵豹、赵造、赵俊等赵臣的直系或旁系族人。而现如今,赵主父与这些宗族的王叔们出现了矛盾,准备舍弃那些近卫而另外选人,这自然会引起赵氏族人的不满、警惕与惊慌——派几个内应奸细监视赵主父的举动,这是在太正常不过了。
  “我会想办法剔除的。”
  蒙仲对赵主父说道。
  见他似乎颇有自信的样子,赵主父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就目前来说,他对蒙仲的期待很高,认为此子足以担任重任。
  次日清晨,蒙仲领着蒙虎、蒙遂、乐毅等一干小伙伴,按照约定再次来到阳文君赵豹的府上。
  因为发生了昨日的事,阳文君府当然不会再让蒙仲等候在府外,在通报后没过多久,蒙仲等人就被允许入府,他们在前院的屋宅大堂,喝着茶坐等着阳文君赵豹。
  大约半个刻时左右,就见阳文君赵豹身披着甲胄来到了屋内。
  “阳文君。”
  “唔,小子你来了。”
  在彼此相互问候见礼时,蒙仲感觉这个老头嘴里有几分酒味,神态也略有些醉醺醺的,于是他好奇问道:“阳文君今日莫非又是早早起来在卧居内饮酒么?”
  “老夫与你很熟么?老夫喝不喝酒关你什么事?”
  阳文君赵豹故作笑骂地回了一句,似乎对昨日蒙仲用剑指着他一事仍记忆犹新。
  但事实上,赵豹昨晚一宿都没有睡好,因为他在犹豫,犹豫于是否要按照赵成、李兑二人所说的计策,想办法阻扰蒙仲训练新军一事。
  说实话,赵豹并不想这么做。
  一来他并不想违抗赵主父的命令,二来,他也不想加剧他与蒙仲之间的矛盾——虽然昨日他与蒙仲确实有些不愉快的经历,但总的来说,他还是很看好这个知晓进退的小子的。
  但是,昨晚上安平君赵成对他讲起的一桩事,却让阳文君赵豹有所犹豫,那就是蒙仲此子与公子章、与田不禋二人的关系。
  据赵成所述,公子章隐隐表现出不服赵王何的态度,若此事不能加以遏制,他赵国或会发生内部夺权的悲剧,仿佛当年赵献侯与赵桓侯的内斗——那场内斗,对他赵国实在是影响深远。
  平心而论,赵王何继位也好,公子章继位也罢,其实阳文君赵豹都不在乎。
  甚至于,当年赵主父废太子赵章而立次子赵何时,他赵豹也曾以当年赵献侯、赵桓侯时期的内乱一事,劝阻赵主父莫要轻言废立太子,免得遗祸日后。
  好在当年废立太子之事,并没有使国家引起太大的动荡,且此后太子赵何在国相肥义的辅佐与教导下,也逐渐将国事处理地像模像样,于是赵豹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在前几日的宫筵中,赵主父竟然想要将赵章册封为代王,试图使他赵国形成「一国二王」的局面,他赵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赵相肥义已说得明明白白:此乃取祸之道!
  总而言之,若只关乎赵主父的事,阳文君赵豹并不打算为难蒙仲,但倘若这件事的背后,果真如安平君赵成所言,与公子章有关,那么,赵豹自然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虽然赵主父确实是一位雄主,但是雄主难道就不会犯错么?
  在赵豹看来,当初赵主父废长立幼,废赵章而立赵何,这就是一件错误的决定。
  而现如今,在他赵国国家稳定的情况下,倘若赵主父试图再次废立新君,那就是第二桩错事,且这件事将导致的后果,将远远超过前一桩。
  “先到军营去吧。”
  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后,阳文君赵豹决定先带蒙仲等人前往城外的军营再说。
  阳文君赵豹率下的军队,肩负着卫戎邯郸的重任,在这一军兵力中,约有三千名士卒驻扎在邯郸城,负责城门的防守与城内的警戒与巡逻,而其余兵卒则驻扎在邯郸城东北约十里处的军营里——昨日阳文君赵豹下令聚集的,便是这座军营内的兵卒。
  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一个时辰左右,赵豹带着蒙仲等人骑马来到了这座军营。
  当蒙仲等人来到军营时,军营内似乎正在操练,数千名赵国兵卒整齐有序地站在校场中,一边从口中发出“喝喝”的呐喊声,一边在诸将官的巡视下挥舞着兵器,远远看去,颇具声势。
  见此,阳文君赵豹颇有些自得对蒙仲说道:“小子,老夫率下的兵卒雄壮否?”
  蒙仲笑着点了点头,哪怕只是稍稍观瞧一阵,他也看得出来这些赵卒的精气神都相当不错,丝毫不亚于目前驻扎在沙丘一带、曾参与攻取中山国的那二十万赵国军队。
  旋即,赵豹领着蒙仲等人来到了军中帅帐。
  此时在帅帐外,已有约十几名赵将集聚,这些人大概是方才得到了消息,是故早早等候在此。
  领着蒙仲等人走入帅帐,赵豹先是将「赵主父欲在他军中抽调兵卒组建新近卫」的事告诉了他率下的将领们,然后他对一名约四十岁左右的将领说道:“赵贲,你配合蒙仲,协助后者挑选士卒……其余人等,都听从赵贲的命令。”
  “喏!”
  包括那名叫做赵贲的将领在内,那十几名赵将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
  蒙仲当然明白,这些将领那冷淡的表情并非是针对阳文君赵豹,而是针对他们一行人。
  旋即,这老头便吩咐士卒在帅帐内煮了酒,看这样子,似乎是不打算帮助蒙仲等人。
  见此,蒙仲便询问赵贲道:“赵军佐,不知贵军兵卒的兵籍,可在营内?”
  他所称的「军佐」,是一种军职,源于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度,按地位高低分别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其中,“将”即主将、统帅,而“佐”即辅佐、佐官。
  而赵国作为三晋之一,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晋国的制度,将一军副将称之为军佐——相当于宋国的「佐司马」的职务。
  听闻此言,赵贲皱着眉头略思考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在后营的库房。”
  “请带路。”
  “……”
  在蒙仲的要求下,赵贲带着前者一行人来到军营内的库房,翻找出了数十箱的竹简。
  此时赵贲对蒙仲说道:“我军上下所有兵卒的兵籍都在这里了。”
  蒙仲点点头,转身对蒙遂、向缭、乐毅等人说道:“开始吧,剔除所有赵氏、李氏,邯郸籍的兵卒,从剩下的人当中选。”
  “……”
  赵贲在旁听到,微微一愣,趁蒙仲等人正在忙碌并不注意时,召来一名随行的兵卒,吩咐后者将这件事禀告阳文君赵豹。
  仅片刻工夫,正在帅帐内喝酒的阳文君赵豹,便得知了这件事。
  “什么?那蒙仲要求剔除所有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
  在听了那名兵卒的禀报后,阳文君赵豹眼中闪过几分思虑之色,他当然明白蒙仲此举是什么意思。
  勾了勾手指,让那名兵卒靠近自己,赵豹低声对其嘱咐了几句。
  “喏!卑下立刻转告军佐。”
  那名兵卒当即转身离去。
  看着那名兵卒离去的背影,赵豹瞅了一眼铜炉上正冒着热气的酒壶,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第094章 点兵(二)
  蒙仲决定剔除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这也是情非得已。
  毕竟在这个年代,族兵对于宗族基本上都是非常忠诚的,倘若留着赵氏、李氏出身的贵族子弟在军中,难保这些人不会偷偷向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通风报信,这是蒙仲不希望看到的。
  在他看过的兵法中,无论是孙武兵法还是吴起兵法,亦或是孙膑兵法,皆注重军中兵将“上下一致”,为了日后不出现麻烦,蒙仲当然要剔除这些立场不一的兵卒,只留下那些非贵族世家出身的平民兵卒,以便日后贯彻他的命令。
  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工程量颇大的任务,毕竟阳文君赵豹率下的军队,亦有一军兵力,即一万两千五百人,要将这些兵卒的兵籍全部看一遍,哪怕这些兵卒每人都只有一行字,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好在有蒙虎、蒙遂、向缭、乐毅等人帮他一起。
  待等到当日下午大概未时前后,辛苦了大半天的众人,这才初步删选完毕——在剔除了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后,阳文君赵豹麾下的士卒,大概有三千左右符合蒙仲的“招募要求”。
  蒙仲带着由向缭几人抄录的兵册,返回帅帐去寻找阳文君赵豹。
  当蒙仲再次见到赵豹的时候,赵豹这老头似乎已经喝地醉醺醺了,他在见到蒙仲时就毫不客气地质问道:“喂,小子,为何剔除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难道这些兵卒不配入的什么……什么信卫么?”
  面对着仿佛怒气冲冲的赵豹,蒙仲脸上毫无惧色,反而似笑非笑地回答道:“阳文君不知其意么?”
  赵豹闻言愣了一下,在嘿嘿笑了两声后,端起酒碗抿了一口酒水,挤兑道:“小小年纪,这心思倒是挺重……还剩下多少人?”
  “约三千左右。”蒙仲如实回答道。
  “哦?”赵豹闻言捋了捋胡须,随口问道:“那你准备如何从这三千兵卒中挑出你想要的五百人呢?”
  蒙仲闻言轻笑道:“既然是作为赵主父的近卫,当然是择优,请君侯下令让这三千人绕着军营跑上十圈,最先达成的五百人,在下将抽调为信卫军的一员。”
  听闻此言,赵豹有些莫名地瞧了一眼蒙仲,似笑非笑地说道:“小子,你到底懂不懂练兵?体力好,并不代表就是最优秀的士卒。”
  “这个在下自然知道,但体弱的士卒,绝对不会是优秀的士卒。”
  “……嘿。”赵豹晒笑一声,转头对跟着蒙仲回到帐内的军佐赵贲道:“赵贲,去下令吧。”
  “喏!”
  赵贲抱了抱拳,转身离开了帅帐。
  趁着那三千人正在“考核”的空档,赵豹邀蒙仲与他吃酒。
  期间,赵豹直言不讳地询问蒙仲道:“小子,你跟公子章、田不禋,究竟是什么关系?”
  显然,他对此还是不能释怀。
  蒙仲愣了愣,如实回答道:“在下与公子章,此前并无交情。而田不禋田相……曾经乃是我宋国的士大夫,我的兄长惠盎与他有些交情,是故我此番前来赵国时,兄长叫我带上他的手书前来拜访田相,以便能有个照应。”
  他之所以将田不禋称为田相,那是因为田不禋已被公子章任命为代郡的郡相。
  “哦。”
  阳文君点了点头,蒙仲的解释,与他所了解的情况差不多。
  不多时,蒙仲便告辞前往巡视那三千兵士卒接受“考核”的过程了,在他离去之后,赵豹身边有一名甲士低声说道:“君侯,您真的决定让此子带走五百名兵卒么?”
  这名甲士,即昨日阳文君府上向蒙仲拔剑的那名卫士,名叫周召。
  见赵豹喝着酒不说话,这周召又说道:“那该如何向安平君交代?”
  “交代?老夫要向他交代什么?”
  赵豹皱着眉头瞪了一眼周召。
  确实,他与安平君赵成乃是一个辈分的堂兄弟,彼此身份地位都相当,自然无需畏惧赵成。
  “可是……”周召欲言又止。
  仿佛是猜到了周召的心思,阳文君赵豹端起酒碗喝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先静观其变……老夫率下的兵卒,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人降服的……”顿了顿,他又说道:“老夫已吩咐赵贲去安排,相信赵贲定然会设法叫几名士卒当场给那小子难堪……倘若此子不能化解,就证明他充其量也不过这种程度,老夫对赵成也好交代;倘若此子化解了此事,那就顺其自然吧……何必过分得罪一个有勇有谋的年轻人呢?”
  周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大概在距离黄昏约半个时辰的时候,那三千名士卒皆达成了蒙仲的要求,绕着整个营寨跑满了十圈,其中最先达成的五百人,被蒙仲召到了校场上。
  此时,领着蒙仲等人挑选士卒的军佐赵贲,率先将这次“考核”的目的告诉了那五百名士卒,并且告诉后者,他们这五百人,将有幸成为「信卫」的一员。
  听完这一番话,那五百名士卒顿时就炸开了锅。
  “娘的,就是那小子让咱们在冷风中绕着营寨跑了十圈么?”
  “信卫军?他娘的听都没听过?”
  “那小毛孩什么来头,还敢自称司马?”
  见底下那五百名士卒议论纷纷,军佐赵贲的嘴角微微扬起几分笑意,旋即平静地朝着蒙仲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感情是在这里等着我啊。』
  蒙仲暗暗想道。
  他又不是傻子,又岂会看不穿赵贲那番举动的目的?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阿虎、阿进。”
  蒙仲与蒙虎、乐进二人低语了几句,二人点点头,不知做什么去了。
  此时,蒙仲这才走到那五百名士卒的正前方,大声喝道:“安静!”
  那五百名正议论纷纷的士卒闻言一滞,旋即再度变得嘈杂起来。
  而就在这时,就见蒙仲沉声喝道:“我乃赵主父身边所命司马,蒙仲!”
  『……』
  见蒙仲最终还是假借赵主父的名号,赵贲在旁轻哼一声,不过没有多说什么。
  可能在他看来,这蒙仲充其量也就只有这种程度而已。
  不得不说,赵主父的威名还是很大的,在听到蒙仲这声喝令后,那五百名士卒终于安静了下来。
  见此,蒙仲便继续往下说道:“我受赵主父之名,训练一支五百人的军队作为近卫,诸位有幸被选入其中……”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见队伍前头有一名士卒打断道:“你小子有什么资格统率我等?”
  听闻此言,不少士卒亦纷纷起哄响应。
  “想要让我等听从,除非你打败我等!”那名士卒举起右手握成拳头说道。
  “……”
  蒙仲仔细打量那名士卒,只见对方目测大概二十五岁上下,身强力壮、身材魁梧,乍一看倒还真不失是一名优秀的士卒。
  说实话,纵使蒙仲自幼学习武艺,但因为年龄的关系,还真不见得能够击败这样一名久经训练的兵卒。
  “怎么?堂堂的司马,竟然畏惧了么?”那名士卒不依不饶地笑道,引起在场诸士卒的一阵哄笑。
  看着这乱糟糟的场面,军佐赵贲嘴角再次扬起几分笑意。
  那名士卒叫做「牟立」,正是他事先安排的——他乃军中的副将,就算蒙仲剔除了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又怎么样,他赵贲只是随口吩咐几句,自然有一般士卒愿意为他出面刁难蒙仲。
  『……』
  他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蒙仲,想看看后者究竟会怎么做。
  而此时,蒙仲亦注视着眼前那乱糟糟的场面,思考着对策。
  亲自下场与那名士卒较量?尽力打败对方?
  这只是下下策!
  且不说凭他仅十五岁的体格,还未见得能够稳胜对方,就算能取胜又能怎样?看这情形,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着挑战他——毕竟他这十五岁的体型,看起来很好“欺负”,难保那些士卒不会想将他作为提高名气与军职的踏脚石。
  难道他还能击败这在场的所有士卒不成?
  『难道最终还是免不了要杀人立威么……』
  蒙仲皱着眉头暗自想道。
  深吸一口气,蒙仲指着那名士卒问道:“你叫什么?”
  “牟立!”那名士卒毫无惧色地回答道。
  蒙仲点点头,指着那名叫做牟立的士卒说道:“第一次。”
  『??』
  名为牟立的士卒还未反应过来,此时就见蒙仲面朝所有士卒,沉声说道:“我被赵主父任命为新军司马,显然是赵主父认为我有这方面的才能……”
  听闻此言,底下的五百名士卒皆纷纷嘲笑起来。
  见此,蒙仲也不气恼,淡淡说道:“真不明白你们笑什么?你等也自认为有这方面的才能么?倘若果真如此,何以被任命为军司马的是我蒙仲,而不是列位呢?”
  听了这话,底下的士卒稍稍安静下来,在此期间,队伍中或有一名士卒叫道:“我等只不过没有机遇而已!”
  “说得好!”蒙仲闻言脸上露出几许笑容,点点头说道:“蒙某也是这么认为的。听闻这世上,曾有一人善于相马,叫做伯乐,世人便说,这世上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而在伯乐之前,这世上就没有千里马么?未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