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大司马-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撑腰就算了,轻视?试问当今各国,谁敢轻视你郾城君蒙仲?说这谎话,你自己不感觉羞耻么?
见蒙仲一脸温和笑容地连连点头,表现地似乎很无害地样子,李兑与魏冉对视一眼,都不知该说什么。
因为公孙竖的到场,会议的席位发生了些改变,按照公孙竖的年纪与地位,李兑将他的座位设在暴鸢与蒙仲之前。
对此,暴鸢与蒙仲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毕竟他们三人本来就是一伙的。
而相比较座位的变化,公孙竖的到来,让魏冉亦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并非来自于公孙竖本人,因为据魏冉了解,公孙竖并不善于带兵打仗,此人在这方面地才能还不如他秦国的向寿,关键在于公孙竖那个河东守的职位——公孙竖表明立场支持蒙仲,这是否意味着,魏国已经做好了以河东郡为基与秦国继续交战的准备?或者,这是一个针对他秦国的恐吓?
看了一眼那位满脸微笑好似很无害的郾城君,魏冉着实感觉有些头疼。
片刻后,李兑吩咐赵卒送上了酒菜,待那些端菜的赵卒退下之后,李兑按照原本的安排,笑着说道:“今早,咸阳那边送来了回覆,是故老夫立即邀请诸位前来……”
说着,他抬手示意了一下魏冉。
魏冉会意,点点头笑着说道:“如奉阳君所言,在下已收到了我国大王的回覆,首先,大王表示愿意自废帝号、且向天下人告罪;其次,对于诸国提出的条件,大王……唔,赵、齐、燕三国的要求,大王已经同意,至于魏韩两国提出的条件……”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暴鸢与蒙仲二人,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大王表示,魏韩两国的条件过于苛刻,对此大王提出了他的想法。韩国这边,大王愿意将函谷关至宜阳的全部土地皆割让于韩国,且愿意与韩国签署互不侵犯地合约,日期长达三年;魏国这边,大王表示愿意割让临晋、大荔两城并当地几十里的土地……”
听到这话,暴鸢气得暗暗冷笑。
秦国愿意将函谷关自益阳的全部土地都割让给韩国?
拜托!那本来就是他韩国的土地……好吧,原本那里是属于魏国的,但这不重要,毕竟魏国自己都已经放弃了那边的土地了,且魏国未来的大司马蒙仲,也已明确表示不对三川郡作何想法。
虽然暴鸢也知道蒙仲是不想一次又一次地白白给他韩国当挡箭牌,但他韩国自己掌握这片土地又有什么不好呢?
必须得到函谷关,确保秦国无法再一年年地攻入他韩国,至于华崤之地,则作为秦韩两国边境地的缓冲地带,这就是暴鸢的设想。
可秦国倒好,别说华崤之地了,就连函谷关都拿回去,这简直就是不给他韩国面子……
好吧,秦国确实不需要给他韩国什么面子,他暴鸢这次壮着胆子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也完全就是借着蒙仲以及魏国的声势——可关键是蒙仲愿意支持他啊。
“哼,这太荒谬了!”暴鸢当即冷笑道。
魏冉以不失礼貌地笑容看着暴鸢,继而便将目光投向了蒙仲与公孙竖二人。
正如暴鸢自己认为的,秦国也好、魏冉也罢,确实没想过要给韩国什么面子。
韩国,一个年年被他秦国攻打,好几次打得都快灭国的国家,都什么资格向他秦国提出非分地要求?要不是顾忌魏国,哪怕是现如今的秦国,都有十足的把握打到韩国的国都,叫这个国家立刻覆亡。
而在魏冉暗自观察蒙仲与公孙竖二人的态度时,蒙仲则在深思魏冉提出的条件。
当然,这个条件蒙仲必然是拒绝的,毕竟这跟他的预期相差太大了,非但割让的面积直接被缩小了三分之二,且割让的临晋、大荔两座城池,在战略上亦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要知道这两座城池的西边即是重泉,北侧是元里、合阳,南侧与阴晋隔河相望,这岂不就是处在三面包夹之中么?
怎么看都觉得秦国不安好心。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平静地说道:“倘若只是这样的条件,那今日我等汇聚在此就毫无意义。”
在他身旁,公孙竖亦是冷笑一声,作势起身说道:“郾城君所言极是,纵使老头子我老迈眼昏,却也看得出贵国毫无和谈的诚意。既然如此,索性就撤掉这和谈的桌子,双方收拾兵马再战!”
还别说,这位老军将虽然不以带兵打仗为长,但气势上却毫不示弱,大有曾经公孙喜面对秦国时的强硬,不愧是公孙喜的堂弟。
一听这话,李兑连忙站出来打圆场道:“公孙军将息怒,意见不合可以慢慢谈嘛,何必意气用事……”
“谈什么?”
公孙竖板着脸说道:“西河,本就是我魏国的国土,早些年被秦国所夺,如今我魏国知耻而后勇,欲收复曾经失去的国土,秦国却不肯归还……既然秦国不给,那我魏国就自己取!”说罢,他转头看向蒙仲,喝斥道:“蒙仲,你还坐着做什么?走了!”
蒙仲故作有些为难的样子,从坐席上站起身来,同时起身的还有暴鸢。
其实嘛,“若秦国不给我等就自己取”,这话事实上是蒙仲的主张,前几日他在公孙竖与暴鸢面前说出这话时,还把二人吓了一跳。
但今日在魏冉面洽,蒙仲却不好说得这么直白,倒不是不敢,只因为秦国去年刚刚帮助宋国击退了齐国的入侵,蒙仲实在不好意思放这个狠话,是故只能让公孙竖这位老将代为转达这个意思。
毕竟,站在宋人的立场上,蒙仲确实感激秦国去年的帮助,可他如今是魏国的将领,他必须为魏国的利益考虑。
不得不说,公孙竖的强硬态度,着实镇住了李兑与魏冉二人。
看着公孙竖、暴鸢、蒙仲三人扬长而去,李兑与魏冉对视一眼,均皱起了眉头。
随后,在田触与乐毅二人亦告辞离去后,李兑私下对魏冉说道:“观今日公孙竖的强硬态度,看来他与暴鸢、蒙仲三人,铁了心要得到西河与华崤之地……”
魏冉点点头,一言不发。
见此,李兑想了想,提出建议道:“公孙竖、暴鸢、蒙仲三人之所以态度强硬,无非就是因为蒙仲在,倘若蒙仲不在,单凭公孙竖与暴鸢二人,未必有这个底气……穰侯不妨考虑考虑,如何想办法将蒙仲引开。”
魏冉微微一愣,旋即立刻醒悟,拱手谢道:“多谢奉阳君指点。”
“哪里哪里。”
告别李兑后,魏冉回到了城内的驿馆,仔细考虑李兑所提出的建议。
他觉得李兑说得很有道理,但问题是,如何将蒙仲引开呢?
眼珠微转,魏冉顿时有了主意。
只见他立刻写了一封书信,旋即唤来近卫,将书信交给后者且嘱咐道:“你带着这封书信,立刻前往楚国,交给楚国的令尹子兰。”
不错,引开蒙仲的最佳办法,就是楚国在楚魏边境制造一些事端,要知道在楚魏边境,比如方城、叶邑、舞阳、郾城,那都是蒙仲的封邑以及镇守的区域,倘若楚国出兵攻打魏国——哪怕只是摆出个样子,魏国会不会将蒙仲调往南方,而派其他人主持与他秦国的谈判交涉呢?
实话实说,换掉蒙仲,哪怕是魏国的大司马翟章,那个传说中性格刚烈的魏臣亲自前来阴晋与他秦国谈判,魏冉亦不惧。
这边,魏冉已经有了对策,而另一边,公孙竖、暴鸢、蒙仲三人也没闲着。
在离开阴晋的时候,蒙仲就对公孙竖与暴鸢说道:“从郑县,可以最大化地对咸阳施加压力,但要长久地占据郑县,阴晋就必须在我等的掌控中……今日观李兑的态度,他绝对已经站在了秦国那边,既然赵军已不可靠,那我等还是想办法从赵军手中接管阴晋为妙。”
公孙竖点点头,旋即笑着说道:“这事简单,我先回河东,派人送来一批粮草,顺便调一支军队过来。到时候再与李兑交涉,叫他交出阴晋。”
“如果他不愿意交呢?”暴鸢问道。
公孙竖笑着说道:“李兑乃是五国联军的统帅,倘若联军内部撕破脸皮,他面子上也不好看,或有人会因此质疑他,连麾下五国军队都无法驾驭,你李兑是怎么打败秦国的?李兑想要得到比肩匡章的名声,就绝对不会与你二人撕破脸皮。”
蒙仲与暴鸢对视一眼,拱手笑道:“还是老军将看的真切。”
“哈哈哈哈……”
公孙竖颇有些得意地笑着。
当日,蒙仲与暴鸢暂且回郑县,而公孙竖则返回河东。
仅过了两日,公孙竖便调集了二十几艘船只,运来了好些粮草,同时,他调来了一支军队,由他麾下部将梁习所统率。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兑、魏冉,包括蒙仲、暴鸢、田触、乐毅等人,皆跑到大河岸边,观瞧河东魏军运输粮草,毕竟这些粮草与他们麾下的军队息息相关。
期间,公孙竖笑吟吟地对李兑说道:“奉阳君,鉴于联军目前缺粮,我已准备了许多粮草……”
李兑刚准备表示一下感谢,却听到公孙竖又说道:“为了方便运输粮草,不知奉阳君可否将阴晋移交由我军掌管?”
听到这话,别说穰侯魏冉面色有些不好看,就连李兑亦微微色变,压低声音问道:“公孙郡守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欲拿粮草威胁我赵军么?”
公孙竖笑着说道:“当然不是,魏赵两国共盟抗秦,在下又岂会做出那等之事?在下只是为了日后考虑……反正贵国也不打算占据阴晋,不是么?”
“这……”李兑脸上浮现几分犹豫之色。
不得不说,李兑其实并不想把阴晋交给公孙竖、蒙仲、暴鸢那一方,因为他很清楚阴晋对于魏韩两军的重要性,但就像公孙竖此前所说的,在不涉及到赵国利益以及他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他也不希望为了秦国而与公孙竖、蒙仲、暴鸢三人撕破脸皮。
最终,李兑还是同意将阴晋交给公孙竖,由公孙竖麾下的军队驻扎,而他赵军,则依旧驻扎至阴晋南边的那座军营。
时间一天天过去,和谈在继续,魏冉与公孙竖、蒙仲、暴鸢各自地筹划也在悄无声息地继续,双方都在为了来年开春而提前做准备。
无论来年,是战是和!
第417章 边境摩擦
十一月初,就当蒙仲等人在郑县、阴晋一带与秦国作持久的谈判时,在魏国南面边境的方城,担任假守之职的蒙遂则收到了两则有关于“边市闹事”的消息。
这里所说的边市,指的便是阳关南面约三十余里处的象禾。
象禾,又名象禾关,坐落于象河北岸,当年这里属于缯国的国土,缯国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关隘,那时又叫做“缯关”。
后来,楚国为了抵挡外敌修建了楚长城,将象禾并作楚方城的一部分,但在垂沙之战后,作为楚方城核心的宛城被齐魏韩三国联军联军所攻破,楚方城的战略意义也因此变得可以忽略不计。
待“魏秦宛方之战”后,方城与楚国皆默认象河作为两地的分界,北部归魏国辖下的方城郡,而南部则归楚国,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但随着方城郡的逐渐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楚人尝试穿过阳关、前往叶邑做生意,将叶邑的一些货物运往楚国腹地乃至楚郢售卖,从阳关至象禾的这段商路,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得知这个状况后,便有象禾的驻守将领在当地增设了关税,从中获利。
蒙遂很早就听说了象禾增设税收的消息,认为此举会对叶邑的吸引外来商贾产生负面效果,但考量到象禾属于楚国的土地,而蒙仲、屈原等人又打算日后联楚抗秦,蒙遂最终默许了这件事。
方城的默许,使得象禾收取关税变成了既定事实,好在对面的楚军也并非那种竭泽而渔的蠢材,相反,在当地驻守楚军的默许与支持下,象禾很快就发展成了一个小规模的边市,大批的楚国商贾从荆地收集可交易的货物,然后集中运往叶邑。
甚至于,这些商人偶尔也会受当地军队的托付,向叶邑收购粮草等物。
得知楚国缺粮,当时蒙遂动了心思,要知道方城郡当初为了建设以及其他种种,欠下了不少钱,而方城作为一座完全军事化的边境军屯田城池,粮草当然不缺的,缺的只是钱,因此蒙遂权衡许久后,从蒙邑子弟中选了几个人,代替方城前往象禾兜售粮草。
既然要兜售大批粮草,方城必然要在象禾驻军,在经过与象禾楚军的交涉后,对方同意方城派一支约三百人左右的军队前往象禾,守卫所属方城的粮仓与粮店。
自那以后,方城与象禾便在私底下交易粮草、皮毛、兽皮等物,期间蒙遂用贩卖粮草的钱偿还此前欠下的债务,同时也不忘向韩国、甚至是向楚国订购刀剑、盾牌、箭矢等物,渐渐地,象禾就成为了方城与楚国的边市,虽不被魏国或楚国认可,但就连双方的军队,也在这里做私下的交易。
本来,双方相处地还算不错,但昨晚蒙遂忽然得到消息,说象禾那边有一伙楚人与他方城的驻军发生了冲突。
这份消息,是驻扎在象禾的方城军送来的,称冬季将至,有一批楚国的难民涌到了象禾,似乎期间有谁故意挑唆,说他们方城郡所属的粮仓与粮铺内有大量的米粮,于是那一大群难民就涌入了方城军的粮仓与粮铺,将其中的米粮抢劫一空。
至于第二份消息,则是由象禾的驻扎楚军派人送来,指责象禾的方城军为了阻止难民抢粮,不惜武力镇压,导致近百人伤亡,且难民民意愤怒。
对比这两份书信,蒙遂当即就感觉到不对。
他不敢保证驻扎在象禾的方城军就绝对不会用武力镇压抢掠他们粮食的难民,但他可以肯定,倘若那边的方城军当真这么做了,那么他们绝对不会隐瞒、也不敢隐瞒,但蒙遂却并未看到相关的描述。
再者,对于那些难民,蒙遂也觉得有点蹊跷。
要知道他方城郡从来不排斥外来人口,倘若有走投无路的楚人投奔他方城郡,方城郡会安排他们在方城、叶邑、郾城等地劳作,以付出劳力换取口粮,哪怕说是为了讨好那位屈原屈大夫也好,他方城郡这些年都没有改变这条政令。
可象禾的那群难民,却似乎从来未曾听说过他方城的这条政令,居然聚众冲击他方城军在象禾的粮仓,且将其中的粮草洗劫一空……
『怎么看都觉得不太对。』
对比着两份书信内的描述,蒙遂皱着眉头想到。
不知多了多久,忽然有士卒入内禀道:“假守,蒙横蒙师帅来了。”
蒙遂点点头:“有请。”
片刻后,蒙横便迈步走入了屋内,抱拳唤道:“蒙横,见过假守。”
蒙遂点点头,旋即微笑着对蒙横说道:“族兄,请坐,我昨日叫族兄前往象禾,看看究竟怎么回事,不知族兄有何收获。”
蒙横正色说道:“我已去过象禾,狠狠质问了那帮崽子,他们说,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将刀刃朝向那群楚国的难民,反倒是那些所谓的难民中,有几个手持短刃,鬼鬼祟祟,意图不轨。”
蒙遂皱了皱眉,问道:“当真?”
听到这话,蒙横面色一板,瞪着眼睛带着几分急切与怒意说道:“那帮崽子都是我一手带着训练的,他们岂敢用谎言诓我?”
见这位族兄急了,蒙遂连忙安抚道:“我当然相信族兄,也相信族兄带出来的兵卒……”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皱着眉头继续说道:“可倘若果真如此,那其中的问题可就大了。”
说着,他将象禾楚军的书信递给蒙横。
蒙横仔细瞧了这份书信,面色微变,旋即摇头说道:“这不可能!那帮家伙对我说,他们尽量避免伤及那群难民,否则凭那群难民,如何能冲垮那帮小崽子,劫掠了我军的粮草?”
的确,尽管消息称,暴动的楚国难民有两千人之多,而驻扎在象禾的方城军就只有三百人,但仔细想想也知道,倘若那三百名方城军发狠起来,别说两千难民,三千楚国难民都不够他们杀的,毕竟一般平民与正规士卒的战斗力相差实在太大了,更别说那支方城军还配备有手弩、劲弩等军制兵器,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就被冲垮了阵势?
沉思片刻后,蒙遂沉声说道:“这件事……不太对劲,似乎有人要故意制造楚人与我方城的争端。族兄,能先派人把那边的士卒撤回来……”
“好。”蒙横点点头,但旋即又问道:“话说那批粮草怎么办?……阿遂,不是我说,这次暴动,我怀疑那些象禾楚军也有参与。你知道我军在象禾储藏有多少粮草,纵使有两千余难民,又怎么可能将整座粮仓搬空?其中肯定有鬼!”
蒙遂想了想说道:“你只管把那边的士卒撤回来,其余的事,我会处理的。”
见蒙遂这么说,蒙横也不好再说什么,点点头接令离开了。
当日下午,驻扎在象禾的三百名方城军就撤回了方城,蒙遂随便挑了几人问话,但质问的结果,却与蒙横所说一般无二。
甚至于,有几名方城士卒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