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统天下(沐阳)-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哈斯木策马狂奔的样子,狄伯就知道自己成功了,哈斯木逃走了,而他身后的那些大军却被埋伏的明军给堵住了去路。

    事实证明哈斯木之前认为的他已经成功摆脱掉明军追赶只不过是一个假象,当逃跑的哈萨克大军被埋伏的明军堵住去路之后,一直在后面没有影子的追赶的明军突然一瞬之间便冲了上来。

    前后堵截,没过多久,除了跟着哈斯木逃走的那一小部分哈萨克骑兵之外。剩余的大军全都被包围在了距离克孜勒城不远的地方。

    “我们投降……”一个被包围在里面的哈萨克骑兵看到团团重围的敌军,顿时没了反抗的勇气,如果哈斯木还在的话或许他们还有几分抵挡的勇气,但是现在哈斯木已经逃走了,只剩下他们这些普通的士兵成了无头的苍蝇一样,除了急得团团转之外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挡和反击。

    虽然他们里面还有很多的将领,但是没了哈斯木谁是指挥众多将领们吵作一团。都到这个时候了这些将领竟然开始争权夺利起来了。看到这种情况,其余的士兵们还有什么抵抗的信心?

    明知必死还不如早点投降呢,所以慢慢的当哈萨克大军快要趋于失控边缘的时候,终于有了第一个投降的人。

    有了第一个后面就会有前仆后继的人跟随。围困他们的明军根本就没有进攻,对方就已经完全放下武器投降了。

    最后,里面还在争吵不休的哈萨克将领们一扭头现士兵们读已经开始投降了,顿时众人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士兵们都已经开始投降了你们还争什么争?

    “大家都降了吧。”其中一个将领开口,其余诸将低头默认了。

    得知哈萨克大军投降的李端澄亲自赶来指挥接收降兵的事情,最后经过统计,此次投降的哈萨克大军人数一共达到了十五万人左右。

    哈斯木此次南下总共才带了二十万大军而且,而且这还是几乎整个哈萨克倾尽国力才抽调出来的,现在光是投降的就已经将近十五万规模了,再加上之前一战战死和受伤的,现在跟着哈斯木逃走的大军不会过两万人。

    事实上李端澄还是高估了哈斯木了,现在在他身边的兵马最后也就一万人而已,本来他最后逃走的时候身边还有将近两万人的,但是跑着跑着哈斯木现身板的人怎么越来越少了,细细一询问才知道竟然有士兵在路上不断的逃走。最后不愿意再跟着哈斯木的士兵都逃走了,剩下的这一万人算是最后还愿意跟随哈斯木的了,其实他们这个时候还跟着哈斯木除了对他还有那么一点忠诚之外,还是因为他们大都是来自都城附近的大军,不跟着哈斯木他们也不好回去。

    李端澄在接收俘虏的时候,昔班尼带着大军也赶到了,远远的看到并没有交战的明军他大感意外,来到跟前仔细一看才现原来哈萨克骑兵竟然都投降了。

    “总督大人这一次是战果丰硕啊……”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要是这些俘虏都被他昔班尼得到了那他的乌兹别克汗国实力要增强多少啊,不过他也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和大明打好关系才是现在最需要做的。

    “要不是汗王亲自带着大军把哈斯木引诱到了外面,哪里会胜利的如此轻松,要说大功那还是汗王你居功至伟,我也只不过是捡了个便宜而已。”李端澄实话实说,这一次如果算功劳的话,确实是设计把哈斯木引诱出来的昔班尼功劳才是最大的。但是如果没有明军的话,即便是昔班尼把哈斯木引诱出来了也不一定打得过对方,能够保持不败就不容易了。

    “哈哈,”看到李端澄并没有仗着自己的汉人身份而把功劳据为己有,昔班尼脸上露出了笑容,李端澄肯定了他的功劳,那战后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实惠了。

    而那边一路狼狈逃窜的哈斯木终于来到了克孜勒城外,但是远远的看着城墙上面那些陌生的旗帜,不用说哈斯木也知道克孜勒城已经被对方占领了。

    “哎,完蛋了。完蛋了。”哈斯木嘴上不停的说道,克孜勒城已经被攻克,自己算是彻底败得一败涂地了,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突然,城门打开了,66续续的有骑兵从城门出来,看到这里,顿时哈斯木大惊,害怕对方是前来追剿自己的,哈斯木当即便再次带上大军直接向北逃窜了。

    一路之上路过无数城池,但是哈斯木都没有在那里停留,不说这些城池并不怎么坚固,而且哈斯木手上的兵力也不够守城的。

    哈斯木的目标就是都城,锡晏那克城。他要直接返回都城依靠锡晏那克城那坚固的城池进行防守,而且为了凑够足够的守城兵力,这一路之上哈斯木每到一个地方就把当地的兵力抽调一空,他根本就不再考虑其他城池防守的问题了,反正留下的那一点兵力也不太可能守得住城市,还不如集中兵力防守国都呢。

    从克孜勒到锡晏那克城,哈斯木整整用了五天的时间,等他到达锡晏那克城的时候,他手上的兵力再次增多达到了两万人的规模,再加上本身留守锡晏那克城的军队,哈斯木受伤可以调动的兵力终于再次趋近三万规模了。

    将近三万的兵力也再一次给了哈斯木抵抗的勇气,野战被打怕了他这一次说什么都不出去了,他决定了自己就要依靠坚固的锡晏那克城来和进攻的敌军拼消耗,拼时间,他们劳师远征,哈斯木就不相信他们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第五百八十一章 :阴谋横生

    哈斯木这种路过一个地方就把一个地方守军带走的方式可是让李端澄以及昔班尼两人轻松不少。两人除了各自派出一半左右大军分别往东和往西去占领其他城池之外,剩下的大军都跟着两人直接在后面追着哈斯木前往哈萨克都城方向去了。

    哈斯木把沿途守军带走的情况让的他们这一路行来根本就没有遇上什么抵抗,各个城内都已经没了守军了,剩下那些平民虽然有心抵抗,但是他们一来没有兵器,二来没人指挥,三来当李端澄他们到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大军,还抵抗什么,直接投降了吧。

    所以这一路之上两人带着大军是十分的轻松,到了最后两人甚至也不急着追剿哈斯木了,就在后面远远的保持着和哈斯木的距离,以给哈斯木足够的时间去抽调沿途的军队。

    而在巴尔喀什城里面的袁启文,在克孜勒城外一战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便已经得到了明军大获全胜的消息。

    当下袁启文大喜,早已经准备妥当的大军在经过一番集合之后迅速出击。为了尽快占领尽可能多的城池以不给对方反应的时间,袁启文根据哈萨克各个城池留守兵力不多的特点把十三万大军分成了十三部分,每一路分一万兵马,有一位统帅。

    进攻的时候十三路大军一般分别行事,平均一路大军负责进攻一座城池,攻下之后就迅速朝另外一座城池进攻。而如果遇上规模较大的城池则必须集合附近的三路大军一起攻城,攻下之后三路大军分开继续分别进攻。

    如果哈萨克现在还有足够多的兵力的话。袁启文的这个安排就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容易被对方分别击破,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哈萨克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袁启文就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敢如此分散兵力进攻的。

    根据他得到的消息,现在哈萨克小一点的城池连五百守军都没有,也就是那些大一点的城池守军可能会多一点,但是除了哈萨克的都城之外,其余的城池兵力最多的也没有超过五千的。这点兵力小城一万大军足矣,而即便是那些大一点的城池,有三万大军还攻不下来那就是将领的问题了。

    李端澄和昔班尼那里进展的很快。而袁启文这里虽然比不上他们,但是也并没有慢下多少,因为事实上进攻比他想象的还要简单。

    哈斯木大败的消息不但袁启文知道了,这个消息在哈萨克汗国内部传播的速度更是快速,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对于哈萨克来说意味着什么,那些有识之士不可能不明白,哈萨克这是要亡国了。

    在这种悲观的情绪之下,袁启文带着大军一路横扫,大多数城池的守将在看到明军到来之后根本就没有抵抗。直接就下令投降了,他们明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可能。而且即便是自己这一战胜利了也改变不了整个哈萨克的局势,最后等到最放纠集大军前来结果还是一样的。

    所以袁启文一路进攻,守城将领大都投降,这一路之上遇上的顽强抵抗也就是在几个较大的城池之中才出现了一点,不过每一次面对三路大军合围的局面,对方也都是很快便被攻破了城池。

    锡晏那克城,整整五天赶路的哈斯木终于安全的返回了,看到狼狈而回的哈斯木,城上的守军一阵惊愕。什么时候以卓越著称的哈斯木竟然这么狼狈了,就连之前三年和昔班尼多次大战也没有这么狼狈过啊。

    “开门,”哈斯木一声大喝之下,城墙的守军立马打开城门,哈斯木赶忙带着两万大军鱼涌而入。

    已经得到消息的哈萨克大汗穆伦德克以及一干大臣们纷纷出来一探究竟,“哈斯木?这?这是?难道败了?”看到身上还有点狼狈的哈斯木,穆伦德克不可置信的问道。虽然他心里也对哈斯木不把大权交给自己有点微词,但是这种战败的情况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呀。

    “嗯,不但败了,而且还是大败。”哈斯木先把战争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他还特别提到了明军数十万大军参战的事情,之后立马又是一阵自责,说的自己有多么的该死,甚至还让穆伦德克下令处决了他。

    当然穆伦德克也不可能真的那样做了,“哎,胜败无常,贤弟也不必自责,谁能想到明军竟然会突然参战。现在大敌来犯,锡晏那克城的安全还是要靠贤弟了。”(两人父亲克烈汗和扎尼别克汗是亲兄弟。)

    不过虽然穆伦德克嘴上说了不计较哈斯木的过错了,但是他旁边的一个大臣确是站起来说道,“哼,哈斯木,既然如此你为何还不在路上自裁以谢大汗信任,反而在这里假惺惺啊?”

    “你,”顿时,听到这话哈斯木大怒,“塔玛仕,你,该死……”说吧,哈斯木就要抽出兵器杀了刚才挤兑自己的塔玛仕。

    哈斯木刚才的一番自责乃至说什么要让穆伦德克处置自己,那只不过是一种惺惺作态而已,谁不珍惜性命,哈斯木怎么可能真的让穆伦德克处置自己呢。穆伦德克其实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那样说。但是可惜塔玛仕性格刚烈,并且也早就看哈斯木不对眼了,现在找着机会当然要拼命的挤兑和打击哈斯木了。

    “贤弟就不要和塔玛仕一个小吏计较了,”穆伦德克赶紧出面,塔玛仕是他的坚定支持者,这个时候当然不能让他有事了,为了这个甚至把塔玛仕这个在哈萨克举足轻重的人物给说成了一个小吏。

    “哈哈,哼,一条狗杀了也脏了我的剑。”哈斯木嚣张笑过之后冷哼了塔玛仕一声,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弟弟我去布置城防了。”说完,哈斯木扭身便走,虽然他哈斯木战败了,但是此时整个锡晏那克城的兵马基本上都是听从他的命令行事呢,所以这里其实还是他说了的算。

    “大汗,您看他如此嚣张,哪里还把大汗放在了眼里,”哈斯木走后,塔玛仕立刻愤然的说道。

    “哎,”穆伦德克只能唉声叹气。

    看到穆伦德克不接自己的话,塔玛仕立马说道,“难道大汗还认为靠着他哈斯木能够守住城池不是?大汗不要忘了哈斯木可是一败再败的,与其让他去守城,还不如把守城的重任放在我们自己人身上更放心一点,而且大汗不觉得此时是一个除掉哈斯木的绝佳机会吗?”

    ps:ps:新书求支持啊……在作品相关里有链接,大家支持一下哈……

第五百八十二章 :来王宫,不来。

    第五百八十二章:来王宫,不来。

    在哈斯木返回锡晏那克城之后的第二天,李端澄和昔班尼便带着大军赶到了锡晏那克城,不过李端澄却并没有在到达这里的第一时间发动进攻。他和昔班尼两人带来的士兵都是骑兵,虽然他们下了马也可以当做步兵攻城,但是毕竟比起专业的步兵,伤亡就要大出来不少了。所以两人对锡晏那克城采取了围困的方式,然后等待袁启文的到来。

    同时李端澄也在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比如说城内发生内讧或者有人造反什么的,这样锡晏那克城不攻自破无疑要轻松许多了。

    还别说李端澄所期待的那种奇迹还真的有可能发生,在塔玛仕对穆伦德克说出那番话之后便陷入了沉寂之中,不是穆伦德克不回应,而是在思考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到底有多达。如果说没有哈斯木此次的大败,不论是穆伦德克还是塔玛仕等人都是不敢有如此想法的,但是哈斯木一败再败已经严重的削弱了自己在其他人心中的地位,并且其他人突然发现哈斯木也并不是那么厉害,那么不可战胜的。

    就比如现在穆伦德克也在考虑如果继续让哈斯木来负责守城的话,到底行不行。以前哈斯木是以天才和卓越著称,但是现在谁要是再说出这样的话无疑就要被人所鄙夷了。一个天才和卓越的人能够接连战败不成?

    现在的哈斯木在众人眼中的形象就是一个名声大能力不足的接连战败的形象,一个如此的人还把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都城的防守交到他的手上,穆伦德克也不得不考虑一下这是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而其次塔玛仕后面的话也让穆伦德克心里不再平静,塔玛仕说这是除掉哈斯木的最好时机。确实从哈斯木崛起以来现在是他近十几年来最虚弱的士气,威望大跌,实力大损,再加上很多大臣也早就对哈斯木不满,现在趁着这个机会除掉哈斯木无疑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想到这里穆伦德克的心里就越发的不能平静,这个念头就像是有着致命诱惑一般不听的在他的脑中浮现。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穆伦德克这样对塔玛仕说道。

    塔玛仕大喜,虽然穆伦德克没有明说,但是如此的话无疑表明了穆伦德克动心了,那接下来就是自己这些身为臣子的人去代替穆伦德克操作这件事情了。

    从宫外返回去之后,穆伦德克基本上是闭门不出,除了最亲信的几个人前来就见之外对于其他人一律不见。而包括塔玛仕在内的几个穆伦德克最亲近的大臣则开始在下面相互联络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哈斯木还在城墙之上带着凝重的深情望着城外出现的大军呢,他并没有去特别关注塔玛仕等人的动作, 这是他对于塔玛仕等人的不懈,一群文臣就是在有能力没有兵权又能如何,现在城内的大军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谁还能够把自己怎么样,就是穆伦德克也不能。

    所以现在哈斯木最为关心的还是如何应对城外的防守,一路逃亡的时候他就对如何依靠坚固高达的锡晏那克城来抵抗明军以及乌兹别克大军进行过多次的思考,一开始他还信心满满,但是当城外将近二十万的明军出现之后他顿时感到自己的信心竟然在慢慢的消散了。

    他突然发现面对如此之多的大军,仅仅依靠一座坚固的城池以及三万的大军想要打败对方真的是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这一次前来的两位主将都是名震中亚的响当当的人物,想要让他们主动犯错误是很困难的。

    还在明军和乌兹别克大军出现的第一天并没有攻城,这让哈斯木轻轻的松了一口气,不攻城就好,这样自己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针对的布防了。

    第二天,明军和乌兹别克大军还没有攻城, 哈斯木更加高兴了,对方留给自己的时间越充沛越好,而且对方越是拖延对他们就越是不利。

    第三天,李端澄还是没有下令大军攻城,今天哈斯木高兴不起来了,所谓事出常态必有妖,按照正常情况明军和乌兹别克的大军早就应该攻城了,但是现在他们却迟迟不攻城,这不得不让哈斯木心里犯迷糊,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啊?

    可惜他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只能让自己平白消耗掉了信心。

    到了第四天,情况终于天下大白了,李端澄几天不攻城不是有什么阴谋,而是在等到更多的援军呢。、

    看到城外突然出现的十几万的大军,哈斯木的心一下子就跌入了谷底了,本来对方的兵力就让自己感到无奈了,没想到对方竟然还有援军,而且一来还来了如此之多的援军。

    更关键的是那些还都是步兵,明军的步兵。整个东亚乃至中亚地区的国家有哪一个不知道大明的步兵的威力,天底下不管是什么样的城池在他们的手中都不可能守得住。

    很明显哈斯木知道了李端澄他们不是不攻城,而是在等待着更加专业的明军步兵前来攻城呢。这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