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统天下(沐阳)-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更严重的还是那些来自属国的,对于这些属国朱厚照还是比较清楚的,说忠心的有,包藏祸心的更多,同样的早就和大明关系闹僵的也有。到时候当着这么多人呢的面朱厚照取消了阅兵这些来自属国的人又会怎么看?这对于大明在属国之间的危险也是一种打击。
说到底此次的阅兵已经事关大明王朝的危险以及他朱厚照的威信了,那是绝对不能说取消就取消的,不到万不得已阅兵必须继续进行。
最红经过大臣们一番讨论以及吵闹,朱厚照大致的安排也有了眉目了,现在禁军的兵力不到阅兵结束不能动,那就只能动其他地方的兵力了。
在当天,和大臣们商量好了之后,朱厚照便下暗旨给北面边疆,要求所有的军队从现在开始进入战事准备,之所以是下的暗旨是因为大臣们认为为了防止在民间出现动乱,在蒙古大军南下之前还是以暗中防备为主。
这也不无道理,历来大的兵灾到来之前都会出现大规模的逃难以及造谣生乱情况,现在如果一旦虽然已经有点消息传开了,但是只要朝廷仍旧按部就班、不慌不乱的照常运转无形之中便能够起到安稳的作用,所以这些工作也就只能暗中进行了,到时候就看能起到多少作用就算多少吧。
要求前线从戒严转到做好应战准备之后,同样的一连好几道暗旨从京师发出,分别前往了河南、山东以及南直隶等地,朱厚照打算从三省当中至少抽调二十万的大军。
这还是只大的动作,同时在暗中小动作也陆续的展开了。
当天晚上,朱厚照一个人独自冷静下来思考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事情或许并没有自己想想的那名糟糕,这一次的事情是大明的一次危机但是又何尝不是一次机遇呢。
第二天,朱厚照在奉天殿中接见了巴图蒙克以及阿喇哈青森的使臣。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两位使臣接连赶路造成的疲惫一扫而空,在得到朱厚照的接见之后,两人精神抖擞的来到了皇宫当中。
巴图蒙克派来的那一个使臣叫做乌里木青年人,瓦剌大汗阿喇哈青森派来的使臣则是一个叫做哈里昂图的中年人。
在接到面见朱厚照的统治之后,两人相识一笑然后各自返回房间之中换了一身衣服之后便跟着来人前往了皇宫当中。
“乌里木,也不知道昨天汉人的皇帝和大臣们有没有害怕的尿裤子了?啊,哈哈哈。”坐在马车之上,哈里昂图对着乌里木嚣张的说道。从他的话中便可以看得出来此时仍旧又不少的蒙古人对大明不屑一顾,几年前鞑靼的大败看来还没有彻底的惊醒蒙古人。
跟在两人的马车外面的官员以及护卫们虽然听不懂两人所说的蒙古语,但是也能够感受到马车当中坐着的两个人对大明的不善,很快几个护卫们都对马车内的两人露出了不善的目光。
不过可惜的是乌里木、哈里昂图两人却不知道这些,两人在马车内仍旧是肆无忌惮的说着大明的坏话。
“哼,这群懒惰愚蠢的汉人根本就不配占有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乌里木同样嚣张的说道。
两人在马车当中有说有笑的,其中不乏对大明极尽侮辱之言,一支等到马车到了宫外停下来的时候,两人才停了下来。未完待续。。)
s
第三百八十六章 相互欺骗(下)
虽然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都十分的嚣张,但是也不是傻子,在外面的时候两人说一些大明的坏话还没什么,但是到了皇宫当中了两人也知道要收敛一点。 )更何况两人此次前来也是带着不良的目的的。
和乌里木、哈里昂图两人之前嚣张的样子完全的相反,两人到了大殿之后确是表现的十分的恭敬,完全无法让人将他们之前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尊敬的皇帝陛下下臣代表我瓦剌以及大汗恭贺大明江山世代永享!”行完大礼之后,瓦剌的使臣哈里昂图率先说道,之后乌里木也不甘落后似的对大明大肆的吹嘘了一番。
虽然朱厚照也知道两人说的肯定不是心里话,鞑靼和瓦剌也没有这么好心,不过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吗,况且是两人的吹捧之言了,“好,好,”朱厚照听了之后接连说道。
在相互的问候完了之后,两人开始读出了此次前来所带的供奉了,虽然瓦剌以及鞑靼残部对于向大明称臣只是形式上的,实际当中他们也没有真的将大明当做自己的宗主国,不过为了迷惑大明这一次阿喇哈青森和巴图蒙克两人却让各自的使臣带来了不少的好东西,不过两人送的东西却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例如珍珠等看似珍贵但是却对一个国家的实力增长没有一点益处同样也没有损害的东西。
乌里木和哈里昂图带来的东西朱厚照看了之后确实是不少,不过大明地大物博朱厚照还不会因为这点动地而动容的。
等到朱厚照让人手里礼物之后。哈里昂图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只见哈里昂图再次走上前来恭敬的行礼之后站起来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此次下臣前来上国是肩负着我大汗的使命的。”
“哦,使臣请将,瓦剌作为我大明的属国,我大明理应帮助瓦剌度过任何难关。”朱厚照看了哈里昂图之后笑着说道。几年前朱厚照从蒙古撤军的时候瓦剌已经在盟约上答应向大明称臣了,所以说瓦剌是大明的属国也无错。
当天的朝会最后就连朱厚照想起来都有点想要呕吐的感觉。本来就是两个早就想要消灭对方的死敌国家,却当着所有人的面表现的好似两个生死与共的亲兄弟一样,哈里昂图和乌里木两人极力的在朱厚照以及朝臣的面前表现鞑靼以及瓦剌对大明的忠诚。就连此次前来所带的贡品也是有史以来对多的一回。而且为了消除朱厚照的疑心,哈里昂图在朝堂之上竟然还请求大明加大对瓦剌的边贸,而且作为交换瓦剌愿意将边贸当中属于瓦剌的税赋的三成交给大明。
瓦剌的条件已经够好了。但是和鞑靼的相比还是有所不如的,此时大明和巴图蒙克之间并没有边贸,所以乌里木一方面请求大明在东北边疆和巴图蒙克展开直接的边贸,另一方面还答应和大明签署盟约永世和大明交好。至于其他的零零散散的好处更是不计其数。
乌里木好哈里昂图两人是尽可能的说鞑靼和瓦剌是对大明多么的忠诚,开出的条件也大都是对大明更有利,而朱厚照呢,自然的是一再重申自己对属国的立场,而对于两人的请求也是有求必应的。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估计还会以为鞑靼和瓦剌真的对大明有多么的忠诚、大明对属国有多麽的好呢,不过作为明白人朱厚照却不会被迷惑住。
表示忠心的时候说的再好也没用,关键还得看以后怎么做。现在不管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说的有多么好,但是以后人家不去落实你也没用啊,而且两人所说的那些条件以及请求也都是不可能短期之内实现的,现在就是说出来了也对他们没有影响。
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这么做无非就是希望大明以及朱厚照对鞑靼和瓦剌降低警惕,然后他们就可以在大明没有准备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南下大明。、
而朱厚照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和他们演一场戏而已。既然他们想要迷惑自己,那朱厚照就只好表现的像是被迷惑了一样了,只不过没有学过表演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表演的像不像。这是一场彼此的欺骗,至于成果如何?没有人知道。
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表现的心满意得的离开了皇宫,而朱厚照呢也按部就班的处理朝政,有时间了就去外面看一下禁军的操练。这一次阅兵朱厚照要的就是一种气势,一种能够让所有人害怕、胆颤的气势,这对于军队士卒的要求自然是极其的高了,要不然朱厚照也不会单独的流出来几个月的操练时间。
“乌里木你说我今天的表现如何?”回到了礼部安排的住处之后,哈里昂图兴奋的朝乌里木问道。
“不知道,不过看那个汉人皇帝的表现应该还可以。”
所以说吗,要论起阴谋诡计头脑相对简单一点的鞑靼人和瓦剌人那就不是汉人的对手了,乌里木和哈里昂图两人到现在还没有看出来朱厚照早就看破了两人的意图。接下来两人又在一起相互商量着下一步应该怎样行事。
而此时的莫日根和亦思马因两人同样也聚集在一起低着脑袋不停的谋划着,其实昨天乌里木两人来的实惠莫日根他们便想去拜访了,不过后来考虑到自己这样急迫的前去太引人注目了而起两人也还没有想好如何消除对方的不信任呢,所以昨天就没有前去。
而今天在得知乌里木和哈里昂图进了皇宫之后两人便坐在一起开始低头谋划起来了,“这样不如你我先派人前去通一下口风,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有点准备,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对方的态度,之后咱们看情况在行动。”
“嗯,的确。现在他们还不知道你我已经和大明闹僵了,所以一定对你我还是极其的仇视,如果你我贸然的前去拜访说不定连人都见不着,那到时候局面便能尴尬了。”莫日根想了想说道。未完待续。。)
s
第三百八十七章 琉球尚真
在鞑靼以及瓦剌的使臣到达了京城之后,其余一些属国的使臣也在过了几天之后陆续的出现在了京师范围之内。 )
在大明所存在的历史时期大明是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特别是成祖时期组织的郑和七下南洋的大规模行动更是将大明的国威宣扬在了宝船能够到达的所有地方。
所以大明的属国也比着前面的一些朝代要多一点,在这些属国之中最主要的便是当年太祖朱元璋所承认的十几个不征之国,至于成祖时期一些新出现的属国则在地位上比不上那些太祖亲口承认的属国地位高。
根据太祖皇帝留下的《皇明祖训》,大明朝的属国主要分布为东北方向的朝鲜李氏王国,正东偏北的倭奴国,这个也就是后来的日本国了,不过在明朝人的眼中可没有日本的这个称号,有的仅仅是倭奴而已。在正南偏东的是大琉球王国以及小琉球王国两个国家,而在西南方向就比较多了,例如安南王国、真腊王国、显罗王国、占城王国、苏门答腊王国、西洋王国、爪哇王国、湓亨王国、白花王国、三弗齐王国、渤泥王国。这些国家也都在太祖皇帝所说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的范围之内。
单从名字上来说这里面的很多国家作为一个现代人都很陌生,甚至有一些从来就没有听过,而且有一些国家甚至到了现在已经几乎找不到当年的那个国家的到底是现代的那个地方了,所以便出现了一些人为了以新颖的观点吸引目光开始站起来公开的质疑这其中的有些国家根本就是不存在了。完全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虚构出来的。
就连朱厚照在前世也看过不少的这种言论,不过每一次朱厚照看来之后都是对说这些话的人嗤之以鼻,你感觉作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太祖皇帝朱元璋会将一个不知道是否存在、地处何方、实力如何的国家纳为自己的属国吗,而且还是自己亲口所封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的行列中去,这也算是太祖皇帝已经不再了,要是他老人家复活过来估计非得告你诽谤不成。
在说了,比起虚荣心。太祖朱元璋估计算是历朝历代的建国皇帝以及那些留下赫赫威名的皇帝里面最和虚荣不沾边的了,太祖一生勤俭节约、厌恶贪官、而且当时大明朝是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太祖却不像前朝的帝王一样喜欢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去开疆拓土以彰显自己的功绩而是宁愿让出来一点利益也要和周边所有的国家和平相处让永世不兴刀兵。这样的人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评价可能太祖皇帝做过的一些事情都不会有太好的评价。因为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太祖皇帝那样做不够自私。不过如果以当时大明朝人的价值观来评价,太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半个圣人了,以现代的价值观评价古人本来便是不太公平的。
而历史上大明的属国还不止这些。因为大明朝在朱厚照来降临之前国力最强盛的时候不是太祖皇帝时期的而是后来的成祖时期以及其后的几十年,纵观成祖皇帝一朝,大明的国力一直是徐徐上升的,自然而然的属国也是越来越多了,在成祖及之后的宣德时期,大明的属国遍布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地。只不过从英宗皇帝“土木堡之变”开始大明朝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了,虽然汉人由于深受儒家观点影响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总是以仁慈为主,但是当时除了朝鲜这个同样深受儒家影响的国家一直秉持着和大明几乎相同的价值观之外,其余的那些国家差不多都是一些用现代人来说的忘恩负义之辈。所以很现实的在大明朝国力开始了衰微之后有很多的属国便慢慢的对大明朝不是那么敬畏了,时间长了之后也就不再前往京城纳贡了。有一些甚至已经断了和大明的联系了。
不过要说这些国家全都是忘恩负义之辈也不合适,毕竟大部分的国家虽然不再纳贡了,但是最起码没有反咬一口做出来什么对不起大明的事情来。像安南和瓦剌这两个国家那才是真正的忘恩负义之辈。
在最开始这两个国家的强大都离不开大明的支持,但是在自己强大了之后这两个国家也全都过出过反咬一口的事情来,对于这些事情朱厚照一直都记忆犹新。除了曾经打算放过报复瓦剌而打算收服他为自己所用,但是随着现在瓦剌局势的转变朱厚照也已经绝了这种心思了,特别是现在朱厚照更是出现了彻底灭亡瓦剌以永绝后患的心思。而对于安南这个国家,朱厚照更是都没将他放在眼里,不过朱厚照到不会因为他的国力不强而放过他,盖因来自后世的朱厚照对于这个国家在后世所做的一些事情实在是看不过去。每一次看到这个国家朱厚照心里都像有一根刺一样,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抹平了他呢。
这一次的阅兵朱厚照所邀请的属国都是一些在地理位置上和大明直接挨着或者相距不远的一些国家,而像苏门答腊国、白花国等国基本上都在南洋附近,想要统治他们倒是不难,但是那么远的路程,即便是统治了他们,估计还不到那些国家的使臣踏入大明的国土这一次的阅兵也就结束了,既然这样朱厚照自然也懒得通知他们了,反正在短期之内他们并不会出现在朱厚照的扩张重心之内。
而令朱厚照没有想到的是紧邻着鞑靼和瓦剌的使臣到达京城的竟然是这一回朱厚照要求通知的唯一一个海上国家琉球国。
琉球王国在最开始仅仅是对于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琉球王国的地理位置在台湾岛和倭奴国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一直到后来琉球国几乎完全被倭奴国占领之后被隔绝了交通才断了和中原王朝的联系转而不得不向倭奴国称臣。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琉球国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属于中原王朝的,只不过大明的继任者以及在后来的后世子孙自己无能被人家抢了之后也抢不回来这才成了别人的了。
在明朝建立的时候整个琉球王国虽然对外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但是在内部却是分裂成三个国家的。从12世纪开始,琉球群岛之上开始出现了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分别位于琉球大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的琉球王国也被成为“三山时代”。而在三国之中,以中山国最强,山南国次之。山北国最弱。
三国对于大明朝的称臣始于1372年洪武五年的时候,当时太祖皇帝朱元璋派大臣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为了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而不能正常朝贡,在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琉球三国都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来本国建造用于朝贡的船只。
不过由于大明的出现,使得琉球三国从大明那里得到了不少的新技术,使得国内的科技发展也不断进步,这也让整个琉球王国的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份新的台阶。不过就和中原王朝的统一也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样。当琉球王国的社会发展到足够维持统一了之后,统一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这块本来就不大的土地之上。
在元朝至正10年的时候,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举为中山王国的国王。浦添能够被众人推举为国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