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遥望)-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个命令叔牙真的傻了。

哥哥这是怎么了?居然要毒死自己?就因为自己推荐庆父作他的继承人?你不同意也不用杀我啊!

政治是无情的,尤其能泯灭亲情、友情、爱情或者其他什么感情。政治就是感情大树上的蛀虫,不蛀空了这棵大树誓死不休。

叔牙慌乱之中也没想到自己的哥哥鲁庄公都已经奄奄一息了,怎么能还有力气颁布这样的命令?更没有想到去核对这个旨意的真实性。

因为在他拒绝的同时,季友已经提着他的耳朵将鸩酒灌了进去。

“当啷!”清脆的声音,那是酒杯落地。

不是欢乐的劝酒,是亲哥哥给自己的弟弟灌进去了毒酒。

季友看着叔牙的面色一点点从红润变得苍白,看着大口的鲜血从叔牙的口中吐出来,看着叔牙痛苦的挣扎……

终于,这一切徒劳的挣扎停止了。

季友转过身,一滴眼泪缓缓从眼角留下……

为了保全公子般,自己这样做当然无疑是防患于未然。但是从亲情的角度说,自己的双手沾满了亲兄弟的鲜血。

季友知道,自己错了。

但是他别无选择。

与其将来让叔牙帮着庆父杀死公子般夺权,他宁愿现在就将这个可能性杜绝掉。

这天晚上,鲁庄公安心的去世了。

虽然自己没办法再帮助公子般,但是他相信,有了季友,一切都可以放心。

季友奉公子般治丧,约定明年改元。

这年冬天十月,公子般外祖父党臣病死,公子般前往外家问丧。

这个机会点亮了一个人的眼睛。

这个人自从鲁庄公去世之日就在潜伏爪牙,默默忍受。

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他就是庆父。

要对付公子般,办法有许多。但是庆父一定选最无害的那一种。他派人找到了圉人荦,没费什么口舌,只是告诉圉人荦时间、地点而已。他相信,圉人荦不会让他失望。

这天夜里三更,一个黑影翻入党大夫家中。

可是一切都很平静。

冒着夜色越墙入内的这个人,很有耐心。

他也一直在等待,等了这么几年,机会终于到了。所以他准备耐心的把这件事情做好。

天色刚明,小内侍出门倒洗脸水。

那个黑影进入了公子般的卧室,只听公子般惨叫一声,党家的家丁慌忙赶到,只见公子般的肋下插着一支剑,殷红的鲜血流了满地。对面一个人正在饶有兴趣的观看这一惨象,好像这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未来的鲁候死在了自己的家里,这足以让所有的人疯狂。众家丁操刀便砍,这人寡不敌众,被砍成肉泥,居然还带着诡异的笑。

至此,公子般和叔牙都死了。

但是背后角力的两个人——季友和庆父还未现身。

季友听说了这一惨案,当下知道肯定是庆父所为。大约季友对于自己的能力以及实力还是没有信心,得到消息的当天季友便出奔陈国避难。

庆父对此却装作毫不知情,归罪于圉人荦,将其灭族。

可见季友对庆父的判断的确很正确,庆父其人果然残忍之极。鲁国如果真到了庆父手里,恐怕不止对于鲁国,对于鲁国百姓,甚至对于整个天下都会是莫大的威胁。

第三十一章    鲁难未已

第三十一章鲁难未已

鲁庄公的去世带给鲁国几股势力斗争的可能性。季友为了保全公子般毒死了弟弟叔牙,而庆父为了夺权,派圉人荦杀死了公子般。

眼下立谁为鲁候成了问题。

鲁庄公夫人姜氏提议庆父就别谦虚了,自己登基得了。这当然是考虑到庆父和自己美满的爱情得出的结论。

可是庆父认为,二公子还在,不杀光了公子,自己即位名不正言不顺。

这可太心狠了,诸侯之位拿去不算,为了名正言顺,还要杀光弟弟的儿子?谁要给庆父作侄子,可真是倒了大霉。

姜氏问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我们立申吗?”

申就是风氏之子。

庆父表示反对,申的年纪大了,不是那么好摆弄,不如立启。

于是庆父为公子般发丧,并且亲自去齐国,将公子般事变告诉齐侯。为了让齐桓公相信,庆父还亲自贿赂竖貂,齐桓公果然不疑。庆父立公子启为鲁候,是为鲁闵公,这年鲁闵公八岁。

鲁闵公是齐桓公小妹叔姜的儿子,也就是齐桓公的外甥。鲁闵公内惧鲁庄公夫人哀姜,外惧庆父,但是他也知道,只有舅舅齐桓公能够救自己。于是鲁闵公与齐桓公在落姑之地会面。

鲁闵公见了齐桓公痛哭流涕,告诉舅舅公子般的事变原委。齐桓公当即问外甥,现在鲁国谁最贤明?鲁闵公不假思索的回答说,“那当然是季友。不过自从公子般出事之后,季友就出奔陈国避难去了。”

齐桓公见小外甥什么都明白,不由得奇道,“为什么不叫他回来呢?”

鲁闵公害怕的说道,“叫季友回来,那庆父该怀疑我了啊!”

齐桓公大声道,“就说是寡人的意思,谁敢怀疑?”

这就是实力的表现。

经过齐桓公的同意,鲁闵公召见季友,同季友一同返回鲁国,并且任命季友为相国。而且鲁闵公还说明了这是齐桓公的意思,不敢不从。

其实谁都能看出来,这当然是鲁闵公的意思。齐桓公好端端的为什么掺和鲁国的国事呢?

这年冬天,齐桓公还是担心鲁国国内有变,毕竟自己这个外甥实在是太年幼了。于是齐桓公派大幅仲孙湫问候鲁闵公,同时也是看看庆父有什么动静。

鲁闵公见了仲孙湫依然是泪流满面,根本不能说话。

后来仲孙湫见了公子申,谈论鲁国国事,公子申说的头头是道。仲孙湫不由得感慨,公子申真是治国之才!仲孙湫面见季友,劝季友早点除掉庆父,将来好好辅佐公子申。

季友默默地看着仲孙湫,伸出一只手。

仲孙湫当下明白,这是孤掌难鸣的意思。

于是仲孙湫当下表示将回国之后禀告齐桓公鲁国的情况,以齐桓公的性情,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当然庆父也不是傻子。仲孙湫来到鲁国,这是大好的机会。庆父送上厚礼,希望用对付竖貂的办法对付仲孙湫。

可惜仲孙湫不是竖貂。

仲孙湫当即谢绝了庆父的礼品,同时告诉庆父,如果公子能够以国事为重,就是齐桓公也会多谢,何况是自己区区一介大夫呢?

这话说得柔中有刚,庆父内心恐惧不已。

这些话,到底是仲孙湫自己的意思,还是也代表了齐桓公的意思呢?

仲孙湫回到齐国,启奏齐桓公道,“庆父不除,鲁难未已!”

齐桓公于是问仲孙湫,那寡人派兵攻打庆父吧?

派兵攻打的确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可是仲孙湫当即表示反对。仲孙湫明白齐桓公担心鲁国的心情,但是他认为现在庆父的阴谋并没有暴露,如果齐国出兵实在是出兵无名。总不能说怀疑如何就直接攻打一个国家。毕竟如果出兵针对的是鲁国,而不是庆父。出兵的确直截了当,但是太过简单粗暴。根据仲孙湫的观察,庆父之所以扶助八岁的鲁闵公即位,而不是年长的公子申,肯定是有所图谋的。既然有图谋,就会有行动。等庆父阴谋实施的时候再动手,那时候名正言顺,而且能够彰显齐国扶弱济危的品质。

齐桓公仔细考虑一番,也觉得仲孙湫的建议更加智慧,于是采纳了这一建议。

齐鲁两国有能力左右局势的人都对此心指明了,但是如何去做,会发生什么,就不好说了。

庆父的日子不好过,热锅上的蚂蚁不过如此。每天着急谋逆,偏偏鲁闵公有个厉害的舅舅齐桓公,万不能得罪。可是坐等下去,只能是看着鲁闵公一点点长大,掌握鲁国。谋逆不行,不谋逆也不行。人生走入了死胡同,似乎没个了局。

忽有一日大夫卜齿奇拜访庆父。一见面,庆父就发现不对,这卜齿奇脸色紫红,不是喝了很多酒,就是受了大委屈。

果然卜齿奇没等庆父落座就嚷嚷上了,“太傅申不害夺我田地!”庆父内心不动声色,但是却表情焦急的问道,“果真如此?大夫当如何?”卜齿奇咬牙切齿的回答,“和申不害的田地挨着就得被抢吗?这是什么道理?我去找主公申诉,谁知道主公居然偏袒申不害!真是气死我也!”

庆父屏退左右,向卜齿奇低语道,“主公毕竟年幼。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能行大事,我替你杀了申不害怎么样?”

行大事?卜齿奇心里哆嗦了一下,他明白庆父说的大事是什么。卜齿奇忽然火气降了几分,小声说道,“季友在,我还真是害怕……”

庆父对这句话恍若不闻,他自顾自说道,“主公还是很有童心,经常夜里去街上玩耍。如果你派人埋伏,暗中行事,成事之后我们就说是盗贼,谁能知道呢?到时候我可以奉国母之命登基为君,那时候季友还有什么办法?恐怕只能等我收拾他吧!”

这还是庆父当日鼓动圉人荦刺杀公子般的办法。只要杀了鲁闵公,至于将来如何,恐怕庆父是不会管的。

可是卜齿奇的内心如同被魔鬼拨弄,他知道此举凶险,但是他真的很想看看申不害和鲁闵公惨死的样子。

凭借对人性的深入把握,庆父成功把一桩田产纠纷案件升级到了谋杀。对于庆父而言,让别人在适合的机会出手,自己坐享其成,是最惬意的事情。

卜齿奇重金招纳刺客秋亚,按照庆父的情报,果然在鲁闵公夜间外出游玩的时候成功刺杀鲁闵公。更骇人听闻的是,秋亚在刺杀鲁闵公的过程中间被俘,卜齿奇为了避免连累自己,居然带领家丁将秋亚硬生生抢夺回去。这就难以理解了,岂不是将自己谋逆的行为昭告天下?看来卜齿奇的思维逻辑还真是奇特。

与此同时,庆父派人在家中诛杀申不害。

庆父从来不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这从他对待圉人荦就能看的出来。圉人荦听从庆父的话刺杀公子般,但是庆父最终为了避免自己被怀疑,诛杀圉人荦全家。如今能够诛杀申不害,完全是因为申不害是鲁闵公太傅,也是敌对派重要成员。

季友得到政变消息,连夜造访公子申家中,揪起公子申连夜出奔邾国避难。

一切都在庆父的掌握之中。

除了民意。

鲁国自从庄公去世之后,国人最信服的就是季友。之前公子般事变,季友出奔,已经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听说一夜之间鲁闵公被强盗刺杀,季友连同公子申出奔,整个鲁国更加混乱。试问什么样的强盗不去抢金银财宝,专门在宫门外等着鲁闵公出来刺杀他?试问既然是强盗作案如何会导致相国同公子申出奔?

老百姓绝不是傻子!

鲁国百姓知道卜齿奇和庆父才是幕后主谋,当日发生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先是国中商人休息,今天不做生意了!然后千余名百姓围攻卜齿奇家中,卜齿奇满门被杀。

庆父得知消息简直要崩溃了,这是什么世道,怎么政变还激起民变了?

当务之急,出奔为上。

对于出奔的地点,庆父想,必须去莒国。因为齐桓公在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曾经出奔莒国,怎么说也和莒国有几分交情;而且鲁桓公夫人文姜曾经与莒医浪漫相恋,现在的夫人哀姜是文姜的侄女,怎么说也有点关系。

这也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齐桓公一家就算和莒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你庆父有何干?

说到底庆父去莒国,还是为了将来借助齐桓公的力量复国。您都把齐桓公的外甥杀了,还指望这个呢?

一团混乱之中,庆父收拾细软财宝,假扮商人,出奔莒国。

庆父一走,夫人哀姜也待不住了,她也想到莒国投奔庆父。左右亲信劝说哀姜,此举不可。您都为了庆父连杀鲁庄公两个儿子了,还想去莒国与庆父团聚?那时候谁能宽容您呢?不如前往邾国,求取季友的宽恕。

哀姜内心当然是希望与庆父在一起,但是她也深知,目前保命为上。所以哀姜前往邾国,求见季友。

季友拒绝见她。

都是你们齐国的这些败家媳妇,不然我们鲁国能这么乱套?

第三十二章    人才决定胜利

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人才。

在古代也不例外。

季友不但是鲁国贤德出众之人,更是有才之人。发现哀姜与庆父同时出奔,季友立刻带着公子申回到鲁国,同时派人前往齐国,禀告齐桓公此事。

不过季友一定想不到的是,齐桓公听到鲁国大乱的消息,首先问仲孙湫的居然不是为鲁闵公报仇,也不是为鲁国除去庆父,居然是我们趁乱把鲁国据为己有如何?

原来伟人也有劣根性。

曾经齐桓公为了燕国征战山戎,历尽千辛万苦,将取得的五百里土地送给燕庄公;曾经齐桓公因为燕庄公送自己进入齐国,割地五十里送给燕庄公。

好吧,我们现在相信齐桓公真的是嫌弃那些土地是偏僻之地,所以才会送出去。

仲孙湫也无语了,只能正色回答道,“鲁国乃是礼仪之邦,现在民心淳朴,虽然偶经丧乱,但是不可小觑。特别是公子申是治国之才,又有季友从旁辅助,平定内乱只是时间问题。主公还是做个顺水人情,结交个盟友为上。”

齐桓公知道仲孙湫说的都是实话,但是齐鲁两国历来渊源颇深,不过如果能够在自己手里拿下鲁国,那可真是太让人兴奋了。齐桓公命令上卿高傒,率领甲士三千人,去了之后相机行事。如果公子申果真是个人才,那就扶助公子申登基;如若不然,就趁机将鲁国兼并。

要想赢得别人帮助,必须自己有让人帮助的理由。如果过分弱小,求助也只能给自己引来更多的祸患。

所幸公子申和季友都不是过于弱小的人。

高傒领命前行,等齐军到了鲁国,正好季友与公子申也到了。高傒一见公子申言行有礼,不卑不亢,而且能看出来公子申的确很有才华。于是当下高傒与季友定计,拥立公子申为君,是为鲁僖公。

风氏的愿望实现了。

当日为了儿子去求季友帮助,那时候人微言轻,而且还有年长的公子般,风氏被季友拒绝了;谁能想到几经风雨,鲁庄公的儿子有两个都死于非命,但剩下最没有可能性的公子申最终能够继承鲁侯之位呢?

高傒帮助鲁僖公即位之后,又接着在鲁国筑造鹿门之城,用来防止在邾国、莒国发生的政变。

如果有叛乱,那当然来自于庆父。

季友派公子奚斯与高傒同返齐国,感谢齐桓公的友情援助。另一方面,季友派人去了莒国,希望借莒人之手,除掉庆父。

再说庆父当时出奔莒国,当然知道不能白白求助于莒子。总不成说我走投无路了,还请您看在贵国莒医与我父亲的妻子私通的份儿上收留我?

恐怕莒子听了得笑掉大牙。

庆父对于人性的把握是准确的。他走的时候带走了鲁国国家级的财宝,这时候献给莒子,希望能够保自己一条性命。

可是他忘记了,这毕竟不是做买卖,莒子也不是商人,很难做到买卖公平。

当面对鲁国送到的大批金银珠宝,莒子的贪心又开始作怪了。能收你庆父的宝贝,为什么就不能收鲁国的宝贝呢?

莒子手下鲁国的贿赂,找个借口,就说莒国实在是小国,害怕因为公子您给国家带来战事,还是请您离开吧!

庆父怒了,我开始送礼的时候你怎么不早说呢?

可是毕竟是在莒国,庆父一怒,并不可怕。

莒子见庆父没有走的意思,干脆派人直接赶走了他。

庆父再度有投无路。思来想去,当时曾经给齐国的竖貂送过礼,还是去找竖貂。

庆父来到齐国,齐国的官吏知道庆父是鲁国有名的恶人,连鲁闵公都敢除掉,也不敢轻易让他走,也不敢轻易接纳。思来想去没有办法,将庆父安置在汶水之上。

正好赶上公子奚斯拜谢齐桓公完毕返回鲁国,在汶水遇到庆父。这公子奚斯也是个糊涂虫,居然要将庆父带回鲁国。

庆父苦涩的笑道,“我要是回去,季友能容得下我吗?还请子鱼为我进言,如果能够留下我的性命,在鲁国做一介布衣,庆父足矣!”奚斯回到鲁国之后,将庆父的请求转告季友,鲁僖公尚且犹豫,毕竟庆父是自己叔父。可是季友坚定的说道,“弑君者能够平安活下去,用什么来告诫后人?”

的确,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以何报德?

宽恕恶人的罪恶,形同鼓励恶人再次作恶。

季友知道鲁僖公心慈手软,私下告诉奚斯说道,“庆父如果能自己了断,庆父的后人尚可以保全,使他能够将来享受祭祀。”

季友比较认同的是除掉恶人,绝对不能姑息,但是保留恶人的子孙,所谓祸不及子孙。

奚斯领命,前往汶水,想告诉庆父,但是毕竟同属鲁侯一脉,血脉之亲,难以启齿,于是嚎啕大哭。

庆父知道是奚斯在门外大哭,感叹道,“子鱼不进门,在门外哭的这么悲伤,看来我不能幸免于难了。”

庆父在树上自缢而死。

奚斯收敛庆父,回报鲁僖公。

鲁僖公听到庆父的死讯叹息不已。

庆父私通鲁侯夫人,连杀两名鲁国国君,祸乱鲁国,如今仅自尽身亡,还得以保全后人,不知道鲁僖公何叹之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