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遥望)-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军队对抗楚军和彪悍的秦军?

笑话!

用脚指头想一想也明白,但从士气而言,那都不是一个等级的。这不是让普通初中生去参加NBA选秀吗?

经过孙武的苦口婆心讲解,吴王阖闾和伍子胥都冷静了下来,这时候,这种情况,真的不适合和楚秦联军对拼。

是时候撤退了。

可是有人当即对孙武的谨慎表示怀疑,就这么撤退?我们吴军势如破竹,那是五战拿下郢都,看见秦军咱们就望风而逃,岂不让世人耻笑?他秦军有什么好害怕的?不就是和少数民族住的近一点,做事更加不靠谱吗?这样,主公你给我一支军队,看我如何让他们秦军找不到北!

这一番话说的是掷地有声,不由得吴王阖闾不听从。

吴王阖闾果断肯定这位的勇气决心,派给他一万军队,出去打去!

可是再一看这人,真是不靠谱。

说这话的并不是吴军骁勇善战的将军,而是伯嚭。

伍子胥都要疯了,你这是要找死吗?还带着一万垫背的?

可是伯嚭坚持要战,吴王阖闾也同意了,只能眼看着伯嚭出征。

在军祥伯嚭如愿遇到了楚军,带队的楚军将领正是子西。两个人先破口大骂了一阵,子西骂伯嚭是楚国叛逆!伯嚭骂子西是奸臣误国!总之都没什么好话,在血压急剧增高之后,脸红脖子粗的伯嚭和子西开始真刀真枪的对阵!

别说,没几个回合,子西居然就不是伯嚭的对手了。

伯嚭催马便追。

一般没几个回合就不是对手的,往往都有诈。

这次也不例外,伯嚭追了没多久,就被沈诸梁和薳延率领的楚军包围,这还不算,秦军的子蒲和子虎也跟着包围了上来。吴军被秦军和楚军围得密密实实,这时候吴军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

这还能赢吗?

能跑出去就不错了!

吴军一乱,更加多的人死在包围之中。

伯嚭心慌意乱,今日恐怕不能免祸了!

关键时刻,还是有一支军队所向披靡,救出了伯嚭。

伯嚭的救兵,正是苦劝他不要出战的伍子胥。

伍子胥早知道伯嚭是送死去了,但是同为楚国人,同为被逼出奔的楚国人,伍子胥还真是不能眼看着伯嚭送死。

怎么办,他都三胖子了,也不能再给一棒子啊!

还得救他。

这回救出来之后伯嚭老实了,打仗真的太残酷了!

伯嚭率领的一万吴军,收拾残兵剩将,不到两千人!

八千多人为伯嚭的愚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没什么好解释的,伯嚭也知道自己这回错误犯大了,直接自请军法处置。

孙武暗中对伍子胥建议,伯嚭这人人品不行,干脆趁此机会除掉他,省的日后为祸。

其实孙武也挺天真的,你没看看伯嚭和伍子胥是什么关系吗?人家是老乡啊,而且伯嚭是伍子胥推荐来吴国的,两个人没有什么正面冲突,如果伍子胥能够处置伯嚭,何必要孤身犯险去亲自救他呢?

果然,伍子胥说这个么,现在大敌当前,用人之际,好像应该留下更多的人才吧?

伍子胥都这么说了,吴王阖闾也没什么意见。

吴王阖闾根本顾不上别的了,眼看着楚军和秦军联合,一个不小心,别说占着楚国的地盘,搞不好连吴国本土都得受到牵连。

既然有郢都的便利防守条件,吴王阖闾就命令夫概和公子山留守郢都,自己则率领大军屯兵纪南城,命令伍子胥和伯嚭分别驻守驴城和磨城,又派人前去唐国和蔡国请求增兵。

楚国令尹囊瓦精心设计的郢都驻防建筑,如今对抗的正是楚军,真是耐人寻味。

子西比较熟悉情况,他知道如今唐国和蔡国都是倒向吴国那边的,傻子都知道如今这形势唐国和蔡国必定出兵援助吴国。总不能等着吴国被打败,然后祸及自己啊!

子西找到秦军将军子蒲,对他说明情况,同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要想阻止唐国和蔡国出兵增援吴国,一点都不用费事。不用找人当说客,那都是白费唾沫星子。直接出兵打唐国,唐国被攻克蔡国一定害怕,我们就可以全力以赴对付吴国了。

子蒲觉得很有道理,那就别废话了,直接出兵攻克唐国,唐成公兵败被杀。

根本没人去问蔡昭公到底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蔡昭公一听说唐国被破的消息,根本就不敢出头了。

局面非常混乱,到底谁输谁赢,还真是不好说。

不过在混乱的时候往往就会有机会,而且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心思活泛的人往往就会抓住机会,成就自我。

比如夫概。

夫概这几天很郁闷。

自己在这次对楚国的战役中也算是闪亮登场,打了些胜仗。当然败仗也有,但是无伤大雅。可是哥哥吴王阖闾居然让自己协助世子波驻守郢都。协助世子波!

自己辛苦半天,浴血杀敌,原来就是个协助的角色!

夫概觉得这辈子自己算是没有出头之日了,永远都是配角啊配角!

舞台上永远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大约夫概是顿悟了,他忽然想到,吴国的传统就是兄终弟及,如果哥哥吴王阖闾去了,是不是就轮到自己当男主角了?

可是就多一个世子波。

世子波啊,世子波,你小子得多好命啊!

这个念头一直在夫概头脑里盘旋,好像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永远惦记着那串芬香……

终于,夫概灵光一闪,想到现在吴军和楚军对峙,形势逼人,形势喜人,那如果自己趁此机会回到吴国,夺取王位,不是称心如意的一件事儿吗?

夫概整顿本部人马,偷偷回到吴国,谎称吴王阖闾在对楚军的战斗中兵败失踪,居然就顺利夺取吴王之位,就此称王了!

登上宝座之后,夫概就命令儿子夫臧把守淮水。

不是为了对抗楚军,是为了防备吴王阖闾归来!

这还不算完,夫概居然还派出使者,到达越国,请求越国出兵帮助自己对抗吴军,事成之后愿意割五城为谢。

太可怕了,一旦认定了哥哥是自己的对手,夫概是找找毙命。一点余地都不给吴王阖闾留下。

吴王阖闾这边正为唐国被破头疼,不料很快又接到夫概私自回国的消息。

伍子胥非常肯定,这个节骨眼上私自回国,那不用说,这位肯定是造反了。

吴王阖闾急的一脑袋包,这都怎么了这是?

夫概你小子太能捡便宜,我好歹还设计刺杀王僚呢,你就这么趁机作乱吗?

伍子胥建议赶紧撤退,唐国事小,万一夫概在国内作乱,加上越国,那我们根据地就没了。

吴王阖闾留下伍子胥和孙武留守郢都,对抗楚军。

虽然不能开始大战,但是全军撤退,势必引来楚军和秦军的合力追击。吴王阖闾自己和伯嚭从水路赶回吴国,还没到吴国,就有世子波的消息传来,夫概造反了!而且还有越军的协助!

吴王阖闾一看,别客气了,赶紧派人回郢都让伍子胥发兵,撤退!

沿途吴王阖闾命令发布消息,寡人可没失踪!有投降夫概的赶紧回来,既往不咎,要是来晚了,都算通敌!

辟谣这一招挺管用,当时夫概窃国主要也就是散布谣言,说吴王阖闾莫名其妙失踪了,这才顺利登基。既然吴王阖闾回来了,自然没有那么多支持夫概的人。

谁都明白,吴国就是在阖闾的领导下,才建立了新的都城,才把强敌楚国击败的。

许多人得到消息重新投靠吴王阖闾,本来驻守淮水的吴军都倒戈回到吴王阖闾这边,光杆司令夫臧只能仓皇逃跑。

这大爷还真不是好欺负的!

夫概准备武装人民群众和哥哥阖闾斗一斗,可是人民群众也不是愚民,都投奔了吴王阖闾的阵营。

所以说民意民心很重要!

谋逆之前,一定要做好民意调查的!

夫概只能率领本部人马出战,阖闾看着夫概,几日不见,自己的这个弟弟就给自己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而且是背叛自己!

阖闾问夫概,你到底是为什么要背叛我?

夫概反而不屑道,你刺死王僚就不是背叛了?

这下激怒了阖闾,你的意思是造反有理?我刺杀王僚,那是公平正义的一方!他窃取王位,他就该死!

刺杀王僚,绝对是吴王阖闾不能提及的伤痛,这是一件说不清的往事。

谁能说阖闾就没有自己的私心呢?

既然如此,就没有什么兄弟情义了。

阖闾命令伯嚭捉拿夫概。

开始的时候夫概还和伯嚭过招,但是没几个回合,吴军都上来了。

双拳难敌四手,夫概只能带着儿子夫臧逃往宋国。

第二十五章     功成难以离去

吴王阖闾进入都城,百感交集是必然的。

从这里他迎来了战胜楚国的荣誉,但是也收获了弟弟夫概背叛自己的苦果。

阖闾回到吴国,第一件事当然是安抚民心,准备对抗越军。

而伍子胥在受到吴王阖闾撤退命令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封故人来信。

这封信是申包胥写的,申包胥当然不是为了回顾和伍子胥的友谊,而是说明自己为楚国抗争到底的决心。但是申包胥也申明,两虎相争,必有一失。如果伍子胥能够劝说吴国退兵,那么楚国也没必要拉着秦国一起和吴国拼命。

看来申包胥还不知道吴国国内发生的变乱。

伍子胥认为这正是吴军撤退的好时机,孙武补充说,就这么撤退难免为人耻笑,干脆还是提出来让芈胜为君的要求。

撤退咱也得体面点,不是吗?

伍子胥修书一封,当然是申明吴国出兵的正义理由,那都是楚平王这个昏君闹得!他自取其辱!当然我们吴国根本不是贪图楚国的土地,我们是为了公平正义而来。现在世子建的儿子芈胜处境无比可怜,楚国如果能够收容芈胜,那我们吴国就无话可说。

这话说的严丝合缝,要是不知道的,还真会以为吴国是正义之师。

不过申包胥将消息带回楚军,却引发了一场争论。

子西表示同意,毕竟芈胜是世子建的儿子。可是沈诸梁却表示反对,芈胜的亲爹都被害了,那就是楚国的仇人啊!咱们还拥立芈胜?

子西说芈胜不过是一介匹夫,都混成什么德行了,有什么可怕的呢?

子西就此自作主张,以楚王之命招芈胜,并且许诺要封芈胜大邑。

孙武和伍子胥大摇大摆的回到了吴国。

看来城府真的很重要,假如伍子胥被吴国国内形势逼迫,慌张的作出撤退决定,恐怕引来的将是楚军和秦军的绝地追杀。

而且伍子胥临走也没放过楚国,所有国库的宝贝,打包带走!甚至他还将楚国境内几万户人家迁移到了吴国,用以充实吴国人口。

太狠了,真是不走空啊!

当然伍子胥也没忘记寻找东皋公和皇甫讷,可是两个人都无影无踪了。

路过昭关的时候,伍子胥命人捣毁了昭关。

而且也用千金报答了曾经给他饮食的浣纱女之母。

貌似伍子胥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但是仔细分析,他在成功的时候对于仇恨念念不忘,甚至做出许多令人齿冷的事情,性格中缺少一份豁达和宽容。

越国得知伍子胥撤退的消息,就明白不是吴军的对手了。越国的国主允常也就班师回国,并且就此称王。

吴王阖闾回首这一次出征郢都,算是有惊无险。论功行赏,还是孙武的功劳最大,毕竟吴军从训练到出征,都是孙武一手策划的。吴王阖闾重赏孙武,不过孙武此时做出了惊人之举,他准备辞职。

是的,裸辞,不任何委员头衔,直接到山里去。

吴王阖闾一下子上火了,好容易有个干将,还辞职了?不行,伍子胥你去好好劝劝孙武,可不能犯傻啊!

伍子胥找到孙武,还没说话,孙武已经知道他的来意了,反而劝伍子胥见好就收吧!

哥们,咱可是为吴王阖闾打工,阖闾什么人?为了王位能刺杀兄弟,不带眨一下眼睛的。而且现在吴国恰逢大胜利,日久毕生骄气,将来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留下等着人家收拾我们吗?

这话说的不错,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事物的发展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既然吴国现在赶上了大胜利,恐怕离大挫折也就不远了。

但是伍子胥根本不相信。

伍子胥经历了十九年的报仇之路,如今刚刚将复仇的情绪宣泄出去一点,你让他现在撤退?

不,伍子胥还没将所有才华发挥出来呢!

热衷功名的人,是难以理解隐士情怀的。

孙武知道伍子胥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坚信,有一天伍子胥会想到这番话的。

孙武归隐,将吴王阖闾赏赐的几车金银财宝放在路旁任凭贫苦百姓收用,自己飘然远去。

成一番事,但是能不为功名利禄执着,这精神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境界,让孙武得以享受平安的人生。

孙武走了,剩下的伍子胥就成为吴王阖闾唯一的宝贝。

吴王阖闾任命伍子胥为相国,而且效仿齐桓公对管仲的称呼,也称呼伍员的字,就是直接叫“子胥”。

这说明伍子胥在吴国的地位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成为仅次于吴王阖闾的角色。

伯嚭被任命为太宰,和伍子胥共同处理吴国国政。

为了纪念这次击败楚国的胜利,吴国的阊门被改名为“破楚门”。而且在吴国南疆用石头设立障碍,成为抗拒越国的“石门关”。越国自然也不能听任吴国这番行动,越国大夫范蠡也在浙江口设立城池,号为“固陵”,意思是坚固可守。

楚国被击破之后,越国成为吴国的头号假想敌。

吴国胜了,胜的欢天喜地,斗志昂扬,连那不和谐的音符都显得那么不起眼,连那隐藏的危机都显得那么隐秘。

楚国败了,败得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连夺回故都的重逢都显得那么不堪,连那最终的合议都显得那么偶然。

再等一下,或许楚国就能等到孙武和伍子胥撤兵。

可是等不了了,楚国人的心等不了。

所幸这吴军是撤出了楚国,子西和子期进入郢都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收拾楚平王的骸骨,重整楚王宗庙。

楚平王是不对,但是堂堂楚国故君被人鞭尸斩首,这只能说明楚国的没落。

申包胥率领水军迎接楚昭王。

这次楚昭王能够幸免于难,多亏了随国的大力庇护。谁说附庸国就一定没用呢?关键时刻没有随国的庇护,楚昭王早被伍子胥抓住杀掉了。

还一定是虐杀。

幸免于难的楚昭王在临行之际和随候盟誓,说明永远都不会讨伐随国。

这誓言虽然没什么实惠,但是从楚王嘴里说出来,也算是最大承诺了。

渡过滔滔江水,楚昭王不由得感慨万分,这可不是逃难的时候了!

是,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您作为楚国最高领导作出了什么英明决定呢?

一高兴楚昭王就开始站到船头四处眺望,还真有所发现,水面上浮起来一个斗大的东西,红色的。楚昭王赶紧让人打捞起来,用刀切开之后,里面和瓜瓤一样。

楚昭王本着吃货的精神,在没有做过病理实验也没有任何证据这东西人吃了没毒的情况下,将这果子分开,遍辞群臣,说是大家都尝一尝!

在云梦,也就是被水匪打劫的地方,楚昭王感慨万千,这就是寡人最狼狈的地方啊!楚昭王让人在此修筑小城,方便过往旅人。

子西和子期早就在郢都外恭候楚昭王,劫后余生,沿途遍布白骨,君臣都是泪如雨下。

要说楚昭王在这次劫难中一点感触没有,那也是不对的。流亡的生活胆战心惊,他也明白,自己必须努力了。

这一次回宫,拜见母亲伯嬴之后,楚昭王就在斋宫居住,并没有回到繁华的宫殿。先祭祀祖先,之后阻止上朝。

在朝堂上,群臣恭贺楚昭王平安归来,但是楚昭王却先说明自己是这次劫难的罪人。

的确,您逃跑的速度太快了,不是一般人还真撵不上。

各位大臣当然不敢言语,这时候说什么好呢?说您其实挺好的,现放着被吴军折腾的稀碎的楚国,就在眼前,明摆着说瞎话。说都是您的不是,那不是冤枉人吗,还有楚平王的功劳呢!

所以大臣们一概保持沉默。

沉默是金。

挺好。

楚昭王表明了自己要励精图治的决心,先犒劳秦国军队,恭送他们回国。没有秦哀公的帮助,楚国这次废了。

然后楚昭王任命子西为令尹,子期为左尹,想拜申包胥为右尹。

申包胥当之无愧,如果没有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楚国不一定能复国,就算能复国,也不一定会这么快。

可是申包胥坚决拒绝了楚昭王的封赏。

申包胥说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国家,为了楚王,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申包胥带着妻子准备到深山老林里去,妻子说你瞅你累的,都成什么样子了?你要不为谋个一官半职的,费这劲干嘛?

这可没地方说理去了,连自己妻子都不明白自己。

但是申包胥自己明白,自己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他知道自己出手是因为伍子胥,但是他不能说出伍子胥,因为当日伍子胥逃跑,自己也曾经帮助过,或者说至少知情不举。

单凭这一点,申包胥觉得自己对楚国是有罪的。

申包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