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8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爷放心,福与太医令还有几位御医太医已经商讨过了,也已经开单煎药,但巡游在外各种药材也并不齐备,若仅仅只是风寒还罢了,我今早替陛下把脉,隐隐察觉到另有疾病,若是不好生调理,怕是会得中风之症……”
  “中风?!”陈旭吓了一大跳。
  中风是一个中医专用名词,一般称之为风邪入体,但在西医来说,就是脑梗或者脑出血,导致的后果便是偏瘫、痴呆甚至突然去世,这种病症在劳累、饮酒、激动过度等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更多。
  而眼下始皇帝这两条都符合。
  而且又是在历史记录的这个节骨眼儿上。
  “是,若是不好好调养休息,陛下恐怕撑不到回京师,侯爷还是要尽快做好准备,最好的方法便是寻一个安静之地驻扎下来,等陛下情况恢复一些之后尽快返回咸阳,太医院有充足的药物和诸多良医,群策群力或许能够将陛下的病情调理好,若是继续这样巡游颠簸下去……”
  徐福的话没说完,但陈旭知道是什么意思。
  “徐福,陛下现在还不能死,此处隔京师还有两千余里,而且还要来回渡河折腾,你一定要想办法将他的性命保住回到京师!”陈旭急切的抓住徐福的胳膊。
  “侯爷,伤寒好治,中风难解……”徐福苦笑。
  “快来人,陛下头疾犯了,徐太医……徐太医何在?”
  就在陈旭和徐福说话之时,突然有宫人从始皇帝的大帐之中脸色焦急的冲出来大吼。
  “快去~”
  陈旭焦急的摆手,徐福也来不及行礼便转身而去,很快就有好几个随行的御医太医急匆匆进入始皇帝大帐。
  而一群公子和一群卿侯此时也全都被惊动,从四面八方的行帐之中围聚过来,站在行辕大帐前面等待结果,五百玄武卫也如临大敌,将整座大帐围的水泄不通,数千负责外围警戒的卫尉禁军照样紧张,散开方圆数里将整个行辕区域都警戒起来。
  历史上的秦始皇具体死亡时间并无记载,但在沙丘去世应该问题不大。
  但如今的大秦各种了历史已经被陈旭魔改的快看不出原来的痕迹了,李斯赵高都已作古,因此始皇帝去世的时间和地点就连陈旭自己都已经无法揣摩了。
  眼下始皇帝突然风寒加有中风的征兆,这一切都和历史开始重合起来。
  史书上也是记载始皇帝最后一次巡游路上生病,沉疴日重,恶言死,然后坚持到沙丘之后不治而亡,只留下了一份让扶苏回咸阳料理后事的诏书。
  因为这件事和鬼谷子所说的陈旭的大劫时间相吻合,因此陈旭也一直认为自己的大劫就和始皇帝的生死息息相关,因此也特别在意始皇帝的身体状况。
  不过关心来关心去,这个过程还是毫无转折的出现了,与历史记载高度吻合,但对于始皇帝能不能坚持到沙丘,陈旭仍旧不敢下结论。
  不过既然自己跨越了两千多年时空而来,这次能够陪同始皇帝巡游,只要始皇帝病情稍有好转,自己便能弄清楚其中的细节,还原历史上的许多疑点,或许还能劝说始皇帝提前立下太子,为大秦的稳定提前做好准备。
  就在陈旭站在距离行辕大帐不远的旮旯里胡思乱想思考对策的时候,突然旁边一个人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
  “老夫找你许久,你如何躲在这里?”来人焦急的喝问。
  陈旭抬眼一看,正是蒙毅,于是摇摇头压低声音说:“方才我问过徐福,陛下受了风寒,还有中风之兆,怕是福祸难料!”
  “这么说来天书警示应验了?”蒙毅脸色更加焦急。
  “看来正是如此,不过陛下应该还不会这么快殡天,你我要及早劝说陛下立下储君,不然回到咸阳,胡亥赵亥等人便能矫诏登基,号令群臣,到那时你我就会落入下风!”
  “这如何是好……这如何是好?”蒙毅急的团团转。
  他虽然参与了陈旭对抗胡亥赵亥的事,也早就知道始皇帝大劫时间已经临近,但当真的来临之时,即便是他平日内心稳如老狗,此刻也瞬间慌乱起来。
  “岳丈勿要乱了阵脚,当今之计便是勿要将此事透露出去,不能让行辕生乱,尽快劝说陛下立储君,然后安排人提前回咸阳准备……”
  “报~~”
  行辕外突然有几匹健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禁军背插黑色令旗,明显是朝廷紧急公文,负责外围警戒的卫尉禁军不过简单盘问便带着几人直奔行辕大帐而来。
  “烦请速速通秉陛下,京师急奏需面呈陛下!”几个信使风尘仆仆面容疲惫,一看就是日夜兼程赶来。
  “站住,陛下病重,太医正在诊治,任何人不得进入打搅!”一个玄武卫统领直接将信使拦下。
  旁边一群公子和卿侯全都心头惴惴不安,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一边是始皇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看起来很严重。
  另一边突然又有来自咸阳的急奏,动用的竟然是禁军,看起来事情不小。
  就在信使和玄武卫僵持不下之时,突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何事在大帐前喧哗!”
  “拜见太师!”
  “拜见蒙大夫!”
  陈旭和蒙毅两人并排而来,聚在大帐前面的公子卿侯等赶紧拱手行礼,而送信的禁军一看陈旭,疲惫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喜色,赶紧抱拳说:“太师,京师急奏需面见陛下。”
  “陛下若日饮酒受了一些风寒,今日头疾发作,恐不得见你等,京师有冯相坐镇,何事会如此紧急?”陈旭皱起眉头询问。
  “禀太师,冯相……冯相也病重,我等离京之时已经连续昏厥数日,这份奏书乃是冯相清醒之时所写,命我等急报陛下!”
  报信的禁军将一个竹筒打开,打开蜡封,从里面拿出来一封书信恭恭敬敬双手呈给陈旭,“既然陛下病重,还请太师收下书信,我等也好回去交差!”。


第1542章 谨慎挖坟
  “冯相病的这么严重!?”
  陈旭接过书信,看着上面抖抖索索的陛下亲启几个字,瞬间眉头拧成一根直线,就连蒙毅都脸皮都狠狠抽搐了几下。
  屋漏偏逢连夜雨。
  冯去疾这病的很不是时候。
  京师若是无人执掌,朝堂运转瞬间便会混乱不堪,何况还有赵亥王离等一群心怀不轨之徒,时间拖久一点儿若是等到始皇帝病重的消息传开,整个天下说不定都会混乱起来。
  时间如同煎熬一般,慢慢熬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大帐的布幔才被宫人掀开,须发雪白的太医令周炯和徐福带着一群太医御医出来。
  “陛下病情如何?”
  一群公子卿侯包括陈旭蒙毅在内数十人一起围上去焦急询问,甚至玄武卫和禁军统领都紧张的脸色发白。
  “诸位无需太过紧张,陛下风寒劳累引发头疾,眼下已经诊治服药之后安神入睡,陛下临睡前吩咐行辕大小事务一切暂由太师安排!”太医令周炯团团作揖之后开口。
  “呼,陛下无大恙便好!”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然后都转头看着陈旭。
  “陛下受了风寒,只能暂时驻扎下来等待病情缓解,但此处非是久留之地,需要找更加安全避风而且有火炕的房屋才行,杨统领何在?”
  “末将在,还请太师吩咐!”一个身披甲胄的武将站出来抱拳。
  “速速安排禁军前去附近的平原县城,寻合适驻扎的民居,让县令安排人打扫,陛下不能在这荒野之中度日太久!”
  “喏~”禁军统领领命而去,很快就有数十位禁军策马离开行辕往西北而去。
  此处最近的是平原县,距离行辕不过二十里,想来很快就能安排妥当。
  除开寻找避风温暖的住所之外,陈旭接连发布几条命令,主要是稳定随同巡游的人员和禁军的情绪,让整个行辕不至于慌乱。
  有始皇帝的亲口命令,有清河侯和蒙毅两位上卿坐镇,始皇帝病重引起的紧张焦虑和不安情绪很快便平静下去,随行的仆从和禁军也开始收拾物品装备准备换地方。
  喝过汤药之后的始皇帝沉沉一觉睡到午时方醒。
  醒过来之后精神好了很多,头痛的症状也减弱不少,在得知陈旭的安排之后也表示赞同,召集一些卿侯公子简单的吩咐一番之后又开始昏沉起来。
  “陛下,冯相病重,急奏陛下另选重臣坐镇咸阳处置政务!”趁着始皇帝还能坚持,陈旭把京师送来的书信赶紧拿出来。
  “唔,冯相平日身体康健,如何也病了,这如何是好……”
  始皇帝坐在铺满熊皮裘皮的卧榻上,脸色苍白看完书信之后沉默许久,最后看着蒙毅说,“朕这趟巡游已经接近半年,的确时日太久,但朝中政务繁多,不可一日无人执掌,既然冯相病重不能理事,蒙卿即刻归京暂时照看,统领三省六部处理政务!”
  “臣遵旨!”蒙毅脸色严肃的站起来拱手。
  “京师之事就暂时拜托爱卿了!”始皇帝微微点头,等到蒙毅准备离开之时才突然想起一件事说:“西北苦寒,眼下朕又生病,恐怕辽代两国无法去了,既然蒙卿提前回去,就把几位公子一起带回去吧,留在这里只会碍事!”
  “臣遵旨!”蒙毅和陈旭互看一眼之后赶紧拱手。
  一群公子也皆都脸皮涨红不敢多言,一起站起来表示希望留下来照顾父皇云云,但却被始皇帝像赶蚊子一样赶出了大帐。
  一群公子离开后,始皇帝又坚持说了几句话之后便又开始捂着额头,于是陈旭蒙毅等赶紧退出大帐,将徐福周炯等一群太医御医传进来诊治。
  冯去疾病重的事可以说一下打乱了陈旭和蒙毅的安排。
  但始皇帝的命令又不得不听,更何况眼下始皇帝生死未卜,京师的确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坐镇陈旭才能放心。
  很快中车府令苏越写好的任命诏书,用玺之后陈旭亲自签核交付蒙毅,这一份委派蒙毅回京执掌朝廷的诏书就算生效,拿回去文武百官就得遵从。
  这就和当初赵高李斯串通矫诏是一样的过程。
  苏越如今就是赵高当初的位置,而陈旭就是当初李斯的位置。
  甚至在签发这份诏书的时候,陈旭心头突然升起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若是始皇帝真的突然挂了,自己串通苏越,是不是也可以矫诏一份,封一位公子当皇帝。
  而这个想法一出来,竟然就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
  尼玛李斯和赵高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矫诏篡位,自己为什么就不能为了大秦和华夏的未来矫一份正义之诏?
  不过如此以来恐怕大秦更乱。
  两份诏书,两位公子,两股势力必然产生剧烈的冲突。
  赵亥如今也笼络了不少卿侯,甚至还有王离这种双公世家的支持,而王氏在军队当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如今掌控全国郡县尉卒警卒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当初跟着王翦父子横扫六国的功臣,如今军功兑换到了大秦的官员身份,这股势力非常庞大。
  更何况赵亥等人还占优咸阳之利,一旦双方争斗起来,怕是刚刚开始凝聚民心的大秦瞬息之间便会分裂。
  所以,这件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做。
  更何况苏越这个人也不太靠谱,以前就是李斯的手下,串通他难保这个家伙日后不反水,一旦这件事抖出来,则自己这个太师怕是要名声扫地成为千夫所指,而胡亥集团反而会更加名正言顺得到卿侯百官甚至民间百姓的支持。
  所以矫诏这件事从陈旭脑袋里面浮起来之后不久便被两个小人咬牙切齿的又按了下去,然后还叮叮当当栽下一块玄武石碑,而且还插上一块小牌牌,上书谨慎挖坟四个血色大字。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斯就是这样把自己砸死的。
  自己虽然出发点和李斯不同,普世价值也完全不同,但其实愿望是一样一样的,那就是继续霸占左相这个职务,利用权势推行自己的各种改革,不希望被人摘桃子搞乱了自己好不容易创建的成果。
  拿到诏书,蒙毅带着十位公子轻车简从很快离开行辕,一位禁军百将率领禁军护送,一行人很快便消失在通往聊城方向的驿道之中。
  始皇帝的病情虽然还不明朗,但毕竟已经清醒过来有过明确的吩咐,御医团队也已经表示始皇帝只是受了风寒,而且还有清河侯坐镇指挥巡游队伍的安排,于是短短半日的慌乱之后,行辕的情形也慢慢安静下来。
  日落时分,根据禁军的回报平原县令已经安排好一个村落作为行辕驻地,村民都已经迁徙他处临时安置,陈旭这才吩咐将昏昏沉沉的始皇帝抬上马车,然后拔营往平原县而去。
  平原修筑有通往郡城濮阳的水泥官道,因为地处当时齐赵边境,因此还算繁华,县城附近乡镇村落密集,而且最近几年平民减税增收的刺激下,许多首先发财的人都已经修建了新房子,盘了火炕。
  加之西北诸地煤矿比较多,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也带动了砖瓦行业的发展,许多新房子都盖上了陶瓦,茅草房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淘汰了。
  平原县令安排的行辕驻地是一个二三十户人家的村庄,有一大半都是近几年新修的房子,虽然不大但也比以前那种低矮潮湿的茅草屋要好许多,而其中还有几栋是泥砖陶瓦房,格局和档次大气不少。
  有了这些遮风避雨的房子,不光陈旭和徐福等一群御医太医心情轻松了不少,就连随同巡游的卿侯也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住帐篷了,尼玛这寒风一吹,再厚实的帐篷也感觉到处漏风,半夜一个个冻的打哆嗦,早上起来全都在擦鼻涕。
  这样下去若是再来一场寒风暴雨,估计这群本来在咸阳便娇生惯养的卿侯们全都要生病了。
  日落时分,行辕一切安排妥当,始皇帝也在一栋民房安置下来,有了暖炕,有了持续不断供应的热水和汤药,一群御医太医也能安下心来讨论病情,安排内侍和禁军去县城寻找一些急需的药物。
  时间一晃三日过去,在一群太医御医的精心照顾下,始皇帝的病情有所好转,已经能够吃喝一些清淡的饮食,还能下炕行走处置一些行辕的事务。
  这下巡游队伍的情绪更加安定下来,许多卿侯甚至还有闲心带着仆从去附近打猎散心,带回来的猎物随行的御厨也安排做一些山野美味为始皇帝和随行的卿侯善生活,渐渐巡游队伍又慢慢开始变的热闹起来。
  时间再过两日,这天申时前后,病情已经缓解的始皇帝正和陈旭等一群人商讨继续巡游之事,突然几日前派出去探查流星坠地的玄武卫回来,不光带回来几个人,还带回来一个令始皇帝震怒的消息。


第1543章 沙丘
  玄武卫禀报,当日从天而降的流星已经找到,坠落于齐郡巨野泽西北荒野之中,将地面砸出来一个直径近数十丈的大坑,四周荒草荆棘尽被焚毁,大火熄灭之后,大坑之中现一块陨石,上面竟然有始皇帝死地而分的字样。
  这件事在流星坠地附近已经开始传开,于是开始有民间占星师根据荧惑守心,天降流星的情形宣扬这是不祥之兆,当主大秦有难,而刚好巡游到附近的始皇帝也听闻突然病重,就在流星坠地的第二天便一病不起,两件事撞在一起,顿时引起齐东两郡百姓的慌乱。
  但这种慌乱却让民间形成了两种决然不同的阵营。
  一方是有人推波助澜,信誓旦旦表示天降灾星,预示着始皇帝可能要死,大秦即将分裂混乱。
  另一方则是更多当地平民百姓,纷纷到附近太乙神庙或者各种神庙焚香祭祀,希望老天爷保佑始皇帝长命百岁。
  齐东两郡在九年前发生过一次百年难遇的洪灾,导致十余县上百万人受灾,数万人死亡,但那次灾害不但没有造成齐东两郡的混乱,反而在朝廷史无前例的赈灾活动之中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一下将齐东两郡的民心可以说笼络服帖。
  这些年来,齐东两郡特别是当初灾区的民众对于开荒交税都一直是最踊跃和积极的,修路修渠等劳役也特别积极,几乎对朝廷的各种政策执行的最为彻底,当地官员自然也政绩令人眼红。
  而这块从天而降的陨石虽然上面莫名其妙的刻有这样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语,但就在玄武卫赶过去调查之时,却有当地民众宣称看到有人对这块陨石动了手脚,还有几位同样前去探查流星坠地的义士抓到了几个不知来历者,这些人一起都被带回了行辕。
  “陛下,想来定然是有不轨之徒暗中在陨石上刻下这句大逆不道之语,想以此祸乱大秦!”
  听完玄武卫的回报,陈旭心里有了一定的底气。
  荧惑守心,流星坠地,始皇帝死地而分,这些事都是历史上曾经记录过的事件。
  虽然陈旭不知道具体事件地点,但还是提前做了一些安排,让当初火枪队的五统领之一刘二麻带领两百多个火枪队员分散在东郡各处守候,一旦发生流星坠地事件必须尽快赶去找到,目的自然是将在陨石上作假的人抓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