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7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宛在东,康居在北,安息在西,大夏在西南,正南方为身毒诸国,如今洗劫大宛的大月氏已经攻破大夏国都蓝氏城,正与安息交战。
  西方诸国的消息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呈现在大秦人面前,但让所有人最为感兴趣的却是另一个消息,那便是奉命出使西方诸国的李顺使团下落不明,而让疆域和人口不下于大秦的安息国王亲自率兵追杀使团的原因,竟然是李顺使团拐走了安息国王的未婚妻阿西娅公主。
  阿西娅,极西三万里之外的苏萨国公主是也,双九年华,青春正茂,貌美无双。
  貌美无双的赞扬不是别人说的,而是阴山侯江琥在急报之中亲自写下的。
  虽然江琥没有见过阿西娅,极东城的大宛人和来往的商旅也从未有人见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公主,但这并不妨碍江琥脑补。
  根据他对西方不多的了解和对李顺使团的了解,若是这个阿西娅的容貌达不到无双境界,李顺这个虾子是不会冒着被数万安息大军追杀的危险把公主拐走的。
  眼下安息人虽然去找大月氏人报仇去了,但搅动这场西方大战的罪魁祸首便是李顺使团,因为追杀李顺使团的三千安息禁军就是被大月氏人在极东城之下刚成了满地尸体,根据江琥在极东城打听的消息,当时安息禁军雄赳赳气昂昂而来,不过半个时辰便被野蛮的大月氏一口气追杀数十里,听说只逃回去三百余人。
  说实在,安息人的憋屈江琥深有同感。
  大月氏不过是当初月氏人一小撮逃脱的部众而已,人数不过数千,然后在西域荒漠靠偷盗抢掠慢慢积攒下来一些实力,然后不知天高地厚的攻破了车师国都城,杀了车师国的国王,惹怒了驻守玉门的李信,于是一波刚过去,大月氏损伤过半,丢下了数十万头牛羊马匹和数万妇孺老幼之后逃脱升天。
  这群乞丐样的草原部族虽然在大秦面前每次都被打的像孙子一样,但在面对西方诸国的时候,却如同吃了金刚大力丸一样,先是硬怼了康居国数万兵马,康居虽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势,竟然半点儿便宜都没占到,眼睁睁放大月氏离开,而大月氏转身就攻破了大宛都城,抢劫血洗不说,还一把大火将极东城焚毁,而这还不是最彪悍的,最让江琥惊掉大牙的是,大月氏并没有在大宛驻扎,而是带着数十万头牛羊马匹和数万部众再次连续转场两千余里,短短月余时间便攻破了大夏国都。
  此后大月氏与安息的战争江琥没写,因为打听消息也需要时间,但这份落款时间是六月初十的军函已经让所有人眼界豁然大开兼且八卦之心熊熊燃烧,就连皇帝都不例外。
  “陛下,李顺使团出使西方诸国,竟然不遵法令掳走安息国君未婚妻,造成安息误会,此事还需仔细安排,免得妄起刀兵!”有官员提议仔细应对这个特殊的外交事件。
  中华乃是礼仪之邦,诸侯国之间互遣使团简直是司空见惯之事,但使团偷国君老婆这种事还从未发生过,听起来不光匪夷所思,而且还令人瞠目结舌。
  不说没礼貌,简直是没良心啊。
  这种不要脸的事都干得出来,完全把大秦帝国的脸都丢尽了。
  更何况偷就偷了吧,你好歹也带回来给我们满朝文武和咸阳百姓看看啊,到底是不是长得国色天香貌美无双,如果是,那就便还算了,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偷汉子偷婆娘这种事也是司空见惯,但特么的竟然眼下连使团也失踪了。
  按照江琥的推测,李顺使团要么是害怕被安息国王追杀躲起来了享受这个公主去了,要么就是眼下已经被杀了,大秦使团全军覆没,弃尸在数万里之外的西方荒野喂了狮狼虎豹。
  “刘侍郎此话不是白说么,如今李顺使团音信全无,说不定已经被那个安条子……”
  “李中丞,是安条克!”旁边有官员提醒。
  “哦,对对,是安条克,说不定李顺使团已经被安条克追上杀死了,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我大秦使团万里迢迢带着礼物去出使安息,他们竟然追杀我们使团,是可忍孰不可忍,臣建议必须要给安息人一个强硬的姿态,让他们知晓我们大秦的厉害,以后不可如此张狂!”工部右中丞义正言辞的站起来大声疾呼。
  “李中丞说的轻巧,安息距离我大秦遥遥两万余里,去一趟至少年余,眼下江琥将军距离最近,但也只有区区五千兵马,而且还是还未换防的老兵,兵刃粮饷都筹备困难,如何强硬?何况安息疆域不下我大秦,人口无数带甲百万,真的挑起战端,只怕大宛也保不住。”兵部有官员站起来反驳。
  打仗这种事并非靠嘴,强硬的还需要有强大的实力才行。
  不可否认,大秦如今兵强马壮粮草如山,还有优良的钢铁武器甚至是火枪火炮太乙神雷,但这些都无法短时间转运过去,而且如此遥远的距离,来去路上的消耗简直无法计算,这连身为仙家弟子的清河侯都无法解决,一旦真的逞强去亮一下肌肉和安息来一场大战,只怕会是胶着数年的反复拉锯战。
  如今十余年的和平安宁下来,满朝文武已经对打仗不抱太大兴趣了,每天除开上朝之外就是看看报纸喝喝茶,听听歌舞泡泡曲园,这种美好的日子幸福而惬意,一旦和一个实力与大秦不相上下的西方大国开战,这种美好的生活瞬息之间便要随风远去了,三省六部各级官员劳苦奔波调配兵员役夫军械粮草之外,说不定还有大量官员要随军前去受罪。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大秦的许多官员都是在征服六国之战的洗礼之中成长起来的,并不惧怕打仗,许多也还有战场立功加官晋爵的理想,不积极的主要原因还是距离太远,敌人的信息太过模糊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不安。
  为了一支还未确定消息的使团起一场倾国之战,鬼知道会出现什么不可预知的结局。
  更何况领袖群臣的左相清河侯不在京师,如今能征善战的几员大将靖武侯蒙恬、狄道侯李信、阴山侯江琥、北军统帅杨熊,驻守岭南的任嚣、赵佗等也都不在朝堂,甚至连被皇帝一直视为大秦镇国神器的上将军王翦和通武侯王贲也接连去世,昔日威风赫赫的王氏三杰也只留下了一个无权无势的武城侯王离。
  王离虽然也是顶级彻侯,顶着老爹和爷爷两道光环,但在满朝文武甚至民间百姓看来,王离和豪门贵族家的纨绔也没太多区别,文不成武不就,更何况还有清河侯压在他头上,王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眼下的大秦看似人才济济,但其实不然,此时站在朝堂之上的除开一个兵部令尉缭之外,几乎找不到一个能够在军事部署上出谋划策的大将。
  而尉缭如今七十有余,已经年迈不堪重用。
  武将青黄不接加上官员安稳享乐,这就是大秦眼下的局面。
  满朝文武嘀嘀咕咕,有的支持出兵,有的推荐再安排一支使团,还有的建议继续等待江琥后面的军报,更有的认为李顺使团不遵礼仪掳走安息国王未婚妻,挑起两国之间的矛盾,有违使节礼法,要求重处等等。
  始皇帝高坐龙椅,身穿冕服腰缠玉带,脚踏赤舄腰悬鹿卢,略显花白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冕旒垂珠巍然不动,脸色一如往日的平淡威严,手中捏着几张麻浆纸,对于下方朝堂之上的动静视若不见。
  许久之后,等待文武百官的讨论声逐渐安静下来,始皇帝从军报上收回眼神,习惯性的轻轻瞅了一眼旁边空着的太师椅,微微叹口气开口。
  “诸位爱卿皆都言之有理,然使团毕竟关乎我大秦颜面,不得不顾,安息,不过蛮夷之邦而已,三千禁军被大月氏流民击溃,可见武力孱弱不堪一击,即便是起倾国之战,也不过数年既平,如今西域已是隆冬时节,来去殊为不便,调配大军和粮草也错过最好时机,但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朕意图一统天下,西方迟早都是我大秦掌中之物,岂能视而不见,传朕谕令,东南西北战区包括关中四营所属将卒皆都悉心操练,六部署衙所属之武器、军械、干粮、衣物、药剂、马匹等尽皆加快筹备,开春之后,朕要出兵西方,一举荡平安息……”
  始皇帝威严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
  文武百官皆都嘴巴发干心底惴惴,只等始皇帝说完后许久,作为领袖群臣的冯去疾才站起来躬身行礼说:“陛下,粮草军械兵马医药等军备筹措不难,然此去西方万里迢迢,路途遥远行军困难,来去一次讯息通传至少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之久,信息不畅实乃兵家大忌,臣恳请陛下万万三思,切勿操之过急!”
  “陛下,冯相言之有理,安息距离我大秦太过遥远,如今靖武侯和狄道侯等常年掌兵之大将皆都不在京师,陛下何不召靖武侯回京师商讨再做决断?”有官员站起来为冯去疾顶帖。
  “陛下,朝中领兵之将,非是只有靖武侯,武城侯战功彪炳,平东胡守北疆,臣以为可以为主帅!”有身穿锦袍的卿侯起身建议。
  “武城侯?!”朝堂之上微微一阵骚动。
  始皇帝平静威严的脸色也突然一动,捻须沉吟片刻之后微微摇头,“距离开春尚有数月,主帅之事朕自会斟酌,诸位爱卿先行统筹兵马粮草,另安排宁王即刻启程去大宛,随行之官员携谕令通传江琥将军,务必细探西方诸国之地形兵马,更要打探清楚我大秦使团的去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西方诸国,胆敢犯我大秦者,朕必灭其国!”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皆都凛然应诺。


第1407章 和光同尘
  午朝散,很快军报和朝堂讨论的消息传出,瞬间引起整个咸阳再次躁动起来。
  在皇帝谕令的催促下,还未准备完备的宁王赢修也只能在这个寒冬时节出发,带着朝廷筹备的各种物资和始皇帝赏赐的物品,带着自己的嫔妃和儿女,还有投奔而来的名士豪绅以及百家门徒,在两千禁军和三千刑徒的护送下,乘坐数十辆车冒着寒风直奔西域而去。
  宁王离京,但咸阳却并未因此而平静下来,随着三省六部各种命令如同雪片般的传出,各府署衙所属之兵工厂、军械厂、搪瓷厂、食品厂、被服厂、驯马场都随即行动起来,大量的粮食布匹钢铁等物资开始往所属工厂和仓库聚集。
  而兵部的兵函也四百里加急送往各地军营,要求各战区根据皇帝谕令遴选精锐仔细操练,而大秦都市报也很快刊登了来自大宛的军情,同时把李顺使团带走安息国王未婚妻之后失踪的事也披露出来。
  已经习惯了各种新奇信息的大秦民众很快也被这条八卦新闻勾起了熊熊烈火,民间到处都开始讨论这个西方数万里之外的苏萨国的公主到底是如何貌美无双以及整个故事背后的故事,反而很少有人去关注始皇帝准备召集大军征讨安息的举动。
  大秦战无不胜的信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
  至大秦一统六国之后先后灭匈奴东胡月氏和岭南百越,又征服西域四十余邦国部族,而今又接连开发东瀛朝鲜和占领大宛,分封诸侯镇守四方,成就了如今大秦纵横数万里的巍巍江山。
  这是华夏几千年历史记录中前无古人的成就。
  加上国内急速增长的国力和蓬勃发展的经济,老百姓的关注的早已不是凭借军功封侯拜爵,而是如何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因为大秦四周已经无仗可打,而且军制改革之后,过去要想升官发财就只有上战场杀敌领功的残酷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各种挣钱发财的机会层出不穷,军制改革在极大松弛了民间更役压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自由的平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和生产,由此也推动民心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军改虽然眼下还并未完全铺开,但军制改革的章程和实施步骤早已通过报纸进行过大规模的宣传,如今除开已经改革完成的西军之外,北军和北方诸郡也都已经开始推行,一旦征服朝鲜半岛之后,东部战区和辽东渔阳诸郡也会慢慢完成改革,根据始皇帝的谕令,两年之内,全国军制改革必须全部完成,五大战区和地方郡县也将采用新的军制。
  而新军制的完全实施,将彻底为全民皆兵的更役制度划上一个句号,以后大秦的军队,将成为一支真正训练有素的职业精兵,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能打的去打仗,不能打的读书种田务工经商,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
  十月底,西北已经寒风呼啸,除开山峦上的青松翠柏之外,山川田野已经满目枯黄。
  几辆马车在数十个身穿皮甲的护卫和二十个扛着步枪的青年前呼后拥之下沿着上郡道从东北方向而来,在平直的水泥驰道上嘚嘚直奔大秦京师咸阳而去。
  上郡道,乃是当初李斯规划的连接全国郡县的九条驰道之一,起于咸阳,一路过河东、上党、邯郸、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诸郡直至辽东郡府所在地襄平。
  寒风吹拂,马车辘辘,沿途经过,上郡道上车来车往络绎不绝,骑马的旅客,推车的民夫,驱货的商队,鲜衣怒马的游侠豪绅和大袖翩翩的百家门徒,甚至还时常能看到挂有各地郡县甚至是三省六部衙门车牌的公务马车和疾驰而来过背插令旗的驿卒和朝廷信使。
  水泥马路的带来的不光是通行的平稳和便利,马镫马鞍四轮马车的发明更是让出行和商旅货运变得方便快捷。
  而依托于这些连接全国大城市的平坦驰道,商业的快速繁荣不仅让各郡县更加开放和繁华,沿途修建的大大小小的服务站和货运中心也慢慢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繁华城镇。
  “夫君,我们快到晋阳了呢?”
  队伍中一辆最为宽敞的四轮马车上,水轻柔和陈旭两人并排而坐,陈旭在翻看着几张报纸,对面的座椅上还乱七八糟堆放着一些书信和文稿,这些有些是陈旭一路上收集的民间资料,还有些是当地官员和名士写的歌功颂德的感谢信和陈情书,水轻柔撩开窗纱,隔着玻璃看着道路上越来越繁华的车流人马,美丽的脸颊上露出些许的惊喜。
  “是啊,终于快回家了,我们在晋阳歇息一天再走,这一路辛苦你了!”陈旭放下报纸笑着说。
  “夫君才真的是辛苦,轻柔不通政务,却是帮不上什么忙,晋阳乃是前赵都城,距离雁门关已经不远……”水轻柔从窗外收回眼神,满脸温柔的看着陈旭。
  “轻柔莫非想去雁门关一游?”陈旭看着依温柔貌美如昔的漂亮老婆,很是亲昵的将她揽在怀中。
  “雁门关乃是北方边城雄关,曾经是阻挡匈奴入侵中原的最大关隘,李牧曾经在这里驻守十余年,闯下赫赫威名,令匈奴闻之丧胆,轻柔以前并不喜这些凡俗的打打杀杀,但自从跟随夫君之后,才知道当初的赵国的确不容易,李牧也的确死的凄惨和冤枉,这些年静下心来思量,也终于发现夫君说的很对,能够统一华夏者非大秦莫属,而能够成就如此丰功伟绩者,也非始皇帝不可,光是容人之胸怀物量,前六国之君王无一能及。”水轻柔靠在陈旭的肩头轻声说。
  “是啊,赵国空有廉颇李牧庞煖赵奢蔺相如这些名噪天下的文臣武将,但国君猜忌太重,终不得成大器也,赵王迁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杀赵牧无异于自毁长城,廉颇逃于楚,李牧亡于计,身为臣子者,再强也不过是君王手中的棋子,赵国之亡,实属赵王室无能,非是大秦强盛,若是李牧不死,恐如今诸侯仍旧还在彼此争斗,秦赵虽是敌国,但李牧仍是我华夏抵抗异族之英雄人物,最近天气尚好,明日我们去雁门关一游,祭拜一下李牧,顺便再看看雁门雄关!”
  “夫君您就是太宠我了!”水轻柔情不自禁的紧紧搂着陈旭的腰。
  “天地为局,众生为棋,我等身在其中既然无法挣脱,何不乐得一个顺其自然的逍遥自在,与你和虞大哥呆的久了,我便也看透了许多,这大秦天下和芸芸众生,终归各有因果缘法,我以前一直孜孜以求的去改变,但最近却突然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
  “夫君何须深究,道德真经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我等生活在尘世之中,经历凡俗之事,无需刻意追逐完美,一切问心无愧便好。道虽不见,但存于心中,我相信夫君的迷茫只是暂时的,您的所作所为,都是开天辟地从未有过之事,就如同大秦一统华夏一样,这些只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即便是您放手不管,大秦也必然不再会是天书中所记载的大秦,因为它已经变的完全不一样了,这便是夫君的功劳。”
  “看来是我又有些钻牛角尖了,与你和虞大哥相比,我果然是没有道缘和天资的凡夫俗子,也罢,去了晋阳我要做一些好吃的继续当一个俗世的丞相,这仙道怕是隔我越来越远了!”陈旭畅快的大笑。
  “夫君若是凡夫俗子,我等又是什么?岂非是草木疙瘩,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