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河南之地是大河流域水草最为丰盛之地,是匈奴最大的牧马场,良马又何止万匹,估计三五万匹都有,除良马之外,还有大量的牛羊以及皮货等物资,在陈旭打仗就是赚钱这句话的刺激下,许多人忍不住在心里估算了一下,顿时被巨大的数字刺激的心神摇晃,一个个激动的脸颊通红,许多大臣都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高呼:“陛下,清河侯所言句句在理,赶紧与商贾约法三章,只等大军开拔,就是我大秦赚钱之日也!”
  “哈哈哈哈~”秦始皇畅快的大笑着长身而起,平时严肃平静的帝王威仪都顾不上了,笑的玉冕都有些歪斜,“清河侯果然不愧为天下第一奇人也,如若此策成功,收服河南之日,朕必封为太师!”
  “陛下……”一个大臣站出来。
  “勿用再劝,太师之职朕就是给清河侯准备的!”秦始皇脸色一变。
  “陛下,臣非是阻挠陛下封赏,臣只是想问此策何事开始执行,臣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这个大臣激动有些语无伦次。
  “不花一石钱粮便可以横扫河南,朕也有些迫不及待了,清河侯,打造万套马卒装备和商贾约法三章之事朕全部都准了,此事你和李相冯相以及众卿商讨出详细细则呈送与朕,时间自然越快越好!”
  “是,陛下!”陈旭和满朝文武一起躬身答应。
  “少府令何在?”秦始皇兴奋的大袖一摆坐下来,今天朝议由怒到喜,心情大起大落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期间也站起坐下数次,情绪变化之大和以往朝议表现的大为迥异。
  “臣在!”少府令常度站了起来。
  “昨日对清河侯的封赏是否筹备完毕?”
  “回陛下,已经核定筹备完毕,散朝之后就可以安排谒者送去清河侯府。”常度赶紧说。
  “再加一道封赏,在城外赐清河侯良田十倾,房宅百亩,速速安排匠工监造!”秦始皇大声说。
  满朝文武皆都瞬间寂然无声,一个个脸皮不断抽抽,尼玛这样赏赐下去何时才是一个尽头,清河侯眼下才十五岁而已。
  “陛下!”陈旭也忍不住赶紧出声,“陛下厚赏令臣惶恐不安,常言无功不受禄,如今赏赐给臣的钱粮物品已经太多,臣……”
  “清河侯勿用担心,城外田宅只为安置昨日赏赐的百匹良马和奴仆而已,如今满朝文武公卿在城外皆有田产饲养马匹和家奴,朕自然也不能厚此薄彼,唯有这一次耳!”秦始皇摆手说。
  陈旭只好苦笑着拱手:“多谢陛下!”
  ……
  接下来几天,陈旭陷入了极度的繁忙之中,接受封赏,履职匠作少府左中候,同时还要召集科学院的一大批管理人员和匠作少府的官吏筹备制作炼铁炉、铁匠铺的煤炉、兵器、马镫、马鞍、马蹄铁,以及各种工具的设计,每一样都要制定出严格的规格和制式,每设计一样,就赶紧让匠工刻出雕版,因为涉及到许多的图纸和细节,因此异常繁琐,为了配合这次大规模的资料印刷,整个咸阳懂得雕刻的工匠几乎都被征召到了科学院,木头和油墨纸张等物资源源不断的用马车拉进科学院的署衙之中。
  等科学院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陈旭全都一股脑儿的交给副院长张苍负责,然后他又和李斯冯去疾等诸多大臣联席办公处理约法三章的专项问题。
  因为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模式,朝廷不出钱粮,只做顶层设计,然后动嘴跑腿安排监吏,其他的全部都要依靠商贾自己协调完成,而商贾如何聪明,毕竟是两千年前的原始商人,因此面对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必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就需要制定极其详细的规章制度和说明来做指导和要求,期间牵涉到的问题太多太麻烦了,绝对不是一个部门能够搞定的,而且即便是统领文武百官的两个丞相,也对陈旭在联席会议上称之为借鸡生蛋的方法一脸懵逼无处下手,因此其中大部分都只能由陈旭先一条一条的提出来,由记录官整理成章程,然后又一条一条的深化细致的讨论,商讨出最为恰当的方法去安排操作。
  为了让这个借鸡生蛋的计策顺利快速的执行下去,此秦始皇还专门让人在朝议大殿旁边腾出一间偏殿作为办公室,一群大臣每日都是忙忙碌碌在里面争论不休,进进出出到各府衙通传最新进展和过程的官吏络绎不绝,几乎把大殿的门槛都快踩塌了。
  而秦始皇也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如此热闹的联合办公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兴趣十足的到会议现场旁观聆听,对陈旭的这种全新的办公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360章 太过分了
  忽忽七八天过去,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天气越发寒冷。
  在陈旭的主持下,经过无数次更改完善之后,关于将一万套马卒装备委托给大秦商贾制作的章程终于完成,约法三章的条例也都全部讨论完毕,整理的麻浆纸草稿足有数百份,堆起来足有一米多高,而最后送到秦始皇面前的也是一本厚达五十页,足有两万字的策划书。
  “好,好~”秦始皇坐在炕上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捻须赞叹。
  这本厚厚的细则包罗万象,将朝廷和商贾以及地方官吏的职责各自划分的异常清晰,咸阳出监工,地方出政策,商贾出人出钱,并且还详细的包含了对于炼铁、兵器、马具甚至是匠工民户等一切工程和人员的安置以及奖赏惩处等细则。
  与其说这是一本工程指导策划书,不如说是一次对朝廷和商贾之间合作的新商业模式的指导法典,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打造更多的马卒装备,甚至是合作别的事情,基本上都能照此进行。
  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秦始皇终于将这本策划书看完了,合上书本后秦始皇满脸惊异的笑着对陈旭说:“这种策划书事无巨细但却又井井有条,即便是丝毫不懂的人看完也能理解透彻,清河侯此法让朕大开眼界!”
  “多谢陛下夸奖,只要陛下认可我们的计划,这件事可以说已经成功了大半,但所谓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此事如果要成功,最终还需要商贾的配合,还需要监督和执行统一,因此为了配合此次的计划,臣还想请陛下用约法三章的条例发下皇榜,张贴于通传到的郡府所在地最为显眼之处,让天下百姓看见,这样会更加增加商贾的信心,同时也让天下百姓知道陛下对此事的重视,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张贴皇榜昭示天下万民,陛下是遵守信诺之人,则天下商贾必然蜂拥而从,此事必然成矣!”
  “然,朕乃是国君,自然是遵守信诺之人,皇榜之事朕准了!”秦始皇点头。
  “陛下之心囊括四海八荒,臣能辅佐陛下也是深感荣焉,只要此次策划成功,彻底扫平匈奴也就一两年的时间,万里江山即将唾手可得也!”陈旭赶紧顺嘴拍一句马屁。
  “哈哈,好,朕能得清河侯辅佐,也是朕的荣幸,朕还想看看清河侯研制出太乙仙尊传授的太乙神雷,既然策划书已经完成,明日早朝朕会在朝议之时安排下去,对了,上次清河侯在朝堂上说天下万事皆可付诸于商业,朕很好奇,今日有闲,还请清河侯与朕细说一番!”
  “陛下想听,臣不敢私藏,容臣细细道来!”陈旭点头。
  “商贾追本逐利,只要有利可图便会无孔不入,九州轶志中有一句话,叫做国无农不稳,但还有句话叫国无商不富,如今大秦重法令,重农耕,但商业的发展却并不均衡,农商互补才是国富民强的基础,比如新修驰道之事,工程浩大,每次征召都是数十万民夫,然后敦促各地郡府运送粮草器械,派遣军卒监督保障施工,这样固然是一种方法,但却消耗大量耕田种地的民夫,而这些民夫皆都是我大秦耕种粮食的主要劳动力,这其中涉及到数十上百万农户,既耽误农时又消耗民力,但如果我们把修建驰道之事委托给商贾,就和这次打造马卒装备一样,朝堂出政策,让商贾自行筹备人手工具粮食来按照要求施工修建,修建完毕之后由官吏检验合格之后偿付钱粮,这样各地郡县府衙的官吏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民生问题,而且修路同样可以套用这借鸡生蛋之法,甚至不花费一石钱粮……”
  “修路也能不花钱?”秦始皇震惊了。
  “正是!”陈旭笑着点头,“修路固然投资巨大,耗费无数钱粮,但却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情,一旦修好数十年都可以通行,看似无利可图,但其实也可以用来赚钱!”
  “修路该如何赚钱?”秦始皇脸色有些呆滞,感觉有无数的问号从头顶冒出来。
  “臣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道路,叫做高速公路,这种路要求宽敞平整,马车在上面能够快速奔驰而没有颠簸,因此这种路修建起来颇费人工和钱粮,但修好之后可以采用收费模式,如今大秦统一六国之后,昔日的六国国都都是人口不下十万的大都市,商贾云集,而来往于这些大城池之间的商队也日夜不断络绎不绝,就比咸阳和洛阳,两地相隔千里,但每日来往的商旅数以千计,车如流水马龙,这正是如今大秦繁华盛世之兆,但两地之间的驰道却颠簸不堪,车辙碾压之后通行困难,一旦遇到雨雪天气,根本就无法通行,如果能够在咸阳和洛阳之间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不惧雨雪,没有泥泞,只需两三日便可以到达目的地,这样许多商旅都会选择走这条路,而要在这条路上通行,一匹马收费十钱,一辆车收费三十钱,每天就按照两千匹马和五百辆车来计,每日就可以收入三万五千钱,一年下来就是一千二百万钱,陛下就用这收取费用的权利来抵偿给修路的商贾,不费一钱一粮,自然有无数商贾蜂拥而至抢着修这条路,而且还会时常修补……”
  “咕咚~”秦始皇口干舌燥的咽了一口唾沫。
  “清河侯,你……你……这个方法的确可行,但未免太……太过分了!”秦始皇一双眼睛如同看外星人一样看着陈旭,说话也有些结巴,主要是陈旭这借鸡生蛋的方法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比之用战利品打白条来忽悠商贾打造马卒装备更加令人脑洞大开。
  而这些如此离经叛道稀奇古怪的方法在陈旭说出来竟然都合情合理而且又具有完整的操作性,并不是胡言乱语。
  “呵呵,臣也觉得有点儿过分,这只是臣的一个小小的想法而已,陛下不必在意,其实征召刑徒和奴隶修建免费的高速公路也可以,不过最好再等几年,等臣根据天工开物的记载研发出一种化泥为石的方法,到时候就可以将全国的驰道都修建成为平坦的石路,十年百年都不会损坏!”陈旭尴尬的笑着说。
  “化……化泥为石?也是太乙仙尊传授的仙术吗?”秦始皇更加懵逼,浑身微微颤抖情绪有些失控。
  “非是真正的仙术,只是得其皮毛而已,就和神雷烟火一样,能用,但不是仙术!而且此法臣还没研究透彻,需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行,一旦试验成功,以后不仅可以修建平坦宽敞的道路,而且以钢铁为骨还可以修建数十层高的楼房……”
  房间里静悄悄的,陈旭什么时候走的秦始皇都完全没有想起来。
  等他醒过神来的时候,房间里已经没有陈旭的身影了。
  “清河侯什么时候走的?”秦始皇感觉脑海里还在电闪雷鸣的反复回荡陈旭说过的那些话,让他有一种神魂失守的征兆。
  “回陛下,清河侯离开已经有一刻时间!”房间门口一个宫人行礼说。
  “化泥为石,神雷烟火,炼制钢铁,高速公路……”秦始皇呆呆的坐在炕上,嘴里不断的反复念叨着陈旭说过的话,脸色逐渐深沉,眼眸深处时有光芒闪动。
  ……
  宛城,华夏钱庄。
  作为如今最受商贾喜欢的一个地方,华夏钱庄几乎成为了来往于宛城的商贾最为熟知的地方,无他,这个钱庄名如其实,钱多的简直堆积成山,好几个地窖都已经堆满了金子和铜钱,而这些金子和铜钱每天还在增多。
  作为钱庄仅次于陈旭的大股东和主要管理者,范顒最近有些头痛。
  如今钱庄已经开到了宛城、大梁、洛阳、邯郸、新郑、临淄、江陵等一共七个城市,范围覆盖了大秦如今最为繁华的最中央区域,每日进出的金钱无计其数,都是一车一车的进进出出。
  本来钱多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好事,但对于银行来说就不好了,钱太多就表示存钱的人多取钱的人少,而且存钱每日还要付利息,因为眼下是寒冬,中原和北地早已大雪封路通行困难,商贾来往少了一大半,因此大部分商贾都把钱存到华夏钱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吃点儿利息也不错,十万钱存一个月还有两百钱收入,虽然少,但对于习惯精打细算的商人来说坐在家里烤火搂着姬妾亲嘴玩耍也还随时都有进项也是一个极好的兆头,因此所有商人都觉得华夏钱庄简直就是天上的财神下凡来帮他们赚钱的。
  有人欢喜有人忧,范顒看着库房中越来越多的钱感觉眼睛有些发黑,如今存进来的钱每个月光支付的利息都要上万钱,这还只是宛城一处钱庄,全国七个钱庄加起来,一个月什么都不干就要白白付出七八万钱,因此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这钱付的心头血在不断的滴落。
  自从钱庄成立以来,挣钱的方法只有两种,一是存取的手续费,二是贷款的利息,但一年下来除开各种开销之外加上扩展分店,基本没挣钱,只是让商贾方便了许多。
  本来入冬之后发现商贾来存钱的多取钱的少,借贷的更少,范顒本来想降低存款利息甚至不给利息以降低成本的,但想起陈旭说过的话和签下的合同,为了声誉而不得不坚持忍受这种花钱如流水的煎熬。
  “老爷老爷!”门外一个范家的仆人急匆匆而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老爷,清河侯从咸阳给您送来一封信!”


第361章 成败在此一举
  “什么?”范顒激动的一把抢过家仆手里的兴奋,看着上面密封的火漆和印鉴都还完好,顿时松了一口气,转身进入一间办公室,在火炉上烤了一下之后打开信封,取出里面一张雪白的纸张。
  “范老,见信如唔,宛城一别已经数月,此次写信给你,是有一件大事要您即刻去办,第一,筹备大量金钱,不日之后就须用到,第二,赶紧收购数家铜铁工坊,筹备工匠人手和工奴,购买奴隶;第三,马上安排人手去舞阳县和鲁阳县,在上次让你寻找到的煤矿和铁矿附近择地准备筹建大型的冶炼和铸造工坊,第四,联系宛城有实力的铜铁坊主、皮货商、木器商提前做好准备开始备置大量皮革和制作刀枪剑柄的材料,此事颇为隐秘,最多数日便会有皇榜发至宛城郡守府,陛下准备三月前筹备一万套钢铁兵器和新式马具,全部将由商贾自行筹备打造,然后各地郡府安排监吏检测收购,到时候还会有一个约法三章的合同,内容你一看便知,此次是商贾改变如今地位的一次绝好机会,您作为大秦商界领袖,一定要带头做好这件事,为天下商贾做个表率,而只有这件事成功,我也才能在朝堂之上为天下商贾争取足够的利益,从此彻底改变大秦如今重农抑商的格局,商人地位成败在此一举,成则以后扬眉吐气,败则从此一蹶不振更受欺凌,万望甚重对待,最后还有一事,速派人来咸阳开设华夏钱庄。”
  看着这份语气甚重但又语焉不详的书信,范顒微微沉思之后就收好书信出门驱车回府,在书房之中很快写下数封请帖。
  “来人,将这些请柬送出去,就说老夫今晚酉时在清河客栈请吃酒宴,并且叮嘱各位家主按时到达!”
  “是,老爷!”一个管事拿着书信,很快就安排七八个家仆四散而出,将请柬送往宛城几个经营铜铁、木器、皮革制品的商贾府上。
  送给范顒的这封信,早在陈旭当日在朝堂之上提出约法三章的当天,他便让人送往了宛城。
  而这封信到达宛城的前两天,咸阳已经有数位中郎将带领军卒护送着传旨的谒者和工匠四百里加急直奔汉中、三川、南阳、河内、上党、河东诸郡,手持皇榜和皇帝谕令,带着成箱成箱印制好的图册和说明书准备通传诸郡,开启大秦历史上的第一次政商合作之事,而这件事必然在民间掀起巨大波澜。
  也就在范顒接到陈旭书信八天后,数十匹快马一路疾驰顺着武关驰道从崇山峻岭之中冲了出来,许多马背上还驮着木箱和藤筐,一行人毫不停歇的挥鞭直奔两百里之外的南阳郡府宛城。
  “驾~驾~”马背上的兵卒和身穿官服的谒者、郎将使劲儿挥鞭抽打着坐下的战马,虽然寒风呼啸,天空中有雪花飞扬,地上也已经落下一层银白,但每个人却都额头汗珠滚落,战马也鼻息沉重,口鼻之中喷出一股股剧烈的白雾。
  “陛下谕令,四百里加急,阻挡者斩~”
  临近宛城西门,为首的郎将亮出手中的铜制腰牌,然后一群人呼啸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