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风浪阻挡,秦始皇这次出海颇不顺利,只能贴着岸边慢慢前行,足足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船队才使出浙江进入大海。
但世居西北苦寒之地的大秦人,哪里知道夏日大海的脾气。
此时正是夏季,东南风盛行,热带风暴也是旋踵而至,就在出海的当天,秦始皇便遭遇了热带风暴的袭击,刚出钱塘湾便又有数艘随行的大船在风浪之中倾覆,禁军和随行侍从死亡数百人。
“陛下,风波险恶,海中无法前行,臣等请求陛下靠岸乘车马前行!”
坚持了两天之后,一众随行的大臣再也坚持不住了,一起跪地请求秦始皇下船,这不买票的船坐起来太特么的黑人了。
十多丈长的大船在海中犹如一叶浮舟,随着数丈高的海浪起伏颠簸剧烈摇晃,无论是李斯赵高蒙毅这些旱鸭子文官还是王贲和玄武卫这些习惯马背上厮杀的武士,除开操舟的渔民之外一个个全部吐的脸色苍白手软脚软,半条命都快没有了。
“如若陛下不信,此次东巡必然一路困难险阻,风波险恶雷霆暴雨,皆是违背天意而行的天神震怒之威……”
陈旭侃侃而谈的形象再次没有丝毫阻挡的从秦始皇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难道朕真的是凡夫俗子?此生无望长生不老……”
秦始皇心中如同海浪一样翻腾起伏,望着狂风怒号波涛翻滚的狂暴大海,脸色变得越来越深沉,情绪也越来越低落,而且他也慢慢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即便是东海那些方家术士说的是真的,大海之中果然有三座神山,但就眼前这种海浪和天气,恐怕也无人可以寻到,眼下还是在沿海,如果要深入茫茫大海中数千里数万里,到底需要派出多少大船才能成功,千艘还是……万艘……?
更何况即便是找到了,在数万里海涛连天的大海之中,又如何辨别方向回来?即便是能够回来,需要十年……或者是……百年……?
“靠岸~”短暂的沉默之后,秦始皇发布靠岸的命令。
这是他此次巡游东南以来发布的第二个违背自己初衷的命令。
第一次是在君山之上。
第二次是在东海之中。
而就在秦始皇弃船上岸,换成民夫驱赶跟随的车马继续前行的时候,华夏大地的夏粮收割也已经陆续开始。
清河镇,近几日热闹非凡。
因为去年采用了深耕屯肥,条播间垄的新式种植方法,土壤肥力增加,野草却少了一大半,加上平日除草,如今的麦田之中几乎看不到野草的痕迹,而如同往年一样野草比麦子多的情况更是半分都没有出现,眼下小清河两岸的河滩上,满眼看到的就是一片金黄的麦浪,麦穗粗大,颗粒饱满。
在代理里典牛大石、游缴刘波、三老和几个亭长的陪同下,陈旭挨着把河滩上要收获的麦田都仔细视察了一遍,最后把自己选中的十多户人都叫过来。
这十多户是去年冬小麦下种之时就安排好的,他们种的小麦种子是从粮库之中专门筛选的粒大饱满的良种,一共种植了近五百亩,而且屯肥和耕种的时候都专门安排了人手帮忙,通过今天的观察来看,这批特意筛选的良种加上精耕细作的种植,效果非常不错,麦穗比普通麦种大了不少,每头麦穗不光籽粒数平均多出来八粒左右,而且籽粒也要饱满一些。
这个结果自然是令人惊喜的,以前普通刀耕火种的麦子陈旭去年见过,每穗的籽粒大约在十四粒左右,但这些筛选过的良种竟然多出来一半,因此按照这个判断,即便是没有肥料和其他辅助手段,这些试验田每亩的产量至少也能达到两石以上。
而且今年田间几乎没有杂草,加上肥料充足,麦秆都比往年粗壮不少,密密麻麻全部都是麦子,密度比往年增加了三倍的样子。
也就是说这些良种试验田的产量至少都在六石以上,至于其他同样精耕细作的麦田,麦穗籽粒平均也多出来六粒的样子,而种植密度相同,这样算下来也至少有四石往上的产量,甚至肥料充足的田地达到五石也很正常,这种产量完全达到了去年宣传的预期目标。
而麦田的这种状况早在麦穗扬花的时候人们就早已发现了,不光是清河镇,根据牛大石和几个亭长下去视察回来反馈的情况看来,下属十一个村子的情况都差不多,强制性的深耕积肥,今年的亩产基本上都在四五石的产量,因此进入夏季之后,整个清河镇全部都洋溢在一种极其喜悦的丰收气氛之中。
今天天气晴好,是选定夏粮收获开镰之日。
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新式的弯月形镰刀,而且家家户户的脱粒机也都经过重新设计和修理,大部分脱粒机都换上了铁质的活环和手柄,使得摇起来起来更加轻松平稳。
“你们的麦子需要好好收割,争取颗粒归仓,所有收获的麦子晒干之后必须一粒不少的上缴粮库存储,以备作为今年冬种的良种,你们上缴多少,粮库就补你们多少,而且每石麦子我再单独补偿五钱,作为对你们的奖励……”
“大人不可以啊,这些良种本来就是镇上粮库中筛选出来的,而且积肥耕种您都额外安排人手帮忙,我们也没出多大力,一石换一石我们都赚到了,您还贴钱的话我等坚决不能要!”
陈旭的话还没说完,十多个户乡民几乎同时推辞,而且态度很坚决。
“勿用推辞,我这也是想让清河镇的所有人知道,好好种田才能发财致富,偷懒就活该受穷受苦,你们这些人都是我们镇上公认的勤劳之家,所以这笔钱受之无愧,何况有了你们今年种植的这批麦子做良种,明年……”
“里典里典~~”几个半大小子从远处顺着河堤狂奔而来,上气不接下期的跑到陈旭面前激动的说:“快,快去,郡守大人来……来了……”
“江北亭?他来干啥?”陈旭一下愣住了。
江北亭升任南阳郡守之事陈旭回家后不久就知道了,除开说他命好之外就只能翻白眼儿,刚当县长不到一年就当了高官,这种火箭般的升官速度前所未有。
“大家跟我同去迎接郡守大人,刚好把我们丰收的情况和他汇报一下!”
陈旭带领清河镇的一群人去村头迎接下来视察的江北亭。
郡守的身份和地位自然和县令不是一个级别和层次。
犹记得当初,雉县县衙的县令专车是一辆极其陈旧的老马车,行走时吱吱呀呀的声音能够把人的牙都酸倒。
但眼下江北亭的座驾是一辆双马拉乘的豪华马车,青铜车轮和车轴,榆木车辕,栎木车架,紫檀制作的座椅和栏杆扶手,上面还雕刻有各种装饰和花纹,完全就是一辆马车中的劳斯莱斯,充满了稳重和豪华的气息。
而马车前后左右,还护卫着近百虎背熊腰手持长戟刀剑的侍卫,皆都乘马,后面还跟着几辆马车,上面坐的都是郡守府随行的官吏,最后是十多位骑马的旗手,手持各色旌旗随风猎猎,看起来气势十足。
而在江北亭马车旁边,还跟着一个身穿淡蓝色丝绸长裙,腰挂宝剑眉清目秀的小娘子,还是一如既往骑着那匹枣红色的大马,赫然就是大半年没见过的刁蛮丫头江楚月。
“陈旭见过郡守大人!”陈旭等马车队伍停下来之后迎上去拱手行礼,身后跟着的牛大石和刘坡等一大群人全部都闹哄哄的跟着行礼。
“贤侄免礼!”江北亭很高兴的从车上下来,然后转头对坐在马背上的女儿说:“下来与陈旭见面问好!”
江楚月听话的跳下马背走到陈旭面前福身行礼:“江楚月见过陈郎君!”
呃~突如其来的骚……这小娘皮礼貌一下差点儿把陈旭的腰闪了,手忙脚乱的赶紧拱手问好,同时眼光落在江楚月身上,发现大半年没见,这个丫头长高了一大截,几乎和自己一样高,而且似乎也漂亮了许多,眉眼依稀有了一些正常女人的俏媚样子,尤其是胸脯大了不少,加上轻薄贴身的丝绸,迎着风显露出凹凸有致的身材,看起来有了几分亭亭玉立的感觉。
江楚月行礼之后就退到旁边,神情很是淡然,脸上似乎看不出任何情绪。
咦,这小娘皮莫非脑袋坏了?怎么会是这幅表情?
陈旭很是不解,但也没太过细想,因为这个丫头不是自己的菜,没必要对别人的老婆这么惦记。
第310章 丰收
“大人郡务繁忙,今日怎么会有空来我们穷乡僻壤游玩?莫非郡守夫人把您赶出来了?”陈旭笑着打趣说。
江北亭胡须一抖指着撤陈旭说:“你这个人完全没个正经,言语轻浮不羁,不知道将来去了咸阳还会得罪多少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旭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陈旭很欠揍的飚出几句后世名言,然后双手一拱说,“江大人请,今日刚好是清河镇夏粮收割开镰之日,正好一起见证一下清河镇有史以来最喜悦的一次丰收盛景!”
“走,你说的不错,我就是为你清河镇的这次丰收而来!”江北亭挽着陈旭的手一边走一边说。
陈旭毛骨悚然的被江北亭牵着去河边。
根据他一年多来的了解,挽手是秦朝男人间最信任最亲近的一种方式,再继续亲近一点儿,晚上就会抵足而眠,那才真正是超越兄弟的情感,如果有好朋友来了,一般都是陪好朋友睡,那样才显得亲切,至于自己的老婆和姬妾,只能独守空房,甚至还有更加变态的主人,把自己的姬妾杀了给客人吃来表示自己最大的热情。
呕,陈旭越想越恶心,然后把手挣脱出来捂嘴巴。
很快一群人来到陈旭的试验田前面。
这二十亩试验田已经麦穗金黄完全成熟,麦穗比十多户专门种植的良种田更大一些,陈旭早已抽检过了,每头麦穗的籽粒数超过二十五粒,籽粒同样饱满,根据他的估计,这二十亩试验田的亩产要超过八石。
“大人请看,这二十亩试验田是我专门种下的,采用严格的精耕细作,加上火肥粪肥,整齐条播,间垄通风,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如果不出意外,这试验田亩产将达到八石。”陈旭指着麦田说。
“八石?”
不光江北亭忍不住惊呼,身后跟着的七八个郡守府衙的陪同官吏全部都脸色大变。
“不错,不光是我这试验田,清河镇今年夏麦最差的亩产都在四石往上,也就是说,今年清河镇的夏麦产量足足比去年要提高三倍不止!”陈旭说到这里喜笑颜开的看着江北亭说,“江大人,去年可说好了,今年清河镇的税粮可一石都不能多收!”
“那如何能行……”江北亭后面一个官员忍不住叫嚷。
“如何不行?”陈旭转头看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冷冷的说。
“大秦有律令,地有所出,必税四,所以亩产八石必须缴三石二斗税粮,任何人都概莫能外!”这个官员毫不相让的说。
“哈哈!”陈旭突然哈哈大笑,“你说的是收起来的粮食,如果我收不起来呢?”
“收不起来?怎么会收不起来?这夏麦已经成熟随时都可以收割,几天就会收获完毕!”这个官员满脸疑惑的说。
“收不起来的原因多了,比如天气不好,心情不好,有狗,手痛股痛,反正就是收不起来……”陈旭翻着白眼儿说。
“好了好了,贤侄勿要胡搅蛮缠,我答应之事自然算话,你们清河镇今年不光不会多缴,而且还会少缴!”江北亭哭笑不得的打断陈旭的话。
“大人何出此言?”陈旭惊喜的问。
江北亭拈着胡须说:“去年你把精耕细作之法详细呈送给我,里面不光提到了堆肥除草,还提到了筛选良种,上次河堤修好之后,我来勒石为你记功之时,便看到你们清河镇的麦苗长势喜人,不仅整齐而且根根茁壮无比,料想你们清河镇今年的夏麦一定会喜获丰收,当时我就想可不可将你们清河镇的粮食作为良种收购,眼下看来我的想法不错,你们清河镇全镇的夏麦全部都不许作为口粮,必须全部上缴郡府粮库,明年作为良种配发下去,麦种我会直接从郡守粮库给予兑换,一石换一石一斗,而且不用交税,贤侄,你看如何?”
“这个……郡守大人,太少了点儿吧,我方才还与他们说良种之事,一石我都是一石五斗换的!”陈旭转头看着身后十多个农户,“刚才我是这样说的吧!”
这些农户跟着陈旭混了一年多了,自然一个个贼精,一起点头都说方才里典就是这么说的,其中好几个还嚷嚷着说里典刚才还说了,每石还私人补贴五钱。
江北亭郁闷的差点让把胡须揪下来好几根,忍不住脸皮直抽抽几下说:“贤侄,你我不是商贾,何须这般讨价还价,贴钱是不可能的,这样吧,我与你一石二斗,这是最后的让步!”
“成交!”陈旭高兴的合不拢嘴。
“哈哈,那就好,赶紧开镰收割,我要马上看到产量究竟如何?”江北亭也笑的很是畅快,陈旭顿时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敲锣,开镰!”陈旭对着游缴刘坡打个手势。
很快随着一声铜锣敲响,哐哐哐哐的声音中,整个清河镇站在田间地头早已准备好的男女老少几乎同时挥起镰刀开始收割,同时脱粒机也忽忽转动起来,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也随即在田野之中传开,安详宁静的清河镇,似乎眨眼之间就变成了一副欢腾的丰收场景。
而铜锣响起的同时,七八个带着草帽手持镰刀的农夫也已经踏进陈旭的试验田,弯腰开始收割,随着青黄的粗壮麦秆一片片倒伏下来,另有一群人开始把割倒的麦子抱到脱粒机旁边,此时脱粒机早已被一个魁梧的小伙子转的呼呼作响,另一个中年农夫把抱过来的麦子送入脱粒机当中,伴随着噗噗啦啦的声音响起,金色的麦粒便从出口蹦跳着落入下面的一个藤筐之中。
“贤侄,与我一把镰刀!”江北亭将身上的长袍塞进腰带里面,作为郡守,他要与民同乐。
陈旭脸有些黑,心说眼下没有新闻记者,又有没有电台的转播,你瞎凑什么热闹,你下去割麦子我岂不是也要跟着下去表示一下?
看着江北亭坚持的模样,陈旭只好找来两把镰刀,挽起袖子陪着江北亭下田割麦子。
忽忽一个小时过去,陈旭累的像条狗一样浑身湿透罢手坐到田边一棵大树下陪着江北亭和几个官吏喝凉茶,而此时艳阳高照,已经午时,火辣辣的阳光直射下来,几乎农田里没有任何遮挡,但收割麦子的乡民却似乎精神更加充沛,一个个晒的黢黑汗流浃背的仍在大声谈笑。
“民心可用也!”江北亭用袖子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喝凉茶一边夸奖干活儿的农夫。
陈旭忍不住使劲儿翻白眼儿,然后鬼使神差的偷偷看了一眼站在旁边抱着一瓶冰冻葡萄果醋,插着一根新麦秆儿慢慢喝的江楚月,发现她脸上依旧没有太多情绪,神情平淡,似乎对眼前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这个小娘皮大半年没见,似乎转性子了?
但这个样子又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似乎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
陈旭数次准备张嘴问问江北亭,但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对于江楚月,陈旭说不上有好感,但也并不特别讨厌,毕竟从小娇生惯养的十三四岁的少女刁蛮一些很正常,只要没有太大的恶习,陈旭基本上都能忍受。
他也知道江北亭的意思,以前反复提醒过数次,不过都被他用各种理由推脱了。
娶老婆这种事,还是要娶温柔漂亮的。
因此他虽然感觉江楚月或许经历了一场什么巨大的变故导致心性大变,但最后还是决定不沾染这层无谓的因果。
一个时辰过后,二十亩试验田收割超过三分之一,三台脱粒机时刻不停的转动,数十麻袋脱下来的麦粒摆在一起,牛全和几个壮实的年轻人正在挨着用木斗称量。
“怎么样?”看着牛全满头大汗的跑过来,陈旭赶紧问。
“丰收了,里典大人丰收了!”牛全激动的连声嚷嚷,“收割下来的我们经过测量,已经超过五十石,亩产超过八石!”
陈旭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心情一下变得舒畅无比,似乎刚才割麦子手上撸出来的几个水泡都突然间不火辣辣的痛了。
“好好!”江北亭站起来,忍不住激动的胡子眉毛都在抖抖,这个数据是他亲自参加亲眼所见,自然造不得假。
很快其他一些地方的称量数据也都陆续传来,十多家良种试验田几乎都达到了陈旭开始的预测,亩产都在六石以上,而那些普通的农户也均在四石以上,其中许多达到了五石。
这个数据把江北亭更是喜的合不拢嘴,连声夸奖陈旭,“贤侄,清河镇亩产八石的收获我要详细呈送咸阳,在陛下面前为清河镇乡亲请功!”
陈旭无所谓的耸耸肩,只要不让多缴税,请不请功都无所谓。
得到想要的答案,江北亭再三叮嘱陈旭一定要把整个清河镇的小麦都晒干之后归仓,过一个月之后他便会安排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