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上一天,人间便是一年,织女虽然在人间呆了三年,并且生下一儿一女,但天上其实才过去三天而已,到了第四天,天帝发现织女没有按时织完布,于是一问之下才知道织女竟然私自下凡了,再安排人下凡一打听,得知织女竟然已经嫁给了一个凡人,于是大怒之下便安排天兵将她捉拿回天庭,织女被抓走了,两个孩子拼命哭着喊娘,牛郎没办法,只好用担子挑着两个孩子在后面追,追啊追啊,最后追到银河边,却被波涛汹涌的河水挡住了去路,只能眼睁睁看着织女被天兵抓着走的越来越远,听着两个孩子的哭声,织女很伤心,知道自己这一去就再也见不到丈夫和两个孩子了,于是就把织布的梭子丢出来给丈夫留个纪念……”
  “呜呜,天帝真坏,怎么能够把织女抓走?织女被抓到天上肯定又是没日没夜的织布,天帝,大坏蛋,大坏蛋……”杏儿听到这里伤心极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使劲儿诅咒天上的某个神仙。
  “然后呢?”牛大石瞪着一双牛眼。
  “旭儿,后来呢?”陈姜氏也听的入迷忍不住问。
  “对,兄长,织女一定很够回来对不对,你快说呀,快说呀!”杏儿也回过神来抱着陈旭的胳膊使劲儿摇晃。
  “别晃了别晃了!”陈旭哭笑不得的只好接着讲:“织女被抓走之后,牛郎带着一儿一女就天天在银河边上苦苦等候,两个孩子也天天哭着喊娘,希望织女能够回来,后来这件事就传到了天帝妻子的耳中,天帝的妻子叫王母娘娘,是一个温柔美丽的女人,住在昆仑山的瑶池仙宫之中,她听说牛郎和织女的事情之后就去找天帝,希望天帝可以网开一面让织女下凡去和牛郎继续生活,但天帝说仙凡殊途不可通婚,这是天条律令,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天帝虽然没有答应王母娘娘的请求,但还是答应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可以在七月初七这一天见一次面,至于天河阻挡他们必须自己想办法渡过!”
  “可是……可是天河那么宽他们……她们怎么才能见面,天帝太坏了,表面看起来答应了,其实就是故意不想让两人见面!”杏儿忍不住又开启了诅咒大法,但在陈旭看来却一语中的直指天帝的内心想法。
  “杏儿坐下,听兄长说!”陈姜氏虽然当了十多年的娘了,但毕竟也是一个才三十二岁的年轻女人,女人的八卦心性也迫使她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牛大石这次不敢再说话了,眼巴巴的看着陈旭。
  “要度过天河织女肯定没办法,牛郎一个凡人就更没办法,不过王母娘娘虽然自己不能出手帮忙,但却帮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命令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凡间所有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上空用身体搭起一座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因此每年到了七月初七这一天,所有的喜鹊都会消失不见!”
  “我知道我知道了,喜鹊都飞到天上搭桥去了!”杏儿听到这里终于破涕为笑,跳起来高兴的嚷嚷。
  陈姜氏和牛大石也都松了一口气。
  这个结局虽然不完美,但还是勉强能够接受。
  “到这里是不是该唱一首歌了!”陈旭讲完之后抬头望天,对着满天的星星忍不住轻声嘟哝一句。
  “兄长你刚才在说什么?”杏儿摇着他的胳膊问。
  “他在说要唱首歌!”牛大石如同鬼魅般在旁边蹦出一句。
  “好啊,好啊,兄长不光会讲故事,原来还会唱歌,快唱快唱!”杏儿高兴的拍手欢呼。
  陈旭幽幽的看了牛大石一眼,然后摸了一下挂在腰间的青铜匕首。
  这个虾子脑仁不大,耳朵忒好,而且嘴快,这种人将来最容易出问题,为未来计,要不要干脆提前把这个煮整只青蛙的妹夫捅死算了。
  “咳咳,好吧,兄长就给杏儿唱一段关于牛郎织女的歌曲!”
  陈旭清清嗓子,然后站起来双手背到背后在院子里走了几步,在脑海里组织了一下后世流传的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天仙配本来是一段黄梅戏曲,讲述的也不是牛郎织女的传说,而是七仙女下凡私配董永的故事,但其实中国大部分人弄不清楚这两个故事的区别,以为两者就是同一个故事,其实不然。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诗经》中都有相应的记载,只不过并没有流传很广而已,所以这个偏僻小山村里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山村野夫都不知道。
  而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到东汉后期才出现,讲述的是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七仙女,才有下凡私配董永男耕女织,然后王母娘娘横插一耙,派天兵将七仙女捉拿回了天庭的故事。
  但对于陈旭来说,两个故事变成一个一点儿障碍都没有,因为刚才讲起牛郎织女的故事,他的脑海里竟然顺理成章的响起了天仙配的歌声,就像一般人看到“两只老虎两只老虎”就会不知不觉的唱出来的一样,绝对不会是念出来的,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第37章 夫妻双双把家还
  “月下金牛红线牵,牵牛织女共婵娟。结成比目得佳配,愿做鸳鸯不做仙。”
  陈旭如同唱戏一样踱步抬腿,望天念出四句诗之后唱出后世那首家喻户晓男女老少都能哼哼几句的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歌曲很短,只有寥寥几句,而且陈旭也只记得这几句,等他把最后一个间字的拖腔哼完之后,回头,才发现陈姜氏,杏儿,牛大石都如同雕塑一样呆呆的看着他,嘴巴张的大大的,三双眼睛都在夜色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咳咳!”陈旭忍不住又咳嗽了几声,这个场景很诡异,让他感觉浑身毛炸炸的,于是干笑着搓着手说,“这本来应该是一男一女夫妻的对唱的曲目,我一个人唱有点儿不太合适……”
  “兄长,教我教我,那样我就可以和你两个人唱了!”杏儿回过神来兴奋的嚷嚷。
  “还有我还有我,我可以和杏儿对唱!”牛大石也激动的跳起来。
  “你回去睡觉吧,我要和兄长两人唱!”杏儿不屑的翻白眼儿。
  “妹子,咱俩才是真正的夫妻!”牛大石涨红着脸说。
  陈旭:……
  “唉,真的不该讲这个故事的,也不该唱这首歌的!”
  深夜,陈旭躺在床上,透过屋顶的大洞看着一条星光璀璨的银河嘀咕着慢慢睡去。
  因为一个故事一首歌,为了教会杏儿和牛大石,三个人在院子里唱了大半夜。
  此时他躺在床上,脑海里全部都是牛大石那种五音全跑调鬼哭狼嚎的声音,直到天亮醒过来的刹那,似乎还有一段魔咒般的余音在他耳边回响。
  那声音太有魔性了,用鬼哭狼嚎完全是抬举他,只能用要命来形容。
  吃早饭的时候,陈旭顶着俩黑眼圈不停的打着哈欠。
  牛大石也是眼圈儿乌黑。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大眼儿瞪小眼。
  只有杏儿精神饱满,喂猪、吃饭、走路都在哼唱着歌。
  “树上的了鸟儿成双对……”
  “杏儿,你在唱啥呀,大声唱给婶娘听听!”一个帮忙烧水的妇女看着小丫头兴奋的样子问。
  而这一问立刻就让场面失去控制了。
  小丫头在人前人后的哼哼本来就是想炫耀一下,其实小心眼早就压制不住了,于是很激动的停下来开始讲述昨晚陈旭讲的那个牛郎织女的故事。
  小丫头记性很好,讲述的时候而且添油加醋,把织女织的布说的天花乱坠,把仙女洗澡说的绘声绘色,把牛郎偷衣讲的心惊胆战,把邪恶天帝贬的猪狗不如,讲完之后更是开口唱起才学会的夫妻双双把家还,除开一群大婶子老媳妇听的喜形于色之外,村里一群玩耍的小子丫头也都围过来听的津津有味,甚至一群正在吃饭的大老爷们儿也都端着碗站在圈外,听的忘记吃饭了。
  “唉!”陈旭很忧郁的叹了口气,赶紧几口扒完饭把碗一丢准备开溜。
  看小丫头一边唱一边偷偷看他的模样,他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果然,他刚战起来,小丫头便指着他嚷嚷:“这些都是兄长昨晚教我的,这首歌两人对唱才最好听!”
  “时间不早了,吃完干活儿了!”陈旭赶紧大吼一声。
  但在这个时间根本就不值钱的年代,他的这句话几乎被所有人直接忽略了,不少人都嚷嚷让他和杏儿唱一个。
  看和陈旭起身提着柴刀准备逃走,马大伯很没有长辈的风骨,开口就是威胁。
  “小旭,你今天不好好唱我们就不干活儿!”
  “对,唱的不好听不干活儿!”几乎所有人都开始起哄。
  太不要脸了,吃老子的饭竟然不想干活儿。
  陈旭在心里咬牙切齿,不过看着这些穿的像叫花子却笑容灿烂的村民,他还是决定忍了,丢下柴刀干笑着走到人群中间,暗暗的在小丫头后脑门儿上嘣了一下。
  “兄长,我开始唱了啊!”小丫头满脸得意的笑着,然后开口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陈旭无可奈何的接:“绿水青山带笑颜!”
  杏儿摆出一个摘花的动作唱:“随手摘下花一朵。”
  陈旭翻着白眼儿装作接过杏儿手中的花朵往她头上一边插一边唱唱:“我与娘子戴发间!”
  “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这首歌昨夜陈旭教了很久,主要是这个时代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根本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听人唱过歌,因此唱歌几乎完全没有音调上的协调感,不然短短几句的歌曲为什么要教大半夜,杏儿虽然学会了,但现在随手做出来的动作却让陈旭都忍不住感叹,这丫头天生就有演戏的天赋,唱歌的时候附带表演竟然惟妙惟肖。
  如果换上一身漂亮的戏服,基本上可以达到后世小童星上台表演的地步了。
  两人一唱一和附带动作,很简单的一首歌转眼就唱完了。
  但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娱乐基本靠手,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自觉的年代,这个新颖的边唱边表演的节目瞬间就把所有没见过大世面的土鳖村民们惊呆了。
  两人唱第一句的时候还有人说笑,等两人唱完之后所有人都只剩下了发呆,就和昨晚陈旭唱完之后陈姜氏和牛大石三人的表情一模一样,张大嘴巴听的入迷。
  “唱完了?”许久之后一个妇女才忍不住问。
  “好……好听,再来一遍!”一个小青年大喊。
  “对对,再来一遍!”更多的人开始嚷嚷。
  我去,陈旭脸都黑了,指着牛大石说:“这是一首夫妻对唱,我和杏儿表演不大合适,让大石来唱!”
  “哇,大石你也会唱,杏儿刚好也是你没过门的婆娘,你们两个一起来唱!”
  “好好!”牛大石激动的走路都打颤,走到杏儿旁边一本正经的站好。
  “好好唱,不然我以后不理你了!”杏儿忍不住叮嘱一句,然后开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
  牛大石一开口,果然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五音全跑,一圈儿人瞬间哗然,许多人干脆捂上耳朵,等大家都回头找陈旭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提着柴刀跑的没影儿了。


第38章 她来干什么?
  “我靠,幸亏跑的快!”
  陈旭提着柴刀一口气跑到新房子的位置开始干活儿,同时也心有余悸的发誓以后再也不教小丫头唱歌了,这丫头太嘚瑟了。
  眼前的房子框架已经打好,余下的任务就是把墙壁门窗弄好,然后屋顶盖上晒干的茅草就行了,如果天气不好的话提前盖也行,反正河滩上的草全部割下来盖几百栋茅屋都没问题。
  不一会儿听完戏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带着工具过来,很快大家都谈笑着开始干活儿,有人砍竹子,有人把竹子破成两半,有人把破开的竹子一根一根往房间的梁柱上仔细捆扎起来,还有人爬上房顶捆绑长长短短的木棍,弄成密密麻麻的格子将来好盖茅草。
  所有的人各司其职,进展也有条不紊。
  “旭哥儿,我是不是真的唱的很难听?”牛大石哭丧着脸走过来。
  “不算难听,你只是五音不全而已!”陈旭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说。
  “真的?”
  “嗯,男子汉唱歌当慷慨激昂有燕赵风骨,好不好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气势,你气势很足多练练就好了,那边我准备挖个茅厕,你去吧,一边挖一边多练习,说不定哪天上了战场还能够鼓舞敌人的士气!”
  “诶诶,好!”牛大石激动的也没听清陈旭说的话,提着青铜锄头直奔几块石头围出来的茅厕位置开始挖起来,一边挖一边扯开嗓子大吼。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屋顶上两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脚下一滑差点儿掉下来。
  一天两天三天,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新房子也慢慢从一个框架开始便的丰满起来,青竹做的墙壁,门窗房顶都已经成型。
  今天是陈旭家的盖房子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后一道工序,盖屋顶。
  只要把收割晒干的茅草整理好,清除里面的杂草荆棘,然后捆扎成一束一束弄到房顶上一层一层的挨着盖好,这栋全村最高最宽敞的房子就算彻底完工了,至于里面的家具那得陈旭自己想办法慢慢弄。
  因此全村男女老少几乎都来了。
  小孩都跟着杏儿学唱歌跳舞喂猪去了,十岁左右的大孩子都帮忙整理茅草,妇女们就负责捆扎,男人们就一捆一捆的往房顶上运送,七八个年纪大的在上面负责铺盖。
  “咴~”
  突然一声若有若无的马嘶从村口的山路上传来,然后很快就听到得得得得的马蹄声。
  房顶上的几个人都不由站起来转头望过去,其中一个年轻人冲着下面的马大伯喊:“爹,好像是镇上来的人,其中一个似乎是亭长!”
  马大伯愣了一下丢下手里的东西皱着眉头说:“这还没到收割麦子的时候,最近也没发现甚子事情,他来干什么?”
  “大伯,是不是我修房子没提前说一声?”陈旭有些紧张的问。
  盖房子这种事无论古今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在后世,即便是在最偏僻的山村,要盖房子还得经过政府部门的同意,规划地基之后才能破土动工,秦朝法律严苛,这种事有可能也需要提前报备。
  “应该不是,虽然是有这个规定,但我们这种地方从来都没有人管,一会儿你别说话,一切听我的!”
  “好!”陈旭感激的连连点头。
  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左右,太阳正是浓烈的时候,而且最近一直是大晴天,温度至少都三十度,因为不知道镇上这些人的来意,马大伯干脆让所有人现在暂时停工下来歇息。
  随着马蹄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很快五匹快马顺着小路冲出来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为首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身穿淡蓝色细麻布裙,腰悬一把短剑,头上戴着一个小小的斗笠,柳眉星目皮肤光洁,胯下一批枣红大马,虽然脸上带着一些稚气,但看起来却有几分英姿飒爽的味道。
  少女身后跟着四个人,一个看起来老成敦厚的中年人,一个三十多岁的黑脸汉子,一手抓着缰绳,一手抓着一把古旧的长剑,剩下两个身披布甲的兵卒,马鞍旁边也挂着武器。
  看着这几个人,不光陈旭惊讶不已,就连牛大石和马大伯等几个上次一起去镇上卖肉的人也都惊讶不已。
  这个少女沈既明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把蛇买走之后还冲他狠狠的翻了一个白眼儿。
  而少女身后的敦厚中年人,就是付钱卖蛇的人,虽然没有看到那个中年文士,但这些人应该是和他一起的。
  一群外地人跑到我们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干什么?
  陈旭忍不住盯着马背上的女孩子看了几眼,然后迎来的是一个狠狠的白眼儿,显然小女孩也已经认出他来了。
  五匹马很快放慢速度走到新房子前面的空地上停下来,马大伯赶紧迎上去对那个黑脸汉子弯腰行礼:“小河村村正马重见过亭长大人!”
  “嗯,马重,今天我来有两件事要宣布,你身为村正,一定要秉公鼎力而行,不可懈怠!”
  “是,请亭长吩咐!”马大伯一听不是为了征收夏粮税而来的,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紧张不安,亭长的口气有些严肃过头了。
  “第一件事,南阳郡守大人和雉县县令大人有令,雉县全境征召两千民夫参加修建南阳至南郡的驰道,小河村在我管辖范围,按照户籍分配下来必须征召四人,这件事你尽快处理,三日后带人去清河镇集合,五日后必修到达县城听候县令大人统一调度,懈怠者黥(qíng),延迟者劓(yì),逃脱者刖(yuè),违令者笞(chī)死,胆敢对抗者斩首弃市,聚众反抗者夷三族,马重,你可听清楚了?”
  “听……听清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