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府天)-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召见我时,戏称女婿和儿媳都出自杨氏,这是姻缘天注定。既然如此,她身为婆婆也不至于挑我这个媳妇的错处。”

她一边说,一边更加用力地抓住了杜士仪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师傅没有错。没有师傅,阿爷不会转任雅州,踌躇满志受人敬重,直到临死之际还对周遭人说,此生在世上走一遭,了无遗憾了。没有师傅,我不会学琵琶学乐舞,也不会拜入师尊门下,天下大家闺秀不知凡几,又有几人能够有机会看遍那么多地方的风光?师傅,我从前很好,现在很好,将来一定能够也会很好,你不用担心我。”

玉奴的眼神中,流转着一丝旁人摸不清看不到的东西,她轻轻垂下头,许久方才低声说道:“当初就有人曾经对我说过,背后算计师傅的人太多了。我本来还不明白,可婚事定下之后,惠妃曾经单独召见过我数次,仿佛对我很满意。那次牛仙童被杖杀后,我偶然一次听到惠妃对人说,师傅太年轻了,跌倒一次再爬起来,本是施恩的大好机会,可牛仙童贪得无厌,不争气。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之前也从来没对师尊和姑姑说过。”

玉真公主从前压根没打算让玉奴嫁入皇家,顶多只考虑过自己挑选一个家世简单人品好的嫁过去,故而这些勾心斗角的东西,她压根就没去费心教过自己这个最心爱的徒儿。这桩婚事木已成舟后,固安公主倒是想过此事,可最终却被玉真公主制止了。

天子也好,惠妃也好,都是人精,想必都看中了玉奴那天真烂漫的性子,如若想让她蜕变得处变不惊,那两位都能轻易察觉到。与其如此,还不如就让玉奴保持这样的真性情,也许嫁过去还能轻松一些。

所以,此刻听到玉奴吐露出这不曾对人提过的惠妃阴私,玉真公主登时柳眉倒竖,而固安公主则是上前笑着探问道:“那个从前对你说算计你师傅的人太多的,到底是谁?”

玉奴原本不肯说,可她既然已经露出口风,被固安公主七拐八绕可劲一哄,最终便不由自主把人名吐露了出来:“是曾经跟着师傅去陇右的鲜于仲通……”

鲜于仲通竟然见过玉奴?

杜士仪不禁小小吃了一惊。然而,玉奴只说鲜于仲通提醒过自己诸多事情,别的就再不肯说,他也只能姑且认为鲜于仲通只是生怕她被人蒙骗,于是暂且放在了一边。至于武惠妃利用他试探了天子,而后还想利用人打压他之后再行施恩的如意算盘,他在嗤之以鼻的同时,也再次坚定了决心。此次离京前往朔方上任前,他一定要在长安这边布好局,东宫之事拖一天,迟早就会连带他也拖进泥潭!

杜士仪一再确定了玉奴的心意,见她就是死心要嫁,他不得不无可奈何地百般嘱咐了她好些话,等送走她后,又和玉真公主固安公主商谈良久,这才最终告辞。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固安公主亲自送他出去时,便少不得就自己的疏漏造成此次巨大变迁而道歉。而杜士仪却苦笑着摇了摇头。

“阿姊,要想事情全都在掌握之中,原本就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是让事情尽可能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阿姊在云州本自由自在,如今却不得不留在两京这小小的地方帮我,我已经很感激了。今次一别,恐怕我们再见面会很不容易,届时就由赤毕居中联络,争取离京之前把某些事情定下。”

“阿弟你就是这样从不放弃的性子。至于我留在两京,也没什么不好,云州王子羽一去任,那儿就不再是我的家了。”固安公主云淡风轻地回应了杜士仪前半截话,继而方才用凝重的语气说道,“之前我的谋划只成了一小半,别的却被别人借了去兴风作浪,那么这一次,就一定得把有些因素计算进去才行。”

“阿姊放心,我理会得。”

两日后,寿王的一场大婚,整个东都城上至公卿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啧啧称奇。文武百官受天子命为男方傧相的,除了一个杜士仪,还有其他好些文采驰名年纪相仿的名士,譬如李白,譬如王维。然而,没有人的风头能够盖过意气风发的寿王李清,在那个时刻,除却张九龄这样竭力主张东宫不可轻易动摇的宰辅之外,大多数人都在暗地计算着太子的储位还能坐多久。

一个完全失却君父欢心,又无母妻之家可供倚靠凭借的太子,对上有得宠母妃,天子偏爱的寿王李清,这简直就是胜负显而易见的战争!

第十四卷但使龙城飞将在完

☆、825。第825章临别道珍重

在洛阳参加过寿王李清的婚礼后,杜士仪便得到诏命,以金吾卫将军李佺为朔方节度都知兵马使,朔方节度副使,随同他北上。故人相见,自然彼此都是好一番唏嘘。而杜士仪又见过张兴,得知其回朝复命出使吐蕃之事后,并未有什么职任,封常清亦然,便拜书以张兴为朔方节度判官,同时带上了王昌龄和高适二人,预备启程前往灵州。他这一次回京仓促,时间又紧急,几乎没空去拜会什么旧友。

可这天一大早出了洛阳城西行之时,他这一行却被人在官道口堵了个正着。

“好啊,回京不和我们打声招呼,走的时候还静悄悄的,君礼难道是不把我们当朋友不成?”

杜士仪定睛一看,发现这专程堵自己的竟还是泾渭分明的几拨人,他不禁苦笑一声迎了上前。李白自然和王之涣孟浩然杜甫在一块,一旁是鲜于仲通和颜真卿并肩而立,另一边则是王维王缙兄弟以及崔家长子崔承训,姜度和窦锷懒洋洋地在一旁闲聊,仿佛笃定他不会撇下他们不理。

刚刚说话的人是李白,他笑着打过招呼后便和其他几人一块走上了前。知道杜士仪时间紧急,他就长话短说道:“咱们相识相交多年,这会儿也不说别的话了,朔方灵州风沙大,兼且直面突厥,担子不小,可我们都相信,你一定能够和从前一样,令行禁止,扬威域外。来,痛饮一杯以作饯别!”

杜士仪深知李白三人虽然看似诗赋才华连天子都赞不绝口,实则却只是作为词臣那样养着,根本就谈不上重用,可是,李白此刻却绝口不提,他在暗叹之余,也就爽快地接过他递来的那个酒碗,眼看王之涣拧开酒葫芦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碗,他二话不说就此先干为敬。感觉到那一股清冽而又醇厚的滋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他不禁轻轻吸了一口气,随即赞道:“好酒!”

“那些所谓的剑南烧春土窟春,也不过如此。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若非太白做诗为那家小酒肆扬名,人家险些就要开不下去了。天底下不知道多少人和这酒似的,若无伯乐,便几乎埋没。”孟浩然也喝过了送别酒,这会儿夸耀了一句此酒好滋味,这才说道,“君礼,我和你因摩诘相交,你这人居高位而不傲,助人而不居功,实在是良师益友。此去朔方,我这一介文士帮不了你什么,顶多只能帮你在京摇旗呐喊,助威一二。”

王之涣亦是打趣道:“你们还能帮君礼在两京吆喝吆喝,我就不成了。我家中儿女之前来信,说是老妻年迈体弱,所以我准备辞官归家好好陪陪她。这么多年来,让她操心不少,却从来没让她享过福。”

杜士仪本待要说,为何不将人接到洛阳来,李白却解释了一句:“洛阳大居不易,我们这点俸禄,若是把妻儿接来,恐怕是没多久就要四处打秋风了。可是,承蒙君礼你之举荐,好不容易有了跻身朝堂的机会,我还想再试一试。倘若真的无成,异日恐怕就只能求你托庇了。”

能让心高气傲的李白说出托庇这种话来,杜士仪再见孟浩然虽笑得云淡风轻,可眼神中却可见疲惫,哪里不知道他们说是名声赫赫,天子赏识,可这种赏识和器重却是不一样的。但凡名士总有自己心中的信念,倘若不得疏解,方才会寄情于山水诗赋画卷之中,便好比如今的王维,即便张九龄荐其为右拾遗,可他只看对方那越发禅意十足的样子,就绝不相信这位旧友还有旧日雄心抱负。

果然,杜甫也上前道别之后,他闲话几句,送走了这四人,王缙陪着王维上前之后,便没好气地说道:“那李青莲好没道理,阿兄诗赋双绝,隽永深远,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偏只有他有事没事便出言挑衅,那孟浩然阿兄相交多年,竟然还偏帮他!”

他话音刚落,王维便淡淡地说道:“文无第一,诗无第二,这有什么好争的!今天是来向君礼送行,不是来和他告状。”

尽管如今官位尚不及弟弟,可王维这阿兄积威尚在,王缙顿时无语。而相比刚刚那送行酒,此刻王维却是奉上了清茗一杯,因笑道:“自从拙荆过世,我便立意戒酒茹素,此次君礼回来尚不及叙旧怀昔,便又要远行朔方,我便以茶代酒,助你一路平安,到任顺遂。”

这种送行时节,原本是最容易出佳作的时刻,可李白等四人没这心情,王维这会儿也是心下空空,因而竟只是道出了两句再平常不过的临别赠言。反倒是王缙在同样以茶代酒送别之后,却对杜士仪低声说道:“自从李林甫拜相之后,日渐煊赫,就连张裴二人有时候也得让他三分,虽也有他荐举的人因不称职而遭左迁的,但大多数都是每荐必用。这次李林甫举荐你,不存好心是显然的。朔方那儿,我和灵州都督府兵曹参军叶建兴正好相识,此人精明,君礼可以一用。”

王缙既然荐了这么一个人,杜士仪便欣然点头表示记下了。而崔承训在道过别后,更关心的是身在陇右鄯州的弟弟崔俭玄,得知王忠嗣已经答应照拂,他方才放下了最大的心事,又向身旁从者手中接过了一个匣子递给了杜士仪。

“灵州东面当年水草肥美之地,已经出现了大片沙地,而北面西面亦是大漠连片,听说刮风的时节,那砂砾如同刀子一般,能把人脸割得生疼。这匣子里是一位曾经镇守朔方多年的老将私底下捣鼓的配方,我命人制成了油膏,夏日能温润肌肤,冬天能够防止冻伤,最是适合朔方之地。”嘴里这么说,崔承训的脸上却闪过一丝尴尬,仿佛是对大男人送这种东西有些难为情,随即方才咳嗽了一声,“礼轻情意重,君礼还请收下。”

别人郑重其事送这个,杜士仪当然笑而纳之,心里却不免有些思量。等到送走了王维王缙和崔承训,鲜于仲通和颜真卿的送别就简单多了,颜真卿是君子相交淡如水的典型,倘若不是鲜于仲通硬拽他来,他都不知道杜士仪今日启程。至于鲜于仲通,言辞隐晦地表了一番忠心后就告辞了,杜士仪当着颜真卿的面,都没来得及询问鲜于仲通玉奴的事。等到只剩下窦锷和姜度两个,这两位如今都承袭了国公爵位的昔日贵介子弟方才上了前来。

窦锷如今年岁已长,尚了公主,儿女双全,这位昔日以胡腾舞闻名两京的窦十郎,现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够格再请他去跳胡腾舞了。身材健硕的他家世豪富,又是天子佳婿,即便只是挂着个闲职,可已经轻轻松松进了四品,他也乐于这种安闲的日子。今日若不是姜度硬拽,他还在酣然高卧。可人既然来了,他的出手自然豪阔十足,直接就是两个身材健硕肤色黝黑的昆仑奴,看上去温顺而又恭谨,显然是训练有素的。见他说着说着便打起了呵欠,姜度不禁笑了起来。

“别看窦十娶了公主,内宠却不少,故而白天也没什么精神。杜十九,你如今飞黄腾达,节度陇右之后又节度朔方,可别忘了咱们这些昔日朋友,有什么好事记得带挈带挈。”他一面说,一面不动声色地用极快动作往杜士仪手中塞了个纸团,发现杜士仪心领神会将其捏在手心,他方才退后一步伸了个懒腰,“窦十送你昆仑奴,我本来打算送你两个新罗婢的,可这一路过去,娇滴滴的美人未必受得住,所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他说着便拍了拍手,等到一个从者捧了一个长条匣子上来,他方才接过往杜士仪手中一塞:“宝剑赠英雄,这是我之前正好在千宝阁收到的,就送了你了。无论你是留着自用,还是发现有什么英雄可以转赠出去,都听凭你自便。好了,别人灌了你又是酒又是茶,我和窦十就不给你添乱了,走了走了!”

眼看这两位华服的年轻国公上马扬鞭而去,王昌龄和高适方才凑了过来,全都感慨于杜士仪交游之广。而张兴闻言则是挑了挑眉,暗自嘀咕道倘若让这两人知道,杜士仪的交游远比他们想象中更广,只怕那两位会瞠目结舌。当然,无论如何,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都是不可能送到这儿的,那位刚刚册封的寿王妃亦然。

趁人不注意,展开那个姜度悄悄塞来的纸团,见上头赫然写有一个人名,下头小字注明乃是姜度曾在一次在李家饮宴大醉睡倒时,迷迷糊糊听到李林甫对身边人提起,杜士仪便将其重新揉成一团,放入腰中暗袋藏好。不经意间,他又摸到了腰中的一个银质香囊球,那是玉奴转托固安公主带给他的,中间的香料乃是她亲手调制,便仿佛她给人的印象一般,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氛。

想到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道别时的感伤,想到之前见岳父王元宝和两位舅兄时,对方那忧心忡忡的样子,想到他给裴宽的那张让其目瞪口呆的长长名单,他轻轻吸了一口气,继而策马和那边厢的李佺会合。

“时候不早了,启程吧!”

别了洛阳,下次回来,却不知道是何等时日了!

☆、826。第826章老骥伏枥,宝刀未老

朔方节度使治所乃是灵州灵武县,距离西京长安一千二百五十里,距离东都洛阳两千里。若要从东都到朔方,一条是从东都过长安,过泾州原州然后北上,另一条则是西北边道,先从东都西行至潼关,而后北上蒲州、晋州、汾州,再从石州西行,途经绥州、盐州,最终抵达灵州都督府。两条路一近一远,倘若时间足够,杜士仪当然希望绕远路看一看夏州盐州等地是何景象,但既然是急着去赴任,他就不得不选择了前者。

一路紧赶慢赶,双股几乎再次磨破了一层油皮,一行人方才赶在年关之前,抵达了灵州灵武城。

尽管信安王李祎已经被贬衢州刺史,但朔方要地,在尚未交接之前,他这个前任朔方河东节度使自然不可能就此一走了之,所以,他仍然住在灵州都督府内。李祎这一年已经七十有三,可弓马了得,即便如今他已遭左迁之时,麾下众将见其仍然无不凛然。他妻子早故,自从他镇守朔方以来,身边便只有一妾,婢女也少,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出仕为官,不能随侍父亲身侧,都遣了儿子前来侍奉,故而李祎的三个孙子也都居于灵州都督府中。

当得知杜士仪入城消息的时候,长孙李研便急急忙忙来到了祖父的书斋外求见。等他获准进门后,将外头这消息说了,就只见李祎徐徐起身,面上没有丝毫动容:“算一算杜君礼就算赶往洛阳述职,过年之前也应该能到,他果然速度不慢。知会上下预备好交接。”

此话一出,李研登时大吃一惊:“大父,今天就要交接完毕?莫非他要让咱们在这大过年的时节赶路前去衢州?”

“什么叫他要让我们大过年赶路去衢州!难不成你这么大了还不知道,官员上任皆有时限,倘若时限到了尚不能到任,那便是要追责的!”李祎一怒之下尽显威势,见李研打了个寒噤,立时躬身应下,匆匆出门,他这才坐了下来,脸上却不像刚刚那样古井无波。

他又不是圣人,当然不可能真的胜不骄败不馁,被人用这种手段拖下水也没有心存怨愤。武温昚是悄悄派心腹来过灵州,可他哪里有功夫理会这种宫内的阴私。他已经知道了是谁假造他的笔迹给武温昚,可事到如今他再去诉冤请求追查到底,那反而会惹来更大的波澜。归根结底,他是宗室,又是掌兵的宗室,而他的祖父不是别人,正是一度相传几乎被太宗立为太子的吴王李恪,总难免会遭人疑忌。

他已经七十多岁的人了,半截身子入土,何必一定要去死扛到底?有些人只看到他功高赏薄,可他已经很满足了,能横刀立马建功立业,总比在两京窝上几十年来得有意义!

“杜君礼,只希望你不要徒有虚名。我这些年来虽是提拔过任用过很多人,可为了不招人嫉,但凡大将宁可举荐他们于别地就任,此前又已经调走了多人,留在身边的少之又少,唯有幕府文士数人。”

他最亲信的一个经略军副将以及亲手提拔的几个偏裨别将,在他接到左迁的制书之后,已经陆续调离了。虽然没有任何辩白就接受了左迁,但李祎心里不是没有怨愤的。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那些有才之士若就此被人排挤搁置,那是多大的损失?

所以,当他在灵州都督府前亲自迎接杜士仪的时候,互相见礼寒暄过后,他便淡淡地说道:“当年幽州一别便是四五年了,我已经老了,杜大帅却风采更胜往昔,果然是不服老不行啊。”

“廉颇老矣,尚能跃马横刀,大王更是老当益壮,何来服老之说?”如今信安王李祎即将左迁刺史,杜士仪索性便称一声大王,言辞谦逊十分,“大王前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