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工科生-第7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聚门路不算广,但也有同窗在武汉做事,他是知道的,京中豪门以及武汉新贵,都准备着开发“天竺地”。可是,开发番邦,对人才要求极高,清河崔氏在西域的作用,比十几万民夫还要有用。
  原因很简单,有了清河崔氏,西域大兵搞多少子女出来,这些个子女在清河崔氏出身的老师教育之下,十五年之后,就是十几万民夫。
  哪里需要关内费心费力地移民?
  朝野巨头都尝到了甜头,这才有了朝鲜道诸事,这才有了东海宣政院以及现在天竺都护府的破烂事情。
  以程处弼和张德的交情,加上贞观“冠军侯”在李皇帝心中的地位,中央到地方对他的支持,只会上不封顶。
  而他们荆襄世族,就是这种联合绞杀之下的待宰猪羊。
  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天竺都护府需要人才,荆襄有人才,荆襄的人才不但得罪了李皇帝还得罪了张操之,那么结果就简单了,你不死谁死?
  蔡聚正因为知道这其中的些微脉络,才更加庆幸祖先的智慧。
  看似平庸的家族经营,现在看来,却是抓住了一飞冲天的机会。
  哪怕这个机会看上去有点暂定样子。
  


第九十七章 赶巧
  “监门,蔡氏已在中厅等候。”
  “老夫这就来。”
  将一支特制的硬笔收好,桌面上的文字非常流畅,但是墨水质量大概不行,文字但凡带着笔触的地方,都有点出墨太多的迹象。
  好在新制的纸张比较厚,也不怕晕染得太厉害。
  和毛笔比起来,吴王府出品的硬笔,办公效率高了太多。
  “闻襄州名士前来,礼喜不自禁!请,快请入座!”
  “见过薛监。”
  不管是年长的蔡行,还是年少的蔡聚蔡落以及另外两个才是子弟,都是老老实实地站着行礼。
  三请三辞,蔡氏男丁这才略显拘谨地入座。
  “诸蔡皆为襄州名士,礼本就想要交结一番,只是公务繁忙,一直不得抽身。”
  说话间,薛仁贵的亲信已经亲自把茶水奉上,礼数算得上周到。
  “岂敢称甚么名士,不过是乡野粗鄙之人,恐污世人之耳。”
  和南平蔡氏比起来,这个谷城蔡氏简直是谦虚到了极点。这很讨薛仁贵的欢喜,要知道薛仁贵少年时代,没少被薛氏正宗排挤,日子相当的不好过。
  早年真正拿薛仁贵当人看的,反而是“寒门”出身的张氏子弟。张公谨的长子张大象,根本无所谓鄙视还是高看。能玩得来就玩,玩不来就散,很潇洒,也很让人佩服。
  “哎……诸蔡不必自谦。”
  薛仁贵连连摆手,“老夫非是客气之言,是当真欣赏谷城蔡氏之风范。”
  虽然薛仁贵这么说让人听了很爽,但蔡行父子叔侄几人,都没有当真,反而更加谦逊地微微欠身。
  不同的世家,自然有不同的生存方式。
  谷城蔡氏并没有那种独领风骚数百年的妄想,能够安安稳稳地存续,也就可以了。至于说那些个锐意进取的子弟,做个介绍,跑去南平蔡氏那里混饭,厚着脸皮,也是可以做的。
  说到底,还是一贯以来的价值观,形成了极大的偏差。
  “也罢,想来诸君也不信老夫,这几日诸事繁忙,诸君不敢信也不能信,实属正常。”薛仁贵倒是很体谅蔡行父子叔侄五人,笑呵呵地看着他们道,“这样吧,咱们敞开心扉说话。”
  手掌在双方之间来回地比划了一下,薛仁贵看着蔡行后面依次坐着的四个子侄:“想必,这就是蔡夫子的子侄?可是‘聚落京都’四龙?”
  “不敢当四龙之称!”
  蔡行连连摆手,一脸苦笑,只好无奈道:“薛少监如此看得起蔡氏,行……甚是感激……”
  “哈哈哈哈……”薛仁贵仰头大笑,手指点了点蔡行,“老夫能让蔡夫子这般坐立不安,倒也是颇有自得之感。”
  说罢,微微拂须的薛仁贵对蔡行道:“蔡夫子莫要以为老夫当真是为了使个‘障眼法’。这里,没有唐三藏,也没有如意金箍棒。我虽荆襄刽子手,却也不是甚么人都要斩的。”
  说书人写书人多了,这三藏法师、金箍棒的故事,自然也就传扬开来。现如今连薛仁贵这种实权大佬,都是张口就来。
  见薛仁贵确确实实一副交心的模样,蔡行心中略作决定,便道:“谷城蔡氏此来,便是想在襄州,为湖北尽一点绵薄之力。乡野之间,但有用得上谷城蔡氏的地方,薛少监只管开口。”
  此言一出,“聚落京都”这蔡氏四龙,居然都是身躯抖了一下。话说得太直,这万一被人以为是要官,紧要关头被人摆一道,不死薛仁贵手里,死别人手里也是正常。
  好在薛仁贵淡定的很,“嗯”了一声,连连点头:“此来荆襄,张公早有嘱咐,若荆襄有识时务者,略作扶持,也是无妨。至于旧年大奸大恶的下场,谷城蔡氏,想必也看到了。”
  听到这番话,蔡行父子叔侄五人,都是背脊上蹿着冷汗。他们猜到这是张德在打击报复,但万万没想到玩得这么粗暴狠毒,可以说是半点机会都没有留给别人。
  粗暴,是因为张德直接雷霆万钧,让薛仁贵玩了一出“三炮定荆州”,不但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漫天赤红,那些个荆州超级世家、豪强,就像是扫垃圾一样,被一股脑儿打扫了个干净。
  狠毒,那是因为这么些年来,那些世家、豪强内部的争论不休,都以为还存在着缓和的机会。毕竟,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张德玩湿活儿,吊着一个念头,那就是跟张德还有得谈。
  偏偏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已经到了可以出仕可以为家族继续尽一份力的时候,张德直接把所有希望都粉碎了个干净。
  连漏网之鱼都没有,那些游历在荆州之外的荆州世族子弟,也早就被警察卫的人盯上。
  有些甚至警察卫、羽林卫双重出动,其中微妙的含义,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是中央和地方勾结在一起,针对雄州上州的老牌世族玩大清洗。
  这一次连萧这种特殊大佬都开始避嫌,其中蕴含着多大的决心,不明自知。
  “我辈惶恐……”
  蔡行微微起身,躬身行礼,很是诚恳地说道。
  薛仁贵抬抬手,示意蔡行坐下,等蔡行重新坐好之后,薛仁贵才道:“这一通猛药下去,能管多少年,张公也是心中没底。直白点说,老夫此来荆襄主持大局,也是要扶持些许可造之材。之前葛氏、诸葛氏为总督府所用,其中投机意味,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
  坐在下首的四个青少年都是一愣,他们既然被称作“四龙”,自然也是脑子反应不满。
  更何况,其中两个还在武汉求学过,论起来,喊张德一声“先生”,资格也是够的。
  最近几年张德在一线主持教育已经很少,属于“张公门徒”的学生,往后只会越来越少。
  而最早张德带的几届,如今在武汉官商集团中,都有着超出本身阶层应有的前途。哪怕是被李皇帝、长孙皇后抓壮丁过去用用,最少也是个“稼穑令”,在贞观朝,属于含金量极高的天子内臣。
  所以很有可能贞观二十五年听过张德讲课的学生,就是最后一届“张公门徒”。到今年贞观二十六年,毕竟已经是湖北总督,而且又有大量的新式教师诞生,一线教学活动基本上可能性不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薛仁贵哪怕因为“最后一届”这个身份,也要“折节下交”一下蔡行的子侄,尤其是蔡二郎和蔡三郎这两人。
  “惶恐大可不必。”
  薛仁贵面带微笑,对蔡二郎和蔡三郎道,“老夫先行前来荆襄,便是总督之先锋官,荆襄定则湖北安。只要荆襄平稳,总督施政也就放心大胆。二十六年若能兴办学校工厂,便是成果颇丰了。”
  “惭愧……”蔡行再度起身,躬身道,“此来薛少监这里,便也只是想着兴办学校一事。旧年襄州有意效仿武汉,兴办新式小学,奈何最终不了了之,但有京城教授、博士,也多是与‘名士’清谈,至于正务,却是大多败坏。”
  说到这里,蔡行有些可惜,喟然一叹:“早年若是跟进武汉,又岂会到了这般田地,落了这般下场?”
  谷城蔡氏的生存法则,很是使用进步理念。未必有多么的不落人后,但最少是不会被人落下,维持整个家族的前进,那是肯定够了。
  荆襄老世族之中,有识之士并不缺少,但是面对武汉的崛起,最终有识之士也是无休止地陷入内耗之中。结局就是被一群不自量力的蠢货带到沟里去了,即便想要挣扎出来,血脉家族的特殊性,又逼迫得他们不得不为家族继续尽力。
  这种无奈无解,才造成了原先的荆襄老世族,彻底地被时代抛弃。
  而谷城蔡氏,一直都是笨办法,硬要总结一下,无非是安稳做事,认真做人。
  恰恰是这种素质,这种原则,才获得了薛仁贵的青睐,甚至很有可能是张德的中意,只是内情如何,蔡氏自己也未必知道。
  “旧年故事,不必伤感。那些冥顽不灵之辈,老夫连多看一眼的心思都没有。张公那里,论迹不论心。”
  “不知总督可有示下?”
  蔡行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道。
  “蒙学、小学诸事,本就是要启用荆襄之人。蔡氏可先行准备,前往武汉培训之后,便可着手建设新式学堂诸事。此间事物,民部、教育部皆有出力,蔡氏不必担心吃力不讨好就是了。”
  具体到政策是如何,薛仁贵是知道的,但是现在他不方便说。既然决定扶持谷城蔡氏,那就是让他们顺理成章地做个典型,政策布置到底是个什么状况,跟他们说还是不说,都没有区别。
  “啊!这……只怕蔡氏承受不起……”
  原本蔡行此来,就是想着能做事就做事,不能做也没关系,表明态度才是重点。
  只是万万没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居然是要扶持他们蔡氏。蒙学、小学再差,在武汉那里,也是有编制的,一个蒙学、小学的校长,待遇比照流外一二三等。
  荆襄是多大地盘,得有多少蒙学、小学?多了不敢说,二三十个总归是要的吧。
  按照武汉惯例,说不定一个学校就有三个左右基本编制,那就是小一百的吏员缺额。
  而现在薛仁贵却告诉他,让他们蔡氏赶紧先去武汉培训?
  以荆襄地面现在的人才库,谷城蔡氏不能说独一份,但也绝对算是“巨头”,出几十个教书先生,没有太大的难度。
  这真要是让谷城蔡氏出二三十个甚至更多个正牌吏员,那是多大的能量?
  蔡行说承受不起,绝对不是在客气,而是真的有点怕。
  只不过,薛仁贵却是笑呵呵道:“蔡夫子宽心就是,张公说你们承受得起,那你们就承受得起。蔡夫子自称承受不起……那是说了不算的。”
  “……”
  “……”
  “……”
  蔡氏父子叔侄五人都是一时无语,这么粗暴的方式,果然是如雷贯耳啊。
  偏偏蔡行还不能反驳,只好叹了口气,又一次躬身行礼,然后道:“蔡氏尽力便是,还望薛少监多多监察。”
  “老夫是警察,不管这些个事体。待蔡夫子出了成绩,自有教育部前来考评。”
  一听教育部来考评,蔡行就更加紧张了,他陡然明白过来,这荆襄经历这一次大动荡,本来就是要迅速搞个典型出来。
  而他们,大概是赶巧了。
  


第九十八章 三震
  “襄州既定,这路,一路修过去也是无妨。”
  “京中流传还要修一条路,是修到长安城去的。”
  “是有这么一个说法,不过,这是个赔本买卖,三五年见不着回头钱。”
  “这不是听说路政司衙门派发了‘铁道票’么?”
  “你想要?老夫还想要呢!”
  京中的茶馆中,偷空遛弯儿喝茶的新贵不少。有些得了闲职,有的得了差遣,总之贞观二十六年的正月,热闹得很。
  烧煤越多,这运煤业务就是个大活儿。如今煤还分了等,有的煤那是御用的,寻常人固然也能用,但得排队,或者多掏钱。
  寻常的煤,就指着运进来挖出来。
  都是费钱的事业,没有家底根本玩不转。
  但同样的,只要砸钱进去,就跟种地一年,没遇上天灾人祸,那就是稳稳的年年有收成。
  和种地不同的是,这收成相当的不错。
  虽然正式拿到了湖北总督的身份,但张德依然逗留在京城,没有南下回归武汉的意思。
  只是湖北传过来的消息,远比张德直接返回武汉还要劲爆。
  荆襄被平定的速度之快,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而且薛仁贵这个陪人嫖娼上位的幸运儿,居然做出了这么惊人的业绩。
  三炮定荆州……威震华夏!
  偶尔去一趟洛阳宫视察一下政务的李董,也是连连赞叹薛仁贵,说他是贞观朝的关云长。
  随之而来的,就是第二波“威震华夏”,跟薛仁贵还是有点关系。京城朝野之间还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呢,湖北又传来消息,“谷城蔡氏”居然被委任为荆襄二州及诸县小学、蒙学总顾问。
  顾问一职,自来有之,只是大多都是幕僚性质。
  但是这一回,教育部却给了“便宜行事”,“顾问”这么个职位,算是个正式的拆迁。
  有俸禄也有品级,只是职权比较虚,属于嗓门大力气小的位子。
  可眼下对“谷城蔡氏”来说,简直就是量身打造。
  而且其中也不乏“位高权重”的,比如蔡行的侄子,蔡三郎蔡京,就是“白水总教谕”,白水南北两岸三县一镇的小学、蒙学筹办,他要具体主持工作的。
  和别人不一样,蔡三郎先后在江夏中学、临漳山书院读书,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张德最后一届“门生”,教育部拎这么一个年轻人出来,绝对合情合理。
  还小小地拍了一下张德的马屁。
  外界知道“谷城蔡氏”和“南平蔡氏”不对付的极少,所以在京城新贵眼中,这他娘的就是蔡氏被干了几万人口之后,居然还愿意跪舔……整个一下贱到极点。
  这就不得不让人揣摩,薛仁贵这个陪人嫖娼上位的,到底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才能把蔡氏逼迫欺辱到这种程度,他们蔡氏还能老老实实地给薛仁贵干活?
  换位思考一下,顿时毛骨悚然。
  “威震华夏”能来一次,就能来两回。
  甚至对新贵们而言,第二次“威震华夏”的震慑力更强。
  知道底细的老牌贵族也没心思去掀开真相,说“谷城蔡氏”其实恨本宗大二三房恨到死。他们这些个跟“山东人”联姻数百年的大家族,眼下自己都是不能自处呢,就怕李董和江南土狗彻底不要脸……哪里还敢去管别人的闲事?
  至于说吐槽某条土狗或者某个皇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现在的情况看上去,那是半点吐槽的机会都没有。
  清河崔氏如今在“昆仑海”挖沙子挖得这么爽,指望哪天返回中原前来吐槽,那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只是没曾想到二月份的时候,京中勋贵还没来得及消化荆襄大族带来的震惊,湖北省总督府又联合内府、民部、工部、路政总署,准备开建襄州往北的道路。
  但修什么路,一开始并没有透露出来,直到路政总署在二月初二那天,突然就改制为交通部,弘文阁中杜楚客陡然功力圆满,进阶为部堂学士。人们这才明白过来,出卖荆襄老世族的势力,庞大到了何等的程度。
  不弄死荆襄集团,修什么路都只会是修到邓州,然后到此为止。
  当荆襄集团被薛仁贵这个湖北省警察厅少监一路碾压之后,局势瞬间明朗过来。
  原本过南洋至穰县的路,级别未必有多高,但现在,为了接通襄阳,原本酝酿的正式流程,在二月份提前把很多事情做完。
  交通部真正意义上的亮相,就是在二月初二。
  杜楚客以交通大臣的身份,参加了这一天的一系列国朝大型集会。
  弘文阁会议上,也是正式以学士的身份,成为帝国的新“巨头”。
  而促成这一切,明面上的一线爪牙,依然是薛仁贵。
  从襄阳四散出去的警察,有不少直接前往穰县,看到的人极多,自然而然也会让人联想。
  于是乎,原本湖北省内部消化的“铁道债券”,再度被拔高到了帝国全局的层面。
  “汉安线”已经不能够满足京中新贵们的胃口,而李皇帝长孙皇后也颇有点时不待我的意思,在原先早就有过论证的基础上,大胆地规划了“三纵一横”铁道线路。
  其中“三纵”就是以“汉安线”为基础,然后东西各以襄州、濠州为转运中心,设置“铁道转运使”,主持修建未来北上的铁道线路。
  濠州北上线路是为了联通徐州、兖州,最终接入济水,等于就是南运河以北广大地区的重要运输路线。
  襄州则是北上通过邓州,最终按照原有的规划路线,进入京畿。其终点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