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工科生-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典型,就是荥阳郑氏和洛阳白氏。
  “王下七武海”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换做武士,内府跑来拿这个收买他,他想也不想就答应,绝对不会多加思考。
  外朝的纵容,其本质还是外朝官僚的主体属于世族士人,哪怕是寒门,到如今也就是个马周拿得出手。
  在利州大杀特杀,在荆襄结仇无数的武士有一点是看得很清的,李皇帝虽然“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但他和“地上魔都”这个奇葩团体的现实具象一样,都要对掌控天下英杰的世族之家往死里怼。
  李皇帝攒了十几年本钱,拖家带口一波流,也不过是借着崔慎崔季修,弄死博陵崔氏一家罢了。
  其余几家,正应了那句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愚公移山。李皇帝不愿做愚公,恰好“地上魔都”有一堆的愚公,那就顺水推舟,还能掌控全场。
  李董大开杀戒,世家大族只要跪地求饶,还能苟且偷生。
  然而面对“地上魔都”,这几年不管财力物力人力,损失之大,简直不可想象。
  而自从临漳山书院正式建立,曹夫子这个人瑞续命有道,招牌一挂,还真是颇有点无敌金身的意思。
  老张的恩师陆德明要死要死好几年,还是没死成,天下第一嘴炮的威慑力尚在,武汉诸多寒门庶民子弟,自然是捡到了不少便宜。
  曾经的英杰,只能出现在高门巨宦之家,如今么,至少武汉的少年郎,哪怕家里只是个修车的,起码嫖个娼不需要托人写帖子念歪诗,自己识字三千,还怕个卵?
  嫖优质娼妓的社会成本大大降低,“地上魔都”功德无量,饶是武士不信佛,也要道一声善哉善哉。
  可以说,“地上魔都”是给了不少绝望的人一条出路,如武士之流也不得不承认,在京城洛阳得不到的东西,退而求其次,在武汉好歹也能“镀镀金”,将来宦海沉浮,或是商道厮杀,总也能有个友朋同窗。
  不至于像如今不少不知道变通服软的,连种个地都要被人欺辱,最后搞不好全家没饭吃喝西北风。
  只是武士实在是不敢断言,“地上魔都”就真个能和世家大族扳手腕,更不敢断言,“千古一帝”“圣人可汗”的那位老爷,真就会一直这般观望下去。
  “若能淘换个‘东关博士’,去武汉走一遭,也是好的。”
  半晌,武士突然蹦达出来这么一句话,让武媚娘微微一愣,随后她微微点头,显然是认可老爹的看法。
  


第三十二章 诱惑力
  鸭绿水和乌骨江的河口,水草相当的丰富,尽管附近依然多山,但是水资源并不缺乏,工部新晋的官吏几近勘察,已经找到了几处非常适合利用水力的地方。
  顺着鸭绿水一路南下,至西南入海口,便看到密密麻麻的舟船,或大或小,如阅兵一般,安安静静地伏波栈桥。
  其中一艘尤为特殊,是一艘双体巨舰,船上不但有数层高楼,船舷处,还能看到骑马的武官在那里巡视。
  每一层的望角,又有身形巨大臂膀极粗的大戟士,手中兵刃只是远远看去,就觉得寒光四射,令人望而却步。
  楼船内,李世民拿起银杯随意地饮了一口,然后豪放无比地撕扯着案桌上的螃蟹。
  “这白蟹肉不如何,膏黄甚是美味。”
  言罢,他笑了笑道,“也难怪南人喜食螃蟹。”
  一旁马周有心提醒老板南方人其实吃的不是海蟹,但话到嘴边却变了模样:“南人靠海者多,喜食也是正常。”
  马宾王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
  与会众人,吃的所谓“白蟹”,其实就是梭子蟹。除梭子蟹之外,还有各色螺蚌鱼虾,可以说相当丰富。
  便是“清汤”,也是用开水冲开虾米和紫菜干,饶是老家山东的马周,眼见着密密麻麻的海货,也是食指大动,肚子里顿生馋虫。
  这是皇帝请的“便饭”,没什么计较,颇有行军用餐的意思。除带在身边的六部侍郎、主事之流,军官、内侍同样不少。
  朝鲜道新设,地位上不如国内十道,否则,与会吃饭的牛进达,就应该是朝鲜道黜置大使,而不是朝鲜道行军总管。
  以往要消化边疆,非三五十年不能见效。如今却是大不相同,皇帝在朝鲜道是有大动作的,仿佛是要在朝鲜道置亲王府。
  只是还不清楚放什么样的亲王,配置比照国内还是另行点拨,可以说皇帝留给了朝臣无限遐想,又颇有底线。
  “到年底,辽东蛮夷中,男丁青壮出多少,这一二月,就要拟个章程出来。”
  嘎巴嘎巴嚼着蟹腿,李董似乎吃的不爽快,抖了抖手,在盥洗盆中洗了洗,随意地拿起毛巾擦干,一旁内侍立刻命人赶紧给皇帝剥蟹。
  “陛下,室韦、扶余、诸部青壮,可是比照中国?”
  “比照甚么中国?”
  李董横了一眼,余光看到几个奴婢正在卖力地挑肉挖膏,然后大马金刀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环视四周,“胡虏十二岁便要谋生,朕以为,胡虏十二岁算个青壮,也是入乡随俗嘛。”
  “入……”
  下首牛进达差点情不自禁蹦一句“入娘的”的出来,要不是对面马周死死地盯着他,他大概又要被皇帝斥责,一个“君前失仪”是少不了的。
  “牛卿是有话要说?”
  李董转头看着牛秀。
  一个激灵,牛进达赶紧把手里的皮皮虾扔了,然后抱拳道:“陛下,臣以为入乡随俗甚好!”
  “……”
  一脸便秘的马周顿时不高兴,并且很想向牛进达扔一只锦绣龙虾。
  十二岁算青壮?
  这特么的……
  不少人内心都是崩溃的,皇帝心这么大,天知道有没有防着蛮子们造反?
  当然了,造反是肯定要造反的,能不造反吗?男人全去修路,留着女人在后方给村长爽?
  要是村长是羊村的,那还好说,可蛮子们的村长那能算羊?
  不过老板高兴,那就是最大。
  再说了,老板当初给的理由多么亲民多么接地气多么充满人文主义关怀?
  东海辣么大,朕想去看看。
  嚯,于是修了一条“渤辽高速公路”?
  不过要说真的就担心,与会文武还真就不怕什么。高句丽余孽现在也就是在鸭绿水上游南北苟延残喘,大本营平壤城是直接被磨垮的。
  整个东北地区的扶余人,其核心人口遭受不可挽救的重创,跟当年的鲜卑人如出一辙。
  而这场“结硬寨,打呆仗”,对唐朝腹心有什么影响吗?
  毛个影响都没有,朝廷连征“辽饷”都没有,打呆仗的正兵还能拿到“征辽”补贴,是实打实的开元通宝。
  这和很多边军不同,大多数的边军想要混到金银财宝,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成为西军,但西军并非人人都在程处弼麾下混;二是成为青海军,高原反应就足够让某些弱鸡当场死亡。
  简而言之,边军想要拿到真正的“军饷”,必须拿命换。
  北军现在同样没有“军饷”,但北军为什么淡定?因为北军都快变成“安北牧业公司”了。
  “陛下,渤辽弛道东辽段已经开工,如今东辽段所征发民夫,多是契丹、奚人及诸部,室韦、扶余甚少。”
  马周同样把手里的一只螃蟹放下,然后正色道,“臣以为,当迁契丹、奚人进入朝鲜道,尽快开工朝鲜段。”
  其中考虑,太直白,甚至有些裸。但马周是宰辅,不可能不为君主出谋划策。
  “那渤海段呢?”
  李董不置可否,反而又提一问。
  “可迁扶余、民夫入辽西。”
  人离乡贱,一大帮的力工换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想要造反,也得考虑社会根基在不在。
  到了陌生地方,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上哪儿刨食上哪儿跑路,这都是要考虑的事情。
  “舟船不够。”
  李董并非不懂,直接道,“若是再征发民船商船,东海商路必受重创。”
  “北地民船商船不够,再征扬子江民船商船就是。杭州、福州、建州、泉州、广州、交州,沿海诸州府在籍民船商船数量极大,倘使岭南太远,于扶桑诸港,存船亦有千五百之多。”
  马周脑子活络,打的主意显然并非是征发民船。
  正所谓“闻弦知雅意”,李董自然晓得马周意有所指,不过他前几年就有布局,收买山东几个“落魄”世族,使得这些“耕读传家”行了商贾贱业,民间百姓,多以“皇商”称呼,可谓“一箭双雕”。
  变成“皇商”的“王下七武海”想要重新洗白上岸,重新和高门巨宦那般衣冠在身,难度系数不比博陵崔氏卷土重来低多少。
  “不必急于一时。”
  李世民摆摆手,打消了这个诱惑力极大的念头,从内心出发,他是很乐于这样干的。只是真的就掐住“东海商道”,这些漂泊海上的“豪杰”,还真就不用买他大皇帝李世民的账。
  所有东海“豪杰”一起造反,弄死“王下七武海”不敢说不费吹灰之力,但也不会太难。
  “且先观望,朕在此地‘以观沧海’,朕就不信高句丽余孽当真是无动于衷。”
  话音刚落,就猛地听到一阵号角声。
  “有刺客”
  


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简单
  “前方黑帜处,披玄甲者是何人?”
  站在楼船顶部的望角处,李世民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牛进达。
  牛进达伸开望远镜,闭上一目,然后定睛看去,半晌才道:“应是渊氏余孽。”
  “噢?”
  笑了笑,颇为玩味的李董负手转身,回望马周,“宾王,旧时朝鲜郡王,可有后裔?”
  “支脉还是留了一些,以制高句丽权臣。”
  当年堆砌堡垒修建城寨,一路堡垒工事修过去,直接困死耗死高句丽所有正规军,打到后来,高句丽国内权臣也不得不把老本拼上去。实在不是权臣想要这样,而是唐朝根本不进行决战,也不进行谈判。
  不管高句丽方面派多少使者,都是冷处理,不接见不约谈不驱逐,任由自生自灭。
  闹到后来,大概贞观十四年的时候,有高句丽的使者,直接叛逃,以“贱籍”的形式,在幽州做起了小生意,也算是别开生面的求生之路。
  高句丽面对当年的唐朝消耗战,明知道下场艰难,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且国内君臣勾心斗角,不管是君主还是权臣,都必须谋求一次“决战”,并且还要胜利,才能继续维持国内的权势或者翻盘。
  然而唐军屡次接触,都是小股歼灭,大军对峙,结寨联营修城筑堡,纯粹就是拿钱砸。
  至于平地野战,高句丽方面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他们所谋求的“决战”,是在某个城池的防御战,或者就是山区中的打烂仗。
  但真正拖死高句丽方面的,就是山地烂仗,装备差距太大,唐军能够“化整为零”的正兵,都是从河北河东抽调的“良家子”。这些人中的一些老兵,本就是当年干掉突厥的野战军。
  凡是能从贞观三年活到贞观十四年或者贞观十二年的老兵,家底及其丰厚,加上统军府和兵部的补贴,以及李皇帝为了不足为外人道的利润,而从皇家内帑调拨出去的“专款”。这就导致一个情况,这些“化整为零”的唐军散兵,其披甲数量,罕见地接近百分之百。
  之所以如此,这又和石城钢铁厂的兵部工部采购合同有关。
  于是奇葩的情况就出现了,唐军一个简装团,大概是两百人的建制,几乎是全团披甲,这个数量,差不多就是高句丽边军主力的中军老底。
  这不是什么特殊鞣制的皮甲或者竹甲,实打实的铁甲。一个团和对方一个军的持平,虽说是特殊情况特殊条件下造成的特殊对比,但这就是让两国各方势力都不得不胆寒的现实。
  铁甲依旧在……
  震动的不是高句丽国内君臣,整个唐朝内部,同样是五味杂陈。毕竟,哪怕算学比不上武氏女,可正常“耕读传家”的基本算术还是过关的。
  按照贞观十四年之前辽地的配置,贞观皇帝其实只要想,京畿重地,憋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全面铁甲部队,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大老板貌似没这么干。
  当然了,四大天王以及候补天王们,都是理解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老子一根手指就能摁死你,还要啥狼牙棒?
  更恶心的是,当时唐军“化整为零”并不是纯粹的步兵,一个团还配置了大量的战马、挽马、驮马。除了这些,如果是持续作战,还会配置大概一个旅或者一队的辎兵。这些忙着后勤的“兵”还不是在籍在册的,其档案泰半都是石城钢铁厂……
  当然这依然不是最恶心的,唐军在当时,因为某个老板实在是太有钱任性,飞凫箭的配给是比照西军,连胡禄都是一人二到五个。
  还有更恶心的,倘使高句丽军出城觅战的边军是披甲精锐,那么幽州方面会临时配发望远镜给野战团的校尉。
  如有必要,石城钢铁厂还会租赁特制的河北大车,用法么,某条突厥老疯狗在给他主子的密信中,已经详细介绍。
  反正河北刀客对这个也算是门清,何况河北边军?
  至于军事之外的手段,李皇帝虽说也花钱收买,但更多时候就是嘴炮。
  空口白牙一道圣旨一套鼓纛,就能让随便哪个、室韦部族的首领归顺做狗。至于李皇帝给高句丽王的承诺,横竖都是要弄死别人的,再者又没有白纸黑字,李皇帝翻脸不认人简直是轻车熟路。
  到后来高句丽被彻底干成烂货,李皇帝也不过是开会时候,在朝贡的番邦使节面前掉了几滴口水。
  一切罪过,自然是某个高句丽的权臣家族喽。
  “这个渊氏,倒是有些能耐,还能知道朕在这里,不一般啊。”
  言罢,李董随意道,“宾王,查一下。”
  “臣遵旨。”
  低头奉旨抬头一看,老板已经带人下了楼梯,返转筵席,拿起勺子挖着蟹肉膏肓,吃的不亦乐乎。
  栈桥延伸到岸上,两侧都是新修码头,垒砌的海堤已经初具规模。码头处新建的几处房舍都是四平八稳的模样,不时地就能看到有唐军神射手和观察手在平整的屋顶观察状况。
  整个房舍一线,就行成了工事。而实际上,房舍往北,还有一条天然的小河,这条小河的东西两侧,堆着石料、木材等建材,显然是要扩宽河道之后修建河堤。
  建材有栅栏围着,栅栏的一处有门房,从房舍屋顶看去,就能看到门房有一伍披坚执锐的士兵。此时因为警戒号响起,弩手早就隔着栅栏对外瞄准,矛手更是直接将长矛架在栅栏的一个缺口处。
  这是一个按照工部最新规制规划的特殊地区施工布局方案,对付小股骚扰,几个驻守门房的士兵就足够解决。倘使遭遇大股敌情,这些门房处的士兵,就可以借着栅栏掩护,撤退到工事,然后组建防御阵地。
  在如今的辽东局势下,显然不太可能有大股的敌人反扑。
  “又是虚张声势。”
  马周冷笑一声,渊氏大张旗鼓亮明身份,来唐朝皇帝处走一遭,自然也是有非分之想的,万一运气好,皇帝被吓一跳吓死了呢?这不就发了?万一自己的箭特别牛逼,八百里开外一箭穿心,岂不是立刻成神成仙?
  当然了,皇帝弄不死,说不定就弄死大臣呢?大臣弄不死,来个披坚执锐的唐军大兵也是好的啊。别的不说,几条人命换一副全套唐军制式武器,稳赚不赔啊。
  如果毛也没有一根,也不差,反正整个扶余人的圈子里,也就自己敢过来亮个相,别人连咋呼一下都不敢呢?
  这回去之后,还不跟英雄凯旋一个待遇?
  果不其然,唐军哨骑持弓而出,黑帜瞬间就被高句丽人收了起来,然后卷了个包袱皮,连狠话都没有放,直接开溜。
  一系列操作显然是演练过很多次,非常的熟练非常的有章法,饶是马周知道对方打的小算盘,也一时间有点发愣。
  “好歹射上一箭也好啊。”
  半天蹦出来这么一句话,马周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疯了。
  然而高句丽人中,也有人这样不无遗憾地叹道:“大对卢大人,要是射上一箭也好啊。”
  那“大对卢”一听,顿时和蔼可亲地露出了一个微笑,对左右道:“给他一把弓,还有一壶箭,让这位勇士断后。”
  “断……断后?”
  “大对卢”很亲切地拍了拍高句丽勇士的肩膀:“别说一箭,你想射三十箭都可以。”
  言罢,“大对卢”转头喝道:“走!”
  微风吹过,高句丽勇士猛地一个激灵,突然反应过来,只是自己人早就跑的飞快,就留他一人还在原地。
  正要跟上,却听“咻”的一声,远处自己人中的神射手一箭射到自己跟前。
  高句丽勇士奔跑的脚步戛然而止,然后他浮现出毅然决然,拿起弓和箭,转身面向唐军哨骑,砰的一声,跪倒在地:“上国大人饶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