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工科生-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二章 早已注定
  以左右屯营为根基,扩充为“万骑”之后,贞观皇帝中旨新设“北衙禁军”,乃是旧制“羽林军”。
  整个编制都相当的特殊,和十二卫以及外地府兵不同,“羽林军”是有正经军饷的,有皇银内帑支付。但实际开支上,打了个马虎眼,用的是厘金衙门上缴的厘金。也就是说,皇帝是拿运河以及洛水地区的“商税”,养了自己的私军。
  不过这年头,别说“房谋杜断”了,长孙无忌这个大舅哥,在李皇帝面前,也不过是个橡皮图章,就忙着点头,啥也不会干。
  至于十二卫也好十六卫也罢,由得外朝折腾,这是兵部民部的差事,是典型的“国家军队”。
  因十二卫从一开始就带有守备中央的任务,所以还是给了个“南衙禁军”的待遇,编制上来说,肯定是中央军待遇,然而正经的军饷,半个铜子都不给。
  想要啊,求朕啊。
  李董就是这么的任性……
  这十几年以来,经过几次扳手腕,洛阳又被洗版三次,总算让整个洛阳城,再也没有根深蒂固的坐地户来装逼。
  


第七十三章 戏言不戏
  “玄暐,你可愿拜入我门下?”
  仪式相当的简陋,但是尚在长安的大理寺老大孙伏伽,以及检校“安黄观察使”的陆飞白都抽空到了武汉。
  崔晔,字玄暐,崔慎的长子,三岁出头的屁大点孩子,成为张德门下年纪最小的一个学生。
  这是做给崔慎看的,好让他安安心心老老实实地在反人类反社会这条不归路上,继续走到黑。
  “叫你一声先生,可得猴子么?”
  “我有算学数论,你若习得,可在算学一道称宗道祖。”
  “可得猴子么?”
  “你若不学,倒也无妨。我还有一套营造法式,独步天下,你若习得,四十年为将作大匠,身居高位,可比公输子再世。”
  “可得猴子么?”
  啪!
  崔综看不下去了,上去就给孙子一巴掌,猴子猴子,就特么知道猴子,猴子吃你香蕉了?!这么惦记猴子!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正义的使者,大理寺卿孙师兄一脸的高兴:“操之,这也算是你头一次摆了一场,收徒入门吧。”
  “甚么话,我门生遍布天下,少这一个么?我这是看在和季修兄的交情上,这才特事特办。”
  “偏还是你有说道。”
  孙伏伽专任大理寺卿之后,成天也是划水。作为最高法院的院长,他日子也不好过,主要是很多要枪毙的被改判成了流放,对人类史上第一个状元来说,废除死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但是广大“基层”同胞强烈期盼,广大在朝同僚慎重建议,广大顶头上司再三要求,于是贞观朝最流行的是“无妻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总之万一投错胎,日子就不好过是肯定的。
  商人们有时候为了跑去西北捞钱捞人,来得提前打听一下消息,比如谁谁谁家又被全家男丁判了个“无妻徒刑”。那这就有讲究了,你说你一个汉人,跑去大西北,又受不了胡女的狐臭味,这年头安利牌香精又贵,这弄个没“体香”的女郎暖榻,给卖命三年五载,不过分吧。
  昝君谟、梁猛彪这样的糙汉子,跑去黄冠子真人麾下当差装逼,不也福利大大的么?
  于是乎孙师兄在最高法院的日子,那是整天和邪恶势力作斗争。要不是个人的道德节操实在是可以,不然前几年就该落马下台。
  “师兄,大理寺怎地还没迁去洛阳?”
  说到这里,孙伏伽也是一脸的纠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北衙禁军’也有刑堂,且身负皇命,乃是有法可依。”
  “……”
  这画风,老张顿时菊花一紧,这尼玛是唐朝不是唐朝?
  一旁小白师兄也是满脸的纠结模样:“有司也曾向三省建议,不过都被驳回。尚书省的人又不顶事,如今就成这模样了。”
  “也就是如今陛下英明果决,若是……”
  把自己的全家老小家底财产寄托在皇上圣明这件事情上,实在是……蛋疼,蛋疼啊。
  “‘房谋杜断’都无甚办法,还能如何?”
  陆飞白感慨万千,忽地又道,“去岁检校安黄观察使,我闻一事,突厥、铁勒及各部首领,皆要去可汗、小可汗号。”
  “甚么意思?”
  老张对这个不太懂行,他到现在都没搞明白为什么李思摩既是郡王又是什么可汗,还特么是什么大使。
  “突厥、契丹及汉土之外诸部,唯‘圣人可汗’号,各部有类州县。至于如何编制,还未定夺。不过,碛南军磨死疏勒,西突厥称臣去汗号西逃,乃是此事跟脚所在。”
  和张德的消息路子不太一样,小白师兄全靠他爹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说起来,老干部活动中心也有好处,消息虽然闭塞,那也是看跟谁看什么情况,这种要从前朝汲取营养,从历朝历代找好处坏处的事情,还是老干部有经验啊。
  再说了,要死要死没死成的又不止太皇一个,陆老头儿都喊着要死快十年了,居然还挺着要跟曹宪一起,把各自的积累,编撰成《字说》。一个是训诂学老妖,一个是文选老怪,联袂兴风作浪,整个唐朝的文化界嘴炮界续命界根本没有对手。
  没死成的陆德明保养的还不错,每天还能搓个陀螺,比搓大师球还溜,身心全特么靠物质文明的支撑。
  可见像老夫子这种人,也是分种群的。
  曹夫子这种人瑞到底还是罕见,不管是从道德节操还是个人修养上来说,那都是出挑的让人拜服。
  至于怀揣恶趣味的某个吴县男爵,给自己徒弟取字还专门找荀子问卦,可见是不服老的。
  “照兄长所言,岂非突厥西逃,乃其君所逐也?”
  老张本来是戏言,然而陆飞白和孙伏伽,却都是一脸正常的点点头:没错啊,你说的很对,按照现在的进程,突厥人要是跑的比谁都快,那都是因为他们的王,他们的可汗,把他们给赶跑了啊。
  哎哟卧槽……
  差点闪了腰的老张忽地冒出一个念头:这算啥?二元帝国还是一点五元帝国?
  唐朝皇帝既是唐朝皇帝,也是草原流窜犯的可汗扛把子?这要算是二元帝国,那草原的人口太少,不够看,话语权基本为零。但你要说“圣人可汗”不算数,那也不能,辣么多都护府还有流动乌堡,是烧水泥金字塔给后人瞻仰的吗?
  一时间,老张突然觉得李董**爆了!
  然后又觉得杨坚**的没朋友,就隋朝一开始那配置,居然就被他弄了个“圣人可汗”一点零版本出来?这要是给杨坚提供先进的续命技术,岂不是玩的飞起?
  “洛阳看来有变啊。”
  老张感慨了一声,瞧李董这一系列的套路,怕不是不仅仅要肢解五姓七望这些超级大户,漠南漠北、金山南北、图伦碛南北、河中东西……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
  这必然是洛阳那些“新贵”,有的被李董收买,有的被李董拉拢,有的被李董恐吓,然后团成一团,在这个基础之上,谋求着更加简单粗暴的“利润”。既然势不可挡,李董索性就让自己成为大势中的最大赢家?
  老张心中如是想着,却马上又琢磨起来,要真这么玩,李董怕是早晚被人坟头蹦迪啊。
  


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
  自洛阳宫出,越国南皇城,便能见到水流平缓的洛水。旧年的砖混桥,早就被改成了两道巨大的石拱桥,能够轻易地让御輦通过,左右并排八列马队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在洛水的中央,设有两道水泥作业而成的桥墩,桥墩四周有水植,却都不高,藏匿不了人。
  桥上,李世民一身明黄服,干净利落的模样,颇有年轻时的锐气。如何也让人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奔五”的中年男子。
  “康德。”
  “奴婢在。”
  “朕闻市井间,对‘北衙禁军’多有抱怨,你怎么看?”
  作为从洛阳宫发迹起家的阴阳人死太监,康德通过跟随史大忠的努力学习,终于学会了揣摩圣心。于是他立刻摆出一副毅然决然的模样:“奴婢愚钝,不过奴婢亦曾听闻‘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这里的“圣人”,指的是帝王。
  严格地说,这是法家能够纵横天下的根基所在,所有的一切,所有的法度法制,都是围绕着“君王”来运作。
  因为对法家而言,不存在什么统治阶级,只有统治者,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王,他们的君主。
  “你能知道‘韩非子’,可见用心了。”
  李世民很是满意,点头微笑,看着滚滚洛水,“市井之人,懂个甚么?至于五姓七望,便是懂了,却又处处算计,当真是小肚鸡肠。朕之功业,岂是尔等能阻的?”
  听到这里,康德只能低头应声,却不敢再应答什么。
  而此时,上东门教业坊内一所乱糟糟的衙署中,精瘦的崔慎稍稍地舞了一会儿剑,然后擦拭了一下汗水,问亲随:“今日版面,可校准了?”
  “回大令,已妥帖了。”
  “记住,不及其余,只言博陵崔氏子嗣承业不公。朝廷三令五申,家业遗产,由诸子平分,不分嫡庶远近好恶。而崔氏明知故犯,乃是视朝廷法度为草履,可谓大不敬!博陵崔氏,本该以身作则为士族榜样,却做出这等触犯国法之事,寻常人家若是效仿,岂非天下大乱?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痛心疾首的崔慎让幕僚亲随们都是额头上冒汗,也不怪他们,实在是没见过这样的人啊。
  对别人狠的见识过,可对自己家族这么狠的,除了当今皇室,真没见过还有博陵崔氏出身的原胡苏县令崔慎。
  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士大夫,最终会变成这个德性?
  很多人觉得,这或许跟多年以前崔慎认识了张德有关系……
  《洛阳日报》发行量其实是有限的,虽然对皇帝来说,维持一个发行量五千份的报纸,根本不算什么。但报纸作为纯亏损的玩意儿,在这个时代,还需要一点点时间来沉淀。
  不过在洛阳城中,《洛阳日报》作为官方钦定的报纸,自然是有其特殊派送渠道的。
  跟随皇帝东迁的政府职能部门,总归是要消化这些报纸。而职能部门的官僚们,自然也有这个现实需求,来通过新的渠道,了解上头的意愿。
  听闻皇帝陛下最新的忠犬名叫许敬宗,就是通过揣摩长安的几份报纸,然后又几经包装,终于抱上了董事长的大腿……
  长安既然已经不必回去,那么如何在洛阳抱上大腿,走许敬宗的路子,肯定也得托付一下这份《洛阳日报》。
  而造纸监作为《洛阳日报》的上级单位,通过摊派报纸分销,成为为数不多在洛阳迅速就回本盈利的文宣衙门。
  表面上是皇帝掏钱养着《洛阳日报》,但职能部门只要一直在订报纸,这钱就不可能是真的皇帝在出。
  “崔季修这一刀,博陵崔氏怕是挡不住。”
  “他本就是博陵崔氏出身,有甚门道手段,他能不知?”
  “洛阳眼下‘新贵’,也不过时洛阳白氏、荥阳郑氏。之前白氏又披上‘皇商’衣衫去做腌臜事,这洛阳,便无人能支吾一声。”
  “也不知杜总统……”
  “克明公又成了点头相公。”
  “唉……”
  杜如晦并不介意回到几年前的模式,做个应声虫,也没什么。他来河南,给李董背黑锅,又是驱逐五姓七望又是振兴工商,该污的名声,这几年也差不多了。真正捧他的,反而是市井中人,不过市井间的官声,本就没什么卵用。
  只是杜氏和皇家纠缠并不低,为了保证不倒,杜构是有李世民御用“白手套”嫌疑的。
  尽管事实上而言,杜构也不过是做个搬运工,把靺鞨银运送到登莱,然后交由皇家处置。
  皇帝能攒下惊人的财富,说功劳,如何也绕不过他,这便是要紧处。
  “大人,唤我有甚么吩咐?”
  总统府中,抵京的杜构,恭敬地站在杜如晦跟前。
  “河北诸事,大郎要清楚一些,依你之见,博陵崔氏当如何?”
  “若依我之见,当非博陵崔氏如何。而是五姓如何。”杜构经过几年沉淀,也只宦海艰难,他实在是庆幸自己老子还有自己跟张德有合作,皇帝这几年的财产暴增,其基础是哪里,杜构作为“白手套”临时工,不敢说一清二楚,但也知道不少。
  此时皇帝迁都风平浪静,连个像样的反抗都没有,可见皇帝之威权之力量,已经无人可以抗衡。
  而原本在洛阳经营的杜如晦,在迁都之后,地位立刻就变得相当尴尬。该背的黑锅全部背了,该干的坏事也都干了,然后皇帝过来享受着改造后的东都环境,当真是无可奈何,当真是感慨万千。
  听到自己老子的提问,杜构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他斟酌了再三:“五姓成也贵,败也贵。博陵崔氏,不过是雷霆一击的试探,不管五姓如何挣扎,今时今日,皇帝必不会让五姓存在。迁都洛阳之后,中原尽数在侧,任你千般手段,羽林军一出,洛阳报纸只会鼓吹‘尊王讨逆’。”
  “君王不可行快意事,不过我们这个陛下,却是想要文治武功都要行大快意。所谓‘千古一帝’,乃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
  杜如晦没有对儿子的回答进行评价,反而是去点评了一下皇帝。
  


第七十五章 另类孤臣
  “延族,外朝议论崔氏,多要以此攻讦延族及诸人。如今你检校礼部尚书,博陵崔氏又素来‘礼仪之家’著称,家风斐然。到时,怕这部堂位子,坐不得啊。”
  许敬宗的家中宿老,多为他谋划盘算,和别家不同,许氏要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作为典型的南方士族,许氏真正开始走上发达之路,跟隋炀帝有极大的关系。当时南北统一之后的南北对立还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说各自在各自的圈子里玩,除了商人、老兵、盗匪会南北流窜,绝对称得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许敬宗的老子没站稳脚跟,他自己又跟李密玩了一通,身上贴着的标签,自然是不好看的。
  然而像张公谨、程知节、徐世绩之流,身上标签也不好看,可同人不同命,他们抓住了机会,自然咸鱼翻身。
  所以到如今,许敬宗已经知天命的年纪,却堪堪靠拍马屁,而且是疯狂地拍马屁,才混了个检校礼部尚书。
  就这个,还是中旨,跟三省巨头半点关系都没有。而且还是皇帝迁都洛阳之后的事情,堪称惨不忍睹。
  “我一个杭州人,想要在朝中站稳脚跟,若是三十岁,寻个靠山,倒也无妨。以我智谋,便是‘房谋杜断’,也不会弃之不用。可如今,我已五十岁。若想让许氏振作,唯有效仿魏玄成。只是,魏玄成乃至‘刚正不阿’的直臣,我却要走‘阿谀逢迎’的孤臣。”
  作为一个五十岁的老官僚,而且战争、斗争的经历相当丰富,许敬宗自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处事手段。
  拍马屁当然是要拍的,但拍马屁也是个技术问题。随大流吹捧什么“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根本显示不出自己的能耐。
  他许敬宗就算是拍马屁,也要独树一帜鹤立鸡群!
  留给许氏的机会不多了,作为一个逐渐亲近皇帝的大臣,许敬宗几年前就知道,后宫已然没有子女诞生。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皇帝的生育能力丧失了,那么,想要迂回一两个后宫女子来帮忙,可能性为零。
  不能生儿育女的后宫女子,其价值维持的时效,最多就是几个月,可能只有几天,甚至就是皇帝陛下那最后的一秒钟哆嗦,然后……一切就到此为止。
  许敬宗分析的很透彻,眼下的太子是没什么用场的,皇帝又不会再继续诞生皇子。只要不出现废后,那么将来的皇帝,只会从两个人中选择出来。
  当然,许敬宗也权衡过,李承乾的背后,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只是这股力量是不是真的在支持李承乾,他却不能看透。
  尤其是江汉观察使张德,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明明在十年前就可以和太子相互扶持,但是他放弃了;明明可以通过长乐公主省时省力,但是他逃避了;明明在六部及中央各司、监顺利升迁,但是他外放了……
  偏偏张德和李承乾这个储君,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延族,魏王和晋王,依你之见,可要接触?”
  “不!”
  许敬宗脸色肃然,“亲王一个都不接触,时下皇帝欲经略天地,不尽除五姓望族、突厥余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记住,我是佞臣,也是孤臣。在朝为官一天,一切都以皇帝所思所想为准绳!”
  过了几日,在崔慎进一步在舆论上轰击博陵崔氏的同时,外朝的清水衙门,同样在和世家的“姻亲”打着嘴炮,一切都是围绕着如何弄死博陵崔氏这个话题进行,其激烈程度,让洛阳宫中的皇帝大为满意。
  “这个许延族,很聪明。”
  李董相当的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